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症状鉴别诊断

症状鉴别诊断
盗汗
罕见于肺结核、结核病、传染病前期、植物神经功用紊乱等
头痛
罕见于感冒、发热性疾病、鼻窦炎、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高血压病、神经安康、贫血、神经官能症、颈椎病、脑血管不测、脑动脉硬化症、头部外伤、脑瘤等
眩晕
罕见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神经安康、美尼尔氏综合症、颈椎病、脑血管粥样硬化、晕车病、头部外伤、脑萎缩等
罕见于 食道癌、胆道蛔虫症、胰腺炎、胰癌、幽门梗阻、胃癌、急慢性肝炎、肝脓疡、肝肿大、肝硬化、肝癌、脾脓大、胆囊癌、胆道蛔虫症、阑尾炎、肠梗阻、肠息肉、肠癌、膀胱癌、卵巢囊肿、子宫癌等
泄泻
〔腹泻〕
罕见于 急慢性肠炎、吸收不良综合症、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神经官能症、肠结核、痢疾、肠癌等
症状鉴别诊断
〔白色病名,提示有详细的治疗方案〕
发热
罕见于感冒、盛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胸膜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肺结胲、急性心肌炎、盛行性乙型脑炎、盛行性脑膜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甲亢、疟疾、癌症等
抽搐
自汗
罕见于急性热病或前期、类风湿病、甲亢、植物神经功用紊乱
气喘
罕见于 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疡、肺不张、肺结核、肺气肿、肺癌、气胸、呼吸衰竭、肺心病、中毒病等
咳血
罕见于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疡、再生阻碍性贫血等
胸痛
罕见于 急性肺炎、肺脓疡、肺结核、胸膜炎、百日咳、肺癌、冠心病、食管裂孔疝、心绞痛、肺部损伤、食道炎、食道癌等
震颤
(颤症 颤振)
罕见于 震颤麻木、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癔病性昏厥、煤气中毒、电击伤、抗肉体病、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白血病、血小板增加症、盛行性传染病、肝硬化、巨脾症、外伤等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病例书写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需要准确描述病人的症状、体征,同时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疾病的原因。

下面是两个病例的描述和鉴别诊断,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病例一:患者男性,40岁,主诉发热、咳嗽已两周。

发热范围在38℃-39℃之间,咳嗽症状较为严重,伴有痰液咳出,咳嗽胸闷,无呼吸困难。

查体发现双肺有湿啰音,心肺听诊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化验结果显示乙型链球菌阴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初步怀疑以下几种疾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流感等。

进一步的鉴别诊断如下:1. 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是急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常伴有痰液咳出和胸闷。

但急性支气管炎不一定会伴有发热,体征可以有双肺湿啰音。

化验结果中乙型链球菌阴性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2. 肺炎:发热和咳嗽是肺炎的常见症状,咳嗽时咳出的痰液通常黄色或绿色。

双肺湿啰音是肺炎的典型体征,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与炎症反应相关。

肺炎的可能性较大,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认。

3. 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常伴有慢性咳嗽、痰液咯血、体重减轻等症状。

双肺湿啰音可能出现在痰液潴留的情况下。

但血常规中乙型链球菌阴性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4. 流感:流感常伴有高热、咳嗽、咽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但体征一般无明显改变。

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和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

鉴别诊断结果:根据病史、体征和化验结果,初步怀疑该患者为肺炎。

但为了确认诊断,建议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痰液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肺炎和可能的病原体。

病例二:患者女性,65岁,主诉腹痛、腹部胀气已一周。

腹痛呈持续性,经常伴随恶心、呕吐,没有排便困难,也没有发热症状。

腹部实质积水征阳性,肠鸣音减弱,血常规和腹部彩超未发现异常。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初步怀疑以下几种疾病:急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等。

