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1、引言在数学学习中,分数应用题是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分数应用题。

2、换算法在分数应用题中,经常需要将一个分数表达成另一种形式,这就需要用到换算法。

换算法的基本原理是乘以一个合适的分式,使得原分数的分母变化为所需的分母。

例如,将分数$\frac{2}{3}$转换成分母为6的分数,我们可以乘以$\frac{6}{2}$,得到$\frac{2}{3}\times\frac{6}{2}=\frac{12}{6}$,即$\frac{2}{3}=\frac{12}{6}$。

通过换算法,我们可以灵活地将分数转换为需要的形式,便于进行计算和分析。

3、化简法有时,分数应用题给出的分数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化简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化简法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化简法的关键在于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并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从而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例如,将分数$\frac{15}{25}$化简为最简形式,我们可以找到15和25的最大公约数为5,然后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5,得到$\frac{15}{25}=\frac{3}{5}$。

通过化简法,我们可以得到最简分数,便于进行计算和比较。

4、分数的加减法在分数应用题中,经常需要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需要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按照相同的分母进行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1)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相同的分母;(2)将分子按照相同的分母进行放大或缩小;(3)按照相同的分母进行分子的加减运算;(4)化简得到最简分数形式。

例如,计算$\frac{2}{3}+\frac{1}{4}$:(1)相同的分母为12,即$\frac{2}{3}\times\frac{4}{4}=\frac{8}{12}$,$\frac{1}{4}\times\frac{3}{3}=\frac{3}{12}$;(2)按照相同的分母进行计算,$\frac{8}{12}+\frac{3}{12}=\frac{11}{12}$;(3)化简得到最简分数形式,$\frac{11}{12}$。

五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五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五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找准单位“1”1. 技巧一般来说,“是”“比”“占”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

例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公式,这里女生人数就是单位“1”。

在分数应用题中,总量通常也可看作单位“1”。

比如:一堆煤,用去了它的公式,这堆煤的总量就是单位“1”。

2. 题目解析例: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36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公式,求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解析:这里“梨树的棵数”是单位“1”。

设梨树的棵数为公式棵,那么苹果树的棵数就是公式棵。

根据“苹果树和梨树共360棵”可列方程公式,解得公式,则梨树有200棵,苹果树有公式棵。

例:某工厂去年计划生产零件1200个,实际生产的比计划多公式,实际生产了多少个零件?解析:计划生产的零件个数是单位“1”。

实际生产的是计划的公式,所以实际生产的零件个数为公式个。

二、画线段图辅助解题1. 技巧用线段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关系。

先画出单位“1”的线段,再根据题目中的分数关系画出其他相关量的线段。

2. 题目解析例: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48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公式,科技书有多少本?解析:先画表示故事书的线段,长度表示480本。

因为科技书比故事书少公式,所以把故事书的线段平均分成6份,科技书的线段比故事书的线段少1份。

那么科技书的本数就是故事书的公式,所以科技书有公式本。

例: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公式,还剩250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解析:画一条线段表示这条路的全长,将其平均分成8份,已经修的占3份,没修的占公式,这公式对应的长度是250米。

设这条路全长为公式米,可列方程公式,解得公式米。

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1. 技巧理解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者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公式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

2. 题目解析例:一块长方形地,长是120米,宽是长的公式,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析:根据宽是长的公式,由分数的意义可知,把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宽占2份。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思想(一通百通)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思想(一通百通)

分数应用题解题思想介绍金仁虎一、分配思想分配思想就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列式,先求出单位“1”,再由单位“1”的量进行分配。

其具体思路我们还是从第十一册教材第63页的思考题谈起。

1.基本题: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

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工作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

又问:“多少人吃饭?” 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

”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多少人领碗。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六年级的思考题,解答此题可以用多种方法。

(1)方程法。

设:共有X人X+X+X=55解得X=3O。

(2)算术法。

55÷(l++)=55÷1=3O(人)(3)此题还可以直接求最小公倍数来解。

根据“一人一个饭碗,二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的条件可得:[1、2、3]=6(6是1、2、3的最小公倍数)。

