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世说新语

合集下载

古诗世说新语两则翻译赏析

古诗世说新语两则翻译赏析

古诗世说新语两则翻译赏析文言文《世说新语两则》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5)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因:凭,凭借(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orG的妻子。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11)欣然:高兴。

(12)未若:不如比作。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安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德行第一一陈仲举礼贤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⑥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

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

辔(pi):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

式,同"轼",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

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

闾:里巷的门。

「译文」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薄说:"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

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二鄙吝复生周子居①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注释」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

已复:竟然。

「译文」周子居(周乘)经常说:"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世说新语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翻译及原文世说新语10篇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寔(东汉时期官员、名士)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到了中午,朋友没有来,陈寔于是独自出行了,走之后,朋友才赶到。

当时陈寔的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

”那位朋友非常生气,说:“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家父约定中午走,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

”那位朋友听了十分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连看也不看一眼。

2、原文: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

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

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译文:夏侯泰初(即夏侯玄)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

一次,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母面前喝酒,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径自进入厅堂之内。

夏侯玄于是站起身来说:“可以与人以礼相交,不可以违礼杂处。

”3、原文: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峙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

”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译文:和峤(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被晋武帝司马炎所器重,司马炎曾对和峤说:“太子近来似乎有所长进了,你可以去看看。

”和峤回来后,武帝问他怎么样,和峤回答说:“太子的资质同以前一样。

”4、原文:山公大儿着短帢,车中倚。

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

时论乃云胜山公。

译文:山涛的大儿子山允戴着一顶便帽,靠在车边。

晋武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他推辞,就出来问儿子的意见,他儿子不肯去。

世说新语两则的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的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的原文及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一《咏雪》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

俄而雪骤(4),公欣然(5)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6)曰:“撒盐空中差可拟(7)。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9),左将军王凝之(10)妻也。

《咏雪》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迅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咏雪》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大学语文《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大学语文《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刘义庆。

【言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

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译文: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

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

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只顾喝,不行礼。

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

【文学】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秘公一见。

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译文:钟会撰著《四本论》刚刚完成,很想让嵇康看一看。

便揣在怀里,揣好以后,又怕嵇康质疑问难,揣着不敢拿出,走到门外远远地扔进去,便转身急急忙忙地跑了。

文学帝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刑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就要动用死刑。

曹植应声便作成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听了深感惭愧。

【任诞】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译文: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斜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世说新语三则翻译

世说新语三则翻译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
道旁李树 王戎七岁的时候,与很多小孩一起玩,看见路边李树结的果实很多,把树枝压弯了。小孩们都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怎么不跑过去摘,他说:“树长在路边但是却还有很多果实,肯定是苦的”。取来尝一尝,果然是这样。
复裈 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袄,是他母亲殷夫人亲手做的,做时叫康伯拿着熨斗取暖。母亲告诉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随着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已经够了,不须要夹裤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他母亲听了非常惊奇,知道他将来准是个治国的人才。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翻译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翻译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翻译《世说新语》二则其一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二则其一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世说新语》二则其二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其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世说新语》及翻译讲解

《世说新语》及翻译讲解

《世说新语》及翻译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

辄:立即;就。

②疑:迟疑;犹豫不决。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译文】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

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

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

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2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②于是敕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④。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⑤。

”【注释】①钟毓(yù)、钟会:是兄弟俩。

钟毓,字稚叔,小时候就很机灵,十四岁任散骑侍郎,后升至车骑将军。

钟会,字士季,小时也很聪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后累迁镇西将军、司徒,因谋划反帝室,被杀。

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钟繇(yáo):任相国职。

③敕(chì):皇帝的命令。

④战战惶惶:害怕得发抖。

浆:凡较浓的液体都可叫做浆。

按:惶、浆二字押韵。

⑤战战栗栗:害怕得发抖。

按:栗、出二字亦押韵。

【译文】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

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3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原文: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
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译文】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三个人年岁相仿,嵇康最小,
山涛最大。

参与交游的人还有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邪的王戎。

七人常在竹林下聚会,纵情饮酒,所以世人称他们为" 竹林七贤"。

3
原文: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
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

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便引酒进肉,魄然已醉矣。

【译文】刘伶患酒病,口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

妻子把酒倒掉,把装
酒的家什也毁了,哭着劝告他说:“您喝得太过分了,这不是保养身体的办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

不过我自己不能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发誓才能戒掉啊。

你该赶快准备酒肉。

”他妻子说:“遵命。

”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祷告、发誓。

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我刘伶,靠喝酒出名;一喝就十斗,五斗除酒病。

妇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

”说完就拿过酒肉吃喝,一会儿就又喝得醉醇醇地倒下了。

4
原文: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

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
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

故终日共饮而醉。


【译文】刘公荣和别人一起喝酒,不论身分地位,也和不三不四的人混杂在
一起,有人因此指责他。

他回答说,“比我刘公荣强的人,我不能不和他喝。

不如我刘公荣的人,我也不能不和他喝。

和我一样的人,我刘公荣又不能不和他喝。

所以只有整天一块儿喝得大醉”。

5
原文: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译文】步兵校尉的位置空着,步兵厨营里还储存着几百斛酒,阮籍就请求
调去做步兵校尉。

6
原文:刘伶恒纵酒放达,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诸君何为入我褌中!”
【译文】刘伶常常纵酒放任,有时脱去衣服,赤身裸体地呆在屋子里。

有人
看到后就讥笑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屋,把房屋当作衣裤,你们怎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了!”
7
原文: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

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译文】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

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8
原文: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译文】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肆卖酒。

阮籍和安丰侯王戎常常
到这家妇人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

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46
原文: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
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译文】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

有人问他:
“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47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夜里下大雪,他睡醒来,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

张望四方,一片洁白,于是起来走来走去,朗诵左思的《招隐》诗。

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那里去。

船行了一夜才到达,他走到戴家门口,却没进去,原路返回。

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49
原文: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
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

客主不交一言。

【译文】王子猷坐船进京,还停泊在码头上,没有上岸。

过去听说过桓子野
擅长吹笛子,可是并不认识他。

这时正碰上桓子野从岸上经过,王子猷在船中,听到有个认识桓子野的客人说,那是桓子野。

王子猷便派人替自己传个话给桓子野,说:“听说您擅长吹笛子,试为我奏一曲。

”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一向听到过王子猷的名声,立刻就掉头下车,上船坐在交椅上,为王子猷吹了三支曲子。

吹奏完毕,就上车走了。

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