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问题

合集下载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一、引言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土地平整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良土壤环境、增加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农田水利则能够保障农田的灌溉、排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实际工作中,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存在着一些重难点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土地平整的重难点问题1. 土地坡度不平整土地坡度的不平整会造成土壤侵蚀、水分流失、农田排水不畅等问题,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尤其在山区地区,土地坡度不仅相对较大,而且地形复杂,使得土地平整更加困难。

2. 土地开垦与土壤保持的矛盾土地开垦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开垦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得土壤脆弱易碎,容易发生侵蚀。

土地开垦与土壤保持之间的矛盾是土地平整工作的一个难点。

3. 土地平整投入较大土地平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包括机械设备的购置、土地整治的费用等。

而一些地区农民的财力有限,无法承担土地平整所需的投入,这也是土地平整工作面临的一个难点。

三、农田水利的重难点问题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灌溉设施老化、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这些问题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效果和排水效果,降低了农田的产量和效益。

2. 农田水利效益不明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有时由于规划不合理、运行不善等原因,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不明显,使得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3.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地区农田水利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抽取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

四、对策1. 加大土地平整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土地平整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补贴和机械设备等支持,帮助农民开展土地平整工作。

加强对土地平整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的技术水平。

2. 合理规划土地开垦与保持在土地开垦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土壤资源,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采取措施保持土壤结构和水分,减少土地侵蚀和水分流失。

如何使用土方施工方案解决土地平整问题

如何使用土方施工方案解决土地平整问题

如何使用土方施工方案解决土地平整问题土地平整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土地开发、建筑和农业等领域都至关重要。

土地平整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土方施工方案解决土地平整问题。

一、土地平整的意义土地平整是指通过改变地表的形状和高程,使得土地表面达到一定的平整度。

土地平整对于各种建设工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土地平整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通过平整土地,可以减少土地的浪费,使得土地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其次,土地平整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平整的土地表面可以提高施工机械的作业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和风险。

最后,土地平整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基础。

二、土方施工方案的基本原则土方施工方案是指通过调整土地表面的形状和高程,使得土地达到一定的平整度。

在制定土方施工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合理规划:在制定土方施工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土地情况和项目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要考虑土地的地质条件、地形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制定出适合的施工方案。

2. 精确测量:在进行土地平整工作之前,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通过测量,可以了解土地的高程差异和不平整程度,为土方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 合理设计: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和项目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土方施工方案。

要考虑土方工程的施工难度、经济性和可行性等因素,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土方施工方案的具体操作步骤1. 清理杂物:在进行土地平整工作之前,需要先清理土地上的杂物和垃圾。

通过清理杂物,可以为后续的土方施工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2. 开挖填方: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挖和填方工作。

对于高处需要填方的地段,可以采取开挖下方土方的方式;对于低处需要挖方的地段,可以采取填方的方式。

通过开挖和填方,可以调整土地的高程和形状,使得土地达到一定的平整度。

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的相互联系及存在问题

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的相互联系及存在问题

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的相互联系及存在问题在土地利用中,土地储备和土地平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土地储备是指政府或者企业为了进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而进行的土地储备行为,通常是通过政府或者企业购置土地或者征地拆迁后留存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储备。

而土地平整则是指对土地进行整理、修整,使之平坦、适宜于建设和利用的过程。

土地储备和土地平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土地储备和土地平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

在土地储备之后,土地需要进行整理和平整,以便后续的建设和利用。

土地平整是土地储备的延伸和补充,是土地储备后的一项必要工作。

没有经过土地平整的土地,将会给后续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

土地储备和土地平整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土地储备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规范的土地储备行为,导致许多土地资源被浪费掉,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这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是土地平整的成本较高。

在进行土地平整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再次是土地整治的难度较大。

由于土地的不规则形状、地势起伏不平等等因素,对土地进行平整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而这些因素又会增加土地整治的难度。

在解决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的问题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加强规划和管理。

政府在进行土地储备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将土地储备和土地平整工作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合理安排土地的使用和利用。

