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崛起

合集下载

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引言:哈密煤化工产业是指以哈密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原料,通过煤炭气化、合成气制备、甲醇制备等过程,生产化工产品的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哈密煤化工产业正处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阶段。

本文将从资源优势、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环保要求四个方面,分析哈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资源优势助推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哈密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储量大、质量优,为哈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目前,哈密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已超过10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哈密采埋比达到了95%,说明哈密地区的煤炭资源取得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效果。

这为哈密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给,使得产业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政策支持推动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国家对于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多项政策支持。

比如,国家加大对煤炭气化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同时,国家对煤炭气化产业给予了税收、财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哈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该产业中。

三、技术创新将成为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哈密煤化工产业需要进行煤炭气化、合成气制备、甲醇制备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

传统的气化工艺存在能源浪费、排放污染物等问题,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哈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一些新的技术开始应用于该产业,比如高效节能的气化技术、清洁高效的催化剂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能提高煤化工产业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环保要求将促使哈密煤化工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强化,国家对于煤化工产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国家对煤化工产业推行了“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将传统的煤炭能源转化为清洁能源。

新疆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发展报告

新疆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发展报告

新疆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发展报告一、哈密地区煤炭资源概述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地跨天山南北,下辖巴里坤县、伊吾县及哈密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

哈密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全区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量(亿吨)的12.5%,占新疆预测资源量(亿吨)的31.7%,居全疆第一位,在全疆煤炭资源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哈密地区煤炭资源品种多、易开采,具有“三低一高”的资源赋存条件(低硫、低灰、低瓦斯,高发热量),适合建设亿吨级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基地。

哈密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内地连接新疆、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重要通道,也是“疆煤东运”、“疆电外送”的桥头堡和重要枢纽。

二、哈密地区各矿区煤炭资源情况哈密地区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境内的山间或凹陷盆地内。

哈密地区境内天山以南分布有沙尔湖矿区、大南湖矿区、三道岭矿区、野马泉矿区;天山以北自西向东分布有巴里坤矿区、三塘湖矿区和淖毛湖矿区。

各矿区煤炭资本情况见附表:哈密地区首要煤炭矿区概略一览表)一)沙尔湖矿区沙尔湖矿区位于鄯善县东南约100km、哈密市西南约150km处,隶属乌鲁木齐市鄯善县和哈密地区哈密市统领。

矿区工具长约70.2km、南北均匀宽约18.1km,面积约1271km2(其中鄯善县境内551km2、哈密市境内753km2)。

1、地质构造矿区东部含煤区总体上构造形态为北西-南东向的宽缓隐伏向斜,北翼倾角大约5°~10°,南翼倾角大约0°~5°;西部含煤区总体构造形态为近东西向的向斜构造;南部(库木塔格南预查区)为独立的小块含煤区块。

2、煤层赋存情况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纪中统西山窑组。

北矿区东部含煤区含可采煤层1~21层,可采煤层总厚0.8~236.3m,煤层单层最大厚度224.44m;北矿区西部含煤区含可采煤层2~6层,可采煤层总厚11.19~160.50m,煤层单层最大厚度153.55m。

我的家乡新疆哈密作文

我的家乡新疆哈密作文

我的家乡新疆哈密作文
我的家乡在新疆哈密,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哈密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哈密有许多风景名胜,有
东沟湖,白龙堆,千佛洞,龟兹古城……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
是龟兹古城了。

它是我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又称“天山谷地”、“龟兹城”。

它在哈密市西北部约20公里处。

站在这里向远处眺望,只
见远处山峦叠嶂,近看河水清澈。

你会发现山上长满了松柏。


林里的小动物很多,有狐狸、山兔、黄羊等。

夏天是登山的最佳
季节。

春天的时候,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

这时的山也格外绿了。

这一切都是小动物们和小花们的功劳啊!我最喜欢在春天的时候
到山上玩。

这时候小动物们就更活跃了,它们成群结队地在草原上玩耍、嬉戏。

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果子,有苹果、香梨、石榴、柿子、
核桃等……这些果子都是人们爱吃的。

