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博物馆导游词
介绍鲁迅故居的导游词(精选5篇)

<meta charset="utf-8"/><div class="content"><p>介绍鲁迅故居的导游词(精选5篇)</p><h2>介绍鲁迅故居的篇1</h2><p> 亲爱的游客们,我很荣幸能做你们的导游。
我们即将游览的是绍兴的鲁迅故里。
游览时请游客们保管好自我的贵重物品,不要乱扔垃圾,多谢。
</p><p> 绍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毛泽东主席曾亲笔题下“鉴湖越台名仕乡”。
其中,鲁迅先生就是名仕代表之一。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
鲁迅故里的大门口,有几个石像,那是鲁迅先生和他童年的玩伴。
进了大门,首先我们来到的是“鲁迅纪念馆”。
馆中有很多鲁迅先生的诗篇,其中最有名的是《自嘲》中的诗篇,家喻户晓的是“冷媒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出了纪念馆,就来到“周家老台门”。
那里是鲁迅先生的故居,推开两扇漆黑的大门,鲁迅先生的故居在当时是相当气派、宏伟。
灶台、后院、床铺、庭院、书桌,一样不少。
原先鲁迅先生就出生在这么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庭里。
下一个游览的景点是百草园。
那里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玩耍的地方。
百草园里有一棵很大的皂角树。
此外,就是浓密的小草和一口井。
据说,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和伙伴们经常在井上跳上跳下,也会和伙伴们捉知了。
那里是他们的乐园。
</p><p> 绍兴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
期望你有时光再慢慢游览!</p><p>赏</p><h2>介绍鲁迅故居的导游词篇2</h2><p> 大家好,我叫余诗涵,是北海小学4(10)班的学生。
今天由我带大家参观鲁迅故里。
说起鲁迅大家都知道,他原名叫周树人,他是我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
鲁迅故居导游词范本(3篇)

鲁迅故居导游词范本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绍兴的沈导游,长话不多说,现在就由我带着大家去鲁迅故里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风景吧!到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鲁迅故里。
首先,马上你就可以看到这条街的左边就是著名的咸亨酒店,它坐北朝南,门外塑有鲁迅笔下人物孔乙己的雕像,里面有我们绍兴著名的土特产,比如臭豆腐,茴香豆,莓干菜和热腾腾黄酒等,想去品尝品尝的游客不妨到里面坐一坐。
再往前走,就进入了鲁迅故里的后门,这整条街是用石板铺成的,所有的建筑都是砖瓦结构,很有江南水乡的特色,这条街也十分热闹,人也非常多,所以后面的游客千万别掉队。
再往前走,左边有鲁迅先生生活的地方-鲁迅故居,它的门前还有一条小河流过,是以前的交通要道;故居的后面是百草园,他童年时代的乐园,玩耍嬉戏的地方;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有名的私塾,鲁迅12 岁--____岁就在这里求学。
这些地方里面的家具基本上都是当年的原物,保持着原状。
大家可以去自由地参观一下,联系鲁迅的一些作品可以增加大家的游兴。
另外要想买些土特产的可以在这条街去看一看 ,许多小商店都可以买到,绍兴土特产是好吃不贵,引来许多游客的关注。
各位游客们,祝大家旅游愉快,两小时后在咸亨酒店门口集合。
鲁迅故居导游词范本(2)鲁迅故居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鲁迅故居,我将为您带来一场关于这座历史名人故居的精彩导览。
我是您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鲁迅故居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这栋传统的江南园林式建筑是鲁迅先生从1910年到1922年所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他创作的摇篮。
它保留着鲁迅先生的生前用品、书籍、手稿等珍贵文物,是研究和了解鲁迅先生的重要场所。
首先,我们来到故居的大门口。
这座二进府第,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修缮,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故居的园门上方悬挂着两块对联,上联是“墨香泽袁孳裔胄,面壁抽稭步万条”,下联则是“茅堂曳履河山大,四面白云纵横直”。
博物馆导游词(通用5篇)

