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灶不明癌诊治
原发灶不明肿瘤

----------By Shelia 25th ,Jan,2013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1
Introduction Clinic characteristic
2 3 4
Diagnosis
Treatment
COMPANY LOGO
Nicholas Pavilidis,George Pentheroudakis Lancet 2012; 379: 1428–35
COMPANY LOGO
Favourable subsets
COMPANY LOGO
midline distribution
Young men (age <50 years) extragonadal germ-cell tumours features Mediastinal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involved supraclavicular cervical nodes lung parenchyma rare Histologicaly undifferentiated/ poorly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β-HCG AFP 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 positive
No. of Patients 58
COMPANY Median P Survival LOGO
7.0
Treatment responsive Less treatment responsive
115
13.4
Individual tumour types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张智显【摘要】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原发灶的检出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颈部转移癌原发灶的检测以传统检查方法为主,近年来全内镜检查随机活检、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激光介导荧光内镜和基因检测等技术提高了原发灶的检口率.根据淋巴结转移部位、病理类型、N分期等对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现重点对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传统和新近发展的诊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0(016)010【总页数】3页(P1491-1493)【关键词】颈部转移癌;不明原发灶;诊断;治疗【作者】张智显【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昆明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7.91;R73-37大部分颈部转移癌可通过临床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找到原发灶,但是 2%~9%的患者经过全面仔细检查后仍然无法发现原发灶[1],此类患者查寻原发灶的过程是费时、费力的,中位生存期却大约只有 8个月[2]。
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尚无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因此存在很多争论。
转移癌虽容易明确诊断,但寻找原发灶则有困难。
原发灶隐匿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①机体免疫机制控制了原发灶,原发灶自行消退;②原发灶太小,不能被目前的检查方法所发现;③原发灶位置隐匿,暂时不易被发现;④原发灶恰位于放射野内,在转移灶放疗的同时被控制;⑤原发灶在颈部软组织内,颈清术时被一并切除或虽未被切除;⑥转移癌的生物学特性与原发灶不同,使原发灶尚未发现,患者就死于转移癌。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unknown primary cervicalmetastaticcarcinoma,UPCMC)的定义包括:①一个或多个颈部肿块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癌;②没有恶性肿瘤病史或不明病灶手术史;③没有明确的某器官系统相关症状;④没有原发肿瘤的临床和实验报告证据。
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断技术现状及进展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3.23.0770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断技术现状及进展戚鹏1,2,孙益丰3,4,徐清华4,5,周晓燕1,2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QI Peng 1,2, SUN Yifeng 3,4, XU Qinghua 4,5, ZHOU Xiaoyan 1,2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Shanghai 200032, China;2.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3.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Epigenetics, 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4. Canhelp Genomics Co., Ltd., Hangzhou 311100, China;5. Xuzho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Transformation, Department of Genetics,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4,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ZHOUXiaoyan,E-mail:135****************戚鹏 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专业委员会技术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技术学组成员。
原发不明恶性肿瘤的诊治

MUO
IHC:(结合LM,临床) ❖ IPS(Immunopeoxidase Staining)应用最广
可用于福尔马林固定过的蜡块 针对
➢ 细胞成分/产物(酶类:PSA, NSE)
