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及报告书写讲义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一、引言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观察呼吸道的病变情况。
本文将介绍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检查技术。
二、检查方法支气管镜检查是通过将柔软的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呼吸道,进而观察呼吸道内部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分为经鼻腔和经口腔两种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
1. 经鼻腔方法:a. 让患者坐直,头稍微后仰,用手握住支气管镜的握柄,将镜头缓慢地插入患者的鼻孔。
b. 在插入过程中,逐渐转动支气管镜的握柄,使镜头顺利通过鼻腔,进入喉部。
c. 当镜头到达喉部时,患者需要咳嗽,通过咳嗽的力量将镜头进一步引导进入气管和支气管。
d.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镜头上的孔洞喷入生理盐水,以清洁镜头并扩大视野。
2. 经口腔方法:a. 让患者坐直,头稍微后仰,用手握住支气管镜的握柄,将镜头缓慢地插入患者的口腔。
b. 在插入过程中,逐渐转动支气管镜的握柄,使镜头顺利通过喉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
c.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镜头上的孔洞喷入生理盐水,以清洁镜头并扩大视野。
三、操作步骤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镜头插入、观察和记录等。
1. 准备工作:a. 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过敏史和其他相关信息。
b. 为患者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好手套、口罩等。
c. 准备好支气管镜、生理盐水、麻醉药物等必要设备和药品。
2. 镜头插入:a.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经鼻腔或经口腔方法进行镜头插入。
b. 缓慢而稳定地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鼻腔或口腔,逐渐引导至气管和支气管。
c. 在插入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插入。
3. 观察:a. 当镜头到达气管和支气管时,医生可以通过镜头观察呼吸道的内部情况。
b. 观察时应注重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 记录:a.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应详细记录所见的病变情况,包括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颜色等。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及报告书写精品课件(一)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及报告书写精品课件(一)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的技术。
它通过专业设备将支气管镜引入患者的呼吸道,观察和检查肺部病变,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从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和报告书写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它的相关知识。
一、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1.准备工作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拍摄平片或CT影像等,以便于进行术前定位和确诊。
2.局部麻醉患者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通常需要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镜头进入呼吸道时的不适感。
3.进入镜头医生将支气管镜通过口鼻部位引入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检查。
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进镜的深度,避免过深导致刺激和损伤。
4.观察和采样医生通过镜头观察呼吸道内部的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或刮片采样,为确诊和治疗提供依据。
5.处理和记录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如息肉、出血等,并详细记录检查的情况,通常包括检查部位、发现的异常情况、所采集样本的性质等。
二、报告书写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后,医生需要撰写详细的报告,以汇总检查发现的情况和下一步的治疗建议。
其基本要点包括:1.病人基本信息报告需要标明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等基本信息,以便于医生之间或继续治疗时的使用。
2.检查部位报告中应详细描述检查了哪些部位,具体涉及哪些病变区域、大小以及数量等相关信息。
3.检查结果报告需要详细记录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包括病灶的类型、位置、大小等。
在描述检查结果时,应尽可能使用客观、准确、具体的语言,避免模糊、含糊或推测性的描述。
4.采样和处理如果在检查过程中进行了组织活检或刮片采样等治疗措施,需要在报告中说明。
同时需要详细描述样本的性质、数量、采集方法以及初步检查的结果等相关信息。
5.治疗建议报告最后需要总结检查结果,并提供具体的治疗建议。
建议需要包括治疗手段、疗程、注意事项等,尽量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及报告书写的基本内容。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及报告书写-许飞

4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
精选ppt
16
气管及支气管分支
精选ppt
上呼吸道剖面示意图
17
主支气管以上
右主支气管、右肺
左主支气管、左肺
精选ppt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示意图 18
经下鼻道进入鼻后孔
会厌及声门
精选ppt
19
声门下及气管
隆突
精选ppt
20
右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及报告书写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许飞
精选ppt
1
目录
1
支气管镜发展简史
2
支气管镜检查有关事项
3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
4பைடு நூலகம்
支气管镜报告书写
精选ppt
2
1
支气管镜发展简史
精选ppt
3
1897年被称为“气管镜的德 国科学家柯连.古斯塔夫斯( Gustav Klilian)成功的使用长 25cm,直径为0.8cm的食管镜为一 名年轻男子从气道内取出猪骨头 ,从而开创了硬质气管镜插入和 对气管进行内窥镜操作的先河 。
4h以上
心肺复苏药物
取活动义齿 止血药物
,
经口:牙托
精选ppt
无痛支气管镜术前评价
精选ppt
1. (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前一般准备与普通(支)气管镜术前 准备基本相同。
2. 一般患者应在术前禁食至少 6h,术前禁水至少 2h。如患者存在胃 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和禁水时间。
二.术中监护:
麻醉: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最常用
术中常规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精选Oppt 2)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及报告书写-完整版

5. 术前不推荐常规应用阿托品等术前用药。
(支)气管镜诊疗的镇静深度/麻醉及其评估要点
Ramsay镇静评分 意识反应
轻度镇静
中度镇静
深度镇静*
全身麻醉*
2~3分
4分
5~6分
对语言刺
4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
16
气管及支气管分支
上呼吸道剖面示意图
17
主支气管以上 右主支气管、右肺 左主支气管、左肺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示意图 18
经下鼻道进入鼻后孔
会厌及声门
19
声门下及气管
隆突
20
右主支气 管
右主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
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 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 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
