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外墙外部保温是目前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节能技术,通过在建筑外墙表面添加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散热,提高室内空间的保温性能。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通病,例如材料质量差、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因此,对于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材料质量不良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的好坏。
如果选用质量不达标的保温材料,不仅影响保温效果,还会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
因此,在选择保温材料时要严格把关,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材。
同时,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外购材料进行抽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二、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工艺不规范是导致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例如,外墙保温施工中要注意保温板的贴合度、压痕度等要求,保证保温材料的固定性和平整度。
此外,还要注意保温层的施工顺序,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完成度和耐久性。
三、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是导致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施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等方面。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组织不合理施工组织不合理也是导致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时,施工单位应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过程,确保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顺畅,并与其他施工工序进行协调配合。
同时,还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五、施工验收不严格施工验收不严格是导致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对外墙外保温施工进行严格的验收,包括工程质量验收和环境验收等方面。
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设计合理:在进行外墙保温工程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合理的保温层厚度以及确定适当的施工方法。
设计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技术。
2.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防止施工中出现错误和缺陷。
3.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是外墙保温工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应该选择质量稳定、导热系数低、吸湿性能好的高品质保温材料,以确保保温层能够起到预期的保温效果。
4.加强基层处理:保温层的附着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层的牢固程度。
在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彻底清洁,去除杂质和坑洼,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处理。
特别是对于老旧建筑,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和墙面平整化处理,以确保保温层的粘结力和稳定性。
5.细化管理流程:施工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流程。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施工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6.严格把控质量检测:包括施工过程中的随机抽检和竣工验收。
对保温层的材料、厚度、附着力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7.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加强其对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理解,提高施工技能。
8.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质量追溯制度,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可控和质量可追溯。
总之,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在于设计合理、选择合适的材料、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加强基层处理、细化管理流程、严格把控质量检测、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以及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建筑物的绝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外墙保温质量通病分析及控制措施

