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鲫简介

合集下载

最新彭泽鲫及养成

最新彭泽鲫及养成

彭泽鲫及养成彭泽鲫及养成彭泽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境内的丁家湖、芳湖和太泊湖等自然水域。

彭泽鲫常栖息于湖泊芦苇丛中,体侧具5~7条灰黑色芦苇状的斑纹,因而也称为芦花鲫;它以个体大(已知最大个体重6.5千克)著称,亦称为彭泽大鲫。

为了开发利用其生长快、个体大等优良经济性状,进行了系统的定向培育(directed breeding)。

经科技人员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彭泽鲫六代的选育工作。

经选育后的彭泽鲫,生长速度比选育前快50%以上,比鲫的生长速度快249.84%,其主要经济性状稳定一致,主要数量性状得到改善,已成为我国第一个直接从二倍体野生鲫中选育出的优良养殖新品种(New breed),并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养殖体系。

现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区推广养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彭泽鲫除了具有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外,尚有许多与鲫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一、外部形态特征彭泽鲫背部呈深灰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条呈青黑色,色素沉着较深,奇鳍颜色较偶鳍更深。

彭泽鲫体型为纺锤型。

头短小,吻钝、口端位呈弧形,唇较厚。

眼中等大,无须,下颌稍向上斜,从下颌底部至胸鳍基部呈平缓的弧形,尾柄高大于眼后头长。

背鳍外缘平直,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相等或稍近吻端。

雄性个体胸鳍较尖长,末端可达腹鳍基部;雌性个体胸鳍较圆钝,不达腹鳍基部。

腹鳍起点的位置在背鳍起点略前处或两者相对,腹鳍末端不达肛门,尾鳍中等长,分叉浅。

二、生活习性彭泽鲫为广温、杂食性的湖泊定居性鱼类,营底栖生活。

喜在底质较肥沃且水草繁茂的浅水区栖息和摄食。

(1)彭泽鲫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能全年正常摄食和生长。

在严寒的腊月,80%以上的个体肠内有Ⅰ~Ⅱ级的充塞度,即使在冰封的水体中,彭泽鲫亦能较好地生活,水温达38℃时,也不影响它的生存。

其最佳生长水温为25~30℃。

在此温度范围内,彭泽鲫摄食旺盛,生长速度最快。

生长期在长江流域为4~11月,其中8~9月生长速度最快。

彭泽鲫简介

彭泽鲫简介

彭泽鲫简介鲫古时亦称鲋鱼。

椐《本草纲目》记载:“鲫鱼旅行,以相即也,故谓之鲫;以相附也,故谓之鲋。

”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健胃益中之滋补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鲫适应能力极强,“所在池泽有之”,为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尤其是在淡水捕捞产量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其产量占天然水域总产量的20%左右。

但由于鲫生长速度较慢、个体小,长期以来在淡水养殖中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被视为无足轻重的搭配养殖对象。

众所周知,鲫是比较低等的硬骨鱼类,由于其地理分布极广,长期的生态适应,使之形成了许多变异了的地方性种群。

为了开发优良的鲫鱼养殖品种,60年代末,国内已有学者做了改善鲫鱼养殖经济性状的尝试,把东北海拉尔地区的银鲫南移至长江和珠江流域驯养,使当年鱼体重分别达到150克和250克,超过了当地鲫的生长速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1975年开展了鲫鱼的育种研究,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与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授精后异精雌核发育,育成了一种生长快、易于养的鲫鱼新品种——异育银鲫,其生长速度较鲫快2—3倍,比方正银鲫平均快34.7%。

此后,云南动物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河南省水产科研所又分别对高背鲫、银鲫和淇鲫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生长速度均比鲫快一倍以上,经推广养殖后,收到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所以,有计划地开展鲫鱼选育培育工作,是发展我国淡水渔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芳湖和太泊湖等自然水域。

因其常栖于湖中的芦苇从中,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池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而被称为芦花鲫;它以个体大(已知两尾最大个体体重分别为4.0公斤和6.5公斤)着称,亦称彭泽大鲫。

为挖掘这一优良品种,充分利用它生长快、个体大等优良经济性状,进行系统的定向培育,从1983年开始,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对彭泽鲫开展了系统地选育研究。

经选育后的彭泽鲫生长速度比选育前快50%,比鲫的生长速度快249.84%,其主要质量性状稳定一致,主要数量性状得到改善。

彭泽鲫鱼养殖技术 彭泽鲫鱼如何养殖

彭泽鲫鱼养殖技术 彭泽鲫鱼如何养殖

彭泽鲫鱼养殖技术彭泽鲫鱼如何养殖
彭泽鲫是一种适应性强、食性杂、病害少、生长快、易繁殖、易饲养的鱼类,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彭泽鲫鱼养殖技术。

