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1)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1)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1)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颈部转移癌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到颈部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其中60%-80%的颈部转移癌来自于上颈部或头颈部的原发肿瘤,例如口腔、喉咙、喉咙头部、甲状腺、鼻窦、鼻咽、食管和肺等位置。

然而,对于一部分颈部转移癌病人,原发灶却难以明确,这为临床的诊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病理学检查颈部转移癌病人首先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确定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病灶。

如果确诊转移癌,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病理学检查方法能够进一步鉴定转移癌的类型、分级和特异性标志物,以了解该肿瘤来源和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原发灶。

二、图像学检查颈部转移癌病人应进行头颈部的全身性影像学检查,包括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CT、胸部X线、胸部CT、骨扫描和经颅血管成像。

这些检查能够确定是否存在其他转移病灶,也能发现并排除原发肿瘤来源于肝、胃等其他部位的可能性。

三、全身评估颈部转移癌病人应接受一系列全身评估,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全身电解质和功能性检查、免疫学和风湿学检查等,以排除恶性淋巴瘤和其他转移疾病的可能性。

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病史。

如存在烟酒过量等危险因素,应积极加强干预措施。

四、治疗策略对于颈部转移癌病人中原发灶不明者,治疗策略则需要根据患者的状态、转移病灶的位置和数量、患者的治疗意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常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最佳的治疗方案选择。

总之,颈部转移癌原发灶不明的病人需要进行病理学、影像学和全身评估等多方位的检查取证。

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结合多种治疗手段进行包括术后、放化疗等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诊断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诊断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诊断陈金影;蔡虎;徐清华【摘要】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是一类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转移性,但是无法明确原发位点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是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列第4.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治疗以经验性化疗为主,患者预后普遍较差.明确肿瘤的原发部位,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从而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用于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方法主要有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分子检测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并已逐渐应用于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诊断.本文就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诊断方法相关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17(009)001【总页数】6页(P67-72)【关键词】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分子诊断;基因检测【作者】陈金影;蔡虎;徐清华【作者单位】杭州可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88;杭州可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88;杭州可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88【正文语种】中文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arcinomas of unknown primary,CUP)是指一类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转移性,但是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仍不能确定原发位点的恶性肿瘤。

大约有15%的癌症是由于转移灶的症状而被发现。

通过临床、影像和病理诊断可以明确大部分的原发位点,但仍有1/3的转移癌原发位点不明,即真正意义上的CUP[1]。

世界范围内,CUP大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3%~5%,位列最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死亡率排名第4位。

CUP中位诊断年龄约为60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2⁃4]。

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2.8%的CUP患者存在家族遗传性[5]。

CUP具有病史短,非特异性全身症状;80%的患者有腺上皮分化;约30%的患者出现3~4个器官累及;预后差等临床特征[6⁃7]。

ESMO 指南: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疗

ESMO 指南: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疗

ESMO 指南: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疗原发灶不明癌症(cancers of unknown primary site,CUPs)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该类肿瘤无法通过常规诊断方法确定原发性癌灶的位置。

原发性不明癌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3%~5%。

目前尚未发现该类型肿瘤所共有的生物学特征。

不过,最新证据已经表明:即使在原发性肿瘤静息的情况下,肿瘤细胞本身的转移性特质、循环肿瘤细胞的位置特异性转化、转移部位的致癌性诱导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促使肿瘤的转移性扩散。

诊断原发灶不明癌症的诊断需要借助病理学评估。

根据病理学特征,可以讲原发灶不明癌症分类为:(1)高度和中度分化腺癌、(2)低度分化癌(包括低度分化腺癌)、(3)鳞状细胞癌、(4)未分化肿瘤、(5)神经内分泌分化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主要用于确定原发灶不明癌症的起源组织、排除化疗敏感性和可治愈性肿瘤(例如淋巴瘤和生殖细胞肿瘤)肿瘤标记物检查:某些生殖细胞肿瘤会分泌特殊的胎儿蛋白(α-fetoprotein, 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可做为诊断及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完成治疗后追踪的重要检查之一。

(图 1)。

如果检查结果确诊是癌或腺癌,建议男性患者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免疫学染色或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女性患者进行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免疫学染色,以排除激素敏感性肿瘤并进行特殊治疗。

角蛋白(keratins)CK7 和 CK20 染色可能会提供原发性癌灶的位置信息,嗜铬粒蛋白 A CgA (chromogranin A)和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染色主要用于判断神经内分泌分化(表 1)。

