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18)钓鱼台国宾馆
赞美钓鱼台国宾馆诗句

赞美钓鱼台国宾馆诗句
【最新版】
目录
1.钓鱼台国宾馆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2.钓鱼台国宾馆的建筑风格和园林景观
3.钓鱼台国宾馆的荣誉和接待过的重要人物
4.钓鱼台国宾馆的诗句赞美
正文
钓鱼台国宾馆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宾馆。
它始建于公元 1780 年,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园林景观而备受赞誉。
钓鱼台国宾馆毗邻颐和园、玉泉山和香山,占地面积达 13.8 万平方米,其中园林面积占 6.7 万平方米,湖泊面积占 1.5 万平方米。
钓鱼台国宾馆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宫廷建筑艺术。
宾馆内的主要建筑有 18 栋,其中包括总统楼、总理楼、部长楼等。
此外,钓鱼台国宾馆还有一座具有唐代风格的建筑——钓鱼台,以及一座仿照江南园林建造的赏花园。
钓鱼台国宾馆的园林景观堪称一绝,其内的湖泊、假山、亭台、楼阁、长廊等景观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园林中还有众多名贵的古树名木,如桂花、海棠、牡丹等,令人流连忘返。
钓鱼台国宾馆自成立以来,已接待了众多国内外政要、名人和各界精英。
它曾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行宫,后来成为民国时期的总统官邸。
新中国成立后,钓鱼台国宾馆继续承担着国事接待任务,成为我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钓鱼台国宾馆的美景和历史地位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
其中,
最为著名的赞美钓鱼台国宾馆的诗句当属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钓鱼台国宾馆的壮美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西园初次改建设计)剖析与欣赏

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西园初次改建设计)剖析与欣赏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西园改建设计)钓鱼台在阜成门外三里许,是北京著名的园林古迹之一,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按《日下旧闻考》:“钓鱼台在三里河西北里许,乃大金时旧迹也。
”“这是金主的有幸之处。
”金章宗(1190-1201年)曾在此钓鱼,后人有“金章宗钓鱼古台”之称。
明《长安客话》记载:“元初,廉公希宪即钓鱼台为别墅,构堂池上,绕池植柳数百株,因题日万柳堂。
”成为元大都西郊盛极一时的游览胜地。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曾赋诗:“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
……谁知咫尺京城外,便有无穷万里思?”此后,随着历代王朝的兴亡,时荒时兴。
清乾隆三十八年浚治玉渊潭成湖,以受香山新开引河之水。
乾隆三十九年命修建台座,并题书“钓鱼台”嵌于台之西面。
另按《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重阳,长安少年多于此处,赛马,俗称曰望海楼。
”“台南有行宫一所。
故凡祇谒西陵,及由园致祭天坛时,必于此用早膳焉。
台左有养源斋、潇碧轩诸胜。
”至今,台座和建筑尚未完好。
1959年在此周围建起国宾馆,此园并入宾馆,并以钓鱼台为名,成为闻名中外的“钓鱼台宾馆”。
可是,这一著名的古园林建筑一直闲置未用。
随着国际交往和旅游事业的扩大发展,决定将此园修缮、扩建作为宴会厅和客房,以接待中外宾客。
该工程总计1125平方米,其中修缮改建615平方米,新建510平方米, 1982年6月,宴会厅正式使用,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在此设宴招待各国贵宾。
这一典雅、优美的中国园林建筑得到了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
“养源斋”已成为国内举行最高规格的小型宴会的场所之一。
一、养源斋的设计方案现状(图1),总平面图)养源斋座落在一个小岛上,三面环河,一面临湖,为一不对称小院,由东垂花门入园,正房“养源斋”面阔五间,前后出廊并带东西耳房;西房三间与季花门相对,有廊与主房相接;南面为一条形假山,一既是对景又是围墙,已部分坍塌。
按照要求拟将正房改为宴会厅,能举行四、五十人的小型宴会。
中国最牛的宾馆,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乾隆曾为它题字!

