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

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解析】C设定温度很低时,空调会一直工作,浪费电能,A错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是浪费资源的行为,B错误;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应该提倡,C正确;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浪费资源,D错误。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答案解析】AA.P的质子数是15,A正确;B.F原子的电子数为9,B错误;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错误;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D错误。
答案选A。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2O2吸收CO2产生O2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解析】AA.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B.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C.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D.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错误。
答案选A。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答案解析】B铜和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二氧化硫在饱和NaHS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可用于吸收尾气,D错误。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7全国II卷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43461820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化学【总体评价】:王康2017年陕西高考化学继续使用全国卷Ⅱ,从整体上看,延续了2016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逻辑推断能力以及高级运用能力。
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都是考纲中的核心基础知识。
选择题第7题依旧是化学常识的考查,查知识点是大家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难度不大。
第8题考查N A 都是平时重点练习的,其考查的实例也与课堂讲解的例题一致。
第9目描述的数量关系很容易推出具体元素。
第10质,与2014全国II 卷有机选择题类似,较简单。
第11用,与2013年天津选择题第6正确选项。
第12系中的经典题型。
第13小比较,难度不大。
二、大题部分 【必做部分】非选择题必考部分呈现出“稳中求变,突出能力”的特点。
第26提纯的基本思路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方程式的书写能力、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第27题以正丁烷脱氢制备正丁烯为载体,与2016产率的变化原因,如果不能正确读懂图像,将很难作答。
第28题为实验题,2016的选择,陌生方程式的书写,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误差的分析以及氧化还原计算。
此题与9题非常类似,题目情景一致,测定方法相同,设问方式也有相同之处。
【选做部分】2017年选考题变化比较大,第35颖之处在于引进大π键的概念,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查。
第36考查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核心内容,题目中对A 、B 、D 的核心,题目比较传统,平时只要基本功训练扎实,推断题很容易突破。
【真题题号】7【真题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此题考察化学与生活,难度较小。
蛋白质含有肽键,一定含碳、氢、氧、氮元素,而C C 。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1,因此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A 正确;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B 正确;硒是人D 正确。
2017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2017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解析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A :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 :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答案:C解析:A 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 、D 不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C 符合低碳理念,故选C 。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P 1531B :氟原子结构示意图:C :CaCl 2的电子式:Ca 2+[ ]2−D :明矾的化学式:Al 243答案:A解析:B 代表氟离子,C 的电子式表达错误,应该为[ ]−Ca 2+[ ]−,D 的化学式应为KAl(SO 4)2∙12H 2O ,故选A 。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a 2O 2吸收CO 2产生O 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 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9912 8:Cl : : : :Cl : : :解析:ClO 2的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 错误;SiO 2的硬度大与制造光导纤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是对应关系,C 错误;NH 3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不是因为其易溶于水,D 错误;A 正确,故选A 。
4、下列制取SO 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SO 2B :验证漂白性C :收集SO 2D :尾气处理 答案:B解析:制SO 2需要浓硫酸和铜,A 错误;SO 2密度比空气大,排空气收集应长进短出,C 错误;尾气处理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SO 2,D 错;故选A 。
2017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2017年江苏⾼考化学试题及解析2017年江苏⾼考化学试题解析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世界地球⽇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资源,倡导绿⾊简约⽣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 :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 :推⼴使⽤⼀次性塑料袋和纸⼱C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具D :对商品进⾏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C解析:A 不符合低碳⽣活理念,B 、D 不符合节约集约利⽤资源,C 符合低碳理念,故选C 。
2、下列有关化学⽤语表⽰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P 1531B :氟原⼦结构⽰意图:C :CaCl 2的电⼦式:Ca 2+[ ]2?D :明矾的化学式:Al 243答案:A解析:B 代表氟离⼦,C 的电⼦式表达错误,应该为[ ]?Ca 2+[ ],D 的化学式应为KAl(SO 4)2?12H 2O ,故选A 。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 2O 2吸收CO 2产⽣O 2,可⽤作呼吸⾯具供氧剂 B :ClO 2具有还原性,可⽤于⾃来⽔的杀菌消毒 C :SiO 2硬度⼤,可⽤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 3易溶于⽔,可⽤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ClO 2的氧化性,可⽤于⾃来⽔的杀菌消毒,B 错误;SiO 2的硬度⼤与制造+9912 8:Cl : : : :Cl : : :光导纤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是对应关系,C 错误;NH 3易液化,可⽤作制冷剂,不是因为其易溶于⽔,D 错误;A 正确,故选A 。
