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宣传画的重要性
一战中的战地艺术

一战中的战地艺术一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战火蔓延的欧洲大陆,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破坏。
然而,在这场浩劫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战地艺术,它通过艺术家们的笔触,记录了一战期间的残酷现实和人性的挣扎,成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一战中的战地艺术。
一、艺术见证战争现实战地艺术家通过绘画和摄影等视觉艺术形式,生动地记录了一战期间的战争现实。
他们以真实的目击者的角度,描绘出了战斗、破坏和人们生活中的苦难。
例如,法国画家奥斯卡·费舍尔的系列油画作品《陆军翘首以待》,描绘了前线士兵们枯燥而艰苦的生活。
费舍尔深入一战的战场,通过细腻的筆觸和真實的光影,展示了士兵们面对死亡和孤独的心理状态。
战地艺术作品不仅揭示了一战中的残酷现实,同时也折射出人性的挣扎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瑞士画家芭芭拉·奥勒克的作品《游离的灵魂》通过绘画捕捉到了一战期间士兵们内心的痛苦和彷徨。
奥勒克的画作充满了黑暗与无力的氛围,呈现了一战中人们精神层面的伤害。
二、战地艺术与战争宣传除了记录战争现实,战地艺术也用于战争宣传。
各个参战国家的政府和军队将艺术家视为提升士气、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工具。
他们委托艺术家创作宣传画,以展示所属国家的英勇形象和敌人的残暴行径,以此来动员人们支持战争。
例如,英国画家亨利·拉姆齐勋爵的宣传画作品《上了前线的志愿者》,通过英勇的形象和豪情的场景,宣扬了英国参战士兵的英勇和勇气。
战地艺术在战争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各国政府塑造战争形象,增强国家凝聚力。
然而,战地艺术家也受到了政治和舆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偏见和情绪,使得真相和客观性常常被模糊。
三、战地艺术的和平呼声尽管战地艺术起初被用于战争宣传,但随着战争的延续,艺术家们开始反思战争的可怕和毁灭性。
他们开始以反战的视角创作,以揭示战争的破坏力和人性的扭曲。
德国艺术家凯ä奥·韦尔福斯的木刻作品《耶噶洛芙》,描绘了一战期间的破坏性和死亡。
战争的传媒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报纸与宣传

战争的传媒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报纸与宣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报纸成为了战争的传媒世界。
在此期间,报纸起着关键的传媒作用,不仅向公众传递战争的消息,而且扮演了对于战争宣传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报纸与宣传的关系。
一、报纸的新闻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报纸成为了人们了解战争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报纸通过新闻报道向公众传递战争的最新动态、战况以及军事策略。
通过详实的描述和生动的照片,报纸向读者展示了残酷的战场现实,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战争的可怕与真实。
同时,报纸的新闻报道也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通过描绘战场上的英雄事迹和军事胜利,报纸激发了公众的爱国情感和对胜利的渴望。
这样的报道在国家层面上起到了凝聚民心的作用,鼓舞了人们积极支持战争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二、宣传的重要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国政府和军事组织通过不同的宣传手段来塑造舆论,影响公众的看法和态度。
而报纸则成为了宣传活动最常见的载体。
宣传的目的之一是动员和征募士兵。
通过报纸刊登壮丽的照片和颂扬军功的文章,各国政府试图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增加士兵的征募数量。
此外,宣传还努力强调战争的正义性,试图引导公众对战争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宣传也试图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同盟国和中立国的支持。
通过报纸的报道和宣传材料,各国政府派遣外交官和科学家游说国际社会,争取国际公众舆论的支持。
这种宣传活动在战争期间变得尤为重要,影响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
三、报纸与宣传相互影响报纸作为传媒工具,与宣传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报纸的新闻报道直接受制于宣传活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往往符合宣传活动的需要。
宣传活动则通过报纸的报道将它们的信息和观点传递给公众,进一步影响和塑造公众的看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政府通过控制和审查报纸的内容来确保它们的宣传目标能够得到有效传播。
