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共44页
案例分析—联想国际化战略

案例分析—联想“Lenovo”的国际化战略第一部分:联想品牌更新与国际注册的战略意义何在?品牌更新是指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要不断变化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品牌更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只要社会经济环境在发展变化,人们需求特征在趋向多样化,社会时尚在变,就不会存在一劳永逸的品牌,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品牌才有生命力。
品牌创新是品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克服品牌老化的唯一途径。
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知名度、美誉度下降,以及销量、市场占有率降低等的品牌失落的现象,称为品牌老化。
现代社会,技术进步愈来愈快,一些行业内,产品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同时社会消费意识、消费观念的变化频率也逐渐加快,这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寿命。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表现为在规模上是由小到大,在经营范围上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价值链网络上由单一走向复杂。
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实际就是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融合的一个过程,具体包括生产要素方面的联系、经营活动的联系。
品牌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的价值。
品牌的更新实际上是对品牌重新定位、重新设计、塑造品牌新形象的过程。
由于营销环境的变化,对品牌进行适时、适当的阶段性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联想的品牌更新是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必须进行国际注册,联想国际化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拥有一个全球通行的品牌标识。
原来的品牌商标在国外已经被注册了,联想要进行国际化战略,商标国际统一是必须的,所以联想最终将商标改为现在的LENOVO。
也标志着联想正式开始国际化战略!(分析整理:胡福初国贸072班14号)第二部分:简要评析联想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步骤通过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概括出,联想国际化的第一步是更名并进行国际注册,第二步是加入TOP计划赞助奥运会,第三步是巨资并购“蓝色巨人”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第四步是联想产品海外上市,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Lenovo国际品牌的行动迈入新的阶段。
企业国际化模式案例分析

TAMP成立后,TCL 全球排名将由15位上升为第7位。
Page 31
TTE成立于2004年7月,从事电视产品的研发、制造 及营销。Thomson、RCA与TCL品牌已在欧洲、北美洲 和中国市场的客户中建立了相当强的认知度。TTE在全球 范围内的五个盈利中心、五所研发中心和十个生产平台内 拥有29,000多位技术娴熟的员工。
合计
395,009 288,197 239,025
(数据来源:华为年报)
Page 11
安营扎寨模式〔外乡化开展模式〕 ——海信 Hisense
徐维
Page 12
海信集团简介
1、海信集团简介
海信国2、海际信化国际历化历程程及战略
Page 13
➢ 海信集团其前身为“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于要方式
技术转让方式
俄罗斯
合同安排
巴西等国
合资企业
南非
合同安排
泰国、新加坡、马来 合同安排
西亚
独资
法国、德国、英国、 联盟 瑞典等 26 个欧洲国 家
美国、加拿大
独资
印尼、尼泊尔、日本、多种方式并存 韩国、新加坡
埃塞俄比亚、尼日利 合资 亚、肯尼亚、毛里求 斯、乌干达
伊朗、伊拉克
独资
西欧北美及全球
1996年,南非海信成
立
2002年7月, 成立 了海信住〔日本〕 股份
1994年,海信集 团成立
1998年,海信印尼 公司成立
2003年,海信成
立澳州办事处 Page 17
企业国际化法律案例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问题成为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某知名家电企业为例,分析其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我国企业提供国际化法律风险防范的参考。
一、案例背景某知名家电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然而,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遭遇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影响了其国际化进程。
二、案例描述1. 知识产权纠纷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发现其产品在某些国家被侵权,侵犯了当地企业的知识产权。
这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影响了企业品牌形象。
具体案例如下:(1)在美国市场,企业的一款洗衣机被指控侵犯当地某家电企业的专利权。
经调查,企业发现该款洗衣机在技术方案上与当地企业专利存在一定相似之处。
(2)在东南亚市场,企业的一款空调被指控侵犯当地某家电企业的商标权。
经调查,企业发现该款空调的外观设计涉嫌侵权。
2. 合同纠纷企业在签订国际合同时,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或存在争议,导致合同纠纷。
具体案例如下:(1)在与某欧洲企业签订的采购合同中,由于合同条款对交货时间、质量标准等存在争议,双方发生纠纷。
(2)在与某东南亚企业签订的代理合同中,由于合同对代理费用、代理权限等存在分歧,双方产生纠纷。
3. 劳动纠纷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时,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导致劳动纠纷。
具体案例如下:(1)在某非洲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时,企业未能遵守当地劳动法规定,导致员工罢工,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2)在某东南亚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时,企业未能妥善处理员工关系,导致员工投诉,影响企业形象。
三、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纠纷(1)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前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
全球化整合战略之成功案例分析

