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巧设分论点
高考语文: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

高考语文: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议论文的写作时需要结构分明的,在我们下笔之前我们就需要构思好全文的一个走向,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语文: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一、写作指导一篇议论文大致可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
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要有新意、有深意、有个性、有层次,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实际已作了中心论点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一)议论文论点分解的方法1.横向分解法横向分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横向展开分解论点。
我们通常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在同一篇文章中将这三问题全部阐释清楚,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
(1)横向分解“是什么”。
①从中心论点的入手进行分解。
即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
如,湖南一考生写“意气”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意气”的发掘,对其进行分解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
虽然作者以“充满意气的人”为引子展开,但三个层次的实质都集中在“意气”的上,即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
安徽考生写的《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从“阅读”的角度分解论述的: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②从中心论点的外延入手进行分解。
即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的角度其进行分解。
如,江西一考生写“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语文”的外延拓展,对其进行分解的:在那一泓清泉里,我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在那一泓清泉里,我观赏了优美的生活图景;在那一泓清泉里,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那一泓清泉里,我领悟了宽容的博大。
考生着眼于“语文”的外延,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语文”的丰富博大。
巧设议论文分论点(之二)

巧设议论文分论点(之二)(老师)一、并列式分解例1:以“找准位置”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所在处) (1)从的角度“是什么”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要不断超越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敢于放弃。
(2)从“为什么”的角度;才能:(名留青史、成就辉煌的事业、赢得别人的尊重)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3)从“怎么样”的角度(、、、把握机遇、拒绝诱惑、敢于放弃)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知己知彼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审时度势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不懈追求2、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是什么”——首先可明确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然后可抓住关键词“争”分析其表现: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抗争。
不甘落后的奋力追赶。
坚持真理的斗争。
面临困境的奋争……于是可从“争”的表现着手提炼出下列分论点: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分论点一)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分论点二)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分论点三)(二)“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分析“为什么”可从中心论点的原因、目的、意义等方面出发,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同样以话题“争”为例。
为什么要争?争有何意义?美好生活要靠争。
事业辉煌要靠争,企业发展离不开争,国家强大离不开争……所以“人生必须争”可作如下分解:①摆脱困境须要争;(分论点一)②实现理想须要争;(分论点二)③弘扬正义须要争。
(分论点三)例1:我们仍以话题“争”为例。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解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文章中心内容就是回答“怎样争”。
可作如下分解:①争要有必胜的信心;(分论点一)②争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分论点二)③争要善于把握机遇。
(分论点三)或:①争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分论点一)②争就要有坚持到底的恒心;(分论点二)③争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分论点三)二、递进分解1.按议论步骤递进(设疑式)议论文一般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这其实就是一种递进关系,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
6.高中议论文之巧设分论点教案

高中议论文之巧设分论点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2.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教学重点】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怎样才能写一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高质量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明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分论点表述的要求: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论点的设置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2.“分得开”,所列的几个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3.“排得顺”,所列的几个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四、如何设置(提炼)分论点?(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明确角度拟写分论点的角度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3——怎么样,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常见的方法(或思考角度):1、概念分析法2、因果分析法3、条件分析法4、辩证分析法5、层层推进法(三)举例分析,判断提炼分论点的角度。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巧设分论点

三答: ①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闯过实现中国梦的“险滩”; ②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走好实现中国梦的“道路”; ③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写就实现中国梦的“传奇”。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与方法
(一)并列式横向分解 (4)追问办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
追问办法法,就是把中心论点当作一个问题或一种任 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从“怎么办” 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 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 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 径”。
议论文分论点润色技巧
1、填充修饰语 写出较简短的分论点句后,可以在句子中加入适量的修饰语,使
之语意更加完整充实,语气更加舒缓自然,示例 逼迫,让懒惰者变得勤奋; 逼迫,让迷茫者变得清醒; 逼迫,让失意者迈向成功; 填充润色: 逼迫,让无所事事的懒惰者勤奋向上; 逼迫,让浑浑噩噩的迷茫者豁然开朗; 逼迫,让灰心丧气的失意者东山再起;
二、属种关系
属种关系也叫从属关系、主从关系。不是同一
A
关系的两个概念,如果其中一个概念的外延完
全包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就
具有属种关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中,
B
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作属概念,外延较小的
那个概念叫作种概念。概念的属种关系可用图2
表示。比如:“运动会”与“奥运会”、“媒体”
五、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也叫对立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之下的
C
两个概念,如果它们外延的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而且这两个概念具有全异关系,那么这两个概念的
关系称为反对关系或者对立关系。
A
B
反对关系可用图5来表示,其中A、B两个部分
高考作文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分论点(详解版)

高考作文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分论点(详解版)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文分论点一、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设置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一般而言,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什么”或“什么是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先看一个浅显的例子。
《谈骨气》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骨气”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分论点②: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分论点③: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再看2014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青春永不朽》的中心论点:青春永不朽。
(“青春”为核心概念)分论点①: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②: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③: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
边练边悟1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争》的中心论点:生活中,我们应甘于用“争”来张扬生命。
(“争”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争是对不公命运的不屈抗争。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分论点②:争是对美好真理的无悔坚持。
分论点③:争是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方法。
作为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这里的“因”是分论点,“果”是中心论点,是在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凡条件,就必有主客观之分;凡原因,就必有内外主次之别;凡影响,更必有大小正反之异。
如果能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辨析、思考,那么,即便是再简单的“为什么”,我们也能寻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
巧设分论点妙手著文章——如何提炼议论文的分论点

