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案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师版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课时)设计教师:周志兴 审核教师:祝海峰 本节课标为: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物理实验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本节课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安排科学探究一般步骤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2.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巩固性作业:1.自然中的神奇完全来自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知识点 目标要求出题形式 题目数量 难易程度(易、适中、难)认识奇妙物理现象了解初步观察的科学方法选择、填空 3易、适中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了解各种测量的工具 选择、填空 2易、适中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选择、填空 7易、适中、难建立家庭实验室提供实验机会培养创新精神选择题 1 易、适中的。
如图1 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的是( )图1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刻度尺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停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在以下的测量仪器中,属于电学测量仪器的是()图34.学习物理要学会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______、评估及交流与合作。
这几个环节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5.如图2所示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图2A.甲: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色光带B.乙:没有被击打的音叉也会振动起来C.丙:用两个平面镜和几只小彩灯做一个“无尽”的长廊D.丁:北京香山上的枫叶在秋天会变红6.关于“家庭实验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庭实验室”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体现了同学们的个性,更适合于“做中学”,边学边实验B.“家庭实验室”的实验用品可以是收集的生活物品,也可以是自制的教具和玩具,还可以是家庭里的冰箱、杆秤、体温表等C.“家庭实验室”是一个开放、广义的“实验室”,但与“学校实验室”相比,实验器材不够标准、齐全,也无严格、规范的操作规则,故没有必要存在D.“家庭实验室”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能有效地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拓展性作业:7.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这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光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3)实验器材:滑块、木板、计时器、风扇、纸带等。
(4)实验步骤:
①将滑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一端固定风扇。
②开启风扇,调整风速,使滑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③记录滑块通过某一距离所需的时间。
④改变风速,重复步骤③,记录不同速度下滑块通过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科学探究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科学探究。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科学探究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⑤分析数据,计算不同速度下滑块的加速度,验证阻力与速度的关系。
4.实验改进题:
题目:请针对上述实验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针对上述实验,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增加实验组数: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增加不同速度下的实验组数,减少误差。
(2)使用更精确的计时器:使用高精度的计时器,如光电计时器,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滑块通过时间,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1.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作业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总结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实验、分析与论证等环节的表现,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法。
(2)选择一个与科学探究相关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论得出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4教学视频:播放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2.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3.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难点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工具锌粒、食盐、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等药品,教科书附录I中的常用仪器及药匙、镊子、试管架等仪器(纸槽学生自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畅谈厨房中的液体与固体物质、模仿感悟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倒黄油、取食盐、取味精等动作。
让学生回忆家中厨房食品柜内生活品的摆放。
师: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因此要想学好化学,就必然先要了解化学实验室。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室”相关图片。
二、推进新课师: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室规则”图片。
指导学生阅读附录I中的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分类介绍药品的取用规则。
1.固体药品的取用师: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展示镊子)夹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1)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分析]常用工具:镊子。
取用方法: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2)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分析]常用工具:药匙或自制的纸槽。
取用方法: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自制的纸槽,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学设计学生活动2(1)结合教材观察各种测量仪器,思考每种测量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体会面对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不同规格、不同精度、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是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方法。
(2)说并写出测量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评价任务2)(3)回答完成例2:(评价任务2)例2将下列仪器或工具按其用途分类。
a.弹簧测力计b.卷尺c.电压表d.杆秤e.体温计f.刻度尺g.量杯h.腕表i.电流表j.托盘天平k.电子秤l.激光测距仪m.红外线温度计n.停表o.量筒(1)力的测量工具(2)温度的测量工具(3)电的测量工具(4)时间的测量工具(5)质量的测量工具(6)长度的测量工具(7)体积的测量工具学生活动3(1)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①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③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④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2)回答完成例3、例4:(评价任务3)例3小明从书中读到些对声音的描述:优美的歌声;婉转的鸟鸣声...使人心情舒畅。
(1)他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2)小明猜想可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3)他用两支铅笔、一把刻度尺、一根细橡皮筋组成实验装置。
(4)然后用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时发出了响声,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发声停止。
(5)根据以上现象,小明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角色扮演:扮演体验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过程,并分析说明此过程质量守恒。
