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结构

合集下载

openssl代码结构

openssl代码结构

OpenSSL的源代码目录结构通常是一个典型的C/C++项目结构,包含了各种源文件、头文件、构建脚本和文档等。

其中,`crypto/`目录是OpenSSL的核心加密库代码所在的位置,包含了各种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消息认证码等的实现。

在`crypto/`目录下,有很多子目录,每个子目录都包含了特定类型或家族的加密算法的实现。

例如:* `asn1/`目录包含了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编码和解码的相关实现,用于处理X.509证书和其他结构化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evp/`目录包含了OpenSSL中的高级加密接口(EVP)的实现。

EVP接口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式来使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等功能,而不需要直接调用底层的具体算法函数。

* `cipher/`目录包含了对称加密算法的实现,如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RC4(Rivest Cipher 4)等。

* `rsa/`目录包含了RSA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实现。

* `dsa/`目录包含了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实现。

* `dh/`目录包含了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的实现。

* `digest/`目录包含了哈希函数的实现,如SHA-1(Secure Hash Algorithm 1)、SHA-256(Secure Hash Algorithm 256-bit)、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等。

* `modes/`目录包含了各种块密码操作模式(如CBC、ECB、GCM等)的实现,用于对大数据块进行加密。

此外,OpenSSL还包含了一些其他的目录,如`apps/`目录包含了OpenSSL的应用程序代码,`include/openssl/`目录包含了OpenSSL的头文件等。

chrome源代码结构

chrome源代码结构

Chrome源代码结构首先,开始接触Chrome得童鞋可能有一个疑惑,Chrome 与Chromium就是同一个东西吗?答案就是,Chrome就是Google官方得浏览器项目名称,Chromium就是Google官方对Chrome开源项目。

说白了就就是Chrome就是Google自己得官方浏览器版本,而Chromium就是开源项目,所有有兴趣得开发者都可以参加,Chromium中出现得新技术如果经过测试就是可靠得,健壮得,那么将可能会出现在未来发布得Chrome官方版本中。

因此,Chrome版本更新速度要远远小于Chromium得更新速度。

在本文中,笔者为了偷懒,直接用项目名称Chrome指代Chromium,废话不多说了,开始为潜入Chrome源代码得海洋作准备了。

源代码目录树Chrome项目就是一个非常庞大得项目工程,包含得工程(Project)数量超过了500个,全部代码加在一起超过4G,全部编译完成将消耗将近30G得磁盘空间,不愧为恐龙级别得软件项目工程。

面对Chrome浩如烟海得源代码,我们怎么读呢?很显然,一个文件一个文件得瞧,逐行分析就是不现实得,我们必须先从整体来把握整个Chrome工程,然后逐步细化去了解每个具体模块得功能,并且对您所感兴趣得部分模块进行最后得深入分析。

分析任何一个大型软件项目得源代码,我们首先要做得事就是参考官方文档(如果有得话),对项目得源代码目录树进行分析。

通过对源代码树得分析,我们可以很快掌握项目中各个工程之间得依存关系,了解项目中每个模块得大致功能,并且可以很快地找到源代码分析得入口点。

下面图1所展示得就是在Visual Studio 2008中,Chrome项目得源代码目录树结构,不同得Chrome版本得源代码目录树可能有一些差别,但其主要某块得结构变化不大。

虽然Chrome 整个源码工程很庞大,但其代码结构就是非常清晰得,代码质量非常高,代码得风格统一,这将就是为后续代码分析提供便利。

源代码说明文档范文

源代码说明文档范文

源代码说明文档范文一、引言源代码是程序编写的文本文件。

它包含了程序的逻辑结构、功能实现和计算机命令等内容。

源代码说明文档是对源代码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文档,旨在让用户、开发人员和审查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代码的结构、功能和实现细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源代码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提供示例代码和运行结果,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源代码。

