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基本原理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培训 2

(一) 什么是粉尘爆炸
粉尘云:悬浮在空气中的高浓度粉尘云团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 )的场所。根据爆炸性环境出现的频率或存在的时间可划分为不 同区域。
粉尘爆炸下限:粉尘云在给定能量点火源作用下,能发生自持 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单位: g/m 3 。 常用的粉尘爆炸极限
(三) 粉尘爆炸五要素
粉五 尘个 爆要 炸素
燃烧三要素
增加
氧气
可燃性粉尘
1-可燃性粉尘
点火源
2-氧气
3-火源
粉尘云 受限空间
5-粉尘云
4-限制
粉尘爆炸的条件
点火点火源
①明火焰 (动火、吸烟、气焊割等) ②高温物体 (过热马达、电烙铁、白炽灯、汽车排气管、烟囱火星、焊割 作业金属熔渣、暖气片等过热表面) ③电气火花 (接线盒、开关、控制箱漏电、短路、接触不良、继电器接点 等) ④撞击与摩擦(使用铁制工具、运输工具撞刮、润滑不良轴承、氧化剂 撞击) ⑤绝热压缩 ⑥光线照射与聚焦(雷闪电、光线聚焦) ⑦化学反应放(氧化燃烧、自燃)。 ⑧静电放电(电晕放电、静电积累、火花放电)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68号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已经2014年 8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 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 行。 •局 长 杨栋梁 •2014年8月15日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
一、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 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 二、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 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 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三、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 ,保证设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 作业工具。 四、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防水防潮设 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 五、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 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
粉尘爆炸的原理

粉尘爆炸的原理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事故,它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了解粉尘爆炸的原理对于预防和避免此类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粉尘爆炸的原理主要包括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三个要素。
首先,可燃粉尘是粉尘爆炸的基本条件之一。
可燃粉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具有爆炸危险的固体颗粒。
在工业生产中,木质、煤炭、化工产品等都可能产生可燃粉尘。
当这些粉尘在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物时,一旦遇到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
其次,氧气是粉尘爆炸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没有氧气就无法进行燃烧。
在大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当可燃粉尘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时,只要有点火源存在,就可能引发粉尘爆炸。
最后,点火源是粉尘爆炸发生的直接原因。
点火源可以是明火、高温表面、静电火花、机械摩擦等。
当粉尘遇到点火源时,可燃混合物就会发生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形成爆炸。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粉尘爆炸的原理需要引起重视。
为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粉尘的防护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可燃粉尘的收集和处理,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避免形成可燃混合物。
其次,控制氧气的含量。
可以通过通风、控制空气流动等方式,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可燃混合物的形成概率。
最后,严格控制点火源。
在生产现场,要加强对潜在点火源的管理和监控,减少点火源的产生和传播,避免引发粉尘爆炸。
总之,粉尘爆炸的原理涉及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三个要素,只有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时,粉尘爆炸才可能发生。
为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需要全面了解粉尘爆炸的原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
粉尘爆炸预防

粉尘爆炸预防一、背景介绍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事故,它可以在许多行业中发生,包括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化工、制药等。
粉尘爆炸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制定粉尘爆炸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粉尘爆炸的原理粉尘爆炸是指当可燃粉尘与空气中的氧气达到一定比例,并且存在着火源时,粉尘与氧气的混合物在一瞬间发生剧烈燃烧或爆炸。
粉尘爆炸的主要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
三、粉尘爆炸预防措施1. 粉尘收集和清除- 定期清理工作场所的可燃粉尘,包括地面、设备和管道等。
- 使用合适的吸尘器或清扫设备清除可燃粉尘,避免扬起粉尘。
- 确保收集和清除粉尘的设备和系统的有效性,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 防止粉尘扩散- 使用密封设备和系统,防止粉尘在工作场所扩散。
- 定期检查和更换密封件,确保其完好无损。
- 在需要的地方安装风帘或挡板,防止粉尘扩散到其他区域。
3. 控制点火源- 确保工作场所的电气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 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减少点火源的可能性。
- 避免使用明火作业,使用电子设备代替。
4.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检查设备的密封性,防止粉尘泄漏。
- 清洁和更换滤芯、滤网等部件,确保设备的过滤效果。
5. 培训和意识提高- 对员工进行粉尘爆炸的预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 向员工提供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确保他们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
- 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和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四、粉尘爆炸应急处理1. 发生粉尘爆炸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包括消防部门和救援队伍。
3. 尽量迅速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4. 关闭相关设备和系统,切断电源和气源。
5. 使用灭火器、泡沫或二氧化碳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6. 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以免加剧火势或导致粉尘扩散。
粉末爆炸原理

