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公开课课 件(湘教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是关于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拓展,也是对世界地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学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让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西亚地区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单元,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了解西亚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西亚地区的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西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西亚地区的地图,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2.图片:准备西亚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区的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3.资料: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参考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亚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主要介绍了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该地区的文化、宗教和经济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通过图片、地图和案例等多种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对西亚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准确标示出西亚地区的位置;能够描述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增强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理解和描述西亚地区的复杂文化和宗教背景。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对西亚地区的了解程度有所差异。
部分学生可能对西亚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背景缺乏了解,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同时,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需要提升。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使用幻灯片或展示板展示西亚地区的美丽景观图片,如约旦的佩特拉古城、以色列的死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西亚地区有了解吗?你们知道西亚地区有哪些国家吗?请举例说明。
第二环节:学习地理位置1. 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西亚地区的位置。
可以使用互动白板或投影仪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上的经纬度坐标,标示出西亚地区的位置。
例如,让学生找出以色列、约旦、黎巴嫩等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第三环节:了解自然环境1. 介绍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西亚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沙漠气候,气温高,降水稀少,沙漠和荒漠地形较多,水资源匮乏。
2. 利用图片和案例,让学生感受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
《西亚》教学设计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流程示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新闻热点“巴以冲突”,列举发生在西亚战争。
西亚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西亚战争频发。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西亚地区战争频发的原因。
观看视频,思考西亚战争频发的原因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战争给西亚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以时事热点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新课讲授 (第一课时) 我们将从位置之争、淡水之争、石油之争、宗教之争四方面探究西亚战争频发。
一、位置之争1、读亚洲分区图,找出西亚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1、读图可知,西亚位于亚洲的西南部。
引导学生读图找到西亚地区位于亚洲的位置。
时事导入入 西亚长期以来战争频发的原因 引导探究主要原因小组探究课堂小结2、读西亚政区图,找出西亚所连接的大洲和濒临的海域。
注意“里海”与其它四海不同,并不是海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西亚位置极其特殊,处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因此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3、读西亚政区图,请找出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以色列。
4、读图,请找出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及其沟通的海洋。
阅读材料“霍尔木兹海峡”,思考霍尔木兹海峡的作用。
霍尔木兹海峡是西亚石油输出的唯一出口,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誉为“世界油阀”。
5、展示图片:丝绸之路示意图,引导思考西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为何从古到今战争不断。
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交通要道及中转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难点: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课堂分享3.案例分析展示西亚地区的人文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巩固提升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分享等环节,使学生充分了解了西亚地区的地理特征,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5.不足之处: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地图识别西亚地理位置,理解其位于亚洲西南部的战略意义。
(2)分析西亚自然环境特点,如沙漠气候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
(3)探讨人文特点,如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对西亚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补充:(1)解释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干旱气候如何塑造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西亚(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西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西亚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
战争与和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这片土地长期动荡不安,战火连绵。
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
西亚地区在世界地理中具有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
本节课包括四个内容:五海三洲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阿拉伯国家,世界石油宝库。
本节课重难点的安排比较分散,这对于学生自学是有利的。
课本中大量的图片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读图,并掌握有关读图的技巧。
课本注重人地环境的内在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能够熟练辨析西亚周围的海洋及运河海峡等重要地理事物。
3.掌握西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4.能结合西亚自然环境分析其农牧业发展条件以及掌握西亚的主要农牧业情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为什么西亚地理位置如此重要?2.探究干旱的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播放伊朗核武器研究专家被刺杀的新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西亚的动荡,进而产生探究的兴趣:为什么西亚地区如此多战乱?引导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课本内容进行思考。
(板书)西亚【新课展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面两个动荡的原因——战略要地以及为水而战。
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得先区别一下中东和西亚这两个地区。
活动:观察下面中东和西亚地图,找出中东和西亚主要的区别。
——学生自主读图探寻,并抽学生进行回答。
