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2013.06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中国传统文化知识320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6题)(一)民风民俗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D)A.浴兰节B.女儿节C.地腊D.中天节6.三冥节指的是(B)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A.恒景B.后羿C.王维D.张衡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A)A.多子B.多福C.多寿 D.多财9.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A)的风俗。
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10.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D)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A)A.为了过好年B.为转变贫穷命运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D.祈求来年新气象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A)已成习俗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A)A.碍于兄妹身份B.红色彰显喜庆C.用于比魔驱邪D.遮挡新娘羞涩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C)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二)民间艺术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A)A.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B.武义窑龙泉窑余杭窑临汝窑C.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德化窑D.余杭窑龙泉窑临汝窑德清窑(三)中华地理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A)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C.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D.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B)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四)汉子汉语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70岁B.70—80岁C.80---100岁D.100岁以上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C)A.摘下B.收起C.放倒D.转移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是此用法?(D)A.三思而行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D.二八佳人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B)A.闭月羞花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A)A.陈廷焯B.苏轼C.葛洪D.杜甫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部著作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解析: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介子推与寒食节有关。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针灸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属于四大发明。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答案:B5. 京剧的主要唱腔有()A.西皮和二黄B.高腔和昆腔C.吹腔和拨子D.南梆子和四平调答案:A解析:京剧的主要唱腔为西皮和二黄。
西皮的曲调比较明快亮丽,二黄的曲调则较为深沉舒缓。
高腔是弋阳腔等戏曲的唱腔,昆腔是昆曲的唱腔,吹腔和拨子是徽剧等的唱腔,南梆子和四平调是京剧的辅助唱腔。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解析:“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 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吃年夜饭、______等。
答案:守岁(或拜年等合理答案)解析:春节有很多习俗,守岁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拜年是春节期间走访亲友互相祝贺新年等。
4.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______结构。
答案:木构架解析:木构架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5. 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______。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试题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试题及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A. 《论语》B. 《西游记》C. 《红楼梦》D. 《水浒传》解析:B. 《西游记》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A. 个人主义B. 社会集体主义C. 平衡与和谐D. 发展与进步解析:C. 平衡与和谐3. 以下哪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A. 道家思想B. 佛教思想C. 共产主义思想D. 资本主义思想解析:A. 道家思想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A. 公平正义B. 忠诚孝顺C. 爱国主义D. 文学艺术解析:B. 忠诚孝顺5. “仁者爱人,智者爱自己”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惠施解析:B. 孟子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和亲情关系。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僵化守旧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和谐发展,提倡人与自然的平衡。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平衡与和谐。
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中强调仁爱、孝道、忠诚等美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
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多元元素。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吸收了多个民族的文化要素,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人们提供了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含答案

中国传统⽂化知识题库含答案中国传统⽂化包含了世代相传具有⼀定特⾊的思想、道德、风俗、⼼志、制度等等各⽅⾯,作为中国⼈的你对中国传统⽂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国传统⽂化知识题库含答案的内容,希望⼤家喜欢!中国传统⽂化知识题库(⼀)⼀、选择题1、中国有⼀个传统习俗,农历腊⽉⼆⼗三⽇或⼆⼗四⽇要过“⼩年”,通常⼈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粥 D饺⼦2、⼀种特殊的⼯艺美术制品,采⽤蓝⾊的原料,⽤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炉反复烧结再磨光⽽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4、“阳关⼤道”原是指通往那⾥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5、“⼀⽇不见,如隔三秋”⾥的“三秋”是指:(C)A三个⽉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 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了全国⽂字,这种汉字称作:BA⾪书 B⼩篆 C楷书 D⾏书8、台湾⾃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祖国⼤陆的⼈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佛⼭的是:BA普陀⼭ B武当⼭ C九华⼭ D峨眉⼭10、中国第⼀长洞是:DA王屋⼭洞 B⾚城⼭洞 C青城⼭洞 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古都:A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12、龙门⽯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 B ⽢肃 C陕西 D⼭东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 B笛 C萧 D芦笙14、七⼣节,中国⼈通常吃什么?B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筒饭15、⼈们为何称妇⼥为“⼱帼”?AA妇⼥戴的头饰叫⼱帼 B妇⼥善于织造C源于⼀个叫⼱帼的⼥⼦的典故 D源于⼀个叫⼱帼的地⽅16、蒙古族的那达慕⼤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 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共分⼏个语系?AA 5个B 6个C 7个D 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什么颜⾊?CA黄⾊ B 紫⾊ C红⾊ D蓝⾊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的第⼀⼤茶种,下列哪⼀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云雾 D铁观⾳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艺术明珠”,四⼤名绣不包括:B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22、在中国名⼭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 B华⼭ C恒⼭ D嵩⼭23、俗话说“⼀⼨光阴⼀⼨⾦。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 D 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 B小篆C楷书 D行书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B笛C萧D芦笙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A 5个B6个 C 7个D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A黄色 B 紫色C红色D蓝色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 60岁B100岁以上C80---100岁 D 70岁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320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6题)(一)民风民俗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D)A.浴兰节B.女儿节C.地腊D.中天节6.三冥节指的是(B)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A.恒景B.后羿C.王维D.张衡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A)A.多子B.多福C.多寿 D.多财9.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A)的风俗。
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10.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D)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A)A.为了过好年B.为转变贫穷命运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D.祈求来年新气象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A)已成习俗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A)A.碍于兄妹身份B.红色彰显喜庆C.用于比魔驱邪D.遮挡新娘羞涩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C)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二)民间艺术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A)A.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B.武义窑龙泉窑余杭窑临汝窑C.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德化窑D.余杭窑龙泉窑临汝窑德清窑(三)中华地理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A)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C.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D.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B)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四)汉子汉语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70岁B.70—80岁C.80---100岁D.100岁以上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C)A.摘下B.收起C.放倒D.转移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是此用法?(D)A.三思而行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D.二八佳人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B)A.闭月羞花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A)A.陈廷焯B.苏轼C.葛洪D.杜甫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B)。
中华传统文化选择题

中华传统文化选择题
1. “四书五经”不包括下面哪一本经典?
