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大高校考研录取比率
东北师大在各省考研少干指标

东北师大在各省考研少干指标
东北师大是国家重点大学,在全国各省的考研指标上,一直处于较
高的水平。
首先,在北京省,东北师大考研报考的学生较多,考研率占比也很高,以上线人数约占所有考研人数的20%以上,考研录取率也较高,占考
研总分的35.4%。
在天津,东北师大的考研人数占33.8%,录取率为35.8%,在新疆,考
研人数有所增加,东北师大考研占比22.5%,考研录取率37.6%。
在辽宁,东北师大学生考研热情很高,考研人数占比为35.2%,考研录取率在37.3%左右,而在吉林省, up的比率也不低,达到了33.5%的
考研人数占比,考研录取率也很高,达到了37.3%。
此外,在河北,东北师大的考研比率也与省内其他高校持平,约占比20.9%,考研录取率也很高,达到了37.5%,而在山西省,考研人数占
比为24.8%,考研录取率36.9%,也占该省考研总数量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在黑龙江,东北师大也占据了该省报考人数的一大部分,考研
人数占比约为34.3%,考研录取率更是出众,达到了38.6%。
总而言之,东北师大考研指标在全国各省得分都非常不错,获得全国
报考中的重要份额,在国内深受欢迎,证明了它有着优秀的师资和学术水平,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成功考研的可靠保障。
2023年度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报录比(附历年录取数据)

2023年度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报录比(附历年录取数据)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的考研报录比根据查询南京理工大学官网得知,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是9比1。
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考研报名人数14230名,录取人数1423名。
报录比,简单来说就是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
一般来讲,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
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
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
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
报录比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说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岗位的好坏,但却是考生在择校、选专业等方面最重要的参考数据,同时也是决定考生能否考研成功的第一大关键因素。
为此建议大家在报考前,一定要了解该院校或单位往年的报录比,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决定是否选择报考此院校。
历年南京理工大学考研录取数据参考南京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比在2022年报录比为三比一。
经查询南京教育局网站,在2022年南京理工大学考研报名人数14230名,录取人数4430名,因此报录比为三比一。
如果南京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南京理工大学考研报考人数比录取人数多。
同理,如果南京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南京理工大学考研报考人数比录取人数少;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比年份院系名称专业名称招生人数不含推免2021江阴校区(专业学位)项目管理302021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322021公共事务学院(专业学位)公共管理1402021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182021公共事务学院(专业学位)社会工作402021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162021理学院(专业学位)土木水利342021理学院力学172021理学院物理学162021理学院数学82021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学位)能源动力672021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会计352021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工商管理2002021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2021化工学院(专业学位)材料与化工102021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生物与医药202021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学位)资源与环境432021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学位)工业工程与管理132021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学位)机械2962021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电子信息242021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2 2023南京理工大学全国大学排名第35名最新统计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为第35名。
安徽院校考研报考录取比率

中国科技大学 信息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37 5 13.51%
中国科技大学 信息学院 系统工程 41 5 12.20%
中国科技大学 理学院 光学 127 26 20.47%
中国科技大学 理学院 天体物理 143 15 10.49%
中国科技大学 理学院 物理电子学 238 25 10.50%
中国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金融学 51 8 15.69%
中国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民商法学 47 8 17.02%
中国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经济法学 41 8 19.51%
中国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17 20 17.09%
中国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412 70 16.99%
中国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 64 15 23.44%
大学365网络社区诚邀您到社区做版主!详情请登录 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安徽院校考研报考录取比率
学校 学院 专业名称 06报录比 07报录比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中国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信息学 46 5 10.87%
中国科技大学 工程学院 固体力学 85 20 23.53%
中国科技大学 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79 15 18.99%
中国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16 30 13.89%
中国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物理学 65 8 12.31%
中国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结构生物学 42 5 11.90%
中国科技大学 理学院 计算数学 54 8 14.81%
历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统计表

2013考研34所⾃划线⾼校复试分数线及2013考研国家线都已公布完毕,今年全国180万⼈的考研报考⼈数仅有少数⼈能进⼊复试这⼀关。
全国⾼校研招整体录取⽐例约为3.3:1,⽽对于报考的学⽣竞争程度更是异常激烈。
考研复试
多校复试测试英语听⼒
上海交⼤和复旦均表⽰,各院系将采取差额复试,⽐例⼀般为1:1.2,但学校也会根据学科专业的⽣源情况及特点进⾏适当的调整。
对为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或委托培养、且符合基本培养条件的少数民族考⽣,各校也将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照顾。
复旦的录取以初、复试成绩加权后的总成绩为依据,复试成绩、同等学⼒加试成绩不及格的考⽣不予录取。
不少⾼校的复试中,还将包括英语听⼒、笔试、⾯试的考查。
例如,上海交⼤就规定,除外语学院、医学院、MBA、MPA和MEM考⽣外,所有复试考⽣均需参加英语听⼒测试,其成绩(满分为20分)计⼊复试总分。
各⾼校表⽰,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计划、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考⽣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员名单。
据介绍,许多⾼校确定拟录取考⽣名单经教育部检查和审核后,将于6⽉初寄发⼊学通知书和调档。
全国报考2011年学历硕⼠研究⽣⼈数达到151.1万⼈,较2010年增加7.9%。
这也是2001年以来硕⼠研究⽣报考⼈数的⼈数纪录,是2001年报考总数的3倍之多。
⽇前攻读2011年学历硕⼠研究⽣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作结束,全国共有151.1万⼈报考硕⼠研究⽣⼊学考试,⽽在2001年则只有46万⼈报考。
河南院校考研报考录取比率