CK7,卵巢、肺和乳腺癌阳性,胃结肠、前列腺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癌阳性。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KI-67,(细胞增殖标志指数)数值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与治疗PPT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与治疗PPT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题 03 颈 部 淋 巴 结 转 移 癌
的诊断
05 颈 部 淋 巴 结 转 移 癌 的预后与随访
02 颈 部 淋 巴 结 转 移 癌 概述
04 颈 部 淋 巴 结 转 移 癌 的治疗
06 颈 部 淋 巴 结 转 移 癌 的预防与控制
Part Three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初步 判断淋巴结性质和 位置
CT扫描:可清晰 显示淋巴结大小、 形态和密度
MRI检查:可显示 淋巴结内部结构, 有助于鉴别诊断
PET-CT检查:可 评估淋巴结的代谢 活性,有助于判断 肿瘤性质和分期
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活检:通过穿刺或切除淋巴 结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淋巴结的 结构和细胞形态
饮食调整:保持 营养均衡,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
心理支持: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 与家人、朋友分 享自己的感受和 经历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Part Six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建议
定期进行颈部 淋巴结检查, 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等
常见原发肿瘤: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颈部肿块、 疼痛、声音 嘶哑、呼吸 困难等
诊断方法: 颈部超声、 CT、MRI、 PET-CT等
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活检、 细胞学检查 等
临床分期: 根据TNM分 期系统进行 分期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放疗、化疗、 靶向治疗等
Part Five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的预后与随访
预后因素分析
肿瘤分期:早期、中期、 晚期