一些新闻报道被操纵和篡改,以符合政府的宣传需要。
这种情况下,报纸的可信度和客观性受到了质疑,公众对于报纸新闻的信任度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海报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海报设计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设计师人物 3 设计作品展示 4 历史意义
一·历史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 一直到1918年才结束,战争结束时双方都遭到严重的损 失,伤亡惨重,以至丘吉尔所说:战争的创伤如此惨重, 胜利者与失败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这场战争结束了 欧洲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发展,维多利亚时期的稳定和 繁荣也随着战火烟消云散,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浪 漫,被战争的残酷摧毁,对于整个世界造成了不可估量 的打击和损失。
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詹姆斯·佛莱格
美国设计师,詹姆斯·佛莱格 1917 年 设 计 的 征 兵 海 报 。 代 表美国政府的山姆大叔指向观 众说:“【我要你为美国参 军】,具有强烈的挑战性,是 美国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您的标题
四·历史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各个参 战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从鼓舞士气和教育民众的角度 出发,纷纷使用了海报这一设计形式作为他们政治宣 传的工具,虽然设计风格迥然不同,但是注重视觉效 果,传递政治信息,吸引受众注意等设计理念已经为 各国海报设计师所采用,直到今天,他们这些设计 手法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二·设计师人物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在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参战方利用宣传技巧来推动他们的战争目标和努力,激起国内民众的热情和支持。
宣传在这一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塑造舆论、煽动民众情绪和传播战争的意义。
以下是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些宣传技巧:1.利用媒体:各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和电影等媒体向民众传播宣传信息。
新闻报道和政府发布的宣传信息被精心编写,以符合国家利益和战争目标。
这些媒体被用来批评敌对国家,大肆宣扬自己的军事成就和战争胜利。
2.制作宣传海报:海报是一种常用的宣传手段,各国政府和组织制作了大量的宣传海报。
这些海报常常以战争英雄、战争胜利和敌人的恶行为主题,通过引人注目的图像和文字来激起国内民众的愤怒和支持。
3.利用艺术:艺术被广泛用于宣传战争。
画家和雕塑家创作了许多描绘战争场景和军事英雄的作品,以展示国家的力量和军事荣耀。
音乐也被用来鼓励士气,激发勇气和爱国情感。
4.利用口号和口头宣传:各国政府和组织制定了许多简短而有力的口号,以激励民众。
这些口号强调团结、勇气和胜利,通过重复和广泛传播来加强人们对战争的支持和参与。
5.利用教育系统:各国政府通过教育系统来灌输爱国主义和战争意识。
战时的课本和教育材料被编写成可以强调国家的正当性和战争努力的形式。
6.创造敌人的形象:各国政府努力扭曲敌对国家的形象,使其看起来邪恶、残忍和危险。
通过传播敌人的恶行和战争罪行的消息,各国政府试图激起民众的愤怒和仇恨,以增加他们对战争的支持。
7.利用宣传活动:各国政府组织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如游行、集会、演讲和战时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集中人们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战争的理解和认同。
总的来说,在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技巧来塑造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和行为。
这些宣传技巧通过利用媒体、制作海报、利用艺术、口号和口头宣传、教育系统、创造敌人形象以及组织宣传活动等方式,旨在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和支持,以维护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一战中的新闻与宣传

一战中的新闻与宣传在一战期间,新闻与宣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冲突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闻的报道和宣传活动成为了各种政治势力争夺舆论的战场。
本文将从新闻报道和宣传手段两个方面探讨一战中新闻与宣传的重要性以及对战争产生的影响。
