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种偏方调治肝炎

合集下载

肝炎的偏方

肝炎的偏方

肝炎的偏方肝炎是困扰患者的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这更使肝炎患者产生自卑心理,一次很多患者迫切的需要一种治疗肝炎的有效方法,目前很多肝炎患者常常使用一些小偏方来治疗肝炎,以下这些偏方对于治疗肝炎具有很明显的功效:★1.大黄茶药物:生大黄15克。

用法:生大黄清水洗净后,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1剂,对因发热、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适当补液,症状缓解后即停止补液。

服本方若大便溏者,可减少大黄用量,并加眼米汤。

凡服本剂症状基本消失,检查肝功能基本正常时,仍继续服用本剂,而生大黄改为每天3~5克,以巩固疗效。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7例,痊愈37例,好转18例,无效2例。

★2.大黄麦芽汤药物:酒蒸大黄40克,生麦芽30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儿童剂量酌减。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1例,一般服药后当天尿量即增加,黄疸在6~8天内消退,肝功能在3周内恢复正常。

★3.红木香散药物:红木香。

用法:红木香适量,研成细末,每天9~18克,分3~4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病毒性肝炎100例,其中无黄疸型50例,痊愈42例;黄疸型5例(均先用马蹄金、一包针、过路黄煎剂治疗,黄疸消退而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者,用本品治疗),药后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迁延性30例,痊愈24例;慢性15例,痊愈10例。

血清转氨酶多数在3周内恢复正常。

对麝浊度明显升高者,降浊效果不显。

治后有6例在2年内复发,再次入院治疗。

通过以上偏方来看,治疗肝炎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选择对的方法之后,只要长期坚持都会有很明显的效果,以上偏方长期食用并不会对患者的身体有任何副作用,所以有需要的患者都可以尝试一下。

中医治肝炎偏方大全(一)

中医治肝炎偏方大全(一)

中医治肝炎偏方大全(一)生地女贞子治肝炎【功能主治】养阴柔肝,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证属肝肾阴虚,余毒未净。

【偏方组成】生地、丹参、蒲公英、垂盆草、蛇舌草各20克,女贞子、五味子、杞子各15克,川楝子10克,生甘草5克。

【用法用量】文火水煎,每日1剂。

【加减】久病未愈成肝硬化,证见乏力、肿块、舌质有瘀点者,加鳖甲、龟板、生牡蛎或吞服鳖甲煎丸;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赤芍;午后潮热、骨蒸潮热者,加地骨皮、知母、银柴胡;牙龈少量出血者,加茜草根炭、白茅根、旱莲草、水牛角片;素体脾胃气虚者,加太子参、生黄芪、谷麦芽。

【病例验证】方某,男,54岁,农民。

患慢性肝病已五年余,证见:肝区隐痛,腹胀纳差,神疲乏力,行走困难,烦躁失眠,口干渴,大便干结,时有寒热伴恶心,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弦细。

B超报告肝炎肝硬化,轻度腹水,化验报告ALT800,血总胆红素15mol/L,A/G比例:0.8,证属肝肾阴虚,血瘀气滞,水湿不化,治用本方加柴胡、黄芩、鳖甲,连服15剂,症状大减,能自行来诊室就诊。

原方再服15剂,化验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嘱长期服用鳖甲煎丸,愈。

#p#副标题#e#茵陈白英治肝炎【功能主治】清利湿热,去邪安正。

主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偏方组成】茵陈、白英、白花蛇草各60克,板蓝根、茯芩、大青叶各30克,丹参、白术、桅子各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周身发黄、迟迟不退者,酌加凉血解毒的丹参、赤芍以佐之。

如GPT较长溏问波动于200~300之间,尤应细察患者热毒残留,还要追究正气虚衰并存,则上方酌加党参、黄芪、淮山药等益气健脾药物。

【病例验证】罗某,男,21 岁。

身黄(体胖)伴恶心乏力约10天,尿液黄赤,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肝肿大肋下2厘米,质中伴压痛。

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80U,麝絮(+++),麝浊18U,锌浊21U,GPT480 U。

西医诊断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属湿热毒型,治宜清热解毒、渗湿利尿。

治疗慢性肝炎的偏方

治疗慢性肝炎的偏方

治疗慢性肝炎的偏方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

临床上可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检查异常,也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肝组织的坏死和炎症。