➢ 正常组织成分(Keratin, Desmin, Vimentin, Neurofilaments, CLA)
原发不明恶性肿瘤的诊治
MUO
原发不明恶性肿瘤 (Metastatic tumor of Unknown Origin,
MUO)
❖ 于转移部位出现症状或体征,
在转移部位经活检作出诊断,
经病史、体检及其他相应评价未能确证原发部位
❖ 发生率:5%-10%
· 美国 SEER(1973-1987) 2% · 国际:(其他7国) 2.3%-7.8%
细胞学
➢ 提供确诊:诊断5%-15%(尤胸、腹水) ➢ 确定类型常有困难
➢ 难以确诊应开放活检
❖ 重作开放活检
要求:争取配合,部位适当,量足质好
多部位中选取最少病残部位
➢ 外周淋巴结 ➢ 骨髓 ➢ 细胞渗液 ➢ 可疑皮肤病变
MUO
LM:确定恶性肿瘤,并分为四类
❖ 差分化肿瘤 (Poorly Differentiated Neoplasms, PDN)
进一步IPS、EM,仍难定按PDC
MUO:差分化癌/ 腺癌
临床评价:
* 胸、腹CT
* 血清:HCG、AFP
特殊病理
* IPS
* EM
亚型及治疗
* PET scan * 其他:按症状/体征
* MG
亚型
治疗
预后
1. 不典型生殖细胞肿瘤(由染色 按生殖细胞肿瘤治疗 CR: 40%-50% 体12证实)
ESMO 指南: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疗

ESMO 指南: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疗原发灶不明癌症(cancers of unknown primary site,CUPs)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该类肿瘤无法通过常规诊断方法确定原发性癌灶的位置。
原发性不明癌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3%~5%。
目前尚未发现该类型肿瘤所共有的生物学特征。
不过,最新证据已经表明:即使在原发性肿瘤静息的情况下,肿瘤细胞本身的转移性特质、循环肿瘤细胞的位置特异性转化、转移部位的致癌性诱导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促使肿瘤的转移性扩散。
诊断原发灶不明癌症的诊断需要借助病理学评估。
根据病理学特征,可以讲原发灶不明癌症分类为:(1)高度和中度分化腺癌、(2)低度分化癌(包括低度分化腺癌)、(3)鳞状细胞癌、(4)未分化肿瘤、(5)神经内分泌分化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主要用于确定原发灶不明癌症的起源组织、排除化疗敏感性和可治愈性肿瘤(例如淋巴瘤和生殖细胞肿瘤)肿瘤标记物检查:某些生殖细胞肿瘤会分泌特殊的胎儿蛋白(α-fetoprotein, 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可做为诊断及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完成治疗后追踪的重要检查之一。
(图 1)。
如果检查结果确诊是癌或腺癌,建议男性患者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免疫学染色或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女性患者进行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免疫学染色,以排除激素敏感性肿瘤并进行特殊治疗。
角蛋白(keratins)CK7 和 CK20 染色可能会提供原发性癌灶的位置信息,嗜铬粒蛋白 A CgA (chromogranin A)和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染色主要用于判断神经内分泌分化(表 1)。
CK7,卵巢、肺和乳腺癌阳性,胃结肠、前列腺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癌阳性。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KI-67,(细胞增殖标志指数)数值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
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诊断详述

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诊断详述
*导读: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如何缓解和预防?
原发灶不明性转移性癌肿病人占所有癌症病人的0.5%~0.7%,由于癌症治疗常随其组织型别而异,因而必须全面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要特别注意乳腺和盆腔,前列腺,直肠和消化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大便隐血试验,血清化学检查(男性包括酸性磷酸酶,特异性抗原试验)。
X线检查仅限于胸部X线检查,乳房摄片和腹部CT。
上消化道系列检查和钡剂灌肠不作为常规。
取得的癌肿组织宜进行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基因重排检查以及电镜检查,这些有助于大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甲胎蛋白或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查有助于胚细胞癌的诊断。
雌激素和孕酮受体的组织检查有助于识别乳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查有助于诊断前列腺癌。
即使不能作出精确的组织学诊断,病灶邻近或在中线区域(如纵隔,腹膜后)的低分化的癌症病人,应当接受两个疗程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
若有效应给予3~4个疗程。
将近50%患者因而获得长期无病生存期。
对其他患者,有些医生试用阿霉素或紫杉醇
为基础的方案,然而疗效中等且短暂。
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潜伏隐性原发癌肿,以后的治疗运用对多数类型肿瘤较有效的化疗方案也许是有益的。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的诊断,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诊断的意义

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诊断的意义【摘要】腹水是指腹腔内积聚的液体,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包括原发灶恶性腹水。