一、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在一战期间起到了及时传递信息、引导民众舆论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
各大报纸成为了战地消息的主要渠道,报道战斗的进展、英勇的士兵以及胜利的消息,激发了国内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支持战争的意愿。
同时,新闻报道也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让公众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
然而,一战中的新闻报道也受到了各方势力的操控和选择性报道的影响。
各个国家的政府和军方通过对战地消息的控制,试图塑造一个有利于自己形象的报道。
虽然战争的残酷性无法完全掩盖,但通过选择性的报道和宣传手段,各方试图在公众心中塑造对自己有利的形象,增加对战争的支持度。
二、宣传手段宣传手段在一战中被广泛使用,对战争的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战中的宣传手段主要包括海报、宣传画、电影和音乐等形式。
这些手段通过鲜明的视觉效果和动人的音乐,向公众传达对战争的态度和目标。
海报和宣传画是宣传战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一战中,各国纷纷制作海报和宣传画,以宣传自己的战争目标和鼓舞士气。
这些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明确的主题,向公众传递爱国主义、战胜敌人和支持战争的信息。
海报和宣传画的广泛传播使得宣传的信息深入人心,对于动员士气和支持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影也成为一战期间重要的宣传手段。
各国政府和军方积极制作宣传片,将战争的英勇形象和自己的立场传递给观众。
这些电影通过战斗场景的精彩呈现和宣传口号的洗脑式重复,对公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宣传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在一战中起到了动员民众、提高战争支持度的作用。
另外,音乐也在一战中被广泛用作宣传手段。
军歌和爱国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成为了一种激励士气、表达情感以及凝聚国家力量的方式。
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音乐传递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战争的支持,进一步影响了公众的态度和情绪。
一战简史战争的新闻报道与宣传

一战简史战争的新闻报道与宣传一战简史:战争的新闻报道与宣传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而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新闻报道和宣传的视角,带您回顾一战的历史。
I. 战争爆发:世界响应的报道在一战爆发的当天,各大报纸纷纷以大字标题报道这一重大事件。
世界各地的媒体都迅速传播这一消息,激起了公众对于战争的浓厚兴趣。
报道涵盖了战争的起因、各国参战情况以及领导人的反应,每一条新闻都试图为读者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具体报道中,各国报纸的宣传密度有所不同。
英国的报纸主要宣传本国的英勇与牺牲,试图在民众中增加对战争的支持。
法国的报道则着重强调法国士兵的英勇和忍耐,以激发法国国内更多的支持和动员。
相比之下,德国的报纸更加注重战争的正当性,并试图为自己辩护。
II. 宣传战:塑造国际形象除了新闻报道,一战的各个参战国也积极参与宣传战。
他们努力通过故事、图片和海报等各种媒介形式,塑造自己的国际形象,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
1. 美国的宣传美国在战争初期保持了中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威胁和例外事件的发生迫使美国参战。
为了激发国内舆论的支持,美国政府通过海报和电影等媒介向公众展示了德国的残暴行为。
这些宣传材料深深触动了美国民众,使得他们更加愿意支持战争。
2. 英国的宣传英国政府在一战期间大力宣传“开罗路”和德国的威胁。
他们通过描绘德国军队的残暴和英勇的英国士兵来争取国内支持。
此外,英国还制作了大量的战争宣传画,以感动公众,并激发更多的志愿者参军。
这些宣传创作强调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荣耀感,成功地激发了全国民众的参与热情。
3. 德国的宣传德国政府在战争期间也积极进行了宣传活动。
他们刻意将自己描绘成正义的捍卫者,并试图消除国内对争议事件的质疑。
德国的海报和宣传画展现了英雄主义和国家团结,试图唤起德国民众的支持和士气。
III. 信息管控与宣传手段除了直接宣传影响公众意见之外,各个国家也采取了措施来控制信息流向和影响公众对战争的看法。
德国一战前后的宣传视角与国际影响

德国一战前后的宣传视角与国际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宣传被用作一种强有力的武器。
它不仅能够影响战争成败,还能够塑造人们对敌对国家的看法。
德国在一战期间积极进行宣传,试图影响国际舆论和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战争形势。
本文将从宣传角度探讨德国在一战前后的战争动机、宣传策略和其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
