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思考题
大学大二学期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大二学期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篇一:大学有机化学二课后题第二章饱和脂肪烃2.1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 中各碳原子的级数。
a.CH3(CH2)32)3CH3C(CH3)22CH(CH3)2CH3d.CH3CH2CH2b.HHHHHHHHHHc.CH322CH3)2CH231HH。
CH3CH3e.3H3CH3f.(CH3)4Cg.CH32CH32H52CH2CH3h.(CH3)2CHCH2CH2CH(C2H5)2答案: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5-butyl-2,4,4-trimethylnonaneb. 正己烷hexanec. 3,3-二乙基戊烷3,3-diethylpentaned. 3-甲基-5-异丙基辛烷5-isopropyl-3-methyloctanee. 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 (iso-butane)f. 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 (neopentane)g. 3-甲基戊烷3-methylpentaneh. 2-甲基-5-乙基庚烷5-ethyl-2-methylheptane2.2 下列各结构式共代表几种化合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3a.CH32CHCH3CH3d.CH32CHCH3H3CCH3e.CHCH33CH3CH3CHCH2CHCH3CH33f.b.CH3CHCH3CH2CH33CH3CH33CH33CH3CH3c.CH3CH3CH33CH3CH3答案:a =b = d = e为2,3,5-三甲基己烷c = f 为2,3,4,5-四甲基己烷2.3 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假如某个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予以更正。
a. 3,3-二甲基丁烷b. 2,4-二甲基-5-异丙基壬烷 c. 2,4,5,5-四甲基-4-乙基庚烷 d. 3,4-二甲基-5-乙基癸烷e.2,2,3-三甲基戊烷 f.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g. 2-异丙基-4-甲基己烷h. 4-乙基-5,5-二甲基辛烷答案:a.错,应为2,2-二甲基丁烷b.c.d.e.f.错,应为2,3,3-三甲基戊烷g.错,应为2,3,5-三甲基庚烷h.2.5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不要查表)。
大学化学全书思考题和练习题简答

绪论2. 错3. A4. D5. 4.99 mol6. 5.1 mmol·L-17. (1) 15.8 mol·L-1(2) 14.8 mol·L-1 8. 0.32 L 9. 10.3 m L 10. 4.00 mmol 11. 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2. 2.4 mol·kg-1 2.2 mol·L-1 0.04113. 0.018 14.(1) 0.023 0.977 (2) 1.34 mol·kg-1第一章稀溶液的依数性6. 2.33kPa7. ⑴乙溶液⑵甲溶液变稀,乙溶液变浓,直到二者蒸气压相等⑶ 3.22g 8. C14H10 9. 28.1 -1.85℃10. C10H14N2 11. 8 12. 342.713. 凝固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A = B>D14. 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B>C>A15. A16. D 17. B 18. 6.91×104 19. 722 kPa20. K3Fe(CN)6→3K+ + [Fe(CN)6]3-21. 是22. C6H12O6的浓度大,在同样温度下渗透压大。
23. Na2CO3溶液的渗透浓度高,沸点就高。
24. 2.323 kPa 25. 6.85 ×104 g · mol-126. -24.4℃27. 0.30 mol·L-128. 122 g·mol-1,244 g·mol-129. ⑴ 251 g·mol-1⑵ 4.54×10 –4 kPa ⑶- 0.0148℃30. (1)错(2) 错31 A32. C 33. C笫二章电解质溶液1. 答:2. 答:3. (1)H2O + H2O OH-+ H3O+(2)HCO3—+ H2O CO32—+ H3O+(作为酸)HCO 3— + H 2OH 2CO 3 + OH — (作为碱) (3)HSO 4— + H 2OSO 42— + H 3O + (作为酸) HSO 4— + H 2OH 2SO 4 + OH - (作为碱) (4)H 2PO 4— + H 2OHPO 42- + H 3O + (作为酸) H 2PO 4— + H 2OH 3PO 4 + OH — (作为碱) 4. H +的浓度并不是PO 43—浓度的3倍。
大学化学思考题

《大学化学》思考题2005年12月1. 根据J 与K θ的变化关系,讨论为什么增加产物的浓度,平衡向着逆方向移动?为什么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正方向方移动?2. 钟乳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 3,根据平衡CaCO 3+CO 2+H 2O Ca(HCO 3)2讨论钟乳石的形成机理。