外墙保温质量通病分析及控制措施外墙保温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和节能手段,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然而,在外墙保温施工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如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本文将对外墙保温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材料选用不当在外墙保温施工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材料包括保温隔热板、保温砂浆、粘结剂等。
如果选择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就会导致保温层的质量问题。
控制措施:1.选择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材料,确保其质量可靠。
2.进行材料的检验和试验,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施工工艺不规范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工艺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如果施工工艺不规范或操作不当,就会影响外墙保温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控制措施:1.建立完善的施工工艺,明确每个环节的施工方法和要求。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要求。
3.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施工水平和操作技能。
三、保温层表面处理不当保温层表面处理不当是外墙保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如果保温层表面处理不平整、不光滑,就会影响后续的装饰效果和使用寿命。
控制措施:1.在施工前进行基层处理,确保墙体表面平整、光滑。
2.对保温层进行合理的平整和清理,确保其表面质量。
四、保温材料与基层粘结力不强保温材料与基层的粘结力是外墙保温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如果粘结力不强,就会导致保温层出现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
控制措施:1.选择适合的粘结剂和粘结方法,确保保温材料与基层的粘结牢固。
2.严格按照粘结剂的使用说明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粘结剂的粘结质量。
五、施工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外墙保温施工中施工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施工温度过低或湿度过大,就会影响保温层的质量和效果。
控制措施:1.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2.在施工前进行适当的预热或干燥处理,提高保温材料和基层的温度和湿度适应性。
外墙外保温质量通病及原因和处理方案

外墙外保温质量通病及原因和处理方案常见问题一:保温层开裂原因:1.建筑物基础不稳定或存在严重的沉降;2.保温层材料的抗拉强度不足;3.建筑物结构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
处理方案:1.较为严重的裂缝应重新进行修补,可以采用填缝剂填充或使用粘接剂进行粘贴;2.对无法修复的裂缝,需要采取保温层拆除重做的措施;3.进行基础加固和结构修复,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常见问题二:保温层起粉原因:1.外墙保温层材料的质量不好,存在颗粒粗糙或不均匀的情况;2.保温层材料粘结层不牢固,与基层之间存在空鼓或空隙;3.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抹灰和打磨等处理。
处理方案:1.更换质量好的保温材料,确保颗粒均匀细腻;2.在施工前进行基层处理,保证基层结实平整,并与保温材料之间进行良好的粘结;3.进行充分的抹灰和打磨,确保保温层平整光滑。
常见问题三:保温层脱离原因:1.施工中没有在基层和保温层之间使用适当的粘结剂;2.保温层材料的密附性不够,不能良好地与基层粘结;3.建筑物的结构变形引起保温层的脱离。
处理方案:1.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粘结剂或密封胶将保温层与基层牢固地粘结在一起;2.选择密附性好的保温材料,以确保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牢固;3.对于存在结构变形问题的建筑物,需要采取相应的结构加固措施。
常见问题四:保温材料吸水膨胀原因:1.保温材料的吸水率高;2.建筑物外部环境湿度较大。
处理方案:1.选择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减少吸水膨胀的可能性;2.在施工时,保证保温材料的安装牢固,并进行防水处理,避免外部环境湿度对保温材料的影响;3.对已经吸水膨胀的保温材料,需要进行更换或修复。
总结起来,外墙外保温质量问题的产生主要与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建筑物结构等方面有关。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加固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外墙外保温质量问题,确保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安全性。
外墙外保温质量通病及原因和处理方法

外墙外保温质量通病及原因和处理方法
原因:
1、保温板表面有油污、水分等杂质,胶粘剂无法充分渗
透到保温板表面,导致粘结不牢固。
2、保温板表面有损伤或裂缝,胶粘剂进入其中形成气泡。
3、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或湿度过大,胶粘剂无法完全固化
而导致起泡。
预防措施:
1、保证保温板表面干净、无杂质,使用专业清洗剂清洗。
2、保证保温板表面完整无损,如有损伤及时修补。
3、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胶粘剂完全固化。
四、保温层厚度不均匀
原因:
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控制保温板的厚度。
