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3.人教版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简答专题教案

初中物理简答专题教案

初中物理简答专题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物理简答专题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初中物理简答题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 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物理学中常见的简答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3. 利用简答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能量、电磁波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和解释。

第三步:简答题类型介绍(10分钟)介绍物理学中常见的简答题类型,如定义题、解释题、计算题等,并给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第四步:示例分析(20分钟)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简答题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提供一些简答题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进行答案讲解和讨论,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第六步:拓展与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资源:1. 课件或黑板,用于知识讲解和示例分析。

2. 教材和练习题,用于练习与巩固。

3. 实物或图片,用于导入和示例分析。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2. 收集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进行批改和评价。

3. 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的评语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学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他们的物理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2. 推荐相关的物理学书籍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如何做初中物理简答题教案

如何做初中物理简答题教案

如何做初中物理简答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简答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 物理简答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2. 物理简答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1. 物理简答题的灵活应用。

2. 物理简答题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初中物理教材。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物理学习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初中物理学习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通过教材自主学习,了解物理简答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物理简答题的基本解题思路:a. 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方向。

b. 运用物理知识,列出公式或原理。

c. 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d. 总结答案,检查是否符合题意。

2. 讲解物理简答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a. 概念题: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b. 公式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公式的运用。

c. 应用题: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d. 实验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2. 教师点评答案,指出错误并提供解题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物理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 提问:你们觉得做物理简答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物理简答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常见题型,使学生掌握了物理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完成练习题,检验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课堂互动环节有待加强。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简答题专题复习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简答题专题复习

简答题专题复习一、考点透析简答题一般围绕某个现象或某个材料背景,提出相应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要求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原理、公式予以解释,一般以结合课本或生活实际为主,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宗旨,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时,要明确题目提供的物理情景,从中找出相关的物理知识:概念、规律或物理过程,运用物理规律或知识把问题和情景连接起来,根据因果关系规范组织答题语言,理清答题思路。

做这类题时,有时还要学会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运用控制变量法等。

二、简答题分析及复习策略1、科学性:解题要有依据,即物理定律、原理、规律等2、逻辑性:符合逻辑规律,条例清晰3、简洁性:语言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三、简答题类型:1、叙述类简答题; 2、说理类简答题。

四、强化训练(一)类型1:叙述类简答题例1.如图所示,是一种安全门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保安室里的工作人员通过开关即可控制安全门锁的开、闭。

请你根据示意图,分析安全门锁的工作原理。

答:闭合开关,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产生磁性,电磁铁吸引铁质插锁使门锁打开,并且弹簧拉长。

断开开关后,电磁铁中无电流通过,失去磁性,插锁在弹簧作用下,插入插槽,门锁关闭。

例2.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会飞出去。

(1)飞出的棋子相对于其他棋子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2)上面的棋子会落到原来位置的下方,这是为什么?答:(1)飞出的棋子相对于其他棋子是(相对)运动的(2)原来棋子都处于静止状态,用力击打出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棋子,力改变了这个棋子的运动状态,而上方的一摞棋子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上方的一摞棋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落到原来位置的下方。

练习1.如图T4-2所示,让两张纸固定在某处自由下垂,从上面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

这两张纸将会怎么运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练习2.小福和小建在街上玩,小福发现街上有卖新椰子的。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九年级全册简答题专题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九年级全册简答题专题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九年级全册简答题专题一、简答题(本大题共26小题)1.严寒的冬天,当觉得自己的手很冷时,常常会做以下两个动作:(1)用嘴对手心呵气;(2)把两只手合起来,反复摩擦搓手。

以上两种做法都会感觉暖和了些,请从物理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2.如图所示,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阳光火辣辣的,小阳和小雨在海边游玩。

小阳在沙滩上踩着细沙,小雨趟着海水。

小阳:真热呀!太阳晒得身上很热,地上的沙子也热得烫脚。

小雨:还是海边好,海水真凉呀!真舒服!为什么小阳和小雨的感觉不同?请你帮他们解释原因。

3.近年来,兴仁市加强了环境的改善和美化,清理疏通河道、开发人工湖、大面积种植花草树木,在开花时节,总能闻到花的芳香。

请你从物理知识角度,谈谈我们能够闻到花香是什么现象?开发人工湖为什么可以调解气温?4.为什么汽车发动机利用循环流动水进行冷却?5.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汽油发动机汽车与空气动力汽车 汽油发动机是一般汽车的动力源。