即:每6人为一桌,每桌所需的碗数为:饭碗:6÷l=6(个);菜碗:6÷2=3(个);汤碗:6÷3=2(个)。

共计:6+3+2=11(个)→每桌的总碗数。

这样野营的同学正好可以安排:55÷11=5(桌),而每桌都是6人,即共有6×5=3O人参加野营。

此题运用最小公倍数来解,不但可以拓宽六年级同学的解题思路,更重要的是为四、五年级同学开辟了一条解题途径。

2.变形题。

节日期间给某班同学发水果,每人3个桔子,每2人3个苹果,每4人3根香蕉,最后又给每人发1个梨,结果共发水果2OO个,求该班有多少个同学?每种水果各多少个?[分析与解] 每人所发水果情况:桔子3(个);苹果1(个);香蕉(个);梨1(个)。

(l)方程法。

设:共有X人X+3X+1X+X=200解得X=32(人)(2)算术法。

200÷(1+3+l+)=2OO÷6=32(人)(3)最小公倍数法(同学们自己思考列式)。

在求出单位“1”为32人以后,根据分配思想分别算出每种水果的个数,即:桔子3×32=96(个)苹果32×l=48(个)香蕉32×=24(个)梨子1×32=32(个)3.综合题:星期日某车间去郊外植树,休息时每人发2瓶汽水,每3人发2瓶果汁,每6人发2瓶雪碧,结果共发饮料180瓶,在这些人中,每人植一棵松树,每2人植5棵杨树,每3人植4棵柳树,每5人植3棵杏树,求该车间共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此题综合性很强,实际上是把前两个分配思想的小题合在一起。

六年级数学上应用题分数技巧与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应用题分数技巧与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应用题分数技巧与方法一、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1. 找单位“1”的量。

在审题时,首先要把问题中涉及的量与分率对应起来,看题目中有几个量,每个量所占的分率是多少,并确定出单位“1”的量。

2. 确定解题方法。

如果题目中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采用除法,进而转化为乘法运算;如果题目中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采用乘法运算。

3. 对应解题。

根据数量关系,把具体数量与分率对应起来,列出算式并计算。

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1. 读懂题意,确定解题方法。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中涉及的量和分率,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计算。

2. 找准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

在分数应用题中,量与分率对应是解题的关键。

要分清每个量所占的分率,进而确定出单位“1”的量。

3. 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式。

在分数应用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有:单位“1”的量×分率=部分量等。

4. 逐步解答。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按照题目所给的条件,逐步解答。

一般可采用综合算式或分步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5. 检验答案。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或代入法进行检验。

三、分数应用题的练习方法1. 专项训练。

可以针对某一类型的分数应用题进行专项训练,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

通过专项训练,可以加深对某一类型题目的理解和掌握。

2. 多做练习。

熟能生巧,多做练习是提高分数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练习册、习题集等途径进行练习。

3. 归纳总结。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4. 注重思路。

在练习过程中,不要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更要注重解题思路是否清晰、合理。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才能真正提高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分数的应用题解析知识点

分数的应用题解析知识点

分数的应用题解析知识点一、引言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涉及分数的应用题。

本文将围绕分数的应用题,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

二、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的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表示。

其中,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分。

例如,1/2表示一份中的一半。

三、分数的四则运算1.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只需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并保持分母不变。

例如,1/3 + 2/3 = 3/3 = 1。

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可以通过求最小公倍数,将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然后再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2.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法运算可以直接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如,1/2 × 3/4= 3/8。

而分数的除法运算,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将被除数乘以倒数作为除数。

例如,1/2 ÷ 3/4 可转化为 1/2 × 4/3 = 4/6 = 2/3。

四、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分数在长度和距离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分数来表示长度和距离。

例如,一辆车以每小时3/4的速度行驶100千米,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车行驶的时间为 100 ÷ (3/4) = 100 × (4/3) = 400/3 = 133.33小时。

2. 分数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分数在求解面积和体积问题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3/5米,宽度是2/3米,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它的面积为 (3/5) × (2/3) = 6/15 = 2/5 平方米。

3. 分数在比例和百分比的应用分数在比例和百分比的计算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例如,一加工厂中的男女比例为3:7,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乘法计算出男性人数为3/10 ×总人数,女性人数为 7/10 ×总人数。

