《心理学需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需要层次理论》课件

《需要层次理论》课件
《需要层次理论》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了解需要层次理论的概念、重要性与应用,以及与人类认知的 关系和发展历程。
层次理论的概念
层次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描述了人类需要的层次结构和层级关系。
层次理论的重要性与应用
层次理论有助于理解人类的需求和动机,对个人发展和组织管理具有实际应 用价值。
层次理论与人类认知
层次理论的局限性和批评
讨论层次理论的一些批评观点,以及潜在的局限性和争议。
其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对比
介绍其他与层次理论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比较它们在解释个体需求方面的差 异。
提高个体和组织的层次理论意识
探讨如何提高个人和组织对层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以促进持续发展。
层次理论的评估和衡量方法
介绍衡量和评估层次理论在个体和组织层面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双因素理论在工作环境改善和员工激励方面的应用。
马斯洛&赫兹伯格理论的比较
对比马斯洛和赫兹伯格理论的异同点,探讨两者在需求层次和满足方式上的 差异。
古尔德பைடு நூலகம்系统理论
介绍古尔德的系统理论,该理论将个体和组织视为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系 统。
系统理论的实践应用案例
通过案例研究,了解系统理论在组织管理、问题解决和创新领域的实际应用。
层次理论在认知科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解释个体的思维、决策和行为模式。
层次理论的发展历史
层次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心理学家Abram Maslow和Frederick Herzberg等的研究工作。
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按照层次结构排列,从低级到高级。
现代层次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介绍现代心理学家对层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如修正和扩展。

《心理学汇报》PPT课件

《心理学汇报》PPT课件

21
22
教育是什么?
它是20%的管理加上80%的等 待。
23
“一个小学班主任的地位被总统的地位还要 高。”
老师的寿命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理想兴趣信念世界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个性的自我调节自我意识2强迫症和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欢迎大家进入心理学课堂
包尔海乡中心学校 主讲人:敖英期满
1
一、心理学的发展史
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莱比锡
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
验室。
2
什么是心理 ?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心理过程
想象、思维、注意
情感与情绪过程

意志过程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个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
兴趣、信念、世界观
个性的自我调节-----自我意识
4
5
6
常见的心理现象;
1、抑郁症 2、强迫症和强迫观念
(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 见于精神分裂症。) 3、妄想:①关系妄想
②被害妄想 ③疑病妄想 ④嫉妒妄想
7
8
9
10
11
12
13
是谁让我们想起了心理学
14
15
16
17
18
19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心理学全ppt课件

心理学全ppt课件

THANKS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 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意识 的基本特征之一。
意识与注意的关系
注意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 ,意识是注意的结果和表 现。
感知觉与意识的关系
1 2
感知觉对意识的影响
感知觉为意识提供信息输入,是意识形成的基础 。
意识对感知觉的调控
意识可以调控感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等特征,使感知觉更加准确、全面和深入。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符号互动论
米德和布鲁默的理论,强调个体在 社会互动中通过符号进行交流和沟
通。
社会认知理论
费斯廷格和凯利的理论,强调个体 对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环 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行为模式 。
3
感知觉与意识的相互作用
感知觉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它们相互影响、相 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的心理现象。
03
记忆与学习
记忆概述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 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的心理
过程。
记忆的作用
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它是感知觉、思维等心理现 象的基础,也是人类学习、工作、 生活的基本机能。
社会认同理论
泰弗尔和特纳的理论,强调个体通 过社会分类和认同过程形成群体归 属感。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人格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个体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其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社会心理学对人格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社会互动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塑造个体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ppt课件_图文

心理学ppt课件_图文
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了,应 该去玩一下。
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 ,今天应该交稿了,必须忍耐一下,坚 持写完。
二、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既古老又年轻 ——千载背景,百年历史
(一)心理学的产生:
萌芽:万物有灵论
起源:公元前四世纪 希腊 亚里斯多德 前 科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
诞生:1879年 德国 冯特 心理学实验室
实验法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心理学的发展
冯特建立心理学后,从19世纪末到20世 纪50年代,心理学进入派别林立的时代

1.构造心理学派 代表人:冯特、铁 钦纳 2.行为主义学派 代表人:华生 3.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弗洛伊德 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马斯洛 5.认知心理学派 代表人:皮亚杰
法律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转动还是静止?
感觉的对比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画中有几个人头?
是脸还是杯子?
能找到几颗心呢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过程
(动态)
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 言语、思维和想象 情感过程(情):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意):自制、坚定、勇敢
心理现象(动态——稳态)
心理状态
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暂时状态)
人格
需要和动机(动力)—— 个性倾向性
(个性) 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的内省报告.
三、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基础性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和 基本方法的问题,以及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 问题。
应用性心理学:研究如何把基础性心理学所提 示出的一些基本规律应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方 面,并进一步探索在各个实际领域中心理活动 的具体规律问题。

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PPT

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PPT

第二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结 构 主 义 心 理 学
•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 特,后经他的学生铁钦纳(E. Titchenner)在美国宣扬推广 •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 通过内省法来研究个人的直接 经验 • 对经验的研究须从内容、过程 和原因三个方面进行
• 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一般公认始自德国人冯特 ( Wilhelm Wundt , 1832—1920的工作 • 冯 特 为 莱 比 锡 (Leipzig) 大学教授, 1879 年在该校 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 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 心理学的实验工作 • 心理学界公认, 1879 年为 科学心理学的开始 • 冯 特 被 誉 为 科 学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两者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心理学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 把心理学称为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心理学不仅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 学,也是一门认识与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 科学
二、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 心理学所研 究与探讨的 是关于人的 心理活动与 行为产生的 因果关系的 学问 • 心理学研究 结果概括并 归纳为以下 四个方面 :
• 陈述 将心理对象进行科学描述,或根据人的行为或 反应观察,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推测 • 解释 将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 析与阐明 • 预测 在准确测量和描述的基础上,推知心理发展或 变化 • 调节与控制 引导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朝着目标规定的方向 变化,或对异常心理与行为进行矫正
• 心理 理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 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情绪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 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 个性: 个性表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 面 心理动力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在认知、情绪与意 志活动中形 成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 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

