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格栅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Q 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或沉淀池的溢流率), A 用q表示。
理 想 沉 淀 池 示 意 图
由上式可看出,理想沉淀池中: ①表面水力负荷q与颗粒沉降速度u0数值上相同; ②它们的物理概念不同:u的单位m/h,q单位m3/ m2·h,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表面积的沉淀池的 流量。
思考题:(P79书)第1、3题。 补充: 1、什么是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或沉淀池的溢流率? 2、列举沉淀池的主要应用? 3、格栅、筛网的作用是什么?
1.8 设每一分格2个贮砂斗, V1 0.3m 3 每个砂斗容积为 3 2
(5)贮砂斗各部分尺寸计算
设贮砂斗底宽b1=0.5m;上口宽b2=1.25m,斗壁与水 平面倾角为60°;则贮砂斗高度 ` 2h3 1.25 0.5 b2 b1 h 3 tg60 0.65m tg60 2 贮砂斗容积V1:
b ――相邻贮砂斗斗顶宽度,取200mm。
(7)池总高度h h=h1+h2+h3 式中:h1--超高,m; h3--贮砂室高度,m。 (8)核算最小流速 vmin Qmin vmin n1 Amin 式中: Qmin--设计最小流量,m3/s n1--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 Amin--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的过水断面面积,m2。
4.格栅长度L: L=L1+L2+1.0+0.5+H1/tga(m) 式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m; L1=(b-b1)/2tga1 其中:b1--进水渠道宽度,m;H1--格栅前渠道深度,m 。 a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a1=20; L2--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位长度,一般 L5、每日栅渣量W: 2=0.5L1;
1、格栅间隙数量n:
水污染格栅设计范文

水污染格栅设计范文首先,水流量是水污染格栅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水流量的大小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流量的大小决定了格栅的尺寸和设计参数。
例如,对于大型的水处理厂,水流量可能会很大,因此格栅的尺寸需要更大,并且需要更强大的杂质过滤能力。
而对于小型的池塘或水池,水流量相对较小,因此格栅的尺寸可以适当减小。
其次,水污染格栅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杂质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杂质对格栅的设计和过滤效果有不同的要求。
常见的杂质类型包括悬浮物、泥沙和生物质等。
对于悬浮物和泥沙,格栅需要具备较高的过滤能力和较小的孔径,以保证杂质的有效过滤。
而对于生物质,除了过滤能力外,格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生物附着性能,以便生物质能够附着在格栅上形成生物膜,从而提高水质处理效果。
另外,水污染格栅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水质要求。
不同的水质要求决定了格栅的设计和使用方式。
例如,对于要求较高的水质处理,格栅的设计需要更精细,孔隙度更小,以确保杂质的有效过滤。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水质要求,例如对油污的处理,格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油水分离功能,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在水污染格栅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格栅的清洗方式和频率、杂质的储存和处理方式等。
清洗格栅的方式可以有手动清理、自动清洗和水冲洗等多种方式,具体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而杂质的储存和处理方式可以有固化处理、沉淀处理和分类处理等多种方式,具体选择要根据杂质的类型和用途来确定。
综上所述,水污染格栅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水流量、杂质类型和水质要求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格栅的尺寸、孔隙度和使用方式等参数。
只有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满足实际需求的水污染格栅。
格栅坝作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格栅坝作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格栅坝作为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其具有重要的过滤和截污功能,广泛应用于水库、河道和污水处理厂等领域。
格栅坝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格栅来阻拦水流中的大颗粒物、漂浮物和悬浮物,起到过滤和拦污的作用,保护水库水质、减轻河道污染,同时也可用于调节水流量和维护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格栅坝的定义、结构、作用原理,探讨其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格栅坝的相关知识,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的总体概述。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文章的主要部分和各个部分的关系,以及主要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分工。
在这篇关于格栅坝作用原理的文章中,文章结构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主要介绍了格栅坝的定义、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结论部分则对格栅坝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文章结构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整篇文章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知识。
