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国美术史结构图-6

合集下载

目前最全面的西方美术史进程图

目前最全面的西方美术史进程图
《美惠二女神》
大气丰美,无拘无束
1635年
《查理一世狩猎
图》
凡•戴克
文雅秀美,风度超然而自
信,隐含沧桑之感
1593---1678

《萨提罗斯在农
人家里做客》
雅克布・约丹斯
朴实无华,风俗画
1580---1666

《圣乔治射手连
军官的聚会》
弗朗兹・哈尔斯
荷兰
准确捕捉对象瞬间表情,
形象很生动感人,无拘无 束,潇洒大气,称得上“内 容与形式”的统一
19世纪
《曙光女神》
吉多・雷尼
描绘了黎明时光绚丽雅
典的欢乐场面。
1571---1610

《朱蒂斯与荷诺
芬尼》
卡拉瓦乔
建立在真实自然主义基
础上,率真,自然
1596年
《水果篮》
自然,不粉饰
17世纪
《茱蒂斯杀死荷
诺芬尼》
真蒂莱斯基
情感力度强烈,渲染场景
更为惊心动魄,简直是渴
血复仇的真实写照
1589---1680
牛头竖琴
苏美尔
有浓厚的奇异色彩
巴比伦时期
汉莫拉比法典
两河地区
场面拘谨严肃
公兀前10世

萨尔贡二世宫殿
胡尔西巴

气势雄壮有力
亚述浮雕
亚述
写实
公兀前612年
巴比伦城
新巴比伦
具有强烈装饰效果
古王国时期
金字塔
埃及
给人坚/、可摧的印象,象
征法老威严地位及谈及
人的顽强意志力
《拉荷切普王子
与具妻坐像》
线条柔和舒展
对人生的看法
1503~1506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6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6

第六章 20世纪美术(1900-1945,疯狂的缪斯) 1913年2月17日,军火库展览,美国首次介绍欧洲现代艺术的展览。

现代主义占主流,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流派。

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得到更大张扬。

两种倾向—重视理性精神和注重感情表现。

后印象主义塞尚(重视理性)和凡高(强调情感)成为现代艺术两种趋势的先驱。

简介: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青年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被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谑的称之为“野兽”,从而得名。

是一个很松散的群体。

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实际上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

马蒂斯:驱使他迈向革新之路的是后印象主义塞尚、高更、凡高和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等人的作品。

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非洲土著雕刻+近东阿拉伯艺术。

20世纪初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有幻想意味,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域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

画面上特有阿拉伯饰纹,色彩绚烂,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性。

早期代表作有《戴帽子的妇人》、《奢华·宁静和愉悦》、《华丽》、《舞蹈》、《音乐》。

马蒂斯把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他说他“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和谐,纯粹而宁静的艺术”。

30年代以后“野”气有所收敛。

其他画家:有些画家并未一直坚持1905年前后的画风,如德安、弗拉芒克、杜菲、卢奥、荷兰的唐元等。

简介: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

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

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立体主义活跃期是1907-1914年。

分期:毕加索1907年的《亚维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件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1912年之前被称为“分析的立体主义”;1912-1914年被称作“综合的立体主义”。

外国美术史——思维导图

外国美术史——思维导图

第一讲原始及古代美术
原始美术一古代两何流域一古埃及美术一爱琴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
第二讲 欧洲中世纪美术
(基督教美术、“蛮族艺术”)
从罗马帝国覆灭——文艺复习之间(公元476——15世纪)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4—16世纪)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二、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15世纪)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地区)
三、德国文艺复兴(15世纪)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14--16世纪)
五、法国文艺复兴美术(15--16世纪)
第四讲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五讲 19世纪欧洲美术
一、19世纪的法国美术
二、18、19世纪的英国美术
三、19世纪的俄国美术
第六讲 20世纪现代美术。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

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美术概论知识要点框架概览图章节目要点体会补充笔记23美术本质1、历史上关于美术本质的解释从创作主体角度解释情感说:美术是情感的传达。

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表现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表现。

代表人物:克罗齐(意大利)、科林伍德(英国)、柏格森(法国)无意识说:美术是人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奥地利)、荣格(瑞士)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

