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解析
苏教版选修浅析《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
他生活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繁荣时期。
他的创作反映了这一时期雅典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因此被看作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他在6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过130个剧本,流传下来的有7个。
在这7个剧本中,最好的作品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擅于剧作的结构布局。
他的剧本悬念突出,冲突集中,情节复杂,结构严密,尤其讲究全剧的统一、和谐与完整。
这一特点尤其在《俄狄浦斯王》十分突出。
作品背景是瘟疫正大肆侵袭的得拜城中。
曾经解开火鸟之谜,而使得全城免于灾难的俄狄浦斯王,由于不断听到子民们的抱怨而深感困扰。
以前他曾经因为“杀死父亲而和母亲乱伦生下孩子”这句流言,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离开故乡科林得思,在流浪途中经波吉斯一处三岔路时,杀死了一位老年人。
后来国内发生瘟疫,王妃的弟弟克雷奥斯得到神的启示,说明瘟疫肆虐的原因,是先王苏俄斯的阴魂作崇。
唯一的挽救方法便是找出凶手,于是俄狄浦斯王立即下令搜寻罪犯,并且找来一位瞎了双眼的预言家德雷希亚。
本来保持缄默不愿开口的德雷希亚,终于因为无法忍受国王的辱骂,气愤地暗示说俄狄浦斯王就是杀死先王的凶手,并且还接收了自己的母亲为妻子甚至生下孩子,最后必将遭到瞎眼和流浪之命运。
俄狄浦斯王怀疑德雷希亚是受到克雷奥斯的唆使才会那样说,因此和克雷奥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王妃便出面调解争纷,她为了安慰俄狄浦斯王,便告诉他说,苏俄斯王曾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的预言并没有应验,因为苏俄斯王之子是被丢弃于一处山谷中,而苏俄斯王是在旅途中被强盗所杀。
然而俄狄浦斯王却因此而显得更加不安。
就在王妃告诉他这些话不久,俄狄浦斯王由科林得思前来的使者口中听到自己就是那个被遗弃的小王子,后来由住在基太伦山的先王之牧羊者交给目前这位使者带进宫。
俄狄浦斯王为了证实所闻,不顾王妃的哀求,固执地派人去找那位牧羊者。
俄狄浦斯王的名词解释

俄狄浦斯王的名词解释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是特洛伊战争英雄尤利修斯之子,也是底比斯(Thebes)的国王。
他的故事是著名的悲剧,深刻地探讨了命运、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等哲学议题。
故事的开端是底比斯城邦受到了福神阿波罗的诅咒,城中的人口罹患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无数人屈死痛苦。
为了解救城邦,俄狄浦斯王决心找到罪魁祸首并将其惩处。
正义和道德责任是他作为国王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他决心夺回城市的和平与安宁。
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俄狄浦斯王不断面对复杂的抉择和困境。
他首先试图通过悬赏和谁能解释斯芬克斯谜题来解救城邦。
他巧妙地回答出谜题的答案并击败了斯芬克斯,赢得了城邦的信任和景仰。
然而,在解决了这一灾难后,另一场更为深入的灾难袭来。
俄狄浦斯王开始追查前任国王拉伊奥斯的死因,并希望找出这起谋杀案的真凶。
经过多次调查,他最终无意间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凶手竟然是他自己!原来,拉伊奥斯就是他的亲生父亲,而他则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伊奥卡斯忒为妻。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仿佛被诅咒般纠缠,无论他如何追求真相和正义,最终他还是成为了那场灾难的元凶。
这个故事旨在探索人类存在的诸多哲学问题。
首先是命运和自由意志的辩证关系。
尽管俄狄浦斯王尽力逃避他的命运,但最终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踏入了被诅咒的道路。
他是否注定成为杀父娶母者呢?还是他的行动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这个故事中充满了命运的力量,但也强调了个体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其次是道德责任和自我认知的问题。
俄狄浦斯王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无意间揭示了自己的罪行。
尽管他傻傻地无法识破自己与真凶的身份关系,但最终他还是深感内疚并以自己的盲目行为为城邦的悲剧感到愧疚。
俄狄浦斯王意识到自己无法逃避命运带来的痛苦,但他也深知自己的责任,敢于面对并承担后果。
最后,这个故事还探讨了知识和智慧的辩证关系。
尽管俄狄浦斯王在斯芬克斯的谜题中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但他对自己的无知却毫不知情。
他能对别人的问题解答得头头是道,却无法解答关乎自己的问题。
俄狄浦斯形象的社会意义

俄狄浦斯形象的社会意义摘要:一、俄狄浦斯王的背景及形象概述二、俄狄浦斯形象的社会意义解析1.个人层面2.家庭层面3.社会层面三、俄狄浦斯形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四、总结正文:一、俄狄浦斯王的背景及形象概述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里斯创作的一部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
