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_励建荣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石河子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论结课论文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学号2013106006专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所在学院食品学院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质量和高营养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着果蔬保鲜产业的不断发展。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的介绍,分析了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
关键字: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n Fruits and Vegetables Abstracts:Fruits and vegetables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is a basis of reduce losses,preservation,value-added during production.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the demand for high quality and nutritious food continues to increase,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dustry.Through introduce of th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analysis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develop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preservation technology.Key words:Fruits and vegetables,storage,preservation technology,research progress新鲜水果、蔬菜是日常所需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
一种牙鲆鱼块的保鲜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牙鲆鱼块的保鲜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87979bb3b3567ec112d8a1e.png)
专利名称:一种牙鲆鱼块的保鲜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秀霞,励建荣,孙协军,蔡路昀,李学鹏,密更,田鑫申请号:CN201410846001.8
申请日:20141231
公开号:CN104472656A
公开日:
201504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牙鲆鱼块的保鲜方法,鲜活牙鲆用碎冰猝死,去头尾和内脏后,切成鱼块,鱼块用蒸馏水洗净,沥干表面水分;将凌枣黄酮和山楂黄酮溶解于水中,加入凌枣多糖溶液,超声波辅助溶解,配制成牙鲆保鲜剂;在室温下,将沥干水分后的鱼块浸泡在牙鲆保鲜剂中,并沥干表面水分,保鲜袋包装,置于4 ℃冷藏箱中贮藏。
优点是:操作方法简单,保鲜效果好,对保鲜设备要求低,可有效延长冷藏牙鲆鱼块的货架期。
申请人:渤海大学
地址:121013 辽宁省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路1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李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生鲜食品处理和冷链物流技术研究

生鲜食品处理和冷链物流技术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增加,生鲜食品的质量保障和冷链物流技术逐渐成为消费者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生鲜食品的加工和储运涉及到诸多技术和环节,保持产品的新鲜和安全性是企业应不断努力的目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鲜食品处理和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生鲜食品处理技术1. 鲜品的采集生鲜食品的新鲜程度对其保质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采集环节尤为重要。
在采集过程中,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是首要任务。
目前,一些先进的采集技术已经应用于生鲜采集中,例如迅速采收并迅速降温的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采收的水果和蔬菜进行冷却,有效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
2. 保鲜技术保鲜技术包括包装、冷藏、冷冻等,能够延长生鲜食品的保质期。
目前常用的保鲜方法有气调包装、真空包装和包装鲜化剂等。
冷藏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有效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 加工技术生鲜食品的加工技术不仅能够丰富产品的品种和类别,还能够有效地保持其营养价值和口感。
目前,一些低温加工技术逐渐成为主流,能够在保持原料新鲜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二、冷链物流技术研究1. 冷链运输冷链运输是指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环境条件维持生鲜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冷链运输主要包括冷藏车辆、冷藏船舶和冷藏飞机等多种形式,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生鲜食品的质量保障至关重要,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冷库技术是指在储存环节中,使用合适的环境条件保存生鲜食品。