4、下列制取SO 2、验证其漂⽩性、收集并进⾏尾⽓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的的是()A :制取SO 2B :验证漂⽩性C :收集SO 2D :尾⽓处理答案:B解析:制SO 2需要浓硫酸和铜,A 错误;SO 2密度⽐空⽓⼤,排空⽓收集应长进短出,C 错误;尾⽓处理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SO 2,D 错;故选A 。
2016年-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参考版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案要求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15题)和非选择题(第16题~第21题,共6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水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
做大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做大,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需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I 127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

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解析】C设定温度很低时,空调会一直工作,浪费电能,A错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是浪费资源的行为,B错误;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应该提倡,C正确;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浪费资源,D错误。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答案解析】AA.P的质子数是15,A正确;B.F原子的电子数为9,B错误;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错误;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D错误。
答案选A。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2O2吸收CO2产生O2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解析】AA.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B.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C.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D.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错误。
答案选A。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答案解析】B铜和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二氧化硫在饱和NaHS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可用于吸收尾气,D错误。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江苏化学,1)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C 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后,空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A 项错误;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导致“白色污染”,B 项错误;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 项正确;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会浪费不必要的材料,D 项错误。
2.(2017江苏化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1531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9◝2◞◝8◞C.CaCl 2的电子式:Ca 2+[··Cl ·· (2)D.明矾的化学式:Al 2(SO 4)3A A 项,1531P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正确;B 项,氟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错误;C 项,CaCl 2的电子式应为[··Cl ······]-Ca 2+[··Cl ······]-,错误;D 项,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 4)2·12H 2O,错误。
3.(2017江苏化学,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 2O 2吸收CO 2产生O 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 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A A 项,人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 2可与Na 2O 2反应生成O 2,故Na 2O 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正确;B 项,ClO 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错误;C 项,SiO 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不是因为其硬度大,两者无对应关系,错误;D 项,NH 3易液化,是其可用作制冷剂的原因,错误。
【高考历年真题】高三考试2017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真题】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r(X) < r(Y) < r(Z) < r(W)B.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 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 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 Na +2H2O Na++2OH– + H2↑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Cl–+2H2O H2↑+ Cl2↑+2OH–SO-BaSO4↓+H2O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 + H+ + 24HCO-+OH–CaCO3↓+H2O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37.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 3OCH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答案】C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 【答案】A【解析】A.P的质子数是15,A正确;B.F原子的电子数为9,B错误;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错误;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D错误。答案选A。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产生O2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解析】A.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B.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C.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D.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错误。