二、源代码结构源代码通常由多个文件组成,这些文件按照功能和关联进行组织。

常见的源代码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用库:源代码中可能会引用其他已经存在的代码库,用于实现一些公共功能。

在本部分中,会列出所有用到的引用库,并说明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3.主函数:源代码中通常有一个主函数,负责程序的入口和流程控制。

在本部分中,会详细说明主函数的结构和功能,并提供示例代码和运行结果。

4.功能函数:源代码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功能函数,用于实现具体的功能模块或算法。

在本部分中,会说明每个功能函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提供示例代码和运行结果。

三、使用方法源代码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配置:源代码可能需要在特定的编程环境中编译和运行,本部分会详细说明所需的编程环境和配置步骤,并提供相关的链接和资源。

2.编译和运行:本部分会说明如何编译源代码,并提供示例命令和运行结果。

3.参数设置:源代码可能会接受一些输入参数,本部分会说明每个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方法。

4.输出结果:源代码可能会输出一些结果,本部分会说明每个输出结果的含义和格式。

四、示例代码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用于说明源代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引用库本示例代码没有引用任何外部库。

2.定义和声明本示例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HelloWorld"的类,其中包含一个静态函数"main"。

3.主函数在主函数中,首先输出了一条欢迎信息,然后打印了Hello World。

```public class HelloWorld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4.编译和运行本示例代码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可以使用命令行或集成开发环境(IDE)进行编译和运行。

openssl源码目录结构

openssl源码目录结构

openssl源码⽬录结构openssl源代码主要由eay库、ssl库、⼯具源码、范例源码以及测试源码组成。

eay库是基础的库函数,提供了很多功能。

源代码放在crypto⽬录下。

包括如下内容:1) asn.1 DER编码解码(crypto/asn1⽬录),它包含了基本asn1对象的编解码以及数字证书请求、数字证书、CRL撤销列表以及PKCS8等最基本的编解码函数。

这些函数主要通过宏来实现。

2)抽象IO(BIO,crypto/bio⽬录),本⽬录下的函数对各种输⼊输出进⾏抽象,包括⽂件、内存、标准输⼊输出、socket和SSL协议等。

3)⼤数运算(crypto/bn⽬录),本⽬录下的⽂件实现了各种⼤数运算。

这些⼤数运算主要⽤于⾮对称算法中密钥⽣成以及各种加解密操作。

另外还为⽤户提供了⼤量辅助函数,⽐如内存与⼤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4)字符缓存操作(crypto/buffer⽬录)。

5)配置⽂件读取(crypto/conf⽬录),openssl主要的配置⽂件为f。

本⽬录下的函数实现了对这种格式配置⽂件的读取操作。

6) DSO(动态共享对象,crypto/dso⽬录),本⽬录下的⽂件主要抽象了各种平台的动态库加载函数,为⽤户提供统⼀接⼝。

7)硬件引擎(crypto/engine⽬录),硬件引擎接⼝。

⽤户如果要写⾃⼰的硬件引擎,必须实现它所规定的接⼝。

8)错误处理(crypto/err⽬录),当程序出现错误时,openssl能以堆栈的形式显⽰各个错误。

本⽬录下只有基本的错误处理接⼝,具体的的错误信息由各个模块提供。

各个模块专门⽤于错误处理的⽂件⼀般为*_err..c⽂件。

9)对称算法、⾮对称算法及摘要算法封装(crypto/evp⽬录)。

10) HMAC(crypto/hmac⽬录),实现了基于对称算法的MAC。

11) hash表(crypto/lhash⽬录),实现了散列表数据结构。

openssl中很多数据结构都是以散列表来存放的。

ureport2 源代码

ureport2 源代码

