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优秀10篇)《黄河的主人》教案篇一一、导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今天,它依然以它磅礴的气势和滚滚的黄河水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我们今天接着学习黄河的主人,同学们,还记得黄河的主人是谁吗?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呢?二、出示课件:滚滚的黄河。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你看到了什么?跟你想象中黄河的景象一样吗?2、我看到了--------------------------的黄河。

3、师:这就是万马奔腾的黄河,这就是浊浪排空的黄河,这就是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同学们,你能把这种气势读出来吗?4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二到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这就是黄河中的羊皮筏子。

2、师问: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句子,可句末为什么要加感叹号呢?有什么地方值得惊叹的呢?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自由讨论。

师指导:羊皮筏子在哪漂流?“那么小,那么轻”应该怎么读?“好象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你感受到了什么,能够读出这种凶险吗?第三节中,那么小的的羊皮筏子上还有人呢!你此时又有什么感受呢?(害怕、惊讶)指“啊!那上面还有人呢------------------------”,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危险,那这几个数字怎么读呢?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师过渡:更令人担心的是筏子上除了人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风险更大了,谁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提心吊胆。

4、再出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不平凡的羊皮筏子吧!5、朗读课文二至五节,感受一下黄河的凶险与羊皮筏子的又小又轻。

五、学习课文六至八节。

过渡:同学们,作者在描写凶险的黄河与羊皮筏子时,还说了一句: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为什么艄公跟个值得敬仰和赞颂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六到八节。

化出描写乘客和艄公的语句,并在自己欣赏的语句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地区。

2. 简述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活动:1. 播放黄河的自然风光视频,引起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2. 教师通过图片和地图介绍黄河的流经地区。

3. 学生分享他们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

4. 教师总结并强调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

第二章:黄河的地理特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的发源地和河口位置。

2. 讲解黄河的流域面积和流程。

3. 分析黄河的主要支流和地形地貌。

1. 教师通过图片和地图讲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河口位置。

2. 学生观察黄河流域地形地貌的图片,分析其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主要支流。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黄河的地理特征。

第三章:黄河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

2. 分析黄河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3. 探讨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措施。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2.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小组讨论,了解黄河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措施。

4.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课堂讨论。

第四章:黄河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的文化遗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1. 介绍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

2. 分析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图片,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2.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小组讨论,了解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遗产。

4.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课堂讨论。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起源、流经省份、全长和流域面积。

2. 黄河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黄河流域的美丽风光和地貌特征。

2. 视频播放:播放有关黄河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黄河。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提问:“你们对黄河有什么了解?”2. 教师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强调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

3.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黄河知识,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展示黄河流域的美丽风光和地貌特征,引导学生热爱母亲河。

5. 播放有关黄河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黄河的重要性。

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保护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治理的必要性,认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2. 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积极参与黄河保护的行动。

二、教学内容1. 黄河治理的历史与现状。

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3. 黄河保护的措施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分析黄河治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

2. 小组讨论:探讨黄河保护的措施及个人行动。

四、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黄河治理的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治理的必要性。

2. 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3. 学生分组讨论黄河保护的措施及个人行动,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强调黄河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章: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黄河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作品。

2. 黄河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扬。

三、教学方法1. 讲故事:讲述黄河文化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2.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如源头、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2)通过观察黄河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3)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河的相关知识。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源头与流经省份。

2. 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3. 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蕴。

4. 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5. 黄河的历史变迁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

(2)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蕴。

(3)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2)黄河的历史变迁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文化底蕴等知识点。

2. 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黄河的基本概况,如源头、流经省份等。

3. 引导学生观察黄河图片,描述黄河的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4. 讲解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蕴,如历史遗迹、传统文化等。

5. 分析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探讨其治理方法。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调整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3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案

23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案

【《黄河的主人》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2、解题质疑:“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二、自由默读课文,要求:1、自学文中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思考“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认读文中生字词。

(1)正音——齐读2、、指名分节读全文。

(1)、了解课文的朗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体会黄河水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和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并在有关内容处做上记号,准备交流。

3、生回答思考题。

(师追问“艄公”是干什么的?)幻灯出示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

1、自由朗读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说说你对中心句的理解。

①理解重点词“如履平地”等。

②答案要点: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

B、艄公凭着他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

所以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2、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其意思,然后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生齐读第1节,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指名读)3、媒体出现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放映结束,师指画面: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除了文中的词语,你还可以用哪些词句来描绘眼前的情景?(生说后师出示:生齐读)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奔腾咆哮、波涛滚滚、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过渡:是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每日就是这样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节,读出气势,生齐读。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如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

(2)掌握黄河的主要支流、流域内的地理特点以及黄河的历史变迁。

(3)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黄河的地理特征。

(2)通过案例分析、地图观察等方法,了解黄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会对比分析,探讨黄河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黄河这一我国母亲河的热爱和尊重。

(2)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提高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基本概况(1)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基本数据。

(2)黄河的主要支流及其分布。

2. 黄河的地理特点(1)流域内的地形、气候对黄河的影响。

(2)黄河的泥沙来源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 黄河的历史变迁(1)黄河流域的古人类活动。

(2)黄河改道、决口等历史事件。

4. 黄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灌溉农业的发展。

(2)水资源利用与调配。

(3)黄河流域的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

5. 黄河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1)防洪减灾措施。

(2)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3)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地理特点和历史变迁。

(2)黄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黄河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的地形、气候对黄河的影响。

