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设计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三段式距离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三段式距离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三段式距离保护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选题标号:三段式距离保护班级: 14电气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谷宇航日期: 2017年11月8日天津理工大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天津理工大学目录一、选题背景选题意义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出现了容量大,电压高,距离长,负荷重,结构复杂的网络,这时简单的电流,电压保护已不能满足电网对保护的要求。

在高压长距离重负荷线路上,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有时可能接近于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所以在这种线路上过电流保护是不能满足灵敏系数要求的。

另外对于电流速断保护,其保护范围受电网运行方式改变的影响,保护范围不稳定,有时甚至没有保护区,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按阶梯原则来整定,往往具有较长时限,因此,满足不了系统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

对于多电源的复杂网络,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往往不能按选择性要求来整定,而且动作时限长,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对保护快速性的要求。

设计原始资料ϕ=E ,112G Z =Ω、220G Z =Ω、315G Z =Ω,12125L L km ==、370L km =,42B C L km -=,25C D L km -=,20D E L km -=,线路阻抗0.4/km Ω,' 1.2relK = 、''''' 1.15rel rel K K ==,.max 150B C I A -= ,.max 250C D I A -=,.max 200D E I A -=, 1.5ss K = ,0.85re K =A BL1、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要完成的内容(1)保护的配置及选择;(2)短路电流计算(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短路点的考虑、短路类型的考虑);(3)保护配合及整定计算;(4)对保护的评价。

二、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设计规程在距离保护中应满足一下四个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

(完整word版)三段式电流保护

(完整word版)三段式电流保护

三段式电流保护一、 电流速断保护(第I 段)图1 简单网络接线示意图对于仅反应于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为优先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就要在保护装置起动参数的整定上保证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时不起动,这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又称为按躲过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的条件整定。

以上图1所示的网络接线为例,假定每条线路上均装有电流速断保护,对于安装在A 母线处的保护1来讲,其起动电流'.1dz I 必须整定得大于d2点处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即在最大运行方式下B 母线上三相短路时的电流..max d B I ,即:'.1..maxdz d B I I >(1—1)引入可靠系数' 1.2~1.3k K =,则上式即可写为: ''.1..max dz k d B I K I =•(1—2)当被保护线路的一次侧电流达到起动电流这个数值时,安装在A 母线处的保护1就能起动,最后动作于跳断路器1对保护2来讲,按照同样的原则,其起动电流必须整定得大于d4点处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即在最大运行方式下C 母线上三相短路时的电流..max d C I ,即:''.2..max dz k d C I K I =•(1—3)当被保护线路的一次侧电流达到起动电流这个数值时,安装在B 母线处的保护2就能起动,最后动作于跳断路器2。

后面几段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整定原则同上。

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引入的可靠系数' 1.2~1.31k K =>,所以不难看出,电流速断保护的缺点是: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且保护范围直接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运行实践证明,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概是本线路的85%~90%。

二、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II 段)1、工作原理及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由于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因此我们考虑增加一段新的保护,用来切除速断范围以外的故障,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同时也能作为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

10电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10电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微机自适应电流保护装置设计设计目的:了解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特点,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自适应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工程设计的方法,学习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设计内容:1、了解国内外输电线路保护的发展、最新技术,写出文献综述;2、阐述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及整定方法;3、选择主芯片,设计保护装置主电路;4、设计软件流程图。

设计要求:1、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撰写综述;2、语言通顺,图纸规范;3、方案合理、层次清楚;4、格式规范,正文不少于3000字。

5、按时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设计题目:微机自适应距离保护装置设计设计目的:了解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特点,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自适应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工程设计的方法,学习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设计内容:1、了解国内外输电线路保护的发展、最新技术,写出文献综述;2、阐述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及整定方法;3、选择主芯片,设计保护装置主电路;4、设计软件流程图。

设计要求:1、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撰写综述;2、语言通顺,图纸规范;3、方案合理、层次清楚;4、格式规范,正文不少于3000字。

5、按时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3设计题目:微机自适应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设计设计目的:了解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特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自适应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工程设计的方法,学习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设计内容:1、了解国内外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发展、最新技术,写出文献综述;2、阐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及整定方法,变压器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3、选择主芯片,设计保护装置主电路;4、设计软件流程图。

设计要求:1、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撰写综述;2、语言通顺,图纸规范;3、方案合理、层次清楚;4、格式规范,正文不少于3000字。

三段式电流保护

三段式电流保护

还社农林弄茨大学课程设计设计名称__________ 三段式申I流保护课程名称________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___________ .专业年级________ 申气134 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刘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73 ______________ .提交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何自立____ 许景辉___________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八—前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作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后实验、课程设计等三个主要部分。

