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诗词鉴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以下是对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诗词鉴赏的基础教育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鉴赏教学应该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诗词鉴赏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基本认识和鉴赏能力。

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诗词,提高对诗词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为进一步的诗词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诗词鉴赏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诗词鉴赏教学不能脱离现代生活,应该注重将古代诗词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诗词的魅力,体味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多姿多彩,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使诗词鉴赏不再是一种枯燥的知识,而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诗词鉴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通过诗词的过堂鉴赏、诗词比赛、写诗作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的感悟能力。

通过诗词的鉴赏学习、欣赏名家诗作,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注重培养语文素养和提高语文成绩诗词鉴赏教学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通过诗词鉴赏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欣赏古诗词的风格、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以下是我对于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是当前古诗词教学面临的难题。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课堂教学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使古诗词教学生动起来,如通过课堂朗诵、课外小型朗诵比赛、歌唱、赏析、解密、改编、跟读、分组讨论、PPT制作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古诗词之美,增加学习的活力。

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古诗词是很多大文豪对孤独、冷漠等情感的表述,因此,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进行文学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古诗词中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阅读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外表美与内涵美的奇妙交汇,感受美的价值,体验自我表达的乐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精神的升华。

三、注重学生阅读和诵读能力的培养。

古诗词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因此,古诗词的阅读和诵读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韵律、语调、声调、词意,通过语音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节奏感、韵律音律、情感表达、思想表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例如,引导学生根据古诗词中的“平仄”进行拍手齐唱,使学生感受到韵律和音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历,理解、体会和创造古诗词,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意能力的发掘与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思路运用到写作、创作中去,促使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试谈初中古诗文教学

试谈初中古诗文教学

试谈初中古诗文教学古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初中古诗文教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成为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可能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古诗文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和抵触心理。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逐渐引导他们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理解古代文明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和影响,进而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二、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关键。

通过课文的学习,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逐渐具备深入分析、深刻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进而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提高古诗文虽然是我们传统文化,但不代表着它不可以与时俱进,或者思想僵化。

相反,古诗文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当代社会的新思想和新文化相互融合,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仅能够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更能够创新和应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四、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古诗文讲究品德和道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文学价值和语言技巧,更应该借助古诗文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道德。

通过深入解读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和道德,让学生感受到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内涵,进而形成自己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教学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思想道德。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喜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下面就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一、古诗词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强调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等重要内容,但学生们往往不能够理解这些内容。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描绘的画面,体验古诗词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古诗词教学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古诗词涵盖了多个层次的内容,包括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学生们难以一时间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古诗词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运用能力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面,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解析和评价。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书写作业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四、古诗词教学应注重时代性和现代性的结合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启示思想、注重时代性和现代性的结合等方面,教师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和实践经验,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文化魅力,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初中古诗词教学作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初步了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要增加诗词的教学量。

当前许多学校把诗词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辅助材料,只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作品进行解读。

这种做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文化,但往往不能使学生真正领略到诗词的美妙之处。

我们应该增加诗词教学的量,引导学生在多读、多背、多品味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对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由于古代诗词创作时期与现代社会的不同,常常使学生难以感受到诗词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将古代诗词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欣赏古诗词的也能够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情感、意境,与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古诗词教学不仅应该停留在理论解读的层面,还需要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开展诗词朗诵比赛、诗词创作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创作等方式来感受和传承古诗词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诗词文化展览、艺术团体演出等,以拓宽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和感知。

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背诵和理解诗词,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欣赏诗词时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意境描写、修辞手法等,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还可以通过讲解诗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使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初中古诗词教学应该重视增加教学量、注重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当前古诗词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初中古诗词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情感的引导。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古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活动去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和内涵。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戏曲等,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历史的融入。

古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中国历史的镜像。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感悟古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教学中要将古诗词与历史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使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领略古人的情感与境界,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现代性的融入。

古诗词虽然源远流长,但其内涵与时俱进。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去感悟现代社会和生活中的情感和智慧。

让学生通过创作、朗诵等形式,将古诗词与当下的生活相结合,使古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找到当下的存在感和价值。

试谈初中古诗文教学

试谈初中古诗文教学

试谈初中古诗文教学初中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的重任。

古诗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引导。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古诗文知识,还需要有全面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学修养。

一、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古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以简练、含蓄、美妙的语言描绘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优美语言和艺术形式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古诗文的语言优美,形式独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孝道精神和正直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古诗文教学的关键环节1. 选材古诗文教学的选材是关键的一环。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选择既具有代表性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古诗文作为教学材料,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 导读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古诗文的背景、作者、文学特点等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文的内涵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 朗诵古诗文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诵,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诗文的音韵之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

