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保守治疗及观察

合集下载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及护理观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及护理观察
2 治 疗方法
两组 均禁 食 , 置 胃管持续 胃肠 减 压。建 立静 脉 营养 放 支持 , 并通过全静脉营养来补充患者 的能量 , 维持水 电解 质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观察组于术后排气 当天加用 中药胃管注入。用大承气汤加减 ( 大黄 1g 芒硝 3 、 5、 g 枳实 lg厚 朴 1g 桃 仁 1g 红 花 5 、 胡索 1g , 煎取 汁 O、 0、 0、 g延 5 )水 l0 5 m , 液温 度 为 3 c 4 ℃ 。患者 左 侧 卧位 , 0 —10 L 药 9l 1 C~ 放 平床头, 将药液从 胃管注入 , 闭管 1 2 , ~ h每天 2 5 7 次, ~ 天 为一疗程 。 3 护理方法 心理 护理 。手 术后 出 现早期 肠 炎 , 患者认 为 是病 情恶 化 , 不 同程度 的焦虑 、 多有 忧伤 、 观 、 望 的心理 。因此 , 悲 绝 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 , 主动与其进行沟通 , 了解其 心理状 况 , 宣教 指 导 , 进行 以解除 恐惧 , 时介 绍成 同 功病 例 , 立战胜疾 病 的信 心 。 以树 病 情观察 。观察 患者 的生命 体 征 , 胀 、 痛 的 变化 。 腹 腹 如 出现剧 烈 的腹胀 、 痛 、 色苍 白、 率增 快 、 腹 面 心 血压 下 降
6 讨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PS O 是指发生在腹部手术 E IB ) 后早期 的 炎性 肠梗 阻 , 发 生于 手 术后 1 3周 。由 于 多 ~ 大多是腹 腔 内广 泛炎症 导致 的炎性 肠梗 阻 , 强行 分离 势 如 必造成 多处肠 破 裂 , 加 术 后 肠 瘘 的危 险 。因此 , 多数 增 大 学者倾 向于先行 保守 治疗 。 中医认 为 , 病 是 由于脏 腑 功能失 调 、 道阻塞不 通 、 本 肠 气机不 利 、 血瘀滞 而发 。大承 气 汤能 显著增 加 肠道 蠕 气 J

胃肠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胃肠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导致患者发生肠梗阻 的 原 因 既 有 机 械 因 素 ,也 有 肠 动 力 障 碍因素 。 本病患 者 在 临 床 表 现 、 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与其它 肠梗阻具 有 明 显 不 同 。 我 院 自 2 0 0 8 年 7 月 -2 0 1 2年8月 发生 术 后 炎 性 肠 梗 阻 3 开展的腹部手术病例中 , 7例经过保 守治疗后治愈 。 该 病 如 果 处 理 不 当 或 误 诊 误 治 , 可导致肠 瘘或短肠综合征的发生 。 为探 讨 其 诊 断 、 治 疗 方 法, 对上述 我院收集的 4 0 病例做回顾性总结分析 。
术后早期炎 性肠梗阻即患者在腹部手术后 1~3 周 的 时间范围内 , 由于 既 往 腹 部 手 术 创 伤 及 患 者 腹 腔 内 炎 症 等 相关原因导致 的 患 者 发 生 肠 道 粘 连 梗 阻 。 临 床 统 计 显 示 ,
[] 该病的发病率为 0. 6 9% ~1 4% 1 。 腹部手术创伤是指手术 2] 。 广泛分离 患 者 的 肠 管 , 导 致 患 者 肠 管 发 生 损 伤 及 粘 连[
及蠕动波 , 听不到金属音或气 过 水 音 , 而机械性肠梗阻患者 腹部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 肠 鸣 音 亢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院 收 集 的 4 0例胃肠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 , , 中 男2 年龄 3 平均4 4例 女 1 6例, 1~6 2岁, 1 岁。患 者 的 主要临床症状是 : 腹痛 3 呕吐 2 腹胀 3 肛门停 8例, 2例, 2例, 止排气 排 便 2 还 有 水、 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 4 例。此 外, 紊乱 。 遇 有 绞 窄 性 梗 阻 、 肠 坏 死, 患 者 可 出 现 休 克、 腹膜炎 和胃肠出血 等 症 状 。X 线 腹 部 平 片 检 查 : 肠 胀 气、 积液3 4 例; 有液平面 3 均可见肠壁增厚 , 肠 2例。行 C T 检查 3 7例: 袢成团 。 症状发生的 时 间 多 在 术 后 2 周 左 右 。3 例 患 者 因 急性并发症而 2 次手术治疗 , 术 后 梗 阻 症 状 稍 有 改 善, 继续 保守治疗 , 随访 6 个月没再复发 。 1. 2 方法 我院收 集 的 4 禁 食、 持续性胃肠 0 例 患 者 术 后 均 采 用: 抗炎消肿等 治 疗 。 通 过 X 线 腹 部 平 片 及 患 者 的 临 床 减压 、 表现观察患者的排气 、 排便等 胃 肠 道 蠕 动 功 能 的 状 况 , 了解 胃肠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 阻 的 临 床 表 现 。 同 时 密 切 观 察