该剧讲述了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斯特的儿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生父拉伊俄斯,并娶了自己的生母伊俄斯特为妻。
最终,俄狄浦斯因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推举为底比斯国王。
然而,命运的捉弄使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最终陷入悲剧。
二、俄狄浦斯形象的社会意义解析1.个人层面俄狄浦斯王的形象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冲突。
他在追求真理、担当责任和自我保护的过程中,展现了勇敢、智慧、坚定和忍耐的品质。
然而,他也存在人性的弱点,如自尊心强、固执己见,这些弱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悲剧。
俄狄浦斯王的形象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在命运面前并非完全无力,通过自我努力和勇敢面对,可以揭示真相,实现自我救赎。
2.家庭层面俄狄浦斯王的形象揭示了家庭关系中的伦理冲突。
他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这体现了家庭乱伦的禁忌。
这一形象提醒人们,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需要遵循伦理道德,维护亲情关系的长久稳定。
3.社会层面俄狄浦斯王的形象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对命运、英雄、智慧和悲剧的认识。
他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他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敢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英雄。
这一形象启示人们,面对命运的挑战,要勇敢面对,追求真理,实现自我价值。
三、俄狄浦斯形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俄狄浦斯王的形象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首先,它告诉我们,面对命运的捉弄,我们要有勇敢和智慧去应对,不畏艰难,坚定前行。
其次,家庭关系的稳定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要珍视亲情,遵循伦理道德。
最后,悲剧的发生往往源于人性的弱点,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克制人性的弱点,追求自我完善。
俄狄浦斯王1

•
•
•
•
•
•
•
•
•
•
•
•
•
•
•
•
•
俄狄浦斯王1
俄狄浦斯王1
1、俄狄浦斯王形象分析--
正直诚实;独立意志和顽强毅力;为遵循高尚道德原则而反抗命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到底,对国家、对臣民高度负责,体现了雅典奴隶民主制繁荣时期的时代精神。
2、此剧中戏剧冲突(人与命运冲突)的思想意义--
肯定了人的独立意志,对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怀疑;
并没有否定命运;
表现出了一种事与愿违的思想,写出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受。
3、本剧的结构艺术--
“回顾式”的结构方式:在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落笔,起因和前
情则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法交代出来;
“发现”和“突变”:往事交代是剧情发展的必须,同时又是一个新的发现,这一发现随之引起剧情的“突变”。
《俄狄浦斯王》解读

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也许是世上最出名的乱伦故事,这要归功于维也纳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精神科医生。
他把这位悲剧英雄的名字变成了儿子对母亲的“欲望”的代名词。
弗洛伊德提出,人类普遍存在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还有对应的“恋父情结”,对后世的人文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6年上演的《俄狄浦斯王》剧照:俄狄浦斯在知道自己弑父娶母的真相后,用王后的胸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这些涉及亲子乱伦的“情结”令普通人无法接受,与此相关的“阉割焦虑”和“阴茎嫉妒”概念也让男孩女孩匪夷所思。
但很多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医生相信,孩子由于害怕同性父母的报复,而压抑了对异性父母的性爱想法——你要是不承认自己有这些想法,就会说你把乱伦的想法压抑到潜意识里头,没有过好“俄狄浦斯期”,怪不得现在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认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伪科学,因为这种理论似乎能解释一切,但又不可证伪,即无论怎么说都对,即使明明有与该理论相反的行为表现,都可以被它说成是支持它的。
实际上,科学研究早已搞清楚人类为什么要避免乱伦,大量证据揭示了家庭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而非乱伦的“情结”。
剧情回顾:悲催的俄狄浦斯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国王拉伊俄斯在儿子出生时曾得到警告,说他或许死于此子之手。
因此,这个男婴被遗弃在小山坡,双脚还被钉在一起——“俄狄浦斯”就是“肿胀的脚”之意。