其次是加强监督和执法。

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储备和土地平整工作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和利用,防止土地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再次是加强技术和资金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平整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力度,提高土地平整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大对土地平整工作的资金投入,降低土地平整的成本。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一、引言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程,对于提高农田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土地平整的重难点问题⒈土壤质量不均匀土地平整过程中,土壤质量不均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土壤质地、含水量等因素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土壤质量较差,难以实现有效平整。

⒉土地利用权归属问题土地平整涉及土地利用权归属问题,如果土地所有权不明确,将导致平整施工的困难和争议。

⒊土地平整技术难题土地平整施工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但是现有的土地平整技术还存在一些难题,如施工效率低、成本较高等问题。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重难点问题⒈高成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地方,建设成本更高。

⒉水源稀缺水资源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有些地区水源稀缺,难以满足灌溉等需求。

⒊水利设施维护困难农田水利设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但是由于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设施维护困难。

四、对策建议⒈土地平整问题解决对策●加强土壤调查和分析,对土壤质量不均匀的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平整措施。

●加强土地管理,明确土地利用权归属,减少争议和纠纷。

●推动土地平整技术的创新,提高平整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⒉农田水利建设问题解决对策●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

●推动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解决水源稀缺问题。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附件:⒈土地平整施工方案⒉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预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土地利用权:土地所有权人依法享受的土地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利。

⒉财政投入:通过财政预算向相关领域投入资金支持。

土地平整技巧

土地平整技巧

土地平整技巧土地平整是农田整理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平整土地可提高种植条件,增加农作物产量,也为建筑工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地平整技巧。

一、地表清理在进行土地平整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表清理。

这包括除去杂草、树根和其他杂物,保持地表的干净整洁。

同时,需要清除地表的凹凸不平和堆积的砂石,以确保整个土地表面平整。

二、水分排除在土地平整过程中,排除土壤中的水分非常重要。

积水会导致土壤变得泥泞,使土地难以平整。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水渠排水:挖掘水渠将积水引导到周围的排水系统中。

2.排水沟:在土地上挖掘排水沟,用以排除多余的水分。

3.坡道设计:设计合理的坡度和坡道,以便水流能够自然排出。

三、土地平整土地平整的关键是去除各种不均匀性,使整个土地表面平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土地平整技巧:1.填埋法:对于较大的凹坑或低洼地区,可以通过填埋方法使其变平。

将适量的土壤填入凹坑中,然后使用铲子或推土机将其均匀铺平。

2.压实法:对于比较松散的土壤,可以采用压实法进行平整。

使用较重的机械设备,如压路机或振动碾压机,在土地表面反复碾压,使土壤均匀紧实。

3.刮平法:适用于有较大高差的土地,使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将土壤刮平,使其变得平整。

四、养护和保养完成土地平整后,需要进行养护和保养,以保持土地表面的平整,并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

以下是一些养护和保养技巧:1.除草:定期除去杂草,保持土地表面的清洁。

2.施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适时施肥以提供养分。

3.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合理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综上所述,土地平整是农田整理和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步。

通过地表清理、水分排除、土地平整以及养护保养,可以确保土地表面平整,为种植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第一章背景介绍土地平整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效果和农田产量。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土地平整过程中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进行分析与对策的探讨。

第二章土地平整的重难点问题及分析1.土地压实问题土地在平整过程中容易出现密实度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根系生长不良、土壤排水困难等问题。

造成土地压实的原因主要有土壤质地不同、施工操作不当等。

2.地表水排泄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保证土地表面的水分能够迅速排泄,避免水分积聚导致农田淹水。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差异较大,导致排泄速度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解决。

3.土地平整的时间与成本问题土地平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投入,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时间和经济成本的问题。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时间和成本,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4.环境保护问题土地平整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剩余物和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在土地平整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第三章对策建议1.土地压实问题的对策针对土地压实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________合理选用土壤改良材料,如石灰粉等,加强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适当控制施工速度和密度,保证土壤质地的均匀性。