代表人物:席勒(德国)、斯宾塞(英国)45媒介说:艺术是作品的物质媒介。

代表人物:格林伯格(美国) 情感符号说:艺术是符号形式。

代表人物:卡西尔(德国)、苏珊·朗格(美国) 异质同构说: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一致时激起审美的形式。

代表人物:阿恩海姆(美国)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艺术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生产形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的产物,艺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章 节 目 要点体会 补充笔记 美术本质 2、 美术本质上在社会中的位置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美术与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宗教;与哲学等的关系——相互的)与社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如何理解)是社会的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美术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如何理解)美术创造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要重视思想性和情感性的表现与传达,即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3、美术本质上是一种认识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是人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的表现;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以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美术是视觉形象的美术具有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性,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

西方美术史PPT课件

西方美术史PPT课件

17-19世纪欧洲美术
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17-19世纪欧洲美术
夜巡
17-19世纪欧洲美术
伦勃朗自画像
17-19世纪欧洲美术
4.法国洛可可美术
洛可可美术的酝酿、诞生及艺术特征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崇尚的艺术。洛克克艺术 风格始于巴黎,不久为法国和全欧洲所接受,并遍及工艺装饰、室内装饰、 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 其特征是:具有微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运用C形、S形或 漩涡形的曲线 和轻淡柔和的色彩。影响及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各国,为腐 朽没落的封建贵族服务。它在形成过程中,曾受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影 响,在庭园布置、室内装饰 、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表现尤为显著。
欧洲基督教美术
• 西方美术史上把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 为中心的官方艺术称为“拜占庭艺术”, 这是一种拜占庭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 的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 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 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有浓厚的东方 色彩,同时又融汇了西方艺术的雄健博大。

欧洲基督教美术
17-19世纪欧洲美术
圣彼得大教堂
17-19世纪欧洲美术
绘画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 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 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
意大利的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绘画 的先驱 ,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 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
绘画和镶嵌画造成神秘、肃穆的宗教氛围,以庄重、理性
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欧洲基督教美术

外国美术史资料 PDF

外国美术史资料 PDF
�点特的画壁和雕浮及埃古 。果效的真逼到达以�嵌 镶料材等英石、晶水用睛眼的有�黑描睛眼�色着像雕�5 �少很现表情感�严庄情表�饰 修化想理有又�实写廓轮部面�4 �略简常非位部其�部头画刻种这物人�3 �小大的例比 定军卑尊的位地物人据根�2 �众观对直面正�体躯靠紧臂双�立直持保须必势姿�1 �有式程刻雕及埃古 。力 志意的强顽人及埃了明说�位地和严威的老法了征象它。定稳、称匀观外塔字金�3 。力压 的上神精以人给�量重和积体的大庞有具塔字金�2 。墓陵的老法国王古是塔字金�1 �色特术艺筑建塔字金 。化美的上础基实写有具又�范规的格严有�定稳、确明、伟宏、丽壮是�式形的术艺 及埃�3 。 ”术艺的世来“为称术艺及埃�的务服者死为是术艺�响影生产术艺及埃对教宗 �2 。度制级等和权政的家国调强�权王颂歌�的务服族贵数少和老法为是术艺及埃�1 �色特术美艺及埃古 ※ 域 流河 两及 埃 古、 2
。慑震神精和动运命生的悉熟又而奇神、在内而强顽种一有 具�样一开初沌混如犹像雕裸女使�痕斑的生陌而远久�地质的然天而始原�凿雕的犷粗而 拙雅。官器殖生的性女现表�法手的形变或张夸以是征特的出突最其。特奇型造但�石灰石 为多�糙粗嫌也质材�米厘十几有只然虽。性女体裸是样这�材题现表的像雕型小些这 像雕石祼女的夫多林维利地奥和雕浮祼女的角牛执尔塞劳国法有的名著最刻雕前史 物拜的命生——像雕裸女、3 。彩色情感有富�富丰为更伏起暗明�3 。构结的体身物动现表�密紧合结染渲彩色与 �2 。化变淡浓细粗、暗明有�细较比线廓轮画壁�1 �窟洞拉米塔尔阿的牙班西、2 。力命生的性野和息气始原的犷粗满充 �感动有富 �壮雄势气 �3 。构结和积体的物动出染渲 色黑、褐、红用�2 。廊轮出画勾线黑的练简壮粗用家画�1 �窟洞科斯拉的国法、1 。窟洞科斯拉是窟洞的名著为最部南西国法在�窟洞拉米塔尔阿是窟洞的名著为 最部北牙班西在 。部北牙班西和部南西国法在布分要主址遗的画壁窟洞期晚代时器石旧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史发展思维导图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史发展思维导图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世纪和近代的分界。