耳鼻喉头颈外科复习题+参考答案

耳鼻喉头颈外科复习题+参考答案

耳鼻喉头颈外科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食管异物最易停留在: ( )A、食管憩室B、食管第3狭窄C、食管第4狭窄D、食管第2狭窄E、食管入口正确答案:E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分型是: ( )A、单纯型、坏死型、肉芽型B、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C、单纯型、黏膜型、胆脂瘤型D、骨疡型、坏死型、肉芽型E、骨疡型、坏死型、胆脂瘤型正确答案:B3、血清学检查VCA-IgA可用于下列哪项肿瘤的辅助诊断( )A、扁桃体癌B、下咽癌C、喉癌D、甲状腺癌E、鼻咽癌正确答案:E4、鼻中隔偏曲的正确概念是:( )A、鼻中隔不完全垂直可称为鼻中隔偏曲B、生理性偏曲也就是临床所指的鼻中隔偏曲C、在鼻中隔上有前向后呈长条形山脊样凸起者D、鼻中隔双侧偏曲就可称为鼻中隔偏曲E、鼻中隔偏曲,并有相应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正确答案:E5、喉上动脉、喉上静脉进入喉内时穿过: ( )A、弹性膜B、三角膜C、甲状舌骨膜D、方形膜E、环甲膜正确答案:C6、下列不是原发部位不明转移癌诊治要点的是:( )A、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一般缺乏原发灶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B、对原发部位不明的颈部转移癌,采用边积极治疗,边查找原发病灶的原则C、肿块位于上颈部者,原发灶可能来自鼻腔、鼻窦、咽喉、舌等部位D、颈部肿块,针吸活检证明是转移癌,即行局部肿块切除术E、上颈部肿块,特别是低分化癌转移,应考虑为原发性鼻咽部的隐匿癌,按鼻咽癌进行治疗正确答案:D7、下列关于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者均可植入B、病人心理及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术后康复C、鼓岬电刺激试验阴性者不宜植入D、佩戴大功率助听器有音感者不是植入适应证E、患者和(或)家属对植入后效果有很高期望值正确答案:B8、下列药物中,鼻腔减充血剂的是: ( )A、酮替酚氯雾剂B、链霉素溶剂C、盐酸麻黄碱溶剂D、复方薄荷樟脑溶剂E、色甘酸二钠溶剂正确答案:C9、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喉返神经麻痹是:( )A、单侧完全性麻痹B、单侧不完全性麻痹C、与喉上神经的混合性麻痹D、双侧不完全性麻痹E、双侧完全性麻痹正确答案:D10、鼻咽部淋巴引流至:( )A、颏下淋巴结B、颈深下淋巴结C、耳后淋巴结D、颈深上淋巴结E、颌下淋巴结正确答案:D11、鼻疖肿引起的最严重的颅内并发症是: ( )A、化脓性脑膜炎B、脑脓肿C、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D、硬脑膜下脓肿E、颊蜂窝织炎正确答案:C12、鼻源性硬脑膜外脓肿常继发于: ( )A、急性上颌窦炎B、急性额窦炎C、急性筛窦炎D、急性蝶窦炎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3、喉弹性圆锥又称: ( )A、方形膜B、甲状舌骨膜C、环甲膜D、三角膜E、喉弹性膜正确答案:D14、发病机会相对较少的鼻窦是:( )A、蝶窦B、无差别C、上颌窦D、筛窦E、额窦正确答案:A15、易向声门旁间隙侵犯的癌肿是:( )A、原发于会厌的癌肿B、原发于声带的癌肿C、原发于室带的癌肿D、原发于声门下的癌肿E、原发于喉室的癌肿正确答案:E16、鼓室内侧壁有多个重要解剖结构,但不包括: ( )A、面神经管水平段B、前庭窗和圆窗C、鼓岬D、匙突E、锥隆起正确答案:E1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适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其阻塞平面一般在: ( )A、鼻腔B、舌根C、鼻咽D、喉咽部E、口咽正确答案:E18、与扁桃体外侧相邻的肌肉是: ( )A、腭舌肌B、腭咽肌C、咽上缩肌D、咽中缩肌E、咽下缩肌正确答案:C19、扁桃体切除术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 ( )A、术后6~12hB、术后1~2天C、术后5~6天D、术后6h后E、术后24h内正确答案:C20、正常成人声带完全外展时的声门宽度是: ( )A、13.5mmB、7mmC、10mmD、19mmE、3.5mm正确答案:D21、喉的最大软骨是: ( )A、环状软骨B、杓状软骨C、甲状软骨D、会厌软骨E、舌骨正确答案:C22、关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错误的是: ( )A、脓毒血症为本病主要表现B、应与疟疾、伤寒鉴别C、Tobey-Ayer试验有助于诊断D、脑脊液检查多正常E、颞骨CT有较高的诊断和定位意义正确答案:E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方肌将颈部分为颈前三角和颈后三角B、颈后三角又分为颈动脉三角、枕三角C、颈前三角区分为颌下三角、颏下三角、舌下三角、肌三角D、胸锁乳突肌将颈部分为颈前三角和颈后三角E、肩胛舌骨肌将颈部分为颈前三角和颈后三角正确答案:D24、变应性鼻炎属哪型变态反应( )A、Ⅲ型B、Ⅱ型C、Ⅳ型D、迟发型E、Ⅰ型正确答案:E25、Bezold脓肿是指: ( )A、耳后骨膜下脓肘B、耳源性颈侧脓肿C、耳源性颈深部脓肿D、耳源性脑脓肿E、耳源性小脑脓肿正确答案:B26、对喉的淋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门上区组织中淋巴管丰富,声门区的声带组织内及声门下区组织中的淋巴管均较少B、声门下区组织中淋巴管丰富,声门区的声带组织内及声门下区组织中的淋巴管均较少C、声门上区及声门下区组织中的淋巴管均较丰富,声门区的声带组织内淋巴管均较少D、声门上区的淋巴管主要汇入颈深下淋巴结或副神经链E、喉两侧淋巴的引流多互相交流或混合正确答案:A27、使喉入口关闭的肌肉是: ( )A、杓会厌肌B、甲状会厌肌C、甲状舌骨肌D、环甲肌E、甲杓肌正确答案:A28、下列选项中不是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 )A、Schwartze征B、强声刺激诱发眩晕和眼震,即Tullio现象C、增减外耳道气压诱发眩晕和眼震,即安纳贝尔征D、发作性眩晕通常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E、复听正确答案:A29、三角膜前后附着处游离缘边缘增厚形成: ( )A、室韧带B、杓会厌韧带C、甲状舌骨中韧带D、环甲中韧带E、声韧带正确答案:E30、对喉应用解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喉是下呼吸道的门户,上通喉咽,下连气管B、喉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其上端是会厌上缘,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C、成人喉相当于第3~5颈椎平面,成人女性及儿童喉的平面较成人男性稍高D、喉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结缔组织和黏膜等构成E、喉的前方为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及肌肉所覆盖,两侧有甲状腺上端、胸锁乳突肌及其深面的颈部重要血管和神经,后方有食管与颈椎相隔正确答案:E31、某中年男性,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咳嗽2~3个月,进食偶呛咳,无其他不适,喉镜检查见一侧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