中国最牛的宾馆,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乾隆曾为它题字!
国内宾馆非常多,又平民住的经济宾馆,也有土豪住的星级宾馆。
在众多宾馆中,又一家宾馆特别牛,而且一般人还不能进去住,这家特厉害的宾馆就是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处古代皇家园林和国宾馆建筑群,这里是我们国家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所以住在这里的都是各国的重要人物。
钓鱼台是一处园林,之所以叫此名是因为金朝时,金章宗曾在此烛台垂钓。
钓鱼台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清代乾隆帝在此兴建行宫,并亲题“钓鱼台”三字,此后这里就被收为皇家园林。
钓鱼台国宾馆将古代园林和现在建筑完美结合。
其中最重点和豪华的建筑便是纯中国皇宫风格的总统套楼,黄色琉璃瓦铺顶,绿色雕梁画栋环绕,金碧辉煌,气派不已。
除了总统套楼外还有别墅式、伊斯兰式、东方民族式等等,各楼中均陈列中国古玩字画等历史文物供来宾欣赏。
钓鱼台国宾馆不仅是接待外国客人的超星级酒店,也是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所以一般人向进去住还真不容易呢~。
见证重大历史的钓鱼台国宾馆

见证重大历史的钓鱼台国宾馆作者:吴德广来源:《世界博览》2014年第16期出席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的外交部离退休干部“共度重阳”团拜会时,一位老同志对我说:“钓鱼台国宾馆是你的半个家”。
这句话让我思绪万千,我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多年,常往返于钓鱼台,钓鱼台是国宾温馨之家,它也是我的半个家。
其实我的同事也把钓鱼台国宾馆当作自己的半个家,成年累月在那里接待来访的国宾。
国宾下榻如住家位于北京阜成门外的钓鱼台国宾馆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古代皇家园林区,及现代国宾馆建筑群。
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现代的国宾馆园区是于1958年至1959年在古钓鱼台风景区基础上扩大修建,用做来访国宾的下榻及会晤、会议场所。
国宾馆也是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从1959年建馆以来,这里已经先后接待国宾近1000人次。
国宾之衣食住行是否舒适愉快,首先是宾馆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服务人员提供热情优质服务。
礼宾官对接待的各项礼仪、具体安排等礼宾细节,决定接待的成败。
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的安排都要周全考虑。
除外,国宾生活上的“衣食住行”要照顾好,任何一点小纰漏都可能影响访问的气氛,或造成不良的影响。
上世纪50年代,有一年国庆观礼之夜,联欢会将开始,周恩来总理高兴地登上天安门城楼。
他细致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了一个问题,便将礼宾司司长柯华叫到跟前,轻声地问:“你们给吴努总理和缅甸客人准备了大衣没有?”此时柯华才意识到那时北京已是秋风凉寒之时,来自热带地区的缅甸客人穿着本国民族服装,多是短短的白色上衣和长长的裙子。
这装束难于抵御北国秋凉夜寒了!于是根据总理的指示,柯华去王府井百货大楼,为吴努总理和缅甸客人购买薄大衣。
当晚正当贵宾感到“高处不胜寒”之时,柯华购买大衣回来了。
当客人得知周总理让他去为贵宾一行购买薄大衣时,贵宾感激万分。
客人无不为主人的盛情和细心而感动。
此故事在礼宾司流传长久。
我记得1965年进入礼宾司后,每年北京天气转冷时参加接待的秘书人员都必须携带几件大衣进宾馆供国宾游览长城御寒之用。
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