不同种类的生鲜食品对冷藏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冷库技术能够根据食品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存储和管理,提高食品的保鲜效果。
监测技术在冷链物流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及时发现冷链环节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目前,一些先进的冷链监测技术,如温度记录器和湿度监测器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冷链物流中,能够实时监测食品的运输温度和湿度,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确保生鲜食品的安全性。
生物保鲜剂延长冷鲜牛肉货架期的效果

生物保鲜剂延长冷鲜牛肉货架期的效果李儒仁;沈瑞;荣良燕;林世文;张鹏;叶盛德;励建荣【期刊名称】《肉类研究》【年(卷),期】2018(032)001【摘要】为延长冷鲜牛肉的货架期,保证其贮藏期间的食用品质及安全性,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筛选一组复配生物保鲜剂(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并研究其对冷鲜牛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复配生物保鲜剂中3 种保鲜剂的最佳配比为乳酸链球菌素2.5 g/L、纳他霉素1.5 g/L、ε-聚赖氨酸3.0 g/L;冷鲜牛肉在(4±1) ℃条件下贮藏8 d后,其挥发性盐基氮值为19.84 mgN/100 g,属于二级鲜肉;菌落总数较对照组降低2 个数量级,表明复配生物保鲜剂能够有效抑制腐败菌的增长;贮藏后期,处理组冷鲜牛肉的汁液流失率较对照组减少1.73%.复配生物保鲜剂可以将冷鲜牛肉的货架期有效延长4 d.【总页数】6页(P30-35)【作者】李儒仁;沈瑞;荣良燕;林世文;张鹏;叶盛德;励建荣【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锦州 121013;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锦州 121013;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锦州 121013;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锦州 121013;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津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台州 317200;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锦州 12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1.1【相关文献】1.MAP结合真空预处理延长鲜牛肉货架期 [J], 黄壮霞;张慜;朱丹实;张斌2.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延长低温肉制品货架期的研究 [J], 朱雪蕊;季慧;杨颖;李玲3.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鲜牛肉抑菌效果研究 [J], 巩雪;常江;李丹婷;孙智慧4.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鲜牛肉的保鲜效果研究 [J], 董文丽;巩雪;常江5.我国羊肉加工关键技术获突破——冷鲜羊肉货架期延长6倍多 [J], 吴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对果蔬保鲜的最新研究

针对果蔬保鲜的最新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着眼于摄入新鲜且富含营养的水果和蔬菜。
但是,由于生产和物流方面的诸多限制,使得许多优质的水果和蔬菜在运输途中损失很大,从而损失了其本来的营养价值。
为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始研究的果蔬保鲜问题,以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商品的损耗。
下面将介绍一些最新的果蔬保鲜研究进展:
一、低温保鲜技术
低温保鲜是一个将物体温度降低到低于其自然环境温度的过程,并使其保持在这个温度下的传统方法。
在果蔬保鲜方面,低温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低温下存储的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新陈代谢和呼吸速率,从而减少果蔬自然老化过程中的损耗。
然而,低温方法也有缺点,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会导致蔬菜和水果变软或失去水分。
二、包装保鲜技术
肉类、蔬菜和水果常用的包装方式是塑料包装,它可以延长商品的保鲜期,以避免过早腐烂和腐败。
关键是使用透气或防湿性能良好的包装材料,能够使商品能够呼吸,同时又防止了细菌和霉菌感染和繁殖。
值得注意的是,包装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复合处理技术
复合处理技术是将不同的保鲜方法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果蔬保鲜效果。
例如,低温处理和包装技术可以进行组合处理,以减少果蔬的老化和变软问题。
另外,复合技术还包括了其他很多的保鲜方法,如涂层、辐照、和生物防腐剂等。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果蔬的优良品质和营养价值,针对果蔬保鲜方法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低温保鲜技术、包装保鲜技术、和复合处理技术等方法的应用将为果蔬保鲜提供更加完善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高质量和高营养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新鲜果蔬贮藏方法的发展。
为此,主要探讨了目前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应用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