耳鼻喉科练习6

耳鼻喉科练习6

耳鼻喉科练习一.单选题(共55题,每题1分)1.扁桃体术后护理哪项是错误的A.半坐位24小时B.注意术后出血C.及时漱口D.无出血时鼓励患者进食E.必要时做颈部冷敷2.不属于耳硬化术式的是A.镫骨切除术B.外半规管开窗术C.镫骨撼动术D.内淋巴引流术E.小窗镫骨技术3.有关口咽检查的操作,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受检者端坐,放松,自然张口B.用压舌板轻压舌肺/3处,观察口咽粘膜C.咽部触诊可以了解咽后、咽旁肿块的性质D.咽部反射过度敏感者,可喷1%丁卡因E.咽部检查需观察软腭的活动度4.喉阻塞的分度主要依据是:A.病程长短B.病变范围C.患者喉腔大小D.声嘶程度及呼吸困难程度5.下列哪一条不是原发部位不明转移癌的诊治要点:A.上颈部肿块,特别是低分化癌转移,应考虑为原发部鼻咽部的隐匿癌,按鼻咽癌进行治疗B.对原发部位不明的颈部转移癌,采用边积极治疗,边查找原发病灶的原则C.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一般缺乏原发灶所产生的症状体征D.肿块位于上颈部者,原发灶可能来自鼻腔、鼻窦、咽喉、舌等部位E.颈部肿块,针吸活检证明是转移癌,即行局部肿块切除术6.梅尼埃最常见的早期听力学改变是A.高频听力陡降B.低频波动性听力下降C.高频波动性听力下降D.卡哈切迹E.以上均不是7.恶性肉芽肿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多始发于鼻部B.可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C.局部破坏严重,全身状况尚好D.可合并肺、肾病变E.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瘤8.不属于呼吸道异物的X线征象的是:A.可出现肺气肿B.可出现肺不张C.可见异物影像。

.肺门淋巴结肿大E.可出现纵隔摆动9.急性鼻炎的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是A.流感病毒B.冠状病毒C.腺病毒D.柯萨奇病毒E.鼻病毒10.关于喉癌,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发生率男性远比女性高B.鳞癌远比肉瘤常见C.确诊需活检D.可采用放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E.以上均不正确11.以下各项,哪一项不是鼓膜的解剖标志?A.锤骨短突B.前、后皱襞C.锤骨柄D.鼓膜脐E.光锥12.急性鼻炎临床表现不包括A.鼻部干燥,灼热感B.鼻塞、打喷嚏、流清涕C.下鼻甲黏膜肿胀,表面光滑D.鼻黏膜苍白、水肿E.伴有呕吐、腹泻13.后组筛窦开口于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道D.总鼻道E.嗅沟14.声带局部有白色斑状病变,首先考虑为A.喉癌B.喉乳头状瘤C.硬结症D.喉结核£.喉白斑病15.小儿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于:A.哮喘B.肺炎C.气管炎D.急性肺炎E.急性喉炎16.颈部肿块位于颈下1/3处,针吸活检证明为转移癌,原发灶最可能来自:A.鼻腔、鼻窦B.鼻咽C.下咽D.喉E.甲状腺17.缓慢进行的组织侵犯常见于A.急性暴发型B.真菌球C.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D.鼻-脑真菌病E.慢性无痛型18.关于自发性眼震检查法,错误的是:A.检查者手指在受检者前方40〜60cm处分别向正中、上、下、左、右等方向移动,嘱受检者在头部不动的情况下持续注视检查者手指的运动,以引导其眼球向不同方向转动B.检查者让受检者眼球转动偏离中线的角度不得大而。

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试题库及答案1、食管腐蚀伤后最常见的狭窄部位是:( )A、食管入口B、左支气管压迹处C、主动脉弓压迹处D、食管下段横膈以上E、贲门答案:D2、咽隐窝位于:( )A、鼻咽侧壁B、扁桃体隐窝内方C、腺样体中部下方D、咽鼓管圆枕前方E、咽鼓管咽口下方答案:A3、致急性鼻炎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 ( )A、鼻病毒B、EB病毒C、柯萨奇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上述都不是答案:A4、患者,男,43岁,10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包块,无不适感,近2周出现声音嘶哑,无鼻阻、耳闷、涕中带血等表现。