而百分比可以看作是分数的一种表示方式,例如,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比可以通过乘以100并加上百分号表示。

五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五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五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及例题解析。

1. 确定单位“1”- 技巧:一般来说,“是”“比”“占”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

- 例1:五年级一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全班有50人,男生有多少人?- 解析:这里全班人数是单位“1”,已知全班人数为50人,求男生人数,就是求50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0×(3)/(5)=30(人)。

2. 已知单位“1”,求部分量。

- 技巧:用单位“1”的量乘以部分量对应的分率。

- 例2:果园里有苹果树20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4),梨树有多少棵?- 解析:苹果树的棵数是单位“1”,已知为200棵,梨树棵数是苹果树的(3)/(4),那么梨树的棵数为200×(3)/(4)=150棵。

3. 求单位“1”- 技巧:已知部分量和它对应的分率,用部分量除以分率得到单位“1”的量。

- 例3:五年级二班女生人数是18人,占全班人数的(3)/(7),全班有多少人?- 解析:这里全班人数是单位“1”,女生人数18人对应的分率是(3)/(7),所以全班人数为18÷(3)/(7)=18×(7)/(3)=42人。

4. 分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 技巧:先确定各个量对应的分率,再根据题意进行加、减运算。

- 例4: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4),第二次用去全长的(1)/(3),两次一共用去全长的几分之几?- 解析: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的分率是(1)/(4),第二次用去的分率是(1)/(3),两次一共用去的分率为(1)/(4)+(1)/(3)=(3 + 4)/(12)=(7)/(12)。

5. 比较两个量的分率关系。

- 技巧:先求出两个量分别对应的分率,然后进行比较。

- 例5:甲仓库有货物120吨,乙仓库有货物150吨,甲仓库货物是乙仓库货物的几分之几?乙仓库货物比甲仓库货物多几分之几?- 解析:- 甲仓库货物是乙仓库货物的:120÷150=(120)/(150)=(4)/(5)。

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1. 哎呀,要解决数学分数应用题,首先得认真审题呀!就像要去一个陌生地方,得先搞清楚路线吧!比如这道题:小明有半块蛋糕,又得到了整个蛋糕的 1/4,那他现在一共有多少蛋糕呀?
2. 接下来,找到关键信息很重要呢!这就像在一堆玩具里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个。

像“一本书300 页,已经看了2/5”,“2/5”就是个关键信息呀!
3. 然后呢,要确定单位“1”呀!这就好比你要知道自己是在跟谁比。

比如“某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5”,全班人数就是单位“1”呢!
4. 画个图也超有用的呀!它能把问题变得清晰可见。

比如说有堆苹果,给了别人 1/3,我们画个图,就能清楚地看到剩下多少啦!
5. 列式计算可不能马虎哟!就像在搭积木,要一块一块稳稳地搭起来。

例如“一个数的 1/3 是 10,这个数是多少”,这就得认真列式算啦!
6. 检查可别忘掉呀!这就和出门前照镜子一样重要。

看看你的答案合不合理,有没有漏算呀!
7. 在解决分数应用题时,要学会举一反三呀!不能只会做一道题,别的类似的就傻眼了。

像知道了怎么算苹果的,换成橘子的问题也得会呀!
8. 多和同学讨论讨论也很好啊!说不定他的想法就会给你启发呢。

“嘿,你这道题是怎么想的呀?”这样互相交流多有意思!
9. 只要多练习,分数应用题就难不倒我们啦!就像玩游戏,玩多了自然就厉害啦!
我的观点结论:数学分数应用题其实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大家都能轻松搞定!。

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一、解题技巧:一抓,二找,三确定,四对应。

1.一抓:抓住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不带单位的分数)2.二找:找准单位1的量:单位1一般都是在“的”前面,或是在“比、是、占、相当于”的后面。

看分率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

3.三确定: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计算。

4.四对应:找出相对于的数量与分率。

乘法: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除法: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二、解题方法:借助线段图帮助我们来分析数量关系,画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

第一类:乘法一条公路:男生:女生:第二类:除法一条公路:男生:女生:三、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标准量:我们把单位1的量称为标准量。