关键词:果蔬贮藏、保鲜机理、保鲜技术、展望前言:果蔬含有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但果蔬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较强,且容易腐烂,这同广大消费者对果蔬的多样性及淡季调节的需求相矛盾因此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可能延长或保果蔬的天然品质和特性,就成为食品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正文:1.果蔬需要保鲜的原因果蔬在贮藏中,生命活动的主要再现是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在一系列专门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所进行的一个缓慢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
呼吸作用就是把细胞组织中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氧化分解成为简单物质,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体内的糖、酸被充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能,可用下式表示:C6H12O6+6O2→6CO2+6H20+674千卡2.果蔬的保鲜机理(1)尽量减缓果蔬的呼吸强度使其处于“冬眠”状态,必须控制好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
使其既能够保证果蔬进行呼吸,维持其生命的延续,又要控制和减缓其呼吸强度。
一般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在10%以下时能抑制呼吸强度,过高会造成呼吸障碍,甚至中毒。
氧气浓度在1%以下为缺氧,一般控制在2%~10%时可减缓果蔬的呼吸。
(2)及时排除果蔬贮藏过程中产生的乙烯、乙醇、乙醛等气体。
防止它们增强果蔬的呼吸作用,加速果蔬的衰老和腐烂阁。
(3)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果蔬处于水饱和气体环境中。
一般果蔬采摘后贮藏的相对适宜湿度为70%~95%,相对湿度小于70%时果蔬会大量失水、皱皮萎蔫并易受真菌浸染而腐烂,相对湿度大于95%时,水分过度饱和会产生水滴易导致病菌浸染。
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aquatic product, known as one of the good resources for white mea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the consumers due to its high protein, low fat, especially low cholesterol.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around the world, the consumer demands for high quality, nutrition, safety and freshness of fishery food are increasing. Thus, high efficient preservation technologies for aquatic product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uperchilling is one of the controlled-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afood. Aquatic products can be kept in better quality under superchilling conditions. This review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and development of superchilling process, mainly focusing on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superchilling.(水产品,被称为白肉的好资源之一,已被广泛接受的消费者由于其高蛋白质、低脂肪,尤其是低胆固醇。
生鲜食品的保鲜技术

生鲜食品的保鲜技术现代人对于生鲜食品的健康度和新鲜度普遍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生鲜食品的质量却不容易保持长久的新鲜度。
因此,在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生鲜食品的保鲜技术,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保存食品。
一、低温贮藏技术低温贮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保鲜技术,通过控制食品的温度达到保鲜的效果。
现代冷藏库和冷冻库已经成为了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企业保鲜的首选手段。
这些场所设备先进、温度恒定、环境卫生保持得比较好,在保障食品新鲜度的同时,也减少了细菌繁殖的可能性。
二、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是将食品置于密封包装袋内,抽取袋内的空气,形成真空环境,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和温度,防止细菌、霉菌、氧化等因素导致食品变质。
真空包装技术适用于生肉、蔬菜和糕点等食品的保鲜和保存。
三、灭菌杀菌技术灭菌杀菌技术就是利用高温、高压、紫外线等方法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防止食品变质。
该技术适用于肉制品、牛奶、果汁等食品的保鲜。
灭菌杀菌技术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是需要在操作过程中重视操作安全性,以防止操作者的身体受到损害。
四、包装材料技术包装材料技术也是保鲜的一种方法。
利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醇、聚酯等材料制作的食品包装袋具有防水、防潮、密封、透明和耐高温的特性,可以防止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发生变化,从而保证食品的新鲜度。
五、盐渍技术盐渍技术是一种古老的保鲜技术,通过将食品制作成腌菜、咸鱼等,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盐能够吸收水分,使食品中的水分流失,达到防止食品腐烂的效果。
但是盐渍技术会导致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流失,因此,适宜适量食用。
总之,生鲜食品的保鲜技术是多种多样的,适合不同种类、不同质量和不同环境的食品。