a) 《论语》
b) 《大学》
c) 《三字经》
d) 《道德经》
答案:d) 《道德经》
2. 下面哪个字是由“田”和“力”组成的?
a) 力
b) 男
c) 花
d) 米
答案:b) 男
3. 下面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a) 圣诞节
b) 愚人节
c) 元宵节
d) 感恩节
答案:c) 元宵节
4. 以下哪种文学体裁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学?
a) 小说
b) 诗歌
c) 戏剧
d) 杂文
答案:a) 小说
5. 下面哪个典故与草船借箭有关?
a) 李广射虎
b) 韩信点兵
c) 孙膑献计
d) 周瑜打黄盖
答案:d) 周瑜打黄盖
6. 下面哪个民间艺术形式是源自四川的?
a) 蒙古族马头琴
b) 秦腔
c) 川剧变脸
d) 评剧
答案:c) 川剧变脸
7. 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a) 孟子
b) 蔡伦
c) 鲁迅
d) 贾谊
答案:a) 孟子
8. 以下哪个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
a) 故宫
b) 颐和园
c) 长城
d) 明陵
答案:a) 故宫
9. 以下哪个字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代表?
a) 月
b) 花
c) 绸
d) 音
答案:a) 月
10. 下面哪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医学家?
a) 李时中
b) 董氏针灸
c) 华佗
d) 黄帝内经答案:c) 华佗。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选择题)选择题1、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惟独()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
A、古巴比伦文化B、古埃及文化C、古印度文化D、中国传统文化2、儒家文化把血缘亲情、家庭伦理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文艺于一体的宗法礼教,()在其中居支配地位。
A、哲学B、宗教C、政治D、道德3、秦始皇接受()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
A、李斯B、商鞅C、韩非D、李悝4、“存礼灭欲”是()的一致主张。
A、宋明理学B、魏晋玄学C、明清实学D、汉代经学5、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体现了传统哲学()之辩。
A、名实之辩B、知行之辩C、形神之辩D、动静之辩6、宣扬孝谨第一,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清净无为是修道之本的道教教派是()。
A、正一道B、全真道C、大道教D、方仙道7、对清代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 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B 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C 因文字犯罪而被迫入狱D 为加强文化专制而建造的监狱8、“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英才是唐朝的()。
A、李白B、杜甫C、王勃D、白居易9、从西周共和元年()年起,中国就出现了编年史。
从此中国历史就有了持续不断的记载。
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841年C 、公元前475D 、公元61810、《满江红》是宋代文人根据民族英雄()的《满江红》词所谱的曲子。
A、岳飞B、文天祥C、蔡文姬D、俞伯牙1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文学方面,()和诗经是杰出代表。
A、楚辞B、尚书C、春秋D、甘石星经12、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B、铜器C、其他器物D、纸张13、()的“寡欲”、“养心”、“养气”的修养方法直接为宋明理学家所继承。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14、被后人奉为“亚圣”的是()。
A、董仲舒B、孔子C、孟子D、朱熹15、《孙子兵法》是()学派的经典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导论》资料一、单选题(按第一个字的拼音字母排列)A1、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2、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C3、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人本思想)。
5、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外儒内法)。
6、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宋元时期)。
7、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南方亚文化圈)。
8、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
9、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蜕变时代)。
10、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洪秀全)。
D11、《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2、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人的作为)。
13、“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宋代)。
14、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15、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董仲舒)。
1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17、道教的出现是在(两汉之际)18、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
19、“道生一”语出(老子)。
F20、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流传于社会上层,佛教开始深入下层是在(东汉末年)。
2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两汉之际)。
22、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严复)。
23、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24、佛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相应地产生了士大夫的僧侣化和僧侣的士大夫化,其中,士大夫的僧侣化被称为(居士)。
G25、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六大区系)。
26、根据考古材料,中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
27、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最为准确的是(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28、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有理由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29、“观风”的意思是指(收集各地民歌,并从中找出民怨)。
30、关于我国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1、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河图》所处的形状)。
H32、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龙)。
33、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百家争鸣)。
34、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林逋)。
J35、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若君王违背上天之意,则天降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授命于新王朝。
这一说法即(王权天授)36、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酒器出名的氏族,如(长勺氏)。
3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8、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欲”合而为一的是(宋儒)。
K39、孔子释仁为(爱人)。
40、孔子认为最上等的是“生而知之者”,最下等的则是(困而不学)。
41、开禅宗作翻案文章的先例的人物是(慧能)。
L42、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出现于(宋学兴起之时)。
43、临终前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人物是(文天祥)。
44、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提出重建礼教最早始于(孔子)。