这时小动物们和小花们都躲起来睡觉了,只有那只懒洋洋的
小花猫还在山上玩耍呢!
—— 1 —1 —。

哈密:中国甜蜜之都

哈密:中国甜蜜之都

哈密:中国甜蜜之都朋友,您品尝过真正产自原产地的哈密瓜吗?您到过哈密瓜的故乡――哈密市吗?这是一个古朴博大的文化家园,是荟萃亚欧文明、光耀千年的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是一块充满生机与商机的经济热土,这是一处令人神往的浓缩天山南北至美风光的旅游胜地;这是一片天蓝地净的人居福地。

瓜以地名,地以瓜闻。

感受瓜乡哈密,甜的不止是哈密瓜,个大,肉厚、甘甜的哈密大枣一样会让您唇齿留香;游走在神奇的哈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哈密奇石,雅丹地貌定会使您惊叹不已。

欢快的麦西来甫,高亢婉转的哈密木卡姆会让您体会到积淀了千百年的西域文化的魅力……一颗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天山从这里崛起,新疆从这里开始!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穿过长长的河西走廊,过玉门,经敦煌,再到星星峡,您便迈进了享誉世界的哈密瓜的故乡――哈密市。

此刻,当您轻轻推开这新疆的东大门,天山雪峰,戈壁绿洲以及豪放,浓郁的民族风情,便伴着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的恢弘迎面扑来。

回眸千年,周穆王曾在这里品尝着五堡大枣举行祭天,分封大典;班超曾在这里屯垦戍边,见功立业;历经千难万险,才走出八百里流沙河的唐玄奘也曾在里讲经,弘法;更有大诗人李白在此举杯留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千古佳句。

徜徉在流蜜的瓜乡,似乎依然可以听到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品尝哈密瓜后爽朗的笑声和“西域之果,葡萄莫胜于吐鲁番,瓜莫胜于哈密”的感慨。

当然,从这里走过的还有凿通西域商道的张骞、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和发现哈密雅丹地貌的斯文赫定,就连闻名中外的香妃,也是由哈密四世回王玉素甫亲自从哈密一路护送到北京。

哈密市是多种文化交流,融合、传播的汇萃地,更是古代西域联系内地的咽喉要地,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以其独特性,综合性和包容性著称。

哈密市七角井镇出土距今约一万年的细石器与华北地区的细石器如出一辙;哈密市五堡乡古墓出土的海贝说明了远古时期哈密和东南沿海就有了商业往来:上世纪50年代末,在哈密市天山乡板房沟村发现的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更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佛教戏剧剧本。

新疆哈密蛋白石,正在崛起!玉友们你看到时机了吗?

新疆哈密蛋白石,正在崛起!玉友们你看到时机了吗?

新疆哈密蛋白石,正在崛起!玉友们你看到时机了吗?随着近年来蛋白石在国内兴起占有国内彩宝市场一定份额其实蛋白石是一个大家族不同产地的蛋白石有着各自的特点今天跟大家聊聊地中海蛋白石哈密蛋白石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含5-10%的水分。

蛋白石与多数宝石不同,属于非晶质,蛋白石中有些不稳定的非晶质结构会因为水分缺失而变色甚至出现裂缝,但是也有一些结构非常稳定的蛋白石在正常环境中无变化。

蛋白石在矿物学中属蛋白石类包含变彩和不变彩的两种宝石,是一种含水的非晶质的二氧化硅。

变彩的蛋白石大多出自于澳大利亚、墨西哥、巴西等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欧泊”,因为蛋白石英文为Opal,音译而成。

变彩蛋白石会因二氧化硅球体的尺寸略大于可见光的波长或可见光的半个波长时,使白光产生衍射和干涉才表现出从紫到红的全光谱色或较单调的某些光谱色,当观看角度不同而显示颜色也会出现闪光(虹彩),它的虹彩由其结构——极小的二氧化硅球体规律的排列——绕射光线造成的,圆球越大,颜色范围也越宽,所以变彩蛋白石有若干种不同颜色。

而不变彩的蛋白石,目前主要产地与新疆哈密地区和地中海,不变彩蛋白石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硅球体的尺寸远小于或者大于可见光波长时,则蛋白石不会变彩,这也是大部分宝石不能变彩的原因。