粉末爆炸原理
粉末爆炸是指由于粉末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当混合物遇到点火源时,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能和产生气体等物质,引发爆炸的一种现象。
粉末爆炸的原理归结为三个要素: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
当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和上限之间时,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一旦混合物遇到点火源,如火花、高温表面、静电放电等,就会发生点火引燃,从而使可燃粉尘燃烧。
燃烧过程中,粉尘颗粒表面的高温使晶格结构解体并释放大量气体物质,同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形成火球和火焰。
在爆炸发生过程中,火焰蔓延迅速,并使周围的可燃粉尘颗粒也发生燃烧,从而产生持续的爆炸波。
这种连锁反应使爆炸的危害范围扩大,并形成爆炸冲击波和热辐射等破坏性的效应。
为了防止粉末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是制定和贯彻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清理、监控和防护等方面的规范。
同时,在工作环境中安全操作,防止粉尘的产生、扩散和积累,以及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都是预防粉尘爆炸的重要工作。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总之,粉末爆炸是由于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在点火源的引燃下产生剧烈反应而引发的一种现象。
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粉尘爆炸原理

粉尘爆炸原理
粉尘爆炸是一种在粉尘形成的可燃空气混合物被点燃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
首先,可燃粉尘是粉尘爆炸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可燃粉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可燃空气混合物的粉尘。
这些粉尘通常是细小的固体颗粒,例如木材粉尘、谷物粉尘、化工原料粉尘等。
当这些粉尘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能形成可燃空气混合物。
其次,氧气是粉尘爆炸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粉尘爆炸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来支持燃烧反应。
一般来说,空气中含有约21%
的氧气浓度,这是粉尘爆炸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
最后,点火源是粉尘爆炸发生的直接原因。
点火源可以是明火、高温表面、静电火花、机械火花等。
当点燃源接触到可燃粉尘和氧气混合物时,就会引发燃烧反应,从而产生爆炸。
在粉尘爆炸发生时,点火源会使可燃粉尘和氧气混合物发生瞬间快速的氧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气体。
这些气体扩散迅速,形成冲击波,引发爆炸的连锁反应。
爆炸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和压力会破坏周围的结构和设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或减少粉尘爆炸的发生,应采取措施避免可燃粉尘的积累,确保通风良好,使用隔爆电器设备,以及对可能存在的
潜在点火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此外,还需进行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的制定,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粉尘爆炸的原理

粉尘爆炸的原理
粉尘爆炸是一种由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现象。
其原理可以归结为三个必要条件:燃料(可燃粉尘)、氧气(空气)和点火源。
首先,燃料是粉尘颗粒,例如木屑、面粉、煤炭、化工品等。
这些细小的颗粒能够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混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会形成爆炸性的粉尘云。
其次,氧气是空气中存在的气体成分,它提供了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氧气,同时也是维持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最后,点火源是引发粉尘爆炸的关键因素。
点火源可以是火焰、火花、高温表面、电弧、静电放电等能够提供足够能量的物体或现象。
当点火源接触到可燃粉尘云时,粉尘与氧气迅速发生氧化反应,燃烧产生的高温和大量气体释放引起剧烈爆炸。
在爆炸发生后,产生的压力波和火焰通过热传导和辐射形式传播。
高温火焰会引发周围可燃粉尘的燃烧,形成连锁反应,导致爆炸扩大。
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建筑物倒塌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粉尘爆炸,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包括粉尘防爆设计、清洁和通风、静电控制等。
同时,对于存在粉尘爆炸风险的行业,如化工、煤矿、粮食加工等,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
粉尘爆炸原理及预防