ureport2 源代码Ureport2 是一个开源的、基于 Java 的实时报表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报表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和操作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

本文将介绍 Ureport2 的源代码结构和主要功能,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报表工具的开发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源代码结构概述Ureport2 的源代码结构清晰、模块化,易于理解和扩展。

主要的源代码目录结构如下:1. config:该目录包含 Ureport2 的配置文件,包括报表的 XML 配置文件和数据库连接配置文件。

2. core:该目录包含Ureport2 的核心代码,涵盖了报表的生成、数据源的处理、报表元素的绘制等功能。

3. data:该目录包含了 Ureport2 的数据文件,包括样例数据、报表模板等。

4. exception:该目录包含 Ureport2 的异常类,用于处理报表生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5. i18n:该目录包含了 Ureport2 的国际化资源文件,支持多语言版本。

6. model:该目录包含了 Ureport2 的数据模型类,用于描述报表的数据结构和元数据。

7. util:该目录包含了 Ureport2 的工具类,提供了一些通用的功能方法,如文件操作、日期处理等。

二、主要功能介绍1. 报表生成Ureport2 提供了丰富的报表生成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和操作即可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包括表格、图表、交叉表等。

用户可以选择报表数据源,定义报表的数据结构和样式,设置报表的查询条件和排序规则等。

生成的报表可以导出为 PDF、Excel、HTML 等格式,便于用户进行分享和分发。

2. 报表设计器Ureport2 提供了一个直观、易用的报表设计器,用户可以通过拖拽和配置的方式设计报表。

报表设计器支持多种数据源的连接,包括数据库、Excel 文件、JSON 数据等。

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数据源,并定义报表的查询语句和数据表达式。

python 源码详解

python 源码详解

python 源码详解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具有简洁易读的语法和强大的功能,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开发。

本文将详细解析Python源码,包括其结构、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模块和函数。

一、Python源码结构Python的源码由C语言编写而成,它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整体结构清晰。

源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Parser模块:负责解析Python源码,将其转换为抽象语法树(AST)。

2. Compiler模块:将AST编译为字节码文件,即.pyc文件。

3. Interpreter模块:解释执行字节码文件,将其转换为机器码并执行。

二、Python源码特点Python源码有以下几个特点:1. 简洁易读:Python源码采用了简洁的语法,可读性强,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和修改代码。

2. 动态类型:Python是一种动态类型语言,源码中的变量可以根据上下文自动推断类型,提高了开发效率。

3. 内置模块丰富:Python源码中包含了大量的内置模块,提供了各种功能的实现,例如字符串处理、文件操作等,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4. 强大的库支持:Python拥有庞大的第三方库,覆盖了各种领域,如科学计算、机器学习、Web开发等,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构建复杂的应用。

三、常见的Python模块和函数1. os模块:提供了与操作系统交互的功能,如文件操作、进程管理等。

其中的os.path模块封装了与路径相关的操作,如路径拼接、文件名提取等。

2. sys模块:提供了对Python解释器的访问和控制,可以获取命令行参数、修改模块搜索路径等。

3. re模块:用于进行正则表达式匹配和替换,可以方便地对字符串进行复杂的模式匹配操作。

