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代谢病

合集下载

氨基酸代谢病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氨基酸代谢病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效果。
氨基酸代谢病的治疗 家庭支持
患者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可提升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 量。
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因治疗
探索基因治疗技术以根治或改善氨基酸代谢病。
虽然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前景广阔。
未来的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
开发新型药物以提高现有治疗方案的效果。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身体影响
氨基酸代谢病可能导致多脏器损害,尤其是大脑 和肝脏。
如苯酮尿症可导致严重的智力障碍。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心理影响
患者可能因长期健康问题而出现抑郁、焦虑等心 理问题。
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对患者至关重要。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经济负担
长期治疗和护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世。
未来的研究方向
公众教育
加强对氨基酸代谢病的公众教育,提高社会的认 知与重视。
让更多人了解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促进早期干预 。
谢谢观看
早期筛查和干预可有效降低治疗成本。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产前筛查
通过遗传筛查,识别高风险家庭并进行相应的产 前检测。
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病发风险。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新生儿筛查
对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病的筛查,以便及早发 现和干预。
各国普遍推行新生儿筛查,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 并发症。
氨基酸代谢病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2.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3.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4. 氨基酸代谢病的治疗 5. 未来的研究方向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氨基酸代谢病的预防

氨基酸代谢病的预防

结论
结论
氨基酸代谢病是一系列疾病,需要注意 预防
合理膳食、定期检查、避免过度运动和 发热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预防方法
食用富含蛋白质但不含有害氨基酸的食 物
- 如鱼、禽肉、乳制品,这些食物 中的氨基酸种类多且含有优质蛋白质, 对人体有益
预防方法
定期做检查 - 对于有氨基酸代谢病病史的人群
,应定期做相关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 题并进行干预

预防方法
避免过度运动和发热 - 过度运动和发热可能导致某些氨
基酸代谢障碍病加重,应注意避免
氨基酸代谢病的预防
目录 介绍 预防方法 结论
介绍
介绍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人 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人体对某种或多种氨 基酸的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常 见的有苯丙酮尿症、酪氨酸血症等
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
避免氨基酸摄入过多 - 过量摄入某些氨基酸可能导致相
关疾病,应避免过量食用

氨基酸代谢紊乱和疾病发生的关系

氨基酸代谢紊乱和疾病发生的关系

氨基酸代谢紊乱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氨基酸代谢是生命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不仅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还在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当氨基酸代谢紊乱时,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氨基酸代谢的基本过程。

人体内存在20种常规氨基酸,它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通过转氨酶等酶类催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参与蛋白质的组装和分解。

此外,氨基酸还可以进一步代谢为能量物质(例如葡萄糖和脂肪酸),或者用于合成其他重要的生物分子(例如神经递质和核酸),以满足机体的需求。

当氨基酸代谢紊乱时,就意味着机体无法正常地合成、分解或利用氨基酸。

这种紊乱可能是由遗传缺陷、环境因素或其他疾病状态引起的。

例如,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代谢酶,导致苯丙氨酸在体内积累,最终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另一个例子是肾脏疾病,肾脏是氨基酸代谢产物的排泄器官,当肾功能受损时,氨基酸代谢产物堆积,会引发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此外,氨基酸代谢紊乱还与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发生有关。

例如,过度摄入蛋白质或使用一些特定的饮食补充剂,可能导致氨基酸过度供应,这可能给身体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一些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与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此外,高蛋白饮食还可能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对维持健康非常重要。

当然,除了上述疾病,氨基酸代谢紊乱还可能与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例如,研究发现,一些肿瘤细胞对特定氨基酸的依赖性更大,抑制这些依赖性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策略。

而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一些研究表明,某些氨基酸代谢产物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因此,深入研究氨基酸代谢紊乱对疾病的影响,可能有助于发展新的治疗和预防策略。

要想有效预防和治疗与氨基酸代谢紊乱相关的疾病,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干预。

首先,遗传咨询和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患有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新生儿,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进展。

遗传代谢病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

遗传代谢病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

遗传代谢病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
遗传代谢病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是一种用于检测遗传代谢病的实验室检查。

它通过分析血液或尿液中的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水平来诊断这些疾病。

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是人体内的重要代谢产物,它们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人体内的某些酶或转运蛋白出现缺陷,就会导致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的代谢异常,从而引起遗传代谢病。

