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试卷(A)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15套A课程试卷含答案

(完整word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15套A课程试卷含答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课程试卷1A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一、是非题(每题1 分,共10分)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五十二病方》.2、疮疡中期邪盛正虚者,内治法用透脓散。

3、疮疡收口、腐肉已祛、新肉不生者,可用生肌白玉膏。

4、无头疽就是附骨疽。

5、乳痈的主要原因是乳汁郁积,肝郁胃热。

6、肛痈溃后往往不会形成肛瘘7、肛管直肠环被完全切断后会导致完全性的肛门失禁.8、皮肤一般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部分。

9、风热疮的病程有自限性,一般为1~2周,最长不超过4周。

10、慢性子痈溃破后脓液清稀如痰,夹有败絮状物质.二、A型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世界医学史上率先进行死骨剔出术的外科医家是A 医竘B 扁鹊C 华佗D 陈实功E 申斗垣2、甲状腺的脏器疗法首见于A 晋·《肘后方》B 唐·《千金方》C 宋·《太平圣惠方》D 元·《外科精要发挥》E 明·《外科正宗》3、外科病名以病因命名者是A 委中毒B 瘤C 岩D 冻疮E 人中疔4、气痛的辨证要点是A 走注甚速B 突然发作C 攻痛无常D 急胀痛甚E 痛如针刺5、诊断外科疾病应先辨A 阴证阳证B 表证里证C 实证虚证D 寒证热证E 脓成与否6、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多不化脓,•其致痒原因是A 风邪B 湿邪C 热邪D 虫淫E 血虚7、辨肿块硬度属阳者A 坚硬如石B 囊性感C 柔软如棉D 软硬适度E 如按馒状8、痈疽溃后、脓水将尽,宜选用A 九一丹B 桃花散C 生肌散D 七三丹E 白降丹9、疮疡溃脓说明A 气血旺盛B 正盛毒泄C 溃疡形成D 顺证E 病愈10、下述论点错误的是A 凡疮疡初起之时可用消法B 外科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可用消法C 形症已成不可用消法D 托法只能用在疮疡脓腐形成之时E 治疡之要,未成者必求其消11、据中医文献记载,挂线疗法最早始见于A 东汉B 明代C 唐代D 清代E 金元时期12、大多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成因是A 外痔感染B 内痔感染C 肛隐窝感染D 肛乳头感染E 直肠息肉感染13、结扎疗法适用于A 血栓性外痔B 炎性外痔C Ⅰ期内痔D Ⅱ、Ⅲ期内痔E 肛裂14、早期发现肛管直肠癌的最简便的方法为A 肛门镜检查B 大便常规检查C X 线摄片检查D 病理检查E 肛门直肠指检15、皮肤病属真菌感染A脓疱疮B疥疮C奶癣D圆癣E牛皮癣16、下列那项不是寻常疣的中医病名。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试卷15_真题-无答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试卷15_真题-无答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试卷15(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 A2型题1. 患者,女,46岁。

结喉正中偏右有一半圆形包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皮色如常,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应考虑为A. 气瘿B. 肉瘿C. 筋瘿D. 血瘿E. 石瘿2. 患者,女,54岁。

肉瘿病史3年。

近来颈前肿块突然增大,质地坚硬如石,推之不动。

应首先考虑的是A. 失荣B. 瘰疬C. 瘿痈D. 气瘿E. 石瘿3. 患者,女,21岁。

半月前无意中发现颈部粗大,无异常不适。

颈部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不变,无触痛,并可扪及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具体诊断是A. 气瘿B. 石瘿C. 肉瘿D. 瘿痈E. 颈痈4. 患者,女,25岁。

发现颈前部右侧结块半月,自觉作胀。

检查:肿块约有1.5cm×1.5cm,边界清,表面光滑,柔韧而圆,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压痛。

其诊断是A. 气瘿B. 肉瘿C. 瘿痈D. 颈痈E. 脊核5. 患者,女,32岁,已婚。

颈前肿物10余年,渐渐增大,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无疼痛,可触及肿物表面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

其诊断是A. 肉瘿B. 石瘿C. 瘿痈D. 气瘿E. 血瘿6. 患者,女,48岁。

颈前喉结一侧有一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

诊断为A. 气瘿B. 肉瘿C. 石瘿D. 脂瘤E. 肉瘤7. 患者,女,24岁。

结喉右侧可及3cm×3cm×3cm肿物,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应首先考虑的A. 气瘿B. 肉瘿C. 血瘿D. 石瘿E. 瘿痈8. 白某,女,23岁。

结喉两删弥漫性肿大,边界不清,皮色如常,无疼痛,诊为气瘿。

治疗应首选A. 海藻玉壶汤B. 四海舒郁丸C. 柴胡清肝汤D. 逍遥萎贝散E. 十全流气饮9. 患者,女,57岁。

颈前结喉右侧肿物3cm×3cm×2cm,质地较硬,表面不光,不能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同时泮有局部疼痛,音哑,临床考虑为石瘿。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试卷9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试卷9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外科学)-试卷9(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臁疮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前臂下1/3B.足部C.臀部D.小腿中下1/3 √E.膝内侧解析:解析:臁疮临床特点是多发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前内外侧,溃疡发生前患部长期皮肤瘀斑、粗糙,溃烂后疮口经久不愈或虽已经收口,每易因局部损伤而复发。

