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部分作业
寒假作业弟子规

寒假作业弟子规
弟子规是古代中国儿童教育的重要经典之一,曾被用作儿童的寒假作业。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寒假作业中的弟子规内容:
1. 诵读弟子规:学生需要背诵弟子规的内容,理解每个规则的含义和要求。
2. 性格培养:学生需要根据弟子规中的规则,整理自己的行为准则,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3. 行为规范:学生需要分析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与弟子规中的规则进行对比,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
4. 书写练习:学生需要将弟子规的内容抄写下来,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字写水平,又可以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5. 实践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帮助家人或其他人等方式,将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付诸实践。
6. 读书笔记:学生可以选择读一些与弟子规相关的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7. 社交技巧:学生可以针对与同伴、师长、家人等的交往,结合弟子规中的要求,总结一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技巧。
8. 自我反思:学生需要定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查找自己
可能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方案。
当然,具体的寒假作业内容还需根据学校或老师的要求而定,以上提到的只是一些可能的内容参考。
掌握弟子规的精神和道德准则可以对儿童的品行和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

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培养幼儿尊敬父母、师长和长辈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培养幼儿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简介:《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儿童启蒙书籍,共分为三个部分:孝道、礼貌、勤奋。
2. 学习《弟子规》中的前十句,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熟记《弟子规》中的前十句,理解其含义。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学会应用《弟子规》中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解《弟子规》的起源和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实例讲解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道理。
3. 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弟子规》的魅力。
4. 分组讨论法:分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将《弟子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弟子规》内容的PPT,图文并茂,方便幼儿理解。
2.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教学道具:准备与《弟子规》相关的小道具,如孝道卡片、礼貌标志等,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学习。
4. 教学音频:准备《弟子规》的朗读音频,方便幼儿跟随朗读。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2. 导入新课(10分钟):讲解《弟子规》的起源和背景,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 学习《弟子规》(15分钟):带领幼儿朗读前十句《弟子规》,讲解每句的含义,并结合实例让幼儿理解。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弟子规》的魅力。
5. 分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将《弟子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家长协助幼儿朗读《弟子规》前十句,加强记忆。
2. 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弟子规》的道理,记录在家长联系册上。
“弟子规”篇-余力学文

文明礼仪之“弟子规”——余力学文第一课不能死啃书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译文]只知道啃书本,不知道按书中的道理去做,只能使自己华而不实,那么会有什么出息呢?[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刘羽冲的人,他非常爱看书,也非常相信古书上的学问。
他认为,只要是书上写的,就一定是正确的。
从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问题。
一天,他看到一本讲修水利的书,就苦读了一年,并画了水利图,到州官那儿讲了修水利的好处。
州官就让他去修水利,他不看农田水势,不问以往的降雨情况,又不听一听当地农民的意见,就叫人按他画的水利图动工。
可是渠道刚使用,就被汹涌的大水冲垮了,农田也被淹没了。
拓展阅读: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
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
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
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作业要求】1、背诵弟子规并知道意思。
2、学讲小故事,谈谈体会。
第二课学习书中的道理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译文]只懂得卖力去做,不学习书中的道理,靠自己短浅的见识,永远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
[小故事]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吕蒙和蒋钦非常勇猛,深受孙权重用。
但吕蒙和蒋钦原来都没念过什么书,被看作一介武夫。
后来孙权批评他们说:“你们现在掌握了大权,负责处理国家大事,应该多看点书,了解以往的历史作为借鉴。
这样会大有好处的。
不要总说忙,但有我忙吗?我都会抽时间研究兵法。
光武帝再忙也抓紧时间学习,曹操也老而好学,你们就不能学一学吗?”他们听了后,便刻苦学习,成了知识渊博的人。
拓展阅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