2、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未对保温层厚度进行检查和控制。
预防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培训。
2、加强现场管理,对保温层厚度进行检查和控制。
五、保温层与外墙表面存在空气层
原因:
1、保温板表面不平整,与外墙表面存在空隙。
2、胶粘剂涂布不均匀,形成空气层。
预防措施:
1、保证保温板表面平整,与外墙表面贴合紧密。
2、胶粘剂涂布均匀,避免形成空气层。
六、保温层与外墙表面脱落
原因:
1、保温板与基层粘结不牢固。
2、保温板表面存在损伤或裂缝。
3、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未对保温层进行检查和控制。
预防措施:
1、保证保温板与基层粘结牢固。
2、保证保温板表面完整无损。
3、加强现场管理,对保温层进行检查和控制。
外墙保温现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外墙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1、裂缝与破损墙面裂缝开裂、破损裂缝产生原因:①抹面砂浆弹性模量偏高,抗裂性能不足。
胶含量少;水泥含量过高;“压折比”不能很好反映柔韧性,注意抗冲击性;网格布外砂浆太厚;砂浆超过可操作时间。
②玻纤网格布增强作用差。
耐碱性能差;断裂强力低,克重小;首层未用双层网;铺设时没绷直抻平;搭接宽度不够,甚至未搭接。
③没有正确使用,缺乏正常维修。
超出许可的重物、硬物冲撞墙面;剔洞安装建筑物轮廓灯;不及时维修,使问题越发严重(宽度0.2mm是界限)。
有的工程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瓷砖饰面、围栏和绿化隔离带,防止了不当的人为活动损坏墙面。
2、渗漏线管出墙口处理不善檐口收头处理不好渗漏产生原因:设计粗糙,没有考虑到墙体附属物如何处理;没有选用合适的配套件;施工不负责任,不能留有渗水的开口、漏洞;监理应严格验收把关;业主应记住:便宜无好货。
介绍几张外保温质量联盟节点图:窗侧口膨胀密封条的安装窗口滴水的安装窗台板的安装3、保温层脱落2008年底北京刮大风,某高层住宅4~16层外保温大面积脱落,幸好无人伤亡。
残片表示:XPS与粘结砂浆粘结不好粘结砂浆~混凝土基面粘结良好事故发生后,参建各方审查施工全过程及资料,一致认为“现场施工技术准备充分,施工物资合格,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施工过程控制到位,各项施工资料齐全,验收符合规定程序,施工满足规定要求。
”据施工单位反映,当时施工时间是2007年,开发商和设计方把原设计的EPS改成XPS,要求按当时的图集和规程实施,而该图集和规程都是针对EPS编制的。
当时谁也没搞清XPS与EPS 有什么差别,当然没有使用界面剂。
材料复验时,规范要求复验粘结砂浆拉伸粘结强度,但没规定同谁粘结,他们检测了同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复验了抹面砂浆与聚苯板的粘结强度,但按照规程使用了EPS板,复验结果都符合规程要求。
委托检验了“保温抗拉拔力”(应是系统拉伸粘结强度),有一试件的检测值是0.082MPa,检验报告写“委托要求≥0.1MPa”(正确是≥0.10MPa),结论是“该组试验检测值均达到委托要求强度”,让人哭笑不得。
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粘结剂不牢固:粘结剂不牢固是外墙外保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原因可能是粘结剂质量不过关、基层处理不当等。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选用质量可靠的粘结剂,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基层处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粘结性。
2.外墙保温板板材受潮:外墙保温板板材一旦受潮,就会丧失保温性能,还可能引发霉菌、腐蚀等问题。
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应在施工前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如储存时避免与水接触、施工现场保持干燥等。
3.外墙保温系统存在空鼓:空鼓是指外墙保温系统中保温板与基层之间存在空隙。
空鼓现象不仅影响外墙的保温效果,还容易导致保温板破裂。
为预防空鼓现象的发生,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粘贴,确保保温板与基层之间无空隙。
4.外墙保温系统存在裂缝:外墙保温系统存在裂缝是由于基层材料的老化、伸缩性能不足等原因所致。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选用具有一定伸缩性和耐老化性能的基层材料,并加强施工中的监管,确保基层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质量。
5.外墙保温系统存在渗漏:外墙保温系统存在渗漏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防止外墙保温系统渗漏,应选用防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并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和质量监督。
6.防火性能不符合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是其重要的技术指标。
若防火性能不符合要求,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为确保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火材料,并进行相应的防火处理,如增加阻燃剂等。
总之,为保证外墙外保温施工的质量,需要选用质量可靠的材料,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外墙外保温施工的质量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益。