此病俗称老烂腿。

2.筋瘤寒湿凝筋证内服方宜选(分数:2.00)A.补阳还五汤B.阳和汤C.当归四逆汤D.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E.暖肝煎解析:解析:筋瘤寒湿凝筋证症见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治宜暖肝散寒,益气通脉。

方用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3.脱疽的寒湿阻络证的症状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间歇性跛行B.肢体寒冷C.苍白D.静息痛√E.趺阳脉搏动减弱解析:解析:寒湿阻络证症见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用阳和汤加减。

4.不属脱疽的常见证型的是(分数:2.00)A.寒湿证B.血瘀证C.热毒证D.气血两虚证E.脾胃两虚证√解析:解析:脱疽的常见证型:①寒湿阻络证;②血脉瘀阻证;③湿热毒盛证;④热毒伤阴证;⑤气血两虚证。

5.股肿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浅静脉扩张B.皮炎C.臁疮D.肺栓塞√E.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解析:解析:股肿并发症:急性股动脉痉挛(疼痛性股蓝肿)和肺动脉栓塞(最严重的)。

6.股肿湿热下注证内服方宜选(分数:2.00)A.三妙丸B.五神汤C.四妙勇安汤√D.萆薢渗湿汤E.黄连解毒汤解析:解析:股肿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

7.毒蛇咬伤早期结扎的松紧度最好是(分数:2.00)A.能阻断动脉回流,但不阻断静脉血流B.能阻断静脉回流而不影响动脉血流√C.能阻断淋巴回流,但不阻断静脉血流D.能阻断动脉和淋巴回流,但不阻断静脉血流E.不能阻断动脉和淋巴回流,能阻断静脉血流解析:解析:缚扎目的在于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早期使用才有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精浊气滞血瘀证的代表方剂是()。

A.抵当丸B.八正散C.龙胆泻肝汤D.前列腺汤E.知柏地黄汤2.治疗子痈气滞痰凝证的代表方剂是()。

A.小金丸B.左归丸C.二陈汤D.抵当丸E.橘核丸3.精浊(前列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无痛性血尿B.精液中有血C.尿中有血,并有腰部剧痛D.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E.尿频急而痛,尿末常有白色分泌物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

A.患肢萎缩B.足部及小腿酸痛C.持续性静息痛D.间歇性跛行E.肢端青紫5.静脉性溃疡好发于()。

A.肢体远端B.足跟C.指端D.足靴区E.以上均不对6.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吸烟B.酗酒D.寒冷潮湿环境E.病原体感染7.臁疮的好发部位是()。

A.前臂下1/3B.足部C.臀部D.小腿下1/3E.膝内侧8.烧伤后的早期出现休克,多由于()。

A.红细胞丢失B.烧伤区水分蒸发C.低血容量D.心功能降低E.创面感染9.适合于火毒内陷型烧伤的方剂是()。

A.桂枝加当归汤B.人参养荣汤和阳和汤加减C.四妙勇安汤D.清营汤E.参苓白术散10.Ⅱ度烧伤面积在10%~29%,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者为()。

A.轻度烧伤B.中度烧伤C.重度烧伤D.严重烧伤E.特重烧伤11.中医将血循毒的蛇毒称为()。

A.风毒B.热毒C.火毒D.风火毒E.以上都不是12.其病因属“外来伤害”的疾病是()。

A.红丝疔B.丹毒C.漆疮D.破伤风13.外科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A.风毒、湿毒B.热毒、火毒C.寒毒、湿毒D.暑毒、火毒E.风毒、热毒14.饮食不节致病的病理特点是()。

A.气血凝滞,血脉运行异常B.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C.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D.毒邪走散,内攻脏腑E.气滞血瘀、湿痰火热15.患部皮色或红或不变,痛无定处,走注甚速,其病因是()。

(完整word版)中医外科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完整word版)中医外科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天津中医学院2004/2005 学年第 二 学期《中医外科针灸治疗学 》期末考试试卷A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一、A 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前的( )内。