演练
妈妈在家里整理物品。 女儿回家后
〔1〕主动向前,和颜悦色。 〔2〕「 ,请问您有没有 ?」 〔3〕和长辈谈完话,再慢慢离去。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将<弟子规力行作业>交给老师
人。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2、公共场所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不仅是对长辈答复时要看着对方,视线不要游移离开。 请同学们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突然,他看见附近水塘旁边有 一位放牛的老人,就急忙跑过去问路:“喂,老头! 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提问
张苍〔是4汉〕朝帮的妈丞相妈,干他完是一活个,非像常尊闪敬电长一辈的样人立,刻在他消年失轻了的时。候,曾经得到过王陵的许多照顾。
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提问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那人听了奇怪地问:“哎! 将<弟子规力行作业>交给老师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演练: 同学一对一轮流问答 我们不管对谁说话,都要“视勿移〞看着对方,才是尊重别人。 我们不管对谁说话,都要“视勿移〞看着对方,才是尊重别人。 2、公共场所 【解】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符合礼节。 1、长辈面前 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提问 有位从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的人,在去苏州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在三岔路口上犹豫不定。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能大声喧哗?
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
<出那么弟>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解】在长辈面前,不可以大 声喧哗,说话的声音要柔和适 中,答复的声音要让长辈听清 楚,声音太小,也是不恰当的 。
请同学们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有位从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的人,在去 苏州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在三岔路口上犹豫不 定。突然,他看见附近水塘旁边有 一位放牛的 老人,就急忙跑过去问路:“喂,老头!从这 里到苏州走哪一条路对呀?还有多少路程呀? 〞老人抬头见问路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人,因 为他没有礼貌, 心里头很反感,就说:“走中 间的那条路对,到苏州大约还有六七千丈远的 路程。〞那人听了奇怪地问:“哎!老头,你 们这个地方走路怎么论丈而不管里呀?〞老 人 说:“这地方一向都是讲礼〔里〕的,自从这 里来了不讲礼〔里〕的人以后,就不再讲礼
小学弟子规试题及答案

小学弟子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从早上到晚上,小明参与了以下哪项活动呢?A. 吃饭B. 睡觉C. 玩游戏D. 学习答案:D2. 当你和同学发生争执时,你应该怎么办?A. 大声争论B. 保持冷静,和平沟通C. 找老师帮忙解决D. 直接打架解决问题答案:B3. 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尊敬父母,这是因为:A. 父母是我们的亲人B. 父母是我们的老师C. 父母辛辛苦苦抚养我们长大D. 所有选项都对答案:D4. 在咖啡店,小明看到地上有人丢下的钱包,他应该怎么办?A. 拿走钱包自己使用B. 把钱包交给店主C. 留下钱包,离开咖啡店D. 把钱包放在原处等失主回来答案:B5. 弟子规中对待师长的要求主要是:A. 必须向师长鞠躬行礼B. 必须听从师长的指导和教诲C. 师长说什么就要做什么D. 师长没有任何权利指导自己答案:B二、填空题1. 饭前要洗________,饭后要洗_________。
答案:手、手2. 早上起床后,要整理_________。
答案:床铺3. 学习时要认真听_________。
答案:讲解4. 睡觉前要刷_________。
答案:牙齿5. 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按时_________。
答案:完成三、问答题1. 弟子规中为什么要求我们尊敬父母和师长?答案:因为父母是我们的亲人,辛辛苦苦抚养我们长大;师长是我们的老师,给予我们知识和教育。
尊敬父母和师长是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恩之情的表达。
2. 弟子规中的规矩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答案:弟子规中的规矩要求我们遵守道德准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遵循规矩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律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品质,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都有积极的作用。
3. 如果你在学校看到同学在欺负弱小的学生,你应该怎么做?答案:当看到同学在欺负弱小的学生时,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制止并保护受欺负的学生。
可以选择寻求老师的帮助,并与同学一起建立和谐友善的学习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受到尊重和关爱。
《弟子规》4

3、如果你上课回来迟到了, 一定要先敲门,声音洪亮的 喊“报告”,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将上堂,声必扬
1.当老师走进教室,班长应:(A) (A) 喊“起立”“敬礼” (B) 喊“敬礼” “起立” (C) 什么也不喊
▪ 2.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要: (C)
根据句子意思写出《弟子规》原句
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地减少消失, 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了。 句子是:
过能改 , 归于无 。 倘掩饰 , 增一辜 。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 动)
▪ ▪ (一)课堂演练: ▪ 1.说话的技巧 ▪ 急事,慢慢地说 ▪ 大事,清楚地说 ▪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 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 ▪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 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 【释文】看到了别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做到。即使和他 差距很远,只要肯努力,渐渐也能赶上他。
▪ 【释文】看到了别人的恶行,要立刻反省自己,如果发现自己有,就要马 上改正;如果没有,也要引起警惕,防止自己犯同样的过错。
▪ 【释文】做人最要紧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才能和技艺,这些方面不如 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己,尽力赶上。
▪ 【释文】如果吃的、穿的不如人家,用不着忧愁悲伤。这不是什么不光彩 的事,因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的修养。
▪ wénguònù wényùlè sǔnyǒulái yìyǒuquè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wényùkǒng wénguòxīn zhíliàngshì jiànxiāngqīn
弟子规教案全(打印版)