例4如图,滑雪运动员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从斜坡滑下后,用力撑杆,飞速向前滑去,请根据此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A组基础训练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A.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色光带B.没有被击打的音叉也会振动起来C.用两个平面镜和几只小彩灯做一个“无尽”的长廊D.北京香山上的枫叶在秋天会变红2.图中所列仪器可以用于测量时间的是()3.如图所示,请标出测量仪器的名称A是,用它来测量物体的;B是,用它来测量物体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 走进实验室 第1节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1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知识与技能】1.观摩物理现象,初步了解、掌握观察的科学方法.2.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测量工具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掌握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2.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求知欲望.【重点】1.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点】1.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点一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完成以下问题: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2.一切奇妙的现象,其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合作探究】演示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色光带没有被击打的音叉也会振动起来通过以上实验可发现物理现象有何规律?答: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知识点二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完成以下问题:1.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盒尺.2.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和砝码.3.时间测量仪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4.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5.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6.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7.体积测量仪器:量筒、量杯.【教师点拨】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精度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跟进训练】1.下列有关测量仪器的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B.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C.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D.测力计是测量体积的仪器知识点三像科学家一样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完成以下问题: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1)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2)“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4)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要进行测量才能得到.(5)走进实验室的首要目的:让同学们认识各种仪器,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规则.【教师点拨】1.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提出假设、建立理论,观察法、模型法、实验验证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比较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也叫变量控制法——指在研究一个物理问题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常采用分步探究的方法.即对各个因素分别进行探究.当探究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把其他因素控制为相同(不变),只让要探究的因素发生变化,然后把各步的探究结果综合起来得出总的探究结论.这是初中物理学中最常用的探究方法).2.每位学生应遵守实验室守则(1)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2)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3)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4)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5)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他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6)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7)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8)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他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填写仪器报损单.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予报损或责成赔偿.(9)经任教教师允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教室.(10)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应按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知识点四建立你的家庭实验室【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10,完成以下问题:1.生活中的易拉罐、小气球、饮料瓶、铁钉等都是做实验的好材料,再配备一些简单的测量器材和装置,如温度计、天平、量筒、电表等,就可以建立起你的“家庭实验室”了.2.用气球就可以做几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如①将气球放入玻璃杯中,吹鼓气球,这时提起气球,即能把杯子吊起来;②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装有红色墨水的小气球,可以探究水内部压强的大小;③用吹胀的气球做小车的动力,比一比看谁的小车跑得快.【教师点拨】1.物理是有趣的: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学习物理能解开头脑内的迷、揭穿谜底.学习物理还能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研究物理的研究方法、因此学习物理是有趣的.同学们要从小立志学好基础知识,长大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对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2.物理是有用的:(1)物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说明学习物理知识的必要性.(2)学好物理知识是学好其他自然科学、如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的基础.(3)物理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奇妙的物理现象.2.认识科学探究的实验工具.3.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案1新版教科版

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要找出产生物理现象的原因及其规律。
2.能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
(重点)3.会认识实验室的一些测量工具。
(重点)4.能动手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体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奇妙。
★学习准备1.观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现象。
2.器材准备:饮料瓶、饮料管、气球、红色的液体等。
★我能自学阅读教材P1-2后填空3.物理学不但是______ ___的科学,而且还是___ _____的科学。
物理学是产生科学思想、__ __ ___和____ ___的科学。
4.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
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 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 ____等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5.阅读教材P7:认识以下实验器材。
其中:测量长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 _____;测量时间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___;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电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________;体积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力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教材P8:科学家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宝藏,而且创建了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____ ____、___ ___、制定计划和___ _____、进行实验与_____、分析论证、_____ ___、_____ ___等七个环节。
★我能探究用家庭中现有的仪器为测量工具,用身边的器材作为实验器材,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自己有兴趣的情况下,可适当购买一些实验仪器和器材,充实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展示P9“动手试一试”★自我评价(每题2分,总分10分。
)1.晚自习时,教室内灯火通明,坐在窗户旁边的王刚正在摆弄小制作,站在漆黑窗外的老师突然教导了一句,王刚被吓了一跳。
