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试验安全规定(新编版)
电气试验安全管理制度(4篇)

电气试验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气试验活动,保障试验人员的安全,确保电气试验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电气试验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气试验是指对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测、测量、评定等活动。
第四条电气试验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本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
第五条电气试验应严格按照试验准备、试验操作、试验结束及试验记录等程序进行。
第二章试验准备第六条进行电气试验前,应制定试验计划,并在试验前进行试验人员的培训,确保试验人员了解试验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七条进行电气试验前,应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进行电气试验前,应对试验场地进行检查,确保试验场地无隐患。
第九条进行电气试验前,应对试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电气试验的危险性及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条试验准备应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确保试验的安全进行。
第三章试验操作第十一条进行电气试验时,试验人员应按照试验程序操作,不得随意变更试验内容或方法。
第十二条进行电气试验时,试验人员应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试验。
第十三条进行电气试验时,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试验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操作方法。
第十四条进行电气试验时,应设立试验警示区域和禁止通行区域,并设置警示标识,确保试验现场的安全。
第十五条进行电气试验时,应确保试验设备的电源和接地良好,防止漏电或者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十六条进行高压电气试验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确保试验的安全进行。
第四章试验结束及记录第十七条电气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设备关闭、断电,并检查设备的安全情况。
第十八条电气试验结束后,应整理试验设备和试验场地,确保场地的清洁和整齐。
第十九条电气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并编制试验报告。
第二十条电气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试验人员的安全交底,总结试验经验,并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第二十一条对于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设备故障的试验情况,应进行事故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电气试验安全技术规程(3篇)

电气试验安全技术规程2电气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的试验工作应至少由两人进行,并指定一人负责。
(2)每次试验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试验人员详细说明注意事项,根据试验内容与环境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与现场其他人员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应戴好绝缘护具。
(3)试验接线中的高压连线,宜缩短与其他用电部分及地面之间的距离,应保证不致产生放电现象,必要时应用绝缘材料隔离、固定。
(4)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应按高处作业规定进行。
未经工作负责人允许,不得拆卸试验装置和仪表。
(5)试验完毕,应拆除全部试验接线和所布置的安全措施,恢复正常状态。
(6)对大客量的设备(电机、变压器)和电容器、电缆在试验前应充分放电后,方可接线、拆卸和试验。
2高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行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地点和高压联线所通过的地段均应设围栏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严防触电,必要时应派专人看守。
(2)在对设备加压前,工作负责人应详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通知全部人员离开加压范围后,方可进行加压,并在加压过程中不得接近被试物。
(3)每次试验完毕,应断开电源,被试验设备放电并接地后,方可接触试验没备及接线。
(4)在加压试验升压过程中,如出现电压表指针摆动很大,电流表指示急剧增加,绝缘烧焦或冒烟现象,被试物放电和不正常的音响问题,均应停止试验。
2继电保护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继电保护试验中,对不熟悉回路和无关的设备,严禁乱动,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发现异常现象应报告。
(2)在继电保护盘上工作时,对被试盘及邻近的运行设备,应悬挂明显标志或隔离。
试验人员与高压带电部分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3)继电保护试验开始前,应由工作负责人复查接线无误后方可工作。
试验电源不得接地或短路,以免引起误操作。
(4)进行开关合拉闸试验时,任何人不得在开关上及其周围工作或停留,以免传动机构伤人。
(5)用外来电源试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时,电压互感器应与二次回路断开。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范文(3篇)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范文一、总则1.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电气试验,包括设备试验、线路试验等。