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题 1 分, 15题 ,共15 分)( D )1、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是:A 、《五十二病方》B 、《疮疡经验全书》C 、《外科精义》D 、《刘涓子鬼遗方》E 、《外科宝鉴》( C )2、外科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A 、气血凝滞外感热毒B 、气血凝滞脏腑失调C 、气血凝滞经络阻塞D 、气血凝滞正气虚衰E 、气血凝滞情志内伤( B )3、缠腰火丹的特征是:A 、皮疹多形性,无一定特征B 、皮损为簇集性水疱呈带状分布C 、皮损红斑有鳞屑D 、在潮红的基础上出现脓疱、无痛E 、粟粒大小的丘疹( A )4、丹毒发于小腿,名曰:A 、 流火B 、 流注C 、 流痰D 、 抱头火丹E 、 湿热下注( C )5、诊断附骨疽,X 线摄片最早应在什么时候进行:A 、发病1~2天B 、发病一周时C 、发病10~14天D 、发病四周时E 、发病一月后( C )6、外吹乳痈是指:A 、妊娠期乳痈B 、非妊娠期乳痈C 、哺乳期乳痈D 、非哺乳期乳痈E 、以上都不是( B )7、乳癖是指何种疾病:A 、急性乳腺炎B 、乳腺纤维腺瘤C 、乳晕部瘘管D 、乳房结核E 、乳房发育异常( B )8、一中年妇女,结喉正中稍右有一半圆形肿块已半年,初如雀蛋大,现如鸡蛋大,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疼、皮色如常,能随吞咽运动而上下活动,应诊断为:A 、气瘿B 、肉瘿C 、筋瘿D 、血瘿E 、石瘿( B )9、石瘿的病因病机是:A 、 忧思郁怒,湿痰凝结而成B 、气郁湿痰瘀血凝滞而成C .一为忧患二为水土D .平素饮食水中含碘不足E 、产后正虚,时邪侵入( D )10、不能归于五脏的肿瘤有:A 、气瘤B 、血瘤C 、肉瘤D 、脂瘤E 、骨瘤( C )11、一中年妇女右手腕背侧有一直径2厘米的半圆形肿块已三个月,肿块表面光滑,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按之有囊性感,无疼痛,应诊断为:A 、气瘤B 、肉瘤C 、筋瘤D 、血瘤E 、骨瘤( C )12、肉瘿、肉瘤的主要病因:A 、气滞B 、血瘀C 、痰凝D 、气虚E 、血虚( B )13、内痔的主要症状是:A 、便血,周期性疼痛B 、便血,便秘,脱出C 、便后肛门疼痛,脱垂,血栓形成D 、肛门肿胀,疼痛,流脓E 、便血,周期性疼痛,便秘( E )14、混合痔临床特点是:A.既有内痔也有外痔 B、内痔并有血栓外痔C、内痔部分与外痔部分的结合 D、严重的内痔嵌顿E、内痔部分与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 B )15、水疝的有效诊断方法是:A、触诊B、透光试验C、穿刺D、尿液常规检查E、前列腺常规检查二、X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前的( )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 1 分, 10题,共10 分)(ABCD )1、外科运用补法的适应证是:A、精神衰疲B、元气虚弱C、脓水清稀D、疮口难敛E、初期肿疡(ABCDE)2、外治法中药物疗法包括:A、草药B、膏药C、油膏D、箍围药E、酊( ABC )3、牛皮癣的特点是:A、皮肤肥厚,呈席纹状B、阵发性剧痒C、可出现抓痕和血痂D、有渗出E、有糜烂《中医外科针灸治疗学》A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ACE)4、酒渣鼻的临床分型:A、红斑型B、斑疹型C、丘疹型D、脱屑型E、鼻赘型(ABC )5、疖病的好发部位:A、项B、背C、臀D、胸E、腿(ABCDE)6、祖国医学认为乳房部位与下列何经络有关:A、肝B、肾C、胃D、冲脉E、任脉(ABCDE)7、精癃的临床症状是:A、夜尿多B、排尿困难C、尿失禁D、尿潴留E、血尿(ABD)8、脱肛药物注射法术后应注意:A、控制大便1—3天B、卧床休息C、服润肠药D、流质饮食E、坚持进行提肛锻炼( DE )9、中医“脱疽”包括现代医学病名:A、肢端动脉痉挛症B、血栓性静脉炎C、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E、闭塞性动脉硬化( ACDE )10、脂瘤的好发部位包括:A、头面B、四肢C、胸部D、背部E、臀部三、填空题: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中医外科5套题