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使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一个工作循环经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汽油机的性能和汽缸排量有关。

空气动力汽车是近十多年科技发展的产物,它利用高压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将压缩空气存储的压力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如图所示)。

空气动力发动机的工作冲程与传统内燃机相似,但由于使用空气作为动力能源,在气缸里没有高温高压的气体燃烧过程,只通过单纯的气体膨胀做功来达到功率输出的目的,因此不再需要复杂的冷却系统,机体也可以选用较低强度、轻质的材料和简单的结构,所以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造价低。

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油机工作时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________转化为机械能。

(2)汽油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中,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是________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选用水来冷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动力汽车与汽油机汽车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初中物理简答题教资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简答题教资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简答题的基本类型和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初中物理简答题的基本类型。

2. 解答物理简答题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对物理概念、原理的深入理解。

2. 解答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提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一些难以理解的物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新课讲授1. 物理简答题的基本类型:- 概念题:考查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 原理题:考查对物理原理的掌握。

- 计算题:考查对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的运用。

- 应用题:考查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解答物理简答题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理解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 分析问题:分析题目中的物理过程,找出关键信息。

- 确定解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 演算过程:按照解题思路进行计算,注意单位的换算。

- 检查答案: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典型物理简答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理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物理简答题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物理简答题的类型、解题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1
题目:什么是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是什么?
答案:电流的方向是电荷流动的方向,即正电荷的流动方向。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简答题2
题目: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如何传导的?
答案: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流动引起的。

在导线中,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无规则的热运动,但当有电压差施加在导线两端时,电子会受到电场的驱动而产生有序的流动,即形成电流。

简答题3
题目:什么是电阻?如何计算电阻值?
答案: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电阻的计量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值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表示为 R = V/I。

简答题4
题目:简述电阻对电路的作用。

答案:电阻对电路起到控制电流大小和调节电路工作状态的作用。

通过调整电阻的大小,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流量,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和保护。

简答题5
题目:什么是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什么?
答案:电压是指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时所释放的能量大小。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此文档为示例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根据实际需要,您可以根据题目编写更多的简答题答案。


参考文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简答题专题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简答题专题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简答题专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简答题专题一、教学目标1.理解简答题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简答题。

二、教学内容1.简答题的定义和要求;2.简答题的常见类型;3.简答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4.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解答简答题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简答题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简答题的定义和要求,包括字数、分值、回答方式等;–分析简答题的常见类型,如解释、比较、举例等;–解释简答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如理清问题要求、列出关键点、构建逻辑框架等。

3.解题技巧示范(20分钟)–通过几个典型的简答题例题,展示求解过程和答题技巧;–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课堂互动。

4.小组合作训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道简答题进行合作讨论和答题;–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思路、分工合作,提高解答效率和质量。

5.知识反思与总结(10分钟)–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量的简答题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2.学生所完成的小组讨论题;3.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五、板书设计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简答题专题- 教学目标:1. 理解简答题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简答题。

- 教学内容:1. 简答题的定义和要求;2. 简答题的常见类型;3. 简答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4.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解答简答题的技巧。

- 教学过程:1. 导入2. 知识讲解3. 解题技巧示范4. 小组合作训练5. 知识反思与总结6. 作业布置-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2. 学生所完成的小组讨论题;3. 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教师收藏)

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教师收藏)

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教师收藏)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1.在游泳池边向XXX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

