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与矫形器技术PPT课件
(精选课件)矫形器PPT幻灯片

适用于颈椎损伤,术后固 定,颈椎病的辅助牵引
多种型号可选择
低温热塑颈托
制作修改方便
33
硬质颈胸椎矫形器
适用于颈椎的骨 性损伤和术后固 定
高温热塑材料模 塑制成,固定更 牢靠
前后两片式,穿 脱方便
34
胸腰椎固定矫形器
适用于下位胸椎和腰 椎骨性损伤后强固定
高温热塑材料模塑制 成
肘矫形器EO (Elbow Orthoses) 肘腕矫形器 EWO (Elbow-Wrist Orthoses) 肩矫形器SO (Shoulder Orthoses)
3
矫形器的命名
足矫形器 FO (Foot Orthoses) 踝足矫形器 AFO (Ankle-Foot Orthoses) 膝矫形器 KO (Knee Orthoses)
矫形器在康复中的应用
1
有了矫形器我什么都能做!
2
矫形器的命名
关节第一个字母和矫形器(Orthosis)的 第一个字母O组合矫形器的名称:
手矫形器 HO (Hand Orthoses) 腕矫形器 WO (Wrist Orthoses) 腕手矫形器 WHO (Wrist-Hand Orthoses)
手术前后对膝关节保守 性固定,限制膝关节的 活动范围
提高术后膝关节稳定性, 并允许膝关节限位运动
开放式的框架结构符合 人体解剖特征,并方便 局部治疗
22
儿麻后遗症用KAFO
站立时膝关节自锁, 坐下时膝铰链易打 开
碳纤维、高分子材 料的运用,更加轻 便
23
托马斯支架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坐骨承重 健肢补高鞋 可行走 易穿戴
假肢与矫形器学《假肢学》课件

面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使残肢更舒适、对假肢的控制更好、 残肢的受力分布更均匀以及下肢假肢的计算机智能化控制更 精密、更科学合理、更趋于人性化等等。
骨短,以避免残肢末端皮肤受到过多的拉牵力量。
• 为了达到这些条件,除了手术时的骨骼修整与良好的肌肉固定。之外,让
患者尽早接受良好而渐进式的复健治疗,是达到残肢塑形与皮肤适应的最 重要方式。这样不仅为假肢的装配创造良好的条件,也给其日后恢复生活 自理和工作打下基础。下肢截肢部位的选择:近年来,与上肢截肢相同,以 保留较长残肢为其基本趋势,但是小腿截肢除外。
1、1 最古老假肢
• 在距今3000年的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的一个用木头和皮
革缝合成的人造脚趾可能是距今最古老的“假肢”。
1、2 最古老的假肢
公元200多年前,古罗马(Götz)将 公元前300年罗马人用青铜打造的一条
军的手断了,他让锻工做了一个铁手, 假腿,即“罗马卡普阿腿”是人类历史
手指关节能活动,臂肩也是铁的。
(四)上肢截肢-
1、肩关节离断或肩关节周围截肢
• 肩部截肢:除了肩关节离 断
以外,还有整个肩部截除、肩 胛带截肢,其肩胛骨、锁 骨及附着其上的肌肉都被 截除。由于假肢接受腔的 支撑点均被破坏,肩部截肢 配戴假肢相当困难,应可 能保留肱骨头,达到较好 的外观形态,肩部圆的外 形同时可增加假肢接受腔 的适配范围,有助于肘与 手部的活动。
上最早的假肢。
1、3传统假肢
• 材质主要为木头、皮革、铝合金、铁条等
1、4 现代假肢-智能假肢
康复护理课件假肢、矫形器、轮椅等的应用

康复护理课件假肢、矫形器、轮椅等的应用一、概要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关于康复护理中假肢、矫形器、轮椅等的应用。
当我们的身体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这些工具就像我们的“第二身体”,帮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和自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它们是怎么帮助我们的。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假肢,简单来说假肢就是替代我们身体缺失部分的工具,比如胳膊或腿。
它们可以定制,适应每个人的身体需求。
接着是矫形器,它主要用于矫正身体的某个部位,让我们能更舒适地活动。
轮椅则是我们行走不便时的得力助手,让我们能在需要的时候轻松移动。
1. 康复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康复护理不仅仅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更是患者康复旅程中的温暖陪伴和坚实后盾。