艺术贡献文艺复兴先驱,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奠定文艺复兴艺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按照现实中的人物,表现圣经题材按照自然法则拉开人物与背景的距离表现画面的三度空间与体积感知识窗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方面,在学术上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突破是透视学和解剖学的创立。

透视学奠基人:布鲁内莱斯基解剖学代表人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将透视分为三个分支:线透视、空气透视和隐没透视。

佛罗伦萨画派(强调造型)建筑布鲁内莱斯基透视学佛罗伦萨大教堂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大卫》第一件复兴古代裸体雕像传统的作品早期雕塑多纳泰罗《加塔梅拉达骑马像》纪念性雕像模式完全世俗性质的形象《圣乔治像》马萨乔继承与发展了乔托艺术,称为“现实主义开荒者”他的壁画是人文主义一个最早的里程碑,第一位使用透视法的画家,在他的画中首次引入了灭点作品《纳税金》三个连环的情节透视法的合理运用《失乐园》(《逐出伊甸园》)亚当和夏娃解剖结构人物表情光线、体积感《圣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母、圣约翰“我曾经如你,也将变得如我”《圣母子》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古典神话为题材(异教、全裸)绘画波提切利作品《春》平面装饰化、线条、色彩风格典雅、秀美作品分析背景:波提切利是 15 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

他的画多取材于文学作品和古代神话传说,不再局限于宗教题材,这就能更自由地抒发了个性和世俗的感情。

内容:作品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描绘了春季美丽的自然中以维纳斯为首的希腊众神的形象。

特点:《春》的构图不拘常规,人物被安排在一片森林之中,中间是维纳斯,右边是撒花的花神,左边是三美神,三美神的动态和衣褶线条充分体现出波提切利所擅长的线条的节奏感。

波切利注重用线造型,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

西方美术简史 ppt课件

西方美术简史 ppt课件
绘画艺术
——西方美术史简读
2021/3/30
1
西方美术史简图:
2021/3/30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2021/3/30
14
五、19世纪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以来,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革命 打碎了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和对权威的迷信,使思想获得解放,个性得 到尊重,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直至19世纪一个 前所未有的开拓、创新和实验的新时代来临了!这个新的时代里,艺术 观念得以更新改变,过去艺术描绘的内容题材局限于宗教故事、古代神 话,或是风俗、肖像之类。新时代艺术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无拘无束, 开始把任何能够激发想象或引起兴趣的事情作为描绘对象,美术创作的 题材和内容大大拓展了。新的视觉语言和艺术审美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 重视,人们开始关注过去很少谈论的风格问题,并有意识地去追求不同 的风格样式,形成流派纷呈的艺术新局面。
拉斐尔练习人体结构
2021/3/30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古典主义—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
新古典主义 马拉之死:画面以它的单纯、 简洁打动人心。除了安详的 人物、白色的浴巾、绿色的 桌布、黄色的木箱,再没有 太多累赘的图像。构图压得 很低,上方的黑色占去了大 片面积,营造出庄严、肃穆 的气息。马拉如同过度疲劳 而静静睡去一样,手中还握 着鹅毛笔以及一份正待签署 的申请书
巴洛克: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 丰富想象力,更强调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更关注空间感 和立体感,更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还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 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有着更多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占有主导地位。(路易十 四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20世纪美术(1900-1945,疯狂的缪斯) 1913年2月17日,军火库展览,美国首次介绍欧洲现代艺术的展览。

现代主义占主流,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流派。

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得到更大张扬。

两种倾向—重视理性精神和注重感情表现。

后印象主义塞尚(重视理性)和凡高(强调情感)成为现代艺术两种趋势的先驱。

简介: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青年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被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谑的称之为“野兽”,从而得名。

是一个很松散的群体。

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实际上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