4. datetime模块:处理日期和时间相关的操作,如获取当前时间、日期格式化等。

5. math模块:提供了数学运算相关的函数,如平方根、对数、三角函数等。

6. random模块:生成随机数的函数,如生成随机整数、随机选择列表中的元素等。

MD中bitmap源代码分析--数据结构

MD中bitmap源代码分析--数据结构

MD中bitmap源代码分析--数据结构 本篇分析bitmap的数据结构的设计,并基于此分析bitmap的⼯作机制。

为了后⾯更清楚的理解,先有个总体印象,给出整体的结构图: 在下⾯的描述中涉及到的内容可以对照到上图中相应部分,便于理解。

⾸先,我们从宏观的⾓度来分析整体结构。

bitmap file存在于磁盘,内部存放着很多个bit,每个bit对应于磁盘数据中的⼀个chunk。

在内存空间中也存在⼀个区域存放bitmap file缓存,与磁盘bitmap file的每个bit⼀⼀对应。

内存空间中还存在⼀个区域存放filemap_attr,⽤来管理bitmap file缓存中每个page的页属性。

内存空间中还存在⼀个区域存放和管理*bmc,⽤来管理对应bitmap file中的bit是否置位和未完成的最⼤请求数。

⽽这些内存区域的操作都由bitmap这个⼤结构体关联起来。

如下图所⽰。

1. bitmap的结构体有⽐较多的字段,这⾥关注⼏个重要的字段。

struct bitmap { struct bitmap_page *bp; /*指向内存bitmap页的结构*/ …… unsigned long chunks; /*阵列总的chunk数*/ …… struct file *file; /*bitmap⽂件*/ …… struct page **filemap; /*bitmap⽂件的缓存页*/ unsigned long *filemap_attr; /*bitmap⽂件缓存页的属性*/ unsigned long file_pages; /* 1、初始化时当做page号累加, 2、初始化完成之后,为bitmap file中的page数 */ …… }; 这⾥filemap是指向⼀系列page结构缓存页的指针构成的数组,所以是page**类型。

其在内存中的结构和与bitmap file缓存的关系如下图所⽰。

源代码管理制度

源代码管理制度

源代码管理制度(讨论稿)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产品、项目开发源代码及相关技术文档的管理,确保公司产品及源代码的安全,同时确保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公司软件产品、软件项目开发技术人员及项目实施负责人。

三、源代码日常管理流程源代码管理是技术研发过程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源代码提交、源代码审阅、异常协调等几个环节。

四、源代码结构设定源代码结构是指源代码在版本管理服务器上存放的文件夹结构。

源代码结构的设定由项目经理或项目实施负责人决定。

源代码结构设定有几项基本要求:必须设置文档文件夹:每一个独立项目或子项目源代码文件内,至少设定一个documents文件夹以存放仅与该项目相关技术文档和参考资料;必须考虑支持库:源代码结构中,至少设定一个tags文件夹存放项目所引用的第三方支持库或插件;必须可以直接编译:源代码结构必须是可直接编译结构。

即任何一台新装计算机,在安装了必要的开发环境软件以后,通过从版本管理服务器上签出整套源代码后,应该可以直接完成编译。

五、每天定时提交项目开发或实施期间,所有参与开发的技术人员,每日17:00必须将当日所编制的源码或技术文档提交至版本管理服务器。

源代码及技术文档提交有如下几项要求:任何一次提交都必须对所提交内容进行注释;提交注释必须包含的信息项包括:所属模块或功能(必须与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致)、性质(正常开发、修改BUG、扩展功能)、状态(编码中(x%)、调试通过、独测通过、联测通过)、更新说明(本次提交所涉及修改部分的简要说明)。

所提交源码必须是编译无错版本。

六、每天定时审阅定时审阅是指项目实施负责人,每日下班前审阅版本服务器上所有下属技术人员所提交的源代码和技术文档。

源代码审阅有以下几点审阅标准:下属技术人员必须全员按时提交;所有提交必须附有符合要求的提交注释;各人所提交的内容必须与既定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一致;审阅过程中,凡不符合上述任一条标准的,则表示当日源码提交出现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0NachOS-3.4系统的Makefiles结构说明make命令与Makefiles结构make是一种控制编译或重复编译软件的工具软件,make可以自动管理软件的编译内容、编译方式和编译时机。

