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学常规

合集下载

小儿假膜性肠炎护理业务学习PPT

小儿假膜性肠炎护理业务学习PPT
及时发现异常可避免病情加重。
何时应采取护理措施? 病情变化时
如果发现症状加重或有脱水等严重表现,应及时 就医。
脱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需给予重视。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饮食管理
根据病情调整儿童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可考虑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营养均 衡。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水分补充
患者特征
年龄、营养不良和基础疾病也是影响感染风 险的重要因素。
例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更易受到影响 。
何时应采取护理措施?
何时应采取护理措施? 症状出现时
一旦儿童出现持续腹泻及其他相关症状,应立即 进行评估和护理。
需密切监测症状变化,及早处理。
何时应采取护理措施? 用药后观察
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定期观察儿童的肠道健康状 态。
主要由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引起,可 能导致严重的腹泻和肠道损伤。
什么是小儿假膜性肠炎? 病因
此病主要发生在抗生素使用后,抗生素改变了肠 道微生物群的平衡。
其他因素包
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和脱水。
部分病例可能出现严重的电解质失衡和休克。
监测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
可使用口服补液盐,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心理支持
给予儿童及其家长必要的心理支持,缓解焦 虑情绪。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恢复有积极影响。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症状改善
观察腹泻次数、腹痛及其他症状是否减轻。
症状改善是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体重变化
定期监测儿童的体重变化,确保营养摄入充足。

小儿假膜性肠炎干预护理

小儿假膜性肠炎干预护理

保持卫生:确 保患儿的生活 环境卫生,注 意日常清洁和 消毒,以减少 感染的风险。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的饮 食和适当的运 动,增强患儿 的免疫力,提
高抵抗力。
预防与保健指 导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变质的食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感染源接触。 增强免疫力,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接受正规治疗。
护理干预措施
基础护理
保持患儿安静, 避免哭闹
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预防皮肤感 染
定期更换尿布, 预防尿布疹
监测患儿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症状护理
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的病情 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 食计划,保证营养供给。
用药护理:指导患儿正确使 用药物,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
观察病情:密切关注患儿的 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并处理。
保健知识普及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与感染源接触
饮食要卫生,避免 吃不洁或变质食物
增强免疫力,适当 锻炼,保证充足睡 眠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疾病隐 患
定期复查与随访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 应措施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儿病 情及治疗情况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患 儿身体状况
加强随访工作,确保患儿得 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护理
保持清洁:注意 个人卫生,保持 环境清洁,避免 感染
密切观察:如出 现高热、脱水等 症状,应及时处 理
反复发作的处理
及时就医:在 发现小儿假膜 性肠炎反复发 作时,应立即 带患儿就医, 以便及时诊断
和治疗。
调整饮食:在 医生的指导下, 调整患儿的饮 食结构,避免 摄入可能引起 过敏或刺激性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病情介绍
病情介绍
什么是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情介绍
临床表现及常见症状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卫生环境的清洁 给予适当的液体摄入
护理措施
限制食物摄入 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护理措施
积极处理并预防并发症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
饮食要求和注意事项 提供适宜的饮食菜单
饮食控制
饮食禁忌
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
洗手与消毒的重要性 衣物和床单的清洁更换
个人卫生
病人去厕所的协助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康复性训练与护理
康复护理
预防复发的注意事项
总结
Hale Waihona Puke 总结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您已经了 解了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病人的护理要点。
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护 理措施来保障病人的健康与舒 适。
总结
谢谢观看!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老年人假膜性 小肠结肠炎病 人的护理PPT
课件
目录 导言 病情介绍 护理措施 饮食控制 个人卫生 康复护理 总结
导言
导言
欢迎使用本PPT课件,本课件旨 在帮助护理人员了解和提供适 当的护理给老年人假膜性小肠 结肠炎病人。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是一 种常见的炎症性肠道疾病,在 护理中需要特别关注病人的饮 食、药物治疗以及个人卫生等 方面。