中医外科5套题

中医外科学试题A(中医、针推)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A1、A2型题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外科专著是A.《五十二病方》B.《疮疡经验全书》C.《外科精要》D.《刘涓子鬼遗方》E.《外科正宗》2.下列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哪项是错误的A.外感六淫邪毒B.感受特殊之毒C.饮食不节D.情志内伤E.气血凝滞3.辨别疮疡阴证阳证的主要根据哪一项是错误的A.患部皮肤颜色红活与否B.肿胀形势高起还是下陷C.局部的温度灼热与否D.病发于皮肉还是筋骨E.脓液的有无4.风肿的特点是什么A.肿块硬似馒,有囊性感B.肿块坚硬如石,皮色不变C.不肿皮色发白,发冷D.漫肿,不热不红E.漫势宣浮,来急去快5.下面外科内治法中具体治法中那项是不正确的A.解表,清热,通里B.温通,祛痰,理湿C.行气,和营,内托D.消肿,提脓,生肌E.补益,养胃6.阳证肿疡外敷首选的油膏是A.冲和膏B.金黄膏C.白玉膏D.玉红膏E.青黛散7.外科肿疡的初起,除了下列那项外,皆为顺证A.由小渐大B.疮顶高突C.欣红肿痛D.肿硬紫暗E.根脚不散8.对升丹过敏的患者,用在溃疡提脓祛腐时应首选A.子金丹B.八宝丹C.平胬丹D.青黛散E.黑虎丹9.药筒拔法的主要作用是A.排毒B.止痛C.消肿D.软坚E.祛腐10.蛇肚疔切开时,应在A.患指侧面横切口B.患指侧面纵切口,不超过关节C.指端侧面切口D.指端掌面纵切口E.指端腹侧横切口11.疔疮好发的部位A.项背B.胸腹C.腰膝D.股胫E.面部手足12.那种疔疮容易损伤筋骨A.烂疔B.红丝疔C.颜面疔D.手足疔E.疫疔13.取其散瘀解毒A.外用箍围药,药粉与醋调之B.外用箍围药,药粉与酒调之C.外用箍围药,药粉与鸡蛋白调之D.外用箍围药,药粉与菊花汁调之E.外用箍围药,药粉与葱汁调之14.发生“走黄”的原因A.暑热之邪B.阴液亏损C.阳明实热D.火毒热盛E.正气内虚15.下列哪项不是毒蛇咬伤的局部处理A.早期结扎B.扩创排毒C.烧灼针刺,火罐排毒D.封闭疗法E.抗蛇毒血清治疗16.检查乳房的方法,其中那一项是错误的A.端坐,暴露乳房,观察其形态B.以手指平按触摸有肿块否C.捏住乳房肿块,定其性质大小D.按摩乳晕,观看有无乳头溢液E.按摩腋窝,锁骨下、上区有无淋巴结的肿大17.一中年妇女,结喉正中稍右有一个半圆形肿块已经半年,初如雀蛋大,现如鸡蛋大,肿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皮色如常,能随吞咽运动而上下移动,应诊断为A.气瘿B.肉瘿C.筋瘿D.血瘿E.石瘿18.气瘿内治通常以疏肝理气,解郁消肿为原则,一般选用的方剂是A.海藻玉壶汤B.四海舒郁丸C.逍遥散D.桃红四物汤E.通气散坚丸19.按中国九份法,双下肢(包括臀部面积)为A.3×9%=27% B.5×9%=45% C.4×9%=36%D.5×9%+1%=46% E.5×9%11%=44%20.四妙勇安汤适用于脱疽的那一类型A.虚寒型B.血瘀型C.气血两虚型D.肾虚型E.热毒型21.附骨疽的发病部位最多见于A.胫骨B.股骨C.肱骨D.桡骨E.尺骨22.三陷证中之虚陷型多发生于疽证的第几候A.2候B.1~2候C.3~4候D.2~3候E.4候23.流痰是发生于什么部位的化脓性疾患A.四肢B.肌肉C.皮肉之间D.骨与关节E.以上都不是24.烧伤创面的包扎时,下列哪现是错误的A.彻底清创B.创面贴盖油膏纱布C.用加厚面垫包裹D.最外层用绷带做均匀压力包扎E.手指烧伤应并拢包扎25.流注好发的部位是A.头面部B.骨骼关节C.四肢躯干的肌肉深部D.项后部E.以上都是26.治疗外科疾病首先应该A.辨善恶B.辨顺逆C.辨病因D.辨阴阳属性E.辨经络27.痰肿的特点是什么A.块坚如石,皮色不变B.皮紧内软,随喜怒消长C.漫肿,色先青紫后黄绿D.漫肿,不红不热E.肿块硬似馒,有囊性感28.外科七恶的辨证主要是辨A.局部症状B.全身症状C.局部和全身症状D.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为次E.以上都不是29.托法的代表方透脓散的药物组成是A.黄芪、银花、当归、皂刺、川芎B.黄芪、当归、川芎、皂刺、山甲C.黄芪、当归、桔梗、皂刺、山甲D.黄芪、银花、白芷、皂刺、川芎E.黄芪、当归、银花、桔梗、皂刺30.阳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于一处者,选用那种掺药最为合拍A.红灵丹B.桂麝散C.小升丹D.白降丹E.八宝丹31.“浸淫疮,黄连粉主之”始载于哪部文献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金贵要略》 D.、《诸病源侯论》E 、《外台密要》32.药物性皮炎的总的发病病因病机为A.风热之邪,侵袭腠理B.药毒内攻脏腑C.火毒炽盛,燔灼营血D.湿热蕰蒸,郁于肌肤E禀赋不耐,邪毒内侵33.黄水疮的好发部位A.头面B.腰部C.外阴D.皮肤粘膜交界处E胸腹34.热疮的好发部位为A.头面、四肢B.腰部C.躯干D.皮肤粘膜交界处E胸腹35.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专职外科医生是在A..春秋 B..战国 C.、周代 D.、东汉 E 、西汉36.牛皮癣的特征性皮损为A..丘疹B..斑丘疹C..苔藓样变D..皮肤脱屑 E.色素沉着37.银屑病好发季节为A..夏季B..春季C..冬季D..秋季 E.夏秋季38.皮肤间突然变赤,如丹涂脂染的急性感染,称为A..丹毒 B..走黄 C.、斑 D.、券 E 、疔39.亚急性湿疮的外治原则A..清热安抚,避免刺激B..消炎止痒,干燥收敛C..止痒润肤D..收敛润肤 E.清热润肤止痒40.除哪项均属皮肤附属器A.毛发B.表皮C.皮脂腺D.大小汗腺E指甲41.除哪项均是皮肤的生理功能A.屏障作用B.感觉作用C.保暖作用D.吸收作用E代谢作用42.在泌尿、男性前阴病中,肝经湿热的临证常用处方是A.萆解分清饮B.龙胆泻肝汤C.八正散D.萆解渗湿汤E.导赤散43.睾丸及附睾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A.子痰 B.囊痈 C.子痈 D.脱囊 E.卵子瘟44.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是A.肾虚、湿热、瘀滞 B.湿热、瘀滞、血热 C.肾虚、瘀滞、痰浊D.肾虚、血热、瘀滞 E.肾虚、血热、湿热45.尿潴留时间较长,膀胱极度膨胀的患者,应分次导尿,首先放出多少为宜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以上都不是46.肛管长约A.2cm B.3cm C.4cm D.2-4cm E.3-4cm47.肛隐窝由什么组成A.肛柱B.肛柱下端与肛门瓣C.肛乳头D.肛门瓣E.肛乳头与肛柱48.