3. 从可行性、加快速率、提高效率和效益的角度,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解决合成氨的生产条件的优化问题,包括生产中的压力,温度,催化剂和分离手段。
N2(g)+3H 2(g ) 2NH 3(g)4. 若C+O 2=1/2CO ,C+O 2=CO 2,CO+1/2O 2=CO 2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K 1θ,K 2θ,K 3θ,从盖斯定律及K θ与△G θ的关系出发,讨论各平衡常数的关系。
5. 请根据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定义推导出任意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与各反应物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关系。
6. 对任意反应是否温度升高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请讨论。
7. Kelvar 是一种强度很高的聚合物,可它制造的绳子用于海水和钻井平台,其强度相当于钢丝绳强度的20倍,也可用于制造防弹背心,合成它的单体为: NH 2H 2N C C O OH OH O(1) 请写出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注明其链节和单体单元,并写出其缩聚反应式。
(2) 注明两条分子链之间的氢键。
(3) 如果它的平均分子量为105,则它的分子链平均聚合度为多少?(4) 与钢丝绳相比,在海水中使用它有什么优点?8. 汽车用铅蓄电池电力不够,不能使汽车正常发动,这时,电池内的溶液中H +浓度比正常工作时高还是低?说明其化学原理。
9. 苯环的分子式为C 6H 6,分子呈正六边形结构,请从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各碳原子的化学键。
10. 空气中少量的硫化物会与银器反应生成Ag 2S 而使其失去光泽,有效的处理办法是将银器与一小片锌用导线连接浸到含有少量盐的溶液中去,请分析为什么这种方法能够使银器恢复光泽?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在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本文为大家提供的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实验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 为什么酸碱滴定实验中常用酚酞或溴酚绿作为指示剂?答案:酚酞或溴酚绿能够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颜色变化明显,便于判断滴定终点。
2. 在滴定过程中,为什么滴定瓶应该定期晃动?答案:滴定瓶定期晃动可以使反应充分均匀,加快反应速率,保证反应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实验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如何判断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答案:可以使用亚铁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溶液,观察颜色变化,直到出现镉红色为止。
根据反应的配比关系,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的浓度。
2. 为什么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选择亚铁离子为标准溶液?答案:亚铁离子易氧化成二价铁离子,且能够和一些氧化剂发生定量的反应。
因此亚铁离子可作为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标准溶液使用。
实验三:络合滴定实验1.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常用硬质底物?答案:硬质底物通常为指定化学计量比的金属离子配合物,可以通过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得到配合物的浓度,便于滴定分析。
2.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添加 EDTA 后溶液会从酸性转变为碱性?答案:EDTA 为四碱金属络合剂,当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金属离子被完全配合,溶液中的 H+ 反应会减少,导致溶液由酸性转变为碱性。
实验四:气体液体分配实验1. 气体液体分配实验中,为什么需要用饱和盐水洗涤气体?答案:饱和盐水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杂质和湿气,使气体更纯净,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为什么实验中垂直锥形瓶加水会产生水柱?答案:在锥形瓶中,水柱的高度取决于水与气体的平衡压力差。
平衡压力差会产生一个等于水柱高度的水头,使水柱高度达到稳定。
实验五:测定能量消耗实验1. 为什么在测定能量消耗实验中需要燃烧样品?答案:燃烧样品可以产生热量,在测定过程中,可以利用热量的释放量来计算燃料的热值。
有机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第二版思考题答案