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让他们通过学习古诗词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阅读古诗词注重理解古诗词的语言古雅、意境深远,对学生的语感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人生哲学和审美观念,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古代的物品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词内容和意境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另外,学生理解古诗词还需要注意熟悉一些常见的古汉语词汇和成语,教师应该辅导学生备考并掌握。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朗诵、解析、模仿、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

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诵经典诗词,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通过解析诗词,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理解诗词深层含义,加深学生记忆;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和文学创新能力;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学生文学批评分析能力,欣赏和比较不同诗人、不同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创作特点。

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古诗词的情感表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庐山谣”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具有很强的情感表达和宣泄作用。

通过古诗词教学,我们应该倡导学生情感体验,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逐渐增强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注重与生活相结合我们应该把古诗词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和实用性,如教导学生如何用古体诗歌写祝福短信,如何用诗词表达内心想法等。

通过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对人生的启迪和影响。

五、多重形式考核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知,我们也需要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如单元测试、合唱比赛、课堂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得到综合性的体验和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摘要】古诗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头戏,由于考试需求,学生学习古诗文往往停留在“背诵默写”层面,而忽视了古诗文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它的终极价值。

我觉得在教学中教学生学习古诗文、诵读古诗文,要着力真题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育人功能,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激发兴趣;诵读;品味;迁移;创新
2012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新课标把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充分体现、落实这一目标,阅读新经典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

学生在大量背诵古诗文中,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陶冶他们的性情,开阔他们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塑造健康的人格。

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了下面的做法。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一学科充满兴趣,才能乐学并好学,所以我在教学首先注重导语的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

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神游桃花源,“这是一片桃花林,你看,河流两岸长达数里的地方,竟然没有一棵杂树,远远望去,盛开的桃花就像一片粉红的彩霞……;你看,红瓣纷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你看,这里面的土地坦荡如砥一望无垠……;你看,老人坐在屋前晒着暖暖的太阳,孩子们在绿草坪上欢快的追逐……”随着我的讲解,学生陶醉其中,遐想联翩。

有的学生接口就道:“此景真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一处呀!您该不是要带我们进入仙境吧?”学生们开怀大笑。

我当即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朗读课文:“‘人间难觅神仙境,书中神游桃花源’,还是让我们一起朗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

”(以往学生一听要读课文,就会失声喊苦,可这一次,学生被我口述的境象吸引住了,都想去了解书中的桃花源,读得异常流畅、响亮。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古文既有音韵的和谐之美,又充满自然之美、人性的光辉,国家、民族的精神贯穿其中,友情、爱情点缀其间。

朱自清先生讲过,经典的训练主要是背诵。

背诵是一个重要功夫,同时也需要训练,能力才会有提升。

因而初中的古诗文课堂教学重诵读轻讲解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有效的诵读必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丰富学生的间接人生积淀,可谓一举两得。

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入审美佳境。

首先,在教学中,可配乐朗读,读出韵律美;其次,为了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领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和趣味。

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从而读出情致、趣味;第三,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
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文章写法的巧妙,朗读时要读出艺术美。

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表达情感提供借鉴。

如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诗人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宁静……这些名句或是语言独特别致,或是修辞优美独特,它们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成为学生人格的底蕴。

三、品味语言,整体感悟,注重迁移。

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评价”中指出:“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实施文言文阅读教学除了诵读外,还要把握古诗文理解的原则。

古诗文的理解包括对字词的理解了,对词句的理解,对一层意思的理解,对一个段落的理解,对全篇的理解。

理解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梳理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主旨。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鉴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时老师可适当作些拓展与迁移,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

如学了《桃花源记》,可对作者的《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余作品作些介绍。

又如学了《关雎》,可对《诗经》的内容作些介绍。

除此以外,还可作些相关迁移。

例如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要使学生认识到勤学苦读的道理。

老师还可介绍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等故事,这样通过同类及相关内容的迁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阅读面,对古诗文的有关知识也得到了有益的拓展。

四、学习写法,进行创新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学习也一样。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学习过的古诗文进行创新,也就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会背是一个“普遍”层次,而会用会写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古诗文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将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仿写和改写,就是俗语说的“依葫芦画瓢”。

“取其形,仿其意,求其神”,化为己用,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作用下的再创造。

它与编写、扩写有着显著的区别,改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

有的改写则要求形式上的改变,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改变语言(把古文写成现代文),或改变文章顺序等。

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经常做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

如在学习《三峡》、《小石潭记》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充实内容,丰富语言,将之改写成优美的现代文;在学习《陋室铭》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文体的特点,并仿照形式,自选主题,进行仿写。

当然,再创造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已从形式到内容层面理解了古诗文,也掌握了需要改写和仿写的古诗文的文本创作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文不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而且语言凝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解读她们,传承她们,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拥有了伴随终生的民族“精神护照”。

作者简介:
宋杨,职称:中教二级,单位:吉林省通化市第九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