使用make 需要你为你所编写的软件的开发过程和组织结构编写一个Makefile文件。

make将根据MAkefile中的说明去自动管理你的软件的开发过程。

Makefile是一个文本形式的数据库文件。

make包含以下目标软件的生成规则:⏹目标体(target),即make要建立的目标文件。

⏹目标的依赖体(dependency)列表,通常为要编译的源文件或要连接的浮动目标代码文件。

⏹从目标依赖体创建目标体的命令(command)列表,通常为编译或连接命令。

以上叙述在Makefile中用以下规则形式表示target:dependency[…]command1command2[…]例如我们编写了一个C程序存放在hello.c和一个hello.h文件中,为了使用make自动管理这个C程序的开发,可以编写以下Makefile文件:hell.o: hello.c hello.hgcc -c hello.c hello.h hello:hello.ogcc hello.o –o hello clean:rm –f *.o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make按我们说明在Makefile中的编译规则编译我们的程序了:$make生成可执行文件hello $make hello.o生成浮动模块文件hello.o $make clean清除所有.o文件make怎样知道什么时候需要重新编译或无需重新编译或编译部分文件呢?答案是:⏹如果指定的目标体make找不到,make就根据该目标体在Makefile中说明的生成规则建立它。

⏹如果目标体存在,make就对目标体和依赖体的时间戳进行比较,若有一个或多个依赖体比目标体新,make就根据生成命令重新生成目标体。

这意味着每个依赖体的改动都将使目标体重新生成。

在Makefile中可以说明伪目标。

上例的clean目标体就是一个伪目标。

即伪目标无依赖体,它仅指定了要执行的命令。

clean:rm –f *.o如上例可改写为:obj=-c hello.o hello.h hello:$(obj)gcc $(obj) -o hello make 中的宏变量在Makefile 中可以定义宏变量。

变量的定义格式为:变量名=字符串1字符串2….变量的引用格式为:$(变量名)make中的自动变量make中提供了一组元字符用来表示自动变量,自动变量用来匹配某种规则,它们有:$@规则的目标体所对应的文件名$<规则中第一个相关文件名$^规则中所有相关文件名的列表$?规则中所有日期新于目标的列表$(@D)目标文件的目录部分$(@F)目标文件的文件名部分make中的预定义变量AR归档维护程序,默认值=ar AS汇编程序,默认值=asCC C编译程序,默认值=gcc CPP C++编译程序,默认值=cpp RM删除程序,默认值=rm -f ARFIAGS归档选项开关,默认值=rv ASFLAGE汇编选项开关CFLAGS C编译选项开关CPPFLAGS C++编译选项开关LDFILAGS链接选项开关make中隐式规则(静态规则)编译过程中一些固定的规则可以省略说明,称为隐式规则。

如上例中目标体hello.o的规则隐含在目标体hello的规则中,就属于隐式规则,可以省略为:obj=hello.chello:$(obj)gcc $(obj) -o hellomake中的模式规则%用于匹配目标体和依赖体中任意非空字符串,例如:%.o:%.c$(cc) –c $^ -o $@以上的模式规则表示,用g++编译器编译依赖体中所有的.c文件,生成.o浮动目标模块,目标文件名采用目标体文件名。

前缀#符号的行为注释行。

Nachos系统源代码树结构nachos-3.4/|__C++examples/|__code/|__machine/*.cc,*.h 机器硬件模拟| |__arch/ *.o|__threads/*.cc,*.h内核线程管理| |__arch/ *.o|__userprog/*.cc,*.h用户进程管理| |__arch/ *.o|__vm/*.cc,*.h虚拟内存管理| |__arch/ *.o|__filesys/*.cc,*.h文件系统管理| |__arch/ *.o|__network/*.cc,*.h网络系统管理|__arch/ *.oNachos系统的Makefiles结构在code目录中有两个为其子目录所公用的Makefile文件:monMakefile.dep在code/的每个子目录中各自都有两个Makefile文件:MakefileMakefile.localNachos Makefile系统的组织../code/mon,Makefile.dep |___threads/Makefile,Makefile.local|___userprog/ Makefile,Makefile.local…|___filesys/Makefile,Makefile.localcode下的每个子目录中的Makefile都括入include Makefile.localinclude ../monMakefile.local每个子目录中都不同,主要用于说明本目录中文件特有的依赖关系。