术后早期急性炎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早期急性炎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维普资讯
第1 4卷第 1期
2 0 年 3月 08
湖南环境生物 职业 技术 学院学报
Ju a fHu a n io me t o rl o n n E vrn n —Bilgc lP ltc nc n oo ia oye h i
Vo . 4 No 1 11 .
表 1 E I与 腹 腔 污 染程 度 的 关 系 PI
Ta 1 Re ains i ewe n b、 lto h p b t e EPI nd c n a i td I a o tm nae
d ge fa d mi a a i e r e o b o n c vt l y
7 例病人有排便史 . 5 进食后逐渐 出现腹胀 , 门 肛 停 止排 气排 便 ,7例 有恶 心 、 吐 , 部 病 例 均有 4 呕 全 不 同程 度 的腹部胀 痛 及压 痛 ,O例 可 见 肠 型及 蠕 l 动波 , 例有肠鸣音亢进 , 2 2 其余 为肠鸣音减弱或 消失. x线 : 腔 内不 同程 度 的 气 液 平 . 1例 C 肠 1 T 示 肠壁水 肿 、 增厚 、 团. 成
Ma . 2 0 r 08
文章编 号 :6 1— 3 1 2 0 ) 1— 0 5— 3 17 6 6 ( 0 8 0 0 1 0
术 后 早 期 急性 炎 性 肠 梗 阻的观 察 及 护理
刘 辉
( 南华大学附属一医院 手术室 , 湖南 衡阳 4 10 ) 20 1

要: 目的 探 讨术后早期 急性 炎性肠 梗阻( HI 的临床 表现、 E ) 治疗方 法及护理.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8 6例 E I PI
间 l . ,0例手 术治 疗 , 32d2 术后 2例 死 亡 , 出现 切 口感 染 、 开 、 瘘等 并 发 症 . 术 时 间与 并 发症 裂 肠 手 的关 系见表 2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第 三人 民 医 院
[ 稿 日期 :0 9 0 — 8 收 20 — 3 0 ] ( 辑 : 江标 ) 编 龚
小剂量且使用 时间不宜 超过 1周 ;⑤ 应
后 5例 ,小 肠 坏 死 行 部 分 小 肠 切 除术 后 阻 。腹 腔 内 多 有肠 管 间 的广 泛 粘 连 . ] 较 的缓 解 。
7例 , 胃癌 根 治 术 后 2例 , 囊 切 除 、 胆 胆 少 发 生 肠 绞 窄 。肠 梗 阻 一 般 发 生在 术后
术 后 早 期 炎 性 肠 梗 阻 的 手 术 原 则 及
1 有血性渗出液。 例
情反 复 , 治疗后症 状缓解 , 一进 食 , 经 但
2 An r w, wa l Yv te .Me h i ms a d d e Ed  ̄ , e tt c an s n
再 次 发 生 梗 阻 ;⑦ x 线 表 现 为 肠 腔 气 液
2 结 果
t am n o ot eaie i u J .A c r t e t fpso rt l s[ ] rh e p v e
质 激 素 的应 用 , 予地 塞米 松 5 g静 推 , m 每 的肠 管 , 导 致短 肠 综 合 征 E 会 s ] 守 治 疗 。保
2 0 , 3 7 :9 — 0 . 0 3 2 ( )3 8 4 0
日 3至 4次 , 用 5 7天 ; 应 用 广 谱 抗 的具 体措施多 为 : 禁食 、 水 、 连 ~ ⑥ ① 禁 持续 有 7 龚 剑 锋 , 维 铭 . 宁 。 . 养 支 持 在 术 朱 李 等 营
19 9 8年 8月 至 2 0 0 8年 1 0月 共 收 治 2 8