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钓鱼台国宾馆是中国作为主办方的会议、接待外宾和重大国内外活动的首选场所之一。
作为钓鱼台国宾馆的一部分,18号楼是该国宾馆的重要建筑之一。
它在丰富着中国现代历史的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象征。
18号楼是钓鱼台国宾馆位于北京西城区钓鱼台风景区内的一个建筑群,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楼内设有许多豪华套房和会议室,为外国元首、政要和各国贵宾提供宜人的住宿和会议场所。
18号楼最早修建于1959年,是为中国政府为了应对来宾访问需求而建造的。
这座建筑大楼设计简洁,具有典型的中式风格,同时融入了一些西方的现代元素。
它的设计师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使其成为了一座兼具中西方特色的现代建筑。
18号楼共有六层楼,每层楼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用途。
顶楼是豪华套房,为外宾提供高级住宿体验。
该楼还设有多个会议室,以供国际会议和商务活动使用。
此外,18号楼还设有休闲娱乐区域,如健身中心和餐厅,为来宾提供完善的服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国内外事件。
这里曾接待过来自各国的元首和政要,举行过许多国际会议和外交活动。
每当重大事件发生时,18号楼总是备受关注,成为世界各国媒体的镜头焦点。
18号楼不仅在建筑上引人注目,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钓鱼台风景区是一个集合了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的独特地域。
作为钓鱼台国宾馆的一部分,18号楼与周围的风景互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除了作为国际会议和外交活动的场所,18号楼还向公众开放。
游客可以参观钓鱼台国宾馆的花园和景点,感受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建筑风格。
18号楼的开放形式也展示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面,体现了中国愿意与世界分享自己的文化和成就。
总之,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场所之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的建筑风格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
同时,其开放的态度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包容性和友好姿态。
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哪一间仍在开门营业的宾馆里,曾经入住过金、元、明、清朝等皇帝,如今美国前总统尼克逊、老布什、里根、克林顿;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树、日本天皇明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吴作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曾经入住其内?答案就是堪称为中国一级宾馆的钓鱼台国宾馆!初闻钓鱼台国宾馆,会联想到它是不是位于引发领土争议的钓鱼台列岛内?或者具有哪方面的暗喻呢?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局长冯树森笑言:“两者没有任何关系!”坐落在北京西郊古钓鱼台风景区内的钓鱼台国宾馆,800年前是皇帝游憩的行宫。
金朝期间,章宗皇帝曾在这里建台垂钓,所以才有“皇帝的钓鱼台”称号。
元代初年,宰相廉希宪在这里修建别墅“万柳堂”;明朝永乐之后,钓鱼台成为社会上流人士与文人流连的别墅;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喜爱钓鱼台的风光旖旎,正式把它定为行宫,并且建了养源斋、清露堂、潇碧轩、澄漪亭、望海楼,亲笔题诗立匾。
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后的1958年,当时的主席毛泽东和总理周恩来有意庆祝建国10周年,准备接待参加国庆的国家元首们时,猛然发现北京还没有一处国宾场地能同时容纳十多二十位国家元首的地方!他们于是四处探寻,找到古钓鱼台的旧址,决定择地建设,并交由外交部具体组织、筹划和营建宾馆,以其地为命名,定名为“钓鱼台国宾馆”,逐成为日后接待元首的一级宾馆。
地理与历史占优势“为什么选中钓鱼台?”冯树森解释:“在地理位置上它是最优越的。
北京的国际机场在东方,钓鱼台宾馆在西方,当外国元首抵达机场前往宾馆之前,从东往西走,肯定经过长安大街,这时候,他们会瞧见北京的主要大街道,了解整体面貌、留下深刻印像……用意就在此。
”当然,厚重的历史与园内精致的景色,也占了极大因素。
该园里有中式亭台楼阁,也有西式的厅堂馆所和别墅式花园。
总面积42万平方米的宾馆内,共有19栋接待楼,其中18栋可供客人住宿。
这十几栋楼房,是从钓鱼台东门北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了尊重外国的习惯,楼号的编排,也不把1号和13号都编在里头。
钓鱼台国宾馆可以住吗

钓鱼台国宾馆可以住吗钓鱼台国宾馆,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神秘。
不少人心中都曾有过这样一个疑问:钓鱼台国宾馆可以住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一下钓鱼台国宾馆的特殊地位和性质。
钓鱼台国宾馆是我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接待各国贵宾的地方。
它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和象征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钓鱼台国宾馆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背景。
其始建于金代,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这里是帝王游憩的场所,风景秀丽,环境清幽。
如今,经过多次的修缮和扩建,钓鱼台国宾馆已经成为了一座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施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钓鱼台国宾馆可以住吗?答案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的。
但这种入住并非像普通酒店那样随意预订。
一般来说,能够入住钓鱼台国宾馆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员:一是国家邀请的重要外宾。
在进行国事访问或重要外交活动期间,外宾会被安排入住钓鱼台国宾馆,以体现我国对来访贵宾的尊重和重视。
二是我国政府邀请的国内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在参与重要活动或会议时,可能会有机会入住。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想要入住钓鱼台国宾馆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并非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而是由于钓鱼台国宾馆的特殊使命和功能所决定的。
虽然普通民众不能随意入住,但钓鱼台国宾馆的存在和其发挥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外交和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我国展示友好、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钓鱼台国宾馆内部的设施和服务堪称一流。
从豪华舒适的客房到精致美味的餐饮,从周到细致的服务到安全可靠的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客房的布置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同时又结合了现代的舒适与便利。
每一间客房都配备了高品质的家具和现代化的电器设备,让入住的宾客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
餐饮方面,钓鱼台国宾馆拥有顶级的厨师团队,能够提供各种风味的美食,包括中餐、西餐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钓鱼台国宾馆一句话