左舌段支气管
左舌叶支气管
24
左肺下叶支气管
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支气管
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内侧前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外侧基底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25
4
支气管镜报告书写
26
27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科室及住院号(或门诊号) 气管镜型号 检查医师 检查日期 等等
(2)哮喘患者应在(支)气管镜检查前预防性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应视情况决定是否预防性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3)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即使只进行普通(支)气管镜检查,也应在术前常规检测血 小板计数和(或)凝血酶原时间。对拟行(支)气管镜活检的患者,若术前正在口服 抗凝剂,应至少于检查前3天停用,或予以小剂量维生素K拮抗。若患者必须使用抗凝 剂,应更换为普通肝素,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文本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一、适应证:1.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人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
2.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
3.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
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
4.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
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5.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6.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
7.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9.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10.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
11.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
二、禁忌证:1.活动性大咯血。
若必须要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以降低窒息发生的风险。
2.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3.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
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尿毒症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
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
7.疑有主动脉瘤。
8.多发性肺大疱。
9.全身情况极度衰竭,有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
三、术前准备:1. 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须书面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检查过程须有家属陪同,以便于在不良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进行医患间的沟通。
2. 术前检查:(1)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体检。
(2) 拍摄X线胸片,正和(或)侧位片,必要时拍常规断层片或CT片,以确定病变部位。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一、适应证:1.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人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2.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3.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
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
4.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5.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6.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
7.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9.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10.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
11.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二、禁忌证:1.活动性大咯血.若必须要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以降低窒息发生的风险。
2.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3.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尿毒症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
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
7.疑有主动脉瘤。
8.多发性肺大疱。
9.全身情况极度衰竭,有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
三、术前准备:1。
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须书面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检查过程须有家属陪同,以便于在不良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进行医患间的沟通。
2. 术前检查:(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体检。
(2)拍摄X线胸片,正和(或)侧位片,必要时拍常规断层片或CT片,以确定病变部位。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及报告书写许飞

6
2 支气管镜检查有关事项
7
一。支气管镜检查术前评价: 1.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或临床症状等决定是否需进
一步行支气管镜检查 2.正确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 3.告知支气管镜检查的必要性及风险性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4.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血压等 5.术前禁食4-6小时、禁水2小时 二.术中监护: 麻醉: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最常用 术中常规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 三.术后观察
左舌叶支气管
左肺下叶支气管
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支气管
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 管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支 气管
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内侧前段支 气管
左肺下叶外侧基底段 支气管
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25
4 支气管镜报告书写
26
27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科室及住院号(或门 诊号) 气管镜型号 检查医师 检查日期 等等
右肺中间段支气 管
右肺中叶支气管
右肺下叶基底段 支气管
右肺下叶后基底 段支气管
右肺下叶外基底 段支气管
右肺下叶前基底 段支气管
右肺下叶背段支 气管
22
右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右肺中间段支气管
右肺中叶支气
23
左主气管
左主支气管
左肺上叶支气管