用 胃肠 动 力 药 . 利 于 胃肠 功 能 的 恢 复 : 有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及护理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及护理
生在腹 部手术后早 期 , 系指 由于腹部手术 创 伤或腹腔 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 壁水肿 和渗 出, 形成 的一 种机械 性与动 力 性 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 阻。由于 以前 对这种 疾病缺 乏认识 , 导致短 期 内反复手术治疗 , 手术不但不 能解除梗 阻 , 甚 至形成肠 瘘、 重症 感染等 并 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 四周。由于腹部手 术 创伤或腹腔 内炎症等原 因所致 , 腹部手术创伤指广泛 分离肠管粘连 、 长时 间的肠管暴露 以及其它原因所造成的肠管损伤 。但诊 断此病必须排 除继 发于腹腔 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 因造成 的麻 痹性肠梗 阻和肠 扭转 、 吻合 口狭窄 、 肠套叠等原因所致的绞窄性肠梗 阻。尤 其是要提 高对 绞窄性肠梗 阻的认识 , 防止延误手术时机 , 造成严重后果 。
2 0 1 4 年第 3 期
列举治愈的实例 , 给予 患者疏导 , 使其能积极配合 治疗 和护理 。 3 . 3 休 息与活动 症状明显或起 病初期 嘱其 应 卧床 休息 , 并 讲解 卧床 化验 , 3 . 6健康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 增强全 民的药物毒性 意识 , 不要擅 自购 休息可促进肝脏血液循环 , 使肝 血流量 增加 , 有 利于肝 脏的恢 复 , 在稳 定 买不明来历 的药物 。身 体不 适及 时就 医。加 强社 区医疗 机构 的 服务 意 好转期 , 可适 当活动 , 生活要有规律。 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 讲解化验检查 的重要性 , 与治疗疾病 的关系 , 使 患 3 . 4饮食指导 D I I I 患者 的营养治疗遵循合理配膳 、 注意烹 调、 照顾经 识 , 济承受力与生活 习惯等 四项基本原则 。国内研究与实践表明 引 , 高糖、 高 者能乐 于配合 , 主动接受检查与治疗 。 小 结 热量饮食对 已患肝病 的患者易导致脂 肪肝的发生 , 故对 D I L l 患者 主张采 4 现在各种各样药物 的使用越来 越多 , 而我们除了关 注其 疗效外 , 也 应 用 高蛋 白、 低脂肪 、 适量糖类和热量的饮食 。肝功能不全 患者每 日蛋 白质 本 文主要就 如何减 少药 物对 摄人争取 达到 1 . 0 ~ 1 . 5 g / k g , 伴有 腹水 患者蛋 白质可增 至每 日2~ 3 g / 关注其对人体器官 的损 害。针 对这个 问题 , 并 阐述 了其根本 是预 防、 治疗加 护理 的过 程 , 从 而减少 患者 k g , 血氨升高患者应限制蛋 白质摄人 量 ; 供 给富含维 生素 c的食物 , 如新 肝脏的损害 , 鲜蔬菜、 水果 , 能促进肝糖原合成 、 增强机体免疫 力 , 还具有抗 癌作用 。注 的 痛 苦 。 参 考 文献 意烹调过程尽量 减少 营养素 的损失 。 1 ] 姚光粥. 药物性肝病[ J ] .中华消化杂志 1 9 9 9 , 1 9( 5 ) : 3 3 9 . 3 . 5心理护理 患者对肝 脏的损害非 常担心 , 对 其愈后 及今后 的生活 [ 等思想顾虑重重 , 又怕停药 耽误原 发病 的治疗 , 大 部分表 现精神 紧张、 情 [ 2 ] P e s s y a r e , L a r r e y , B i o u r . D r u g — i n d u c e d l i v e r i n j u r y . I n : O x f o r d T e x t b o o k 绪低落 、 悲观。护士每天接触患者时间最 多, 在平 时的宣教 中帮 助患者 和 o f C l i n i c a l H e p a t o l o g y[ M] .L o n d o n : 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P r e s s , 1 9 9 9 : 1 2 6 1 — 一1 3 1 5. 1 3 41 — 一1 3 7 2. 家属树立信心 ; 对药物性肝 病 的医学知识 及治疗 、 愈后 给予适 当讲 解 , 说 明药物的毒性 , 绝大多数病人停药后可恢 复, 积极 保肝治疗及监 测的相关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及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及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分析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特点及治疗方法。