有机化学华东理工大学第二版思考题答案有机化学华东理工大学第二版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请区别下列化合物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 NaHCO3 金刚石 CaC2 淀粉棉花淀粉和棉花是有机物思考题1-2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所属类别:(1)CH3-CH2-NH2 (2)CH3-CH2-SH (3)CH3-CH2-COOH (4)CH3-CH2-CH2-Cl (5)CH3COCH3 (6)C6H5NO2开链化合物:1-5;芳香环类:6官能团:氨基、巯基、羧基、卤素、羰基、硝基思考题1-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结构式并判断是否符合八隅规则 A氨 B水C乙烷 D乙醇 E硼烷(BH3)HHNHHHOHHCHHCHHHBHH硼烷不符合八隅规则思考题1- 4 比较下列化合物中的C-H与C-C键长 A乙烷 B乙烯 C乙炔C-H键长次序:A > B > C;C-C键长次序:A > B > C思考题1-5:请写出下列化合物Lewis结构式,并指出形式电荷甲烷H3N―BH3 [H2CNH2]+ (CH3)2O―BF3 [CH3OH2]+ HHCHHHHNHHBHHHHCNHH3CHH3COHBHHHHCHOHH思考题1-6:请写出下列化合物共振共振结构式OONHOONHONHO思考题1-7:请写出下列化合物共振结构式,并比较稳定性大小和主要共振式。
A[CH3OCH2]+HHOCHBH2C=CH―CH2+HHCH主要共振式OCHHCH2C=CH―NO2AHCH次要共振式BH2C=CH―CH2+主要共振式ONO+H2C―CH=CH2主要共振式ONOH2CONOCH2CHCH2CHCHC主要共振式主要共振式次要共振式思考题1-8:请解释下列异构体沸点差异。
CH3CH3CH2CH2CH2CH3沸点36℃CH3CHCH2CH328℃CH3CH3CCH310℃CH3分子的形状越是接近球状,表面积越是小,导致分子间作用力减小。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乙醇和丙酮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乙醇和丙酮
1.蒸馏的应用是什么?共沸混合物可以通过蒸馏分离吗?
2.在蒸馏装置中,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或温度计水银球上。
末端在蒸馏头侧管下限水平线的上方或下方是否正确?为什
么?
3.蒸馏前加沸石有什么作用?如果你忘记在蒸馏前加入沸石,你能立即在接近沸腾的液体中加入沸石?当重复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可以继续用?
1.答:蒸馏过程主要用于如下:
(1)分离沸点明显不同(相差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
(2)用常数法测量沸点,判断液体的纯度。
(3)除去液体中含有的不挥发物质。
(4)由于需要浓缩溶液,回收溶剂或蒸发部分溶剂。
共沸混合物不能通过蒸馏分离。
(3)除去液体中含有的不挥发物质。
(4)由于需要浓缩溶液,回收溶剂或蒸发部分溶剂。
共沸混合物不能通过蒸馏分离。
2.答:都不正确。
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处于气液共。
3.答:蒸馏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
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决不能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因为这样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
发生着火等事故。
应该待液体冷却至其沸点以下,再加入沸石为妥。
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气体,冷却后孔隙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应加入新的沸石。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标准答案

⼤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标准答案要靠近瓶颈内壁,不要接近瓶⼝,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测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向上稍提起,同时直⽴,是附着在烧杯嘴上的⼀滴溶液流回烧杯内。
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少量蒸馏⽔按上述⽅法洗3-4次,洗涤液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
实验⼆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的标定思考题:1)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量筒量取盐酸和⽤台秤称固体氢氧化钠,⽽不⽤移液管和分析天平?配制的溶液浓度应取⼏位有效数字?为什么答:因为浓盐酸容易挥发,氢氧化钠吸收空⽓中的⽔分和⼆氧化碳,准确量取⽆意义,只能先近似配制溶液浓度,然后⽤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所以配制时不需要移液管和分析天平。
因为配制时粗配,配制的溶液浓度应取⼀位有效数字。