每一位患者,无论是因为疾病还是意外受伤,他们都经历了身心的双重打击。
当治疗结束后,他们需要重新开始生活,重新学习如何自理。
这时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想象一下一个刚刚经历了手术或受伤的患者,面对身体的疼痛和不便,他们的心情肯定是低落和焦虑的。
这时我们的康复护理工作就要开始了,我们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未来。
除了精神上的支持,我们还要提供实实在在的护理服务。
假肢、矫形器、轮椅等康复设备的正确使用是关乎患者能否顺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关键。
我们不仅要确保这些设备正确地配置和使用,还要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日常的保养和修复,保证他们在日常使用中发挥最大的效果。
可以说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康复护理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不仅要在技术上给予专业的指导,更要在情感上给予患者温暖和支持。
每一次的鼓励、每一次的指导、每一次的帮助,都可能成为患者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同为患者的康复之路加油助力。
2. 假肢、矫形器、轮椅等辅助器具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假肢、矫形器和轮椅,这些辅助工具在我们康复护理中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它们就像是我们的得力助手,帮助患者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和乐趣。
假肢与矫形器技术ppt课件

前侧杆式结构后侧带 子固定
优点:便于穿戴
杆式颈矫形器
• 金属杆加塑料板材 • 分为二杆、三杆、
四杆结构
模塑式颈矫形器
• 热塑板材在阳模上 模塑成型
• 模塑式CO、模塑式 HCO、模塑式HCTO
头环式颈胸矫形器
• 固定性能最好的矫 形器
• 结构:上部:颅骨 环
•
下部:胸托
第八章 脊柱矫形器
第一节 脊柱矫形器概述 第二节 头颈部矫形器
脊柱的结构
• 由26块脊椎骨组成 ,也可以由33块组 成
• 椎骨和椎间盘组成 • 活动度取决于椎间
盘的完整和相关椎 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 椎间盘:椎骨长度 =1:3 • 上长下短
脊柱功能
• 人体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 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 四个生理弯曲
脊柱的生物力学
• 特点: 矢状面正常屈度 椎体承载负荷 椎体前柱:椎体后柱=4:1
脊柱重要性
• 人体“第二生命线” • 神经重要通道 • 人的衰老最早从脊柱开始
病因
• 退行性病变 • 慢性劳损 • 咽喉部炎症 • 外伤 • 脊柱畸形 • 诱发因素
脊柱矫形器的分类
功能:固定式、免荷式、矫正式 部位:CO、SIO、LSO、TLSO、CTLSO 结构与材料:脊柱矫形带、围腰、背架 病变名称:如脊柱侧弯矫形器 人名:如密尔沃基式矫形器
脊柱矫形器基本功能
• 固定和支撑保护 • 保护和矫正功能 • 牵引和免荷 • 消除或痛 • 脊柱固定或手术后固定 • 脊柱关节病 • 脊神经麻痹 • 脊髓损伤 • 脊柱外伤 • 脊柱畸形
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原理
• 脊柱矫形器对躯干提供支撑力 • 脊柱矫形器对脊柱运动的控制 • 通过被动或主动的矫正力来改变脊柱的对
矫形器基础知识PPT医学课件

(4)减轻轴向承重 减轻肢体或躯干长轴的承重 (5)改进功能 是指用于改进步行、饮食、穿衣等各种日常 活动和工作的矫形器。 (6)产生动力功能 通过一定的装置来代偿失去的肌肉功能
矫形器与生物力学
什么叫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力学有关问 题的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利用力学基本原 理,结合生理学、医学和生物学来研究生 物体特别是人体的功能、生长、衰老及运 动的规律。从狭义上讲,生物力学就是人 体生物学。
力学基础知识