心理学ppt课件

心理学ppt课件

案例研究
通过对个别个体或群体 的深入研究,以揭示特 定情境下的心理现象和 行为。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希腊哲学家的心理学思想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人类心理现象和行 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02
近代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冯特创立了实验心理学,标志着 心理学的诞生。
03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心理学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涉及了 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多个领域。
03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总结词
环境决定论、刺激-反应论、条件反射论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决定 的,可以通过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机制来 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05 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
定义实验法
1.A 实验法是一种在控制条件下观察和测量自变量 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
1.B 实验设计是实验法的重要环节,包括确定
研究假设、选择参与者、操作自变量、控 制干扰变量、测量因变量等。
实验操作
1.C 实验操作包括操作自变量、控制干扰变量、 测量因变量等,需要严格遵循实验原则和程 序。
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
研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
临床心理学
心理诊断与评估
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心理疾病进行诊断和 评估,为制定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心理治疗
运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 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维护
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培 训和指导,提高心理健康 工作的专业水平。
临床心理学

心理学之需求和动机PPT演示课件

心理学之需求和动机PPT演示课件
本章主要内容
一、需要 二、动机
一、需 要
❖(一)需要的含义 ❖(二)需要的种类 ❖(三)需要的特征 ❖(四)需要的作用 ❖(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吃 节选自崔永元《不过如此》
❖ 春节一过,日子又清淡起来。 ❖ 母亲开动脑筋,自制零食给我们解馋。 ❖ 做米饭多焖一会儿,结出一张锅巴;柴草将熄的事后,
叶克斯—多德逊定律
①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成“倒U”关系, 即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中 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②在解决困难任务时所需要的最佳动机水平 要低于解决容易任务时所需要的最佳动机 水平。


困难 中等 简单




解 决 效
效 率

低 动机水平

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
消极意义:
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 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 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 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 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 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二、 动 机
(一)动机的含义 (二)引起动机的条件 (三)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四)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二)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分类
生理性需要:人对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须具
备的条件的反映。
社会性需要:人对维持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而产生
的需求的反映。
2、根据需要对象的性质分类
物质需要:指人为了维持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
发展,对物质产品的需求。
精神需要:指个体参与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

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 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研究心理在适应
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31
1.构造心理学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学派观点:研究意识,认为人的认识经验
但不管怎么说都可以预见,就远景而言,无疑将是我国 21世纪的朝阳产业。
4
1.2 心理学解读
• 关于心理学的大众理解
– 心理学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 心理学家会催眠 –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 心理学成果不过是些常识 – 心理学就是“话疗”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构造心理学。 (3)研究方法:实验 (4)评价:在知觉研究方面的贡献极大,为后 来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5
4机能主义心理学
• (1)代表人物:詹姆斯、 杜威
• (2)主要观点:主张意识 是一个连续整体,反对构造 心理学。心理学应该对个体 在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意识 活动进行了解,研究意识作 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作者:斯塔
诺威克,
40
• 2.辨证发展原则(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1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一般)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 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 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叫观察法。
观察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参与被观 察者的活动过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成 员;另一种是在旁观察而不参与被观 察者的活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 需求
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动物
心理过程
理心
认知(感觉、注意、记忆、 想象等)
情感(情绪、情感等)
意志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求、动机、
兴趣、人生观、价 值观、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性格等)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产品: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产地:美国 成份:犹太 剂量:194(智商) 生产日期:1908.04.01 保质期至:1970.06.08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心理疾病!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 下回 再见!
马斯洛认为:
各种需要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 每个层次的需要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 体的人格发展境界。五种需要由低层次向 高层次发展,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 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满足较
高层次的需要。
5
4
3
在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方面,可以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照干部 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实施有效的激励。
对于处于一定领导岗位的干部:
应把满足尊重需求摆在重要位置,对实绩突出的要及时提拔重用,对做 出一定贡献的要大张旗鼓的公开表扬,要大力培树先进典型,让他们赢得周 围人群的尊重,激发工作内在动力
对于广大干部:
要把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作为实施激励的根本,组织部门应准确了解、多 方掌握每一名干部的基本情况、个人特点,知道他们的最大优势或特长是什 么,最喜欢干什么样的工作,最能够在什么岗位上做出贡献,尽可能地将他 们安排、调整、提拔到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人身安全、家庭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 有性等
归属和爱的需求 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因 为感受不到身边人的关怀,对自身的价值 也会产生怀疑。
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 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 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 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年轻干部:
应把满足生理需求放在 首位,在衣、食、住、行方 面多提供便利,在工作方面 可以实施积极的物质奖励政 策。
对于大多数机关干部:
应把满足社交需求作为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建和谐机关, 营造团结干事、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使干部感到工作是快乐的、生活是充 实的,人际关系是温暖的、心情是舒畅的


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归属和爱的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 需求层次最低,但它是需求中最为重要
的,决定其他高层次的需求。
食物、水、空气、健康…….
安全需求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 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 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 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被人尊重、信心
自我实现的需求
该需要属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时针对真善美 至高人生境界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因为人们缺 乏什么而产生,而是一种积极的、使人的生命更 有价值的人生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时,会使人觉得自己的生活空虚,促使自己成为 所希望的人物,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认为,价 值观、道德观胜过金钱、爱人、尊重和社会的偏 见等。 道德、创造力、自觉性、公正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