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练习三套题

综合练习一综合练习二综合练习三当前位置:首页>综合练习>综合练习一综合练习一窗体顶端一、填空(每空1分,共25 分)1、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保护的四性。
参考答案: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2、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通常要考虑系统的、W的功率管。
参考答案:最大、最小3、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要求达到被保护线路的。
参考答案:全长4、按9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用于阻抗角为70°的被保护线路上,要使继电器最灵敏,继电器的内角应为°,最灵敏角为°。
参考答案:20°,-20°5、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参考答案:方向阻抗,全阻抗6、是指时,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同相。
参考答案: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7、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引出线上。
参考答案:零序8、阻波器是由电感线圈与可变电容器并联组成的回路,其谐振频率为。
参考答案:载波频率9参考答案:为零、零序电压,变压器中性点10、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参考答案:方向阻抗11参考答案:程序12参考答案:躲过区外故障时,互感器,线路电容电流,高频信号沿线传输13、使动作阻抗降为对应的测量电流,称为最大精确工作电流,用Iacmax。
参考答案:0.9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 分)1、以下不是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工作的因素的是()。
A. 短路点的过渡电阻B. 电力系统的接地运行方式C. 保护安装处与故障点之间的分支电路D. TA、TV的误差你选对了参考答案:B2、发电机低压过电流保护,电流元件和电压元件应分别采用采用()接线。
A. 三相式三相式B. 两相星形三相式C. 三相式两相星形D. 两相星形两相星形你选对了参考答案:A3、过电流继电保护的启动电流()返回电流。
1、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精)

1、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答: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线路首端的主保护。
它动作迅速、但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线路首段的近后备、本线路末端的主保护、相邻下一线路首端的远后备。
它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完全远后备。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
它保护范围大、动作灵敏、但切除故障时间长。
2、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有哪些?答:(1)短路点的过渡电阻;(2)保护安装处与短路点间的分支线;(3)线路串补电容;(4)保护装置电压回路断线;(5)电力系统振荡。
3、图示单侧电源组成网络,线路1L 、2L 上均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已知1L 正常运行时最大负荷电流为120A ;2L 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2s 。
计算线路1L 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限并校验保护的灵敏度。
(保护I 的可靠系数取1.2,II 的可靠系数取1.1,III 段的可靠系数取1.2,自启动系数取2.2)Ω=Ω==1413max .min ..S S S X X E 3解:1、计算短路电流: K1点的最大短路电流:)(475.1804.0133/1151min .)3(max .1kA L x X E I AB S S K =⨯+=+= K1点的最小短路电流:)(250.1804.0143/11523231max .)2(min .1kA L x X E I AB n S S K =⨯+⨯=+⨯= 同理可以得到:K2点的最大短路电流:)(862.0)3(max .2kA I k =K2点的最小短路电流:)(737.0)2(min .2kA I k =K3点的最大短路电流:)(609.0)3(max .3kA I k =2、整定计算:保护I 段:)(77.1475.12.1)3(max .11.kAI K I k rel I op =⨯=⨯= 保护II 段:)(138.1862.02.11.12.1.kAI K I I op rel II op =⨯⨯=⨯= 灵敏度校验:3.11.1138.125.11.)2(min .2<===II op k senI I K 灵敏度不满足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简答题

1、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中采用了可靠系数、自起动系数、返回系数和灵敏系数,试说明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8分)(1)可靠系数----保证保护的选择性而引入的一个大于1的系数;(2分)(2)自起动系数---电动机自起动电流与额定电流的比值称为自起动系数,保证故障切除后非故障线路已起动的电流保护不误动;(2分)(3)返回系数----电流继电器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保证继电器起动后,当故障切除时继电器可靠返回;(2分)(4)灵敏系数----衡量保护装置灵敏性的一个指标。
(2分)2、变压器差动保护与瓦斯保护各保护何种故障?能否相互代替?(7分)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是防御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的相间短路(1分),以及变压器的大接地电流系统侧绕组和引出线的接地故障的保护(1分)。
瓦斯保护是防御变压器油箱内部各种故障(1分)和油面降低(1分)的保护,特别是它对于变压器绕组的匝间短路具有显著的优点(1分),但不能反应油箱外部的故障(1分),故两者不能互相代替(1分)3、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8分)(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线路首端的主保护。
(1分)它动作迅速、但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1分)(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线路首段的近后备、本线路末端的主保护、相邻下一线路首端的远后备。
(2分)它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完全远后备。
(1分)(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
(2分)它保护范围大、动作灵敏、但切除故障时间长。
(1分)4、如图所示的网络中,线路全部配置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
分析在k点短路时各端保护方向元件的动作情况,各线路保护的工作过程及结果(5分)当短路发生在NP线路的k处时,所有保护可能都会启动(故障在下级线路内),发出闭锁信号(1分)。
保护2测量功率为负,发出闭锁信号,因此MN两侧均不跳闸(2分);NP 上保护3,4的功率方向为正,均停发闭锁信号(1分),他们判定有正方向故障且没有收到闭锁信号,所以会立即动作跳闸,线路BC被切除(1分)5、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1)短路点的过渡电阻(2)电力系统振荡(3)保护安装处与故障点之间的分支电路(4)TA、TV的误差(5)TV二次回路断线(6)串联补偿电容6、简述发电机纵差保护和横差保护的特点?(5分)参考答案:发电机纵差动保护是反映发电机内部相间短路的主保护(1分),能快速而灵敏地切除保护范围内部相间短路故障,同时又能保证在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动作的选择性和工作的可靠性(1分)。
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