力是生物力学的基础概念之一,矫形器装 置对被矫治肢体的作用是通过里实现的。 1、力的定义 2、力的效应 使物体产生运动状态改变 使物体产生形态的改变
内力与外力
内力:在一个系统内部相互的力 外力:一个力学系统与外部物体相互作用的力 在矫形器的生物力学研究中,一般把整 个人体作为一个力学系统,体内肌肉的力量, 骨、软骨、关节、韧带、肌腱及筋膜等组织 的力是人体的内力;矫形器的压力、扭力、 支撑反作用力等人体的外力。
(2)致残原因 共济失调是指肌肉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 协调障碍,也就是随意运动的幅度协调发 生紊乱,以致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 依据损伤部位的差异,将共济失调分为大 脑性、小脑性、深层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 四类
3伤残诊断要点 ①有头部外伤史。 ②大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如下: ③依据大脑皮层损害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 同的症状 ④额叶共济失调主要在站立或行走时出现 ⑤颞叶共济失调症状较轻,只有结合颞叶其 他症状才可确认。 ⑥顶叶共济失调多伴有深层感觉障碍;有的 出现皮质感觉障碍
1、三点固定 三点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故三点压力可 以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 2、三点支撑产生横向移动力和纵向拉力 3、三点力形成的杠杆作用可产生矫正转矩,而且 矫正转距的大小与校正对象的弯曲角度有关。即 弯曲角度越小时,侧向力产生的矫正转矩效果就 越好。 4、组合式三点压力系统 有时为了加强固定或增加局部的压力,常采用三点 力的组合。 当使用的压力超过2.5 N/cm² 时,造成皮肤 坏死和压迫性溃疡。
(医学课件)假肢使用PPT幻灯片

(2)处方内容 假肢名称、部位、临时或正式、种类 接受腔:形式、材料、悬吊方法 假肢构成的方法:壳式或骨骼式 假肢材料 特殊需要:关节腔和关节
72
截肢部位 截肢部位 年龄
越高,可能回复的 体重和活动水平
功能越差
生活环境
残肢长度 上肢越长 职业需要
越好,小腿过长则 穿鞋习惯
血运不好
经济能力和维修条件
残肢的承重能力
截肢侧关节功能
73
谢谢!
74
13
肘部截肢
14
前臂截肢:要尽量保留长度,残肢越长,旋转 功能保留的也越多。
腕部截肢:可以保留前臂全部的旋转功能,腕 关节离断或经腕关节的截肢是理想的截肢部位。
腕掌关节离断:桡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应该被保 留。
手掌于手指截肢:尽量保留长度原则,尤其是 拇指,尽量保留手的捏和握的功能。
33
早期假肢
34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 是以符合生理解剖原理的接 受腔出现
→在20 世纪60 年代, 以德 国奥托博克公司为代表, 推 出了具有革命性变革的组件 式下肢假肢
35
→在20 世纪70 年代, 各工业 发达国家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 组件式假肢,, 还把电子、气 动、液压等技术引入假肢领域
4
我国1987年进行的残疾人抽样调查数字表明,全国 有肢体伤残者755万人,其中肢体缺损者约80万人。
在上肢截肢中,男女比为3.5:1;在下肢截肢中, 男女比为4.9:1;截肢年龄高峰为18-24岁。就截 肢原因而论,在我国仍然以外伤为主,但因血管疾病 而截肢者逐渐增加。
5
因疾病或外伤导致肢体血运丧失,且不可能重建 和恢复时是截肢手术的惟一绝对适应证。
《假肢与矫形器技术》课件

矫形器材料与工艺
矫形器材料
矫形器通常由塑料、金属、硅胶等材料制成,不同材料具有 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矫形器工艺
矫形器的制作需要经过精密的测量、设计和加工,确保矫形 器的精确度和舒适度。
矫形器设计与制作
矫形器设计
矫形器的设计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包括矫形 器的形状、尺寸、结构和功能等。
假肢适配与训练
假肢适配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 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假肢并进行个 性化定制的过程。