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神仙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6.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使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声现象
1: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外界声音? 答:我们听到声音离不开发音体、介质、耳朵三者,缺一不可。 (1)发声体:声源(振动) 。 (2) 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空气) 。 (3)耳朵:耳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2:为什么听自己讲话的声音和听录音机中的讲话声音不一样? 答:人们听自己讲话的声音,是由颅骨把声带的振动传到内耳后,经大脑加工形成听觉的。而 听自己的讲话录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颅骨的传声性能比空气的传声性能好,所以人 们会有不同的感觉。 3:你知道乐器发声的原理吗? 答:乐器发声的共同原理是乐器的某一部分振动发出声音来,由于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的高 低也不同。 弦乐器:是由于拉动丝弦再带动共鸣箱里的空气柱振动,从而声音被放大。二胡、小提 琴。 管乐器:由于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笛子、长号。 打击乐器:是由于它们被敲击发生振动而发声的。锣鼓。 4:有经验的人买瓜时把瓜放在耳旁轻轻拍几下,就知道瓜是否熟了,为什么? 答:是利用生瓜和熟瓜振动时发出的音色不同,生瓜由于没有熟透籽和瓤成一体,拍起来发出声 音较闷,而熟瓜,籽和瓤已经分离,里面出现空心部分,拍起来发出的声音较清脆,有共鸣 感。 5:为什么闪电后会出现雷声隆隆的现象? 答:雷声经过大地、山峦、云层多次反射后所产生的效果,由于时间上产生差异,听起来就 像一个接一个的感觉,连绵不断。 6:在冬天,一场大雪后,人们会感到万籁俱静。这是怎么回事? 答:刚下的雪是新鲜蓬松的,表层有许多小孔,外界声音传入后会发生反射,大部分被吸收, 因此会出现万籁俱静的场面。 7: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答:首先,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传声的速度快,效果要好。其次,箭筒干燥、结实,放到地 上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因此枕着箭筒睡觉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及早发现敌情。 8:我们利用日光灯照明时,有时日光灯会发出“嗡嗡”的声音,为什么? 答:这些声音是从日光灯的镇流器中发出的,属于电磁性噪声。因为整流器中有许多金属硅 钢片,本来压得很紧,但使用的时间长了硅钢片会变松,中间出现空隙,当电流通过时 硅钢片会振动,产生响动,振幅越大,响声越大,令人烦躁。 9:为什么小溪会潺潺地响? 答:原因有三: (1)小溪里的水冲到石块或凸凹不平的地方引起水的振动,发出响声; (2) 小溪的水里的气泡破裂时发出的声音; (3)撞击石块,固体石块发出的声音。几种声音汇 到一起形成潺潺声。 1.
10:暖瓶中的水倒出时为什么会发出“噗噗”的响声? 答:当瓶中的水倒出时瓶中的空气体积膨胀,气压会减小,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里面的 水与进入的空气在瓶口处发生碰撞,产生振动,发出“噗噗”的声音。 11:为什么隔墙能传声? 答: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而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这叫波的衍射,所 以隔墙能够听到声音。 12:噪声有害无用吗? 答:不对。噪声也能被利用:噪声除草器消除杂草;噪声发电;噪声制冷;噪声除尘;噪声 报警;噪声武器。 13:语音室的墙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为什么墙上有许多小孔? 答:在语音室上课,需要无噪声,要求墙壁用吸声材料制成,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 料、加气混凝土、吸音砖等。如果在墙上加上一些小孔,声音传播进来会引起小孔里的 空气和细小纤维的振动,由于摩擦消耗能量,声音就被减弱了。 【消音器原理】 14:冬天登山运动员登山时为什么不能大声说话? 答:因为高声说话,会引起空气振动,从而引起雪层共振,发生雪崩。 【共振:物理学上是指一种以某一频率变化着的能量,作用到一个固有频率相同的物体,这 物体就迅速地吸收能量,作出剧烈的振动或其他形式的反应,叫共振。 】 15:为什么飞机上不能使用手机? 答:因为飞机上的导航、操纵设备都是利用无线电波来进行的,而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由于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手机辐射的电磁波会对飞机的导航、 操纵产生严重的干扰, 会引发事故。 16:为什看到的动作和听到的声音不协调? 答:原因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般为 340m/s,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 108m/s,比 声音的传播速度快许多, 所以尽管动作和声音同时发出, 我们也会感到动作和声音不协调。 17:次声波的优点和危害有哪些? 答:优点:传得远,穿透力强,能量损失少,几乎无衰减地传递低频信号,可以研究大气结构, 军事上可以跟踪导弹。缺点:使人恐惧,恶心,神经错乱,危及生命,对建筑物有很大的 破坏力。 18:超声波有哪些特点? 答: ()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清洗钟表、碎石、洗牙) (3)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4)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可在液面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空化现象。 19: 【情景题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0.1m/s,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 么样? 答: (1)教室里坐在后面的同学听见老师讲话比前排的晚。 2.
(2)教室里老师和同学的说话声混合在一起,将无法上课。 (3)喊走在前面的同学回来,比走过去还慢。 (4)汽车的汽笛声传得很慢,行人没有听到车已经到了,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