二、试验前的准备1. 试验人员应事先了解试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在进行试验前,应对试验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 试验前应对试验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场地环境符合试验要求,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试验设备操作规程1. 试验设备的操作必须由具备相关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并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
2. 在进行试验设备操作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禁止擅自操作带电设备。
3. 当试验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禁止强行继续操作。
4. 试验设备的电源和负载参数必须符合试验要求,严禁超负荷操作。
四、试验线路安全规程1. 在进行试验线路时,必须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并确保试验线路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
2. 试验线路必须经过严格的绝缘测试,并确保所有电气设备与地等保护接地系统的良好连接。
3. 试验线路应设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一旦发生异常或故障,能够及时切断电源,保证人员安全。
4. 在试验线路上进行高电压试验时,必须按照规定对试验区域进行封闭,确保附近人员的安全。
五、安全应急措施1. 试验人员应熟悉应急救援程序,并了解紧急停电和事故报警的方法。
2. 如发生人员受伤或其他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紧急救援,同时通知相关领导和安全人员。
3. 确保急救箱和相关急救设施的及时更新和补充,为应急情况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六、试验后的处理1. 试验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并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 将试验结果及时整理和归档,保存相关试验数据和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以上是电气试验安全规定的范本,试验人员在进行电气试验时,务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确保试验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规定进行定制化调整也是非常必要的。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范文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气试验的安全进行,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提高电气试验工作的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电气试验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对于使用电气设备进行试验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以及本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四条电气试验工作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负责管理电气试验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第五条电气试验工作必须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第二章电气试验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和安全教育第六条从事电气试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
第七条电气试验工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电气试验工作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第八条电气试验工作人员应掌握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种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九条电气试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规定进行试验,确保试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电气试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和维护试验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三章电气试验设备的安全要求第十一条电气试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具备安全、可靠的性能。
第十二条电气试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电气试验设备的使用必须接地保护,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四条电气试验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应有效可靠,能及时识别和处理各种电气故障。
第四章电气试验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五条在进行电气试验工作前,应对试验设备和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条件满足要求。
第十六条在进行电气试验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试验参数和流程。