训练则是为了让患者更好地适应和使 用假肢,包括步态训练、操作训练和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
适配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的残肢状况 、运动需求、步态特点等因素,以确 保假肢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训练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逐步提高 训练难度,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独立 生活的能力。
VS
案例二
3D打印技术在假肢与矫形器制造中的应 用,为个体化定制和快速制造提供了可能 ,缩短了制作周期并降低了成本。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发展
现代假肢与矫形器技术融合了生物医 学工程、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等领域 的前沿技术,为残障者提供了更好的 生活质量。
适用人群与用途
适用人群
假肢与矫形器适用于因疾病、创伤、遗传等因素导致肢体残障的人群,特别是 对于那些失去肢体或关节功能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用途
假肢主要用于替代或辅助失去的肢体功能,提高残障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 能力;矫形器主要用于矫正和固定身体畸形、缓解疼痛和改善姿势等。
上肢假肢主要分为装饰性假肢、工具手、肌电手 和假臂。
第二章-假肢技术(第三节-上肢假肢)PPT课件

21
上肢假肢的主要零部件 大体结构
大体结构:上肢假肢接受腔、手部装置、假 肢关节、固定牵引装置和操作系统。
22
接受腔
臂筒中包容残肢的部分, 它是人体上肢残肢部分与假肢 连接的界面部件,是人-机系统 的接口,对悬吊和支配假肢起 重要作用。
23
手部装置
装饰性手头 机械手头
工具手头
12
肩离断假肢 从结构上, 肩离断假肢比 上臂假肢多了 一个肩关节
装饰性
索控式
13
上肢假肢的处方
1.手部假肢的选配 2.腕离断假肢的选配 3.前臂假肢的选配 4.肘离断假肢的选配 5.上臂假肢的选配 6.肩离断假肢的选配 7.双上肢截肢的假肢选配
14
部分手假肢的选配
拇指、示指、中指功能存在,不必装假手指 拇指、示指或中指全部切除,应装配假手指 其他掌部截肢无明显畸形,可装配硅橡胶美 容手指 第一腕掌合并掌骨远侧截肢而腕关节功能良 好,可选掌骨截肢假肢
第二章 假肢技术
第一节 截肢者的康复
1
第三节 上肢假肢
上肢假肢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
2
按截肢部位分类
3
按功能性分类
•装饰性上肢假肢 •工具性上肢假肢 •功能性上肢假肢
装饰手
工具手 4
上肢假肢的种类和特点
手部假肢
假手掌
假手指
5
腕离断假肢
装饰性
索控式
肌电式
6
前臂假肢
由前臂接受腔、腕关节、手部装置和连接件构成
抗扭转力的稳定性
1kg的力向内或外拉前残肢中心线通过腕连接盘后缘,连 接盘与水平面保持5°~10°屈曲位 前面,肩峰下垂线通过连接盘中心,连接 盘与水平面成5°~10°内收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脊柱矫形器基本功能
• 固定和支撑保护 • 保护和矫正功能 • 牵引和免荷 • 消除或减轻疼痛
.
10
脊柱矫形器的适应证
• 疼痛 • 脊柱固定或手术后固定 • 脊柱关节病 • 脊神经麻痹 • 脊髓损伤 • 脊柱外伤 • 脊柱畸形
.
11
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原理
• 脊柱矫形器对躯干提供支撑力 • 脊柱矫形器对脊柱运动的控制 • 通过被动或主动的矫正力来改变脊柱的对
线关系
.
12
头颈部矫形器
• 按作用范围分为:头部矫形器、颈矫形器 、颈胸矫形器等
• 颈椎病: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 颈椎是人体最早开始老化的器官,颈椎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13
Hale Waihona Puke 颈椎病主要原因1.劳损 2.头颈部外伤 3.不良姿势 4.慢性感染 5.风寒湿因素 6.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 7.肿瘤
.