1.3 目的格栅坝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格栅坝的作用原理,希望通过对其结构和特点的介绍,让读者更加全面了解格栅坝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分析格栅坝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水利工程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终旨在促进格栅坝在水利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2.正文2.1 格栅坝的定义和历史发展格栅坝,又称格栅闸,是一种常用于水利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
它的主要作用是拦截固体废弃物和漂浮物,防止它们进入下游水库或水厂,保护水源的安全和净化水质。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姓名:学号:专业:序号: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基本资料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第三章处理构筑物设计第一节格栅间和泵房第二节平流式沉砂池第三节初沉池第四节曝气池第五节二沉池第四章主要设备说明第五章污水厂总体布置第一节主要构筑物与附属建筑物第二节污水厂平面布置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工艺单元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的确定,各单体构筑物的工艺设计。
2.将污水处理厂各处理构筑物和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图精确地画在图纸上,将各处理构筑物的各个节点的构造尺寸都在图纸中表示出了。
3.污水处理厂的竖向布置和高程计算。
第二节基本资料1.厂址地形:平均地面坡度为0.30‰~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m,南北长280m。
2. 污水厂地势基本平坦,地面标高约为19.8m(采用黄海系标高)。
进水管管径为1.8m,进水管管底标高为14.8m。
3. 污水水量与水质污水处理水量:变化系数:Kz=1.24.污水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为居民生活污水,少量为工业废水与其他污水。
5.气象与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东风;气温:最冷月平均为-3.5℃;最热月平均为:32.5℃;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7.6℃,最大冻土深度为0.18m;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6. 进水水量与水质进水水量:18×104m3/d污水水质:CODcr 250mg/L,BOD125mg/L,SS 200mg/L,氨氮20mg/L。
57. 处理要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BOD大于16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50%。
B、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水污染 格栅

水污染控制工程格栅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作用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称为污水的物理处理,物理处理可以单独使用,与生物处理或化学处理联合使用时又可称一级处理或初级处理。
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去除的主要对象是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格栅是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之一。
一、概述1.概念格栅是一种简单的过滤装置,栅格由一组或数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塑料齿钩或金属筛网、框架及相关装置组成。
2.安装位置格栅一般倾斜安装在污水流经的渠道内,或在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取水口的进口端。
3.格栅的作用格栅用来截留污水中叫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木片、布条、塑料制品等,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4.栅格的分类⑴按栅条间距分类粗格栅(间距为40~100mm)中格栅(间距为10~40mm)细格栅(间距为3~10mm)表示方法:PGA-B×L-d平面格栅A型, 宽度, mm、长度, mm、间隙, mm例: A型, B=800 mm, L=1000 mm; d=50 mmPGA-800×1000-50⑵按格栅的不同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与曲面格栅两类,同时,平面和曲面栅格都可做成粗、中、细三种。
平面栅格由栅条与框架组成,基本参数与尺寸包括宽度B、长度L、栅条间隙b,可根据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进口尺寸、水泵型号等参数选用不同的数值。
曲面格栅又可分为固定曲面格栅和旋转鼓式格栅两种,曲面格栅可采用水力浆板清渣、电动旋转齿耙清渣,或旋转鼓桶用穿孔冲洗水管冲渣。
(3) 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两种。
处理流量小或所能截留的污染物量较少时,可采用人工清渣的格栅。
这类格栅是用直钢条制成,为了便于人工清渣作业,避免清渣过程中栅渣回落水中,格栅安装角度一般与水平面成30~60度,倾较小时,清渣时较省力,栅渣不易回落,但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
人工格栅还常作为机械清渣的备用格栅。
污水处理格栅设计

H=1.26+0.3+0.126=1.686m
(4)格栅的总长度L
设进水渠内流速为v进=0.85m/s在0.4-0.9m/s符合 要求。 B1=Qmax/v进*h=2.083/(0.85*1.26) =1.94m α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一般α1=20°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L1 L1=B-B1/2tanα1=(2.3-1.94)/2*tan20° =0.49m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格栅