不过由于蛋白石具有宝石的各种天然属性,所以不变彩蛋白石最近几年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

主要通过光泽度,透明度,硬度,颜色和做工等几方面来判断其品质。

两种不变彩的蛋白石对比,新疆哈密蛋白石呈胶质状,温润、半透明,可媲美和田玉,跟古代和氏璧中描述的特点接近。

新疆哈密蛋白石地表原石一般较小,地下蛋白石因其优质层面很薄,一般只可以制作小饰品。

而地中海蛋白石主要是指在地中海沿岸或者岛屿出产的蛋白石,国内市场简称' 地中海澳宝',这个区域出产的蛋白石无虹彩效应,但是包含了蓝,红,绿,黄,白等多种颜色。

由于上亿年的地壳运动,使得深海的二氧化硅胶质体包裹着矿物和有机物质被逐渐抬翻到地表,在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下,该区域的蛋白石的化学结构也变得非常稳当,这一特性与澳大利亚产的变彩欧泊有点相似。

新疆哈密发展前景

新疆哈密发展前景

新疆哈密发展前景新疆哈密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沿边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新疆哈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哈密市位于新疆北部,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哈密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通过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和经济交流,哈密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其次,新疆哈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哈密市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盐碱等资源,是新疆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

此外,哈密还拥有独特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同时,哈密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再次,政府加大对新疆哈密的支持力度,推动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疆地区的发展,加大了对新疆哈密的支持力度。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创新、扶贫攻坚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哈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前往哈密,在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新疆哈密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哈密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目前,哈密已形成了以煤炭、能源化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创新发展和升级转型,哈密的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动力将更加强劲。

综上所述,新疆哈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以及城市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将为哈密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带动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哈密纪事

哈密纪事

哈密纪事哈密,连接西域与中原,素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之称,至少自汉代起就被纳入大中华版图。

“丝绸之路”、“玉石之路”都从这里经过,250余处古文化遗迹铭刻了它的悠远历史。

区位独特,矿产丰富,瓜果甜美,风情浓郁――这一切构成了哈密绚丽的背景,烘托出它独一无二的珍奇――大漠奇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地质工作者在哈密的戈壁滩里探矿,当他们准备捡拾遍地的“木材”烤火时,却发现这些“木头”格外沉重――哈密戈壁中树木特征鲜明、沧桑古朴的硅化木就这样被外界发现,哈密瑰丽的奇石篇章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石市十年间1998年9月,原本供职于哈密市供销社的封立军下岗了。

资金上捉襟见肘的他没法去做大生意,无奈之下选择了奇石。

那时,哈密的奇石市场经历十年的孕育,已开始迎来初现的曙光。

而此前十几年间,哈密人则经历了几乎所有产地都经历过的“懵懂”阶段。

哈密的硅化木被外地石商以最初几毛钱、最多几块钱每公斤的价钱整车整车的收购,如今他们还能清楚地记得上海知青雇五六十个当地人捡石、以拖拉机为单位买石的情景。

后来,北京、四川、广西等地的石商纷至沓来,运走了成吨成吨令哈密人现在想来都扼腕叹息的地表层的好石头。

而当时的哈密人只是用石头从外地石商那里换回一点不成比例的钞票,本地石友间的商业交流少之又少。

外地石商以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低价带走了哈密的好石头,却也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产――对奇石价值的认知。

哈密人看到了石头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哈密奇石的发展期也就自然而迅猛地来临了。

1999年对哈密来说是个值得记忆的年份,哈密的第一家奇石馆、第一个奇石市场、第一次石展都出现在这一年。

哈密的奇石收藏热度骤升,各行各业的人纷纷投入其中,奇石爱好者人数激增,奇石交易也异常活跃起来。

封立军的无奈之举,却让他无意踏准了石市发展的节奏,并幸运地成为最早受益的一员。

当韩国石商拿着火山岩的样品,风尘仆仆来到哈密的时候,手上攒着十几吨火山岩的封立军把握住了机会。

韩国石商面对石头激动得浑身发抖的时候,封立军的收益自然也颇为可观。

哈密的历史故事

哈密的历史故事

哈密的历史故事哈密,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它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