他被牧羊人救走,后被科林斯国的国王收养,并视如己出。
俄狄浦斯不知自己是被领养的,所以当他听到自己将会杀死父亲,并会和母亲上床的预言时就离开了科林斯,开始独闯世界。
在一个三岔道口,他与一个老头发生争执并杀死了对方。
他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把底比斯城从一场瘟疫中解救出来,被立为王,并娶了守寡的王后伊俄卡斯忒。
然而,底比斯又遭遇了一场更严重的瘟疫。
神谕指示,只有把杀害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找到并加以惩罚,瘟疫才能消除。
俄狄浦斯去追查凶手,结果发现自己杀害了亲生父亲,还成了自己母亲的丈夫,生育了4个孩子。
俄狄浦斯王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俄狄浦斯王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是希腊传说中最早出现的神,是掌管命运的神。
他因杀父娶母而犯下滔天罪行,但却最终克服重重磨难获得胜利。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俄狄浦斯与父亲克吕墨涅和母亲厄瑞克忒忒之间的感情纠葛,赞扬了其勇敢面对错误的精神。
1、所谓“回头浪子”就是俄狄浦斯杀父娶母以后成为国王,统一了希腊。
但在故事中,命运没有向他露出丝毫笑脸。
他是个好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先后做了许多好事。
他勇敢机智,不信邪恶,多次挫败了以推翻他为目的的阴谋。
他也是个至情至性的人,十分痴情地爱着自己的母亲和妻子,甚至将她们升上天堂。
尽管如此,但他总还不能摆脱杀父娶母的痛苦与愤怒。
他不顾一切寻找克吕墨涅和他的儿子伊俄卡斯忒,结果又遇到了许多危险和坎坷。
后来他在别人的帮助下从科任托斯岛回国,发誓永远都不再回来。
最后他打算跳海自杀,因受到天神的阻止,才绝望地把儿子杀死并自杀。
2、关于俄狄浦斯的身世,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种意见认为,俄狄浦斯是克洛诺斯与瑞亚之子;另一种说法是说他是提坦神阿特拉斯与普勒俄涅之子。
但近年来经考证,俄狄浦斯确实有一个双生兄弟——同名的伊阿宋,是赫拉克剌斯之子,是天神宙斯与美狄亚之孙。
3、关于俄狄浦斯和伊俄卡斯忒之间的恋情,这是本篇作品的主要内容。
英雄少年俄狄浦斯和绝色美女伊俄卡斯忒相互爱慕,共同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但是,当他们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便各自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一方面,他们很快厌倦了这种虚假的幸福,想方设法来隐瞒和逃避真相;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背弃祖宗、破坏礼仪习俗的罪行感到深深的忏悔,决心赎罪。
于是,他们开始了长期的流浪生活。
3、关于俄狄浦斯和伊俄卡斯忒之间的恋情,我认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把俄狄浦斯看作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认为他只是依据本能进行活动;二是认为他的内心中有许多优良的传统、道德,只是由于混乱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冲动,才干出种种伤天害理的蠢事。
俄狄浦斯王戏剧赏析

俄狄浦斯王戏剧赏析《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被公认为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古希腊神话中的传奇人物俄狄浦斯为主角,展现了一个充满悲剧性命运的故事。
剧情围绕俄狄浦斯的命运展开。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和玛拉王后的儿子,由于一场预言,他被告知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为了逃避这个可怕的命运,俄狄浦斯离开了家乡底比斯,并在旅途中误杀了一个陌生人,不知道对方正是自己的父亲。
最终,他到达底比斯,并解救了这个被邪恶生物斯芬克斯困扰的城市。
因此,俄狄浦斯成为了底比斯的国王,并娶了玛拉王后为妻。
然而,悲剧的命运并没有离开俄狄浦斯。
多年过去后,底比斯陷入了一场瘟疫,国家民不聊生。
为了解救国家,俄狄浦斯决定调查真相并找到祸根。
他最终发现,自己就是国家不幸的源头,他不仅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还娶了自己的母亲为妻。
得知真相后,玛拉王后自杀,而俄狄浦斯则绝望地刺瞎了自己的眼睛,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痛苦的代价。
《俄狄浦斯王》的赏析主要体现在剧作的深度和复杂性上。
剧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他们的内心冲突和矛盾让观众产生共鸣。
剧作家索福克勒斯通过对命运的思考,探讨了道德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俄狄浦斯的命运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宿命论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剧中透露出的宿命论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引发了对人类自身命运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此外,《俄狄浦斯王》还通过悲剧的结构和冲突展示了剧作家的才华。