答案选A。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答案】B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X) < r(Y) < r(Z) < 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Z为O元素,所以Y为N元素;钠是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Na;X原子序数最小且不与Y、Z同周期,所以X是H元素。A.原子半径N>O,A错误;B.W的最高价的氧化物是氢氧化钠,是强碱,B错误;C.氮气的氧化性比氧气弱,C错误;D.H、N、O可以组成HNO3等共价化合物,也可以组成NH4NO3等离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D。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Na +2H2ONa++2OH– + H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Cl–+2H2OH2↑+ Cl2↑+2OH–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 + H+ + 24SO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3HCO+OH–CaCO3↓+H2O 【答案】B【解析】A.电荷不守恒,A错误;B.正确;C.配比错误,OH-、H+、H2O的化学讲量数都是2,C错误;D.漏了NH4+和OH-之间的反应,D错误。答案选B。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答案】C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 + H2O(g)CO(g) + H2 (g) ΔH1 = a kJ·mol-1 ②CO(g) + H2O(g)CO2 (g) + H2 (g) ΔH 2 = b kJ·mol-1③CO2 (g) + 3H2 (g)CH3OH(g) + H2O(g) ΔH 3 = c kJ·mol-1④2CH3OH(g)CH3OCH3 (g) + H2O(g) ΔH 4 = d kJ·mol-1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 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H3OH(g)12CH3OCH3 (g) +12H2O(l)的ΔH =2dkJ·mol-1 D.反应 2CO(g) + 4H2 (g) 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ol-1 【答案】C【解析】A.反应①、②的生成物CO2和H2是反应③的反应物,A正确;B.反应③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变废为宝,B正确;C.4个反应中,水全是气态,没有给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焓变,所以C错误;D.把反应②③④三个反应按(②+③)2+④可得该反应及对应的焓变,D正确。答案选C。×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Fe3+、Mg2+、SCN –、Cl – B.c(H+)/ c(OH–) = 1×10 -12的溶液中: K+、Na +、23CO、3NO C.c(Fe2+ ) =1 mol·L-1的溶液中: K+、+4NH、4MnO、24SO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Na+、+4NH、24SO、3HCO 【答案】B
10.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 70 ℃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解析】A.由甲图可知,双氧水浓度越大,分解越快,A错误;B.由图乙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即pH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B错误;C.根据变量控制法,3个实验必须加入等量的Mn2+才能比较溶液的碱性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由图丙可知,3个实验中由于仅在其中一个加了Mn2+,所以C错误;由图丙和图丁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Mn2+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D正确。答案选D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答案】C【解析】A.a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a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B.a、c分子中分别有6个和9个sp3杂化的碳原子,所以这两个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错误;C.a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c分子中有醛基,这两种官能团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C正确;D.b分子中没有醛基,所以其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D错误。答案选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N2 (g) +3H2 (g) 2NH3 (g)的ΔH < 0,ΔS >0 B.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C.常温下,Ksp[Mg(OH)2]=5.6×10-12,pH=10的含Mg2+溶液中,c(Mg2+ )≤5.6×10-4 mol·L-1 D.常温常压下,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11.2 L H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答案】BC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
B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C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 Br2
【答案】B
【解析】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量的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所以无白色沉淀,A错误;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B正确;C.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本实验中没有加入碱中和做催化剂的稀硫酸,所以无法发生银镜反应,从而无法证明蔗糖是否水解,C错误;D.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或本来就有碘分子。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的黄色溶液除了可能是溴水外,还可能是含其他氧化剂(如Fe3+)的溶液;当然黄色溶液也可能是稀的碘水,所以D错误。答案选B。14.常温下,Ka (HCOOH)=1.77×10-4,Ka (CH3COOH)=1.75×10-5,Kb (NH3·H2O) =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L-1的 HCOONa和NH4Cl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前者大于后者 B.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 C.0.2 mol·L-1 HCOOH 与 0.1 mol·L-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c(HCOO-) + c(OH-) = c(HCOOH) + c(H+)
D.0.2 mol·L-1 CH3COONa 与 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 c(CH3COO-) > c(Cl- ) > c(CH3COOH) > c(H+)
【答案】AD, 【解析】A.由电荷守恒可知,甲酸钠溶液中存在c(H+)+c(Na+)=c(OH-)+c(HCOO-),氯化铵溶液中存在
15.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2NO2(g) 2NO(g)+O2 (g) (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 v正= v (NO2 )消耗= k正c2(NO2 ),v逆= v(NO)消耗= 2v (O2 )消耗= k逆c2 (NO)·c(O2 ),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