结果:28例经胃肠减压保守治疗痊愈,2例手术治愈。

结论:早期炎性肠梗阻于术后5到10天表现为典型肠梗阻体征,多由腹腔内炎症广泛粘连所致,多数病例采用保守治疗痊愈。

【关键词】肠梗阻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8-031-02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ieus,epii梗阻)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它是由于腹腔内炎症广泛粘连所致,这类肠梗阻有它特殊性,处理的方法也和其它肠梗阻截然不同,此类肠梗阻多于术后早期出现,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会减少对病人的痛苦及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3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体征1.1一般资料本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30例,其中男18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6岁;女12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4岁;多于术后5到10天内起病。

1.2临床症状体征此类肠梗阻常表现为腹痛、腹胀,严重的有呕吐等,此组30例,x线腹透及腹部平片:小肠有多处不同程度积气积液,有时自左上腹部至右中腹部都可见多个宽大液平。

b超检查30例,肠管扩张、肠腔积气积液明显,膈下积液3例,体检;大多腹软轻度腹痛13例,腹痛较重17例,呕吐15例,腹部轻度压痛12例,腹部压痛不明显18例,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25例,肠鸣音消失3例,有气过水音2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20例,偏高10例。

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大都正常。

发病前手术类型:本组30例,23例术前都有局限性和完全性腹膜炎,其中8例胃穿孔修补,10例化脓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切除5例,胃癌行全胃切除4例,其它3例,本组30例均诊断为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给予保守治疗: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低压灌肠,肛管排气,营养支持,使用激素等措施保守治疗平均10天治愈。

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体会

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体会
出现 应 激 性 溃 疡 等 并 发 症 , 剂 量 短 程 地 塞 米 松 和 预 防 性 使 小 用 质 子 泵 抑 制 剂 如 奥 美 拉 唑等 可 减 少 此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治 疗 过 程 中 , 动 态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别 是 腹 部 体 征 变 化 , 查 。
3 讨 论
19 9 7年 黎介 寿院士首次 提出 E IB PS O的概念 , PS O有 E IB 别于常规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 , 系因腹部手术创伤 、 肠管长
时 间暴 露 或术 后 腹 腔 无 菌 性 炎 性 反 应 所 致 _ 。 临 床 特 征 常 表 】 现为 腹 部 手术 后 1 3周 , ~ 患者 已 恢 复 排 气 、 便 , 至 已 恢 复 排 甚
吉林 医学 2 1 9月第 3 卷 第 2 0 0年 1 5

43 49 ・
术 后 炎 性 肠 梗 阻 的 保 守 治 疗 体 会
杨立 平 , 兆 华 , 吴 刘 伟 ( 西 省 汉 阴 县 人 民 医 院普 外 科 , 西 陕 陕 汉阴 750 ) 2 10
[ 摘
要] 目的 : 探讨探讨腹部外科术 后早期炎性肠梗 阻的临床特点 、 诊断与治 疗。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 1例术 后早期 炎性
正 常 。常 用 剂 量 1 3 g (g・ ) 奥 曲 肽 ( 长 抑 素 , 5— 0m / k d 的 生 善
修补术 4例 , 、 胃 十二指肠 溃疡 穿孔修补术 6例 , 阑尾炎并局
限性 腹 膜 炎 行 阑尾 切 除 术 8例 , 胃癌 根 治 术 2例 , 半 结 肠 癌 右
宁) 以抑制体内消化道 激素 的释放 和分泌 , , 减轻 肠 内炎 性渗 出及 消化液的分泌 , 减轻肠道水肿 , 改善肠道血运 有使肠道 功 能恢复 j 。地 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 有抗炎 、 抗毒 、 减轻 毛 细血 管渗 出、 防止术后肠管粘连的作用 , 早期使用 可以减轻肠 壁炎性渗 出, 促进肠道功能 的恢复 j 。当然 , 塞米松可能会 地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作者:张喜来樊文义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提高炎性肠梗阻各种并发症的护理质量。