膀胱截石位表示肛门病变将肛门按时钟面分为A.4部分B.6部分C.12部分D.8部分E.10部分49.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已成脓者首选A.抗生素B.敷药C.切开引流根治术D.肛内塞药E.挂线法50.下列哪种情况不是肛痈的表现A.发病急骤B.局部疼痛C.伴有发热D.溃后易形成肛瘘E;肛周皮肤皲裂2、B1型题答题说明:A、B、C、D、E是备选答案,下面是两道考题。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外科学-(13)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外科学-(13)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外科学-(13)一、A1型题1. 乳房疾病的治疗最关键的是治A.血B.气C.肝D.肾E.冲任答案:B2. 乳房检查的最佳时间是A.经前7~10天B.经后7~10天C.经后1~2天D.经前1~2天E.月经期答案:B3. 与情志内伤无关的是A.瘰疬B.乳痈C.流注D.乳岩E.瘿病答案:C4. 关于乳房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男子乳头属肾B.女子乳头属肝C.女子乳房属胃D.乳房与冲任二脉有关E.乳房与肝、胃关系密切答案:A5. 乳痈最多见于A.中年妇女B.初产妇C.妇女妊娠期D.多产妇女E.青年妇女答案:B6. 乳痈成脓一般需A.3天左右B.7天左右C.10天左右D.1个月左右E.以上都不是答案:C7. 乳痈初期内服方是A.五味消毒饮B.黄连解毒汤C.丹栀逍遥散D.柴胡清肝汤E.瓜蒌牛蒡汤答案:E8. 下列哪项不属乳痈的病因病理A.产后冲任失调B.产后饮食不节,阳明蕴热C.乳头破碎染毒D.情志不畅,肝气郁结E.乳汁郁积答案:A9. 外吹乳痈指A.妊娠期乳痈B.非妊娠期乳痈C.哺乳期乳痈D.非哺乳期乳痈E.以上都不对答案:C10. 关于“传囊之变”的意义,正确的是A.乳岩发生远处转移B.乳岩直接蔓延,侵及周围器官C.乳痨之肿块串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内实相通D.乳痈失治,脓出不畅,身热不适,肿痛不消,脓液串及其他乳络E.乳发正虚邪盛,毒邪内攻答案:D11. 乳痈成脓切开后引起乳漏的主要原因是A.恣食肥甘发物B.脓毒壅盛C.未停止哺乳D.脓液引流不畅E.手术损伤了乳腺导管答案:E12. 乳痈切开排脓的切口应该是A.切口尽量大B.切口宜高C.纵切口D.横切口E.按乳络方向答案:E13. 下列哪项不属乳痈初起的临床症状A.乳房皮肤色红B.乳头破碎,痛如刀割C.乳房肿胀疼痛,伴有乳房肿块D.乳房胀痛,恶寒发热E.乳房肿块,排乳不畅答案:B14. 发生在妊娠期的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A.外吹乳痈B.内吹乳痈C.乳儿乳痈D.传囊乳痈E.不乳儿乳痈答案:B15. 乳痈热毒炽盛证最常用的方剂是A.瓜蒌牛蒡汤加减B.牛蒡解肌汤C.透脓散加减D.橘叶散加减E.开郁散加减答案:C16. 粉刺样乳痈相当于西医学的A.急性乳腺炎B.化脓性乳腺炎C.浆细胞性乳腺炎D.结核性乳腺炎E.淋巴细胞性乳腺炎答案:C17. 粉刺样乳痈溃破后脓中常夹有A.败絮样物B.毛发样物C.脂质样物D.腐肉样物E.以上都不是答案:C18. 下列关于粉刺性乳痈临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乳头瘙痒B.乳头凹陷C.乳头溢液D.乳房肿块E.乳腺漏管答案:A19. 适用于乳漏疮口漏乳不止,脓腐已脱尽后的外治法是A.腐蚀法B.垫棉法C.切开法D.挂线法E.结扎法答案:B20. 乳痈溃后乳汁自疮口流出,久不愈合,则形成A.乳衄B.乳痨C.乳溢D.乳漏E.以上都不是答案:D21. 治疗乳癖肝郁痰凝证常选用A.十全流气饮B.四海疏郁丸C.逍遥蒌贝散D.海藻玉壶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C22. 关于乳癖肿块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可单侧发生B.质地中等C.多伴有压痛D.与皮肤粘连E.以上都不是答案:D23. 乳癖肿块好发于乳房哪个部位A.内上象限B.内下象限C.外上象限D.外下象限E.乳晕周围答案:C24. 乳癖的肿块特点是A.形如鸡卵,光滑,柔韧,活动,无痛B.坚硬如石,表面不平,固定不活动,与皮肤粘连C.结节样肿块,位于乳晕下,按压乳窍溢血D.肿胀疼痛,皮肤灼热焮红,形成脓肿E.肿块扁圆,多位于乳晕中央,轻度疼痛答案:A25. 乳癖多发于A.少年女性B.青中年妇女C.未育妇女D.老年妇女E.青壮年男性答案:B26. 关于乳癖,错误的描述是A.好发于20~30岁妇女B.是一种非炎症性疾病C.临床表现与月经周期有关D.肿块类型有4种E.临床以片块型多见答案:A27. 对单发的乳核宜采用何种治疗方法A.手术切除B.中药治疗C.放射治疗D.抗痨治疗E.以上都不是答案:A28. 乳核肿块的直径多在A.0.5~3cmB.0.5~4cmC.0.5~5cmD.0.5~6cmE.0.5~7cm答案:C29. 乳核相当于西医的A.急性乳腺炎B.乳腺纤维腺瘤C.乳晕部瘘管D.乳房结核E.乳房异常发育症答案:B30. 关于乳核,错误的描述是A.是一种肿瘤性疾病B.形如鸡卵C.推之移动D.常多个同时发生E.多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答案:D31. 乳岩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中药治疗B.放射治疗C.化学治疗D.手术治疗E.以上都不是答案:D32. 乳岩的好发年龄是A.30~50岁B.30~60岁C.40~50岁D.40~60岁E.50~60岁答案:D33. 诊断乳岩的首要表现是A.乳头凹陷B.乳头溢液C.乳房浅表静脉曲张D.乳房硬而孤立的肿块E.乳房疼痛溃烂答案:D34. 与乳岩关系最密切的是A.火毒外侵,肝、胃二经湿热蕴结而成B.初期形寒发热,结块木硬者,宜疏肝清胃,软坚散结C.初期可用冲和膏加红灵丹外贴D.多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E.青壮年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肿块答案:D35. 乳岩中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是A.硬癌B.湿疹样癌C.炎性癌D.黏液腺癌E.髓样癌答案:C36. 关于乳岩,错误的描述是A.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B.与遗传因素有关C.绝经前后发病率较高D.男子乳岩多见于老年人E.乳岩病名首见于《妇人大全良方》答案:A二、A2型题1. 女性病人,25岁。