小儿假膜性肠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小儿假膜性肠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减少肠道菌群失调 的风险。
遵循医生的处方,切勿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
如何预防小儿假膜性肠炎? 增强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当锻炼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定期参加体检。
如何预防小儿假膜性肠炎?
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 境清洁。
降低细菌传播的风险,尤其是在医院或托幼机构 。
小儿假膜性肠炎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假膜性肠炎? 2. 谁容易患上小儿假膜性肠炎? 3. 护理措施有哪些? 4. 如何预防小儿假膜性肠炎?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什么是小儿假膜性肠炎?
什么是小儿假膜性肠炎?
定义
小儿假膜性肠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 病,常见于使用抗生素后。
通常由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引发,可 能导致严重的腹泻和肠道损伤。
什么是小儿假膜性肠炎? 症解质紊乱,需要密切 监测。
什么是小儿假膜性肠炎?
发病原因
使用广谱抗生素是主要诱因,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导致病原菌过度生长。
早期干预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轻并发症风险。
谢谢观看
需要特别关注这些高风险儿童的肠道健康。
谁容易患上小儿假膜性肠炎?
年龄因素
研究表明,较小年龄段(如1岁以下)的儿童发 病率更高。
家长应留意年龄较小儿童的腹泻症状,并及时就 医。
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措施有哪些?
监测病情
定期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腹泻情况和脱水征兆 。
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变化 。
护理措施有哪些?
补液和营养支持
根据患儿的脱水程度,给予适当的口服或静脉补 液。

胃肠癌术后并发假膜性肠炎的护理

胃肠癌术后并发假膜性肠炎的护理
维普资讯
・ 7年 1 2月 2 ( 2 4 1 B)

为 用 药 后 的正 常 反 应 , 提 示 用 药 效 果 较 好 ㈨ , 减 轻 患 者 常 以
, J n e , C l h nCJ K rp t ,t“.C txma 0 1 ]o k rD JO’ alg a , aa ei C S e 1 eu i bfr 2 a s
tetet n fclrca cn e[ ] g J Me , 0 7 3 7 h rame t ooetl a cr J N En l d 2 0 , 5 o
( 0 2 4 — 0 8 2 ): 0 0 2 4 .
I ] 秋 焕 , 本 燕 , 晓 华 , . 罗 华 治 疗 B 细 胞 淋 巴瘤 并 发 症 的 - 孔 3 邹 刘 等 美 护 理 F] 现 代 护理 ,04 l ( ) 7 57 6 J. 20 ,O 8 :2—2 .
报 道 l , 甘 石 洗 剂 涂 抹 可 以缓 解 皮 疹 症 状 。 8炉 ]
3 小 结
sai clrca cn e1] N E g JMe ,0 4 3 14 :3 —4 . tt ooetl acrJ . n l d 20 ,5 ( ) 373 5 c , [ ] hmi Si C mmo o ii rei; rin2 0 a m— 5 S i z T,a oN. o u j ntxct ci r Ves . ,ni y t a o
p o e e e e c o a i g t e a e s e c i n o a c r t e t r v d r f r n e f rgr d n h dv r e r a t f c n e r a — o
西 妥 昔 单 抗 作 为 一 种 靶 向性 基 因 治 疗 药 物 , 疗 表 皮 生 治 长 因 子受 体 阳性 、 规 治 疗 无 效 的 结 直 肠 癌 患 者 可 以 取 得 较 常

医院管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假膜性肠炎的护理

医院管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假膜性肠炎的护理

医院管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假膜性肠炎的护理
假膜性肠炎是化疗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难辨梭状芽抱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肠道急性炎症。

病变可发生在整个肠道或肠道的某一部分,并可呈节段性分布。

主要表现为应用化疗药物后(特别是应用氟尿喀咤)出现腹痛和腹泻,而且症状逐渐加重,腹泻次数增多,粪便由黄色稀便逐渐转变为米汤样或海水样,上浮有灰白色或黄绿色假膜,患者因大量体液丢失引起严重的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以致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患者化疗期间(特别是应用氟尿喀喏的患者)认真记录每日排便的次数,排便次数增多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

(二)及时、准确留取粪便标本,可疑假膜性肠炎的患者要留取粪便做厌氧菌培养,并及时送检(要在30分钟内)。

(三)大便次数多且病情严重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包括粪便量及性质),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遵医嘱静脉输入液体,并给予对症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甲硝嘎等。