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系统中各元件主要参数计算、正序,负序,零序等值阻抗图、系统潮流计算、动稳定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计算等。

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计算是本设计的重点。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继电保护短路等值阻抗电流保护目录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网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电网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第一章 设计题目系统接线图如下图(图1.1),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 1台运行。

参数为:φ115/E =, 1.G2 2.G25X X ==Ω, 1.G2 2.G45X X ==Ω,1.T22.T45X X ==Ω,0.T20.T415X X ==Ω,1.T515ΩX =,0.T520X =,60km A B L -=,,线路阻抗120.4Ω/km Z Z ==,,I K 1.2rel =,II1.15rel K =;试对1、2、3、4进行零序保护的设计。

图1.1系统接线图1.1具体设计要求本设计主要对系统进行零序保护的设计。

要求完成对1、4点的零序保护的设计。

通过对1、4点的保护方式的分析,进行零序三段电流保护,并对设计的保护进行灵敏度校验和整定时间的确定,并进行有关设备的选择和评价。

第二章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2.1设计规程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110~220kV 有效接地电力网线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反应接地短路和相间短路的保护装置。

(1)对于接地短路:①装设带方向和不带方向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②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应装设一段或两段零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2)对于相间短路:①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应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或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装设距离保护;②双侧电源线路宜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

2.2本设计的保护配置2.2.1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是三相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值理论上是零。

多数的短路故障是不对称的,其零、负序电流电压会很大,利用故障的不对称性可以找到正常与故障的区别,并且这种差别是零与很大值得比较,差异更为明显。

2.2.2后备保护(距离保护)配置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发生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该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如果短路点距离小于整定值,则保护装置动作。

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实习〔实训〕报告实习〔实训〕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时间: 2017年1月5日I / 21II / 21目录1设计题目......................................................................... (3)2 分析设计要求........................................................................... (4)2.1设计规定................................................................... . (5)2.2本线路保护计........................................................................... .. (6)2.3 系统等效电路图 (7)3 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 (8)III / 213.1 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中的原那么........................................................................... . (9)3.2 M侧保护1零序电流保护Ⅰ段整定........................................................................... (10)3.3 N侧保护1零序电流保护Ⅰ段整定........................................................................... . (11)4 零序电流保护评价........................................................................... .. (12)4.1原理与容 (13)4.2零序电流保护的优缺点 (13)5 总结........................................................................... . (14)参考文献.............................................................................. (15)IV / 21V / 216 / 211 设计题目如图1所示为双电源网络中,线路的阻抗km X /4.01Ω=,km X /4.10Ω=,两侧系统等值电源的参数:相电动势:kV E E N M 3115==各电源阻抗:Ω==521M M X X ,Ω==1021N N X X ,Ω=80M X ,Ω=150N X 。

电流三段保护课程设计

电流三段保护课程设计

电流三段保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流三段保护的基本原理、接线方式、动作逻辑及应用场合。

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电流三段保护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

1.理解电流三段保护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掌握电流三段保护的原理、接线方式及动作逻辑。

3.熟悉电流三段保护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案例。

4.能够分析电气设备的保护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流三段保护方案。

5.能够正确安装、调试电流三段保护装置。

6.能够对电流三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视。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新技术、新动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流三段保护的基本原理、接线方式、动作逻辑及应用场合。

具体安排如下:1.电流三段保护的基本原理:介绍电流三段保护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电流三段保护的接线方式:讲解电流三段保护的接线方式及其优缺点。

3.电流三段保护的动作逻辑:分析电流三段保护的动作逻辑,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4.电流三段保护的应用场合:通过案例介绍电流三段保护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流三段保护的基本原理、接线方式和动作逻辑。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流三段保护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流三段保护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电流三段保护实验装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题目: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1 设计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如图1.1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ϕE =115/3kV ,1G X =15Ω、2G X =10Ω、3G X =10Ω, 1L =2L =60km 、3L =40km 、C B L -=50km 、D C L -=30km 、E D L -=20km ,线路阻抗0.4Ω/km ,I rel K =1.2、II rel K =IIIrel K =1.15,max C B I -=300A ,max D C I -=200A ,maxE D I -=150A ,ss K =1.5,re K =0.85。

AB图1.1 系统网络图试对线路BC 、CD 进行电流保护的设计。

1.2 要完成的内容(1)保护的配置及选择;(2)短路电流计算(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短路点的考虑、短路类型的考虑);(3)保护配合及整定计算; (4)保护原理展开图的设计; (5)对保护的评价。

2 设计要考虑的问题2.1 设计规程2.1.1 短路电流计算规程在决定保护方式前,必须较详细地计算各短路点短路时,流过有关保护的短路电流,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在满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题目给定的要求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简单的保护方式。

