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读后感,《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本家长必读的教育书籍,它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这一重要阶段。
通过作者的真实故事和经验分享,读者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教育启示,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孩子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处事的道理。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导,让他们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里,孩子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团结协作和自立自强。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学校教育,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在学校里得到全面的教育。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陪伴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陪伴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家长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孩子成长的艰辛。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孩子成长的艰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单和迷茫。
总之,《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教育书籍,它不仅给予了我很多教育启示,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我一定会认真借鉴这本书中的教育经验,让我的孩子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
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
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
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现在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
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
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
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
二、爱在自由里。
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
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绩方面和别人攀比,在孩子小学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了,正如厚积而勃发。
在给孩子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应该给孩子玩的时间,有的时候,玩中也是一种学习。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相信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
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会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本讲述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的教育书籍。
这本书深刻地阐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孩子共同度过小学六年的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和关爱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不仅要在物质上支持孩子,更要在精神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鼓励。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这本书正是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告诉家长们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度过小学六年。
其次,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的重要意义。
小学六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的陪伴和关爱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做的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在心灵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鼓励。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这本书正是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告诉家长们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度过小学六年。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的重要意义。
我相信,只有在家长的关爱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认真阅读这本书,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育经验,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引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本关于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的教育指导书籍。
这本书由知名教育专家张文渊所著,以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向家长们传授了一些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书中的观点所启发,并且对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内容概述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中,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到了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小学六年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1. 认识孩子在书中,作者强调了家长首先要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兴趣、天赋、优点和缺点等。
只有通过认识孩子,才能针对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加恰当的教育和陪伴。
2.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作者认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些构建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如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制定明确的规矩和约束等。
3. 关注孩子的学习随着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成为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关注孩子的学习并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的方法,如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
4.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除了学习之外,孩子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方法和策略,如了解孩子的兴趣、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机会等。
我的感受我读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后,深受启发。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意识到要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点,而不是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教育他们。
只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加恰当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我认识到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书中提到的建立良好家庭氛围和制定明确规矩等方法,我可以更好地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发展。
此外,我也意识到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必备(3篇)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必备(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1陪着孩子逛书店,意外看到一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扉面上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这一句话让我的心瞬间像找到了航标,于是果断地付款。
无意中看到博客大管家中介绍,心中更是庆幸买到这本好书。
应该说这是所看的第二本家教类书籍。
初看就爱不释手,让我真真正正地沉静下来,每天晚上拜读几页,久而久之,沉醉到12点半才在老公的再三催促之下入睡。
喜滋滋地打开,书的画面上为我呈现了一副极其温馨的母女情深场面,郁郁葱葱的大树下,一位身材矫小的妈妈拥着一位和孩子相仿的女孩一起向树林深处走去。
书的作者刘称莲老师不愧是大师级,她以极其细腻质朴的手笔,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描绘了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记录了孩子点点滴滴的成长。
看到本书分为六个篇章,每一个篇章都独立成文,字里行间,让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教育达人的苦口婆心现身说法,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在用心记录、真诚地分享着、引导着孩子走过每一个阶段,陪着孩子慢慢长大。
呵呵,咱是笨妈妈,就笨鸟先飞,对着老师的文笔逐篇对照自己吧。
生活篇·越来越出色玩物并不一定丧志。
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
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刘称莲老师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相对于刘老师带着孩子去看日出,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相比,老公单位有一年一度的高温假期,每年临放假之时,老公就会和同事们三五成群聚在一块聊一聊带孩子一起去哪里增长见识,远途的我们一起结伴去青岛,近一点的我们一家三口就去开封。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最近,我陪着孩子一起走过了小学六年的求学之路。