每个分论点的论述要合理适度。分论点的展 开不能漫无边际,有了分论点也不等于就有了说 服力,如何对分论点分析论述,具体怎样实施, 南师大文学院何永康先生曾经说过: “在高考作文中,由于通篇字数有限,每一小 论点的阐述最好控制在260字左右,大体阐述过 程是:先用几句话点明分论点,然后再简要地分 析议论一番,接下去可联系实际,摆出事实,最 后收拢。” 即“提、议、联、结”,这段话是我 们写作实践中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律。
(四)、追问对象内容法——即问几个“是什么” 看这个句子(中心论点)所涉及到的人、事、 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珍惜拥有》;
1、珍惜拥有的亲情。 2、珍惜拥有的友情。 3、珍惜拥有的爱情。
课堂训练 以“拆除心墙”这一话题为例,设置分论点: 1、从“是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总)家庭成员,师生,朋友之间都会有隔阂,有 阻挡的心墙,应当设法拆除。 2、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 例一:(总)我始终相信,拆除彼此之间的心墙,你将会 看到别样的洞天。 (带来的效果) 例二:(总)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 人与人之间的心墙,我们应该坚决说:“不”! ( 存在的 危害) 3、从“怎么办”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 (总)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
课堂训练
以“拆除心墙”这一话题为例,设置分论点
(一)从“是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示例 : (总)家庭成员,师生,朋友之间都会有隔阂, 有阻挡的心墙,应当设法拆除。 (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 学生与老师之间疏远的距离是心墙, 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设置分论点 : (总)我始终相信,拆除彼此之间的心墙,你将会看到别样的洞天。
范文: 沉潜与成功 昙花用一年的时间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 多年的精力地下修炼,才换来响彻四周的引吭高歌;企鹅用竭尽全 力地沉潜,才换来迅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同一 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 前的蓄势。 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 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 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 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于是,勾践一 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 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3年后,夫差为勾 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终于放他回到了越国。于是,勾 践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 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20年后,勾践终于像企鹅一 样“潜到适当的深度”,举兵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开头及分论点的设置

——
写作时,根据中心论点,用简洁语言概括
引 材料。其中概括重在 “巧妙”:概括的字数 材 要巧,最多不超过80字;概括的内容要巧,
做到简洁——拖泥带水会引起反感(老师对
君子善假于物 大树想像飞禽走兽们去各地旅行,它请它们帮忙, 飞禽走兽因它没有翅膀没有腿而拒绝。它结出甜美的果 实,依然借飞禽走兽的力量实现了旅行的愿望。可见, 我们在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讲究方法,即“君子要善假 于物也。”
引材+可见+观点
这开篇能够围绕论点“引材”,对材料进行概括,语 言流畅,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引材”与中心观点之间没 有“评材”部分的过渡。在概括材料之后,用一个“可见” 生硬地将材料与观点拼凑在一起。
材料提供的是一则寓言。这则寓言说的是大 树虽然不能像飞禽走兽一样去旅行,但是它通过 自身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立意时,应紧 扣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大树想要实现旅行的 愿望,在直接请求飞禽、走兽帮忙而不可得的情 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由此可将立意定为:① 求人不如求己;②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二,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 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 地。由此可将立意定为:③蛮干不如巧干;④要 善于借助他人。⑤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 开智慧。
开头病症二 毫无关联,
不着边际
老子曾说:“不敢为天下 先。”俗语也说:“枪打出头 鸟。”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 似乎总少不了明哲保身。殊不 知,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 恰恰是那些敢为人先者。
敢为人先者,就好比闯入 夜空、打破黑暗的第一颗星。 它的光芒虽然微弱,却能照亮 暗夜的一隅,并感召着第二颗 星……它是让人钦佩,让人仰 望的。我们也要勇于做这样的 “第一颗星”。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例谈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例谈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1、追问原因法。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练习:古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示例:先把题目扩展成一个中心论点(一个句子):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这个论点追问原因,就可以得到分论点:分论点一: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分论点二: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诗意的生活》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分论点一: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分论点三:洪战辉用爱周琢心中的天使。
练习:以“最美的颜色”为题写一篇作文。
示例:中心论点:什么是最美的颜色分论点一: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青春活力的象征。
分论点二: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活热情的象征。
分论点三: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纯洁人生的象征。
5、追问内容法:附录例文一:说“安”北京考生傅雷曾对“高级艺术”给出如下概念:乐而不淫,哀而不怨,雍容有度,典雅自然,不装腔作势,过火恶俗,炫耀技巧。
这种高级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安和、安稳、安详,在京剧这里得到印证。
剧情方面,京剧是安和的。
它不以紧张激烈刺激观众情绪的剧情来吸引人。
京剧不要观众大哭大笑,感情激烈起伏。
京剧只是在叙述清楚情节的条件下展现优美。
像《宁武关》、《马思远》等老戏,虽曾名动一时,并有小翠花等名角以此为拿手戏,但终因剧情过于惨烈复杂而被逐渐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