遗传代谢病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可以检测出多种遗传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血症、脂肪酸氧化障碍等。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诊断这些疾病,从而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遗传代谢病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只是一种实验室检查,不能单独作为诊断遗传代谢病的依据。

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氨基酸代谢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氨基酸代谢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氨基酸代谢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近年来,氨基酸代谢在医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氨基酸代谢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蛋白质的合成、能量的生成以及氮代谢等多个生物过程,在人类的健康维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氨基酸代谢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一、氨基酸代谢的基本概念氨基酸代谢是指机体对氨基酸分解、转化和合成的过程。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机体内制造其他重要分子的前体物质。

在分解代谢方面,氨基酸可通过转氨酶催化作用分解成相应的酸和胺基,再进一步分解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合成物。

在合成代谢方面,氨基酸可通过反应序列的基本方式将不同的氨基酸重组组合成合成所需要的新蛋白质或神经递质、抗体、激素、胆固醇等生物大分子。

二、氨基酸代谢在健康人体中的作用氨基酸代谢在健康人体中有多种作用,包括维持蛋白质合成,保持能量平衡,支持肝脏的解毒功能,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等。

1.维持蛋白质合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成单元,蛋白质合成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须的过程。

氨基酸的摄入与利用率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当人体消耗蛋白质时,还会产生氨基酸,然后再将其分解为能量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2.保持能量平衡氨基酸代谢还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当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感觉不贡献充足时,身体会通过转化合成能量,以提供所需能量。

3.支持肝脏的解毒功能氨基酸代谢还可以为肝脏提供解毒功能。

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可以将有毒物质转化为不易引起伤害的物质。

氨基酸是肝脏代谢过程所必须的原材料之一。

4.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氨基酸代谢对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例如神经递质的合成就需要氨基酸的参与。

在大脑中,谷氨酸代谢可以直接影响谷氨酰胺和谷氨酰乙酰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影响神经传导的速度和质量。

三、氨基酸代谢在疾病中的作用氨基酸代谢的失调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支链氨基酸代谢紊乱疾病PPT演示课件

支链氨基酸代谢紊乱疾病PPT演示课件

03
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机制
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疾病
基因突变
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如 BCAT1、BCAT2、DBT等,可导致 酶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影响支链氨 基酸的正常代谢。
遗传性疾病
一些遗传性疾病如枫糖尿症、异戊酸 血症等,由于相关基因突变导致支链 氨基酸代谢异常,造成体内有毒代谢 产物积累。
营养状况和饮食因素
蛋白质摄入不足
支链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需要从食 物中摄取。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导 致支链氨基酸缺乏,进而影响其代谢 。
饮食不均衡
偏食或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 某些支链氨基酸摄入不足或过多,从 而影响其代谢平衡。
其他因素(如药物、疾病等)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等,可能影响支链氨基酸的代谢,导致相关代谢 紊乱。
代谢网络研究
支链氨基酸代谢涉及多个代谢途径和调控因子,如何系统地解析这 些代谢网络并揭示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是未来的挑战。
转化医学研究
如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是支链 氨基酸代谢紊乱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疾病预警
通过检测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指 标,可以预测个体患某些疾病的 风险,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疾病因素
糖尿病、肝病、肾病等疾病状态可能影响支链氨基酸的代谢和利用,导致其在体内异常积累或缺乏。
04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01
生长发育迟缓
患儿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生 长曲线偏离正常。
代谢异常
血浆中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芳香 族氨基酸比例失调。
03
02
智力低下
表现为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发 育落后。

氨基酸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氨基酸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氨基酸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它还参与脂肪代谢、糖代谢等多种代谢过程。

当氨基酸代谢异常时,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氨基酸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一、氨基酸代谢异常氨基酸代谢异常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氨基酸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出现障碍,或者由于缺乏特定酶的活性而不能将特定的氨基酸氧化代谢。

常见的氨基酸代谢异常包括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酰酸尿症、精氨酸血症等。

苯丙酮尿症是最为常见的氨基酸代谢异常之一,由于苯丙酸酰基转移酶(PAH)缺乏或活性不足而引起。

患者体内苯丙酮、苯乙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发育迟缓等症状。

甲基丙二酰酸尿症是一种常见的线粒体疾病,由于羧酸转运体缺乏或缺陷,导致甲基丙二酰酸不能正常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代谢,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神经系统损伤等问题。