检查见颈动脉三角区有直径5cm包块,左右活动好,上下活动欠佳,边界清楚,无粘连,质韧。

于包块表面触到搏动,推开血管,于其下面仍可触到包块。

依上述描述,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部转移性恶性肿瘤B、颈部血管瘤C、颈部神经鞘膜瘤D、颈部慢性淋巴结炎E、颈部纤维瘤答案:C5、扁桃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A、呼吸功能B、吞咽功能C、免疫功能D、促进发育生长功能E、调节中耳气压功能答案:C6、收缩时将会厌拉向后下方使喉入口关闭的是: ( )A、环杓后肌B、环杓侧肌和杓肌C、环甲肌D、甲杓肌E、杓会厌肌答案:E7、喉阻塞所表现的呼吸困难是: ( )A、吸气性B、呼气性C、炎症性的是吸气性的,肿瘤性的是呼气性的D、炎症性的是呼气性的,肿瘤性的是吸气性的E、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8、小儿急性喉炎的特征性症状是: ( )A、畏寒、发热B、呼吸困难C、声嘶D、喉痛E、犬吠样咳嗽答案:E9、下列疾病中最容易引起鼻出血的疾病是:( )A、慢性单纯性鼻炎B、慢性肥厚性鼻炎C、慢性鼻前庭炎D、过敏性鼻炎E、萎缩性鼻炎答案:E10、以下选项中,不是食管镜检查适应证的是: ( )A、疑有食管异物B、原因不明的吞咽困难C、食管狭窄D、原因不明的吐血E、食管腐蚀伤的急性期答案:E11、良性位置性眩晕出现的眼震为:( )A、自发性眼震B、位置性眼震C、变位性眼震D、视动性眼震E、中枢性眩晕答案:C12、前组鼻窦开口于: ( )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道D、总鼻道E、嗅沟答案:B13、鼻咽癌检查最有价值的是: ( )A、食管镜B、气管镜C、鼻咽镜D、头颅X线片E、肺部X线片答案:C14、Marcus-Gunn瞳孔的特点是: ( )A、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但间接反射存在B、瞳孔呈交替散大和缩小C、精神刺激引起瞳孔散大D、是一狭长垂直的瞳孔E、以上都是答案:A15、按UICC的TNM分期,鼻-鼻窦恶性肿瘤T2N2M0应为: ( )A、0期B、1期C、2期D、3期E、4期答案:E16、会厌、舌骨会厌韧带和甲状舌骨膜的中间部分构成为:( )A、声门旁隙B、会厌前隙C、喉入口D、喉前庭E、Reinke间隙答案:B17、老年人鼻出血多见于:( )A、little’s区B、吴氏鼻-鼻咽静脉丛C、咽隐窝D、鼻咽纤维血管瘤E、鼻中隔前部答案:B18、某女,59岁,右外耳道肉芽,病理报告为炎性改变,取病理时出血汹涌,需经填塞方可止血。

耳鼻喉科知识练习题库(附答案)

耳鼻喉科知识练习题库(附答案)

耳鼻喉科知识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取鼻腔异物时要注意防止的并发症是A、鼻腔感染B、异物后落引起气道异物C、鼻中隔损伤D、鼻出血E、疼痛性休克正确答案:B2、声波自鼓膜传送至镫骨足板时约可增益A、45dBB、27dBC、15dBD、36dBE、60dB正确答案:B3、婴幼儿容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A、咽鼓管短、宽、平直B、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较常见C、婴幼儿抵抗力低D、咽鼓管发育不成熟E、咽鼓管峡部较窄正确答案:A4、食管镜检查术前做法正确的是A、以上都对B、6小时内禁食水C、以上都错D、术前半小时注射阿托品E、术前1小时注射镇静剂正确答案:A5、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是A、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B、外耳-鼓膜-听骨链-咽鼓管C、外耳-鼓膜-听骨链-椭圆囊D、外耳-鼓膜-听骨链-半规管E、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正确答案:A6、关于鼻窦炎的治疗,下述不正确的是A、鼻窦炎手术后仍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综合治疗B、成功的鼻内镜手术基本上可治愈鼻窦炎C、鼻窦炎多采用综合治疗D、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因人、病因而异E、儿童鼻窦炎保守治疗多有效,不宜过早手术干预正确答案:B7、患者男,45岁,咽部不适,异物梗阻感10余年,干咳,晨起刷牙恶心。