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它从2005年10月28号打下第一根桩,到承接第一批订单,仅用了短暂的3个月时间,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现在,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不仅获得高盛和D.E.Shaw基金的巨额投资,而且在2007年底世界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50强排名中,熔盛重工世界排名第13位,国内排名第4位。
正如我们字面上所理解的那样,江苏熔盛的地理位置在江苏南通如皋,而它的总部一开始就设置在上海,现在又移师到香港。
上述变更反映了江苏熔盛超乎现实地理位置的野心。
今天,江苏熔盛正在奔赴香港上市的途中。
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一直是它的壮志。
这一切,都有赖于其全球化整合战略的成功。
全球化整合是一种有别于之前国际企业与跨国企业的一种新兴的模式,这种模式可能是未来几年时间里,那些有意于利用全球化趋势的企业竞相效仿的模式。
在旧的跨国企业模式里,那些世界级企业,在有业务的每个国家或者地区里都建立一个缩微版,这最终被证明是一种缺乏效率和成本高昂的经营模式。
全球整合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是“整合”的而不是“互联”的,工作只流向最适合完成它的位置。
成本并不足以决定工作的流向。
真正决定工作流向的是它的市场价值以及效率。
席酉民:每一个企业都有生命周期。
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从两个维度表达:①企业的规模,②企业从年轻到逐渐衰老的过程。
有些企业从年轻到老仍然是一个小企业,有些则发展成大企业,还有一些可能夭折。
贵企业创建仅两年多的时间,正值年轻,就发展到年销售额10亿美金,并迅速壮大。
这让我们做管理研究的人很是惊讶,真有一种时势造英雄的意味。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能否谈谈您对企业的构思,现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从管理角度谈一下您的思考,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陈强: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熔盛)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从创建的第一天开始,其身份就是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劣势在于,其社会信用不一定被认可,以及资金实力可能并不雄厚。
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

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内容摘要:本文从出口贸易、劳务输出、投资活动三方面对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研究。
指出了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出口贸易劳务输出对外投资根据西方研究跨国经营学者的理论,一般认为,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轨迹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这样三个过程。
河南省作为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企业国际化还处在初始阶段,商品进出口仍是当前企业对外经营的主要方式。
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一)出口贸易近年来,河南省对外贸易与过去相比,发展十分迅速。
2005年,河南省进出口完成7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出口51.01亿美元,增长22.1%,进口26.35亿美元,增长8.1%。
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类产品出口9.31和9.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和30.3%(《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
从数字上看,河南省出口形式较好,但与其它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河南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位次靠后,且仍在下降。
在全国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2000年为0.6584%,2003年为0.6559%,2005年更是降到0.5439。
而同期河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和位次分别是2000年位次第四,比重5.74%,2003年位次第五,比重6.01%,2005年比重5.778。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03、2005计算得出)。
另外,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反映一国一地经济与世界相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0.9%以上,2005年河南省则仅为3.97%,可见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差距很大。
540)this.width=540" vspace=5>(二)劳务输出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对外劳务合作、设计咨询业务还很薄弱,且集中在少数大企业。
企业国际化战略案例