二、氨基酸代谢异常与疾病氨基酸代谢异常与疾病密切相关。

一方面,氨基酸代谢异常会导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某些疾病的发生也会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

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疾病。

1、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也称遗传代谢病,是由于人体某种或多种酶缺乏或缺陷,引起某些代谢途径发生障碍而造成的一类遗传性疾病。

这类疾病多具有遗传性、起病早、病情重的特点。

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包括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酰酸尿症、半乳糖血症等。

2、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疾病、脑部损伤等原因,导致脑部血流受阻或破裂,引起脑部组织低氧缺血、出血和坏死等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疾病。

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患者血清中的苯丙氨酸水平较高,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关系。

3、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障碍,导致体内血糖水平过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酪氨酸等)的代谢发生异常,这种异常代谢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标志之一。

三、氨基酸代谢异常的检测和治疗针对氨基酸代谢异常所引发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47种遗传代谢病明细

新生儿47种遗传代谢病明细

47种遗传代谢病病种明细18种氨基酸代谢病1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2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3酪氨酸血症Ⅰ型(延胡索酰乙酰乙酰水解酶)4酪氨酸血症Ⅱ型(酪氨酸转氨酶)5酪氨酸血症Ⅲ型(4-羟基-苯基-丙酮酸氧化酶)6枫糖尿病(支链α-酮酸脱氢酶)7瓜氨酸血症Ⅰ型(精胺丁二酸合成酶)8 瓜氨酸血症Ⅱ型(天冬氨酸谷氨酸载体【柠檬酸】)9精胺丁二酸酶缺乏症(精胺丁二酸裂解酶,又称精氨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症)10高精氨酸血症(精氨酸酶)11 高胱氨酸尿血症(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又称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I型)12高蛋氨酸血症(甲硫氨酸腺苷三磷酸钴胺素腺苷转移酶)13组氨酸血症14鸟氨酸-5-转氨酶缺乏症15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16高脯氨酸血症175-羟脯氨酸血症18高鸟氨酸血症-高血氨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症14种有机酸代谢病1甲基丙二酸血症2丙酸血症(丙酰辅酶A羧化酶)3异戊酸血症(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4戊二酸血症Ⅰ型(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5生物素酶缺乏症6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7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α,β)83-甲基戊烯二酸血症(3-甲基戊二烯二酰辅酶A水解酶)93-羟基-3-甲基戊二酸血症(3-羟基-3-甲基戊二酰基辅酶A裂解酶)10β酮基硫解酶缺乏症(β酮基硫解酶)112-甲基-3-羟基丁酸血症(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12 丙二酸血症(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132-甲基丁酰甘氨酸尿症(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14 异丁酰甘氨酸尿症(异丁酰基-辅酶A脱氢酶)15种脂肪酸氧化缺陷疾病1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Ⅰ型(肉碱棕榈酰Ia 型)3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Ⅱ型(肉碱棕榈酰II 型)4肉碱-酰基肉碱的移位酶缺乏症(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5短链酰基辅酶 A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6中链酰基辅酶 A脱氢酶缺乏症(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7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8短链左-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短链左-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9长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长链-3-羟脱氢酶)10戊二酸血症Ⅱ型(电子转移黄素蛋白[ETF;ɑ,β亚基、ETFDH])11三官能团蛋白质缺乏症(三官能团蛋白[ɑ,?亚基])12乙基丙二酸血症13 中链酰基辅酶 A硫解酶缺乏症(中链酰辅酶A硫解酶)专业资料整理142,4-二烯醇-辅酶A还原酶缺乏症(2,4-二烯醇-辅酶A还原酶)15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专业资料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同型胱氨酸尿症Homocystinuria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病因学: 主要是由于胱硫醚贝他合成酵素(cystathionine-βsynthase)的功能缺乏,造成高半胱胺酸(homocysteine) 合成胱氨酸(cystine;Cys)的过程中发生机障,在体内堆 积甲硫氨酸(methionine; Met )、高胱氨酸 (homocystine;Hcy)、高半胱氨酸及复合双硫化合物 (Mix disulfide)等异常代谢产物。 患者会由尿液中排出大量的高胱氨酸,如未及早治疗,会有 弱智、骨骼畸型、眼球水晶体脱位、心脏血管疾病及血栓等 临床症状。 首先由 Field等和 Gerritsen等(1962年)分别报道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治疗