第十七条在进行高压电气试验工作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十八条在进行高温电气试验工作时,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十九条电气试验工作人员应随时注意试验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电气试验一般安全规定

电气试验一般安全规定1、试验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安全生产总则》、本专业技术及本规定,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执行。
未经专业培训合格和安全技术教育者不得上岗作业。
2、经常性电器作业人员以及电器试验设备的主要操作者应取得试验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作业。
3、试验人员首先应对所使用的电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进行熟悉,并对试验任务、项目、标准、安全措施、注意事项,以及试验方法、试验接线、使用仪器和表计的数量、规格、应拆除的接地线部分等全面了解、掌握。
4、必须做好工作前的安全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工作。
5、大型汽发真机型试验前要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原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6、电气试验必须保证两人以上进行操作。
接线时必须一人接线,另一人安全监护;整个试验过程必须确定专人指挥。
7、试验区域应设置危险标志,高压设备应有“高压危险”等警示标志,试验时应有醒目的信号装置,必要时设置人员在试验区域外进行安全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区。
8、任何电器设备、线路未经本人验电以前,一律视为有电,不准触及。
需接触时必须先验电或放电(对电容性设施)之后,方可工作。
对于与供配点网络相联系的部分,除进行断电、放电、验电外,还必须挂接临时接地线,开关应上锁,防止停电后突然送电或产生感应电。
9、未经试验负责人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试验设备的固定线路和原有接线方式及结构。
10、高低压系统的隔离开关不允许带电分合。
在高低压投入运行时必须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及油开关,断电时先分油开关及断路器。
有循环油的机组在运行前,必须先开循环油;停机时,待电机完全停止转动后,再关循环油。
11、交流耐压试验、泄漏试验、介损试验完成并切断电源后,必须对被试品放电后再拆线。
12、所有的电器设备、平台、屏板(柜)和桌应接地良好,并定期检查。
带电屏(柜)前必须铺垫绝缘橡胶板。
13、蓄电池充电场所禁止存放精密仪表和严禁烟火。
14、发现电气火警、应首先切断电源。
灭火时,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1. 引言电气试验是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验证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电气试验涉及高电压和高电流,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电气试验过程的安全性,本文将介绍电气试验的相关安全规定。
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1 设计评审在进行电气试验之前,应进行设计评审,评估试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评审结果应作为试验前准备的依据。
2.2 环境检查试验现场应进行环境检查,确保试验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通风情况、消防设施、应急疏散通道等。
2.3 仪器设备检查试验仪器设备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电源、仪表、绝缘材料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试验操作规范3.1 试验人员要求试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电气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了解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禁止进行电气试验操作。
3.2 试验装置设置试验装置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保证试验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试验装置的接地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3.3 试验参数调整在进行电气试验之前,应根据试验方案调整试验参数,如电压、电流等。
试验参数调整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参数超过设备承受范围。
3.4 试验过程监控试验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监测。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5 试验结束处理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和试验装置,并做好试验记录。
试验现场应恢复到正常状态,清除残留的危险物质,并进行必要的设备维护和检修。
4. 安全应急措施4.1 安全设备准备试验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绝缘手套、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试验人员应佩戴相关安全设备,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保养。
4.2 紧急停电措施在试验过程中,如出现危险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采取紧急停电措施。