课题:1“谨”之“缓揭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谨”之“缓揭帘”。
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2、情感与目标:养成拾金不昧的习惯。
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拾金不昧的良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8-9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二、学习“谨”之“缓揭帘”1、听泛读“谨”之“缓揭帘”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齐读。
分行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走路时脚步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
行礼问候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斜着身子靠在墙上,坐着时不可以伸长双腿,腿更不可以抖动。
五、练习背诵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
六、作业1、背诵“步从容”。
2、回家练习走路的姿态、端坐。
板书设计:谨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教学反思:课题:2“谨”之“事勿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谨”之“事勿忙”。
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情感与目标: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9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二、学习“谨”之“事勿忙”1、听泛读“谨”之“事勿忙”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齐读。
分行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许多事情都不能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就不容易出错。
幼儿园背的弟子规全文

幼儿园背的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概述弟子规的背景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教材,主要用于培养幼儿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它是根据儒家思想和传统价值观编写的,被视为儿童的行为准则,对于培养幼儿的道德修养非常重要。
弟子规的起源弟子规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作者是陆游。
陆游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包括弟子规。
这本书的目的是向孩子们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意识。
弟子规的内容第一章:弟子规1.弟子规,圣人训:有所不、有所为。
2.①上学低年级,②行人要谦让。
3.遇上熟人,要打招呼,有礼貌才好。
第二章:弟子的行为规范1.①早不睡,学业低。
②夜往往赶作业,第二天上学像睡着。
2.睡眠安全,儿童关切。
3.禁止看电视或玩手机,有影响。
第三章:弟子的人际关系1.弟子之交,淡如水,同学朋友,要和和气气,不打架,不欺负。
2.分享快乐和痛苦,帮助别人,成为更好的人。
第四章:弟子的家庭教育1.弟子不调皮,懂得尊敬父母,体谅家长。
2.听父母的话,不背离家庭价值观。
3.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做家庭作业,参与家务。
第五章:弟子的修身养性1.弟子勤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做一个懂得自律的人,远离诱惑。
3.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弟子规的教育意义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弟子规,幼儿可以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这些品质将陪伴幼儿一生,对其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弟子规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社会,能够更加和谐稳定。
通过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弟子规的现实应用在幼儿园的应用幼儿园是弟子规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在幼儿园中,通过教师引导和榜样示范,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弟子规的要求。
幼儿园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游戏互动等方式,将弟子规的内容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弟子规>有感
以前没好好的读过《弟子规》,今听老师上课,我突然对这《弟子规》特别感兴趣。
我发现中国儒家文化太有意思了。
这段时间的学习,我颇有感受,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到不够。
在任何方面都需要改进。
首先“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
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我觉得,这方面我真的做的不够。
还需要努力,同时,也觉得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弟子规》还教会我们交朋友。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弟子规你说:“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这样,才回做的更好。
这样才能有跟多的朋友。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
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热爱周围的同学。
所谓“你只有爱他人,他人才会爱你。
”
《弟子规》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会了好多。
是的改正我们以往不良的习惯,多为别人想。
多理解父母。
所谓“中国以孝治天下”,这在我们古代都是治国之道。
你们肯定有他的道理。
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
不光要学,还要有行动去做。
“争做守信人”倡议书
一、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二、不说假话、谎话,不欺骗老师、家长、同学,不搞假签名,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
学习要踏实,不能不懂装懂。
三、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力做到,没能做到要及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
四、不要弄虚作假,不说空话、大话,自己无法办到的事不要硬充好汉、允诺别人。
五、未经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六、拾到钱物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时要主动交公。
七、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做了错事要及时改正,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不能为了顾面子而将错就错。
八、向同学、家人、邻里宣传古今中外、社会上“诚实守信”的人物和典型事例,营造人人都来说实话、讲信用的道德氛围。
九、提高自身防骗、自卫的能力,敢于同欺诈行为作斗争。
十、大力宣传本班、本校同学"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严格要求自己,争当"诚信标兵"。
《弟子规》心得体会——泛爱众
我们同是生活在地球上,是天地所生,万物滋养,应该不分你我,不分种族、宗教信仰,相亲相爱,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
大家所尊重的是他的德行,并不是外表容貌,俗语亦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看一个人不单只看外表,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灵是否美好、善良。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当你有能力服务众人时,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
做人不能喜新厌旧,珍惜每一个朋友,“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
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
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