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会宁

合集下载

浅谈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的价值意义

浅谈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的价值意义

浅谈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的价值意义
会宁是中国的红色圣地之一,历史上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有着丰富的革命文化
遗产和红色旅游资源。

其中,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是展现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的重要
符号,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首先,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体现了革命史迹和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

这些建筑大
多是历史上重要的战争场所,例如抗战时期的会宁战役遗址、八路军东进抗日根据地会宁
区首府办公旧址等。

这些建筑的存在,记录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和进程,是对革命先烈
及其英勇事迹的纪念,有助于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以及弘扬红色文化。

其次,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节点,有着重要的旅游意义。

红色
旅游是指以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场所为主要旅游资源,展现历史和现实的
结合。

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蕴含了重要的经济价值,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此外,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还有着文化价值。

这些建筑为人们传递了中国革命史
和红色文化的信息,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中,有些是具有特殊艺术价值
的建筑,例如“天下第一楼”和黄草塬精神文化纪念碑等,它们不仅具有历史和纪念意义,还有着艺术和文化上的重要价值。

总之,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的价值意义包含了历史、文化、旅游和经济等方面。

它们的存在和保护,有助于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作为文化和旅游重镇,会宁应该加强对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的保护和开发,进一步提高其
在文化、旅游、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成为后人汲取力量和智慧的源泉。

会宁,这个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小城,便是这样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

有幸亲身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让我深受触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踏入会宁红色教育基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会师塔,高耸入云,雄伟壮观。

塔上的五角星闪耀着光芒,仿佛在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会师塔下,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勇事迹。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走进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物展品,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看着那些破旧的衣物、简陋的武器,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依然坚定信念,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一切。

他们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和忠诚。

在参观过程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间模拟的红军战士宿舍,里面摆放着几张简陋的木板床,床上的被褥单薄破旧。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战士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这种乐观主义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

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正是因为他们的紧密配合,才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完成这一伟大的战略转移。

这种团结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会宁红色教育基地位于甘肃省会宁县,是一座展示中国革命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教育基地,并深受其影响。

以下是我对此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深化了我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

在基地内,通过各种文物、图片、展览和陈列,我全面了解了会宁县在中国革命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会宁人民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一切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而付出的宝贵牺牲,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浓厚兴趣。

其次,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拓宽了我的历史视野。

在基地内,我亲身接触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遗迹,这些实物使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过去的英雄壮举。

例如,我看到了一件古老的铁血铸剑,那是会宁地下党所制作的一把出生入死的利器。

这种亲身接触让我不仅从字面上了解了革命的艰辛,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特殊时期的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困难。

另外,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让我明白了红色教育的重要性。

在基地内,我参观了许多红色教育场所,比如红军广场、红色堡垒等。

这些场所不仅具有纪念和回顾的意义,更是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通过参观,我深深感受到了红色教育对于培养和引导年轻一代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最后,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激发了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在基地内,我看到了许多展板和图片,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这使我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应该时刻铭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参观,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深受其教育和感召。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并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教育的重要性。

红色旅游,重走长征——会宁会师

红色旅游,重走长征——会宁会师
红色旅游,重走长征——会宁篇
会宁简介
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 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 要通道,素有“秦陇锁玥” 之称。70年前,红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会师亍此, 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座黄 土高原上的古城画上一个 完美句号。会宁因此成为 会师圣地,享誉中外。
会宁,地处西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会宁会师
会宁 会宁,红军会师,中 国会宁。古人虽然起了个好地 名,但人民依旧没有安宁。现 在三军一会合,人民就会得安 宁。 ——毛泽东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 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 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亍此,标志红军二万五千 里长征胜利结束。揭开了 中国革命历史上崭新的一 页。
风景名胜
会师楼
楼为歇山顶楼阁建筑,上下两 层,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南 北开门,下层为革命文物陈列 室。10月10日竣工,邓小平同 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一、 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以 汉白玉到成16米长的阴文条幅, 白底红字,镶嵌在塔的正面。 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中宣 螺旋式阶梯直通塔顶。结构严 密,造型雄宏。
会师塔
马 明 心 教 堂
铁木山
民俗艺术
2013-7-29
2013-7-29
会宁素有“苦甲天下”之称;也有: 状元县“之称
2013-7-29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穷则思变,会宁人的变革精神很 强、变革观念很浓”,会宁一中副校长 郑焕明说,“会宁又是会师圣地,红军 当年经过这里也给会宁人播下了艰苦奋 斗的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发芽,长 征精神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资源,现在也 就变成了文化资源。”
2013-7-29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已向全国大 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万人,获得硕士以上学 位的1000多人,仅在中国硅谷——中关村 就有240多名会宁学子。在会宁,大家丌比 谁家有多少财富,比的是谁家考上大学的 多,谁家的孩子学位高。

红色旅游介绍——会宁ppt课件

红色旅游介绍——会宁ppt课件
白灵菇、肉鸽、羊羔肉、凹凸棒(一种非金属矿产资源)、以头寨、郭城等砂田西瓜、籽瓜生产为重点 。
性 肺籽 , 、瓜 对 健是 糖 脾一 尿 的种 病 功润 、 效肺 肥 因、 胖 子暖 症 ,胃 也 具的 有 备保 辅 低健 助 脂食 医 、品 疗 低, 作 糖具 用 、有
。 低利 热尿 的、 特润 3
5
•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位于会师塔正南面,是中央宣传部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展陈项目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基础 设施建设国债项目,纪念馆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以仿古和现代 建筑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会师塔为中心,会师楼为参照,主体二层、局部
三层、半地下式框架结构,宽为70米,寓意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9
红军会宁胜利会师,成就了会宁“红色圣地”的崇高荣誉,给会宁赋予了新的 生命意义,也给会宁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红色资源,特色 突出、内涵深刻、影响广泛,又造就了会宁在全国红色旅游中特殊而重要的地
位。
10