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腹水中的细胞形态和结构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在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的诊断中,细胞学检查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理简单而直观。
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细胞学检查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诊断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方法的完善,细胞学检查在此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关键词】细胞学检查、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诊断、临床意义、原理、应用、比较、优势、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水是指在腹膜腔内积聚过多的液体,常见于多种疾病如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疾病等。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不明原发灶引起的恶性腹水,即腹水的原因无法明确,但病情却较为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准确诊断腹水的性质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
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液体或组织细胞学特征,从而判断病理性质的方法。
在不明原发灶引起的恶性腹水的诊断中,细胞学检查能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明确病因。
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治疗。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腹水中的细胞类型,从而辅助诊断恶性腹水的原因和病因。
本研究旨在分析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发灶恶性腹水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其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并进一步探讨细胞学检查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有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诊断手段,提高恶性腹水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原发灶不明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原发灶不明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原发灶不明肿瘤是经充分检查和评估后无法明确原发灶的转移性肿瘤。
原发灶不明肿瘤因起源组织不明,以经验性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中位生存时间<1年。
基于基因表达谱的检测方法较免疫组织化学提高了肿瘤起源组织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治疗的指导价值尚存在争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泛癌种抗肿瘤药物的获批改善了原发灶不明肿瘤患者的预后,基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因原发灶不明肿瘤高度的异质性和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篮式试验更加适合应用于原发灶不明肿瘤患者的临床试验设计。
【关键词】原发灶不明肿瘤;预后不良亚型;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篮式试验原发灶不明肿瘤(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 CUP)是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但通过标准评估手段和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原发灶部位的转移性肿瘤。
CUP属于一种高异质性的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5%,好发于肺、淋巴结、骨骼、肝脏、纵膈、腹腔等部位。
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CUP可分为预后良好亚型和预后不良亚型。
其中,预后不良亚型尚无标准治疗,以经验性化疗为主,整体预后较差,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1年。
CUP诊治的难点在于肿瘤原发部位不明、病理组织类型多样和化疗的疗效欠佳。
本文通过对预后不良亚型CUP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CUP的临床诊治和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一、CUP的治疗现状(一)经验性化疗预后良好亚型约占CUP的20%,包含以下类型:(1)肿瘤单发、较小且可切除;(2)累及颈部(非锁骨上)淋巴结的鳞状细胞癌;(3)累及腹股沟淋巴结的鳞状细胞癌;(4)孤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癌(女性);(5)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女性);(6)累及腹股沟淋巴结的鳞状细胞癌;(7)累及纵膈或腹膜后的低分化癌;(8)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9)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10)免疫组化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表达的骨转移癌(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
❖ 原发灶不明癌(CUP)约占所有恶性上皮肿瘤 3%-5%。
❖CUP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预后不良组 中位生存时间8月,其最佳化疗方案尚未确定。
❖ CUP的诊断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检查、影像学技术 及基因芯片。