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但是,在采取技术手段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证生鲜食品的卫生安全,避免食品质量的变化,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健康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腐败变质。 ③化学败坏是因果蔬内部的化学成 分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 这些 不良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分解、合成、溶解 等,会导致产品变色、变味、软烂、维生素损失等质 量问题。 ④果蔬产品的变色包括酶促褐变、非酶褐 变,叶绿素和花色素的变色或褪色,胡萝卜素的氧 化以及金属离子引发的变色。 变味主要表现为贮 藏过程中芳香物质的损失和异味的产生。 软烂主 要是果蔬中的原果胶物质水解所致。
2 生鲜食品主要保鲜技术
生鲜食品保鲜是根据其品质特点和腐败变质 机理,在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采用物理、化学或生 物方法处理,抑制或延缓生鲜食品的腐败变质,保 持其良好鲜度和品质的技术。 目前生鲜食品保鲜 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法三大类,每类方法 又衍生出很多新技术,各自依托不同的保鲜原理。 虽然各种保鲜手段的侧重点不同, 但都是对保鲜 品质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进行调控。 首先是控制生 鲜食品生理、生化变化进程,从而延缓品质劣变进 程; 其次控制微生物, 主要通过控制腐败菌来实 现。 主要保鲜技术有低温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 鲜、气调保鲜、超高压保鲜、辐照保鲜、臭氧保鲜 等。 此外,近几年一些新的保鲜技术,包括复合保 鲜技术不断涌现,如临界点低温高湿贮藏、高压静 电场处理保鲜、细胞间水结构化气调保鲜、热激处 理保鲜等。 2.1 低温保鲜 2.1.1 水产品低温保鲜 低温保鲜是水产品最主 要的保鲜技术。 水产品低温保鲜技术主要有冷藏 冷冻、冷海水/冷盐水保鲜、微冻保鲜、冻结保鲜和 冰温保鲜技术, 用于保持鱼体原有的鲜度和鱼肉 的品质,抑制鱼体死后的生物化学变化。 微冻保鲜 技术是将新鲜渔获物放入低于鱼肉冰点 (2 ℃)以 下的冷冻海水中快速冷却,然后将鱼体保存在-2~ 0 ℃的微冻温度区域内保鲜,该方法可有效保持鱼 肉的鲜度。 此后,又发展了超冷保鲜和无冰保鲜技 术[6]。 超冷保鲜技术是一种使鱼体窒息和快速冷却 同时实现的保鲜技术。 无冰保鲜技术是采用-5~3 ℃的冷媒(深冷海水),通过喷淋、浸泡等剧烈冷却 及清洗方式,使水产品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至-
收稿日期: 2010-06-13 基 金 项 目 : 国家 863 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点项目(2007AA09
1806); 浙江省科技厅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加工 与 利 用 优 先 主 题 项 目 (2009C03017-5) 作者简介: 励建荣,男,1964 年出生,博士,教授
然而,生鲜食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地域性 的特点,使其在贮藏、市场供应及产品开发方面受 到很大限制。 由于产后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的相 对滞后, 我国生鲜食品腐烂损失十分严重。 据统 计, 目前我国水果的腐烂损失率在 25%~30%,蔬 菜的腐烂损失率在 20%~25%,水产品的损失率在 15%左右,而欧、美、日等 发 达 国 家 农 产 品 平 均 损 失率仅为 1.7%~5%。 保鲜技术落后、产后损失严 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 展,影响农民收入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鲜食品保鲜是保证其贮藏期品质稳定, 实施远 距离或反季节贸易的关键, 已成为农业和食品产 业的一个重大难题,受到食品企业、物流业和消费 者的广泛关注。
2
中国食品学报
2010 年第 3 期
1 生鲜食品产后品质变化机制
1.1 水产品死后品质变化机制[5] 水产品在死后品质的变化大体可分为 3 个
阶段:①僵硬阶段。 鱼贝类死后停止呼吸,在缺氧 条件下糖原酵解产生的乳酸积聚,使 pH 下降,同 时 肌 酸 磷 酸 (CP) 和 三 磷 酸 腺 苷 (ATP) 也 先 后 开 始 分解。 ATP 的消失使组成肌原纤维的肌球蛋白和 肌动蛋白产生收缩并失去伸长性, 鱼体呈僵硬状 态。 僵硬现象发生的时间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因鱼 的种类、死前的生理状态、死后的处理方法和保藏 温度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僵硬始于死后数 分钟或数小时后,持续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后变软。 在僵硬阶段,鱼体的鲜度是完全良好的。 ②自溶阶 段。 一般指肌肉中蛋白质在组织蛋白酶作用下发 生分解。 自溶作用会使僵硬解除后的肌肉组织更 加软化,蛋白质分解后肽类和氨基酸等物质增加, 这些都为鱼体内的细菌繁殖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在此阶段鱼类原有良好风味易变化和消失, 鲜度 降低。 ③腐败阶段。 鱼体腐败是各种腐败菌类繁殖 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鱼体内及其体表沾染上的各 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活跃,产生了各种酶,在这些 酶的作用下,鱼肌肉成分进一步被分解,具体过程 是: 氨基酸等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氨和胺 类、硫化氢、吲哚、低级脂肪酸等各种具有腐臭特 征的产物;当这些腐败分解产物达到一定数量时, 鱼体即进入腐败阶段。 1.2 果蔬采后腐败变质机制[1]
20 世纪 80 年代, 日本北海道大学率先开展 冰温高湿保鲜研究, 此后其它科研人员开始采用 临 界 点 低 温 高 湿 贮 藏 (CTHH), 即 在 物 料 冷 害 点 温 度 (0.5~1 ℃)以 上 、相 对 湿 度 90%~98%的 环 境 中 贮藏保鲜果蔬。 其保鲜机制是:采用尽可能低的温 度有效控制果蔬在保鲜期内的呼吸强度; 采用高 相对湿度的环境有效降低果蔬水分蒸发, 减少失 重。 从原理上说,CTHH 既可防止果蔬在保鲜期内 的腐烂变质,又可抑制果蔬的衰老,是一种较为理 想的保鲜手段。 2.2 化学保鲜