其计算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除考虑发电厂发电容量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在设备检修或故障切除的情况下,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最大和最小的系统运行方式,以便计算保护的整定值和保护灵敏度。

在需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时,还必须考虑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

(2)短路点的考虑求不同保护的整定值和灵敏度时,应注意短路点的选择。

若要绘制短路电流、电压与距离的关系曲线,每一条线路上的短路点至少要取三点,即线路的始端、中点和末端三点。

(3)短路类型的考虑相间短路保护的整定计算应取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以作动作电流整定之用;而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计算两相短路电流,以作计算灵敏度之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题目: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1 设计原始资料具体题目如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ϕE =115/3kV ,1G X =15Ω、2G X =10Ω、3G X =10Ω,1L =2L =60km 、3L =40km 、C B L -=50km 、D C L -=30km 、E D L -=20km ,线路阻抗Ω/km,I rel K =、II rel K =IIIrel K =,max C B I -=300A ,max D C I -=200A ,max E D I -=150A ,ss K =,re K =。

图 系统网络图试对线路BC 、CD 进行电流保护的设计。

要完成的内容(1)保护的配置及选择;(2)短路电流计算(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短路点的考虑、短路类型的考虑);(3)保护配合及整定计算; (4)保护原理展开图的设计; (5)对保护的评价。

2 设计要考虑的问题设计规程短路电流计算规程在决定保护方式前,必须较详细地计算各短路点短路时,流过有关保护的短A B路电流,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在满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题目给定的要求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简单的保护方式。

其计算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除考虑发电厂发电容量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在设备检修或故障切除的情况下,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最大和最小的系统运行方式,以便计算保护的整定值和保护灵敏度。

在需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时,还必须考虑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

(2)短路点的考虑求不同保护的整定值和灵敏度时,应注意短路点的选择。

若要绘制短路电流、电压与距离的关系曲线,每一条线路上的短路点至少要取三点,即线路的始端、中点和末端三点。

(3)短路类型的考虑相间短路保护的整定计算应取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以作动作电流整定之用;而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计算两相短路电流,以作计算灵敏度之用。

短路的计算选用三相短路或两相短路进行计算均可,因为对保护所取的残余而言,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的残余数值相同。

若采用电流电压连锁速断保护,系统运行方式应采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和电压的数值作为整定之用。

(4)短路电流列表为了便于整定计算时查考每一点的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和,将计算结果列成表格。

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应考虑后备保护的计算需要,即列出本线路各短路点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还要列出相邻线路各点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

计算短路电流时,用标幺值或用有名值均可,可根据题目的数据,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

保护方式的选取及整定计算采用什么保护方式,主要视其能否满足规程的要求。

能满足要求时,所采用的保护就可采用;不能满足要求时,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其符合要求或改用其他保护方式。

选用保护方式时,首先考虑采用最简单的保护,以便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当采用简单保护不能同时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时,则可采用较复杂的保护方式。

选用保护方式时,可先选择主保护,然后选择后备保护。

通过整定计算,检验能否满足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当采用的保护不能很好地满足选择性或速动性的要求时,允许采用自动重合闸来校正选择性或加速保护动作。

当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在满足速动性的前下,可考虑利用保护的相继动作,以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在用动作电流、电压或动作时间能保证选择性时,不要采用方向元件以简化保护。

后备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配合,要保证较靠近电源的上一元件保护的动作电流大于下一元件保护的动作电流,且有一定的裕度,以保证选择性。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主保护配置选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经灵敏度校验可得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作为主保护。

因此,主保护应选用三段式距离保护。

后备保护配置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

3 短路电流计算等效电路的建立由已知可得,线路的总阻抗的计算公式为L X Z =其中:Z —线路单位长度阻抗;L —线路长度。

所以,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各段线路的线路阻抗分别为)(24604.0121Ω=⨯=⨯==L Z X X L L)(16404.033Ω=⨯=⨯=L Z X L)(20504.0Ω=⨯=⨯=-C B BC L Z X)(12304.0Ω=⨯=⨯=-D C CD L Z X)(8204.0Ω=⨯=⨯=-E D DE L Z X经分析可知,最大运行方式即阻抗最小时,则有三台发电机运行,线路1L 、3L运行,由题意知1G 、3G 连接在同一母线上,则)(6.10)1610(||)126()(||)||||(332121min Ω=++=++=L G L L G G s X X X X X X X式中 m in s X —最大运行方式下的阻抗值;同理,最小运行方式即阻抗值最大,分析可知在只有1G 和1L 运行,相应地有)(392415X X X 1L 1G max .s Ω=+=+=由此可得最大运行方式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最小运行方式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图 最大运行方式等效电路图图 最小运行方式等效电路图保护短路点的选取选取B 、C 、D 、E 点为短路点进行计算。