病程呈波动性或持续进行性,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

长久以来我们积累了很多改善或者治疗慢性肝炎的偏方和饮食方式,有这种病情的患者不妨试一下。

★偏方1凉血解毒。

使用乌蛇、蟾蜍,土蜂,水牛角,壁虎等虫类油脂性药物,其有效成分导引药力渗透人体细胞清除肝炎湿热邪毒。

车前子,井荷叶,龙胆草,葫芦瓢,清热利湿可使病毒从小便排出;使邪无隐伏之去,失其萌发之机。

★偏方2调气理血:配以党参,海棠根,活血丹,三七,枸杞,藏红花,凉血活血,疏肝解郁。

鳖甲、山甲,五味子等酸味入肝,柔肝护肝,使肝体柔润、血脉通达、阴阳平衡。

可抑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防止肝硬化发展。

★偏方3滋肾柔肝:肉苁蓉,西洋参,九香虫,女贞子,怀地黄,土黄芪,扶正补虚,针对其所亏采取补气养血,健运脾胃,补肾滋阴;扶正固本。

提高勉疫功能,有利于症状消除;肝功能改善和抗原转阴。

★偏方4恢复肝功:全面清除肝脏和血液中的肝炎病毒,促进肝组织修复,肝细胞再生,抑制纤维化组织形成。

采取杀毒、补血兼施的双向性治疗方案。

★偏方5【辨证】湿热邪毒内蕴,肝郁血瘀,脾肾两亏,营卫失调。

【治法】清化解毒,活血祛瘀,健脾疏肝,益气湿肾。

【方名】乙肝解毒汤。

【组成】方1:黄芪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露蜂房15克,半枝莲15克,仙鹤草15克,土茯苓15克,仙灵脾15克,鹿衔草15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生鸡内金12克,桂枝9克,甘草3克。

以上1-4四步按顺序连续使用,可达到治疗乙肝的效果,但也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还可以通过食物来调理,患者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助于促进消化功能。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肝炎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肝炎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肝炎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种类型。

肝炎病人常常感到疲倦、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症状。

中医养生学认为,肝炎是肝气郁滞、肝阴不足的结果,因此,通过中医养生的方式来调理肝炎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就是一些中医养生调理肝炎的方法。

一、中医药调理1. 中药治疗:中药具有调理肝气、滋养肝阴的功能,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柴胡、当归等,这些中药可以通过煎煮、煮水冲剂等方式进行服用。

2. 食疗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调理方式。

病人可以食用一些具有养肝作用的食物,如兰花、黑木耳、苦瓜等。

此外,要避免食用油腻食物、辛辣食物,饮食要清淡健康。

二、养生调理1. 合理作息:肝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遵循生物钟。

尽量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熬夜,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恢复。

2. 适度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肝脏的新陈代谢。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病情。

3. 精神调理:情绪波动对肝脏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肝炎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和亲友聊天等方式来舒缓情绪。

4. 避免刺激因素:为了保护肝脏,肝炎患者需要避免接触一些有害物质,如酒精、化学毒物等。

同时要远离动脉硬化的因素,禁烟,限制咖啡因摄入。

这样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康复进程。

三、穴位按摩1. 太冲穴:位于脚心处凹陷处,用双手拇指按压太冲穴,每天按摩数分钟,可以促进肝脏气血运行,起到养肝和解毒的作用。

2. 太冲穴:位于胸部乳房下方第6肋间,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引发的乳房胀痛等症状。

3. 三阴交穴:位于脚背内侧,距内踝骨3寸,按压三阴交穴有助于调理女性肝脏,改善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

中医养生调理肝炎需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肝炎患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

『肝炎集』祖传特效偏方治疗肝炎

『肝炎集』祖传特效偏方治疗肝炎

『肝炎集』祖传特效偏方治疗肝炎在我们身边,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细胞的损伤,其症状一般有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腹胀恶心呕吐等,那么大家知道肝炎怎么治疗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祖传特效偏方治疗肝炎:1、鲜蒲公英500克,水煎服,不拘时,连服15日。