检查: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下咽喉部未见新生物,颈部无包块及压痛,在诊断为“慢性咽炎”时,不需相鉴别的疾病是A、慢性中耳炎B、茎突过长综合征C、咽异感症D、慢性胃炎E、早期食管癌正确答案:A8、病史不明确时,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最可靠的方法是A、呼吸困难B、咳嗽、发热C、胸部听诊D、胸部正、侧位片E、支气管镜检查正确答案:E9、鼻腔内侧壁支架组成不包括A、腭骨垂直部B、腭骨鼻嵴C、梨骨D、筛骨正中板E、中隔软骨正确答案:A10、下面不会引起喉阻塞的疾病是A、喉部、气管异物B、双侧喉返神经完全性麻痹C、喉部肿瘤D、喉血管神经性水肿E、小儿急性喉炎正确答案:B11、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少小时以上视力无改善者可考虑做视神经管减压A、32hB、12hC、18hD、24hE、6h正确答案:B12、鼓室隔分隔的结构是A、中后鼓室B、以上都不是C、中下鼓室D、前后鼓室E、中上鼓室正确答案:E13、下列治疗喉狭窄的基础措施是A、气管切开术B、喉成形术C、CO2激光瘢痕切除术D、T型硅胶管喉扩张术E、甲状气管吻合术正确答案:A14、单侧性突眼最常见的病因是A、鼻窦疾病B、甲状腺疾病C、肾上腺疾病D、眼角膜性疾病E、颅内疾病正确答案:A15、下列哪种结构华特位不能显示A、蝶窦B、眼眶C、筛窦D、上颌窦E、鼻腔正确答案:A16、患者女,32岁,咽部剧痛2小时,吞咽加重,伴憋气,检查见软腭腭垂、杓会厌壁高度水肿呈半透明状,无明显三凹征,临床诊断为“急性水肿性咽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张智显【摘要】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原发灶的检出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颈部转移癌原发灶的检测以传统检查方法为主,近年来全内镜检查随机活检、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激光介导荧光内镜和基因检测等技术提高了原发灶的检口率.根据淋巴结转移部位、病理类型、N分期等对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现重点对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传统和新近发展的诊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0(016)010【总页数】3页(P1491-1493)【关键词】颈部转移癌;不明原发灶;诊断;治疗【作者】张智显【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昆明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7.91;R73-37大部分颈部转移癌可通过临床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找到原发灶,但是 2%~9%的患者经过全面仔细检查后仍然无法发现原发灶[1],此类患者查寻原发灶的过程是费时、费力的,中位生存期却大约只有 8个月[2]。

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尚无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因此存在很多争论。

转移癌虽容易明确诊断,但寻找原发灶则有困难。

原发灶隐匿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①机体免疫机制控制了原发灶,原发灶自行消退;②原发灶太小,不能被目前的检查方法所发现;③原发灶位置隐匿,暂时不易被发现;④原发灶恰位于放射野内,在转移灶放疗的同时被控制;⑤原发灶在颈部软组织内,颈清术时被一并切除或虽未被切除;⑥转移癌的生物学特性与原发灶不同,使原发灶尚未发现,患者就死于转移癌。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unknown primary cervicalmetastaticcarcinoma,UPCMC)的定义包括:①一个或多个颈部肿块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癌;②没有恶性肿瘤病史或不明病灶手术史;③没有明确的某器官系统相关症状;④没有原发肿瘤的临床和实验报告证据。

对 UPCMC的传统检查应强调下列几点:①某些特殊类型转移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往往可以提示肿瘤的来源,如乳头状腺癌具有甲状腺腺泡细胞特征可以诊断肿瘤来源于甲状腺,降钙素阳性的转移性腺癌多为甲状腺髓样癌;甲胎蛋白阳性的转移腺癌则往往来源于肝脏,癌胚抗原阳性的转移性腺癌则应注意胃肠道肿瘤来源的可能[4]。

②颈部转移性低分化鳞癌尤应注意鼻咽癌的可能,特别是鼻咽癌高发地区患者。

超过 90%原发于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转移到咽后淋巴环[5]。

③根据转移癌的部位进一步缩小检查范围:颈深上淋巴结及中颈淋巴结转移,主要考虑来自头颈部;而下颈淋巴结受累时,原发灶往往位于锁骨以下[6]。

朱德茂等[7]认为,应根据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再针对性行临床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

周艳明等[8]分析 106例不明原因颈部转移癌病例后认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区域与原发灶部位存在一定规律,可用于指导原发灶的排查和治疗。

在探究原发灶的过程中病理学的检测起着关键的定性及导航作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激光介导荧光内镜、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等的灵活选用使 UPCMC的检出率大为提高[9]。

3.1 随机活检和扁桃体切除活检在内镜检查过程中,所有可疑部位均应行活检。

对黏膜没有明显异常的病例也应对鼻咽、腭扁桃体、舌根、梨状窝进行盲检,即所谓的随机活检,有的学者还主张在随机活检阴性而又不能排除腭扁桃体病变时,应行同侧腭扁桃体切除活检。