第一组
概述
格栅是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
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 进水泵站及水井的进口处,或取水口的进 口端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杂质。 作用: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 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 常运行。
格栅的设计要点
格栅的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1)污水处理水量为15万m3/d
(2)污水流量总变化系统数取1.2
2、设计计算 (1)格栅槽总宽 bhv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α——格栅倾角,(°),取α=60°; b—— 栅条间隙,取b=0.02m n—— 栅条间隙数,个; h—— 栅前水深,m, v—— 过栅流速,m/s,取1.0m/s。
最大设计流量 Qmax =1.5*105*1.2/(24*60*60)
=2.083m3/s 栅前水深 h=1800mm*0.7=1.26m
格栅间隙数 n=2.083*√sin60/(0.02*1.26*1.0)
格栅槽总宽度
B=S(n-1)+b*n
式中:B-格栅槽宽度,m; s-栅条宽度,m;取s=0.01m
=77(个)
B=0.01*(77-1)+0.02*77 =2.3m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地下水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是必不可少的任务,而渗透反应格栅技术就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本文将对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和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的原理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是通过在地下水污染源区域地下安装一定规格的可渗透反应格栅,以将格栅内的处理液体通过渗流作用与污染物进行反应,并将合格的处理液体排出地下,达到治理和修复地下水污染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包括反应区域的建设、处理液体的注入和排出、反应液循环、水质监测等步骤。
二、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的操作步骤1.污染源区域调查和规划:首先需要对污染源区域进行调查和规划,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和范围,并设计反应格栅的布置方式。
2.格栅建设:按照设计方案在地下挖掘坑道,然后在坑道中安装格栅,格栅一般由钢筋和过滤材料构成,确保水能够渗透进入格栅内部。
3.处理液体的注入和排出:将处理液体通过注入井注入到反应格栅中,待处理液体渗入格栅内与污染物反应后,可通过排出井将处理液体排出。
4.反应液循环:通过控制注入和排出的速度,使处理液体在格栅内循环,以增加与污染物的接触时间,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5.水质监测:定期对地下水进行水质监测,了解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估治理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三、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的应用范围1.地下污染源区域:如化工厂、矿山、加油站等地下储罐泄漏引起的污染。
2.地下沉积物:地下沉积物中存在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3.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补给区存在的污染物,如农药、化肥等。
4.地下水保护区:为了预防地下水受污染,可在地下水保护区的出水口处安装反应格栅,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四、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的优势和注意事项1.优势: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相对低、治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对于一些小范围和轻度污染的地下水污染场景非常适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格栅

(2)过栅水头损失
阻力系数
(
s
)
4 3
b
h2 h0 k
h0
v2 2g
sin
k
式中:h0-计算水头损失,m; v-污水流经格栅的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m/s2; k-考虑到由于格栅受污染物堵塞
后,格栅阻力增大的系数,一般采用 k=3。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格栅
第一组
概述
格栅是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
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 进水泵站及水井的进口处,或取水口的进 口端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杂质。
作用: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 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 常运行。
格栅的设计要点
1、应设计成平面型,倾斜安装机械格栅,所以要求 每日栅渣量要大于0.2m3
H=1.26+0.3+0.126=1.686m
(4)格栅的总长度L
设进水渠内流速为v进=0.85m/s在0.4-0.9m/s符 合要求。
B1=Qmax/v进*h=2.083/(0.85*1.26) =1.94m
α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一般α1=20°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L1
L1=B-B1/2tanα1=(2.3-1.94)/2*tan20°