博物馆导游词(通⽤5篇)博物馆导游词(通⽤5篇) 作为⼀位杰出的导游,往往需要进⾏导游词编写⼯作,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平的重要⼯具。
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博物馆导游词(通⽤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博物馆导游词1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成门内西⼆条,是建国后最旱建⽴的“⼈物传记性⽂学博物馆”。
该馆的前⾝为原西三条的北京鲁迅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兴建博物馆,于1956年10⽉19⽇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落成开放。
1994年扩建后的新展厅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与故居相邻。
该馆占地1.3万平⽅⽶。
鲁迅(1881⼀1936),渐江绍兴⼈,中国现代⽂学家、思想家、⾰命家。
故居内为“鲁迅故居旧景陈列”,这是⼀座精巧的⼩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间,东西房各⼀间,⼀直保持着当年先⽣居住时的模样,南房是会客室,北屋东西两房间分别为鲁迅的母亲和朱安夫⼈的住室,中间⼀间为餐厅,北屋当中⼀间向北凸出⼀⼩间,⾯积仅8平⽅⽶,是先⽣的卧室兼书房,即著名的“⽼虎尾巴”,先⽣⾃称“绿林书屋”,陈设⼗分简朴。
东厢房辟为展室,举办“鲁迅在北京西三条21号”展览。
该馆在1993年被西城区⼈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两史⼀情”教育基地。
博物馆导游词2 公元1206年前后,塘沽“始有⼈焉”。
根据史书记载,塘沽是因为黄河改道,带来⼤量淤泥,使得“海退⽽陆成”。
“沧海桑⽥”展厅⾥⽤模型和投影沙盘形象⽽⽣动地展⽰了先民们的⽣活。
从北塘宁车沽采掘到的牡蛎化⽯也在这⾥陈列,这些在蓟运河沉睡了⾄少千年甚⾄更长时间的化⽯,不仅从地质学上考证出塘沽地理地貌的变迁及与黄河数次改道的渊源,同时更能体现塘沽海洋⽂化的形成契机和演变过程。
“盐”在塘沽的历史上有着⾮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塘沽地底滩平,⽇照丰富,⾮常有利于发展盐业。
早在元代,塘沽便建⽴起了建丰盐场。
700余年以来,塘沽的盐⽥连绵扩展,盐业成为了⽀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鲁迅故里导游词介绍5篇

鲁迅故里导游词介绍5篇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路,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是绍兴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水乡古城经典风貌和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故里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鲁迅故里导游词介绍(一)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鲁迅的故乡——绍兴。
我是那里的导游,叫寿佳涵,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生,大家能够叫我小寿寿。
十分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这天,我将带大家去游鲁迅故里。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此刻我们进入鲁迅故里的东入口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堵巨大的花岗岩景墙,上方刻着鲁迅的胸像。
景墙中的鲁迅,神态自若,和蔼可亲。
目前,这堵景墙已成为鲁迅故里的标志。
来,游客们,我们一齐进入街区。
大家脚踩着石板路,手摸着青瓦粉墙,会不会有一种时空交替的错觉呢?这老房子呀,是周家的台门,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
西边部分的住宅就是鲁迅家的。
1881年9月25日鲁迅在那里呱呱落地,一向生活到18岁。
大家能够看到,鲁迅家住的是一幢中式两层楼房。
在楼房前有个天井,叫“桂花明堂”。
夏天,小鲁迅就躺在桂花树下的小饭桌上,听太奶奶讲“水漫金山”的故事。
两楼两底前半间是客厅,是会客、吃饭的场所。
后半间是鲁迅母亲的房间,他的母亲瑞安十分坚强,鲁迅很佩服他的母亲。
楼上是鲁迅和原配夫人朱安的新房。
游客们,大家随我来到长弄,在右侧,我们能够看见鲁迅家的厨房,鲁迅和他笔下的少年闰土的原型---运水第一次见面就是在那里。
穿过长弄,我们眼前变得豁然开朗了,大家看到的大院子,便是百草园。
不知大家有没有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互动)书中说道:“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此刻,鲁迅笔下的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都在我们的眼前。
鲁迅纪念馆导游词十篇