马蒂斯:驱使他迈向革新之路的是后印象主义塞尚、高更、凡高和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等人的作品。

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非洲土著雕刻+近东阿拉伯艺术。

20世纪初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有幻想意味,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域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

画面上特有阿拉伯饰纹,色彩绚烂,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性。

早期代表作有《戴帽子的妇人》、《奢华·宁静和愉悦》、《华丽》、《舞蹈》、《音乐》。

马蒂斯把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他说他“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和谐,纯粹而宁静的艺术”。

30年代以后“野”气有所收敛。

其他画家:有些画家并未一直坚持1905年前后的画风,如德安、弗拉芒克、杜菲、卢奥、荷兰的唐元等。

简介: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

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

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立体主义活跃期是1907-1914年。

分期:毕加索1907年的《亚维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件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1912年之前被称为“分析的立体主义”;1912-1914年被称作“综合的立体主义”。

毕加索:“蓝色时期”(1900-1903)和“粉红色时期”(1903-1905),内心苦闷和忧郁。

《弹曼陀铃的少女》、《卡恩弗勒像》是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

1912-1914综合立体主义。

1915年,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氛。

20年代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三个舞蹈的人》。

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连续性的版画《佛朗哥的梦幻与宣言》、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为题材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等。

布拉克:1907末脱离野兽主义而迷恋立体主义后,一直忠于立体主义体系,画风稳定。

立体主义衰退后,参加“黄金分割社”展览。

野兽时期《埃斯塔克码头》、立体主义作品《埃斯塔克之屋》、《有小提琴和水壶的静物》、《葡萄牙人》。

其他画家:此外还有格里斯、莱热(《玩牌者》)等人。

简介:1909年,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宣告未来主义诞生。

受到尼采、柏格森哲学思想影响,强调同旧传统文化彻底决裂。

追求内容和形式全面革新,认为文学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反映新现实和以此为基础的新价值观念;把爱情、幸福、美德传统主题排斥于外,赞美工商业都市动乱的生活“速度的美”和“力量”,展示人的意识的冲动,甚至颂扬战争、暴力和恐怖。

活动:1910年2月11日,卡拉、博乔尼、巴拉等在米兰签署《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呼吁画家们发展未来主义风格,同年4月,发表《未来主义绘画的技法宣言》。

首次未来主义展于1912年2月在巴黎举行,之后又进行过两次未来主义的展览。

未来主义从其发端日起,就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还运用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手法。

巴拉:《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在阳台上奔跑的小女孩》、雕塑《空间中连续的形》简介: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重视的描绘现实的悖逆,造型追求强烈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

蒙克:挪威画家,早期油画《病孩》、《在灵床旁》、《母亲之死》,90年代起转向更具表现主义的画风,《呐喊》、《青春期》,“生命”组画。

揭示同时代人隐蔽的心灵,表现人们内心的痛苦与欢乐。

多表现疾病、死亡、性爱等主题。

桥社:德国表现主义社团,在德累斯顿,成员有基希纳、黑克尔等,形式上追求平面感和注意线的表现力,1913年分裂。

青骑士社: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从慕尼黑新美术家协会分裂出来,成员有康定斯基、马尔克、马可等。

一战后中止活动。

德国表现主义美术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据点是柏林《狂飙》杂志和同名画廊。

康定斯基: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论具体艺术》、《点、线、面》。

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用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内在的声音。

马尔克:描绘动物(马)时寻求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艺术还含有象征性,并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保罗﹒克利:新客观社:出现于1923年,是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美术社团,严格的说它不是真正的艺术组织,而是展览会名称。

欧洲其他国家:北欧19世纪末20世纪初青年风格,在绘画和实用工艺美术领域流行,注重艺术装饰性。

在奥地利产生的维也纳分离派,代表人物克利姆特把写诗的古典艺术的造型和构图与工艺美术的装饰性色彩和线条结合起来,在绘画领域内创造了一种含有怪诞和幻想意味的风格。

背景 野兽主义 立体主义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二战前西方现代美术思潮流派至上主义(Suprematism ):1915-1920年左右出现于画坛,是带有俄国玄学色彩的几何抽象主义,是一种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和反映视觉经验的艺术思潮。