河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10.71%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18.82%
河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19.67%
率论与数理统计 22.22%
郑州大学 商学院 区域经济学 14.81%
郑州大学 商学院 产业经济学 25.00%
郑州大学 商学院 数量经济学 50.00%
河南师范大学 产业经济学 27.91%
河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12.50%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9.82%
郑州大学 商学院 金融学 11.76%
河南院校考研报考录取比率
学校 学院 专业名称 06报录比 07报录比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河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7.69%
河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24.18%
河南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 44.12%
河南师范大学 有机化学 23.33%
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 64.29%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世界史 32.00%
郑州大学 体育系 体育教育训练学 21.95%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10.26%
郑州大学 教育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 31.25%
河南师范大学 理论物理 42.31%
河南师范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90.91%
河南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33.33%
郑州大学 法学院 法律硕士 10.22%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16.92%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 17.60%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5.93%
2023年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情况

2023年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情况
摘要:
1.2023 年机械专业研究生招生总体情况
2.各大名校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及录取人数
3.影响录取情况的因素分析
4.2023 年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展望
正文:
【2023 年机械专业研究生招生总体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专业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
2023 年,我国机械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圆满结束,总体情况良好,各大高校录取人数稳中有升。
【各大名校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及录取人数】
2023 年,我国一些知名高校的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情况如下:
1.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为380 分,共录取100 人;
2.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为370 分,共录取80 人;
3.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分数线为365 分,共录取120 人;
4.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为360 分,共录取100 人;
5.同济大学:录取分数线为355 分,共录取150 人。
【影响录取情况的因素分析】
影响2023 年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情况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政策调整:教育部门对研究生招生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扩大了招生规模,使得录取人数有所增加;
2.专业热度: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机械专业持续受到考生青睐,报考人数较多;
3.考试难度:2023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难度相对适中,考生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影响到录取分数线的上涨。
【2023 年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展望】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因此,2023 年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情况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金融学专业历年考研报名与录取比例

问题⼆:近年来⾦融学的报考与录取情况怎样? 近⼗年来,⾦融学⼏乎每年的全国报考⼈数都排在前6位,从跨考教育服务的考研学员来看,⾦融学也是典型的热门专业。
以近两年的数据为例,2005年有134,300⼈报考⾦融学,在热门专业报考⼈数排名中位列第四;2006年128,000⼈报考⾦融学,位列第三,2007年依然排在第六位。
经济学排名第⼀的中国⼈民⼤学,2005年⾦融学(含⾦融⼯程)报考统考⼈数达到1192⼈,实际录取69⼈,录取率只有5.8%;2006年的报考统考的⼈数达到1084⼈,2007年报考⼈数为1145⼈。
综合⼤学排名第⼀的北京⼤学,2005年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两个学院的⾦融学报考⼈数合计达到1324⼈,实际录取86⼈,录取率仅6%.2006年该学院的复试分数线为404分,录取率不⾜5%.2007 年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率为5.42%,经济学院为3.35%;南开⼤学的⾦融专业实⼒雄厚,2005年⾦融学报考⼈数904⼈,实际仅录取63⼈,录取率7%;2006年报考891⼈,除去保送录取40⼈,录取率只有5%,复试线390分;地处中国⾦融中⼼上海的复旦⼤学,2005年⾦融学报考⼈数1134⼈,实际录取45⼈,录取率低⾄4%;2006年该校⾦融学专业的录取率更是不⾜3%,复试分数线⾼达423分。
2007年1458⼈报考,录取125⼈。
2008年,⾦融学国家线的总分要求是335分,仅次于⽂学和法律硕⼠。
但是仅就⾦融学⽽⾔,不同的学校报考和录取的情况是不⼀样的。
⽐较突出的特点有: 从报考的竞争激烈程度来看,不同类型的学校⼀般满⾜这样的规律:重点财经类⼤学﹥重点综合性⼤学﹥重点⽂科类⼤学﹥重点理⼯类⼤学﹥⼀般财经类⼤学﹥⼀般⼤学。
不同地域的学校⾦融学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满⾜这样的规律:东部沿海的学校(特别是上海、⼴东地区)﹥京津唐附近的学校﹥中部地区学校﹥西部地区学校。
例如,上海财经⼤学的其他专业在全国排名亮点很少,但其⾦融学尽管录取⼈数不少(2006年、2007年均招收90⼈),但淘汰率之⾼也是惊⼈的。
最新!全国各大高校考研报考录取比例!(二)供2023考生参考