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电路中的电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避免电路中的电流过载或短路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人身安全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保护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电力系统中的电流非常大,一旦发生故障,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人员安全,电力系统中采用了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
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是指将电流保护分为三段,每一段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电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的具体内容。
第一段电流保护:瞬时电流保护瞬时电流保护是指在电路中,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立即进行保护。
这种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流保护器来实现的。
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的传感器,它可以将电路中的电流转换为与之成正比的电压信号,然后将这个信号输入到电流保护器中进行处理。
电流保护器根据设定的电流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电流超过设定值,就会触发保护动作,以避免电路中的电流过载或短路。
第二段电流保护:时间电流保护时间电流保护是指在电路中,当电流超过设定值并持续一定时间时,进行保护。
这种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时间电流继电器来实现的。
时间电流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和时间的继电器,它可以根据设定的电流和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电流超过设定值并持续一定时间,就会触发保护动作,以避免电路中的电流过载或短路。
第三段电流保护:差动电流保护差动电流保护是指在电路中,通过比较电路两端的电流差异来进行保护。
这种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差动电流继电器来实现的。
差动电流继电器可以测量电路两端的电流,并将它们进行比较,如果电流差异超过设定值,就会触发保护动作,以避免电路中的电流过载或短路。
综上所述,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流保护方法,它可以确保电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避免电力系统中的电流过载或短路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人身安全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以确保电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三段式过流保护

三段式过流保护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电流I段)反应电流增大而能瞬时动作切除故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也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1.几个基本概念(1)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与系统最小运行方式最大运行方式:就是在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
最小运行方式:就是在同样短路条件下,系统等值阻抗最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2)最小短路电流与最大短路电流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称之为最大短路电流。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称之为最小短路电流。
(3)保护装置的起动值对应电流升高而动作的电流保护来讲,使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值称为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
(4)保护装置的整定所谓整定就是根据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确定保护装置起动值,灵敏系数,动作时限等过程。
2、整定计算(1)动作电流为保证选择性,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应按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时,通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
即Idz>Id.max=KK Id.Bmax 式中可靠系数KK =1.2~1.3,结论: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本条线路的一部分,而不能保护全线路,其最大和最小保护范围Lmax和Lmin。
(2) 保护范围(灵敏度KLm)计算(校验)《规程》规定,在最小运行方式下,速断保护范围的相对值Lb%>(15%~20%)时,为合乎要求,即(3)动作时限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没有人为延时,在速断保护装置中加装一个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
一方面扩大接点的容量和数量,另一方面躲过管型避雷器的放电时间,防止误动作。
t=0s3、对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
缺点:(1)不能保护线路全长;(2)运行方式变化较大时,可能无保护范围。
注意: (1)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整定后,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无保护范围。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II段)的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按与相邻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且以较短时限获得选择性的电流保护。
简述线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内容及应用

简述线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内容及应用
线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是一种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预警级别、过流级别和断路级别三个阶段。
预警级别是指对电力系统内出现异常电流进行监测和警示的阶段,当电流达到设定的预警阈值时,系统会发出警告并进行记录。
过流级别是指在电流异常情况进一步发展时,对电路进行自动切断的阶段,以避免电路过载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事故发生。
在此阶段,系统会自动断开故障电路,防止电流向其他部位反弹。
断路级别是指在过流保护无法切断电路并避免事故发生时,对电路进行断开的阶段。
在该阶段,系统会直接切断故障电路,以防止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电路继续工作。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电力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电网短路和其他供电方面的问题。
同时,三段式电流保护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段式电流保护