粉尘爆炸报告姓名:周兰班级:090334学号:09033433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指导老师:吴燕时间:2012.12.221 粉尘爆炸原理1.1 粉尘爆炸定义粉尘爆炸就是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1.2 粉尘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现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1.3 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爆炸的条件归结起来有以下5个方面的因素:1.要有一定的粉尘浓度粉尘爆炸所采用的化学计量浓度单位与气体爆炸不同,气体爆炸采用体积百分浓度表示。
而粉尘浓度采用单位体积所含粉尘粒子的质量来表示。
单位是g/m3或者mg/L,如果浓度太低,粉尘粒子间距过大,火焰难以传播。
2.要有一定的氧含量这是粉尘得以燃烧的基础。
3.要有足够的点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比气体爆炸大1~2个数量级,大多数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在5mJ—50mJ量级范围。
4.粉尘必须处于悬浮状态即粉尘云状态,这样可以增加气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5.粉尘云要处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这样温度和压力才能急剧升高。
通常认为,易爆粉尘只要满足条件(1)和条件(2),就意味着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1.4 粉尘爆炸的过程主要有一下三步发展形成:1.粉尘粒子表面通过热传导或热辐射,从点火源获得点火能量,使表面温度急剧上升,达到粉尘粒子加速分解温度或蒸发温度,形成粉尘蒸汽或分解气体。
2.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气体与空气混合生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进而发火产生火焰。
粉尘爆炸原理及防范处置措施

22 《生命与灾害》 2020-6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在这种爆炸中,其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发展。
它具有易造成多次爆炸、爆炸威力大、破坏力强、能产生有毒气体等特点。
产生条件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 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
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具有爆炸性的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等。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 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 有火源或者强烈的振动与摩擦。
爆炸原理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氢(H)、碳(C)、氮(N)、硫(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
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
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粉尘、碳、硫黄等。
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
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爆炸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粉尘爆炸
粉尘: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人类头发的直径约为50-80μm)。
粉尘可分为呼吸性粉尘、漂尘、降尘、可见粉尘、显微粉尘等,它能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可以沉降。
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主要是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粉尘云: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粉尘层:沉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可燃粉尘群。
粉尘爆炸: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
二、粉尘爆炸的特点
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基本不低于10mJ);压力上升比气体爆炸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大;爆炸物分解往往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粉尘有粘附性,烧伤更严重。
粉尘爆炸可以连续多次爆炸。
由初始点火源引起的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可引起第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随着爆炸引起极大的震动,沉积在不同部位的粉尘扬起,形成多个粉尘云,从而产生连环爆炸。
三、为什么粉尘会发生爆炸
粉尘云着火时,顷刻间完成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热能,形成爆燃,使燃烧气体温度骤然升高,体积剧烈膨胀,形成很高的膨胀压力,一旦空间受限,即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需要满足五个条件:可燃性粉尘、氧气、有效点火源、密闭空间及浓度在爆炸极限内的粉尘云。
四、粉尘爆炸预防措施
消除点火源:①可靠接地;②使用粉尘防爆电器;③火花探测与熄灭;④消除明火;⑤防止局部过热;⑥不用金属敲击,防止产生火花。
消除可燃物:①保持工作间的整洁,正确清扫;②设备表面清洁,无粉尘堆积;③改进工艺设备,消除设备产生粉尘堆积的根源。
消除氧化剂:①内部空气惰化;②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替代氧气。
完善保护措施:①泄爆;②抑爆;③隔爆;④提高设备耐压能力;⑤多种保护方案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