3.比较量:我们把同标准量比较的量称之为比较量,也叫分率对应的数量。

四、分数应用题的分类。

第一类: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应该用除法计算。

A求分率即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五下)基本关系式:比较量÷标准量=分率(几分之几)学校的果园里有梨树15棵,桃树20棵。

梨树是桃树的几分之几?B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

(六上)基本关系式: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学校的果园里有梨树15棵,桃树20棵。

桃树比梨树多几分之几?C秋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

(六上)基本关系式: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学校的果园里有梨树15棵,桃树20棵。

梨树比桃树少几分之几?第二类: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

A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五下)把已知数量看多单位1,就是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它反映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基本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数量1.一条公路全长1200米,已经修了全长的13,修了多少米?2.一支钢笔单价是30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抓住含有分率的那句话分析,把(一堆煤 )看作 单位“1” 2.画出线段图。
3.写出数量关系式。( 一堆煤 )x( )=( 30吨) 无 )怎么办 ?( 设为X ) 4.单位“1”的量有吗?( 5、解答:
当堂训练、我能模仿 图书馆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 的 ,图书馆共有图书多少本?
先学后教、发现规律
多(少)的量÷单位“1”的量=多(少)的分率
•还发现数量和分数的区别是:
数量可以反着说,分率不能反着说
自学指导二:认真看学案例二思考完成填空
例二:一本书6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 天看了多少页? ,第一
1.抓住含有分率的那句话分析,把( 一本书 )看作单 位“1” 2.画出线段图。
3.写出数量关系式( 一本书 )x ( 4.列式解答。
)=( 第一天看的页数 )
当堂训练、我能模仿
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 长 ,鸭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先学后教、发现规律
通过例二我发现: 当单位“1”的量有时, 可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单位“1” 的量X对应的分率=对应的数量。
自学指导三:认真看学案例三思考完成填空
例三:一堆煤,烧去了30吨,相当于这堆煤 的 ,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当堂训练
梨树有40棵,桃树有50棵 (1)桃树占梨树的几分之几?
(2)梨树是桃树的几分之几?
50÷40 40÷50
(3)桃树比梨树多几分之几? (50-40)÷40 (4)梨树比桃树少几分之几? (50-40)÷50
先学后教、发现规律 •通过(1)、(2)我发现:
•通过(3)、(4)我发现:
部分量÷单位“1”的量=部分量的分 率
通过例三我发现: 当单位“1”的量无时, 可以设它为X,然后根据单位“1”的量X对应 的分率=对应的数量列出方程。 还可以用算术法:对应的数量÷ 对应的 分率=单位“1”的量
课堂总结、能力提升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1.抓: 抓住含有分率的那句话进行分析,确定单位“1” 2.画: 画出线段图 3.写:写出数量关系式 4.列: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或方程解答 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当单位“1“的量有时,用单位”1“的量X对应的分 率=对应的数量 当单位“1”的量无时,可以设它为X,然后根据单位 “1”的量X对应的分率=对应的数量列出方程。还可以 用算术法:对应的数量÷ 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授课教师:吴永忠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解析,探索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2、应用规律和方法熟练解答各类分 数应用题.
自学指导一:认真看学案例一,思考并填空
例一:甲数是20,乙数是25
(1)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甲数 )占单位“1”的分率, 就用( 甲数 ( 乙数 )是单位“1”的量,求的是( 乙数 ),列式为: )÷( 20 ÷ 25= (2)乙数是甲数的几分 )是单位“1”的量,求的是( 甲数 ),列式为: 25 ÷ 20= )÷( (3) 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 ( 甲数 )和(乙数)相比,(乙数 )是单位“1”的量,甲数比乙数 5 )(填数量),求的是甲数比乙数少的( 少( 分率 ),就是甲数比乙数少 数量 )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的( ( 25-20) ÷ 25= (4)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5 甲数 )是单位“1”的量,乙数比甲数多( ( 乙数 )和(甲数)相比,( 分率 )(填数量),求的是乙数比甲数多的( ),就是乙数比甲数多 数量 )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25- 20) ÷ 20=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