(四)患者大量腹泻、体力消耗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护士要做好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保护患者防止发生意外,有条件时应专人护理。

(五)病情较轻者可进流食,多喝酸奶,以增加肠道内革兰阴性杆菌。

病情严重者禁食,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热量。

同时要遵医嘱口服乳酶生或地衣芽泡杆菌(整肠生)。

(六)假膜性肠炎患者要实施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便盆每日消毒,床边备有消毒液,护理人员及家属接触患者后要泡双手。

三、主要护理问题
(一)腹泻与假膜性肠炎有关。

(二)潜在的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腹泻引起的肛周皮肤受损有关。

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doc

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doc

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概述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黏膜表面覆有黄白或黄绿色假膜,其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致病,因此,有人称其为CD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

Henoun报道CDAD占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人的25%。

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外科手术后等患者。

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二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及家族史询问病人既往身体状况,尤其是近期是否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感染,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患者腹泻的症状临床表现可轻如一般腹泻,重至严重血便。

病人表现为水泻(90%~95%),可达10次/日,较重病例水样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5%~10%的病人可有血便。

顽固腹泻可长达2~4周。

2.评估病人腹痛的情况80%~90%的病人会出现腹痛。

3.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症状近80%的病人有发热。

4.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因病人腹泻、发热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5.评估病人精神状态有些病人可表现为精神委靡、乏力和神志模糊,严重者可进入昏迷状态。

(三)辅助检查评估 1.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多在(10~XXXX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外科手术后等患者。

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二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及家族史询问病人既往身体状况,尤其是近期是否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感染,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患者腹泻的症状临床表现可轻如一般腹泻,重至严重血便。

病人表现为水泻(90%~95%),可达10次/日,较重病例水样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5%~10%的病人可有血便。

伪膜性肠炎干预护理

伪膜性肠炎干预护理

腹泻:大便次数增 多,呈水样或糊状
腹痛:腹部疼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 等症状
发热:体温升高, 可伴有寒战等症状
体重下降:由于腹 泻和食欲不振导致 体重下降
腹泻:频繁的 腹泻可能导致 脱水、电解质 失衡和营养不

腹痛:腹痛是 伪膜性肠炎的 常见症状,可 能表现为轻度
至重度疼痛
发热:部分患 者可能出现发 热,提示感染
抗炎药种类: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等
适应症: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尤其是有明显炎症反应的患者
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 致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等
抗生素治疗:针对病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甲硝唑、万古霉素等。 抗炎药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减轻肠道炎症。 止泻药治疗:针对腹泻症状,选用适当的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 补充营养: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补充营养剂,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 食物和生冷食物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 波动
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 变化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如辛辣、酸 甜、硬性食品等。
选择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食物,如软 饭、稀粥、蛋类、 新鲜蔬菜等。
避免过度油腻和脂 肪含量高的食物, 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
注意饮食卫生,避 免肠道感染和病情 加重。
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定期复查
并发症:肠梗阻、肠穿孔等
伪膜性肠炎的药物治疗
伪膜性肠炎的药物治疗首选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和病原体类型决定
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需状
伪膜性肠炎的 常见症状包括 腹泻、腹痛、 发热和恶心等。
伪膜性肠炎的 诊断主要依据 临床特征和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膜性肠炎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概述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黏膜表面覆有黄白或黄绿色假膜,其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致病,因此,有人称其为CD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

Henoun报道CDAD占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人的25%。

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外科手术后等患者。

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二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及家族史询问病人既往身体状况,尤其是近期是否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感染,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患者腹泻的症状临床表现可轻如一般腹泻,重至严重血便。

病人表现为水泻(90%~95%),可达10次/日,较重病例水样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5%~10%的病人可有血便。

顽固腹泻可长达2~4周。

2.评估病人腹痛的情况80%~90%的病人会出现腹痛。

3.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症状近80%的病人有发热。

4.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因病人腹泻、发热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5.评估病人精神状态有些病人可表现为精神委靡、乏力和神志模糊,严重者可进入昏迷状态。