鲁迅纪念馆导游词十篇鲁迅纪念馆篇1这是一栋鹅黄色外墙的民国建筑物,在喧闹的老城区里特别显眼,原来是中山大学校本部的旧址,是鲁迅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当走进纪念馆,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家具摆设非常简朴。
二楼是鲁迅先生曾经居住的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床是用两条板凳支起的两块木板,一顶因年代久远而泛黄的麻布蚊帐用竹竿撑着,床上放着白布枕头和蓝花布面的被子,十分整洁、朴素。
其次,靠近窗户的地方放着一张很多抽屉的书桌。
书桌已经磨损得看不清是红色还是黄色。
书桌旁边还放着一个藤书架,上面摆满了用线装订好的书本。
这些都是鲁迅先生使用过的物品。
走出纪念馆,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0__年是兔年,作为一名小学生,既要学习前辈们“孺子牛”甘于奉献的精神,也要练就“拓荒牛”创新的勇气,更要有吃苦耐劳“老黄牛”的坚持不懈。
向鲁迅先生学习,在学习的路上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于挑战奋勇前进,我为之努力着。
鲁迅纪念馆导游词篇2绍兴,是众所皆知的地方。
在这里,闪出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用它的光芒笼罩着绍兴。
而他,就是鲁迅。
终于,我在一次冬令营有幸近距离接触了鲁迅先生童年的生活。
这样,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更充实。
我们先进了三味书屋。
那儿弥漫着芬芳的、浓郁的书香味,是我们陶醉其中。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小时候学习的地方。
我们走进教室,有一张桌子十分显眼,那就是鲁迅先生儿时学习用的书桌。
那个“早”字和含义,我相信,已深深的印入我们的`、鲁迅先生的脑海里了吧!事事早,应该早已成为鲁迅先生成功的诀窍之一。
继而,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就是鲁迅先生少年时和家人一起居住的地方。
这一幢房子古色古香,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让我联想到鲁迅先生在这里的笑容与泪水。
百草园可是个神奇的地方呢!虽然没有奇花异草,可是一进去,似乎有一种磁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陶醉其中。
而且,你瞧你瞧,不仅是我们入迷了,连蜂蝶也来助兴呢;你看你看,不仅是我们陶醉了,连蛐蛐也来叫几声呢!这仿佛如同仙境一般。
鲁迅博物馆导游词(范本)

鲁迅博物馆导游词鲁迅博物馆导游词鲁迅(1881一1936),渐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故居内为鲁迅故居旧景陈列,这是一座精巧的小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间,东西房各一间,一直保持着当年先生居住时的模样,南房是会客室,北屋东西两房间分别为鲁迅的母亲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间一间为餐厅,北屋当中一间向北凸出一小间,面积仅8平方米,是先生的卧室兼书房,即著名的老虎尾巴,先生自称绿林书屋,陈设十分简朴。
东厢房辟为展室,举办鲁迅在北京西三条21号展览。
该馆在1993年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两史一情(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国情)教育基地。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宋,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是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
我们即将所看到的颐和园共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
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
来到了东宫门,我们本次的游览也就正式开始了。
在东宫门外,有一座涵虚、罨an秀的牌楼。
其中涵虚的意思是天地开阔,山清水秀,包罗万象。
罨秀是有捕捉美丽景色之意。
而东宫门也是颐和园的正门。
门上高悬的颐和园的匾额就是光绪皇帝的手书。
颐和二字则取颐养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进入东宫门,我们首先来到的便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
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
在往前行,便来到了仁寿门,迎面看到的这五块太湖石叫作峰虚五老,寓意长寿。
最新的浙江鲁迅故里导游词范文(2篇)