2)标定HCl溶液时,基准物,称0.13g左右,标定NaOH溶液时,称邻苯⼆甲酸氢钾0.5g左右,这些称量要求是怎么算出来的?称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根据滴定时所需盐酸或氢氧化钠的体积在20-25ml估算出来的。
因为滴定管在读数时会存在⼀定误差,消耗体积在20-25ml 时相对误差较⼩。
称太多,所需盐酸或氢氧化钠可能会超过滴定范围,⽽且会造成浪费;称太少,相对误差较⼤,不能满⾜误差要求。
3)标定⽤的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答:基准物质应具备:(1)组成物质应有确定的化学式;(2)纯度要求在99%以上;(3)性质稳定;(4)有较⼤的摩尔质量;(5)与待标定物质有定量的化学反应。
4)溶解基准物质时加⼊50ml蒸馏⽔应使⽤移液管还是量筒?为什么?答:⽤量筒。
因为基准物质的质量是⼀定的,加⼊50ml蒸馏⽔只是保证基准物质完全溶解,不影响定量反应有关计算,所以只需⽤量筒取⽤就可以了。
5)⽤邻苯⼆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为什么选⽤酚酞指⽰剂?⽤甲基橙可以吗?为什么?答:邻苯⼆甲酸氢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在⽔溶液中显微碱性,酚酞的显⾊范围为pH8-10,可准确地指⽰终点。
(完整版)大学大二学期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熔点的测定1.测定熔点时, 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 尚有一针孔。
(3)熔点管不洁净;(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的不紧密。
(6加热太快。
答: (1 熔点管壁太厚, 影响传热, 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 熔点偏低(3 熔点管不洁净, 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 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4 熔点偏低(5 样品研得不细或装的不紧密, 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 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 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 结果导致熔距加大, 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6 加热太快, 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 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 熔距加大。
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有机化合物再作第二次测定呢?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 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二、重结晶提纯有机物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 重结晶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1)选择适宜溶剂, 目的在于获得最大回收率的精制品。
(2)制成热的饱和溶液。
目的是脱色。
(3)热过滤, 目的是为了除去不溶性杂质(包括活性炭)。
(4)晶体的析出, 目的是为了形成整齐的晶体。
(5)晶体的收集和洗涤, 除去易溶的杂质, 除去存在于晶体表面的母液。
(6)晶体的干燥, 除去附着于晶体表面的母液和溶剂。
2.重结晶时, 溶剂的用量为什么不能过量太多, 也不能过少?正确的应该如何?答: 过量太多, 不能形成热饱和溶液, 冷却时析不出结晶或结晶太少。
过少, 有部分待结晶的物质热溶时未溶解, 热过滤时和不溶性杂质一起留在滤纸上, 造成损失。
考虑到热过滤时, 有部分溶剂被蒸发损失掉, 使部分晶体析出留在波纸上或漏斗颈中造成结晶损失, 所以适宜用量是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后, 再多加20%左右。
3、用活性炭脱色为什么要在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答:说法一、若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就加入活性炭, 就无法观察到晶体是否溶解, 即无法判断所加溶剂量是否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 Co(Ⅲ)以通式CoCl m•nNH3生成八面体构型配合物,m及n的值可能是哪些?若1mol的一种上述配位化合物与Ag+离子作用生成1molAgCl沉淀,问m和n的数值各为多少?答:(1)由于Co(Ⅲ) 为+3,则m=3,CoCl m•nNH3为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即配位数为6。
n的值可能为6、5、4、3(2)1mol配位化合物与Ag+离子作用生成1molAgCl沉淀,配合物的外界为1,n=6-(3-1) =42. 在不同条件下,可从三氯化铬水溶液中获得3种不同颜色的配合物。