短路电流的计算最大方式短路电流计算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流过保护元件的最大短路电流的公式为ks k Z Z E KZ E I +==∑ϕϕ式中 ϕE —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动势; k Z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阻抗;s Z —保护安装处到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阻抗;ϕK —短路类型系数、三相短路取1,两相短路取23。

(1)对于保护2等值电路图如图2所示,母线E 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2的最大短路电流为CDBC D X X X EI ++=smin max k代入数据得:CD BC D X X X EI ++=smin max k)k (558.1A =(2)对于保护5等值电路图如图2所示,母线C 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5的最大短路电流为BCC X X EI +=smin max k代入数据得:BCC X X E I +=smin max k)k (17.2A =最小方式短路电流计算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流过保护元件的最小短路电流的公式为Ls k Z Z E I +=min .min.23ϕ 式中 ϕE —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动势;min s,Z —保护安装处到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阻抗; L Z —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阻抗。

所以带入各点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到各点的的最小短路电流。

)(A I E 8.72781220391311523min =+++⨯⨯=)(A I D 8.8091220391311523min =++⨯⨯=)(A I C 51.97420391311523min =+⨯⨯=4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主保护的整定计算动作电流的计算最小保护范围计算式为min1smax set z 23L Z E I I +⨯=ϕ 其中 ϕE —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动势;s.max Z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阻抗;()1z —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

(1)对于保护2等值电路图如图2所示,母线D 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2的最大短路电流为)(558.1max kA I kD =相应的速断定值为)(87.1558.12.1max 2kA I K I kD I rel I set =⨯=⨯=最小保护范围根据式()可得)(6.70min 2km L =即2处的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也没有保护区。

(2)对于保护5等值电路图如图2所示,母线C 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3的最大短路电流为)(17.2max kA I kC =相应的速断定值为)(603.217.22.1max ..ⅠⅠ3.kA I K I C k rel set =⨯=⨯=最小保护范围根据式()可得)(3.42min 3km L =即3处的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也没有保护区。

所以,以上计算表明,在运行方式变化很大的情况下,电流速断保护在较小运行方式下可能没有保护区。

灵敏度校验限时电流速断定值根据式可以计算。

ⅠⅡⅡset rel setI K I = 其中 Ⅱrel K —可靠系数,取值为。

(1)整定保护2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为)(806.157.1×15.1Ⅰ1.ⅡⅡkA I K I set rel set === 线路末端(即D 处)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时的电流为)(8098.01421151220393115×23E 23max .min ..kA X X X I CD BC s D k ==++=++=所以保护2处的灵敏度系数为4484.0806.18098.0Ⅱmin ..Ⅱ2.===set D k set I I K即不满足sen K ≥的要求。

(2)同理保护5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为)(151.287.1×15.1Ⅰ2.ⅡⅡ3.kA I K I set rel set ===线路末端(即C 处)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时的电流为)(9746.011811520393115×23E 23max .min ..kA X X I BC s C k ==+=+=所以保护5处的灵敏度系数为4531.0151.29746.0Ⅱmin ..Ⅱ3.===setC k set I I K 也不满足sen K ≥的要求。

可见,由于运行方式变化太大,2、3处的限时电流速断的灵敏度远不能满足要求。

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动作电流的计算过电流整定值计算公式为reL ss rel rel setK I K K I Imax .Ⅲre ˊⅢK ==()其中 Ⅲrel K —可靠系数,取值为;ss K —可靠系数,取值为;re K —可靠系数,取值为。

所以有304.5(A)150×03.20.85150×1.5×15.1max .ⅢⅢ1.====-re L E D ss rel set K I K K I同理得406(A)200×03.2Ⅲ2.==set I 609(A)300×03.2Ⅲ3.==set I 动作时间的计算假设母线E 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保护的动作时间为)(15.05.0Ⅲ1s t =+=)(5.15.0Ⅲ1Ⅲ2s t t =+= )(25.0Ⅲ2Ⅲ3s t t =+=灵敏度校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流过保护元件的最小短路电流的公式为Ls k Z Z EI +=max .min .23所以由灵敏度公式()Ⅲmin.setk sen I I K =可知,保护1作为近后备保护的灵敏度应为39.25.3048.727Ⅲ1.min .Ⅲ1.===set E set I I K ≥ 满足近后备保护的要求;保护2作为远后备保护的灵敏度为()()79.14068.727Ⅲ2.min .Ⅲ2.===set E set I I K ≥ 满足作为远后备保护的要求保护5作为远后备保护的灵敏度为33.16098.809Ⅲ3.min .Ⅲ3.===set D set I I K ≥ 满足作为远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