在哈密的古代历史中,这里曾是西域文明的繁荣之地。

公元前2世纪,汉朝开始向西拓展,哈密成为了汉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

当时的哈密是一个富饶的绿洲城市,被称为“西域之门”。

丝绸、茶叶、玉石等商品通过哈密进入中亚和欧洲,使得这座城市变得繁荣起来。

在汉代以后的历史中,哈密一直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在唐朝时期,哈密成为了西域都护府的驻地,这里的官员负责管理西域地区的事务,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同时,哈密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许多学术和艺术的人才聚集于此。

然而,哈密的历史并不总是平静的。

在13世纪初,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征服了哈密,使其成为大蒙古国的一部分。

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哈密继续保持着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并且繁荣发展。

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衰落,哈密逐渐陷入了内乱和战乱的混乱时期。

在明清时期,哈密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并且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哈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以应对来自中亚的威胁。

同时,哈密也成为了著名的商业中心,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旅行者前来交流和贸易。

到了20世纪,哈密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历史。

在中国的民国时期,哈密曾一度成为一个独立的回民政权的首府,但很快又被中国政府重新收复。

此后,哈密成为了中国新疆的重要城市之一,承担着经济、文化和政治的重要角色。

如今的哈密,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地区中心。

它的街道和建筑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特色,展现着哈密独特的魅力。

同时,哈密也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探索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总结起来,哈密的历史故事不仅是一段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地文明交流的见证。

通过了解哈密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哈密的历史故事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闪耀,为人们带来启迪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密崛起
近日,参加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精品奇石运回了哈密。

其中哈密市代表新疆组织了17吨展销奇石、200块精品奇石应邀参展。

涵盖了硅化木、风凌石、泥石、玛瑙等新疆大漠奇石的主要品种。

此次展会场面十分火爆,内地客商纷至沓来,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30多个省市组团参加。

此次文博会无疑给哈密奇石注入了一剂良药,使哈密玩石人看到了哈密奇石发展的前景。

奇石市场:哈密人十年造一市
为什么内地客商会如此青睐哈密奇石?哈密奇石在内地市场升温说明了什么?
回首哈密奇石市场发展的十年,首先得从1999年5月建立新疆最早的奇石市场――哈密花鸟鱼虫市场说起。

似乎从那一刻起,哈密人藏在心头的对奇石的那把火被点燃了。

之后,哈密的奇石爱好者开始增多,奇石欣赏走进市民家中,哈密奇石交易市场也得到了发展。

2006年11月底,北京国际收藏品交流会上展出了一款色彩斑澜、形似活鱼的罕见天然五彩奇石,很快,这块重20多公斤的奇石被现场专家誉以“天下第一奇石”的美誉,并估其价值达上亿元人民币,而这块奇石的产地竟是哈密沙尔湖。

而后有知情人说,2004年,发现该奇石的人将此石带至乌鲁木齐市,以7万元的价格被一外地石商收购。

2005年最高峰时,哈密的奇石商店就有近三百家,形成了哈密大十字、远通、阿牙桥三大奇石市场,一批南方手工艺者专门为哈密奇石制作各种底座,多
达十几家,一年收入几十万元。

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两千多人,奇石爱好者两万多人。

哈密已经形成了一个采石、运石、销售、配座一条龙的奇石集贸市场,奇石产业已具雏形。

2007年底,哈密奇石年交易额两千多万元,每年吸引数万名本地和区内外客商、游人前来购石、赏石。

随着奇石资源的渐渐稀少以及内地市场对哈密奇石的认可和追捧,哈密奇石热步步升温。

2009年5月的深圳文博会上,哈密奇石大出风头,得到了组委会和参展者的一致好评。

一是展团规模最大,占据了300平米的最大展厅;二是展示的精品最多;三是组织工作做得最好,荣获了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四是销售情况最好,销售额达到了150万元;五是在所有参展团中销售额最大,单块精品最高卖到了13万元……同时哈密市观赏石协会也与龙岗观赏石协会
签订了友好协会协议。

内地“石家”青睐哈密奇石
在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上,哈密大漠石造型变化丰富、体量适中,得到了各地爱石人的喜爱。