45、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秦)。
46、龙凤相配,最主要的就是象征着(阴阳和合)。
47、历史上有茶仙之称的是(唐代陆羽)。
M48、墨家用以规范行为的是(天下公利)。
49、名士文化不断演变,名士从置身山林一变而为设馆授徒、主持讲坛、批评朝政,是在(宋元)。
50、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宋元话本)。
N51、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的何种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天理)。
Q52、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53、秦王朝的统治术主要采取的是(法家思想)。
54、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闭关锁国)。
55、清政府废除八股取士而改试策论,是在(1901年)。
56、清朝综合处理边疆事务的机构是(理藩院)。
57、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乎其学位(宋学),以示与汉学区别。
R58、儒家的“仁学”之所以既能为统治者所接受也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的原因是(“仁学”建立在切近人伦的亲情之上)。
59、儒佛道三家思想第一次碰撞的产物是(魏晋玄学)。
60、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的人生的最佳道路是(学而优则仕)。
S61、四大发明出现之后,在中国并未获得改进,但在欧洲及日本朝鲜却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这一现象说明了(伦理化的认识方式对科学精神的扼杀和制约)。
62、“恕”的本意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3、《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清廷借修书以毁书)。
64、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理)。
65、“四艺”之中,居首的是(琴)。
66、宋代催生出新的私学教育,其基地称为(书院)。
67、市民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明代)。
68、“山有山神,河有河伯,海有海神有龙王,灶有灶王爷”,仙文化中的这一情况体现了(巫史文化的特色)。
69、《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在清代的(乾隆年间)。
70、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象征着(正义、正气)。
T71、提出“天人感应”理论的是(董仲舒)。
72、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科举制的实施)。
73、唐代书法中,“狂草”的代表人物是怀素和(张旭)。
74、唐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科举制)。
75、唐代的古文运动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其主要目的是(排斥、打击六朝以来兴起的骈俪文风)。
76、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长安)。
77、唐文化以高势能文化的姿态向四周输出、辐射,影响了周边的国家。
其中,曾派出遣唐使达18次之多的国家是(日本)。
78、唐代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班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钟鼎)。
79、体现经世致用精神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其作者是(黄宗羲)。
80、唐传奇及宋元话本里的侠文化表述,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心理是(下层人的心理安慰)。
81、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唱)。
82、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
这有利于中央对一些地区的统治,这些地区包括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西藏)。
83、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郑观应)。
W84、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左氏传)。
85、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气韵生动)。
86、魏晋时期,谈玄者多为士族名士,他们谈玄的特点是(注重哲理上的思辨的探究)。
87、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伦理的法制化)。
88、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唐代的“安史之乱” )。
89、《物理小识》的作者是(方以智)。
90、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91、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老子》)。
92、魏晋时期星期是玄学,第一次将(个体人格)摆到最为重要的位置。
X93、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的思想家是(老子)。
94、先秦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墨家)。
95、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有(法、术、势)。
96、西汉时,司马谈对战国诸子学说的短长作了较公允的评价,他将诸子概括为(六家)。
97、学术导向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旨归的学派是(儒家)。
98、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大一统)。
99、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民主与科学)。
100、西方传教士第一次直接进入中国是在(明代中期)。
101、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的人物是(梁漱溟)。
102、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
103、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苏秦)。
104、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儒,墨,道,法)。
Y105、阴阳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至为重要,《周易》一书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体现于(六十四卦)。
106、殷商时期的文化有浓重的神本色彩,承担神人交通重任的是(巫史)。
107、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以蓍草占吉凶)。
108、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更重意趣与心境)。
109、元朝代表性文化的特点是(外露型)。
110、殷商时期,中国社会处于谁的威力之下?(神)。
111、义和团的斗争,最初打出的旗号是(反清、灭洋)。
Z112、在中国文化里,道本源于天,反映于个体就是(德)。
113、主张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的学派是(墨家)。
114、战国时代,我国水利工程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都江堰)。
115、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
116、战国时期出现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即(《离骚》)。
117、战国时期,我国死后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期中不属于这种原因的是(政治上的大统一)。
118、中国人所说的“柔能克刚、水滴石穿”,意在强调的是(阴胜于阳)。
119、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之所以天下大乱,主要是因为(周代的礼教被破坏了)。
120、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四家是(儒、墨、道、法)。
121、在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阶层处于社会的(统治阶级底层)。
122、在八卦中,象征阴阳、天地父母的是(乾、坤两卦)。
123、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兼爱)。
124、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传宗接代)。
125、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更注重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