相关人员应熟悉停电装置的位置和操作方式,以确保快速、有效地切断电源。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模板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模板1. 规定目的与适用范围为确保企业电气试验活动的安全性,遵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障员工生命资产安全,特订立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全部电气试验活动。
2. 试验人员资质要求与培训2.1 试验人员资质要求:2.1.1 全部进行电气试验操作的人员必需具备相关电气专业背景,且经过相应的培训和合格考核,持有有效证书。
2.1.2 操作人员必需了解电气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而且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2.2 试验人员培训:2.2.1 企业应定期组织电气试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电气试验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知识、事故应急处理等。
2.2.2 试验人员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电气试验工作。
3. 试验设备与工具的管理3.1 试验设备的选用:3.1.1 试验设备必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具备相应的认证并标识。
3.1.2 试验设备必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
3.1.3 试验设备的使用前,必需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试验,确认其可靠性。
3.2 试验工具的管理:3.2.1 试验工具必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损坏或失效的工具严禁使用,应及时报废或修复。
3.2.2 试验工具必需在特地存储柜中存放,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2.3 使用试验工具时必需佩戴个人防护设备,严禁在不符合要求的条件下使用试验工具。
4. 试验场合与环境要求4.1 试验场合的要求:4.1.1 试验场合必需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尽量避开有害气体污染的发生。
4.1.2 试验场合必需保持乾净,杂物必需及时清理。
4.1.3 试验场合必需有充分的照明设施,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楚地进行工作。
4.2 试验环境的要求:4.2.1 试验过程中必需确保供电设备的稳定性,避开电源波动或其他电力问题。
4.2.2 试验场合必需有适当的温湿度掌控,保证试验过程中的环境舒适度。
4.2.3 试验场合必需配备防火设备,并订立相应的防火措施。
电气试验安全要求

电气试验安全要求
为了保证设备和人身平安,顺当完成试验任务,应将平安放在首位。
(1)电气试验人员均应仔细学习和严格遵守《电业平安工作规程》和有关高压试验的规定,并经电业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参与高压试验工作。
(2)全部试验都应根据DL/T596-1996及经当地电业部门批准的现场试验规程进行。
为了保证试验质量、提高效率,试验前必需做好预备工作,提出试验方案和平安、组织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支配试验人员仔细学习、充分争论,做到任务明确,心中有数。
(3)试验前应查阅被试设备的试验档案并带到试验现场,以便试验时分析参考。
(4)试验所需的设备、仪表、连接线及工具,应提前预备齐全,放到现场平坦平安地点。
高压引线不应穿越人行道及楼梯等,试验现场四周的围栏必需是封闭的,警告牌及标示牌应悬挂在明显位置。
(5)高压试验工作至少应有两人参与,操作时应带洁净的线手套。
工作负责人应负责现场设备和人员的平安,工作人员必需听从工作负责人的指挥。
加压时应由工作负责人发布命令并取得有关工作人员的呼应后,才能合上电源施加电压。
试验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在加压过程中,应高度集中留意力,时刻监视试验设备和仪表指示。
一旦消失特别现象,
应先切断试验电源,然后将调压设备退回零位,停止试验。
待查明缘由、准时处理后,方可接通电源连续试验,不得盲目重试。
(6)进行室外试验时,如遇较大的风、雷、雨、雪等天气,应马上停止高压试验工作。
(7)凡试验所需的接地部位均应牢靠接地。
所用接地线必需接在固定的接地点,不得随便接在铁丝网或管道上,接地线的连接必需坚固牢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电气试验安全规定(新编版)
第一节高压试验
第1条高压试验工作不应少于两人。
试验人员应精神正常、身体健康并具有高压试验资格。
工作负责人开始试验前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交代安全措施,检查应断开的设备是否已断开,并注意对相邻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第2条因试验需要拉合开关、刀闸、拆除接地线、断开设备接头时,均应通知值班人员,得到许可方能进行,拆接头前应做好相位、极性标记。
恢复后应进行检查。
高处拆接引线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3条试验现场应装设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派人看守,勿使外人接近或误入试验现场。
被试设备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例如电缆等)另一端也应派人看守,下列情况可不派人看守:1、配电线路室外电缆终端头甩开,在本杆挂“电缆在
试验中禁止攀登”标示牌。
2、配电直配电缆对端配电室遮拦门加锁,挂好“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报知运行人员。
若对端有工作则必须设专人看守。
电缆线路有接头等检修维护工作,两端应挂好地线。
第4条试验装置金属外壳接地应根据要求可靠接地。
试验电源应使用有明显断开的双极刀闸和电源指示灯。
第5条加压前应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或退出现场并悬挂警告牌或设围栏后方可加压。
对有人工作的邻近设备有感应电压时,应采取临时接地等防止触电措施。
第6条试验前和变更试验接线时应坚持复查接线制度。
通电前注意调压器位置应在零位。
第7条合拉闸、倒接线时,必须互相呼应正确传达口令,加压时应重复要求加压的数字,避免错加压,并有人监护。
第8条试验操作过程中,应精神集中,随时警戒异常情况。