2.地表水排泄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地表水排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________针对不同土壤性质,确定合理的排水方案,修建排水沟、渠道等设施,利用排泄能力较强的农田进行水分排放,保证农田表面的水分快速排泄。

3.时间和成本控制的对策为了合理控制时间和成本,可以采取以下建议:________科学制定工期计划,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加强管理和协调,提高施工效率。

进行前期充分的设计和预算工作,合理规划资源,降低成本。

4.环境保护的对策在土地平整过程中,应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________合理利用土石方剩余物和废弃物,如进行再利用或进行妥善处理。

土地平整 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土地平整 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重难点分析及对策1. 背景介绍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地平整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

,在实际施工中,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存在着一些重难点问题。

本文将对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土地平整的重难点分析2.1 土地表层杂质处理问题:土地表层常常存在着大量的杂质,如石块、碎砖等。

这些杂质会影响土地平整的质量和效果。

对策:在进行土地平整前,必须先清理土地表层的杂质。

可以采用机械清理或人工清理的方式,将大块杂质移除,并进行填平处理,以保证土地表面的平整度。

2.2 土壤固结与差异问题:土壤固结是指土壤在被挖掘、平整、填压后因重力和工程机械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沉降。

土壤固结不均匀会导致土地平整度不达标。

对策: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需要加强土壤固结的控制。

可以通过适当控制挖掘深度、加固填压的方式来减少土壤固结的差异,提高土地平整的质量。

3. 农田水利的重难点分析3.1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问题: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

,由于土地利用和水资源分布的不均等以及不合理规划等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存在一定难度和问题。

对策: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和水资源分布,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模拟和分析,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常常面临资金不足、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进展缓慢或者。

对策: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应加大财政投入,增加资金支持。

,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水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可以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社会化管理,引入社会资本,提高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4.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存在着一些重难点问题。

通过对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的分析,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的相互联系及存在问题

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的相互联系及存在问题

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的相互联系及存在问题土地储备是指将土地或土地使用权保留到将来使用的一种制度安排。

土地平整是指通过填方、挖方、夯实、压实等工程方法,将不平整的土地表面调整成为符合工程要求的平坦地面的工程活动。

土地储备和土地平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是必不可少的。

土地平整是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工程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在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的工作是必须进行的,因为土地储备的土地往往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表面不平坦,存在坑洼、高低不平等问题。

如果不进行土地平整,将严重影响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增加了后续开发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影响到土地的利用效益。

所以,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二者之间是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的。

土地储备后土地平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问题。

土地平整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施工队伍,但目前我国在土地平整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土地平整设备不够先进,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这就制约了土地平整的质量和效率。

2. 成本问题。

土地平整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机械设备、人工成本等,而土地储备往往是为了将来的利用而保留的,所以其平整工程的成本需要提前考虑,而现实中由于资金的不足,土地平整往往降低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存在未进行土地平整直接利用土地的情况,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益的下降。

3. 环境问题。

土地平整工程会对土地原有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地土壤的改变、植被的破坏等,这就需要对工程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1. 提高技术水平。