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科收住的30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过程。

结果30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人无1例出现肠穿孔、腸瘘。

结论严密观察排气排便情况是炎性肠梗阻最早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预防炎性肠梗阻的关键。

护理上严密观察腹部手术后病人的排气、排便、腹胀、肠鸣音情况,加强各项护理。

炎性肠梗阻病人是完全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避免病人再次手术造成的不良后果。

因此优质细心的护理是缩短患者恢复周期。

预防并发症重要工作。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观察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78-01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在外科急腹症中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它不仅引起肠壁形态学和动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引起全身性生理紊乱。

炎性肠梗阻常发生在腹部手术早起,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

现将本病30例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肠梗阻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8例,高中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例。

一. 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肠蠕动的强弱;肠腔积气,积液,扩张情况;肠壁充血水肿,穿孔。

2.观察患者呕吐胃内容物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正确配制营养液,控制输液速度。

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供给,加强临床观察,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正确的营养护理,是保证减少腹部手术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的必要措施。

3.炎性肠梗阻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单临床中还要根据病人一般情况,严密观察肠鸣音恢复情况,腹腔渗出量的多少及有无腹膜炎的体征来判断是否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发生肠坏死,肠穿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保守治疗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我院2001~2009年诊治的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结果 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术后10 d内,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4 d。

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应早期正确诊断,行保守治疗。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预防;保守治疗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Following Gastrointestinal Operation Hu Guanghua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6005,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following gastrointestinal opera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to 22 cases with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following gastrointestinal operation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my hospital from 20011 to 2009. Results The 22 cases with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occurred within 10 days after operation allrecover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the average time for recovery was 14 days. Conclusions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following gastrointestinal operation has speci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it should be diagnosed as early as possible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hould be provided.KEYWORDS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revention conservative treatment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2%[1],临床表现与术后肠梗阻有一定的相似性。

故炎症性肠梗阻有其自己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也不同。

处理不当可引起肠瘘、感染等并发症。

笔者对我院诊治的22例炎性肠梗阻病例进行了分析,旨在加深对此病的认识,合理处置,减少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为2001~2009年我院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

年龄24~62岁。

发病前所行手术类别: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5例,肠粘连松解术7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3例,腹部损伤肠破裂行肠段切除术 7例。

本组病例均在术后一周肠功能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

22例肛门均停止排气、排便,腹胀明显。

伴恶心呕吐者7例;肠鸣音减弱者8例,消失者5例;进行性腹胀者 3例。

6例患者有轻腹痛,但部位不固定,触不到明显的肠袢或包块,无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腹部X线平片:小肠均有不同程度的气液平; CT检查提示肠壁轻度水肿、增厚、肠腔积气。

无低血钾等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因素。

1.2 治疗方法均采取保守治疗。

即行胃肠减压,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减少肠道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炎症消退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

2 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10天内,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4天,无再手术及死亡病例。

3 讨论3.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概念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最早由黎介寿教授于1995年首次提出[2],系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由于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黏连性肠梗阻。

其发病率为0.69%~14% 。

常见于手术范围大,肠管暴露时间长,腹腔污染重的病例,本组病例均有上述特征。

腹部手术对肠管损伤、腹腔内积血、积液等致炎物质残留,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并形成粘连,使肠腔通畅受限,影响了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这种肠梗阻既有机械性因素,又有肠动力障碍性因素。

3.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本组病例有以下临床特点:(1)大多发生在术后1~2周,排气排便后再次发生肠梗阻。

(2)均有腹膜炎或腹腔内存在感染灶,行急诊手术,创伤重、操作范围广。

腹腔内广泛肠粘连属于易发疾病或情况。

(3)腹痛、腹胀相对较轻,腹胀症状比腹疼更显著。

(4)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触不到明显的肠袢和包块,听不到明显的金属音或气过水声。

(5)X线示小肠内有不同程度的气液平、CT示肠壁水肿增厚。

(6)炎性肠梗阻无需手术治疗,手术反而易于节外生枝,保守有效。

治疗过程中肠鸣音的恢复,梗阻症状减轻,解水样便,常提示梗阻的缓解。

3.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鉴别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均发生在术后早期,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的症状。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主要根据症状和体征,主要发生在术后7~14天内。