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在天然水域中喜欢栖息于芦苇丛中,体侧有灰黑色芦花斑纹,因此又称芦花鲫。

它个体大,在原产地天然水域中,个体重1-1.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6.5千克,故有“彭泽大鲫”的美称。

鱼种放养
5月中旬至6月初放养鱼种。

计划产鱼种400~600kg,每亩放养规格为1.5~3cm的鲫鱼乌仔或夏花鱼种3000~5000万尾,放养规格为1.6~3cm的鲢鳙鱼乌仔或夏花鱼种1000~1500万尾,鲢鳙鱼之间的比例一般为2 :1~3 :1。

秋季鱼种出池时,鲫鱼规格一般可达75~100g,鲢鳙鱼种出池规格为100~150g。

不要搭配其它品种,特别是鲤鱼、草鱼等抢食能力强的鱼类,否则会影响鲫鱼摄食。

饲料投喂
在池塘边上搭一个伸入池水的栈桥作为投饵台,栈桥高出水面1.5m,在栈桥上面还可搭棚遮荫。

边敲出声响边向池内撒饵,也可用自动投饵机投喂,养成彭泽鲫集群上浮抢食的习惯,每天上下午各驯一次,但驯化成功时间要比鲤鱼长一些,约需7~15天,要有耐心。

彭泽鲫驯化难度较大,异育银鲫、高背鲫较易驯化。

鲫鱼乌仔或夏花鱼种入
1。

江西特有品种——彭泽鲫

江西特有品种——彭泽鲫

桂牧 1 号象草 营养价值较高 ,经
栽 苗后 5 - 7天 可 追 施 尿 素
- 6 k g !亩 ,以促进幼苗生长和分蘖 。 广西畜牧研究所测定 : 干物质 中粗蛋 5 白质含量达 1 4 0 / 0 ,蛋 白质含量和消化 苗期进行 1 — 2 次 中耕 除杂 ,雨季低洼 率均较高。生长旺季每隔 2 5 — 3 0 天 即 地开通排 水沟,防止积 水影响生 长。 可刈割 1 次,每年能刈割 6 _ 一 8 次,亩 夏、秋季土壤 出现干旱时可利用 沼液
式。以彭 泽鲫为 主,搭养 鲢、鳙 鱼。 可达 5 0 0 尾/ ) ,经过大约 2 0 0天饲
泽鲫为底层杂食鱼类 , 喜食天然饵料 , 放养彭泽鲫 1 8 0 0 - 2 5 0 0尾 /亩 ,占总 养 ,彭泽鲫成鱼达 2 5 0 - 4 0 0 g !尾。 也爱食麦麸 、糠饼 ,人工养殖多用配 放 养量 的 8 一 9 0 0 / 0 ,可 亩 产彭 泽鲫 3 . 稻 田 养 殖。 一 些 丘 陵 山 区, 合饲料 ,是理想的人工养殖品种 。彭 1 0 0 0 t  ̄。二 是混 养模 式。以鲢、鳙、 可 考虑 该模 式。放 养 的彭泽 鲫规 格 泽鲫适宜在各种水体养殖 ,单养 、混 草鱼为主 ,混养彭泽鲫。一般放养彭 为 3 - 5 c m 夏 花鱼种 4 0 0尾 ,可搭 配 养均可。 泽鲫冬片鱼种、春片鱼种或夏花鱼种 规格为 3 c m 的草鱼夏花鱼 种 1 0 0 尾、 1 . 鱼种培育 。每年 4 月份 ,选择 约 2 5 0尾 /亩 ,夏花鱼种宜选择大规 鲢鳙鱼 夏花鱼种 3 O尾 ,亩增产 彭泽 水源好 ,每 口面积 1 0亩以内的池塘 , 格 ,尽早放养 ,无需增加投入 ,亩可 鲫 约 2 0 k g 。
很快 能生

“芦花”牌彭泽鲫简介

“芦花”牌彭泽鲫简介

“芦花”牌彭泽鲫简介
“芦花”牌彭泽鲫原产于我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等天然水域,发现时最大个体达6.5公斤。

后经省、市水科所专家多年选育成品质纯、生长快、抗病强、营养丰富的优质淡水良种,该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西省重大计划一等奖,该品种因生长速度快(比普通鲫鱼快270%左右)、易养殖、发病率低等特点,被列为农业部重点推广的淡水良种之一,目前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普及养殖,并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产品肉质鲜嫩,富含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具有催乳、益智、延年功效,且价格低廉,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2003年被江西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定为“江西省地方名牌产品”,2004年被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定为“绿色食品”,2006年被江西省农业厅认证为“江西名牌农产品”,我县05年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鲫鱼之乡”。