进一步的鉴别诊断如下:1. 急性胃肠炎:腹痛、恶心、呕吐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2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2
湿毒下注足趾发黑:足趾及下趾皆肿痛,足趾紫黑。湿烂渗水,清稀
秽臭,剧痛难忍, 病损处与正常肌肤之间无明显界线可分,重者可迅 速向上蔓延,舌红苔黄,脉沉。
肝肾阴虚足趾发黑:足趾紫黑干枯,病损处与正常肌肤界线分明,疼 痛,舌红少苔,脉细。
鉴别分析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瘀血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由于其为压砸损伤所 致,治疗应予活血祛瘀止痛为主, 可将葱炒熟捣烂熨敷之或刺放其瘀 血,则疼痛、肿胀可立消其大半。
湿毒下注足趾发黑:足趾及下趾皆肿痛,足趾紫黑。湿烂渗水,清稀
秽臭,剧痛难忍, 病损处与正常肌肤之间无明显界线可分,重者可迅 速向上蔓延,舌红苔黄,脉沉。
肝肾阴虚足趾发黑:足趾紫黑干枯,病损处与正常肌肤界线分明,疼 痛,舌红少苔,脉细。
鉴别分析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瘀血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由于其为压砸损伤所 致,治疗应予活血祛瘀止痛为主, 可将葱炒熟捣烂熨敷之或刺放其瘀 血,则疼痛、肿胀可立消显外伤史,根据其外伤的程度, 瘀血紫黑及疼痛肿胀的情况也有轻重不同。 无明显全身症状可辨, 舌、 脉正常。
寒湿下注足趾发黑:初起,轻者足趾暗红,肿胀, 发凉,疼痛,跛行。 重者肤色紫黑,疼痛剧烈,手足冰冷,趺阳脉沉伏。肌肤溃烂,但流 血水,气味秽臭,痛如刀割,常抱足抵胸而坐,昼夜难眠。舌淡润, 脉沉微。
常见证候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起病突然,有明显外伤史,根据其外伤的程度, 瘀血紫黑及疼痛肿胀的情况也有轻重不同。 无明显全身症状可辨, 舌、 脉正常。
寒湿下注足趾发黑:初起,轻者足趾暗红,肿胀, 发凉,疼痛,跛行。 重者肤色紫黑,疼痛剧烈,手足冰冷,趺阳脉沉伏。肌肤溃烂,但流 血水,气味秽臭,痛如刀割,常抱足抵胸而坐,昼夜难眠。舌淡润, 脉沉微。
常见证候
损伤瘀血足趾发黑:起病突然,有明显外伤史,根据其外伤的程度, 瘀血紫黑及疼痛肿胀的情况也有轻重不同。 无明显全身症状可辨, 舌、 脉正常。

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

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

安源区五陂镇卫生院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 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常见症状鉴别诊断测试题三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常见症状鉴别诊断测试题三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常见症状鉴别诊断测试题三1、单项选择题常表现为慢性腹痛的疾病为()。

A.胆囊结石B.急性胆囊炎C.急性胰腺炎D.结核性腹膜炎E.异位妊娠破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腹腔内脏器及腹膜(江南博哥)的慢性炎症: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结核性腹膜炎等可引起慢性腹痛。

2、单选男性,40岁,持续高热2周,咳脓痰,有臭味,胸片见右中肺野大片阴影,中间有不规则空洞及液平,血象:WBC20×109/L,中性86%,最可能的诊断是().A.空洞性肺结核B.肺癌C.肺脓肿D.大叶性肺炎E.肺囊肿正确答案:C3、单选出现柏油样便时,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结肠癌B.直肠癌C.十二肠球部溃疡D.内痔E.肠结核正确答案:C4、单选完全性阻塞黄疸大便颜色是().A.黄色B.黑色C.鲜红色D.陶土色E.暗红色正确答案:D5、多选下列对水肿的描述,正确的是().A.药物性水肿与水钠潴留有关B.丝虫病水肿常因淋巴回流受阻引起C.水肿伴肝大者可为心源性水肿D.心源性水肿主要因为低蛋白血症E.黏液性水肿系全身性水肿正确答案:B, C, E6、单选以下哪一种组织不是头痛的痛敏结构()。

A.头皮B.硬脑膜C.头部肌肉D.头部血管E.脑皮质正确答案:E7、单选常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的疾病有().A.胆总管狭窄B.病毒性肝炎C.肝内泥沙样结石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E.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能引起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败血症、肝癌、钩端螺旋体病等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