3.2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ositron em ission tomography,PET)能定量检测氟脱氧葡萄糖(fluoro deoxy glucose,FDG)标志物的放射线并成像。

由于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高于正常组织,也可能由于肿瘤细胞葡萄糖转运酶的增多或者 FDG相对于葡萄糖的摄取比例的增加,使得肿瘤组织在成像中表现为高放射性。

FDG PET在多种肿瘤分期方面临床价值肯定[10]。

Wartski等[11]对 38例通过常规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原发灶的患者进行 PET-CT检查,其中有 26例(68%)患者发现原发灶,而后通过广视野内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有23例(60%)为原发灶。

同时 PET-CT对于不同病理类型原发病灶都有较高的检出率。

Pelosi等[12]报道了18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鳞癌 15例,腺癌 3例),其中阳性 8例、假阳性2例、阴性 8例。

Paul等[13]回顾性分析了326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其中 14例为非鳞状细胞癌,有明确的病理及临床证实,通过PET-CT检查,真阳性 7例、真阴性 4例、假阳性 1例、假阴性2例。

PET-CT在用于鉴别非鳞状细胞癌的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时同样有效。

但是,PET-CT仍然受原发肿瘤的靶体积和部位等条件的制约。

18 F-双脱氧葡萄糖在肉芽肿疾病、涎腺良性肿瘤异常浓聚,使口底原发灶敏感性降低[14]。

FDG PET在 UPCMC诊断中的作用还无法明确,主要是由于敏感度太高,易出现假阳性,只有当 FDG PET检查的技术成熟,敏感度、特异度和可重复性高的时候,FDG PET才能在 UPCMC诊断中起更大的作用。

3.3 激光介导荧光内镜检查荧光内镜使用氦-镉激光作为光源,并通过计算机将收集的信息转换成模拟白光图像显示于电视屏幕上,能有效地提高肉眼对微小结构的分辨能力。

在头颈部,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2.9%和 78.6%,明显高于一般内镜检查。

激光介导荧光内镜在不明原发灶颈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4 可疑原发灶的分子检测 Califano等[15]认为细胞克隆过程中可伴随肿瘤的迅速转移,从而出现临床上仅见转移癌末见明显的原发病灶,因而,如果可疑部位的基因改变与转移灶的基因改变相关,那么,该部位有可能是转移癌的原发灶。

他们认为,这些具有与转移灶部分基因改变相同的基因改变的黏膜部位可能是肿瘤的原发部位,微卫星分析可能成为检测原发灶的有用工具。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吴毅[16]教授认为,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的治疗,最重要的是综合治疗,在正式治疗前应共同会诊制订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严格执行,有可能提高本病的局控率和治愈率。

4.1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综合治疗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因大多来源于头颈部肿瘤,行大野根治性放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7]。

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来源于鼻咽的可能性最大,可在放疗全量后行颈清扫术,较大淋巴结转移灶对放疗不敏感,先手术切除,后补充放疗。

若不能行颈清扫根治者,可行根治性放疗。

江西省肿瘤医院李筱灵等[18]回顾分析了 37例原发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对颈部转移性低分化癌及鳞癌术后应积极采用放射治疗,转移性腺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付逢吉等[19]认为对颈部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应加强认识,治疗上应根据病理类型、部位、局部和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20]认为 UPCMC应以放疗为主,部分放疗不敏感的 N1、N2病例可采取放疗加手术的综合治疗;颈部以全颈放疗为佳;对潜在原发灶的治疗推荐采取选择性放疗。

Boscolo-Rizzo等[21]评价了 90例手术治疗配合放射治疗的疗效,手术治疗包括淋巴结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放射野为面颈联合野加下半颈切线野,5年局部控制率为68.8%,主要受 N分期及是否结外侵犯影响。

对于N1及 N1a期患者可以进行单独手术或单独放疗,而对于 N3及以上期别患者应配合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

不明原发灶颈转移性腺癌的临床报道不多。

中上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尤其是乳头状腺癌,应考虑甲状腺来源。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为低度恶性肿瘤,生长慢,颈淋巴结转移率高。

疑为甲状腺癌者,术中探查甲状腺并行冰冻切片检查,手术可以采用甲状腺联合根治术。

此外,还要考虑是否乳腺、胃肠来源,诊疗中应着重对乳腺、胃肠等进行检查。

4.2 锁骨上区转移癌的治疗进展锁骨上区转移癌的原发灶大多来自于胸腹脏器,如肺、食管和胃肠等,尤其左锁骨上淋巴转移癌多来自于腹腔,说明肿瘤已进入晚期,预后差,处理与内脏器官转移癌相同。