中医外科学练习试卷45-1

中医外科学练习试卷45-1

中医外科学练习试卷45-1(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51,分数:102.00)1.患儿,女,7岁。

结喉处红肿绕喉,根脚散漫,肿势延及颈部两侧,按之中软,有应指感。

治疗应首选()。

(分数:2.00)A.内服普济消毒饮√B.外治以菊花汁调制玉露散箍围束毒C.半流质饮食D.切开排脓E.药线引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锁喉痈的辨证论治。

2.患者,男,48岁。

肩背皮肤浅层肿块,与皮肤粘连,瘤体表面中心有黑色粗大毛孔,挤压时有臭脂浆溢出。

其诊断是()。

(分数:2.00)A.脂瘤√B.肉瘤C.流痰D.血瘤E.筋瘤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肉瘤。

3.王某,女,24岁。

患慢性淋病,小便不畅,短涩,淋沥不尽,腰疫腿软,五心烦热,疲劳易发,食少纳差,白带增多,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弱。

其证候是()。

(分数:2.00)A.湿热毒蕴B.正虚毒恋√C.毒邪流窜D.热毒人络E.脾虚湿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淋病的辨证论治。

4.患者李某,4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宜选用()。

(分数:2.00)A.普济消毒饮√B.仙方活命饮C.清瘟败毒饮D.凉膈散E.黄连解毒汤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丹毒的辨证论治。

5.患者,男,21岁。

颈部瘰疬溃口不愈,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窦道形成,久治不愈。

外治应首选()。

(分数:2.00)A.冲和膏B.黑退消C.阳和解凝膏D.千金散药线√E.九一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瘰疬的辨证论治。

6.患儿,男,5岁。

胸背部有20余个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窝,散在分布,自觉微痒。

其诊断是()。

(分数:2.00)A.寻常疣B.扁平疣C.传染性软疣√D.掌跖疣E.丝状疣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疣的辨证论治。