我县为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于1997年经江西省计委批准立项,全面实施彭泽鲫产业化工程,经过几年产业化运作,已建成年繁育彭泽鲫夏花鱼种3亿尾的良种繁育基地和年生产彭泽鲫成鱼8000吨的近两万亩无公害彭泽鲫养殖
基地,开发了彭泽鲫高阻隔充氧鲜活包装技术,为彭泽鲫进入超市销售提供了支持。

为树立品牌,保护品牌,宣传品牌,于一九九八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芦花”牌商标;在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先后参加了上海、南昌、厦门、珠海、九江等地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并被评为优质农产品、优秀产品奖等奖项。

如2002年荣获中国-九江第二届农副产品精品展优秀产品奖,2007年荣获第三届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畅销产品银奖。

鲫鱼良种——彭泽鲫

鲫鱼良种——彭泽鲫

4
从 根 上 直 接 生 叶 开 花 络果 的 奇特 无 1 瓜
, :
;
5
,
瓤 毓

万和
邮编
:
23

3
1 3
6
23
3 制种方便 余抽摘 易 有几 种娜 鱼 优 良品种需采 用{ 生物 塞因 工
.
态 环 境 差 异 极大的 水域 中 彭 泽娜 鱼 仍完全保持其各种优 良特性
6
.
,
经济效益 显香
, ,
彭泽 娜 以搭
, ,
,
,
配形 式 养殖 无 论是 鱼 种 池套养 成
鱼 池 混 养 还是 其它水域 养殖 在 不
,
增 加 饵 料投 喂量的条 件 下 亩投 放 夏花 1 5 0 、 2 0 尾 当年平均个体 可
娜 鱼 良 种 卜 勺 窘
彭 泽 娜 鱼 是 经过江西省水 产科 学 研 究 所 和 九江市 水 产科学研 究所
声 穿
. , ,
殖规 棋的发 展
而 彭泽脚属 正 常 二 倍体 有性 生殖群体 且 熊 在静 水 中
前后十多年的艰 苦选育工 作获得的 一 个优 良养殖新 品 种 具备许 多 比 其 它 娜 鱼 品 种优 良的特性 L 生 长速度快 在相 同养 殖条 件下 彭泽娜 比 普通土 娜当年 生长 快
:
, 。 , ,
自然致殖 只 要 严 格按选 择培 育亲
鱼 注意 亲 鱼 更 新换代 2 ~ 3 年 引
, ,
进原种 一 次 严 格净化 产 卵 池 就能 大规模繁育
4
.
,
.

扰病力 强
乞 令为止 尚未
,

池塘沼肥养殖彭泽鲫试验

池塘沼肥养殖彭泽鲫试验
3 管理措施 3.1 注意调节水质
水为鱼类生存环境,养好鱼,必须管好水,水 色上呈油绿、下呈黄绿色最好,调节水质措施。
⑴沼肥投放量。沼肥是速效肥料,在投入时应
· 26
掌握“量少次数多”的原则,每日投肥一次,如天气 炎热,水色透明度在 25 cm 以下,就要每隔一至三天 才投肥一次。在使用过程中,水色透明度应不低于 20 cm,盛夏、初秋和秋末要控制在 25 cm。沼肥投 施应选在晴天上午 8 ~ 9 点钟进行,鱼发病时应少投, 阴雨天和鱼浮头时不能投。利用沼渣作为基肥、追肥。
⑵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能使池内人畜粪便中 的虫卵、病菌沉淀并杀死。经测试分析,当厌氧发酵 到 10 天时,沼气池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处理标准,改 善了环境卫生,提高环境质量。
⑶用沼肥养鱼,能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而且使 用方便,技术易行。以沼肥料与质量相等的粪肥加
其它饵料进行养鱼对比试验表明,前者比后者产量 高 10% ~ 60%, 其中鲢鱼、鳙鱼产量提高 0.5 ~ 1.27 倍,经济效益提高了 0.5 ~ 2 倍。一般亩能节省成本 600 ~ 800 元。
⑵每月用生石灰全池泼洒 ( 每亩平均水深 1m 用 15 ~ 20 kg) 或用底质改良剂 ( 降解氨氮、硫化氢、 亚硝酸盐、pH) 泼洒一次。
⑶每天在晴天中使用增氧机开 2 小时,阴天开 1 小时,增加溶氧量,改善底层水质。 3.2 严格做好“四定”投喂
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放饲料。一般晴天多投,
kg/ 亩生石灰彻底清塘,鱼种放养前 10 天,施经发 酵的猪粪 4000 kg 作基肥,然后加水到 1 m 培育水质, 使水质到鱼种放养时透明度为 25 cm。 1.2 沼肥
使用二口 8 立方米沼气池供给鱼塘所需要的沼 肥来源。