格栅的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1)污水处理水量为15万m3/d
(2)污水流量总变化系统数取1.2
2、设计计算
(1)格栅槽总宽度B
格栅间隙数量
n Qmax sin bhv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α——格栅倾角,(°),取α=60°; b—— 栅条间隙,取b=0.02m n—— 栅条间隙数,个; h—— 栅前水深,m, v—— 过栅流速,m/s,取1.0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格栅种类选择
选用机械格栅。 机械格栅是安装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处的一种集拦污、清污于一 体的机械设备。较之传统的人工清污方式,效率高,安全性高,避免 人身事故的发生。回转式机械格栅是集拦污栅和清污机于一体的连续 清污装置。以拦污栅为基础,通过绕栅回转链条将清污齿耙驱动,实 现拦污及清清目的。可实现连续清污,全过水断面清污。清污效率 高。栅体过梁支撑于混凝土基础之上,使清污机整机运行平稳,工作 可靠。齿耙插入栅条一定深度,把附着在栅条上的污物带到清污机顶 部,完成翻转卸污动作,保持过水断面清洁无污物。牵引链条一般为 全不锈钢材质保证水下工作无锈蚀,免维护。防腐方案为喷砂除锈 +环氧富锌底漆+氯化橡胶中间漆+氯化橡胶面漆封闭,其保护能力一 般要求在15年以上。 移动式格栅除污机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水上部分机架采用钢轮 设置在平行的钢轨上,通过行走机构与传动部分进行水平移动。工作 时在格栅一端先工作,驱动卷扬机构带动耙斗沿水下并列组合的栅条 自动定位,并下行至槽底,当第一宽度完成捞污处理后,行走机构将 机架移至第二工作点,进行捞污,直至完成整个槽宽。
(5) 格栅尺寸B、H参见设备说明书,宜选中间值
图1 ..4 待处理污水的各项指标及出水指标要求 (1) 待处理污水:处理水量 14×104m3/d;
CODCr
450 mg/L
BOD5
200 mg/L
SS
250 mg/L
(2) 处理后污水: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CODcr≦70mg/L; BOD5≦20 mg/L;SS≦30 mg/L
(3.4)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
(3.5)
(3.6)
(3.7) 式中,h2—— 设计水头损失,m;
h0—— 计算水头损失,m; g —— 重力加速度,m/s2,取g=9.8m/s2; k —— 系数,格栅受污泥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 用3; ——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可按手册提供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系数 计算。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则:; (3)栅后槽总高度H,m; 设栅前渠道超高h1=0.3m
(3.1)
b ——栅条间隙,m,取b=0.02m;
n ——栅条间隙数,个;
h ——栅前水深,m,取h=0.7m;
v ——过栅流速,m/s,取0.9m/s。
格栅设两组,一用一备。
则(个);
栅条数n-1=56-1=55(条)
栅槽宽度(B)
栅槽宽度一般比格栅宽0.4m;设栅条宽度s=10mm=0.01m,选用矩形断
3 处理构筑物设计——格栅设计 3.1 格栅种类选择 3.2 格栅设计计算
结论 参考文献
1总 论
1.1 污水处理的必要性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紧张 和污水排放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加重了对环 境的污染。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新政策下,环境保护已受到各级政府和 全国人民的重视,对污水进行彻底的治理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 重要性越来越大,高效节能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已能为国民经济处理的必要性 1.2 设计任务和内容 1.3 基本资料 1.3.1 格栅的作用 1.3.2 格栅的种类 1.3.3 格栅的工艺参数 1.3.4 待处理污水的各项指标及出水指标要求
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1 污水处理方法 2.1.1 基本原理及优点 2.1.2 存在问题 2.2 处理工艺流程
面栅条。
B=s(n-1)+bn+0.2
(3.2)
则B=s(n-1)+bn+0.2=0.01×(56-1)+56×0.02+0.4=2.07m
(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 设进水渠宽B1=1.8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20°进水渠道内的流速 为0.7m/s;
(3.3)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
中使用较多。
(5)按构造特点不同分类:抓扒格栅、循环式格栅、弧形格栅、回 转式格栅、转鼓式格栅和阶梯式格栅。
1.3.3 格栅的工艺参数 (1)型式:平面型,倾斜安装机械格栅。(图1) (2)城市排水系统为暗管系统,且有中途泵站,仅在泵前格栅间设计 中格栅。 (3)格栅过栅流速不宜小于0.6m/s,不宜大于1.5m/s. (4)栅前水深应与入厂污水管规格(DN1800mm)相适应。
3.2 格栅设计计算
3.2.1 已知条件 日设计流量为q=14×104m3/d;
城市污水处理最大流量为Qmax=1.62m/s; 求格栅各部分尺寸。
3.2.2 设计计算
(1)栅槽宽度B
栅条的间隙数(n)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取1.94m3/s; α ——格栅倾角,(°),取α=60°;
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1 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
2.1.1基本原理及优点 液流有回流的推流式。初次沉淀后的废水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
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大约曝气6小时,进水与回流污泥通过扩散曝 气或机械曝气作用进行混合。流动过程中,有机物经过吸附、絮凝和 氧化作用等作用被去除。一般地,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在二沉池沉 淀后,沉淀池内的活性污泥以进水量的25~50%返回曝气池(即污泥 回流比为25~50%)。这种方法常用于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对冲击 负荷很敏感。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达85~95%。