8、单选男性,50岁,10天前发冷、发热,T39.5℃,右胸痛、咳嗽,咳脓痰,臭味,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先做哪项检查()。

A.肺CT检查B.肺放射性核素扫描C.胸部X线正侧位片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E.痰细菌学及细胞学检查正确答案:C9、单选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伴随的胸痛与下述哪一项有关()。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

急性咳嗽
慢性咳嗽
病程较长,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 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咳嗽较轻 但持续时间较长。
多见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程较短, 咳嗽较剧的症状。
急性腹痛
02
多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短。
慢性腹痛
03
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疼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检查患者心、肺、腹部等重要器官, 以发现异常体征和鉴别诊断线索。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以了解身体状况和评 估病情。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血液检查
血常规、生化、免疫等检 测,以了解全身状况和评 估病情。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沉渣等检测, 以了解泌尿系统情况。
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等检测, 以了解消化系统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胸部X线、腹部平片、骨骼 X线等,以发现异常病变和 鉴别诊断线索。
CT检查
头颅CT、胸部CT、腹部 CT等,以更清晰地显示病 变部位和性质。
MRI检查
全身MRI,以更全面地了 解病变部位和性质。
03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要点
发热
01
02
03
04
感染性发热
多有畏寒、寒战,常见于肺炎 、泌尿系感染等,白细胞升高
症状的识别与评估
识别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 其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或病因。
评估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其他 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查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发热
定义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通常以腋下温度超过 37℃为标准。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1. 发热症状描述:诱因,发热,最高体温,热型,持续时间,是否需药物干预,有无畏寒、寒战,有无皮疹,有无关节痛,有无午后潮热盗汗,有无体重明显减轻,有无口腔溃疡,有无脱发,有无咳嗽咳痰,有无解稀烂便。

2. 发热体征描述: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昏迷。

3. 水肿症状描述:诱因,对称性,晨轻暮重,颜面还是双下肢凹陷性浮肿,逐渐弥漫到全身,有无特殊食物药物进食史,有无解泡沫尿,有无解肉眼血尿,有无尿少,无腹胀及解浓茶样尿,无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与月经周期无关、无体重明显减轻,无多食消瘦4. 水肿体征描述:HR,R,甲状腺体征,有无发绀、黄疸、肝颈静脉回流征,心界、肝肿大、心跳缓慢,双下肢对称性轻/中/重度凹陷性浮肿。

5. 血尿症状描述:诱因,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具体尿色尿量,有无血凝块,是否为全程血尿、间歇性还是持续性,有无尿量改变,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有无发热、腰痛,有无皮疹、泡沫尿、关节痛,有无其他部位出血。

有无药物过敏史、结核病史、肝肾疾病史、泌尿系统疾病史、出血性疾病史等。

6. 血尿体征描述:肾区叩痛、水肿、肾肿块、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

7. 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描述:诱因,起病急缓,病程长短,排尿频率、尿量、夜尿次数,尿急程度,有无尿失禁,尿痛部位、性质、程度、出现时间,与体位活动有无关系,加重缓解因素,有无发热、盗汗,有无尿色改变、排尿困难、尿流中断,有无多饮多尿、口渴,有无腰痛、腹痛、放射痛等。

有无结核病史、出血性疾病史、盆腔疾病史,与年龄、性别、月经周期有无关系。

8. 尿频、尿急、尿痛体征描述:腹胀、腹部包块、肋脊角叩击痛、腰背痛等。

9. 无尿、少尿、多尿症状描述:诱因,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尿量、尿色、排尿频率,夜尿次数,有无解肉眼血尿、泡沫尿,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发热、腰痛,有无皮疹、关节痛,有无心悸、呼吸困难、胸闷,有无腹痛、腹胀,有无水肿、口渴,有无消瘦、纳差、怕热,有无多饮多食等。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1各论一、内科症状一全身症状1畏恶风寒[概念]畏恶风寒即指怕冷的感觉,此症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皆较常见。