(板书)一、五海三洲之地1.中东和西亚的区别:西亚=中东-埃及+阿富汗了解中东和西亚的范围区别后,我们现在来探究西亚的地理位置。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学设计三峡初中卢祥凤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的第三节(西亚),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地域地理。
整节课的内容设计有“五海三洲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世界石油宝库〞、“阿拉伯国家〞四局部组成。
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十分典型的干旱环境。
西亚的典型的干旱环境,以色列农业开展中的节水具有很大的特色和学习性,是我们国家学习的典范。
〔2〕、西亚的石油世界闻名,它在世界的能源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兴旺国家的经济开展影响较大。
〔3〕、西亚的战略地位,西亚一直是某些大国的争夺目标,所以纷争不断,由此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开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地理学习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对各种地图的使用也较为熟练,加之学生在这一阶段好奇心强,有肯定的儿童心理特征,我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运用直观的视频穿插于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渗透感情教育。
而作为90后的七年级学生普遍个性突出,主观意识较强,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意识相对缺少。
因此,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而本节课是本单元(了解地区)的第三节课,学生对地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有了肯定的了解,有利于本节课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分析西亚的位置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运用地图说明西亚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3〕了解西亚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分布及输出路线。
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填图,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商量分析,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感情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乱不安的世界局势,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X的感情。
〔2〕通过学习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来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树立可延续开展观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说课稿概述本文档为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中的《西亚》一课的说课稿。
通过对西亚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主要国家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西亚地区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教材分析《西亚》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第二单元,本单元共分为两课时。
通过对地理地貌、气候环境、资源分布以及人文特征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基本情况,并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亚地理位置和边界;–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掌握主要国家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提供地图和图片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亚地理位置和边界;–西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主要国家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学会利用地图分析和比较为学习提供支持;–理解西亚地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5分钟)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一张西亚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你知道西亚地理位置在哪里吗? - 西亚与我国相比有什么不同?2. 新课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幻灯片或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西亚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边界、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等。
同时,提供简单的文字、图片和地图等素材帮助学生理解。
3. 学习任务(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西亚国家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查找并总结所选国家的地理特点、气候环境、资源分布和人文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2. 制作简单的PPT展示; 3.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4. 地图分析(20分钟)提供一张标有主要国家名称的西亚地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哪些国家是西亚的重要经济强国?2. 西亚的富油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 根据地图上的信息,你能分析出西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吗?5. 总结归纳(10分钟)对于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点知识和难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材分析本节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了解地区”部分的内容,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以前面“认识大洲”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并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了铺垫作用。
(一)知识结构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西亚”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
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五海三洲两洋之地;②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③阿拉伯国家;④世界的石油宝库。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学情分析初步学会利用地图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西亚的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的路线。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采用“创设情景---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促个体发展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4.了解西亚的人口、语言、宗教以及与宗教紧密相连的城市。 5.掌握西亚石油资源都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主要产
油国,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 路线。 【学习重难点】 西亚石油资源的重要地位及三条石油输出路线
自主学习(课本47-57页)
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⑤ 是西亚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是其主要出产国。
三、世界石油宝库
读图7-29结合课本P52活动题学习西亚石油的地位、分布、 石油输出路线。
1.西亚石油地位
石油储量占世界的 ,产量占世界的 ,出口量占 世界的 ,各国所产石油 供出口。
2.西亚石油特点
储量 、埋藏 、成本 、出油 、油质 。
3.西亚石油分布
交通要道之二: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
欧洲
土耳其海 峡是哪两 大洲的分 界线?
亚洲
它沟通了 哪两个海?
交通要道之三: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非洲
亚
洲 苏伊士运河 是哪两大洲 的分界线?
它沟通了哪 两个海?
间接沟通了 哪两个大洋?
活动1:找出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活动2:找出最近的通道要经过的海、运河和海峡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
好望角
红海
苏伊士 运河
地中海
直布罗陀 海峡
大西洋
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储 量
石油产 量
25%
石油出口量
60%
这三组数据说明什么?
