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和相关主人公
预言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预言成语故事及主人公预言成语故事及主人公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破釜沉舟:项羽鞠躬尽遂:诸葛亮,乐不思:刘禅,图穷现:荆柯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暗渡陈仓:韩信有谁知道以下几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我们读过许多成语故事,请你写出以下面人物为主人公的成语吗?其他答案: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入木三分:王羲之图穷匕现:荆柯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暗渡陈仓:刘邦成语故事及其主人公成语故事及其主人公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成语故事及主人公成语故事及主人公煮豆燃萁(曹植)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围魏救赵(孙膑)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三顾茅庐(刘备)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惊弓之鸟(更赢)程门立雪(杨时)毛遂自荐(毛遂)胸有成竹(文与可)草船借箭(诸葛亮)铁杵成针(李白)精兵简政(毛泽东)四面楚歌(项羽)草木皆兵(符坚)赤壁之战(周瑜)约法三章(刘邦)老马识途(管仲)滥竽充数(南郭)老骥伏枥(曹操)逼上梁山(林冲)草船借箭(诸葛亮)明镜高悬(秦始皇)开门见山(寓公)名落孙山(孙山)悬梁刺股(苏秦)班门弄斧(梅之滨))按图索骥(伯乐)暗箭伤人(公孙子都)杯弓蛇影(杜宣)鞭长莫及(伯仲)不寒而栗(火纵)车水马龙(马皇后)出尔反尔(孟子)出人头地(欧阳修)唇亡齿寒(宫之奇)打草惊蛇(王鲁)大义灭亲(石鹊)东窗是发(秦桧)东山再起(谢安)汗流浃背(曹操)鸡鸣狗盗(孟尝君)骄奢淫逸(州吁)口蜜腹剑(李林甫)口若悬河(郭象)鹿死谁手(石勒)洛阳纸贵(左思)门庭若市(邹忌)南辕北辙(季梁)怒发冲冠(蔺相如)破镜重圆(徐德言)骑虎难下(杨坚)巧取豪夺(米芾)日暮途远(伍子胥)如火如荼(夫差)投笔从戎(班固)兔死狗烹(范蠡)。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小学成语故事主人公名字大全

小学成语故事主人公名字大全1.围魏救赵(孙膑)是指战国时孙膑提出“齐军用围攻魏国,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的办法。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2.完璧归赵(蔺相如)蔺相如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量,将完美无瑕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该成语后用来比喻把原物毫无损伤完好的送还主人。
3.退避三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楚国发生矛盾,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4.毛遂自荐(毛遂)战国时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之门下食客毛遂自荐跟随前往楚国游说。
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但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5.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让廉颇很不服气,但蔺相如尽量容忍、避让,让廉颇知道了“国家利益优先”的道理,随后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二人和好,称为“将相和”。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6.纸上谈兵(赵括)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上场指挥,不懂灵活变通只按兵书上的指挥,造成赵军四十万全部被俘。
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
7.一鼓作气(曹刿)鲁庄公十年齐鲁之战中,鲁国的曹刿提出:“打仗,主要靠军队的士气。
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遍鼓时,士兵的勇气就已经减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气已经耗尽。
这时我军趁机擂鼓而上,士气旺盛之军攻打松懈疲乏之军哪有不胜的道理?”果然鲁国军队大胜。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8.千金买骨(郭隗)燕昭王向郭隗(wěi)请教如何广纳人才,郭隗便讲述了“用千金买马的骨头,使人看到买主想买好马的诚意”这样的一个故事。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茅庐(刘备):【成语故事】官渡大战后,刘备败投刘表。
徐庶被骗去许都。