左固有上叶支气管
左上叶支气管
24
左肺固有上叶支气管
左舌段支气管
(3)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即使只进行普通(支)气管镜检查, 也应在术前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和(或)凝血酶原时间。对拟行 (支)气管镜活检的患者,若术前正在口服抗凝剂,应至少于检 查前3天停用,或予以小剂量维生素K拮抗。若患者必须使用抗凝 剂,应更换为普通肝素,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一、适应证:1.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人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2.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3.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
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
4.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5.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6.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
7.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9.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10.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
11.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二、禁忌证:1.活动性大咯血.若必须要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以降低窒息发生的风险。
2.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3.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尿毒症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
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
7.疑有主动脉瘤。
8.多发性肺大疱。
9.全身情况极度衰竭,有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
三、术前准备:1。
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须书面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检查过程须有家属陪同,以便于在不良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进行医患间的沟通。
2. 术前检查:(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体检。
(2)拍摄X线胸片,正和(或)侧位片,必要时拍常规断层片或CT片,以确定病变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确认,并再次核对患者和将要进行的操作,并与(支)气管镜医 师充分沟通。
5. 术前不推荐常规应用阿托品等术前用药。
(支)气管镜诊疗的镇静深度/麻醉及其评估要点
Ramsay镇静评分 意识反应
麻醉: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最常用
术中常规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
8
普通支气管镜检查术前 评价
不明原因的慢性 咳嗽
不明原因的咯血 或痰中带血
不明原因的局限 性晓鸣音
不明原因的声音 嘶哑
痰中发现癌细胞 或可疑癌细胞
X线或CT提示肺 不张、肺部块影 、弥漫性病变、 肺门淋巴结肿大 等 肺部手术前检查
常规支气 管镜检查 步骤及报 告书写
目录
1
支气管镜发展简史
气管镜检查步骤
4
支气管镜报告书写
2
1
支气管镜发展简史
3
1897年被称为“气管镜的德 国科学家柯连.古斯塔夫斯( Gustav Klilian)成功的使用长 25cm,直径为0.8cm的食管镜为一 名年轻男子从气道内取出猪骨头 ,从而开创了硬质气管镜插入和 对气管进行内窥镜操作的先河 。
左舌段支气管
左舌叶支气管
24
左肺下叶支气管
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支气管
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内侧前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外侧基底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25
4
支气管镜报告书写
26
27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科室及住院号(或门诊号) 气管镜型号 检查医师 检查日期 等等
28
报告内容
术前准备:如麻醉方式 病史简介:如症状、体征等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检查 镜下所见:包括叶及叶以上(会厌、声带、气管、主支气管、左右上叶、
右中叶、左右下叶等)黏膜情况、有无出血、有无新生物、 官腔是否通畅等,病变处需具体描述 刷检或活检部位,送检项目 镜下诊断 建议:如术后2小时方可进食、进水
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
右肺中间段支气管
右肺中叶支气管
右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支气 管
右肺下叶外基底段支气 管
右肺下叶前基底段支气 管
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
22
右肺中间段支气管
右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右肺中叶支气管
23
左主气管
左主支气管
左肺上叶支气管
左固有上叶支气管
左上叶支气管 左肺固有上叶支气管
6
2
支气管镜检查有关事项
7
一。支气管镜检查术前评价:
1.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或临床症状等决定是否需进一步行支气管镜 检查
2.正确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
3.告知支气管镜检查的必要性及风险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血压等
5.术前禁食4-6小时、禁水2小时
二.术中监护:
特殊患者的术前准备
(1)对怀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应检测肺功能。若肺功能重度下降,如 FEV1<40%预计值或SpO2<93%,应测定动脉血气。
(2)哮喘患者应在(支)气管镜检查前预防性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应视情况决定是否预防性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3)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即使只进行普通(支)气管镜检查,也应在术前常规检测血 小板计数和(或)凝血酶原时间。对拟行(支)气管镜活检的患者,若术前正在口服 抗凝剂,应至少于检查前3天停用,或予以小剂量维生素K拮抗。若患者必须使用抗凝 剂,应更换为普通肝素,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胸部外伤、怀疑 有气管支气管裂 伤或断裂
肺或支气管感染 性疾病的病因学 诊断
机械通气时的气 道管理
疑有器官、支气 管瘘的确诊
无痛支气管镜术前评价
1. (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前一般准备与普通(支)气管镜术前 准备基本相同。
2. 一般患者应在术前禁食至少 6h,术前禁水至少 2h。如患者存在胃 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和禁水时间。
29
谢谢 聆听
30
轻度镇静
中度镇静
深度镇静*
全身麻醉*
2~3分
4分
5~6分
对语言刺激反应正常
对语言或触觉刺激存 在有目的反应
对非伤害性刺激无反 应,对伤害性刺激有 反应
对伤害性刺激无反应
通气功能 心血管功能
无影响 无影响
足够,无需干预 通常能保持
可能不足,可能需干 常不足,常需干预 预
通常能保持
可能受损
*深度镇静及全身麻醉必须由麻醉医师实施;全身麻醉包括硬质支气管镜、喉罩或气管内插管下的全身麻醉。
4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
16
气管及支气管分支
上呼吸道剖面示意图
17
主支气管以上 右主支气管、右肺 左主支气管、左肺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步骤示意图 18
经下鼻道进入鼻后孔
会厌及声门
19
声门下及气管
隆突
20
右主支气 管
右主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
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 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 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