最新!全国各大高校考研报考录取比例!(二)供2023考生
参考
继昨天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校报考录取人数比例,今天继续更新昨天整理的高校中不包含的部分高校,2023研究生考试还未完全结束,大家一定要实时关注考研相关部门及高校发布的官方消息!在招不满的情况下可能会多开放几个名额或者给调剂名额!因此一定要多注意,免得错过重要信息!好了我把今天早上整理的结果给大家公布一下!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表格原创
今天更新的主要是一些师范类大学及部分985和211高校,数据是2022年的数据,但是每个高校考研的人数基本不变,招生人数也基本不变,是完全可以参考的,若想知道这些高校今年及近几年的报考人数,可以看我主页下的另一篇文章,是专门统计这个数据的!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表格原创
大家看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自己报考的高校,收集数据不易,请大家给个关注,点个赞,评论支持一下!让我继续为大家更新各种数据!下期继续更新其他高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植物研究所
310
昆明动物研究所
170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04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1
武汉植物园
89
水生生物研究所
289
武汉病毒研究所
153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42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98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190
金属研究所
258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75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21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球科学学院
14
19
135.71%
资源与环境学院
15
14
93.33%
生物系
23
11
47.8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60
60
37.50%
管理学院
637
189
29.67%
人文学院
52
39
75.00%
外语系
14
10
71.43%
计算机通信工程学院
0
0
0.00%
动物研究所
167
55
32.93%
植物研究所
436
18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部(本部)
0
青藏高原研究所
35
光电研究院
54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18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3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9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0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05
上海天文台
46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8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63
上海硅酸盐研究院
275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71
59
23.23%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4
心理研究所
320
计算技术研究所
731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79
半导体研究所
309
电子学研究所
478
自动化研究所
334
电工研究所
155
软件研究所
442
国家科学图书馆
107
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1
微电子研究所
199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101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65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107
51
47.66%
广州化学研究所
64
15
23.44%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174
38
21.84%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18
37.50%
50
52.63%
46
27.06%
25
43.86%
10
76.92%
60
38.71%
31
20.00%
25
83.33%
83
36.40%
51
16.50%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70
42.17%
23
69.70%
11
52.38%
21
25.30%
40
30.08%
3
60.00%
193
47.42%
25
33.33%
学校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39
12.19%
194
4%
40
50.63%
110
35.60%
101
21.13%
90
26.95%
45
29.03%
96
21.72%
32
29.91%
16
76.19%
47
23.62%
35
34.65%
18
27.69%
40
21.28%
0
0.00%
21
60.00%
38
70.37%
16
88.89%
5
166.67%
72
30
41.67%
193
80
41.45%
32
16
50.00%
11
18
163.64%
31
21
67.74%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2
2
100.00%
76
30
39.47%
12
12
100.00%
35
10
28.57%
193
78
40.41%
453
115
25.39%
179
50
27.93%
323
64
19.81%
130
50
38.46%
17
10
58.82%
122
53
43.44%
238
79
33.19%
139
46
33.09%
171
70
40.94%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遥感卫星地面站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09报录比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418
92
22.01%
158
77
48.73%
273
116
42.49%
177
80
45.20%
196
72
36.73%
117
20
17.09%
16
16
100.00%
242
61
25.21%
成都生物研究所
271
45
16.61%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9
25
31.65%
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112
30
26.79%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69
81
47.93%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73
20
27.40%
广州能源研究所
53
30
56.60%
华南植物园
172
60
34.88%
南海海洋研究所
108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673
国家授时中心
24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7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36
地球环境研究所
48
近代物理研究所
95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70
青海盐湖研究所
57
兰州地质研究所
13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55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55
云南天文台
30
生物物理研究所
228
微生物研究所
24
25.26%
14
0.00%
75
71.43%
24
52.17%
8
100.00%
85
23.42%
65
23.64%
235
26.98%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0
上海药物研究所
356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47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84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66
紫金山天文台
33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1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83
南京土壤研究所
133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5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407
武汉岩石力学研究所
75
0
0.00%
80
22.47%
75
51.02%
70
38.04%
120
27.52%
海洋研究所
237
80
33.76%
地球化学研究所
144
52
36.11%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94
68
72.34%
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27
9
33.33%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45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