走时推荐诸葛亮刘、关、张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历经三次才得见。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北曹操占天时,南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煮豆燃萁(曹植):【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
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只好贬他去镇守边疆。
刮目相看(吕蒙):【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
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
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
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初出茅庐(诸葛亮):【成语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
而关、张不以为然。
不久,曹派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打新野,诸葛亮借刘备印剑点将。
埋伏在豫山博望坡,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大获全胜。
使关羽、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乐不思蜀(刘禅):【成语故事】三国时,蜀国刘备驾崩后,刘禅继位,请诸葛亮辅佐。
阿斗每天吃喝玩乐,诸葛亮去世后,魏国攻打蜀国,蜀国阿斗自愿投降,带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吃喝玩乐的日子,并说“此间乐,不思蜀。
”七步成诗(曹植):【成语故事】三国时,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
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言过其实(马谡):【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马谡喜欢谈论军事理论,诸葛亮比较欣赏他。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破釜沉舟:项羽鞠躬尽遂:诸葛亮,乐不思:刘禅,图穷现:荆柯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暗渡陈仓:韩信有谁知道以下几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我们读过许多成语故事,请你写出以下面人物为主人公的成语吗其他答案: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 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入木三分:王羲之图穷匕现:荆柯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暗渡陈仓:刘邦下面成语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请你连一连; 其他答案: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鞠躬尽遂—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入木三分—王羲之,图穷匕首见—荆柯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杀妻求将—吴起,暗渡陈仓—刘邦;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卧薪尝胆——勾践望梅止渴——曹操精忠报国——岳飞磨杵成针——李白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江郎才尽江淹赴汤蹈火晁错鹤立鸡群嵇康负荆请罪廉颇杀妻求将吴起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狄入木三分王羲之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轲三顾茅庐刘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多行不义必毙郑庄公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单刀赴会关羽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精忠报国岳飞。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三人成虎(庞葱)奉公守法(赵奢)半途而废(乐羊子)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约法三章(刘邦)
背水一战暗渡陈仓多多益善(韩信)
破釜沉舟十面埋伏无颜见江东父老四面楚歌(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马革裹尸老当益壮(马援)
三国:鞠躬尽瘁初出茅庐(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才高八斗(曹植)
封金挂印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杯弓蛇影(乐广)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东窗事发遗臭万年(秦桧)程门立雪(杨时)。