加大对土地平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2.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对土地平整工程的资金投入,提高土地平整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所示,我们选的位置左上角在(720,270)处。 将各实测点高程与平均高程相比较,大于平均高程的为挖方,小于平均高程 的为填方, 等于平均高程的表示不挖不填。在方格的挖方点与填方点之间, 必定 有一个不挖不填的点, 即填挖边界点(零点) , 把所有相临的零点连接起来, 就 是填挖边界线(零线) 。零点和零线是计算土方量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以此算出 个点高程与平均高程的差值,将其中的正值求平均,可算出平平均挖的深度,负 的求平均值,算出平均填高,计算公式如下: Hc =
50 40 30
z
20 10 0 1000 1500 500 500 y 0 0 x 1000
图 5-1-1
所在山体图
此工厂所在土地的等高线图如图 5-1-2,5-1-3 所示:
40
30
z
20
10
0 800 600 400 200 y 0 0 500 x 1000 1500
图 5-1-2 其所占土地的三维等高线图
Ⅱ 问题分析
2.1 问题一
本题要求利用附件(1)中的数据画出工厂所用的这片土地的三维图形与等 高线图。这道题可以利用 MATLAB 可以对插入的 EXCEL 数据进行模拟整合过程, 由此得到此土地的三维图与等高线图。此问题也可以利用 MATLAB 的 surf 和 contour 功能予以实现。
2.2 问题二
6.3 问题三的评价与改进
问题三:
参考文献
[1] 张贤明等,MATLAB 及应用实例语言,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 [3] [4] [5]
传统的土方量计算方法有许多种,常用的有:断面法、方格法、散点法及表格 法。断面法主要适合山地及高差比较大的地形;方格法主要适合地形平坦及高差 不太大的场地平整;散点法适用于地形有起伏,但变化比较均匀,不太复杂的地形。 传统的土方量计算方法手工工作量大,不易在计算机上实现,不能有效利用现有 的数据资源;而且,不同的计算方法均存在计算结果精度低,结果差异大的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能够比较精确地解决土地整理设计中涉 及的土方量计算问题。 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索在 (DEM) 的支持下,运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的非线性和全局优化的能力,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土地平整的设计高程的最 优解的新方法。 问题 2:在问题 1 的基础上有 3 种办法。方法 1:直接遍历枚举。计算矩形 地块的左上角走到每个点时的开发成本。如果点的密度是 1 米的话,那么方案大 约有 21000 个,计算量不算太大。方法 2:遗传算法(具体原理网上有,并不复 杂,这里不再赘述) 。方法 3:鉴于地面是连续的,可以先采用与方法 1 相同的 方法,但矩形每次平移的距离是 30 米,也就是遍历每个最初的已知点(不可行 的除外) 。然后找到成本最低的若干个(比如 5 个)已知点后,再在这些点的周 围寻找更好的方案。
m1 i=1
Hdi − Ha
15
所以平均挖填深度为: H = Hc + Hf 挖填方面积及土方量的计算: 在平整单元无土方进出的条件下,根据挖填平衡,可由下面的方程组分别求 得挖填方面积及相应的挖填方量: Sc = ha+h f
f
10
20
25
20
15
30
25
Hf =
10
20
15
m1 i=1
25
25
20
900 800
5
700
10 5 15
5
5
10
10
20
15
20 25
1 15 0
600
15
30
20
35
30
400 300 200 100 0
30
40
15
30
500
40
10
25
25
35
20
25
10
5
5
20
20
20
10
15
15
10
10 5
50500 Nhomakorabea1000
1500
图 5-1-3 其所占土地的二维等高线图
5.2 问题二
2.3 问题三
由于分为两块台阶梯状,并且两块台阶梯状距离不能太远。所以我们将选 用断面法求解问题。
Ⅲ 模型假设
3.1 3.2 3.3 3.4 3.5 3.6 假设题目中附件(1)中所给的数据都真实可靠; 假设设计高程所占的土地面积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假设设计高程即为所有海拔高度的平均值; 假设可以从其他地点运土填凹地; 假设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土地的挖掘和填埋; 假设两块台阶梯状距离不超过 10m。
(3)
Hdi − Ha
(4)
(5)
S ×h
c
(6)
Sf =
S a ×h c h f +h c
(7)
挖填方量: Vc=Hc × Sc Vf = Hf × Sf (8) (9)