在整个参展的1000多块石头中共评出金奖80个,哈密奇石就获得了18个金奖,这18个金奖奇石多数都已经售出,平均售价在6万元。

而同时带去的17吨普通奇石也卖到了十几万的总价。

此次展会期间出现了一名接连在哈密展厅里转了三天的邓姓神秘买家,每次工作人员向他介绍石头的时候,他总是笑眯眯地说:“谢谢了,我自己看就可以了。

”三天后,这名邓董事长拿着百万现金一气买了好几块石头。

后据了解,他是深圳一家投资公司的董事长,
准备投资上亿元建立一个奇石博物馆,这次来也是为了今后的奇石博物馆做准备工作。

他说哈密奇石展现了新疆的风貌,他非常喜欢,看到哈密的奇石,就会想到神秘美丽的新疆。

此次展会上,哈密市展团被授予“最佳人气奖”。

哈密的奇石展位前每天都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周末更是吸引了5000余深圳市民前来参观。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中华奇石》主编陈西来哈密展厅参观时由衷地说:“目前,新疆哈密是中国最后一块奇石宝地。


目前,广西、内蒙等内地奇石市场发育已经成熟,可开发利用的空间逐渐缩小。

哈密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吉青告诉记者,数十年来,他踏遍新疆奇石产地,新疆奇石市场的发展尚缺乏文化的氛围和内涵,精品奇石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价格,还处于卖资源的状态。

“奇石要想卖出好价钱,必须赋予奇石以文化的内涵。

”这是马吉青切身的感触认识。

2008年,哈密的一块奇石在西安石展期间以40万元的高价卖出,就是在命名上出奇制胜的。

这块奇石原名《吉祥如意》,由于题名一般而市场反应平平,后由内地奇石专家进行包装,重新命名为《龙如意》。

中国的“龙”文化和“如意”文化巧妙的交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回味深远,石头的价值自然提升了不少。

目前,新疆奇石精品的市场价格在上海、柳州等地的差额在五倍以上,哈密的奇石产业完全可以借鉴内地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发掘哈密赏石文化和奇石市场的深厚潜力。

打好“西域石都”城市名片
那么,如何将“哈密奇石文化”这张名片打好?让哈密奇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如何借哈密奇石扬哈密美名?是我们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哈密奇石要靠精品拉动,并靠奇石展会拉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内地城市在这一点做得非常成功。

现在全国各地每个月至少有五六场奇石展会,只6月份新疆就有两场奇石展会。

哈密市观赏石协会也希望政府能通过申报“中国观赏石之城”、举办国际奇石博览会等活动拉动哈密奇石产业的发展。

“奇石节”也算一种推广宣传的好途径。

诸如:柳州为何称之为“中华石都”?除了奇石交易量巨大,柳州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奇石节;而石家庄非奇石产地,却连续举办了六届奇石节,因为当地政府充分意识到了奇石市场的无限商机和赏石文化的永恒魅力。

石家庄借“石”字宣传,从而使其知名度大增,奇石节的
举办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今年石家庄奇石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哈密应该及时认识到奇石蕴藏的无限商机,由政府组织,市场化运作,举办奇石精品展,通过奇石展销会让内地人进一步认识了解哈密,让哈密奇石成为拉动哈密经济发展的杠杆与城市名片,提升哈密的城市软实力。

促进奇石经济扬哈密美名
在龙岗展会期间,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女士专程来哈密展厅参观,对哈密奇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她认为:哈密具有优先发展奇石文化产业的条件和优势。

她表示,哈密如果召开国际奇石博览会,她一定前往参加并组织荣获中国观赏石之城(乡)的地区在哈密
市召开一次观摩交流会。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陈西从去年年底至今已来哈密考察三次。

他说:“目前,在其他省市奇石资源面临枯竭的情况下,哈密仍然具有丰富的奇石资源,这是提高哈密奇石知名度和增加市场份额的大好时机。


为进一步打造哈密市为西北五省的奇石集散地及“哈密奇石”的文化品牌,提升哈密奇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哈密市作为“中国观赏石之城”及国内三大奇石产地的地位,哈密更应抓住这一机遇,采取举办大型石展、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大力推介哈密奇石,借奇石经济扬哈密美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