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 和 出口量 最 多的地区。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主要产油国
西亚的石油资源
主要分布在:
波斯湾及 其沿岸地 区
世界第二大油田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西亚石油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西亚的主要国家
在课本图2-17上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
阿富⑦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
伯、叙利亚⑥、土耳其。
①
③
②
④
⑤
达标检测与自我评价
1、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三洲指的是C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B、欧洲、北美洲、南美
?
西欧
③ 苏伊士运河
美国
直布罗陀海峡
日本
西欧和美国
①
大西洋
马六甲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②
好望角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红海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西欧和美国
大西洋
印度洋 好望角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日本
?
石油资源 给西亚带来了什么
因为石油而使得西亚国家非常富裕 (西亚的超豪华酒店)
但石油财富也导致了大量的冲突 (图为海湾战争后大量燃烧的油田)
科威特的阿尔甘油田
世界第一大油田
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 油田
活运活路活线动输动,动路4线5哪3,:::路一说找从找,条说出波出说更他从斯从说近们波湾波他一经斯运斯们些过湾往湾经?哪到西西运过些西亚欧往哪大欧石和日些洋和油美本大和美海国的洋著国上的海和名的运石上著的两输油石名海条线西油的峡海路运运海。上线输峡石。油
是
,在该地区,热带沙漠面积 ,降水 。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①
业成为西亚各国传统经济部门。
②与畜产品相关的手工业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如:土耳其的 ,阿富汗的 ,阿富汗、伊朗用羊毛织
成的Biblioteka 。③由于缺乏淡水资源,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中大力发
展 农业,
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④以色列等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农业成就, 其技术主要有两点,一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方式 是 、 ,二是充分开发水源,利用微咸水和废水灌 溉。
C、亚洲、欧洲、非洲
D、亚洲、大洋洲、非洲
2、下列海峡运河中,地处亚、非两洲之间的是 B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3、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__石__油____宝库,它的石油主要
分布在_波__斯_____湾及其沿岸地区。
③
① ②
4.左图表示波斯湾石油输出方向, 读图填充:
在合作中共享 在探究中提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公园路中学 2013年4月
第三节
西亚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找出重要的地理单 元。
2.能在地图上准确的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
古城
是伊斯兰教圣地,其
是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第三节 西亚
1991年第一次 海湾战争爆发
2004年 4月 16日
惠安屿光中学 地理组
②
土耳其海峡
①
③
五海三洲之地
苏伊士运河
④
霍尔木兹海峡
⑤
交通要道之一:霍尔木兹海峡
你知道伊斯兰 教的三大圣地吗?
?
如果封锁了 霍尔木兹海峡, 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来源被切 断,经济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 、 、 、 是 重要产油国。
4.西亚石油输出路线:西亚石油主要输
往、
、。
西亚三条石油输出路线①
②③
四、阿拉伯国家
1.西亚大多数是 人种、说 仰 教。
语言,信
2.人口:西亚是
人的主要聚居地,占
其人口的一半以上,被称为
。
3.宗教:西亚是
、
、 宗教
的发源地, 是三教的圣城,沙特阿拉伯
读图7-21,完成下列各题。
1.两洋:
、
。
2.三洲:
、
、
。
3.五海: 、 、
、
、
。
4.重要的交通要道
(1)西亚沟通了 洋与 洋。
(2)苏伊士运河沟通 海与 洋与 洋海上航程。
海,缩短
(3)土耳其海峡沟通 海与 海,是黑海通往 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西亚地区以
气候为主,其气候特点
(1)A输往 日本
;
B输往 西欧
;
C输往 美国
。
(2)运输线①、②、③经过的海 洋、海峡、运河分别为:
①线经过印度 洋,马六甲海峡和 太平洋。
②线经过印度 洋、好望角 和 大西 洋;
③线经过 印度 洋、 红 海、
运河和地中海。 苏伊士
课后活动
面临石油资源的越来越少, 请为西亚的经济发展寻找出路?
作业:《配套练习》30\31页《优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