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第9条未装地线的大电容被试设备,应先行放电再做试验。
高压直流试验时,每告一段落或试验结束时,应将设备对地放电数次
并短路接地。
第10条变更接线,寻找故障或试验结束时应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还应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短路接地。
第11条带电试验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
特殊试验、研究性试验和在运行系统做试验时,必须有试验方案,并经主管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12条试验工作结束后,应检查电气设备接线是否正确,接头是否紧固,设备上不得遗忘短路线及工具等,并将设备所有变动的部分恢复原状。
直阻和极性试验,拉合刀闸时不许触摸设备。
第二节使用携带式仪表的测量工作
第13条核相前应了解系统运行方式。
除使用特殊仪器外,所有使用携带仪器的测量工作,均应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低压侧进行。
第14条电流互感器,电流表及其它测量仪表进行接线和拆卸,需要断开高压回路时,应将此回路所连接的设备和仪器全部停电后,
始能工作,连接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应适合所测电流数值。
第15条电压表、携带型电压互感器、核相器和其它高压测量仪表进行接线和拆卸,无需断开高压回路时,可以带电工作。
但应使用耐高压的绝缘导线,导线长度应尽可能缩短,不许有接头。
导线截面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并应联结牢固,防止接地和短路。
第16条使用电压互感器工作时,应先将低压侧所有接线接好,然后用绝缘工具将电压互感器接到高压侧,接高压时应戴手套和护目镜,应穿低压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并有人监护。
测量用的导线与人体保持安全距离,工作中应听从现场负责人指挥正确地进行操作。
第17条与被测点接触时,只允许垂直方向接触,禁止水平移动,并应采取适当长度,防止与其它部分接近,作低压核相工作时,至少应由两人进行,并应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带电测量工作在室外进行时,遇有大风、雨、雾、雷天气应停止工作。
第18条非金属外壳的仪器,应与地绝缘,变压器外壳接地。
测量用互感器二次线圈一端应接地,金属外壳的仪器按厂家规定接地。
第三节使用钳型电流表的测量工作
第19条使用钳型电流表时,应核对钳型电流表的电压等级与被测设备的电压等级必须相同。
应注意电流表的量程是否符合所测电流的要求。
第20条使用钳型电流表时,不需直接测量高压设备,测量人员应带绝缘手套或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绝缘台上。
钳型电流表把手必须干燥,在测量前应擦干净。
测量中不得触及其他设备的任何部分以防止短路或接地。
在高压回路上测量时,严禁用导线从钳型电流表另接表计测量。
观测表计时,要特别注意头部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
应有监护人。
第21条测量高压电缆各相电流时,相间距离应在300毫米以上,且绝缘良好测量方便者,方可进行。
当有一相接地时,严禁测量。
第22条测量中若须拆除遮拦,应保持安全距离,工作结束马上将遮拦装复原位。
第23条测量低压可熔保险丝和水平排列低压母线电流时,测量
前应将各相可熔保险丝和母线用绝缘材料加以保护距离,以免引起相间短路。
同时应注意不得触及其它带电部分。
第24条在低压线路电杆上测量时应戴绝缘手套,系安全带进行工作。
第25条钳型电流表应设专人保管,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第四节使用摇表测量绝缘的工作
第26条使用摇表测量设备绝缘时,被测设备的各侧必须断开,验明无电压,设备上应无人工作,方可进行。
在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设备。
在测量绝缘前后,必须将被试设备对地放电。
测量线路绝缘时,应取得对方允许后方可进行。
第27条在有感应电压的线路上(同杆架设的双回路线路或单回路与其他线路有平行段)测量绝缘时,须将另一回线路同时停电,方可进行。
雷击时,禁止测量线路绝缘电阻。
第28条在带电设备附近测量绝缘时,仪表、引线、工作人员与
带电设备应保持安全距离,设专人监护。
第29条摇测电缆电容器方法应正确,测量前后应充分放电,工作人员应有防护电击的防护。
第五节高阻杆核相
第30条高阻杆必须经过严格设计、组装、试验,确保高阻串上每一个元件电压分布基本均匀,并标明使用电压。
使用前摇测两高阻杆阻值应基本相等(误差在±10%以内)。
操作时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1毫安。
第31条核相中不得少于3人,必要时应事先查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核相前应检查接线,工作负责人应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工作范围,核相测点、运行方式、操作方法。
配电室内核相还应经值班员同意。
第32条核相中服从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
按照指令将核相杆缓缓接近带电体,变动相位时不得直接移向另一相,应将核相杆脱离带电体后再向另一相靠近,防止短路。
并注意带电部位保持对地安全距离。
第33条室内核相中,两操作人员要同时将操作杆脱离其它物体,当一根杆接触带电体时,另一根杆不得接触其它接地的物体。
室外10KV核相,一根高阻核相杆固定在一侧带电导线上时,另一侧按指令接触带电体。
第34条若在同一开关柜中核相不能满足安全距离时,不允许在同一柜中核相。
第35条不得随意变动核相杆电阻值和绝缘杆长度,保持电阻值和绝缘部分的有效长度。
核相中不许改动仪表接线。
第36条核相杆应妥善保管,严禁受潮,使用中严禁平放在地面上。
第37条如发现核相杆有异常现象应停止使用,认真检查。
正常情况下每年应定期试验解体检查一次,如发现环氧树脂有裂纹、高阻变黑或其他异常变化应进行更换,试验合格后再使用。
第38条核相杆在使用及运输过程中严禁磕、碰、压、摔,使用完后应装入帆布袋内,在干燥通风处存放。
第39条操作人员操作时需戴绝缘手套。
第40条操作中工作人员、仪表及引线对带电体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安全距离。
如若不能满足安全距离应加足够绝缘强度的绝缘隔板。
第41条室外核相遇有雨雾雪或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室外核相工作。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