语文常识(惯用语、成语典故主人公)

语文常识一、历史典故与主人公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鞠躬尽瘁—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三顾茅庐—刘备破釜沉舟—项羽凿壁偷光—匡衡完壁归赵—蔺相如乐不思蜀—刘禅闻鸡起舞—祖逖图穷匕见—荆轲纸上谈兵—赵括煮豆燃其—曹植东施效颦—东施南柯一梦—淳于.棼宁为玉碎—景皓赴汤蹈火—江淹江郎才尽—晁错投笔从戒—班超围魏救赵—孙膑鹤立鸡群—嵇jí绍吐哺握发—周公洛阳纸贵—左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多行不义必自毙—庄公二、惯用语(比喻义)老古董:(思想过于迂腐守旧的人.) 三只手:(小偷.)眼中钉:(忌恨的人.) 炮筒子:(脾气火爆.一点就着的人.) 小广播——私下传消息的人铁公鸡——非常吝啬、一毛不拔的人变色龙——变化多端的政治投机分子势利眼墙头草--没有立场的人应声虫——没有主见随声附合的人主心骨(主要人物)替罪羊--待别人受过的人老狐狸(狡猾的人)智多星——聪明的人南郭先生:好心没好报东道主——主人阶下囚——受制于人,任人宰割孺子牛:指任劳任怨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门外汉:行外人,不在行,不懂内情老黄牛:比喻埋头苦干无怨无悔不计个人得失的人。
瓮中鳖:指逃不掉的人或动物。
糊涂虫: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落水狗;指失势的坏人。
纸老虎;指外强中干一触即溃的人。
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的人。
落汤鸡;指遭遇不公待遇,狼狈的人。
出头鸟;指愿意表现自己风头的人。
丧家犬;比喻失去靠山无路可走的人。
地头蛇;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现在也用来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丑小鸭;指事业尚未成功的人或因丑陋被人看不起但实际上是有才能可发挥的人。
替罪羊;指替人背黑锅的人。
领头羊;指居领先地位,率领别人前进的人或集体。
敲竹竿投机取巧,讹诈别人的人。
闭门羹就是去拜访别人而别人没在家或者不给开门,不欢迎自己。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怒发冲冠(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学富五车(惠施)逼上梁山(林冲)囊萤映雪(车胤,孙康)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一箭双雕(长孙晟)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一毛不拔(杨朱)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凿壁偷光(匡衡)老马识途(管仲)一饭千金(韩信)背水一战(韩信)暗渡陈仓(韩信)多多益善(韩信)胯下之辱(韩信)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三顾茅庐(刘备)初出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七擒七纵(诸葛亮)如鱼得水(诸葛亮)墨守成规(墨翟)程门立雪(杨时)双管齐下(张燥)引锥刺股(苏秦)口蜜腹剑(李林甫)鸡鸣狗盗(孟尝君)高山流水(俞伯牙)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十面埋伏(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衣锦夜行(项羽)洛阳纸贵(左思)杀彘教子(曾参)覆水难收(姜子牙)割席绝交(管宁)投鞭断流(苻坚)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孺子可教(张良)一身是胆(赵云)不求甚解(陶潜)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老当益壮(马援)宝刀不老(黄忠)呕心沥血(李贺)七步成诗(曹植)煮豆燃萁(曹植)才高八斗(曹植)一鸣惊人(齐威王)望梅止渴(曹操)将计就计(曹操)借箸代寿(张良)运筹帷幄(张良)韦编三绝(孔子)不耻下问(孔子)断齑画粥(范仲淹)言过其实(马谡)约法三章(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暗度陈仓(刘邦)刮目相看(吕蒙)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将功折罪(关羽)乐不思蜀(刘禅)精忠报国(岳飞)痛饮黄龙(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百步穿杨(养由基)南柯一梦(淳于棼)起死回生(扁鹊)对症下药(华佗)病入膏肓(晋景公)小时了了(孔融)才疏意广(孔融)让枣推梨(王泰/孔融)两袖清风(于谦)东施效颦(东施)请君入瓮(来俊臣)对牛弹琴(公明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扑朔迷离(花木兰)举案齐眉(梁鸿)入木三分(王羲之)东床坦腹(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不拘小节(虞延)前度刘郎(刘禹锡)抛砖引玉(常建)滥竽充数(南郭先生)铁柱成针(李白)生花妙笔(李白)斗酒百篇(李白)大器晚成(崔林)鹤立鸡群(嵇绍)网开一面(商汤)言过其实(马谡)口若悬河(郭象)临渴掘井(鲁绍公)一字之师(郑谷)目不窥园(董仲舒)泰山北斗(韩愈)草木皆兵(苻坚)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萧规曹随(萧何,曹参)家徒四壁(司马相如)咏絮之才(谢道韫)风声鹤唳(苻坚)1、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成语和相关主人公