2、赤小豆30克,田基黄30克。

将田基黄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加入赤小豆煮烂。

代茶饮服,每日3次。

3、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

4、青黛4克,白矾2克,朱砂4克,共研细末,分7包,每包加一个鸡蛋清,每日服一包,开水冲服。

5、黄芪、党参、薏苡仁、蚤休、白芍、丹参、贯众、茵陈、女贞子、蚕砂、白术、川楝子、柴胡、枳实、生草、菟丝子。

水煎服,30日为1疗程。

3~4个疗程有效。

益气补中,疏肝活血。

6、柏子仁、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生地黄、党参、玄参、丹参、远志、茯苓、橘梗。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养心安神,治阴柔肝,对慢性迁延性肝炎有效。

7、哪些偏方能治疗肝炎?在诸多的偏方中,金钱草、车前子(包)、泽泻、薏苡仁、草决明、山楂、丹皮、丹参、白花蛇舌草、草河车、桑枝、大黄炭、生地、桃仁、黄精、生黄芪、何首乌。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清除里邪,扶正补虚,调理气血。

8、柴胡、茵陈、板蓝根、当归、丹参、莪术、党参、炒白术、黄芪、女贞子、五味子、茯苓。

水煎服,每日1剂。

能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清解祛邪,培补脾肾,可治疗肝炎。

9、准备党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15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黄皮树叶15~30克。

然后以水煎服。

如脾虚较严重,可加黄芪15~25克;如兼湿浊中阻,可加薏苡仁15克、白蔻仁6克;如兼湿浊上泛,可加法半夏10克、砂仁3克,有和胃降浊之功,如兼湿郁化热,加金钱草25克、田基黄(或鸡骨草)25克、土茵陈25克,并以18克太子参替换党参;如兼血游阻络,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2克、土繁虫10克,以活血化淤。

27种偏方调治肝炎

27种偏方调治肝炎

27种偏方调治肝炎偏方一、大黄茶配方:生大黄15克。

制法:将生大黄用清水洗净后,切片,放入瓷杯中,冲入沸水,焖盖5分钟。

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

对因发热、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适当补液,症状缓解后即停止补液。

大便溏者,可减少大黄用量,并加米汤。

凡服此茶症状基本消失,检查肝功能基本正常时,仍需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但生大黄用量应改为每天3~5克。

偏方二、大黄麦芽汤配方:酒蒸大黄40克,生麦芽30克。

制法:将酒蒸大黄、生麦芽加适量水煎汤,滤渣取汁。

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1日2次,每日1剂,儿童剂量酌减。

一般服药后当天尿量即增加,黄疸在6~8天内消退,肝功能在3周内恢复正常。

偏方三、红木香散配方:红木香适量。

制法:将红木香研成细末备用。

功效: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

服药后,血清转氨酶多数在3周内恢复正常。

但对麝浊度明显升高者,降浊效果不显。

用法:每天9~18克,分3~4次口服。

偏方四、芜菁散配方:芜菁散适量。

制法:将芜菁子洗净,晾干,研成细末。

功效:清热、祛湿、润肠,用治黄疸型肝炎、便秘。

用法:每次取10~15克,用开水调服。

偏方五、鸭跖草汤配方:鸭跖草30~60克。

制法:将鸭跖草洗净,加适量水煎煮,滤渣取汁。

功效: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用法:分2次服,每日1剂,15~20天为1疗程,不加其他药品。

食欲差者,可静滴葡萄糖液。

偏方六、三草煎剂配方:白花蛇舌草30克,金钱草20克,益母草10克。

制法:将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益母草一起加水600毫升,浓煎去渣取汁400毫升,加适量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散结消肿,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用法:每天3次,每次服100毫升,连服2周为1疗程。

儿童剂量减半。

偏方七、大青叶合剂配方:大青叶20克,茵陈30克,板蓝根、龙胆草各12克,车前子9克。

制法:将上述五味药加适量水煎至300毫升,滤取药汁。

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治疗肝炎药方肝炎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肝炎药方肝炎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肝炎药方肝炎治疗方法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

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中医治疗肝炎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中医治疗肝炎药方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治疗肝炎药方茵陈连翘治肝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退黄,主治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偏方组成】茵陈15~30克,连翘10~15克,板蓝根15~30克,败酱草15~30克,陈皮10克,车前草15~30克,生大黄3~6克(后下),丹参15克,红花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改为隔日1剂,继服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病例验证】治疗67例中,男41,女26例。