7.患者,女,61岁。

右上肢内侧出现群集性水疱,呈带状排列,伴疼痛4天。

皮疹色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学》试卷(A)(一)A1型题:(最佳选择题)1.流痰初期治疗常用方()A.仙方活命饮B.清骨散C.知柏地黄丸D.阳和汤E.左归丸2.六淫邪毒均可引起外科疾病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A.风温、风热B.湿热、湿火C.火毒、热毒D.风寒、燥火E.外感、邪毒3.瘰疬的发病部位为()A. 颈部B. 小腿C. 胸部D. 背部E. 头部4.下列描述中不是痈的特点的是()A.局部光软无头 B局部红肿 C范围在6―9㎝D往往会造成陷证E. 疼痛5.髂窝部肿痛,大腿向上收缩,不能伸直,应为()A.环跳疽B.流痰C.流注D.历节风E.以上均不是6.中老年妇女一侧乳房出现无痛无热、质硬、表面凹凸不平、固定的肿快,首先应考虑为()A乳核 B乳癖 C乳痨 D乳岩 E.乳风7.后人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的外科文献是:()A.《外科正宗》B.《疡医大全》C.《外科精义》D.《外科大成》E.《外科全生集》8.颈痈的病因病机是()A.内郁湿火,外感风邪B.余毒湿热,深窜入骨C.肾亏骼空,寒痰凝聚D.湿热下注,瘀血凝结E.风温、风热挟痰凝结少阳、阳明之络9.下列不是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的是()A发病前有接触史 B皮损边界不清C皮损一般为红斑、肿胀、丘疹等 D自觉瘙痒灼热、疼痛 E.由气血凝结而成10.下列皮肤损害中哪项不属于继发性皮损()A.溃疡、糜烂B.丘疹、水疱C.抓痕、结痂D.皲裂、脱屑E.皮肤萎缩、苔藓样变11.蛇串疮的皮损特征是()A.粟粒大小的丘疹B.皮损有红斑鳞屑C.在潮红的皮肤上出现脓疱、无疼痛D.皮损为簇集性水疱呈带状分布E.皮疹多形性,无一定部位12.患者女,面部皮肤油腻,起红色丘疹、脓疱,有肿痛,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根据临床特征本病诊断为()A.粉刺肺经风热证 B.粉刺肠胃湿热证 C.面游风肺胃热盛证D.风热疮风热血燥证 E.红蝴蝶疮热毒炽盛证13.药疹的临床处理首先是()A.抗过敏B.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C.对症治疗D.中药内服E.以上均不是14.中年妇女乳房肿块界限不清,经期乳房胀痛,应首先考虑()A.乳癌B.乳痨C.乳疬D.乳核E.乳癖15.血栓性深静脉炎最大危险为()A.局部疼痛B.肺栓塞C.发热D.患肢增粗E.水肿16.内痔结扎术后第7~10天,要求病人减少活动的目的是:A避免大出血 B防止感染 C防止复发D防止尿潴留 E防止水肿17.下列哪项不是白疕的临床分型()A寻常型 B增殖型 C关节型 D脓疱型 E红皮病型18.混合痔手术治疗一般采用()A.切除法B.结扎法C.注射法D.枯痔法E.外痔剥离内痔结扎19.血栓性外痔的好发部位是膀胱截石位的()A.3、6 点 B. 6、9点 C. 3、9点 D. 3、7、11点 E.3、6点20.下列哪种疾病无便血症状()A.内痔 B.直肠癌 C.息肉痔 D.外痔 E.肛裂21.肛瘘外口在截石位11点距肛缘6cm处,根据梭罗门氏定律,其内口大约在肛内齿线的时位是()A.截石位11点B.截石位6点C.截石位3点D.截石位12点E.截石位9点22.臁疮的好发部位是()A.前臂下1/3 B.足部 C.臀部 D.小腿下1/3 E.膝内侧23.某男性患者,全身散发红丘疹、片状红斑,其上均覆银白色鳞屑,瘙痒,伴有口干喜饮,舌质红赤,舌苔薄黄,脉弦滑,其治则应确立为()A.清热化瘀 B.清热利湿 C.活血化瘀 D.凉血解毒 E.凉血祛风24.有头疽成脓期切开引流应选用的切口是()A.十字形B. 一字形C.梭形D.对口引流E.以上均不是25.下列哪项不是岩的特点()A.质地坚硬 B.表面凹凸不平 C.多发于青少年 D.皮色不变 E.预后不良(二)A3型题(病例组最佳选择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

【26-30】患者,男,56岁,既往有消渴病史6年。

背部生疮,初起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搔抓后,局部肿痛加剧,色红灼热,脓腐难化,脓头相继增多,溃后如蜂窝状,脓液稀少挟带血水,范围约10×12cm 左右,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细数。

26.最可能的中医诊断是()A.流注 B.无头疽 C.痈 D.有头疽 E.发27.最可能的西医诊断是()A.化脓性毛囊炎 B.浅表脓肿 C.痈 D.蜂窝组织炎 E.转移性脓肿28.最可能的中医辨证是()A.湿热壅滞 B.气虚毒滞 C.火毒凝结 D.阴虚火炽 E.余毒攻窜29.如上述辨证成立,首选内治法则是()A.清热化湿,行瘀通络 B.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C.清热解毒,生肌敛疮D.解毒排脓,生肌敛疮 E.滋阴生津,清热托毒30.根据辨证结果,选用的最佳方剂是()A.五味消毒饮 B.黄连解毒汤 C.竹叶黄芪汤 D.托里消毒散 E.清营汤(三)B型题(最佳配伍题)答题说明:下列试题,给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要为每个题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择一次、一次以上或一次也不选。