(2)黄河的泥沙来源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黄河治理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黄河的基本概况、地理特点和历史变迁。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黄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黄河治理和保护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展示黄河的地理特点、历史变迁及治理保护情况。

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提心吊胆、胆战心惊、谈笑风生、专心致志等。

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1、预习(1)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朗读要正确,通顺。

在读不好的句子下画“——”。

(2)通过结合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生词,无法自己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做上记号。

读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可通过问题的形式记下来,准备课上讨论。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4)从课外书或网上去寻找黄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最好能附上图片。

2、课件制作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我们的民族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壮大。

今天,她依然以她那滔滔的黄水,磅礴的气势,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这节课我们就走近黄河,去认识黄河的主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明确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提心吊胆、胆战心惊、谈笑风生、专心致志等。

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

3、效果预期:生活中,我们克服无数的艰难险阻,就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学习中,我们积极主动,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没有信心当好今天课堂的主人?好,老师相信你们,带着目标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民主导学任务呈现(一):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新词。

小组学习(一):1.尝试和小组内伙伴交流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写错的生字和难理解的词语。

2.在小组内和伙伴分享你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和羊皮筏子的信息。

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写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两个多音字“漂”、“系”。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感再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初步体会艄公 的勇敢与机智。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1、 有感(8地朗读课文。

2、 初步理解“他凭看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 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和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 只要沉看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课前准备1、 关于黄河的一些知识及描写黄河的诗句。

2、 与课文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 播放媒体,激发兴趣1、 播放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黄河)说到黄河, 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古代有许多 文人墨客赞美过它一(出示)(1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2、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袁鹰也来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回来后他写了一 篇文章,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揭题:黄河的主人。

3、 学生就题质疑(潢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他被称为潢河的主人”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生字词23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大公镇中心小学陈月红(1)出示第一组词语:艄公竹篙羊皮筏子①通过刚才的读,你们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了吗?(板书:艄公)②艄公既然是撑船的人,那他使用的工具是什么呢?(板书:竹篙、羊皮筏子)③你们见过羊皮筏子吗?猜想一下羊皮筏子会是什么样子?(点名说说)(出示羊皮筏子的画面,师补充介绍)那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到了羊皮筏子呢?(引读2、3、4、5自然段,(随机讲解重点词语)④齐读这组词。

(2 )出示第二组词语: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点名读词语,读看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答)(3 )出示第三组词语:胆战心惊提心吊胆谈笑风生如履平地指名学生读这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并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题入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读懂问题。

4、初读感知全文,精读1—5自然段,感受黄河的壮美和羊皮筏子的小、轻、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第1条;难点:目标第4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欣赏音乐。

[投影出示一幅黄河画面。

播放《黄河船夫曲》]。

这首就是非常有名的《黄河船夫曲》,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黄河船夫曲》用音乐的形式赞颂了与滚滚黄河水作搏击的船夫,今天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它用语言的形式来赞美一位人物。

2、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称他为黄河的主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词语[投影出示]
(1)指名朗读。

(2)艄公凭借的是什么呢?[点击句子中的词语,加下划线]
板书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
过渡:是呀,在滚滚黄河,惊涛骇浪之中方显英雄本色,让我们来看看那奔腾不息的黄河吧。

四、细读感悟
(一)感受黄河之壮美
(1)作者眼前的黄河是怎样的呢?(出示第1小节,指名读)(2)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带着你看到的、听到的,自已先读一读这一段。

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
(3)想不想看看那气势磅礴的黄河?(视频演示:黄河奔流的情景) (4)看着这样的画面,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黄河呢?你又有怎样的心情呢?
[投影出示:]我看到了()的黄河!我感到()!
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5)看到这样的黄河,感觉如何?“胆战心惊”是什么意思?(胆在颤抖着,心在害怕着)。

“战”是什么意思?颤抖。

(二)感受羊皮筏子的险
过渡:是啊,这样的黄河怎能不让“我”胆战心惊?那么“我”又是在为什么提心吊胆呢?请同学们默读2—5小节,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可以在旁边做批注,用一两个词语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1、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2、谁先来读读你找的语句,再谈谈你的体会?(相机出示)
(1)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出示羊皮筏子图2,漂流图】【背景为漂流图2】点出“那么小,那么轻”,“小小的,整个儿”。

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评价:这么一读,就让我们感觉到在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羊皮筏子越发显得小而轻。

还有谁想读一读?齐读。

(2)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
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那么小的羊皮筏子上还坐六个人,真危险呀!真担心他们会不会沉下去。

你能读出这种危险来吗?
指名读,评价:老师听出了你的担忧,听出了你的诧异,听出了你的害怕!
引读第3自然段:
是啊,“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示例:
我仿佛看到了坐着羊皮筏子的他们在黄河的风浪中穿梭,若隐若现,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他们整个儿吞没。

我仿佛看到了,好像。

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羊皮筏子的惊险?
(3)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上坐着六个人已经很危险了,居然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真让人提心吊胆。

如此悬殊的对比,谁都要为他们捏一把汗!
3、师小结:作者初次见到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是胆战心惊,再远远望见激流中鼓浪前行的羊皮筏子,感到新奇而又担忧;再仔细一看,上面居然有六个人和两只满满的麻袋,更是提心吊胆。

让我们用文字再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齐读1—5小节。

总节:黄河上的艄公仅仅凭着一只羊皮筏子就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吗?下节课我们在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黄河的主人
勇敢和智慧小
艄公羊皮筏子轻
镇静和机敏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