分别加入AgNO3后,紫色的可将氯全部沉淀为AgCl,而蓝绿色的有2/3的氯沉淀出来,绿色的加入AgNO3后只有1/3的氯沉淀为AgCl,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答:紫色[Cr(H2O)6]Cl3蓝绿色[CrCl(H2O)5]Cl2绿色[CrcCl2(H2O)4]Cl3. 衣物上的铁锈渍,可先用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润湿,再滴加草酸溶液,然后以水洗涤而除去。
试予以解释。
答:衣物上的铁锈渍,先用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润湿,是使其氧化并以Fe3+存在,滴加草酸溶液,Fe3+与C2O42-形成易溶于水的络合物,用水冲洗即可除去。
4. [Fe(H2O)6]2+为顺磁性, 而[Fe(CN)6]4–为反磁性, 请分别用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解释该现象。
答:价键理论[Fe(H 2O)6]2+ 配离子中的Fe 3+离子在配位体H 2O 影响下,3d 轨道的五个成单电子占据五个轨道,外层的4s ,4p ,4d 轨道形成sp 3d 2杂化轨道而与6个H 2O 成键,形成八面体配合物。
[Fe(CN)6]4– 配离子中的Fe 3+离子在配位体CN -—影响下,3d 轨道的五个成单电子占据3个轨道,剩余2个空的3d 轨道同外层的4s ,4p 轨道形成d 2 sp 3杂化轨道而与6个CN —-成键,形成八面体配合物。
晶体场理论[Fe(H 2O)6]2+轨道分裂能△o=10400cm -1 ,P=17600cm -1,因P ﹥△o ,故为高自旋态,顺磁性。
[Fe(CN)6]4–轨道分裂能约为△o=26000cm -1 ,P=17600cm -1,因P<△o ,故为低自旋态,反磁性。
5.已知[MnBr 4]2-和[Mn(CN)6]3-的磁矩分别为5.9B.M 和2.8B.M.。
试根据价键理论推测这两种离子d 电子分布情况及它们的几何构型。
解:(1)[MnBr 4]2-根据: BM n n )2(+=μ,BM n n BM )2(9.5+=n=5即[MnBr 4]2-的中心离子中有5个3d 单电子,分别占5个 3d 轨道,因此中心离子采取的杂化方式应为sp 3,则[MnBr 4]2-为正四面体形。
(2) [Mn(CN)6]3-根据:BM n n )2(+=μBM n n BM )2(8.2+=n=2即[Mn(CN)6]3-的中心离子中有2个3d单电子,空出2个3d轨道与最外层的4s、4p轨道进行杂化,因此中心离子采取的杂化方式应为d2sp3,则- [Mn(CN)6]3-为正八面体形6. 用配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现象:(1)AgCl固体不能溶于NH4Cl溶液,却能溶于氨水中。
(2)在血红色的[Fe(NCS)3]溶液中加入ZnCl2,溶液颜色无变化;加入SnCl2,血红色退去。
(3)用NH4SCN溶液检出Co2+时,加入NH4F可消除Fe3+的干扰。
(4)在Al3+和Zn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生成Al(OH)3白色沉淀,而不生成Zn(OH)2沉淀。
(5)在[Cu(NH3)4]2+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的颜色由深蓝色变为浅蓝色。
解:Ag+2NH3·H2O ≒[Ag(NH3)2]Cl +H2OCO2++ SCN-≒[CO(SCN)4]2-Fe3+ + 6F-≒[FeF6]3-Zn2+ + 4NH3·H2O ≒[Zn(NH3)4]2+ + 4H2O[Cu(NH3)4]2+ +H+≒Cu2+ + 4NH4+7.已知两种钴的配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Co(NH3)5BrSO4,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时,产生BaSO4沉淀,但加AgNO3时不产生沉淀;而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则与之相反。
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分子式并指出钴的配位数和化合价。
解: 分子式配位数化合价[CoBr(NH3)5]SO4 6 +3[CoSO4 (NH3)5] Br 6 +38. 选择适当的试剂,使下列的前一化合物转化为后一化合物。
并写出每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g→AgNO 3→AgCl→[Ag(NH 3)2]Cl→AgBr→AgI→Na 3[Ag(S 2O 3)2]→Ag 2S→AgNO 3Ag → AgNO 3 → AgCl → [Ag(NH 3)2]Cl → AgBr → AgI →Na 3[Ag(S 2O 3)2] → Ag 2S → AgNO 33Ag+4HNO 3 == 3Ag+NO ↑+2H 2OAgNO 3 + NaCl = AgCl ↓ + NaNO 3AgCl+2NH 3·H 2O ≒ [Ag(NH 3)2]Cl +H 2O[Ag(NH 3)2]Cl + HBr= AgBr ↓+NH 4Cl + NH 3AgBr + NaI = AgI ↓+ NaBrAgI + 2 Na 2S 2O 3 = Na 3[Ag(S 2O 3)2]+NaI2 Na 3[Ag(S 2O 3)2] + Na 2S=AgS ↓+ 4Na 2S 2O 3AgCl + 2NH 3·H 2O = [Ag (NH 3)2]Cl + H 2O[Ag (NH 3)2]Cl + HBr = AgBr + NH 4Cl +NH 3AgBr + NaI = AgI + NaBrAgI + Na 2S 2O 3 = Na[Ag (S 2O 3)2] + NaINa[Ag ( S 2O 3)2] + Na 2S = Ag 2S + 4 Na 2S 2O 33Ag 2S + 8 HNO 3 = 6 AgNO 3 + 3S + 2NO ↑ + 4 H 2ONa 2S 2O 3HNO 3 HNO 3NaCl NH 3.H 2OHBr NaI Na 2S9. 一些具有抗癌活性的铂金属配合物,如cis-PtCl 4(NH 3)2、cis-PtCl 2(NH 3)2和cis-PtCl 2(en),都是反磁性物质。