年龄最小15岁,最大56岁,大多在20~40岁之间。

病程10天以内者62例,11~20天者4例,21天以上1例。

辨证分型:热重于湿者49例,湿重于热者18例。

黄疸指数最低为9单位,最高为50单位;谷丙转氨酶最低124单位(医院正常值为40单位),最高为1234单位。

治疗 67例,其中痊愈(服药20~30剂后复查肝功能完全正常)66例,无效1例。

治愈病例经过三个月以上的随访,两次复查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黄芪女贞子治肝炎【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强肝解毒。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女贞杞、灵芝、太子参各15克,陈皮14克,蒲公英40克,蛇舌草、蚤休各20克,丹参、生甘草各5克,茯苓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尿黄或血清胆红素偏高者,加茵陈;恶心纳差,苔白腻者,加苍术、姜半夏;畏寒肢冷,胃脘冷感者,加附片、干姜、桂枝;轻度腹水,下肢浮肿者,加泽泻、益母草;舌质有瘀点,肝区时有掐痛者,加延胡、桃仁。

【病例验证】张某,46岁,工人。

患肝病十余年。

门诊症见:面色皓白,形寒肢冷,上腹部冷痛,喜温恶寒,四肢乏力,纳差便溏,眠差多梦,时有恶心。

治疗肝炎的偏方

治疗肝炎的偏方

治疗肝炎的偏方通常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得了肝炎不需要紧张,通过有效的治疗,完全可以降低乙肝病毒数量,缓解肝炎症状。

★1.党参和白术治疗急性肝炎准备党参 (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15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黄皮树叶 15 ~30克。

然后以水煎服。

如脾虚较严重,可加黄芪15?25克;如兼湿浊中阻,可加薏苡仁15克、白蔻仁6克;如兼湿浊上泛,可加法半夏10克、砂仁3克,有和胃降浊之功,如兼湿郁化热,加金钱草25克、田基黄(或鸡骨草)25克、土茵陈25克,并以18克太子参替换党参;如兼血游阻络,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2克、土繁虫10克,以活血化淤★2.丹参治疗肝炎准备丹参30克,鳖甲(醋炙)30克,白芍15克,枳壳9克. 甘草9克:先把上面5神药材依次清洗干净,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30?40分钟,泡好之后开大火将其煮沸,之后再改为小火。

将药均分为三部分,每天喝其中的一部分。

饭后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

★3.海带水饮治疗肝硬化取海带30克,牵牛子15克,将上2味放人砂锅,加水煎煮,取汁去渣。

每日1剂,分2次服,有软坚散结,淸热利水的功效★4.元菇鸭汤治疗肝腹水取白公鸭1只,元蘑250克,桂圆肉、赤芍、白芍各15克。

将鸭去肠杂;用纱布装赤芍、白芍;用水将桂圆肉泡发,与元蘑、鸭肉、赤芍、白芍包共炖汤,加盐调味,分顿食用。

★5.鸭血养肝一、鸭血粉丝汤此汤取材方便,制作步骤简单,功效有针对性,是肝硬化患者的首选饮食。

材料:鸭血、粉丝各适量,鸭肠、鸭肝各少许,香菜末、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鸭血洗净切成方块,放人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再将鸭血倒入开水中煮熟,将粉丝放人漏勺(笊篱或小竹篓)内,放入煮沸的鸭血汤中烫熟;将粉丝和鸭血汤倒人碗中,再放人鸭肠、鸭肝、葱花、香菜和调味料等即可食用。

二、鸭血豆腐汤材料:鸭血、豆腐各适量,精盐、味精、酱油、葱末、辣椒面各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种偏方调治肝炎偏方一、大黄茶配方:生大黄15克。

制法:将生大黄用清水洗净后,切片,放入瓷杯中,冲入沸水,焖盖5分钟。

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

对因发热、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适当补液,症状缓解后即停止补液。

大便溏者,可减少大黄用量,并加米汤。

凡服此茶症状基本消失,检查肝功能基本正常时,仍需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但生大黄用量应改为每天3~5克。