历代文献有"恶寒"、"恶风"、"畏寒"之称。

有认为"恶风"与"恶寒"不同,"恶寒"者不受风吹即有怕冷之感,虽居于密室之中,甚至覆被向火,仍全身觉冷;恶风者乃遇风吹始觉怕冷。

但临床所见,一般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

恶寒、恶风、畏寒表现相似,故本篇用畏恶风寒概括之,并统称为恶寒。

[鉴别]常见证候风寒束表恶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寒中少阴恶寒:恶寒无热,身倦肢冷,精神萎靡,呕吐,下利清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阳虚阴盛恶寒:恶寒肢冷,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尿清便溏,面白舌淡,脉沉迟无力。

阳盛格阴恶寒:恶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沉伏。

痰饮内停恶寒:恶寒,肢体沉重,胸腹满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

疮疡恶寒:恶寒,甚则寒战,发热,疮疡局部肿痛发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或洪数。

寒疟恶寒:恶寒不发热,或热少寒多,休作有时,神疲肢倦,胸胁痞满,舌苔白腻,脉象弦迟。

鉴别分析风寒束表恶寒与寒中少阴恶寒:前者恶寒系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

正邪交争则发热,卫阳不能舒展故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表证。

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原则,方选麻黄汤等加减。

后者恶寒系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所致。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正不胜邪,故见无热恶寒、身倦肢冷、脉微细等症。

治疗宜扶阳抑阴,方选四逆汤为代表方。

纵观二证虽均由外寒所引起,但风寒束表恶寒其寒邪在表,恶寒必伴有发热,且有头身重痛等一系列表寒证;寒中少阴恶寒其寒邪深达于里,但恶寒而无发热,且有下利清榖等阴寒内盛之症,两者不难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盗汗
常见于肺结核、结核病、传染病后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头痛
常见于感冒、发热性疾病、鼻窦炎、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贫血、神经官能症、颈椎病、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症、头部外伤、脑瘤等
眩晕
常见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神经衰弱、美尼尔氏综合症、颈椎病、脑血管粥样硬化、晕车病、头部内伤、脑萎缩等
心悸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脏神经官能症、肺心病、心脏衰竭、心律不齐、呼吸衰竭、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甲亢、甲减、贫血、高血压病、低血压、高热等
心痛
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炎、心包炎等
呕吐
常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食管神经症、食道癌、幽门梗阻、幽门痉挛、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胆结石、急性病毒性肝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肠梗阻、胰腺炎、美尼尔氏综合症、妊娠呕吐、颅内压增高、脑部肿瘤等
气喘
常见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疡、肺不张、肺结核、肺气肿、肺癌、气胸、呼吸衰竭、肺心病、中毒病等
咳血
常见于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疡、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胸痛
常见于急性肺炎、肺脓疡、肺结核、胸膜炎、百日咳、肺癌、冠心病、食管裂孔疝、心绞痛、肺部损伤、食道炎、食道癌等
失眠
常见于神经性失眠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病、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症、贫血、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健忘
常见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失眠、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症、脑部内伤等
嗜睡常见于神经性嗜睡症来自肥胖病、癫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痴呆症、脑部内伤、脏器衰竭、脑外伤等
症状鉴别诊断
症状鉴别诊断
(红色病名,提示有详细的治疗方案)
发热
常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胸膜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肺结胲、急性心肌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甲亢、疟疾、癌症等
抽搐
自汗
常见于急性热病或后期、类风湿病、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神昏
耳鸣耳聋
常见于低血压病、高血压病、贫血病、脑瘤、头部外伤、药物中毒、感冒、神经官能症等
鼻衄齿衄
常见于麻疹、牙龈出血症、感冒、肺炎、高血压病、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急性病
毒性肝炎、门脉高压症、肝硬化腹水、鼻咽癌、出血性脑血管病等
咳嗽
常见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肺脓疡、肺炎、支气管扩张、肺不张、肺结核、百日咳、肺癌、呼吸衰竭、肺心病、胸膜炎等
呕血吐血
常见于胃溃疡、胃炎、胃癌、食管癌、门脉高压症、肝硬化、肝癌、肾功能衰竭、血友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