利用 MATLAB, EXCEL 软件的相关功能,进行求解,可得出结果为: 总的土石方量最小值为 6176000; 对应的数据区域为 x=180:780,y=720:1500;总填方量和总挖方量相近,因 此该计算结果可以采用。 如挖方填方不相等或者不相近,可以通过多次调整设计 高程,计算挖填土方量。
20
25
15
n
j=1 n
j=1
25
(1)
H0 + ix × xj + iy × yj − Zj = 0
j=1
H0 + ix × xj + iy × yj − Zj × xj = 0 H0 + ix × xj + iy × yj − Zj × yj = 0
平均高程: Ha = n
1 n i=1 hi
(i = 1, . . n)
关键字
网格优化模型
土方量的计算
断面法
Ⅰ 问题重述
某工厂为了在一片长度为 1500 米,宽度为 1000 米的山地之中,开挖出一个 800 米×600 米平坦连续的长方形地块作为工厂的厂房地基,前期已经在本块土 地上测量出长、宽每隔 30 米的网格的对应网格点的海拔高度(详细数据见附件 (1) ) 。 问题: ①用附件(1)中的数据画出工厂的这片土地的三维图形与等高线图; ②从什么地方,什么海拔高度平整一块 800 米×600 米的连片土地能使总的土石 方量最小? ③如果允许平整出来的土地为二层的台阶状地块,要求各地块的长、宽不少于 60 米,又将从什么地方、什么海拔高度分别开挖,能使总的土石方量最小? 提示: 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 有些地方是要挖山的, 但有些地方是要填土的, 假设填土的每立方米所需的费用为挖山的每立方米土石方所需费用的 1/3。
Ⅳ 符号说明
符号 H设 i j Sf Sc Hij Ha H0 Vc /Vf 说明 设计高程 横坐标下标 纵坐标下标 填方面积 挖方面积 坐标实际高度 平均高程 区域平均高程 挖去/填上体积
Ⅴ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 问题一
利用 MATLAB 软件的 surf 和 contour 绘图功能, 画出工厂这片土地的三维图形如 下图 5-1-1 所示 (程序见附录一) :
Ⅵ 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6.1 问题一的评价与改进
问题一:将 EXCEL 中的表格导入 MATLAB,省时省力,方便计算,运用各种函 数准确的刻画出山体形象, 尤其是三维立体图像,形象立体的展现了山体变化情 况,不足之处就是选用的网格距离太大,导致山体的表面不光滑,不能更进一步 的表示出实际情况。
6.2 问题二的评价与改进
首先确定一个长 800 米,宽 600 米的矩形,利用方差最小原则,选出这块地 的位置。为到达此目的,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使:
n 2 j=1 hj
=
n j=1(Zj
− (H0 + ix × xj + iy × yj ))2 = min
15
分别对上式中H0 、ix 、iy 、求微分并令其等于零,即
n
10
(2)
将数值代入上式,解得平均高程为Ha = 14.26902。 将各实测点高程与平均高程相比较,大于平均高程的为挖方 ,小于平均高程 的为填方,等于平均高程的表示不挖不填.算出各点高程与平均高程的差值,将其 中的正值求平均,可算出平均挖深,负值求平均即为平均填高。 又因为如果在上述平面上建立工厂时候, 此时挖土的量与填土的量正好相等, 而此时的总的土石方量最小,故我们将工厂建立在此平面上(如 5-2-1 和 5-2-2 图所示)。
35 30 25 20 15 10 20 5 10 0 0 5 10 15 20 25 30 0
图 5-2-1
工厂所在平面
20 18 16 14 12 10 8
5
5
10
15
10
10
15
15
10
20
20
30
15
6 4 2
15
10
5
5
10
15
20
15
10
5
5 10
10
15 20 25
图 5-2-2
工厂所在平面等高线图
土地平整问题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 山区城市向山要地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更好的确定 平整地的起始点, 做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我们根据几个决定性因素利用网格优化 建立了相关的模型。 在整个土地整理项目中, 土地平整工程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施与规划应 同时协调土地整理的其他各项工程进行。在对土地平整方案进行制定时,应综合 考虑项目区内的灌排工程、 道路工程及农田防护等工程的布局, 促使其相互衔接, 顺利地为其他工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对于问题一,我们采用 MATLAB 软件模拟功能,画出了该工厂的这片土地的 三维图形与等高线图,画出整个山体的立体图。 对于问题二,我们采取网格优化模型,进行合理的假设,按照自然地形的变 化率划分合适的网格, 求出每一块的平均挖填深度来确定所要求选取位置的土方 量,通过计算设计高程,挖、填方位置,挖填土方量来确定土方量最小时的平整 起始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