剧中的高潮迭起、悬念丛生,悲情的气氛贯穿始终,使观众对故事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剧作家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和探讨,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人类命运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法抗拒,还会思考自己的生活和道德选择。
总而言之,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具有深度和复杂性的戏剧作品。
通过对命运、道德和人性的思考,剧作家引发了观众对自身命运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剧作的结构和冲突展示了剧作家的才华,使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浅析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浅析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引言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表明了古希腊对“人”的深刻思考,逐步显示了人对自我的寻找。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人的最高的善是自我实现,运用人的本性能真实的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
因而“人”的观念的发展导致西方文学强调人的理智,人的尊严以及自由意志,要求人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传统的形成。
古希腊悲剧集中而全面的反映的了古希腊对“人”的观念的理解所嫩达到的高度。
从埃斯库罗斯《被俘的普罗米修斯》中对人的反抗性的张扬到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对反抗性的质疑。
显示了古希腊人对人类生存状态及其命运遭际的关注。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是最悲剧中的最典范的作品。
在作品里作者娴熟的运用“悲剧”细致入微的剖析希腊的现实,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内涵也随之变化了的希腊民主制。
索福克勒斯是民主制的维护者,对民主制有很深的感情,在《俄狄浦斯王》中他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渐趋衰落的时代。
人的悲剧1: 生存处境人的生存处境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可以选择的一些特定处境,如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称之为喜剧处境。
人处这些环境中,一旦感受到来自自身以外的威胁,人可以主动做出选择,尽量回避,以期趋利避害。
自然给忒拜城带来女妖(自然力的人化)和瘟疫,老王拉伊娥斯外出寻找神谕,以求改变生存处境,但这种寄希望于人之外力量的努力失败了,直到俄狄浦斯的到来,凭借人的智慧猜出斯芬科斯女妖的谜语,女妖羞愧自杀,忒拜城的喜剧处境才得以改变。
同样俄狄浦斯离开科任托斯也是处于对生存处境的选择。
另一类是人不能选择的,不管富有、贫穷、年少年老、大人物、小人物,没有人能够摆脱,没有人不受其制约和规范,如死亡、斗争、痛苦、罪责等,称之为悲剧处境。
俄狄浦斯面对神谕——弑父娶母(罪责),努力回避,企图超越,结果历经劫波,最终仍被命运嘲弄,几无立身之地。
忒拜人的宽恕行为(指老王的杀子以及老王被杀),目的是保持现有的和谐与安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起源:酒神祭祀 基本艺术成分: 戏剧成分(演员表演和人物对话) 抒情成分(歌队唱抒情诗)
二、原文阅读: 拉伊俄斯 (忒拜国王) 伊俄卡斯忒(忒拜王后) 俄狄浦斯 波吕玻斯(科任托斯国王) 牧羊人 先知 科任托斯的信使 斯芬克斯
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源于父亲的罪孽
德尔斐神谕: “拉伊俄斯,拉布达科斯的儿子!你会有一个儿 子。可是你要知道,命运之神规定,你将死在他 的手里。这是克洛诺斯之子宙斯的意愿。他听信 了珀罗普斯的诅咒,说你抢去了他的儿子。”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
《俄狄浦斯王》
一、作者简介: 索福克勒斯(前496年-前406年)
生活在雅典奴隶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 一共写过 120多 部剧本 ,得过24次奖,现存完整的剧本7部: 《埃阿斯》、《 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王》、《埃勒克 特拉》、《特拉基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俄狄 浦斯在科洛诺斯》。
其次,它展示了精致的艺术结构。 情节的整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
★悬念 谁是凶手? →他如何成为凶手? 断点——重要信息被延宕 叙述策略——误导观众的判断 → 在感情上远离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不是英雄 在主观判断上远离事实———俄狄浦斯不可能是凶手 → 伦理判断的矛盾
俄狄浦斯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凶手? 他是怎么样成为一个杀父娶母、天理不容的罪人 的?
为什么采用追溯手法? 戏剧的特点: 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上展示复杂纷繁人生画面 时间:大幅度跨越性 空间:高频率转化性
《俄狄浦斯王》描写的故事 在时间上,前后历经数十年; 在空间上,从忒拜城到科任托斯后又转回忒拜城; 情节: 神谕,弃婴,拾孤,抚养,出走,杀父娶母, 追查凶手,真相大白,自我放逐
主要矛盾冲突 :俄狄浦斯的行动
们,破坏城邦吗? 忒:我不愿使自己苦恼,也不愿使你苦恼。为什么还要白费唇舌追问呢?
