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化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团结等品质属于( B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行为文化2.我国各族人民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 C )A.阶级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地域性3.中华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 A )A.农耕经济B.海洋经济C.游牧经济D.商品经济4.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谁创立于什么时期( B )A.商纣王商代B.周公西周C.孔子东周D.秦始皇秦代5.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建立在( B )之上。
A.姻亲关系B.血缘关系C.朋友关系D.君臣关系6.诸子百家的兴起,其目的主要在于( C )A.彰显个人才华B.争取统治地位C.救时之弊D.获得一官半职7.玄学追求的是( A )A.放任旷达的生活旨趣B.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长生成仙的人生理想D.普渡众生的人生志趣8.理学家以天理遏制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约束,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 D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A.开放包容B.天人合一C.和合精神D.气节与德操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 B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0.在致力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应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体现了( A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1.我们做事情求大同存小异,兼容并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讲求胸襟与格局,这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深受( C )思想影响。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2.我们自小就立志高远,自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甘人后,面临困境能从容勇敢面对,这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句话体现了( D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2018.1)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A.射B.御C.礼D.武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4.“豆蔻”是指(A)岁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16.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哪国人?(B)A.秦国B.楚国C.魏国D.赵国17.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B )A.诸葛亮B.蔺相如C.曹操D.越王勾践18.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A.彖传B.穀梁传C.象传D.文言传19.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2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答案:D2.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指的是以下哪四部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C. 《春秋》《左传》《国语》《史记》D. 《道德经》《庄子》《列子》《韩非子》答案:B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什么角色?A.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反派角色、老生角色、丑角B.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正面角色、老生角色、丑角C.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反派角色、儿童角色、丑角D.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正面角色、儿童角色、丑角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______”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答案:兰亭序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6.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灯节三、简答题7.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给小孩压岁钱等,体现了家庭团聚和辞旧迎新的意义。
8. 请简述中国的茶文化。
答案: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品茶、赏茶、茶艺等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强调的是和谐、尊重、纯洁和宁静,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京剧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艺术特点包括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以及脸谱、服饰、舞台设计等视觉艺术。
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传承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五、案例分析题10. 某学校计划举办一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请你为这次展览设计三个主题展区,并简要说明每个展区的展示内容。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部著作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解析: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介子推与寒食节有关。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针灸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属于四大发明。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答案:B5. 京剧的主要唱腔有()A.西皮和二黄B.高腔和昆腔C.吹腔和拨子D.南梆子和四平调答案:A解析:京剧的主要唱腔为西皮和二黄。
西皮的曲调比较明快亮丽,二黄的曲调则较为深沉舒缓。
高腔是弋阳腔等戏曲的唱腔,昆腔是昆曲的唱腔,吹腔和拨子是徽剧等的唱腔,南梆子和四平调是京剧的辅助唱腔。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解析:“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 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吃年夜饭、______等。
答案:守岁(或拜年等合理答案)解析:春节有很多习俗,守岁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拜年是春节期间走访亲友互相祝贺新年等。
4.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______结构。
答案:木构架解析:木构架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5. 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______。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

1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 〕A春秋左氏传B国语C史记D资治通鉴2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 〕等标准社会生活和行为准那么的观念.A仁、礼B法、术、势C兼爱D无为3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A家族观念B忠君观念C个体人格D社会群体4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D 〕,以示与汉学区别.A理学B道学C考据学D宋学5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 〕A德B道C君子D仁6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C 〕就开始的.A先秦B秦C西汉C东汉7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A阴B阳C阴阳互动D阳胜于阴8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A天人合一B中庸C阴阳D无为9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A 〕A违法犯禁之徒B循规蹈矩之士C好学谦虚之人D仁慈善良之辈10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B 〕的象征.A仁义、忠诚B正义、正气C万物有灵D驱邪逐怪11 .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增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治理. 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 〕等地区的统1治.A.台湾B.西藏C,云南D.青海12 .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 〕A.郑关应B.冯桂芬C.薛福成D.魏源13 .以下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 〕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A.梁漱溟B.熊十力C.冯友兰D,马一浮14 .历史上最表达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 〕A秦B西汉C东汉D唐15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 〕A唐诗B宋词C元曲D宋元话本16 .