有部分的高胱氨酸的患者,在服用高剂量的维生素B6(VitB6)之后, 血中的甲硫氨酸及尿中高胱氨酸会降低。
又有研究报告口服甜菜硷(betain)可将高胱氨酸转变成甲硫氨酸。如 果患者对于维生素B6没有反应,则治疗要靠饮食控制,严格限制甲 硫氨酸的摄取,因此需要在医师或营养师的指示下,食用少量一般 婴儿奶粉或一岁以后采低蛋白质饮食,并配合特殊配方奶粉(低甲硫 氨酸奶粉)补充身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以维持正常的成长及生理功能。 如果患者对于维生素B6有反应,治疗方式以口服维生素B6,并合并 维生素B12、叶酸(folic acid)及甜菜硷之补充。 如果治疗反应未达预期时,亦需以低甲硫氨酸饮食配合进行饮食控 制治疗,并补充胱氨酸。

胱硫醚合成酶基因突变与同型胱氨酸尿症临床表型关系 的探讨
研究对象:收集 2000~2002 年来自 5 个家系的同型胱氨 酸尿症患儿6例 ,其中男 5 例 ,女 1 例 ,年龄 8~15 岁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包括智力障碍和骨骼畸形等;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Naughten 等曾指出有 4 种原因可以造成患儿在新生儿 期间甲硫氨酸诊断不出来:
(1)早出院;

(2)低蛋白饮食 ,特别是母乳喂养;
(3)筛查所定的甲硫氨酸正常值标准过高; (4)维生素B6反应型。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实验室检查

血组氨酸浓度升高,但血中组氨酸浓度与摄入的蛋白质 的量有关。
组氨酸参考值:2.5-50 (μmol/L)


尿组氨酸排出量增加也是组氨酸血症的一个表现,但不 能据此作为组氨酸血症的诊断依据。三氯化铁试验呈绿 色,但无特异性。 测定皮肤、肝脏的组氨酸酶活性可进一步确诊。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疾病概念和发病率

组氨酸是婴儿期的一种必需氨基酸,组氨酸血症 ( histidinemia)是组织中的组氨酸酶缺陷导致尿中排泄 的组氨酸及组氨酸的转氨产物增加、血组氨酸升高的一种 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
1961年由Ghadimi最先报道。临床表现从完全无症状到不 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 发病。 发病率约1/15000,日本人的发病率较高为1/8000,而瑞 典的发病率很低为1/37000。
临床表现

面部:面颊潮红,皮肤薄,静脉明显,毛发稀少,并可见大的毛 孔,还可有眼球异常。
智力:通常患者均有智力低下、反应迟钝。

身材:细长,主要为肢体增长,双臂平伸,指尖距超过身高,耻 -跟距大于顶-耻距。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症状:出生时可无异常。 婴儿期可仅为敏感性较高,而后则发现学步晚,走路不稳, 或呈鸭步。面颊潮红,毛发稀少,指(趾)细长,关节挛缩。还 可发现晶体脱位,并可能在出生时即有; 还可有小眼畸形、 视神经萎缩、 先天性青光眼和白内障。 某些关节可表现为松弛,还可有血栓形成,并可因此而猝死。 在婴儿期即可有高胱氨酸尿,通过尿液检查可证实。 畸形:两侧下肢长度不匀称,膝外翻,上肢弯曲,以及细长指 (趾) ;还可能有脊柱侧弯畸形。 合并异常:先天性青光眼和白内障;血栓形成和血管钙化髓 质海绵肾。还可有高弓腭和牙齿不整等。
(2)血甲硫氨酸浓度升高(正常 < 67 μmol/L) ; (3)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CBS酶的活性降低。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即使基因型相同 ,临床表型也有差异