人的规模,迅速提升了自己的软件开发水平,成为国际国内惟一一
家到达CMM5级认证的企业。2000年之后,华为又在美国、瑞典、俄
罗斯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通过这些技术前沿的触角,将国际先进
的人才、技术以各种形式引入,为华为总部的产品开发提供支持与
效劳。
海尔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 企业之首,以科技、工业、贸易、金融作为四大支柱产业,在智能家 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 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 乡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
海尔的目标是要建成由世界各地外乡化的海尔组成国际化的海尔。到 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形成了除中国以外的亚洲海尔、
美国海尔、欧洲海尔和中东海尔等外乡化的海尔。
〔1〕美国海尔。海尔是在1995年开始向美国出口冰箱的。起初 是以OEM的方式,然后开始打自己的品牌。1999年4月28日,美国海 尔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揭牌仪式在联合国大厦举行;1999年4月30日, 美国海尔生产中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首府哥伦比亚市附近的汉姆 顿举行奠基仪式。一年多以后,第一台带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海 尔冰箱下线;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心百老汇购置原格 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 已经在美国树立起外乡化的名牌形象。
从国际化先行者的实践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大体上
可分为三种模式:联想模式、海尔模式和草根模式。
1.联想模式:管理内核国际化
联想模式根本上走的是欧美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即借助其他企
业的品牌、管理、文化或其他资源,开展企业的国际化业务。在国
际化的初期,联想尝试过自我开展的方式,然而,尽管在品牌建设、
国际化企业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跨国公司之间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案例涉及一家中国跨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公司”)在海外市场遭遇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二、案情简介中国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企业。
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2018年,中国公司发现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情况受到严重冲击,原因在于一家名为“欧洲电子”(以下简称“欧洲公司”)的企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生产、销售与中国公司产品外观和功能高度相似的产品。
中国公司立即采取措施,收集了欧洲公司侵权的证据,并向欧洲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欧洲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三、案件争议焦点1. 欧洲公司是否构成侵权?2. 侵权赔偿数额如何确定?四、案件审理过程1. 证据收集中国公司首先收集了以下证据:(1)中国公司产品的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书等知识产权证明文件;(2)欧洲公司产品的图片、销售记录等侵权证据;(3)中国公司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数据、市场份额等经济损失证明。
2. 法院审理欧洲法院受理了中国公司的诉讼,并依法进行了审理。
以下是法院审理过程中的关键点:(1)法院认定欧洲公司生产的侵权产品与中国公司产品外观和功能高度相似,侵犯了中国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和商标权;(2)法院认为,欧洲公司未经授权生产、销售侵权产品,具有明显的侵权故意,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法院根据中国公司提供的经济损失证明,结合侵权产品的销售规模、市场份额等因素,判决欧洲公司赔偿中国公司经济损失1000万欧元。
五、案件结果欧洲法院判决欧洲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中国公司经济损失1000万欧元。
欧洲公司不服判决,向欧洲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但最终,欧洲最高法院维持了原判。
六、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本案中,中国公司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成功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这充分说明,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案例1 海尔国际化----当地化战略 案例1:海尔国际化----当地化战略 • 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当地化战略。 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当地化战略。 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 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 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 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在 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 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在美 国形成了设计、生产、 国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经 营格局。 营格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了解美国市场, 了解美国市场,更快地针对市场变化做出 反应。 反应。海尔在美国销售的许多产品都不是 海尔原有的产品, 海尔原有的产品,而是专门针对美国市场 设计和生产的。 设计和生产的。
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张 俊
案例1 案例1:海尔的国际化
• 总战略目标是: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的名牌。 总战略目标是: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的名牌。 •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 年 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 的市场占有率, 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 的市场占有率 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 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 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 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 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 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 国内生产国内 销售, 国内生产国外销售 国内生产国外销售, 国外生产国外销 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 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 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 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 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
• 植根于当地消费者的营销网络。 植根于当地消费者的营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