回想起这段时间,我无比感慨,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让我备受鼓舞。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想分享一下这六年来孩子的成长点滴,以及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一年级时,孩子刚刚踏入小学的大门,一切都是新鲜和充满挑战的。
他面对上课、作业和考试的压力时,曾经有过迷茫和焦虑。
作为父母,我们及时进行了心理疏导与鼓励,帮助孩子建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我们还了解到了孩子在学习上的一些弱点,于是我们特地安排了补习班和辅导老师,帮助他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在一年级结束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进入了二年级,孩子逐渐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和节奏。
他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学习更加主动和积极了。
在这一年里,他还加入了一些兴趣班和社团,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些额外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他的课余生活,还锻炼了他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老师在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相处和沟通。
三年级是一个转折点,孩子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学科和知识。
这一年里,他面临了很多考试和竞赛,压力倍增。
但孩子很好地应对了这些挑战,通过积极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他在各个科目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对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这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支持他的学习。
到了四年级,孩子已经能够更加独立地管理自己的学习了。
他开始自觉地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并且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
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的提高,他能够主动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对待学习更加认真和负责。
五年级是充满挑战和压力的一年。
考试和升学压力逐渐增大,孩子要面对更多的学业和竞争。
在这一年里,我们一家共同商讨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提醒他要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不忘记快乐的童年。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它通过讲述一个母亲和她孩子的成长故事,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关于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也学到了许多关于如何陪伴孩子成长的知识和智慧。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性格、价值观、行为习惯等都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书中,母亲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家长,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在书中,母亲和孩子之间有着密切的亲子关系,他们可以坦诚地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这种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也让家庭更加和谐。
这让我意识到,家长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孤独和迷茫。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在书中,母亲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教会了孩子许多生活和学习的技巧,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这让我认识到,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总的来说,读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我深刻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学到了许多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长的知识和智慧。
作为一个家长,我将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和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热门精选读后感范文三篇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热门精选范文三篇《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1 近段时间,有幸拜读了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刘老师对孩子的精心照顾、睿智用心深深打动了我。
在书里,陪伴也是一种爱这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
对于陪字,我是有着深切的体会的。
虽然身为老师,但同时我也是一位家长。
在向家长们学习的同时,我也在自己探索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在对孩子的陪伴方面,我深感缺乏和愧疚。
在看《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时,作者对孩子的精心照顾,用心之深打动了我,也触动了我。
我在反思我的时间都去哪了?是不是除了工作之外,我真的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工作之外的时间我在干什么?如今想来,恐怕不是我没有时间,而是认为对孩子的陪伴不那么重要。
如今更深切的明白:对孩子的爱不是给他攒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礼物、为他洗了多少件衣服,而是表达在我们是不是能真正静下心来,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陪伴中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心灵港湾。
孩子们稚嫩纯真的心灵还感受不到物质的重要。
他们真正渴求的、需要的是每天父母的拥抱;需要感知在父母眼里自己是多么的重要;需要父母给与他平安感;更需要知道当自己失败时、受挫时、父母会在家里等着他,给他抚慰,而不是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承受。
说到这里我还是深感愧久,自从有了闺女,我把大局部的时间用在了她的身上,对儿子的照顾太少了,总认为闺女小,需要更多的关爱,完全忽略了儿子的感受,我常对儿子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虽说也不错,但在儿子心里也许不这样,总认为妈妈不管我了。
有段时间儿子到家就发小脾气,我批评他,老大不小了,怎么能那样。
后来才想,原来这是儿子在发泄心中的不平,细想是自己的不对,这些曰子对儿子的陪伴太少了,应该多些时间陪陪这个小孩。
如今懂得了:养育一个孩子,不是用钱,而是用心!《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2今年孩子读一年级了,我也有幸在新建小学进入了家长学校,读了教育专家刘称莲《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2016-06-08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长春的联合书城。
当时和好朋友一起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可以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老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
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
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
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
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现在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
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
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
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
从我儿子的身上我就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以前的儿子从来不读课外书,是一本校园文学书《淘气包马小跳》让他爱上了校园文学。
那次我和他一起去书店买学习用品,儿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
回到家后,我陪儿子一起看,儿子一看就上瘾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给他买另一本。
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我没有吝啬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
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全套16册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系列。
现在每当我和儿子去吉林或者长春的时候,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园,而是书店。
我们母子都喜欢在书海中漫步,畅游。
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
这中间包括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
现在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
样“词穷”了。
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
每天我家睡觉前都会看到我和儿子各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虽然是个读个的,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二、爱在自由里。
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
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绩方面和别人攀比,在孩子小学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了,正如厚积而勃发。
在给孩子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应该给孩子玩的时间,有的时候,玩中也是一种学习。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相信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
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会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