计算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比较多,做得也不是很细致。有些公式因为 数据不足没有能够使用上,还有一些经验参数的选取也没有实际的经验 作为指导。相信以后参加工作之后,积累了经验,能更好地掌握。
最后是制图方面。这也从一方面检验了我们工程制图的能力,包括 三视图的画法,空间想象能力和平面布置能力,这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 考验。这也是我认为本设计中最需要时间的一项工作,这一点是真正将 理论运用到实践的一点,因为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停留在能不能用,而 要上升至好不好用的方面。这也是今后工作中要贯穿的主要职责。
1.2 设计任务和内容
(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 (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的工艺计算; (3)完成格栅三视图
1.3 基本资料
1.3.1 格栅的作用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格栅柜和清渣耙三部分组
成,安装在污水处理厂的端部。格栅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染物 拦截出来,否则这些大块污染物将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格 栅上的拦截物成为栅渣,其中包括十种杂物,大至腐尸,小至树杈、木 料、塑料袋、破布条、碎砖石块、瓶盖、尼龙绳等均能在栅渣中发现。
有机污染物在曝气池内的降解,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 段代谢的完整过程,活性污泥也经历了一个从池端的对数增长,经减 速增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呼吸期的完全生长周期。
2.1.2存在问题: (1)曝气池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高,好氧速度也高,为了避免由
于缺氧形成厌氧状态,进水有机物负荷不宜过高。为达到一定的去污 能力,需要曝气池容积大,占用的土地较多,基建费用高;
我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格栅方面的设计,包括对格栅的选取,对格栅 宽度、格栅的水头损失、栅后槽总高度、栅槽总长度和每日栅渣量的计 算。
通过这几天的设计,是我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又有了在理论课 上感受不到的新的认识,理论课上,我们只是接受课本上给的数据和公 式进行习题的解答,没有机会自主的选择数据以及认识到公式及数据是 怎么来的,而在课程设计中就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从型号,大小等各 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自主的选择,有时需要反反复复的进行验证才能 得到一个最优的方案,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一个数据的获得并不是那 么容易,这是在理论课上永远得不到的经验,所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是十分重要的,实践需要理论作支持,理论需要实践来巩固,;两者 有机的结合,才会使一科的知识真正学扎实,学透。
(3.8) 则:==
(4)栅槽总长度L,m (3.9)
式中——为栅前渠道深,; 则:
(5)每日栅渣量W;
(3.10)
W1—— 栅渣量,m3/(103m3污水) 设栅渣量为每1000m3污水产0.09m3 。
则每日栅渣量: =14 m3/d>0.2m3/d
结论
为期十天的课程设计将要结束了。在这两周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 多,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感受良多,获益匪浅。
(2)好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而供氧速度难于与其相吻合、适 应,在池前段可能出现好氧速度高于供氧速度的现象,池后段又可能 出现溶解氧过剩的现象,对此,采用渐减供氧放式,可一定程度上解 决这些问题;
(3)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
水量变化的影响。
2.2 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格栅→污水泵房→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 池→出水
格栅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1)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比选,并对工艺构筑物选型做说明; (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的工艺计算; (3)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4)绘制主要构筑物图纸。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确定合理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对所选择工艺构筑物选 型做适当说明;
(2)确定主要处理构筑物格栅的尺寸,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3)绘制主要处理构筑物格栅的设计图纸。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 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 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 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 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 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 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 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