寻找原发灶困难及以下因素有关:
1.机体免疫机制控制了原发灶,原发灶自行消退; 2.原发灶太小,不能被目前的检查方法所发现; 3.原发灶位置隐匿,暂时不易被发现; 4. 转移癌的生物学特性及原发灶不同,使原发灶尚 未发现,患者就死于转移癌。
有特殊的症状或体征要进行骨ECT、头颅MRI、 内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
❖ 在所有原发灶不明癌的女性病人中,隐性乳腺癌所 占的比例不高(4%-8%),女性腺癌患者应行乳 腺钼靶、MRI检查排除乳腺癌。
❖ 核素扫描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有助于评价疾病 的范围,对有骨骼疼痛的病人,骨骼核素扫描对分 期有价值。
❖ 但在NCCN指南中,并不推荐常规使用分子和基因分析技 术,认为尚需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证实其能提高CUP患者 的预后。
临床评估
❖ 国家综合肿瘤中心和国家健康机构临床影像学指南推荐 ,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基线胸部、腹部、骨盆增强 电脑断层扫描(CT)是原发灶不明癌的检查标准。
❖ 目前,表现为孤立腋窝淋巴结腺癌病变的妇女如果乳房 X 光和超声的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应进行乳房磁共振 成像(MRI)检查。MRI 检查没有发现乳腺肿块的患 者乳房切除术发现肿瘤的概率极低。
肿瘤标志物
❖ 常见有五种肿瘤标志物在诊断和治疗中有潜在价值: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ß-HCG),及非精原细胞的生殖
细胞肿瘤有关,可用来诊断和随访; ❖ 甲胎蛋白(AFP),及肝癌和非精原细胞的生殖细胞有
关;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前列腺癌有关,腺癌或
有骨骼转移者PSA升高提示前列腺癌; ❖ 癌胚抗原(CEA),CEA升高的UPC病人其原发灶大
免疫组化标志物更有利于 确定细胞类型和组织来源
❖ 细胞角蛋白CK7和CK20是最常用的标志物。 ❖ CK7主要存在于乳腺、胰腺、肺、胆道、甲状腺
、子宫内膜癌; ❖ CK20主要在胃肠、泌尿道上皮。 ❖ 84%的低分化转移性鳞癌表达CK5/CK6,而只
有21%的非鳞癌达 CK5/CK6。此外,35%的 膀胱上皮癌和胸膜间皮瘤也表达CK5和CK6。 ❖ GCDFP15和乳腺珠蛋白诊断乳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 1 (TTF1)诊断肺癌(CK7阳 性,CK20阴性)。 ❖ TCDX2诊断结直肠癌(CK7阴性,CK20阳性) ❖ WT1和PAX8诊断卵巢癌。
原发灶不明癌的诊治
❖ 原发灶不明癌
定义
❖( 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 origin ,CUP)是一类经详细检查后肿瘤原发部位仍 不清楚的异质性肿瘤。
❖ 原发灶不明癌一度被视为特殊类型的肿瘤,临床 多表现为快速进展和播散。
❖ 在这个治疗策略个体化的时代,原发灶不明癌既
❖ 有创检查如纤支镜,胃镜,肠镜等仅适用于有临床症状 且影像学和病理异常能够提示肿瘤来源的患者。无临床 症状,临床和病理学未见异常的患者不适合使用有创检 查以确定肿瘤来源。
临床评估
❖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 (PET/CT)则是将 PET和 CT有机 结合,将肿瘤的糖代谢显像及能提供精准定位及精细解剖 信息的CT图像融合,不仅提高了CUP患者的原发灶的检 出率,还能发现更多的其他常规检查尚未发现的转移灶。
多集中在肺、胰腺、卵巢、胆管等; ❖ CA-125,常及女性卵巢癌有关,对原发灶不明的女
性恶性肿瘤病人而言,CA-125升高通常提示用于卵 巢癌的化疗方案可以用来治疗本病。
组织来源的分子谱
❖采用 DNA 微阵列或量化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分析已知肿瘤的基因发现,转 移肿瘤的分子特征及原发肿瘤一致。
对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的认知
❖现在认为,原发灶不明癌的特征及其假定 来源肿瘤相同,采用已知肿瘤的处理方案 治疗某些原发灶不明癌的亚型能够获益。
❖原发灶不明癌甚至可以作为根据患者基因 突变选择个性化治疗的标志。
临床检查
❖ CUP的初步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完善的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及胸腹盆CT。
❖ 如常规检查未能发现原发灶,则需行进一步检查。 ❖ 18F-FDG-PET检查对某些患者有重要价值。如
❖ 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CUP患者中,PET的作用尤 为重要,有文献报道约33%的患者能发现原发灶。
❖ 另一项Meta分析提示,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CUP 患者中,CT能发现22%的原发灶,MRI 发现率为 36%,而PET-CT发现率为25-57%。
❖ Breuer等对PET-CT预测CUP患者预后中的作用进行了 研究,结果提示检查未发现恶性病变或病变为局限性的 CUP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优于病变广泛者,而SUV值的差 异及预后无显著性相关。
❖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假设组织来源分子谱 分析可以用于原发灶不明癌。
❖ 组织来源分子谱分析在已知肿瘤中的作用已 得到证实,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肿瘤样品进行 独立的盲法评估,准确度高达 90%。
分子和基因分析
❖ Tothill等使用包含79个基因片段的微阵列基因数据库, 运用分类技术来明确5种肿瘤类型。
❖ 对颈部肿块为乳头状腺癌的病人可行甲状腺扫描。
组织病理学
❖根据常规的光学显微镜结果,目前原发灶不明 癌主要分为4种亚型:
❖ 高中分化的腺癌(50%) ❖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 (30%) ❖鳞状细胞癌 ( 15%) ❖低分化的恶性肿瘤 ( 5%) ❖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原发灶不明癌表现为神经
内分泌癌或混合瘤,包括肉瘤,基底细胞和腺 鳞癌。
❖ Varadhachary等通过定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测定10个基因的表达,进而明确CUP是否起 源于肺、结肠、胰腺、卵巢等,其准确率达的组织样本中,测定 了22000种基因表达,最终发明了包含9 2个基因的 qRT-PCR来确定CUP的原发灶,其准确性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