其中预定义变量的值为:CCFILE本目录中构造Nachos系统所用到的C++源文件的文件名串INCPATH指示g++编译器查找C++源程序中括入的.h文件的路径名串DEFINES传递给g++编译器的标号串threads/目录下的Makefile.local CCFILES =\\\\\\...INCPATH += -I../threads -I../machine DEFINES += -DTHREADSMakefile.dep在code/目录中的Makefile.dep文件用于定义由g++使用的系统依赖关系的宏。

它被括入在code/mon文件中。

当前发行的Nachos可生成4种不同的硬件体系的可执行内核程序nachos。

依赖、目标和可执行文件统一放在各子系统目录的arch目录的对应体系目录下。

例如:在i386体系机器的linux系统中可执行的内核程序存放在arch/unknown-i386-linux/bin/nachos。

Makefile.dep定义的依赖系统的宏HOST主机系统架构arch文档存放路径CPP C++编译器的别名CPPFLAGS C++编译开关GCCDIR C++编译安装路径LDFLAGS程序链接开关ASFLAGS汇编开关i386-linux系统的宏定义:HOST_LINUX=-linuxHOST = -DHOST_i386 -DHOST_LINUXCPP=/lib/cppCPPFLAGS = $(INCDIR) -D HOST_i386 -D HOST_LINUX arch = unknown-i386-linuxMakefile.dep中定义的其他系统依赖的宏arch_dir = arch/$(arch)归档文件目录obj_dir = $(arch_dir)/objects存放目标文件的目录bin_dir = $(arch_dir)/bin存放可执行文件的目录depends_dir = $(arch_dir)/depends存放依赖关系文件的目录mon首先括入Makefile.dep,然后用vpath定义各类文件搜索路径。

i nclude ../Makefile.depvpath%.cc ../network:../filesys:../vm:../userprog: ../threads:../machinevpath%.h ../network:../filesys:../vm:../userprog:. ./threads:../machinevpath%.s ../network:../filesys:../vm:../userprog:. ./threads:../machinevpath定义告诉make到哪儿去查找在当前目录中找不到的文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一个新的目录中构造一个新的Nachos系统时不必复制那些我们不作修改的文件的原因。

这个文件中还定义了编译开关宏CFLAGS、目标文件规则宏ofile,和最终目标程序规则宏program。

CFLAGS = -g -Wall -Wshadow -fwritable-strings $(INCPATH) $(DEFINES) $(HOST) -DCHANGEDs_ofiles = $(SFILES:%.s=$(obj_dir)/%.o)c_ofiles = $(CFILES:%.c=$(obj_dir)/%.o)cc_ofiles = $(CCFILES:%.cc=$(obj_dir)/%.o) ofiles = $(cc_ofiles) $(c_ofiles) $(s_ofiles) program = $(bin_dir)/nachos $(program): $(ofiles)这些规则说明了我们将根据所有的.o文件在目录unknown-i386-linux/bin 中(对于linux系统)构造二进制可执行文件nachos。

使用以上规则构造这个目标的定义为:$(bin_dir)/% :echo ">>> Linking" $@ "<<<"$(LD) $^ $(LDFLAGS) -o $@ln -sf $@ $(notdir $@)以上定义的规则隐式的联合了$(program): $(ofiles)规则。

目标体的%号将通配其他目标体中任意非空字符串规则。

第一条命令使用g++(这里用$(LD)代表)链接所有的.o文件(这里用$^代表),生成可执行目标文件nachos(这里用$@代表)。

第二条命令将在当前目录中产生一个与可执行文件nachos同名的链接文件。

即命令:ln -sf $@ $(notdir $@)实际扩展为shell命令:ln –sf arch/unknown-i386-linux/bin/bin/nachos nachos从C++源代码文件make浮动目标模块.o文件的规则定义为:$(obj_dir)/%.o: %.cc@echo ">>> Compiling" $< "<<<"$(CC) $(CFLAGS) -c -o $@ $<这儿又一次使用了隐式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