一战前德国的宣传策略德国在一战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国家,宣传被视为一种国家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为了突出其作为帝国的地位和强大的实力,德国开始在国内外进行积极的宣传。
除了尝试通过众多新的文化运动和政治组织来宣传其优秀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德国还开始积极利用海外机构和媒体来推广自己的形象。
在战争爆发前,德国认为自己处于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中,且需要想方设法弥补贸易上的巨额赤字。
德国政府为补偿巨额赤字开始在国内进行鼓励生产和出口产品的宣传,同时利用海外媒体加强出口推广。
这些宣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的财政实力,为战争筹集资金。
德国一战后的宣传策略一战结束后,德国陷入了深重的危机,面临庞大的战争赔款和领土削减。
国家的形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德国开始进行一些积极的宣传活动,试图减轻其形象上的负面影响。
针对战争爆发前为反对英国而发起的宣传战,德国开始推出一次名为“大海恢复”的广泛宣传活动。
这次宣传活动旨在使德国人民利用其毗邻的海洋优势,加强海外贸易并建立更强大的海上实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积极的宣传策略,比如通过宣传儒艮老做出的改革尝试,让国内外看到德国实现民主、平等社会所付出的努力。
德国宣传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德国的宣传内容和战争动机也经常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
在一战前期,德国的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国际社会对其实现民族复兴和强大军队的角色印象变得更加积极。
泰晤士报就曾一度称赞德国为“众星之宿,成就不凡的明珠”。
然而,随着一战的开展,德国的宣传形象开始受到旷日持久的毁坏。
由于其侵略战争和政策的种种问题,德国的宣传也变得愈加苍白。
战争对招贴设计发展的影响

战争时期招贴设计的风格海报设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印刷技术的成熟,设计思想的进步,庞大的社会需求,尤其是政府和社会对于政治海报的需求,极大促进了政治海报的发展。
从设计手段和印刷手段上讲,无论从设计还是大量发行来看,海报都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的发展条件。
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的人员物资需求量极大,因此不得不有大量的资金来维持战争的进行,交战双方也不得不大量,不断地招募人员,发配前线。
战争迎来了最大的宣传运动,招贴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能够产生良好的信息传达作用和宣传鼓动作用,所以在战争期间,招贴画被广泛应用于反战宣传,筹集资金,招募士兵,促进生产,挑起对敌人暴行的愤怒等等方面。
因此招贴画在这个特殊的战争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机遇,对当时人们而言,民众需要获取前线消息,了解国家形势;对政府而言,战时政治海报是提高民众士气的重要宣传手段。
因此,政府动员,吸引了许多著名平面设计师的参与,出现了许多极为杰出的设计作品。
招贴画的个性表达方式加上战争时期的物质条件,文化精神的特殊性,使得这一时期的招贴设计在创作手法,版面风格上均不同于以往的海报设计风格。
由于各国的文化,历史及民风的差异,造成各参战国在招贴设计的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则存在于“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政治海报之中。
“协约国”的招贴设计风格比较简明扼要,利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传递信息,具有强烈的视觉传达功能。
“协约国”主要以维也纳“分离派”和德国伯恩哈特的简明风格为主。
20世纪初期,维也纳“分离派”主张设计的核心是功能完美,而不是外形美观,对于功能的强调,使得他们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几何图形归纳化的趋势,呈现出几何化和理性形式化的特征。
“同盟国”的政治海报设计强调写实性的插图效果,以写实的诉求代替象征性的诉求。
强调绘画的具体内容。
比如,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的海报也学习英国的直接诉求方法,詹姆斯.弗莱格设计的征兵海报,画了一幅象征美国政府的“山姆大叔”用手指着观众,说:“我要你为美国参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宣传画在一战时期传播信息的重要性
摘要:宣传画作为绘画种类存在到今天,对部队战斗精神动员、鼓舞官兵士气和意识形态教育,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宣传画作为宣传武器,需要对政治形势与社会问题给予敏锐反应和及时传达,同时它的宣传教育和鼓动作用也要借助易于理解的形式和鲜明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来。
关键词:宣传画一战传播重要性