14
头部矫形器
• 颅骨保护帽 • 材料:塑料模型、
合成树脂、硅胶 • 适应证:颅骨缺损
、部分颅骨修复术 后、不能自己控制 运动者 • 禁忌证:头部皮肤 炎症
.
15
颈部矫形器(颈托)
• 目的: 保持良好的生理对线,并使骨稳定 肌肉松弛 预防变形 免除对神经的压迫而对骨骼进行牵引 为了促进软组织的愈合而对运动加以限制 支撑头部的重量
.
16
软式颈托
• 软性泡沫海绵或橡胶,后 侧的闭合处通常都是自粘 式的结构。
• 轻度限制屈伸,穿戴舒适 ,重量轻,易清洗,围领 上端为曲线形状,负荷人 体生理特点,有保暖功能 。
• 适用于颈部肌肉的扭伤, 轻度骨性损伤,颈椎病与 颈部疾患的康复等。也适 合夜间使用
.
17
硬式颈托
• 结构为软硬双层结 构,内侧为软性的 泡沫海绵或硅胶, 外层为硬质的塑料 板材或铝合金加固 ,用尼龙搭扣或皮 带固定
• 结构:上部:颅骨 环
•
下部:胸托
板和背托板
•
中间:立杆
(可调)
.
25
颈椎牵引带(颌枕牵引带)
牵引角度:前屈10-30度
牵引重量:人体重量的1/10-1/7 ,从5-6KG开始,最大不能超过
15KG
牵引时间: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牵引体位:卧位、坐位,配合颈 肩部的热疗
适应证:常见颈椎病
第八章 脊柱矫形器
第一节 脊柱矫形器概述 第二节 头颈部矫形器
.
1
脊柱的结构
• 由26块脊椎骨组成 ,也可以由33块组 成
• 椎骨和椎间盘组成 • 活动度取决于椎间
盘的完整和相关椎 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 椎间盘:椎骨长度 =1:3 • 上长下短
.
2
脊柱功能
• 人体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 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 不同节段的脊神经受损出现的功能障碍
.
7
关爱生命、保护脊柱
• 避免超负荷损伤 • 避免引发脊柱病的诱因 • 重视脊柱早期和轻微的损害
.
8
脊柱矫形器的分类
功能:固定式、免荷式、矫正式 部位:CO、SIO、LSO、TLSO、CTLSO 结构与材料:脊柱矫形带、围腰、背架 病变名称:如脊柱侧弯矫形器 人名:如密尔沃基式矫形器
.
21
SOMI颈托
3个部分:胸托、下 颌托、枕骨托
前侧杆式结构后侧带 子固定
优点:便于穿戴
.
22
杆式颈矫形器
• 金属杆加塑料板材 • 分为二杆、三杆、
四杆结构
.
23
模塑式颈矫形器
• 热塑板材在阳模上 模塑成型
• 模塑式CO、模塑式 HCO、模塑式HCTO
.
24
头环式颈胸矫形器
• 固定性能最好的矫 形器
• 分为硬式固定式围
领和硬式可调式围
领
.
18
费城颈托
• 用PE泡沫板材和塑 料板材制成,带通 气孔,前后方各有 一块增强板材,围 长可调节。
.
19
钢丝颈托
• 也称为校长式颈托,软性材料内衬以钢丝
.
20
充气式颈托
• 优点:舒适性强、 重量轻、携带使用 方便、不限制病人 活动
• 适用于轻度颈椎病 患者
禁忌证:骨肿瘤、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节段明显不稳定者、特
异性炎症
.
26
颈椎保健枕
• 两头高中间低
.
27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 四个生理弯曲
.
3
脊柱的生物力学
• 特点: 矢状面正常屈度 椎体承载负荷 椎体前柱:椎体后柱=4:1
.
4
脊柱重要性
• 人体“第二生命线” • 神经重要通道 • 人的衰老最早从脊柱开始
.
5
病因
• 退行性病变 • 慢性劳损 • 咽喉部炎症 • 外伤 • 脊柱畸形 • 诱发因素
.
6
疾病症状
• 不同节段脊神经受刺激或压迫神经、血管 引起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