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以下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 〕A宗大B尚鬼C嗜酒D以蓍草占吉凶17 .以下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C 〕A吴起B孙武C苏秦D孙膑18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A 〕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C儒、道、法、阴阳D儒、道、墨、阴阳19 .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根底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 〕A荀卿B孟轲C董仲舒D韩愈20 .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 〕A?诗经?B?春秋左氏传?C?史记?D?庄子?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气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 〕A当时的经济根底出现了大的变化.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 〕 A 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 政治上的大一统D 汉武帝独尊儒术 4、道教的出现是在 〔D 〕A 先秦时期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D 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D 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9、唐代文化高度兴旺,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 〕10、"心性本觉"是〔C 〕佛教的思想 A 印度B 西藏C 中国D 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B 〕A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 唐代的"安史之乱〞C 永嘉之乱D 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风格雅,神韵超然表达在〔D 〕A 宋画的淡远B 宋诗的浅易C 宋词的俚俗D 宋文纤徐委备 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 C 〕 A 东部文化的西移B 西部文化的东移 C 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 北方文化的南移 14、表达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 〕A 唱B 念C 做D 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B 〕A ?论语?B ?老子?C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C 武那么大的圆融三教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A 敦煌 B 洛阳 ?庄子?D ?周易?〔B 〕D 科举制的实施 D 韩愈的排佛 D 〕 C 河北 D 长安 A 诗歌B 钟鼎C 书法D 舞蹈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华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开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 C 〕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局部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局部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 〕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央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B 〕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方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拟,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疑心, 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 〕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1、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 〕A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D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2 .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熟悉正确的选项是〔B〕A什么也不用做B不生事扰民就能到达天下大治的状况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3 .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B 〕A两汉之际B东汉末年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4 .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D 〕A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B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C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局部5 .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A 〕A天人合一的思想B山水本身的秀丽C热爱祖国的情结D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参加的.6 .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下面所列,不正确的选项是〔C 〕A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B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D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7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顶峰是〔 A 〕A殷商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8 .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C 〕A东北亚文化圈B中原亚文化圈C南方亚文化圈D西北亚文化圈9 .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A〕A正统B道统C文统D佛统10 .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A 〕A在善地停止下来B停下来即是至善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11 .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A 〕A气韵生动B朴质浑厚C小巧精美D怪诞离奇12 .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C〕A礼B义C理D法13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C 〕A魏源B冯桂芬C郑观应D孙中山14 .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A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C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15 ."义〞在后来的开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 D 〕A侍仆对主人的忠诚B大臣对皇帝的尽忠C江湖问人的一种气概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16 ."页〞在最初是从?易?中“元亨利贞〞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C 〕A是古代一种变态的性意识B本质上是一种讲究卫生的思想C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D以女子童贞为桔祥的思想17 .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C 〕A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B出仕朝廷随波逐流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D由于隐居而出大名18 .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D 〕A是一种虚幻的图画景象B由创作主体心造之境C就是现实的物境D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19 .从根源上讲,炼丹是〔C 〕的思想A道家B道教C神仙家D佛教20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 〕A法家B道家C墨家D阴阳家。
中华传统文化选择题

中华传统文化选择题
1. “四书五经”不包括下面哪一本经典?
a) 《论语》
b) 《大学》
c) 《三字经》
d) 《道德经》
答案:d) 《道德经》
2. 下面哪个字是由“田”和“力”组成的?
a) 力
b) 男
c) 花
d) 米
答案:b) 男
3. 下面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a) 圣诞节
b) 愚人节
c) 元宵节
d) 感恩节
答案:c) 元宵节
4. 以下哪种文学体裁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学?
a) 小说
b) 诗歌
c) 戏剧
d) 杂文
答案:a) 小说
5. 下面哪个典故与草船借箭有关?
a) 李广射虎
b) 韩信点兵
c) 孙膑献计
d) 周瑜打黄盖
答案:d) 周瑜打黄盖
6. 下面哪个民间艺术形式是源自四川的?
a) 蒙古族马头琴
b) 秦腔
c) 川剧变脸
d) 评剧
答案:c) 川剧变脸
7. 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a) 孟子
b) 蔡伦
c) 鲁迅
d) 贾谊
答案:a) 孟子
8. 以下哪个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
a) 故宫
b) 颐和园
c) 长城
d) 明陵
答案:a) 故宫
9. 以下哪个字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代表?