一战爆发后,各国宣传画设计者们巧妙地将海报这种广告艺术形式与当时的政治军事需求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战争宣传画。
设计者们用国家领导人和著名人物的画像、国家或民族的象征物,以及面目可憎或可笑的敌人等作为画面主体,强调不论是在前线的坑道里,还是在后方的厂房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一个战斗岗位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战争的认识。
可以说,战争宣传画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但能激发后方人民的热情,提高前方将士的士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击敌人的气焰,还能提高物资特别是军用物资的产量。
在那个缺少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媒手段的时代里,战争海报顺理成章地成为政府动员人民加入战争的首要工具。
战争宣传画作为重要的宣传手段之一,它们曾被广泛张贴在各交战国的大街小巷和营房、车间中,构成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战斗宣传就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敌方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使其朝宣传者预定的方向变化和发展,以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状态,使敌士气低落、部队涣散、丧失信心。
宣传画设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印刷术的完善、设计思想的进步、庞大的社会需求,都造成了这种进步。
一,宣传画的含义
宣传画是以造型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特殊画种。
宣传画主题形象突出,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
宣传画作为一种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宣传形式,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宣传画一般带有醒目的、号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标题,又名招贴画。
二.宣传画在一战中传播信息的重要性
1.战争造成巨大的筹集资金、招募人员的任务和需求,纸质宣传画因其画面形象生动、色彩鲜艳,以及价格低廉,很快成为交战双方宣传战场上的主角。
设计家设计政治宣传画,以提高民众士气的方式,来达到招募人员和筹集资金的目的。
征募士兵类战争海报通常以柔弱的老幼妇孺的形象为载体,赞扬男性勇敢力量,旨在敦促适龄男子应征入伍。
海报设计者们总是用妇女作为国家的象征以召唤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用青年妇女吸引男人们展示其男性的阳刚与勇武的魅力;用妇女和儿童引发男人们保护弱小的冲动。
如,于1915年发行的一幅题为“英国妇女们说:…去吧!‟”的宣传画中,即以窗户内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为主体,背景则是窗外排着整齐队伍奔赴前线的英国士兵。
弗拉格创作的题为“我需要你”的宣传画是其中的代表作。
最初,弗拉格是想为《莱斯利周刊》设计一幅封面,但一战中美国政府将其以海报的形式印制发行,至战争结束时已印发
了四百多万份;而当1940年被美国陆军征兵宣传局再次采用后,该海报又印制了五百万份,可谓是历史上印制数量最多的海报之一了。
这幅海报的创作灵感取自于一战期间艾尔弗雷德•利特为英国设计的一张海报,这一点可以从山姆大叔的姿势与基奇纳勋爵的姿势相同看出。
值得一提的是,弗拉格在战争宣传画的历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作品量多且具有很长的艺术生命——其艺术生涯长达50年之久。
而在其处于艺术顶峰时,他每年创作的作品多达300多幅。
募集资金类宣传画通常利用了人们在战争中的爱国主义情绪和对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意识与责任感,旨在推销战争债券、印花税票等,以募集资金。
许多债券海报画面上所特有的东西是各种货币的图案——硬币、纸币和债券等。
宣传画设计者们将货币与战斗和胜利形象地联系到一起,从而显示了通过债券筹集到的资金对战争结局的重要性。
在一些宣传画中,如一战时英国的“为国捐献5先令,击败德国人!”和“把你们的银子变成子弹”等宣传画的画面上,硬币被描绘成子弹或盾牌,这充分显示出金钱是战争和战后重建工作中的重要支柱。
总的来讲,战争初期的宣传画并不向人们强调购买债券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而是利用没有直接参加战斗的人们心中的负疚感,宣扬战争债券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直接为战争出力的机会;而在战争末期,它们则利用人们越来越厌烦战争的心理,向民众强调购买债券将有助于加速战争结束的进程。
2.战争宣传画从设计手法以及画面风格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使得宣传画在二战期间有其独特的重要性。
1.寓意直白,内容简洁,干净利落二战期间,由于当时各国人民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普遍缺失,使得当时的战争海报的内容上普遍采用了直白的表达方式,使得当时的受众能够很快的了解海报想要传达的信息内容