(三)辅助检查评估1.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多在(10~20)×109/L以上,甚至高达40×109/L或更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有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失常或酸碱平衡失调。

2.粪便检查大便涂片如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提示葡萄球菌性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培养及毒素测定对诊断假膜性肠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内镜检查是诊断假膜性肠炎快速而可靠的方法轻者内镜下可无典型表现,肠黏膜可正常或仅有轻度充血水肿。

严重者可见黏膜表面覆以黄白或黄绿色假膜。

早期,假膜呈斑点状跳跃分布;进一步发展,病灶扩大,隆起,周围有红晕,红晕周边黏膜正常或水肿。

假膜相互融合成各种形态,重者可形成假膜管型。

假膜附着较紧,强行剥脱后可见其下黏膜凹陷、充血、出血。

皱襞顶部最易受累,可因水肿而增粗增厚。

4.X线检查腹平片可见结肠扩张、结肠袋肥大、肠腔积液和指压痕。

气钡灌肠双重造影显示结肠黏膜紊乱,边缘呈毛刷状,黏膜表面见许多圆形或不规则结节状阴影、指压痕及溃疡征。

5.B超检查可见肠腔扩张、积液。

6.CT检查提示肠壁增厚,皱襞增粗。

(四)心理社会因素评估(1)评估病人对假膜性肠炎的认识程度。

(2)评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性格类型。

(3)评估患者是否缺少亲人及朋友的关爱。

(4)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及恐惧心理。

(5)评估患者是否有经济负担。

(6)评估病人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五)腹部体征的评估其中10%~20%的病人在查体时腹部会出现反跳痛。

三护理问题1.腹泻由于肠毒素与细胞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肠毒素通过黏膜上皮细胞的cAMP系统使水、盐分泌增加所致。

2.腹痛由于肠内容物通过充血、水肿的肠管而引起的刺激痛。

3.体温过高由于肠道炎症活动及继发感染所致。

4.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静脉输液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由于腹泻、肠道吸收障碍所致。

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肠道炎症所致腹泻有关。

7.有肛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腹泻有关。

8.潜在的并发症-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与肠黏膜基底层受损,结肠扩张有关。

9.潜在的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与腹泻、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受损、液体和纤维素有关。

10.焦虑由于腹痛腹泻所致。

四护理目标(1)患者主诉大便次数减少或恢复正常排便。

(2)患者主诉腹痛症状减轻或缓解。

(3)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4)患者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患者住院期间体重增加,贫血症状得到改善。

(6)保持体液平衡,患者不感到口渴,皮肤弹性良好,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

(7)患者住院期间肛周皮肤完整无破损。

(8)患者住院期间,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能够及早发现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

(9)患者住院期间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或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能够及早发现,得到及时纠正;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达到正常水平。

10.患者住院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嘱病人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2)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

(3)病人大便次数多,指导病人保护肛周皮肤,每次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擦拭,并用温水清洗、软毛巾蘸干,避免用力搓擦,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发红,可局部涂抹鞣酸软膏或润肤油。

(4)将日常用品放置于病人随手可及的地方,定时巡视病房,满足病人各项生理需要。

(二)心理护理(1)患者人院时主动接待,热情服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消除恐惧心理。

(2)病人腹痛、腹泻时,应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安慰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三)治疗配合(1)观察病人大便的次数、性状、量以及有无黏液脓血,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药物治疗。

(2)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避免肠穿孔及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

(3)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变化,注意观察热型,遵医嘱应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

(4)评估病人营养状况,监测血常规、电解质及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观察病人有无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差、尿少等脱水表现。

(5)指导病人合理选择饮食,一般给予高营养低渣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6)指导病人合理用药,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

(四)用药护理(1)抗菌治疗(2)保证患者每日液体入量,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自身情况合理调节滴注速度。

(五)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假膜性肠炎的病因、疾病过程以及预防方法。

(2)指导病人合理选择饮食,避免粗纤维和刺激性食物。

(3)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服用方法,教会病人自我观察。

(4)嘱病人注意腹部保喛,避免受凉,如有不适随时就医。

参考文献[1]史玮.伪膜性肠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05).[2]王云,张丽岩.胃癌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12) .1症状体征PME的原发病可轻可重,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力及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疗程不同而有区别。