本研究中的两个兄妹 ,他们的基因型相同 ,但临床发病时 间相差 2 年多。 其哥哥在新生儿筛查中被发现有血甲硫氨酸的升高 ,测定 皮肤成纤维细胞中CBS酶的活性 ,发现酶的活性测不到 , 随即开始接受治疗。 而妹妹在新生儿筛查中甲硫氨酸含量不高 并且妹妹生后 6 个月内的血甲硫氨酸浓度监测均未发现 异常 ,两岁半时才发现血甲硫氨酸含量升高 ,运动发育尚 好 ,但存在智力障碍 ,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 ,培养的皮肤成 纤维细胞中 CBS酶的活性测不到。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Table 1. Biochemical Testing to Establish the Diagnosis of Homocystinuria
Expected Findings Analyte Specim en Neonate with Homocystinu ria 10-100 µ mol/L (0.1-1.3 mg/dL) Untreated Older Individual with Homocystinuria >100 µ mol/L (>3 mg/dL)
>50 µ mol/L (>0.7 mg/dL)
10-40 µ mol/L (0.2-0.6 mg/dL)
Homocystine
Urine
2
Detectable
Detectable
Undetectable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6月 第19卷 第6期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预后:

Hale Waihona Puke 患者接受饮食控制治疗后,需定期监侦生长发育,智力 发展,血中甲硫氨酸及尿中高胱氨酸浓度,以确认饮食 控制是否合宜。并定期检查眼科和心脏血管,以侦测并 矫正并发症的发生。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可避免 弱智的并发症。
因为所有的蛋白质中都含有甲硫氨酸,患者能吃的东西 实在不多,如何兼顾病情控制与小孩的成长,常是家长 和医护人员最头痛的问题。年纪小的孩子常会偷吃东西, 长大了以后又常不服从家长及医护人员的建议,加上外 出时饮食的的不便,甚至因此受到朋友的歧视。照顾先 天代谢异常疾病的患者,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组织中的组氨酸除被用于蛋白质的合成外,可在组氨酸 酶的催化下,非氧化脱氨成尿刊酸,然后进一步代谢生成谷氨酸。 组氨酸血症患者由于肝脏和皮肤等组织中的组氨酸酶缺陷,一方面造 成生理情况下组氨酸脱氨生成尿刊酸的代谢途径受阻,引起组氨酸积 聚,血液组氨酸浓度显著升高,同时脑脊液组氨酸浓度也升高,并且 从尿中排出的组氨酸的量增多; 另一方面引起其他低效率代谢路径的活跃,在各种替代途径中,以组 氨酸的转氨、甲基化和乙酰化居多,但未发现组氨酸脱羧产物的增加。 大量的组氨酸旁路代谢产物咪唑丙酮酸、咪唑乳酸和咪唑乳乙酸等从 尿中排出。
Control
Homocystine
Plasma
1
<1 µ mol/L (<0.03 mg/dL)
Total homocystei ne (tHcy)
Plasma
1
50-100 µ mol/L
>100 µ mol/L
<15 µ mol/L
Methionine
Plasma
200-1500 µ mol/L (3-23 mg/dL)

遗传方式: 第一型:体染色体隐性遗传,胱硫醚合成酵素 (Cystathionine-β-synthase)功能不足,引起体内 homocystine等堆积,干扰胶原交叉链结,造成血管内 皮、骨骼及其他系统伤害。 第二型:methylcobalamin(或甲基B12合成酶)形成的缺 陷酵素(大球性贫血)。 第三型:N(5,10)-methylentetrahydrofolate甲基四氢叶 酸还原酵素缺陷 (methionine低)
氨基酸代谢疾病共18种

1.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先天性高氨血症I型) 2.鸟氨酸氨甲酰磷酸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高氨血症II型) 3.精氨基琥珀酸尿症 4.组氨酸血症 5.精氨酸血症 6.瓜氨酸血症I型 7.瓜氨酸血症Ⅱ型 8.同型胱氨酸尿症 9.高甲硫氨酸血症 10.高鸟氨酸血症-高血氨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症


演示内容均为圣元惠仁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临床表现

组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部分无症状。 患儿出生时正常,婴儿期易感染。
部分患儿可存在智力低下,表现为精神运动和总体落后、 语言障碍、认知困难,以及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其他 的临床表现包括情感障碍、孤独症、反复呼吸道感染和 异位性皮炎等。
此种甲硫氨酸升高并非因为高胱胺酸尿症 (homocystinuria)、第一型酪氨酸血症(tyrosinemia)及 肝脏疾病引起的,却仍然持续出现高甲硫氨酸现象的病 症,所以被定义为高甲硫氨酸血症,又称为MAT缺乏症。 甲硫氨酸参考值(μmol/L):7-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