A.颈痈 B.破伤风 C.蛇头疔 D.丹毒 E.烂疔31. 以上以部位命名者为()32. 以上以病因命名者为()33. 以上以疾病特征命名者为()A.脓液黄白稠厚,色泽鲜明 B.脓液黄浊质稠,色泽不洁 C. 脓色如姜汁D.脓液黄白质稀,色泽洁净 E. 脓色绿黑稀薄34.气血充足时的脓液表现为()35.气火有余时的脓液表现为()(四)X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36.“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下列哪些表现属阳证()A.疼痛比较剧烈B.肿块柔软如绵 C.病发于皮肉D.溃后脓液稠厚 E.皮肤温度微热37.疮疡溃后逆证的局部表现是()A.溃后皮烂肉坚B.疮口经久难敛C.脓少清稀时流血水D.疼痛剧烈E.脓出稠厚38. 关于精癃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夜尿增多 B排尿困难 C尿道口滴白 D尿潴留 E尿失禁39. 湿疮的临床特点有()A.对称分布 B.多形性损害 C.自觉瘙痒 D.反复发作 E.易演变成慢性40. 以下哪几项是股肿的特点()A.有长期卧床或手术史B.患肢肿胀疼痛C.患肢皮肤温度降低D.患肢皮肤温度升高E.患肢浅静脉显露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41. 瘾疹42. 流注43.内陷:44.护场45.肛管直肠环:46.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出现了三大学术流派,其中正宗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全生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 心得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7. 外治法中的药物疗法包括、、、草药等。

48. 有头疽的局部症状分为四候,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流痰的成因是病之本;是病之标。

在发展过程中,其始为,其久为。

50. 内痔好发于截石位点处,其主要临床症状特点是、和。

51. 外科病发于中部多由____ __、___ __引起。

四、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4分,共20分)52. 试述烂疔的定义及特点?53. 附骨疽的临床特点有哪些?54. 乳房触诊肿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5. 简述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有哪些?56.简述脱疽三种疾病的鉴别。

五、病案分析:(共15分,病案一7;病案二8分)57.韩某,女,29岁。

产后35天,伴情志不畅20余日,自觉右侧乳房胀痛3天,并于右侧乳房内下象限可触及6×5cm2大小肿硬区,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压痛,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

要求:(1)中医诊断(2分)(2)辨证分型(1分)(3)治疗原则(1分)(4)处方(2分)(5)外治(1分)58.王某,男性,42岁。

主诉:全身红斑伴有鳞屑已5月。

患者于5月前初患感冒,自觉咽喉疼痛,半月后胸部出现点滴状红斑,皮损鲜红,上覆少量白色鳞屑,逐渐遍布全身,瘙痒不甚。

检查:头皮、胸、背、四肢泛发钱币状红色斑块,上盖银白色鳞屑,基底浸润潮红,刮去鳞屑后可见发亮薄膜及点状出血,轻度瘙痒。

伴心烦口渴,大便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要求:(1)中、西医诊断(2分(2)证型(2分)(3)病因病机(1分)(4)治则(1分)(5)代表方(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D2.C3.A4.D5.C6.D7.A8.E9.E 10.B11.D 12.B 13.E 14.E 15.B 16.A 17.B 18.E 19.C 20.D21.B 22.D 23.E 24.A 25.C 31.A 32.B 33.E 34.A 35.B 36.ACD 37.ABC 38.ABDE39.ABCDE 40.ABDE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41.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1分)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

(2分)42.流注: 发于肌肉深部地多发性脓肿。

(1分)其特点石初期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处,常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2分)43.内陷:为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

(2分)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1分)44.护场: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

(2分)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1分)45.肛管直肠环:外括约肌深、浅两部分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1分)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

(2分)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46.陈实功王维德高锦庭47.膏药、油膏、箍围药48.成形化脓脱腐生新49.先天不足,肾亏骨空痰浊凝聚寒热50.3、7、11 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51.气郁、火郁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52.是发生于皮肉之间、腐烂甚剧、病势暴急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来势急骤凶险,焮热肿胀,疼痛彻骨,肿势迅速蔓延,极易化腐,患处皮肉很快大片腐烂卸脱,范围甚大,疮型略带凹形,流出脓液稀薄如水、臭秽,易并发走黄,危及生命。

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

53.多发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2分),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2分)。

54.注意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硬度表面情况及活动度(2分);肿块与皮肤是否有粘连(1分);肿块与筋膜、胸肌是否有粘连固定(1分)55.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1分);有一定的潜伏期(1分);皮损主要以炎性红斑,丘疹,水疱为主,境界清楚而局限于接触部位(1分);暴露部位,病因去除后可在1、2周内自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