钓鱼台国宾馆一句话钓鱼台国宾馆,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卓越的服务品质而闻名于世。
钓鱼台国宾馆位于北京市西郊钓鱼台地区,占地面积广阔,拥有精致的建筑群落和美丽的花园景观。
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犹如一幅展现中国传统韵味与现代魅力的画卷。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欣赏到中式庭园的雅致和宏伟的建筑,更能品味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为国宾馆,钓鱼台国宾馆不仅提供优雅、舒适的住宿环境,更以其独特的服务理念和贴心的服务,为各国元首、外交使节以及其他重要宾客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满意。
无论是高效的接待、周到的安排还是精心准备的菜肴,都彰显着国宾馆对待每一位宾客的尊重和关怀。
但钓鱼台国宾馆并不仅仅是接待外宾的场所,也是中外人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国宾馆经常举办各种高端座谈会、国际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为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的加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这里,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不断推动了中外关系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传播。
钓鱼台国宾馆作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地标建筑,不仅承载着中外友好交往的重要历史记忆,也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崛起。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中外友好交流、文化融合和共同发展的鲜明象征。
作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未来的发展中,钓鱼台国宾馆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致力于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发展。
同时,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之一,它也将继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使命,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独特、魅力的中国。
总而言之,钓鱼台国宾馆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服务质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和国际形象。
它不仅是中外友好交流的桥梁,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钓鱼台国宾馆将继续走向辉煌,为中外友人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和文化体验,为推进中外友好交流与合作做出新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18)钓鱼台国宾馆
中国建筑(18)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座落于北京海淀区玉渊潭,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金代皇帝在此筑台钓鱼而得名,乾隆年间在此兴建行宫,是皇家园林,58年的时候,我国政府在此扩建,用作来访国宾的会晤、下榻、会议场所,成为国家领导人接待各国首脑和重要客人的国宾馆,目前有客房四百多套,有“东方第一馆”的美誉。
要说宾馆、酒店也经常有住,四星、五星,甚至有七星级,但是对于钓鱼台来说,是无法评定它的级别,因为接待规格高,所以被称为超星级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总面积42万平方米,有十六栋楼,分别以楼号而称,而不是以中文命名,这在我们国家好像还很少见,更为这里增添了神秘感。
整个园区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因为人员稀少、绿植丰富,似乎显得比外面凉爽许多,最关键的是,由于面积大,听不到公路上车来车往的嘈杂,仿佛这里不是在市区,而是在远郊的山间,犹如世外桃源般静静的守候在闹市中。
拍钓鱼台的牌楼时,正巧一队警卫列队经过,抓拍到这个难得的瞬间。
前面说过,钓鱼台国宾馆有十六栋楼,然而却没有1号和13号楼,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据说是为了尊重外国人的习惯~
档次、规格最高的是十八号楼,位于国宾馆的中心,也是所有建筑中最有中国特色的楼,全部是仿明式建筑,红墙黄瓦,是外国元首下榻的专用楼,被称为总统楼。
因为此时没有外国元首居住,可以近前参观、拍照,但是不能入内哦。
门厅顶上金碧辉煌、典雅豪华。
鎏金铜狮子,乾隆年间就有的。
排名第二的是十二号楼,毛泽东主席曾在这里居住过,金日成也曾住在这栋楼,楼前就有一棵金日成种下的松树。
每栋楼之间都相隔很远,各自有独立的绿地,互不干扰,自成一体。
芳菲苑是十七号楼,一般记者新闻发布会、酒会、宴会都在这里举办。
芳菲苑商品部前的工艺摆件,商品部里有各种钓鱼台的纪念品,玉碗、酒、杯子等,不允许拍照。
这是个什么情况?
御苑,是钓鱼台的园中之园,曾是皇帝的行宫。
御苑内古树参天,翠竹花草掩映,朱漆回廊蜿蜒,亭台楼阁俱全,完全就是个美丽幽静的花园。
元代初年修建的万柳堂,绿水环绕,柳树成行,以荷见长,但是此时的荷花还未开放很是遗憾。
望海楼,登上望海楼可以俯瞰整个园区。
乾隆题诗《钓鱼台》。
钓鱼台的水域是引来的西山之水,贯穿玉渊潭、护城河,曲折迂回与亭台楼阁石桥之间,把钓鱼台衬托的愈发秀美。
湖中的三个石塔仿照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
水中的微缩动物园,有鸭、鹅和鸽子。
园中处处花红柳绿、古树参天,眼见之处皆是美景,行走在空无一人的甬路上,心旷神怡,我笑称,这或许是京城最宁静、美丽的处所。
最后,以乾隆皇帝的《钓鱼台》作为本文的结尾:
钓鱼台水别以源,夥于台下涌冽泉;亦受西山夏秋潦,漫为沮泇行旅艰;迩来治水因治此,大加开拓成湖矣;置闸下口为节宣,江以成河向东酾;分流内外护城池,金汤万载巩皇基;众乐康衢物兹阜,由来诸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