采用冰温技术能够长时并有效地保持适熟水 果的固有风味和新鲜度,提高其商品价值。 在果蔬 贮藏方面,对梨、桃、冬枣、樱桃、李、柑橘、香蕉等 的冰温保鲜已取得成功,该技术在日本、美国、韩 国等国家得到迅速发展[10]。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产 水果,采后极易发霉变质,在 20~22 ℃条件下仅能 保存 3 d,10~12 ℃保鲜 7 d,0~2 ℃保鲜 9~12 d。 即 使采用壳聚糖涂膜并结合低温贮藏也只能延长至 16 d。 然而用二氧化氯缓释剂处理杨梅并结合冰 温贮藏,可将其保鲜期延长至近 30 d,且贮藏 21 d
关键词 生鲜食品; 果蔬; 水产品; 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 1009-7848(2010)03-0001-12
生鲜食品的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 是指由 种植、采摘、养殖、捕捞形成的,未经加工或经初级 加工,可供人类食用的生鲜农产品。 较有代表性的 是“生鲜三品”,即:果蔬(Fruits & Vegetables)、水 产品(Aquatic Product)和肉类(Meats)。 随着社会 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 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食品的营养、健康、安全 要求逐步提高。 生鲜食品因新鲜、美味,且最具营 养价值,故需求量增长迅速,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 中的必需品,占据农产品、食品总量的相当大的份 额[1-2]。
时,杨梅硬 度 仅 下 降 6.7%,可 溶 性 固 形 物 含 量 下 降 16.7%,总酸含量下降 32.5%,无霉果产生,杨梅 的色、香、味 和 口 感 俱 佳 ;贮 藏 至 28 d 时 ,也 仅 有 个别霉果出现[11]。 西瓜属于冷敏性、呼吸跃变型果 实,其含水量大,腐烂率高,易受微生物侵害。 如果 贮运方法不当,腐烂率经常高达 35%。 赵晓梅[12]等 采用冰温技术与气调保鲜相结合贮藏“红优二号” 品种西瓜,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使其降至最低, 从而推迟果实呼吸高峰的到来, 有效抑制各种氧 化还原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减少果实失水,降 低腐烂率,保持果实的硬度。 草莓在 4 ℃条件下保 鲜 7 d 后 失 重 损 失 及 腐 烂 率 分 别 为 5.4% 和 37. 2%,基本失去商业和食用价值。 此时的草莓感官 极差,外表皱缩,味感不佳,香气损失严重[13]。 张桂[14] 等在冰温(-0.5 ℃)下保存草莓,最久可保存 31 d, 并保持良好的色、香、味。
导致果蔬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包括微生物、 植物生理和化学方面的败坏。 ①由微生物引起的 败坏通常表现为霉变、酸败、发酵、软化、腐烂、膨 胀、产气、变色等。 果蔬营养丰富,容易滋生微生 物。 导致果蔬败坏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霉菌和酵 母菌等。 其中,生鲜果蔬的污染菌主要有霉菌,包 括青霉属、芽孢霉属、交链孢霉属和木霉属。 ②生 理败坏起因于果蔬的呼吸作用。 采收后的果蔬仍 是活着的有机体,还在进行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其 中,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最主要的生命活动。 由于 果蔬采后呼吸作用源于其本身的营养物质和水 分,因此采后生命活动导致其营养物质消耗,水分 减少,从而使果蔬品质逐渐下降。 此外,果蔬呼吸 作用会产生乙烯气体, 该气体导致果蔬黄化、软
目前,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生鲜食品保鲜 技术的研究。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及国际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生鲜食品保鲜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 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为 促进我国生鲜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更 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以 生鲜水产品和果蔬为主要对象, 根据其品质特性 和腐败变质机理, 介绍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 以期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 定的参考。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 生鲜果蔬和水 产品资源丰富。 果蔬产量自 2001 年以来一直居世 界首位, 其中, 果品年产量占世界果品总产量的 20%,蔬菜年产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 49%[3]。 水 产品总产量已经连续 20 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占世 界总产量的 1/3,其中水产养殖总产量占世界总产 量的 70%。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水产品出口 额连续 8 年居世界首位,连续 10 年居我国大宗农 产品出口首位[4]。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和方式的转变,生鲜食品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且需求 量增长迅速。 然而由于保鲜技术的相对滞后,生鲜食品产后腐败损失严重,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 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鲜食品保鲜已成为当今农业、食品企业、物流业和消费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本文 以生鲜水产品和果蔬为主要对象,根据其品质特性和腐败变质机理,介绍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及发展趋势,旨在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生鲜食品产业的发展。
第 10 卷 第 3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