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范镇明
【期刊名称】《农村科技》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彭泽鲫是江西省水产科研所和九江市水产科研所经十余年选育而成的一个鲫鱼优良品种。

彭泽鲫与普通鲫没有明显的外形差异,生长速度快,个体明显大,因此商品价值高,近年来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现将池塘养彭泽鲫大规格鱼种及成鱼养殖高产技术简介如下。

一、池塘培育大规格彭泽鲫鱼种的技术要点(一)技术指标计划产量500~550千克,其中鲫400千克,鲢100~150千克,鲫鱼苗达到40~50克/尾,鲢鱼苗达到50~80克/尾,苗种成活率80%以上。

(二)池塘条件及清塘准备单口塘2000~6667米~2,池深2~2.5米(最大水深可达2米),池底淤泥应少于25厘米,水源无污染,注排方便,配3千瓦增氧机一台。

放苗前7~15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范镇明
【作者单位】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
【相关文献】
1.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J], 范慧香
2.鲫鱼养殖技术之四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J], 王宪璋;熊昌富
3.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J], 范慧香;张自龙
4.常规鱼类的养殖技术之四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试验 [J], 付春荣;庄芾恩
5.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J], 邱立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泽鲫简介
鲫古时亦称鲋鱼。

椐《本草纲目》记载:“鲫鱼旅行,以相即也,故谓之鲫;以相附也,故谓之鲋。

”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健胃益中之滋补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鲫适应能力极强,“所在池泽有之”,为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尤其是在淡水捕捞产量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其产量占天然水域总产量的20%左右。

但由于鲫生长速度较慢、个体小,长期以来在淡水养殖中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被视为无足轻重的搭配养殖对象。

众所周知,鲫是比较低等的硬骨鱼类,由于其地理分布极广,长期的生态适应,使之形成了许多变异了的地方性种群。

为了开发优良的鲫鱼养殖品种,60年代末,国内已有学者做了改善鲫鱼养殖经济性状的尝试,把东北海拉尔地区的银鲫南移至长江和珠江流域驯养,使当年鱼体重分别达到150克和250克,超过了当地鲫的生长速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1975年开展了鲫鱼的育种研究,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与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授精后异精雌核发育,育成了一种生长快、易于养的鲫鱼新品种——异育银鲫,其生长速度较鲫快2—3倍,比方正银鲫平均快34.7%。

此后,云南动物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河南省水产科研所又分别对高背鲫、银鲫和淇鲫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生长速度均
比鲫快一倍以上,经推广养殖后,收到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所以,有计划地开展鲫鱼选育培育工作,是发展我国淡水渔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芳湖和太泊湖等自然水域。

因其常栖于湖中的芦苇从中,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池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而被称为芦花鲫;它以个体大(已知两尾最大个体体重分别为4.0公斤和6.5公斤)著称,亦称彭泽大鲫。

为挖掘这一优良品种,充分利用它生长快、个体大等优良经济性状,进行系统的定向培育,从1983年开始,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对彭泽鲫开展了系统地选育研究。

经选育后的彭泽鲫生长速度比选育前快50%,比鲫的生长速度快249.84%,其主要质量性状稳定一致,主要数量性状得到改善。

由于彭泽鲫具有繁殖简易、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为18.28%、脂肪含量为1.2%)等优良性状,而成为我国第一个直接从三倍体野生鲫中选育出的优良养殖新品种。

已经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生产繁育、苗种培育及养殖技术,投入正式生产。

现已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部分地区推广养殖,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彭泽鲫经选育后,在池塘养殖,具有更快地生长速度,比选育前生长速度快56%。

在同等条件下,经146天的饲养,彭泽鲫体长可达18.42±1.06厘米,体重达到216.2±
34.33克,较鲫体长长出51%强,体重超出249.84%(表4-3)。

表4-3 彭泽鲫与鲫生长速度对比实验
在人工养殖的水体中,彭泽鲫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受到鱼种放养的密度、搭配放养品种、饵料丰欠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当年繁殖的彭泽鲫鱼苗,经6个月左右的生长,平均体长可达19厘米以上,体重可达200克左右。

五、营养成分
彭泽鲫是一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可食率高等特点,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鱼类。

彭泽鲫的含肉率高于鲫的含肉率(表4-4)。

彭泽鲫的蛋白质含量为18.28%、脂肪为1.2%、灰分为1.33%、水分为78.68%(表4-5)。

彭泽鲫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表4-6)表4-4 彭泽鲫与鲫出肉率比较
表4-5 二种鲫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表4-6 四种鲫鱼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