a) 月
b) 花
c) 绸
d) 音
答案:a) 月
10. 下面哪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医学家?
a) 李时中
b) 董氏针灸
c) 华佗
d) 黄帝内经答案:c) 华佗。
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核心,其中“四书”指的是: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春秋、大学、中庸、孟子D. 易经、春秋、大学、中庸答案:B2. 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骆宾王D. 李白答案:D3.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来源于: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A. 秀才B. 举人C. 进士D. 状元答案:D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B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所著?A. 《国语》B. 《左传》C. 《史记》D. 《春秋》答案:C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文化理念?A. 儒家的仁爱思想B. 道家的无为思想C. 墨家的兼爱思想D. 法家的法治思想答案:A9.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哪首诗?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孔子12. 中国传统戏曲中,扮演性格刚烈、有失忠厚的男性角色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净13.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金代诗人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元好问14. “滴水穿石,非力也,而________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 )A春秋左氏传B国语C史记D资治通鉴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B法、术、势C兼爱D无为3•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家族观念B忠君观念C个体人格D社会群体4•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D ),以示与汉学区别。
A理学B道学C考据学D宋学5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 )A德B道C君子D仁6•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C )就开始的。
A先秦B秦C西汉C东汉7.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
A阴B阳C阴阳互动D阳胜于阴8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天人合一B中庸C阴阳D无为9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A )A违法犯禁之徒B循规蹈矩之士C好学谦虚之人D仁慈善良之辈10.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A仁义、忠诚B正义、正气C万物有灵D驱邪逐怪11. 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
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 )等地区的统1治。
A.台湾B.西藏C.云南D.青海12. 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 )A.郑关应B.冯桂芬C.薛福成D.魏源13. 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 )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
A.梁漱溟B.熊十力C.冯友兰D.马一浮14•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A秦B西汉C东汉D唐15.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A唐诗B宋词C元曲D宋元话本16. 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 )A宗天B尚鬼C嗜酒D以蓍草占吉凶17•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C )A吴起B孙武C苏秦D孙膑18.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A)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C儒、道、法、阴阳D儒、道、墨、阴阳19. 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 )A荀卿B孟轲C董仲舒D韩愈20. 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 )A《诗经》B《春秋左氏传》C《史记》D《庄子》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 )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 ) A 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 政治上的大一统D 汉武帝独尊儒术 4、道教的出现是在 (D )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D 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D 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9、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B )A 诗歌B 钟鼎C 书法D 舞蹈10、 "心性本觉"是(C )佛教的思想 A 印度B 西藏C 中国D 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B ) A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 唐代的"安史之乱" C 永嘉之乱D 靖康之难12、 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 )A 宋画的淡远B 宋诗的浅易C 宋词的俚俗D 宋文纡徐委备 13、 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 C ) A 东部文化的西移B 西部文化的东移 C 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 北方文化的南移 14、 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 )A 《论语》B 《老子》C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A 敦煌B 洛阳 《庄子》D 《周易》(B )D 科举制的实施 D 韩愈的排佛 D )C 河北D 长安A唱B念C做D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1、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D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2 •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B)A什么也不用做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3•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B )A两汉之际B东汉末年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4•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D )A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B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C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5•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A )A天人合一的思想B山水本身的秀丽C热爱祖国的情结D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
6 •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C )A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B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D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
7.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A )A殷商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8. 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C )A东北亚文化圈B中原亚文化圈C南方亚文化圈D西北亚文化圈9. 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A)A正统B道统C文统D佛统10. 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A )A在善地停止下来B停下来即是至善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11. 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A )A气韵生动B朴质浑厚C小巧精美D怪诞离奇12. 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C)A礼B义C理D法13.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C )A魏源B冯桂芬C郑观应D孙中山14. 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C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15. "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D)A侍仆对主人的忠诚B大臣对皇帝的尽忠C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16. "贞"在最初是从《易》中"元亨利贞"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C )A是古代一种变态的性意识B本质上是一种讲究卫生的思想C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D以女子童贞为吉祥的思想17•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C )A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B出仕朝廷随波逐流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D因为隐居而出大名18. 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D )A是一种虚幻的图画景象B由创作主体心造之境C就是现实的物境D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19. 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 )的思想A道家B道教C神仙家D佛教20.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 )A法家B道家C墨家D阴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