1.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1.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基地。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 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及规律。 2.视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任务二 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活动:阅读课本第7页,认识常见的一些测量仪器,回尝试答以下问题:
问题1:给下面的仪器填上名称。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实验4:覆杯实验,取一个玻璃杯,往杯中灌满水,再取一张比杯 口略大些的不渗水的硬纸片(或塑料片)盖于杯口,用手按住硬 纸片将玻璃杯缓慢颠倒后,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视察现象。 问题:(1)请描述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 (2)我们为什么要做科学探究
要找到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就要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液体 管子直径/mm 3
泡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肥皂液
5
10 20 50
较易 较难 难 不产生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请你根据小洪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管子直径越大越难吹出气泡。
(2)请你另外提出两种猜想,说明影响泡泡产生的因素:
① 泡泡的产生可能与肥皂的浓度有关
小红:下列我们就对我们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进行一下 分析,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_分__析_论__证____。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小明:实验的结论得出来了,下列我们再来 看一下我们的实验过程及结论是否严紧。 小红:好, __评__估__。 小明:好了,我们拿着我们的探究方案和结 论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交__流__与__合_作___ 。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教案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是2012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内容主要是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了解科学探究的环节。
教材设计各个板块的主要目的,其一是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其二是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其三是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其四是让学生体验物理学的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物理学习的实践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不仅好玩,还非常有用。
学情分析知识基础: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物理现象,但不知道这些现象是属于物理知识范畴。
2.学生认识一些测量器材,但不能准确说出其名称和测量的物理量。
3.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但不具备实验操作能力,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心里特征:1.八年级学生没有学过物理,大部分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迫切,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但没有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不强,主动性不强。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初步感知物理是有趣的。
2. 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能准确说出测量仪器的名称及用这些仪器测量的物理量,从而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通过阅读小故事,体验向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从中寻找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聚,并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4.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小组协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提高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如图:大小不同的两只试管、装水的气球、水槽、棉花、玻璃瓶,打火机、酒精、自动出水装置、烧杯、针、小气球。
学生准备:气球、饮料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进物理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4、“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5“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6、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要进行测量才能得到
7、走进实验室的首要目的:让同学们认识各种仪器,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规则
四、双基训练
1、饮料罐里的饮料如何尽快倒出来?
2、(2010?盐城)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B)
测量温度
测量电流
测量电压
测量力
测量体积
8、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测量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eg:
9、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实验室守则》
10、自制家庭小实验
11、动手试一试
12、小制作和小发明
开一个或两个小孔大生气压的知识
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性
对仪器的神秘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初步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及作用
培养学生只有去探究,才能找到答案的能力
具体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3、物体与物质之间的区别有哪些?
二、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奇妙的物理现象奇妙的物理现象
1、铅笔为什么做成六棱柱?
2、树叶被风吹后最终还是要落回地面为什么?
3、水面上为什么会产生影?
4、图1-1-1┉┉
物理实验的显着特点: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三、科学探究
1、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图1-1-2)并且摆出
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回答老师提问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物理现象,从自然中找出物理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温量长度
测量质量
测量时间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兴趣
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气氛,消除
具体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双基训练
一些实物测量工具进行教学
2、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教学
重点
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
难点
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教学
准备
铅笔、直尺、放大镜、量筒、温度计、气球、秒表、课件等
具体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二、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奇妙的物理现象
三、科学探究
一、复习
1、物理学的含义是什么?
2、通常情况下物质有哪些状态?
六、作业设计
1、做好复习与预习工作
2、做好配套作业
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课堂练习活动,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二、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四、基本概念
让学生认识到有趣的现象包含着重要的物理知识,学习物理就是要探索其中的道理,通过课本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我们要从多方面去搜集资料,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知识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五、课堂小结
主要讲授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提出要求。
1、奇妙的物理现象
2、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
3、科学探究的一些常规知识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案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教学
内容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课时
序号
教学
要求
观摩物理现象,初步了解、掌握观察的科学方法
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测量工具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求知欲望
掌握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