大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5~10天,也可早到数小时或迟在停药后3~4周。

临床表现可轻如一般腹泻,重至严重血便,甚至急腹症。

病人表现为水泻(90%~95%),可为草绿色或棕黄色,多达8~10次/d,较重病例水样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5%~10%病人可有血便。

其他症状如:腹痛(80%~90%),反跳痛(10%~20%),近80%病人有发热及外周血象增高。

以暴发性中毒性巨结肠甚至肠穿孔为首发表现者高达7%。

有作者根据临床表现及预后将PMC分为两型:1.水泻直肠黏膜正常或轻度水肿,在直肠、乙状结肠有典型的假膜。

此型一般为自限性,停用抗生素后,腹痛及发热逐渐缓解,腹泻一般在2周之内减轻、消失。

肠黏膜恢复正常需2~4周。

2.血性腹泻常见于使用青霉素,尤以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后或在用药过程中,水泻2~3天后转成肉眼血便。

病变主要位于右侧结肠,常见于肝曲,黏膜呈节段性红斑,脆性增加。

病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休克、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等,病死率高。

腹泻可顽固长达2~4周。

2用药治疗由于PME大多由抗生素诱发,如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确诊的患者,应及早停用有关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使用止泻药或抗胃肠蠕动药物。

轻症者可自行缓解。

因绝大部分PME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所致,应针对细菌采取治疗措施。

1.抗感染治疗?临床常用万古霉素、甲硝唑、杆菌肽等。

万古霉素适用于中-重度病人,一般125~500mg,4次/d,用7~14天,治疗后2~4天症状可消失。

但复发率较高,可达5%~55%。

可能由于应用万古霉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形成孢子,停药后孢子和无性生殖体增殖而致复发;再次感染。

有人提出用逐渐减量法以减低复发率。

第一周,口服万古霉素125mg每6小时一次,第二周125mg每12小时一次,第三周125mg,1次/d,第四、五周125mg,2天一次,第六、七周125mg3天一次。

甲硝唑疗效亦较好,250~500mg每天3次,7~14天,重症者静点500mg每6h1次。

杆菌肽口服吸收少,肠中有效浓度高。

一般用2500U每天4次,7~14天。

多用于上述药无效或复发者。

2.吸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考来烯胺4mg每天4次,用7~14天,适用于中度病情或复发者。

由于它可使万古霉素活性下降,故不能与其合用。

污泥梭状芽胞杆菌抗毒素可中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已用于临床,50000U静点,每天2次。

3.替换大便菌丛?以正常大便悬液保留灌肠,能抑制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但此疗法可输入肠道病原已少用。

还可用乳酸杆菌制剂1g,4次/d,用7~14天。

乳酸杆菌可降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毒力。

对于多次复发的病人的治疗,在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口服7~14天控制症状后,在随后的3周内应再予以下述的一种药物以促进控制疾病并建立正常的菌丛,可选择的药物有:考来烯胺4g,每天4次口服,用药3周或乳酸杆菌制剂1g,4次/d,口服,用药3周或万古霉素125mg,口服,隔天一次,用药3周。

对于暴发性或症状顽固者以及并发急腹症者,如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应外科手术治疗。

有人建议在围手术期使用肠道外的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并在手术时予胃肠道内灌注万古霉素。

3饮食保健轻症伪膜性肠炎患者可清淡饮食,进食比较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同时可进食含有益菌群的酸奶。

严重病例或恶心呕吐剧烈者需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4预防护理本病预后往往相当严重,临床工作中应尽可能防止本病的发生。

首先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假膜性肠炎的发病率,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取得预期的疗效之后应及时停药。

对老年体弱手术者,尤其是进行腹腔和盆腔大手术后,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易于诱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抗生素。

对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加强警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发生严重的假膜性肠炎。

要经常向医务人员介绍有关假膜性肠炎的发病动态,防止耐药菌株的滋长。

外源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可能是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有人从医院的地板、盥洗室的用具,以及护理假膜性肠炎病人的工作人员的手和粪便中检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或其芽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