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目录一、概况 (1)二、管理措施 (1)1、图纸会审 (1)2、二次设计 (1)3、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4、培训及交底 (1)5、材料验收、试验管理 (2)6、样板制作 (6)7、过程检查及质量验收 (6)8、缺陷处理管控 (9)三、构造要求 (9)1、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图: (9)2、岩棉板排布及洞口加强构造示意 (10)3、勒脚部位保温构造示意.................................................................. 1.04、外门窗框侧面四周构造示意 ............................................................. 1. 15、外墙阳角增强构造示意.................................................................. 1.2四、技术措施 (13)五、施工工艺标准 (15)1、岩棉板外墙薄抹灰保温系统质量控制标准: (15)2、工艺图片 (15)针对民建住宅工程外墙保温施工中存在质量通病,如墙体保温层与基层粘结不坚固、虚粘,保温层开裂,抹面层砂浆平整度差、开裂空鼓,饰面层起泡、鼓包,热桥与结露,节点处渗漏等,特制订本防治措施,通过加强技术策划、质量管控,努力消除外墙保温施工质量通病,提高质量工艺水平。
(以岩棉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为例)施工前项目部应及时组织图纸专业会审、系统会审、综合会审,会审问题需得到设计书面回复。
施工前,技术员根据每栋楼整个外墙立面的设计尺寸编制岩棉板的排板图,以达到节约材料、施工速度的目的。
岩棉板以长向水平铺贴,保证连续结合,上下两排板须竖向错缝1/2 板长,岩棉板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 200mm,墙面边角处保温板宽度不应小于300mm。
施工前,技术员编制、报批建造外墙保温专项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外墙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1、裂缝与破损
墙面裂缝
开裂、破损
裂缝产生原因:
①抹面砂浆弹性模量偏高,抗裂性能不足。
胶含量少;水泥含量过高;“压折比”不能很好反映柔韧性,注意抗冲击性;网格布外砂浆太厚;砂浆超过可操作时间。
②玻纤网格布增强作用差。
耐碱性能差;断裂强力低,克重小;首层未用双层网;铺设时没绷直抻平;搭接宽度不够,甚至未搭接。
③没有正确使用,缺乏正常维修。
超出许可的重物、硬物冲撞墙面;剔洞安装建筑物轮廓灯;不及时维修,使问题越发严重(宽度0.2mm是界限)。
有的工程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瓷砖饰面、围栏和绿化隔离带,防止了不当的人为活动损坏墙面。
2、渗漏
线管出墙口处理不善
檐口收头处理不好
渗漏产生原因:
设计粗糙,没有考虑到墙体附属物如何处理;没有选用合适的配套件;施工不负责任,不能留有渗水的开口、漏洞;监理应严格验收把关;业主应记住:便宜无好货。
介绍几张外保温质量联盟节点图:
窗侧口膨胀密封条的安装
窗口滴水的安装
窗台板的安装
3、保温层脱落
2008年底北京刮大风,某高层住宅4~16层外保温大面积脱落,幸好无人伤亡。
残片表示:XPS与粘结砂浆粘结不好
粘结砂浆~混凝土基面粘结良好
事故发生后,参建各方审查施工全过程及资料,一致认为“现场施工技术准备充分,施工物资合格,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施工过程控制到位,各项施工资料齐全,验收符合规定程序,
施工满足规定要求。
”据施工单位反映,当时施工时间是2007年,开发商和设计方把原设计的EPS改成XPS,要求按当时的图集和规程实施,而该图集和规程都是针对EPS编制的。
当时谁也没搞清XPS与EPS有什么差别,当然没有使用界面剂。
材料复验时,规范要求复验粘结砂浆拉伸粘结强度,但没规定同谁粘结,他们检测了同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复验了抹面砂浆与聚苯板的粘结强度,但按照规程使用了EPS板,复验结果都符合规程要求。
委托检验了“保温抗拉拔力”(应是系统拉伸粘结强度),有一试件的检测值是0.082MPa,检验报告写“委托要求≥0.1MPa”(正确是≥0.10MPa ),结论是“该组试验检测值均达到委托要求强度”,让人哭笑不得。
这一事故的根本问题出在忽视对系统性能的审查。
外保温系统应有型式检验报告,当主要原材料发生重大变更时,要重新检验。
如果重视这点,有包括耐候性检验在内的型式检验合格的报告,就不会发生这次质量事故,这还说明用材料性能来代替系统性能是错误的,会酿成悲剧。
4、饰面砖脱落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4.2.10“外墙外保温工程不宜采用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当采用时,其安全性与耐久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饰面砖应做粘结强度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
2008年北京某高层住宅发生大面积瓷砖空鼓、脱落
脱落原因:
模板内置有网体系,用1:3水泥砂浆找平后贴砖;11月施工,薄层普通砂浆脱水。
18层楼西山墙全高不留置伸缩缝,砖缝用普通水泥砂浆勾缝,温度变化产生很大内应力,导致砖缝开裂。
先空鼓后脱落,脱开位置:瓷砖胶~找平砂浆界面,此处砂浆强度很低。
用背涂法贴砖,砖四周虚粘,局部缺胶,粘结面积小,水渗入后在缝隙停留,致使发生冻胀破坏。
一般规律:
瓷砖脱落的破坏面常常发生在瓷砖胶~瓷砖界面(局部脱落),或瓷砖胶~粘结基面界面上(先发生较大面积空鼓)。
经分析,相对于自重和风荷载,合格的瓷砖拉伸粘结强度有很大的安全系数。
瓷砖日久脱落的根本原因不是外荷载,而是常年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应力,以及水汽渗透对粘结强度的削弱和冻胀破坏。
北京某工程——膨胀拱起产生的内应力破坏了粘结强度
破坏面在瓷砖胶~瓷砖界面
东北某工程——破坏面在瓷砖胶~瓷砖界面,瓷砖胶未满粘
砖先膨胀拱起的证据
贴石材工程——破坏面在瓷砖胶~石材界面,石材可粘结性差
还是瓷砖胶~瓷砖界面
(1)影响温差应力的主要因素
冬夏温差、昼夜温差,
温差大、应力大、选用浅色砖,
相邻材料热胀系数差异,
如有可能,加以考虑伸缩缝间距,
嵌缝材料变形能力,
伸缩缝间距不宜超过6m,用弹性嵌缝材料,砖的尺寸、砖缝大小、填缝剂变形能力,
小砖宽缝,填缝剂有变形能力,
瓷砖胶变形能力(弹性模量),
控制瓷砖胶横向变形。
(2)影响渗水、冻胀的主要因素
砖、填缝剂的吸水率,
吸水率符合各自标准,
外保温系统无可渗水裂缝,
填缝剂、抹面砂浆柔韧性不降低标准,
瓷砖胶应满粘,
宜使用“组合法”施工,
避免水蒸气渗透受阻,
考虑系统透汽性合理组合,
在贴砖的起始处和收头处做好防渗处理。
(3)防止饰面砖脱落的对策
(来源:筑龙网,由《施工技术》编辑整理,欢迎推荐给圈内朋友,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