你不会从我嘴里知道秘密的。 俄:坏透了的东西,你的脾气跟石头一样!你不告诉我们吗?你是这样心
硬,这样顽强吗? 忒:你怪我脾气坏,却不明白你“自己的”同你住在一起,只知道挑我的毛病。
你骂我瞎子,可是我告诉你,你虽然有眼也看不见你的灾 难,看不见你住在哪里,和什么人同居。你知道你是从什么 根里长出来的吗?你不知道,你是你已死的和活着的亲属的 仇人;你父母的诅咒会左右的鞭打着你,可怕的向你追来, 把你赶出这地方;你现在虽然看得见,可是到了那时候,你 眼前只是一片黑暗。等你发觉了你的婚姻——在平安的航行 之后,你在家里驶进了险恶的港口——那时候,哪一个收容 所没有你的哭声?喀泰戎山上哪一处没有你的回音?你猜想 不到那无穷无尽的灾难,它会使你和你自己的身分平等,使
--第四场:科任托斯报信人与底比斯的牧羊人对质,终致真 相大白。
--退场:伊俄卡斯忒自缢身死,俄狄浦斯自我放逐。
拉伊俄斯
伊俄卡斯忒
(忒拜国王)
(忒拜王后)
【父子】↕
↕【母子、夫妻】
俄狄浦斯
↕【养父子】
波吕玻斯
(科任托斯国王)
三、作品分析 (一)艺术特点 首先,它成功刻画了悲剧性性格与一出命运悲剧。 俄狄浦斯在与宿命式的命运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悲 剧性性格 —— “命运悲剧”
悲剧题材:人类的危机,强调个人可以反抗命运。 主人公:忍受痛苦并与命运斗争的活生生的人物。
二、背景知识 古希腊悲剧 什么是悲剧?
亚里士多德《诗学》: 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 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自作自受” 命运的“必然性” 一种关于命运的直观表现 自身的命运与选择
——中心悬念 王后和俄狄浦斯的追溯 俄狄浦斯当真就是杀父娶母的罪人吗? 报信人的追溯:“你和波吕玻斯没有血缘关系”! 牧人的追溯 全剧的悬念终于被揭开
★独特的悬念模式 “卓越文学不是要引起关于‘什么’的悬念,而 是要引起关于‘怎么’的悬念”
“突变”和“发现” 突变:出乎意料之外的转变,“事与愿违”,效 果与动机刚好相反。
悬念的形成和揭晓、再形成和再揭晓 ——明暗双线 明线:俄狄浦斯追查凶手 暗线:俄狄浦斯追查身世 双线交汇——水落石出 暗线造成的结果→忒拜城的天灾→明线开始的原因
台词的玄机
双关 反讽
“定将过着悲惨不幸的生活” “假如他是我家里的人,我愿忍受我刚才加在别 人身上的诅咒” “不论杀他的凶手是谁,也会用同样的毒手来对 付我的”
忒:哎呀,聪明没有用处的时候,做一个聪明人真是可怕呀!这道理我 明白,可是忘记了;要不然,我就不会来。
俄:怎么?你一来就这么懊丧。 忒:让我回家吧;你答应我,你容易对付过去,我也容易对付过去。 俄:你有话不说;你的语气不对头,对养育你的城邦不友好。 忒:因为我看你的话说得不合时宜;所以我才不说,免得分担你的祸事。 俄:你要是知道这秘密,看在天神面上,不要走,我们全都跪下来求你。 忒:你们都不知道。我不暴露我的痛苦——也是免得暴露你的。 俄:你说什么?你明明知道这秘密,却不告诉我们,岂不是有意出卖我
你和自己的儿女成为平辈。
最后,这部作品开创了“倒叙型”叙事方式的先河。 西方叙事文学的经典叙事模式
引导悬念走向结局的线索:追溯
“追溯式”的结构特点:剧本不是按照事件发展的 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剧情,而是在事件已经 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临近高潮的那一刻落笔,事 件的起因和前情则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用回顾 和倒叙的方法交代出来。
情节结构
--进场:忒拜城邦遭瘟疫,神示找出杀死先王拉伊俄斯的凶手 方可免灾;
--第一场:先知说出真情,引出国王俄狄浦斯与王后之弟克 瑞翁之间的矛盾;
--第二场:王后伊俄卡斯忒出面调解俄、克矛盾,谓神示不 灵,举例先王拉伊俄斯之死;
--第三场:科任托斯报信人,言国王玻吕波斯已死,俄可回 去继承王位,说出俄狄浦斯身世;
追溯的导火索—— 预言家特瑞西阿斯:“你知道你是从什么根里生 长出来的吗?”
“谁的被害和丈夫的 音容笑貌 俄狄浦斯的追溯:身世,流亡,与一位老人的争执 科任托斯报信人的追溯:并非波吕玻斯国王亲生 牧人的追溯 神谕实现,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