创始人马列维奇所使用的“新象征符号”是一些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还常使用一些单纯的白或黑的色彩,如《黑色方形》、《白之白》等。

代表人物还有利希斯基等。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构成最初仅用拼贴的形式。

俄国艺术家塔特林在莫斯科运用不同材料作为悬挂的浮雕构成物,形式是抽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1921年后,构成主义运动消沉。

简介: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得名。

创始人为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

风格派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提倡数学精神。

蒙德里安:《红与黑》《百老汇爵士乐》。

风格派和蒙德里安的独特创造对西方现代抽象艺术和建筑设计艺术有很大影响。

简介:20世纪初在巴黎活动的,未参加现代艺术流派的艺术家。

未结成社团,风格也不相同。

基本采用写实的手法,或多或少受到野兽主义和未来主义思潮的影响。

作品有很浓郁的感情表现,代表人物:莫迪利阿尼、于特里约、夏加尔、苏丁纳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其风格介于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

新艺术运动:19世纪后20年到20世纪前10年,在西欧地区的建筑装饰和工艺设计美术领域,由伦敦传播到欧洲大陆,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奥地利“分离派风格”,意大利“自由风格”,西班牙“现代主义者”,巴黎“现代风格”。

本质上说是唯美主义的,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并且含有世纪末的颓废倾向,对设计和使用艺术的现代化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简介:产生于1915-1916年,提倡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无理想的生活和文艺,倡导人查拉。

在美术领域他们提倡自动性和偶然性。

达达主义的目的不在于创造,而在于破坏和挑战,所以广泛采用拼贴和现成物。

内部发展:1922年达达主义内部分裂,一部分以A ·布雷东为代表组织超现实主义社团。

二战后,西方一些艺术家重新探讨达达主义的意义,把达达原来作为破坏和挑战的手段,看作审美对象,利用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生活用品和工业废品组成美术品,掀起“新现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浪潮。

代表人物:最值得研究的是法国杜桑,早期迷恋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1912年作《下楼梯的裸女:第2号》,属于立体-未来主义风格。

典型作品是大玻璃画《新娘的衣服被单身汉们剥得精光》、《泉》、《带胡须的蒙娜丽莎》(1920)。

简介:运动中心在巴黎,吸收了达达主义及传统和自动性创作的观念,摒弃了达达主义全盘否定的虚无态度。

其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致力于探讨人类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

这种不受理性和道德观念束缚的美学观念,促使艺术家们用不同手法来表现原始的冲动,促使自由意象的释放。

超现实主义在文学上强调自动性书写,美术上则强调偶然因素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

在手法上自由的使用写实、象征和抽象。

达利:惯用不合逻辑并列事物的方法,更有甚者,他把受激情产生灵感的创作,转变为流动性的过程,并把这些过程称之为“偏执狂的批判方式”,即将自己内心的世界的妄诞、怪异加入或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常用分解、综合、重叠和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他的有些作品含有宗教的神秘感和色情因素,《记忆的永恒》;米罗:被人们认为“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糅为一体的大师”。

其他代表:此外还有恩斯特(德裔法国),拓印素描集《自然史》;阿尔普;伊夫·唐居伊(法);马格里特(比利时)。

“形而上绘画”:参加过超现实主义画展的意大利画家基里柯,在1917年与卡拉合作促成“形而上绘画”的形成,在未来主义活跃期,对未来主义的形象解体和动感表现表示反对,主张绘画需回到清晰明确的形象,以表现寂静的意境。

受象征主义影响,也受尼采哲学启发,对尼采描绘的荒芜人烟的意大利城镇颇感兴趣。

俄国两种 流派 荷兰风格派 巴黎画派 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 二战前西方现代美术思潮流派后现代主义: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波普艺术:一方面沿着与科技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又向实际生活渗透。

向实际生活渗透的结果,便产生“综合艺术”。

最早制作综合艺术的人是美国新达达主义人物劳申伯格和琼斯。

与此同时,在使艺术品具有“综合感受”方面,出现了“极少派艺术”,注意标准化、规格化、毫无个性,美学观念:越是共性大的作品被认知和理解的可能性越大,个性和特殊性强的作品只能被少数有修养的人认知和欣赏。

因此提倡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型,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应作用于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

促使“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偶发派”、“表演派”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