谢谢观看
11
馆”匾额,馆内陈列革命文物有元帅遗物、会师革命文物、领导人手
迹及长征概况、三军会宁大会师图片。
将帅碑林在会师纪念馆东侧及南侧,为卷棚式砖木结构仿古游廊,
后壁嵌有黑色花岗岩石碑136块,镌刻党和国家领导人、解放军元帅、
将军、老红军等的题词。其中大部分是专门为会宁题写的。
8
•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 的胜利结束。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大团 结的典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谱写了一 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乐章。从此,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走向了辉煌!

会宁附近红色景点

会宁附近红色景点

会宁附近红色景点
一、红军会师旧址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见证了红军的辉煌历程。

红军会师楼、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三军会师纪念塔等,均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红军历史的机会。

二、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这里详细展示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胜利会师的重要性。

它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革命走向胜利的里程碑。

三、会宁县博物馆
位于红军会师旧址的东北角,展示了会宁丰富的历史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里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红军会宁会师

红军会宁会师

甘肃会宁:红军会师之地谱写历史新篇章(一)这里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刻: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这一刻,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从此,中国工农红军破天荒形成一个拳头,开创历史新纪元。

76年风霜雨雪,76年艰苦卓绝。

抚往追昔,红军长征会师地会宁已经今非昔比。

“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已经并将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开拓进取,争取经济社会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兵力、装备处于绝对劣势且没有后方依靠的情况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乌江天堑、飞夺泸定桥、跨越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渺无人烟的草地,历尽艰难险阻,突破了国民党数十万部队的围追堵截,纵横十余省,胜利会师。

“三大主力会师之前革命形势非常严峻,既有长征路上给红军将士带来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有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干扰。

”长期从事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研究的会宁县委党校原校长杜守琴说。

1936年夏,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作出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合的伟大战略决策。

会宁北依黄河,东南面紧靠西兰公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6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保安讨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时,就选定了会宁。

毛泽东同志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日,由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组成的特别支队攻占会宁城。

10日黄昏,红一、四方面军在县城文庙大成殿内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联欢会。

由于连日降雨渭河河水猛涨,加之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二方面军延迟了与一、四方面军10日在会宁县城会师的原定计划。

之后分别于15日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8日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实现了全面会师。

会宁县会师文化研究所所长胡炯涛说,从此,中国革命由大江南北转向黄土高原,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中革军委最后实现统一、团结、和谐共进,中华民族长久聚集起的精神力量喷薄而出。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会宁红色教育基地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我有幸参观了该基地,并深受启发。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红色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斗争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的心得体会。

会宁红色教育基地位于陕西省宁强县,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

这里是中共中央早期设立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发源地之一。

基地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实物,包括革命先辈的照片、军事装备、文件等。

参观期间,我深深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事业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勇气。

首先,基地内的展览向我们展示了红军的光辉历程。

我看到了照片中红军英勇奋战的场景,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压倒敌人、坚持抗战的。

在学习室内,我听取了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红军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下是如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

其次,红军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过程中,我听到了红军战士的事迹和故事。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了革命的信念,坚定地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战斗。

红军战士们的勇气、毅力和坚定信念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和弘扬的。

此外,会宁红色教育基地还提供了亲身参与的机会,使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红军的生活和训练情况。

我参观了红军的生活区和训练场地,亲自体验了他们的艰苦生活和训练方式。

通过参与,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从不向困难低头、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回想起红军时期的艰苦生活和革命斗争,我深感生活的不易和来之不易。

通过对比,我意识到革命先辈们的奋斗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决心要更加珍惜,也要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继续努力。

参观会宁红色教育基地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对红色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的追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将永远铭记这次参观,将红军的精神融入到我的生活中,并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会师门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城西,即原城门楼“西津门”。 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 会师,1958年,会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将 “西津门”更名为“会师门”,并多次维修加固。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长征胜利纪念馆,占地一万平方米,由会师陈列馆和会师 广场两部分组成,会师陈列馆分上、下两层,主要由序厅, 展厅,管理用房三部分组成。
红 色 会 宁
任弼时、贺龙、彭德怀、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伯承、徐向前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红 色 会 宁
会师塔是会宁人民为了弘扬红军
精神纪念红军第一、二、四方面 军会师50周年于1986年修建,距 今已有30年的历史,会师塔现已 成为甘肃省会宁县地标性建筑。 会师塔高达28.78米。共11层的 纪念塔,象征长征途中总共途径 了11个省。塔的整体为三塔环抱, 前九层分开,最后两层合在一起。 象征着“九九归真,三军统一”。 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 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
行业PPT模板:/hangye/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 陕甘宁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期中红一 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被 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转移是经过:瑞金 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改向 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 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 河—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
会宁发生的主要战役
会宁城战斗 范家坡战斗 红堡子战斗 大墩梁战斗 张城堡战斗 慢牛坡战斗
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 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以及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的三军会师纪念塔;徐向前元帅 亲笔题名的“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会 宁城,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