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重或已有炎症,特别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性渗出,导致肠袢相互黏着所致,本组22例病人均有以上特点。

由此可见,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发生的时间较为固定,大部分出现在术后两周内,这是由创伤后炎症反应的病理变化决定的。

本组患者均发生在术后两周内。

而其他类型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时间差异较大。

因此不应将早期炎性肠梗阻与术后早期肠梗阻混淆不清。

早期炎性肠梗阻病变范围较广,炎症造成的肠蠕动减弱是梗阻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肠壁水肿引起肠腔阻塞。

其他原因导致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有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及治疗3.4.1 预防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在预防上下功夫,手术方式力求简单有效、操作轻柔、解剖清楚、避免损伤,减少缺血组织存在,彻底止血。

清除腹腔积血、积液,防止腹腔污染。

积极防治腹腔器官炎症,术后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减少静止的肠袢粘连机会和术中应激反应。

为了维持一个理想的血压,传统方法在围手术期往往给予大量液体输入,这会使身体处于一种过度补液、水中毒状态,由于心脏负荷加大,势必增加心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此外,大量的液体进入循环系统,加上术中失血,会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以致组织间液积聚、肠壁水肿,影响术后胃肠蠕动的恢复[3]。

术中大量冷液体的输入,往往使患者体温下降1.5~2.5 ℃,从而加重手术应激反应。

手术应激反应又会通过改变体内肾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水平进一步加重钠水潴留,进而再影响心肺功能和胃肠蠕动。

术中采用保温措施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3.4.2 导管的放置传统认为,放置引流管可以引出术区渗液,减少腹腔感染的发生;放置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可以缓解腹胀,减轻吻合口张力,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和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结直肠手术会或多或少损伤盆底植物神经,影响排尿功能,为了保护膀胱而常规留置导尿管,尤其是直肠手术患者一般都要留置5天左右。

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反由于众多导管的留置限制了患者术后活动,使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还延缓了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增大了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

由于患者术前饮食限制、术中失血和手术应激,术后营养状态往往欠佳,使患者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增加术后感染机会。

3.4.3 营养支持传统做法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但是静脉营养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副作用多,虽然中心静脉输注已减轻了患者输注的痛苦,静脉炎也明显减少,但却增加了导管源性血液感染和空气栓塞的可能。

由于胃肠道无食物的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胆汁淤积和肝功能损害。

肠内营养能维护患者的营养状况,能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4];减轻肝脏负担,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增加内脏血流,使代谢更符合生理,具有技术操作与监测简单、副作用少、缩短住院时间、费用低等优点。

近来研究表明,术后胃、结肠和小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分别是1~2天、3~5天及数小时,术后6~24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定义为“早期”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5]。

谷胺酰胺是肠黏膜的一种营养物质,可以从人们的正常饮食中获得,但由于半衰期较短,在禁食状态下会很快耗竭,造成肠黏膜代谢障碍,肠道屏障受损、肠道菌群移位。

尽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益处及其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传统的措施却限制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术后第一天就可以自由下床活动,而且有护理人员协助督促,保证了每天的活动质量,因而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研究表明,术后早期进食安全可行,患者耐受情况良好[6]。

早期进食不但可以避免静脉营养的副作用、节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可通过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患者营养,增强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4.4 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旦确诊,应行保守治疗。

应行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经静脉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解决术后高分解代谢所致营养不良,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伤口愈合,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短期小剂量应用激素可促进炎症消退,减轻肠壁水肿,可适时应用利尿剂。

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可防止肠壁在炎症状态下肠道内菌群易位。

温盐水洗胃灌肠,用维生素B1注射液 100mg 行双侧足三里穴位封闭有助于肠神经节功能的恢复,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保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即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1]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2]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8 .[3]Zausig Y A, Weigand M A, Graf B M. Perioperative fluid management: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J]. Anaesthesist, 2006, 55(4):371-390.[4]Bozzetti F,Braga M,Gianotti L,et al. Postoperativeenteral versus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malnourished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 [J]. Lancet, 2001,358(9292):1487-1492.[5]Ward N. Nutrition support to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J]. Nutr J, 2003,2(18):1-5.[6]Douglas W, Wilmore M D. From Cuthbertson to fast track surgery: 70 years of progress in reducing stress in surgical patients [J]. Ann Surg, 2002, 236(5):643-6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