最新的浙江鲁迅故里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朱,大家可以叫我朱导。
就由我来做你们的一天导游吧!绍兴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是桥乡、水乡、酒乡,鱼米之乡,拥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绍兴还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大名鼎鼎的陆游老先生,擅长书画的徐文长老先生。
今天,我们就去游赏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故居鲁迅故里。
踏着脚下的石板路,顺着弯弯曲曲的小道来到了第一站:鲁迅住居跨入大门绕过德寿堂,又一个观览亭展现在我们面前,两旁的屋檐下挂着一排齐齐的红灯笼,沿着小路走去,马上来到了鲁迅先生的卧室,在床前的小桌上,摆满了鲁迅先生的笔墨,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在此写就。
把目光转向床,里面隐约可见鲁迅先生的凉席和枕头,十分俭朴。
继续大步向前走去,游客们,这就是小堂前,这是周家吃饭会客之处。
穿过一条阴暗的羊肠小道,来到鲁迅家的厨房,向里望去,里头摆满了古代烧饭的工具,古老的大锅上早已斑痕累累,落满灰尘。
绕过一扇门,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百草园。
红漆的栏杆,绿色的草木,成片成片的,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树叶上,晃动着的叶片若暗若明,光彩夺目。
阳光还穿过茂密的叶片,在地上留下了个斑斓的图案,百草园中种满了白菜,这是鲁迅小时候玩耍、嬉戏的地方,小时候,鲁迅在百草园中捉蛐蛐,拔何首乌,四季都因百草园带来了快乐的每一天,因此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在百草园的出口处,有个石像老奶奶在给她的小外孙讲故事,手中的蒲扇扇啊扇,逼真极了,跟随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也去看看三味书屋吧。
走过小桥,桥下的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着,溪水绿得深邃而稳重,这种色彩与两岸的树木的绿色成了鲜明的对比。
树木是浓淡相杂的颤动着的绿,而溪水却是凝固一般的绿。
一条乌蓬船慢慢滑过水面,不小心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就如一幅凌空展开的画卷一般。
浙江鲁迅故里导游词五篇优秀范文

浙江鲁迅故里导游词五篇优秀范文鲁迅故里由鲁迅纪念馆演变而来,如今已初具规模,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和近期复原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是立体解读中国近代文豪鲁迅先生的场所,是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浙江鲁迅故里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鉴戒参考。
鲁迅故里导游词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绍兴参观鲁迅纪念馆。
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人是杰出的,星是光辉的。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长房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他7岁开始学习,12岁在三味书店学习。
13岁时,他的外祖父因受贿案被关进科举中心,他的父亲周博一生病了。
从那以后,他的家庭一败涂地,饱尝人世之苦。
18岁时,鲁迅毅然另辟蹊径,流亡他乡,找人,先后赴南京、日本留学。
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和文学创作。
他于1936年10月19日去世,享年56岁。
鲁迅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的。
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年,而且进行了早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
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今天,我们将跟随这位伟人的足迹,拜访他的故乡。
现在我们来到鲁迅的诞生地,鲁迅的故居。
鲁迅故居位于新泰门西侧,周家,房口,都昌。
周家的新门是周家居住多年的地方。
它建于清朝嘉庆年间,面朝南。
它是典型的江南庭院。
1918年,这所房子和它后面的草地花园,通过族人的共同讨论,卖给了东邻朱。
在所有权变更后,大部分的老房子都被拆除重建了,但是鲁迅故居的主体部分被保存了下来,所以今天我们有幸看到了鲁迅故居的原貌。
这两扇黑油石仓门,原是周氏新门的侧门,是鲁迅一家出入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博物馆导游词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西二条,是建国后最旱树立
的“人物传记性文学博物馆”。
该馆的前身为原西三条的北京鲁
迅故居,1954年在旧居旁兴修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20周年留念日落成开放。
1994年扩建后的新展厅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造,与故居相邻。
该馆占地1.3万平方米。
鲁迅(1881一1936),渐江绍兴人,中国古代文学家、思维家、革命家。
故居内为“鲁迅故居旧景摆设”,这是一座精致的小四
合院,南北房各三间,货色房各一间,始终坚持着当年先生寓居
时的样子容貌,南房是会客室,北屋东西两房间分辨为鲁迅的母
亲跟朱安夫人的住室,旁边一间为餐厅,北屋当中一间向北凸出
一小间,面积仅8平方米,是先生的卧室兼书房,即有名的“老
虎尾巴”,先生自称“绿林书屋”,摆设非常俭朴。
东厢房辟为
展室,举行“鲁迅在北京西三条21号”展览。
应届毕业生网收
拾该文章……
该馆在1993年被西城区国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两史一
情”(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国情)教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