偏方二、大黄麦芽汤配方:酒蒸大黄40克,生麦芽30克。

制法:将酒蒸大黄、生麦芽加适量水煎汤,滤渣取汁。

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1日2次,每日1剂,儿童剂量酌减。

一般服药后当天尿量即增加,黄疸在6~8天内消退,肝功能在3周内恢复正常。

偏方三、红木香散配方:红木香适量。

制法:将红木香研成细末备用。

功效: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

服药后,血清转氨酶多数在3周内恢复正常。

但对麝浊度明显升高者,降浊效果不显。

用法:每天9~18克,分3~4次口服。

偏方四、芜菁散配方:芜菁散适量。

制法:将芜菁子洗净,晾干,研成细末。

功效:清热、祛湿、润肠,用治黄疸型肝炎、便秘。

用法:每次取10~15克,用开水调服。

偏方五、鸭跖草汤配方:鸭跖草30~60克。

制法:将鸭跖草洗净,加适量水煎煮,滤渣取汁。

功效: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用法:分2次服,每日1剂,15~20天为1疗程,不加其他药品。

食欲差者,可静滴葡萄糖液。

偏方六、三草煎剂配方:白花蛇舌草30克,金钱草20克,益母草10克。

制法:将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益母草一起加水600毫升,浓煎去渣取汁400毫升,加适量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散结消肿,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用法:每天3次,每次服100毫升,连服2周为1疗程。

儿童剂量减半。

偏方七、大青叶合剂配方:大青叶20克,茵陈30克,板蓝根、龙胆草各12克,车前子9克。

制法:将上述五味药加适量水煎至300毫升,滤取药汁。

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成人2次分服,儿童酌减。

偏方八、清肝煎配方:茵陈45~60克,连翘、蒲公英各30~40克,郁金,丹参各10~25克,青黛6~10克。

制法:将上述六味药材加适量清水煎汤取汁,连煎2次,将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分2次饮服,每日1剂。

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物品;动静结合,忌绝对卧床休息。

偏方九、茵苓柴金汤配方:茵陈、白花蛇舌草30克,云茯苓、猪苓、郁金、厚朴各12克,柴胡9克。

制法:将上述七味药材加适量清水煎汤取汁,连煎2次,将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不满12岁者,剂量减半,进食不足250克者,输10%葡萄糖500~1000毫升,不使其他任何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

偏方十、紫茄大米粥配方;紫茄子500千克,大米80克。

制法:将茄子洗净,切碎,同大米一起加适量水煮粥。

功效:清热、祛湿,用治黄疸型肝炎。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连服数日。

偏方十一、珍珠草猪肝汤配方:猪肝60克,珍珠草30克,精盐少许制法:将猪肝洗净、切薄片,将珍珠草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取药汁,然后将药汁烧煮至沸后,下入猪肝继续煮至猪肝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尿、可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

用法:饮食吃猪肚,日服2次。

偏方十二、南瓜粉配方:南瓜适量。

制法:将南瓜去蒂洗净,将南瓜切成小块,用榨汁机粉碎成浆,用100目的网过滤,待滤液自然沉淀后,次日倒掉清水,取出晒干,并压碎成粉备用。

功效:对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有惊人的疗效。

用法:每日冲食数次,可经久食用。

偏方十三、甜瓜蒂粉配方:甜瓜蒂适量。

制法:将瓜蒂置于烘干箱内烘干,研成细末。

功效:保肝退黄,用于黄疸或黄疸型肝炎、肝硬化。

用法:取0.1克分成6份、先以2份从两个鼻孔深深吸入,约40分钟后,清洁鼻腔再吸2份,再隔40分钟又吸2份,前后共吸3次,将0.1克吸完。

间隔7日后再用同样方法吸0.1克,吸完0.4克为1疗程、慢性肝炎一般2个疗程即可,肝硬化则需3~5各疗程。

吸药后会从鼻腔流出大量黄水,患者须向前俯,使黄水滴入出,切勿吞咽,以免引起腹泻。

有时会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类似感冒症状,或肝脾区疼痛增加,约1天左右即可自然消失。

偏方十四、酸枣茶配方:酸枣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酸枣洗净,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1消失,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敛汗、降酶,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患者的心烦不安、失眠、转氨酶升高等症。

用法:代茶频饮。

偏方十五、过路黄茶配方:过路黄10克,绿茶1克。

制法:将过路黄和绿茶一起放入有盖的瓷杯内,冲入沸水,加盖焖泡5分钟。

功效:适宜黄疸型慢性肝炎患者。

用法: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偏方十六、五子汤配方:川楝子18克,女贞子20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2克,蛇床子12克。

制法:将上述五味加适量水煎汤取汁。

功效:主治慢性肝炎,降酶效果好。

用法:日服2次,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配方十七、五味大枣冰糖茶配方:五味子20克,大枣10枚,冰糖适量。