细雨敲窗
1,抱薪救火(谋士苏代) 2,势如破竹(杜预) 3,高山流水(俞伯牙) 4,望洋兴叹(河伯) 5,负荆请罪(蔺相如) 6,投笔从戎(班超)
7,江郎才尽(江淹) 8,对牛谈琴(公明仪) 9,图穷匕见(荆轲)
10,破釜沉舟(项羽) 11,指鹿为马(赵高) 12,纸上谈兵(赵括)
13,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14,叶公好龙(叶子高) 15,退避三舍(重耳)
16,洛阳纸贵(左思) 17,草木皆兵(秦王苻坚) 18,按图索骥(孙阳)
19,后来居上(西汉汲黯) 20,邯郸学步(寿陵少年) 21,如火如荼(夫差)
22,望梅止渴(曹操) 23,请君入瓮(周兴) 24,胸有成竹(文同)
25,唇亡齿寒(晋献公) 26,鸡鸣狗盗(孟尝君) 27,枕戈待旦(祖逖)
28,精卫填海(精卫) 29,不学无术(霍光) 30,不寒而栗(义纵)
战国:
1.完璧归赵(蔺相如)
2.围魏救赵(孙膑)
3.退避三舍(重耳)
4.毛遂自荐(毛遂)
5.负荆请罪(廉颇)
6.纸上谈兵(赵括)
7.一鼓作气(曹刿) 8.千金买骨(郭隗) 9.讳疾忌医(蔡桓公)
10.卧薪尝胆(勾践) 11.杀妻求将(吴起) 12.惊弓之鸟(更羸)13.高山流水(俞伯牙)
秦:
1.一字千金(吕不韦)
2.指鹿为马(赵高)
3.焚书坑儒(秦始皇)
4.穷图匕见(荆轲)
5.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1.一饭千金(韩信)
2.四面楚歌(项羽)
3.约法三章(刘邦)
4.孺子可教(张良)
5.背水一战(韩信)
6.破釜沉舟(项羽)
7.手不释卷(吕蒙)
8.金屋藏娇(刘彻)
9.暗渡陈仓(韩信) 10.十面埋伏(项羽) 11.投笔从戎(班超) 12.马革裹尸(马援)
13.多多益善(韩信) 14.老当益壮(马援) 15.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16.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1.鞠躬尽瘁(诸葛亮)
2.三顾茅庐(刘备)
3.煮豆燃萁(曹植)
4.刮目相看(吕蒙)
5.初出茅庐(诸葛亮)
6.乐不思蜀(刘禅)
7.七步成诗(曹植)
8.言过其实(马谡)
9.七擒七纵(诸葛亮) 10.宝刀不老(黄忠) 11.才高八斗(曹植) 12.一身是胆(赵云)
13.封金挂印(关羽) 14.单刀赴会(关羽) 15.望梅止渴(曹操)
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1.木三分(王羲之)
2.闻鸡起舞(祖逖)
3.东山再起(谢安)
4.洛阳纸贵(左思)
5.草木皆兵(苻坚)
6.凿壁偷光(匡衡)
7.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1.画龙点睛(张僧繇)
2.江郎才尽(江淹)
宋:
1.精忠报国(岳飞)
2.东窗事发(秦qín 桧guì)
3.胸有成竹(文与
可)
成语与人物
(1)四面楚歌:项羽 (2)破釜沉舟:项羽 (3)约法三章:刘邦
(4)项庄舞剑:刘邦 (5)一饭千金:韩信 (6)胯下之辱:韩信
(7)运筹帷幄:张良 (8)借箸代寿:张良 (9)才高八斗:曹植
(10)煮豆燃萁:曹植 (11)洛阳纸贵:左思 (12)断虀画粥:范仲淹
(13)韦编三绝:孔子 (14)一字千金:吕不韦 (15)东床坦腹:王羲之
(16)学富五车:惠施 (17)一毛不拔:杨朱 (18)一箭双雕:长孙晟
(19)小时了了:孔融 (20)不求甚解:陶潜 (21)如鱼得水:诸葛亮
(22)江郎才尽:江淹 (23)投笔从戎:班超 (24)刮目相看:吕蒙
(25)卧薪尝胆:勾践 (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 (27)杀彘教子:曾参
(28)割席绝交:管宁 (29)图穷匕见:荆轲 (30)呕心沥血:李贺
(31)扑朔迷离:花木兰 (32)举案齐眉:梁鸿 (33)咏絮之才:谢道韫
(34)引锥刺股:苏秦 (35)凿壁借光:匡衡 (36)目不窥园:董仲舒
一些成语和相关主人公
汉语中的不少成语和历史人物有关,“舌粲莲花”便是说的诗人李白。
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誉,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
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
1、四面楚歌(项羽)
2、初出茅庐(诸葛亮)
3、望梅止渴(曹操)
4、投笔从戎(班超)
5、画龙点睛(张僧繇)
6、完璧归赵(蔺相如)
7、卧薪尝胆(勾践) 8、三顾茅庐(刘备) 9、程门立雪(杨时)
10、墨守成规(墨翟) 11、一字千金(吕不韦) 12、萧归曹随(萧何、曹参)
13、口蜜腹剑(李林甫) 14、双管齐下(张燥) 15、指鹿为马(赵高)
16、入木三分(王羲之) 17、负荆请罪(廉颇) 18、前度刘郎(刘禹锡)
19、目不窥园(董孝景) 20、铁杵成针(李白) 21、纸上谈兵(赵括)22、闻鸡起舞(祖逖) 23、图穷匕见(荆轲) 24、背水一战(韩信)25、痛饮黄龙(岳飞) 26、鸡鸣狗盗(孟尝君) 27、广陵绝响(蔡邕)28、投鞭断流(符坚) 29、马革裹尸(马援) 30、举案齐眉(孟光)
31、煮豆燃箕(曹植) 32、围魏救赵(孙膑) 33、高山流水(俞伯牙)
34、一诺千金(季布) 35、覆水难收(姜子牙) 36、坦腹东床(王羲之)
37、衣锦夜行(项羽) 38、江郎才尽(江淹) 39、暗渡陈仓(刘邦)
40、洛阳纸贵(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