2.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图画为主各个参战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方式来创作海报,在海报画面上看,主要给人以视觉冲击的是海报所采用的图形、图案,不同风格的图画呈现出了不同的海报特色,再配上简单明了的文字说明,给大众以生动形象的表述,使得人们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海报的用意。
3. 情感浓厚,爱憎分明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每个国家利益不同,所以导致了各国政治立场的不同。
不同的立场使得不同的国家之间产生了不同的民族仇恨,使得海报在这个战争的年代,披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4.手法各异,结合国情。
战争期间,由于受到物资匮乏、资源利用贫乏的困扰,所以,各参战国在制作宣传画上,都采用了适应当时国家经济状况和能力的制作方式。
从某种角度上说,从战争期间各国制作的宣传画上,也可以侧面地反映出各国当时的综合实力。
3.鼓舞士气类宣传画以它特有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在战争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如果说海报帮助所有国家的战士与民众建立起了勇气和信心,那么各国在表达方式的处理上仍有很大的不同。
富有浪漫色彩的法国海报常常强调个人主义、激情和智慧。
如1917年的一幅题为“黎明前,士兵站在壕沟里幻想着胜利和家乡”的海报,即以一位手持步枪、全副武装的法国哨兵作为主体形象,描绘出一幅富有浪漫色彩的战地画面。
而德国的海报则早在1914年起就倾向于表现忧郁的情绪。
虽然德国士兵在整个战争中几乎都是在别国的领土上作战,但德国海报却很少将自己描绘为征服者。
反之,他们却常常将自己描绘成为了求得生存而击溃了周边强敌的自卫者。
1917年发行的一幅题为“助我们胜利!”的宣传画,便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美国的海报似乎一直保持着自信、有时甚至是自负的风格。
这可能是由于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所受的战争影响要小得多的缘故。
例如,一幅于1943年发行的
题为“美国总是为自由而战”的海报中,设计者将1943年奔赴欧洲战场的美军士兵与1778年的大陆军排放在一起,向美国民众展示这场战争的实质与独立战争并无区别:都是为了美国所信仰的自由而战。
鼓舞士气类海报以它特有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在战争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宣传画成为发动群众、激扬社会情绪的重要的工具,如法国的《我要你参加海军》、美国的《你的祖国需要你》、苏联的《你参加了志愿军吗?》,都是在当时及以后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优秀作品。
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宣传画更起到战斗号角的作用。
苏联宣传画在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卫国战争和和平建设时期都受到充分重视,产生了许多优秀画家和优秀作品,如《红军战士,救救孩子》、《我们要彻底击溃敌人!消灭敌人!》、《保尔·柯察金》等。
当代的宣传画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把党在各个时期的政策及时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认识,统一大家的意志,组织大家的力量,宣传画是鼓动工作开展的先行者。
特别是今天,充分利用造型艺术形式进行宣传鼓动工作,是非常有力而必要的。
宣传画开始向艺术性的方向发展,在历次的全国美展上,宣传画都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参加了展出。
大批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参与,从整体上提升了宣传画的艺术水平。
从社会需求看,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要关注的政治性的大事,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抗洪救灾、申奥等,还有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如义务献血、保护环境等,在这些宣传活动中,宣传画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大事不断,而与社会公益相关的各种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具体利益,通过宣传的手段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宣传画都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 戴冰,《战争海报——因战争而生的艺术》
[2] 范大鹏,《战争海报收藏》,现代出版社,2002 年02 月出版。
[3] 范大鹏,《二战海报艺术》,解放军出版社,2005 年01 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