QF
QF
Y
+-
+
KA I> KM
• •
TA
信号
+
KS
-
电流速断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
KA--电流继电器 KM--热继电器 KS--时间继电器
2 优缺点
缺点:不能保护线路全长,而且随着系统运行方式的以及故障 类型的不同,其保护范围也要发生相应变化。 优点:因为不反应下一段线路的故障,所以动作时限将不受下 一线路保护时限的影响,可以时限瞬时动作。
特殊情况,如线变组时,将Ⅰ段保护区伸入变压器, 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2
P1
M
l
E
1QF
P2
N
2QF
Zs
Ik
Ik 曲线1
曲线2
k
最大运方三相短路
最小运方 两相短路
最小保护区 最大保护区
M
R
Q
N
k1
I act
I (2) k.min
I (3) k.max l
2 A P1 1QF
Ik
B
C
2Q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1Ⅰ段保护区
IaIIct.1KIrIelIaIIct.2
t1II
t
II 2
tt
I22t
3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
QF
QF
Y
-
信号
+
+
+
KA I> KT
KS
-
• •
TA
2
黄金替补--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线路配置了电流Ⅰ段及Ⅱ段后,可以切除本线 路上的故障。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原则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原则,其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三段式电流保护指的是电流速断保护(第一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三段)相互配合构成的一套保护。
一段又叫电流速断保护,没有时限,按躲开本段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二段又叫限时电流速断,按躲开下级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动作范围整定,可以作为本段线路一段的后备保护,比一段多时间t时限。
三段又叫过电流保护,按照躲开本元件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具有比二段更长的时限,可以作为一二段的后备保护,保护范围最大,时限最长。
电流速断保护(第一段)对于仅反应于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为优先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就要在保护装置起动参数的整定上保证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时不起动,这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又称为按躲过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的条件整定。
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引入的可靠系数,所以不难看出,电流速断保护的缺点是: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且保护范围直接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运行实践证明,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概是本线路的85%-90%。
当被保护线路的一次侧电流达到起动电流这个数值时,安装在A母线处的保护1就能起动,最后动作于跳class="relatedlink">断路器</a>1对保护2来讲,按照同样的原则,其起动电流必须整定得大于d4点处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即在最大运行方式下C母线上三相短路时的电流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由于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因此我们考虑增加一段新的保护,用来切除速断范围以外的故障,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同时也能作为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
由于要求它必须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因此它的保护范围必然要延伸到下一条线路中去,这样当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发生短路时,它就要起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就必须使保护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时限,但又为了使这一时限尽量缩短,我们就考虑使它的保护范围不超过下一条线路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而动作时限则比下一条线路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答: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线路首端的主保护。
它动作迅速、但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线路首段的近后备、本线路末端的主保护、相邻下一线路首端的远后备。
它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完全远后备。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
它保护范围大、动作灵敏、但切除故障时间长。
2、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有哪些?
答:(1)短路点的过渡电阻;
(2)保护安装处与短路点间的分支线;
(3)线路串补电容;
(4)保护装置电压回路断线;
(5)电力系统振荡。
3、图示单侧电源组成网络,线路1L 、2L 上均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已知1L 正常运行时最大负荷电流为120A ;2L 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2s 。
计算线路1L 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限并校验保护的灵敏度。
(保护I 的可靠系数取1.2,II 的可靠系数取1.1,III 段的可靠系数取1.2,自启动系数取
2.2)
Ω=Ω
==1413
max .min ..S S S X X E 3
解:
1、计算短路电流: K1点的最大短路电流:)(475.180
4.0133/1151min .)3(max .1kA L x X E I AB S S K =⨯+=+= K1点的最小短路电流:
)(250.180
4.0143/11523231max .)2(min .1kA L x X E I AB n S S K =⨯+⨯=+⨯= 同理可以得到:
K2点的最大短路电流:)(862.0)3(max .2kA I k =
K2点的最小短路电流:)(737.0)2(min .2kA I k =
K3点的最大短路电流:)(609.0)3(max .3kA I k =
2、整定计算:
保护I 段:)(77.1475.12.1)3(max .11.kA
I K I k rel I op =⨯=⨯= 保护II 段:)(138.1862.02.11.12.1.kA
I K I I op rel II op =⨯⨯=⨯= 灵敏度校验:3.11.1138.125.11.)2(min .2<===II op k sen
I I K 灵敏度不满足要求。
故应该考虑和相邻线路L2的II 进行配合。
)(883.0609.02.11.13.2.kA
I K I I op rel II op =⨯⨯=⨯= 故L1的II 动作电流为:)(883.0803.01.12.1.kA
I K I II op rel II op =⨯=⨯= 灵敏度校验:3.1416.1883.025.11.)2(min .2>===II op k sen
I I K 灵敏度满足要求。
动作时限整定:s t t t t t t I II II 1)(321=∆+∆+=∆+= 保护III 段:
按照最大的负荷电流进行整定计算: )(373.012.085
.02.22.1max .1.kA I K K K I L re ss rel III op =⨯⨯=⨯⨯= 校验灵敏度: 作为近后备:5.1351.3373.025.11.)2(min .2>===III op k sen
I I K ,灵敏度满足要求。
作为远后备:2.1976.1373.0737.01.)2(min .3>===III op k sen
I I K ,灵敏度满足要求。
动作时限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