制法:将大枣去核、洗净,与五味子一起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冰糖调匀即可。

功效:对转氨酶反复升高的慢性肝炎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用法:代茶饮用。

偏方十八、花生大枣汤配方:花生、大枣各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花生加适量水煎煮至将熟时,加入大枣再煮至大枣花生完全熟烂,加入冰糖煎至糖化即可。

功效:养肝、降转氨酶,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患者。

用法:喝汤,吃花生、大枣,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偏方十九、宝塔菜解毒汤配方:宝塔菜(即甘露子、草石蚕)50克,积雪草50克,茵陈15克,黄栀子10克。

制法:将上述四味一起加适量水煎汤取汁。

功效:解毒、祛湿,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用法:每日早晚分服。

偏方二十、补肝降酶汤配方:柴胡、当归、泽泻、白芍各9克,黄精32克,丹参15~32克,郁金10克,焦山楂15克,五味子10~15克,田基黄32~45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加适量水煎汤取汁。

功效:主治慢性肝炎,对肝脾肿大、胁肋胀闷不舒、肝功能1~4项不正常、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及絮状试验阳性者,皆有满意疗效,特别是对转氨酶高者疗效更佳。

用法:早晚2次煎服,每日1剂。

偏方二十一、西红柿炖牛腩配方:西红柿、牛腩各350克,植物油、花椒、大料、小茴香、葱、姜、蒜、盐、白糖、胡椒粉、烧酒各适量。

制法:将西红柿、牛腩分别洗净、切块,将牛腩放入凉水锅中烧开,焯掉血水捞出用温水洗净。

锅烧热后放油,下葱、姜、蒜、花椒、大料、小茴香煸炒出香味,放入牛腩煸炒,烹入烧酒,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然后改小火炖至牛腩熟烂时,放入西红柿继续炖至西红柿软烂,加盐、胡椒粉、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养肝益血、补脾消炎,适合慢性肝炎患者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二十二、田螺汤配方:大田螺10~20各,黄酒小半杯制法:将田螺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捣碎去壳,取螺肉加入黄酒拌匀,腌制片刻,然后用清水将螺肉炖熟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通便解毒,适用于黄疸型肝炎之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用法:饮汤,每日1次偏方二十三、黄豆菜干茵陈汤配方:黄豆60克,白菜干45克,茵陈30克,郁金9克,山栀、柴胡、通草各6克。

制法:将黄豆和白菜干一起加水炖至黄豆熟烂,将茵陈、郁金、山栀、柴胡、另煎汤取汁。

功效:疏肝理气、退黄,主治病毒性肝炎。

用法:吃黄豆菜干汤,早晚喝茵陈汤。

偏方二十四、当归炖母鸡配方:当归、党参各15克,母鸡1只,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

将当归、党参纳入鸡腹内,置砂锅内,加水,下葱、姜、料酒、盐,用旺火烧开后改文火煨至鸡肉熟烂。

功效:补血强身,适用于肝脾血虚之慢性肝炎患者。

用法:吃肉饮汤,分次食完。

偏方二十五、醋泡雪梨配方:陈醋1000毫升,雪梨数个制法:将雪梨洗净、去皮,装入干净的坛子内,倒入陈醋,使雪梨完全浸泡。

功效:治慢性肝炎。

用法:两三天后食梨,常吃有效。

偏方二十六、荔枝核青皮海带汤配方:海带25克,荔枝核、小茴香、青皮各15克。

制法:将荔枝核、小茴香、青皮加水煎煮至沸,然后放入海带,炖至海带熟饮。

功效:软坚散结、健脾消积,主治肝炎所致的肝脾肿大。

用法:饮汤,每日1次。

偏方二十七、麦杞养肝汤配方:鸡蛋2个,猪瘦肉、花生米各30克,枸杞子30克,麦冬10,油、盐各少许。

制法:将花生米炒香,枸杞子、麦冬洗净、用沸水焯一下。

将花生米、枸杞子、麦冬剁为碎末。

猪肉洗净、切碎,放油锅中炒熟,倒入花生、枸杞子、麦冬碎末一起炒匀,然后加适量清水煮沸,将鸡蛋磕入碗内打散,倒入煮沸的汤中,稍煮片刻,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保肝,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用法:每日2剂,连服数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