请根据价键理论指出这些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类型,并说明它们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配合物。
答 :Pt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5d 96s 1(1)cis-PtCl 4(NH 3)2 Pt 为+4价,且是八面体配体,其中Pt 4+中的d电子为6,反磁性,则其杂化方式为d 2sp 3,内轨型配合物(2)cis-PtCl 2(NH 3)2 Pt 为+2价,且是平面正方形,其中Pt 2+中的d 电子为8,反磁性,则其杂化方式为sp 3d 2,内轨型配合物(3)cis-PtCl 2(en)10.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配位化合物在分析化学、湿法冶金、环境保护、生物医学、电镀等方面的实例各一个,并予以简要说明。
答:(1)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在用I -来测定Cu 2+时,共存的Fe 3+就会因也能与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干扰,加入F -,使与Fe 3+配位生成稳定的FeF 63-防止Fe 3+的干扰。
Fe 3+ + 6F - = [FeF 6]3-(2)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从NiS 中提取Ni 粉NiS +6NH3(aq) → Ni(NH 3)62++S 2-Ni(NH 3)62+ +H 2 → Ni(粉) + 2NH 4+ +4NH 3(3)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作为金属中毒的解毒剂,如BAL 2,3 — 二硫基—1—丙醇。
(4)在电镀中的应用:如电镀铜的工艺中,不能用CuSO 4溶液进行直接电镀,常加入配合剂焦磷酸钾K 4P 2O 7,使形成[Cu(P 2O 7)]6-配离子:[Cu(P 2O 7)]6- ≒ Cu 2+ + 2P 2O 74-加压加压Cu2+离子浓度降低,在镀件上Cu的析出电势降低,析出速率得到控制,从而有利于得到良好的镀层。
习题1.举例说明下列各名词:配合物配合物形成体配位原子配位数内轨型外轨型答:配合物是一类由中心金属原子(离子)和配位体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
例:[Cu(NH3)4]SO4配合物形成体:配离子中的中心离子如Cu2+ 、Pt4+。
配位原子:在配位体中与中心离子直接相结合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
如:[Cu(NH3)4]SO4中的N。
配位数:与中心离子直接相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总数叫做配位数。
外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仅用外层的空轨道进行杂化生成能量相同,数目相等的杂化轨道与配位体结合,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外轨型配合物。
内轨型配合物:受配位原子的影响,中心离子的(n-1)d轨道上的成单电子被强行配对,腾出内层能量较低的d轨道与n层的s、p轨道杂化,形成能量相等,数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来接受配位体的孤对电子,而形成的配合物。
2. 指出配离子[Ag(S2O3)2]3 、[Pt(en)2]2+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和配位数。
答: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数[Ag(S2O3)2]3- Ag+S2O32- 2[Pt (en)2]2+ Pt 2+ en 43.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1) 三硝基·三氨合钴(III) [Co(NO 3)3(NH 3)3](2)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III) [CoCl 2(NH 3)3H 2O]Cl(3) 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IV) [PtCl 2(OH)2 (NH 3)2](4) 六氯合铂(IV)酸钾 K 2[PtCl 6]4 试推断下列各配离子的中心离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及其磁矩。
(1)[Mn(C 2O 4)3]4- (2) [Fe(CN)6]4- (3) [Co(NCS)4]2- (4)[Ag(NH 3)2]+ (5) [AuCl 4] -答:(1)[Mn(C 2O 4)3]4- sp 3d 2 μ =5.9BM(2) [Fe(CN)6]4- d 2sp 3 μ =0.00BM(3) [Co(NCS)4]2- sp 3d 2 μ =3.87BM(4) [Ag(NH 3)2]+ :sp μ =0.00BM(5) [AuCl 4]- : dsp 2 μ =0.00BM5. 计算AgBr 在2.0mol•dm -3 Na 2S 2O 3溶液中的溶解度。
解:设AgBr 在2.00 mol•dm -3的Na 2S 2O 3的溶解度为x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