如患者一般情况好,无远位转移,仍可考虑局部手术切除。

锁骨上区转移淋巴结多数与锁骨下组织如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等有粘连,手术往往不能切净,术后辅以放疗及化疗尤为重要,可降低颈部复发率和远位转移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2]对 1959~2005年收治的 1273例 UPCMC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认为UPCMC是一种恶性度较高的肿瘤,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 6~12个月),综合治疗应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治疗手段、疗程、剂量等差异较大。

目前 UPCMC原发灶的检测还是以传统的检查方法为主,强调注意转移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注意转移癌的解剖部位,对鼻咽、鼻腔的检查应注意肉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全内镜检查和随机活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发灶的检出率;FDG-PET在 UPCMC原发灶的检测中有一定的帮助,但确切的应用价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激光介导荧光内镜和基因检测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现有的报道预示着令人乐观的应用前景。

近期观点认为[23],影响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转移灶的 N分期、转移部位以及病理类型,要以此为依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关文献】[1]Randall DA,Johnstone PA,Foss RD,et al.Tonsillectomy in diagnoses of unknown primary tumor of the head and neck[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0,122(1):52-55.[2]Pentheroudakis G,BriasoulisE,PavlidisN.Cancer ofunknown primary site:m issing primary or m issing biology[J].Oncologist,2007,12(4):418-425.[3]Lefebvre JL,Coche-Dequeant B,Van JT,et al.Cervical lymph nodes froman unknown primary tumor in 190 patients[J].Am J Surg,1990,160(4):443-446.[4]Msckay B,Ordonez NG.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neoplasms with unknown primary tumor site[J].Semin Oncol,1993,20(3):206-228.[5]Shmalbach CE,Miller FR.Occult primary head and neck carcinoma[J].Curr OncolRep,2007,9(2):139-146.[6]Pentheroudakis G,Golfinopoulos V,Pavlidis N.Switching benchmarks in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from autopsy to microarray[J].Eur JCancer,2007,43(14):2026-036. [7]朱德茂,杨志,聂长庆,等.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 68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癌症医学杂志,2006,21(2):167.[8]周艳明,阿地力,莫明.颈部转移癌 106例回顾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3):305-307.[9]刘明波,董淑华,唐平章.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学分册,2005,29(1):35-38.[10]赵春雷,高硕,陈秋松,等.18 F-FDG 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25(2):78-81.[11]Wartski M,Ie Stanc E,Gontier E,et al.In search of an unknown primary tumour presentingwith cervicalmetastases:perform ance of hybrid FDG-PET-CT[J].Nucl Med Commun,2007,28(5):365-371.[12]Pelosi E,Pennone M,Deandreis D,et al.Role of whole bod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witIl18 F-fluorodeoxy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biopsy proven pumor metastases from unknown primary site[J].Q JNuc lMed Mol Imaging,2006,50(1):15-22.[13]Paul SA,Stoeckli SJ,von Schulthess GK,et al.FDG PET and PET/CT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primary tumour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non-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astasis of an unknown primary[J].Eur A rch Otorhinolaryngol,2007,264(2):189-195.[14]Nabili V,Zia B,Blackwell KE,et al.Positron em ission tomography:poor sensitivity for occult tonsilar cancer[J].Am JOtolaryngol,2007,28(3):153-157.[15]Califano J,WestraWH,Koch W,et al.Unknowm primary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carcinoma: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he site of origin[J].JNatl Cancer Inst,1999,91(7):599-604.[16]吴毅.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治疗[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2):881-883.[17]解亦斌,刘方伶,田艳涛.升结肠癌跳跃式转移至右颈部及左腋下淋巴结 1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0):123.[18]李筱灵,贺小柏,罗文政.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1991.[19]付逢吉,谭玉花.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 28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279-1280.[20]彭汉伟,曾宗渊,陈福进.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治疗失败原因和对策[J].中国肿瘤临床杂志,2004,31(14):800-803.[21]Boscolo-Rizzo P,Gava A,Da Mosto Mc.Carcinoma metastatic to cenvical lymph nodes from an occult primary tumor:the outcome after combined-modality therapy[J].Ann Surg Oncol,2007,14(5):1575-1582.[22]王成锋,田艳涛,张建伟.不明原发灶肿瘤 1273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11):1072-1074.[23]杨明,王圣应.58例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临床分析[J].解剖与临床,2007,12(3):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