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 最后回归课本—《政治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合集下载

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 复习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 复习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政治:2020届高考高三政治最后回归课本—《政治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1.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3.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4.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6.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7.共产党与民主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监督8.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9.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基础10.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P7711.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的12.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13.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14.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二.根本、基本、重要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重要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2.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4.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8.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领土、主权、政权9.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人代会职权、人大代表职权P56-57)10.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11.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政策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三.途径、方式、形式1.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3.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4.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5.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办法6.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的主要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复议诉讼制度 7.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四.本质、实质、性质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4.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6.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7.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五.标志1.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2.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六.特征、特点、属性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2.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4.舆论监督的特点是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形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国家结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选修3)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8.国家主权的特性: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9.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式的一个突出特点七.保证、保障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2.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是使各项决策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3.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重要保证10.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4.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高中政治必修一《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政治生活》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1、政治与经济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

2、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

统一: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

(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不能说任何国家都有民主(民主制国家才有),但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应展开把握)政治义务(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高中政治三本书关键词记忆总结

高中政治三本书关键词记忆总结

1:本质、实质、核心、关键、灵魂、精髓类(1)本质: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三个代表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意识的本质内容是物质(2)实质: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③国际竞争实质: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发展的实质: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⑤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3)核心①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③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关键):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共产党: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4)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5)关键①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②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④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⑤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做事情要抓关键、抓重点(6)灵魂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7)精髓①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2、前提、基础类(1)前提①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③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前提条件⑤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前提。

⑥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⑦矛盾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2)基础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②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存款③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④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⑤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⑥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⑦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是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⑨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⑩A、哲学的基础是具体科学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C、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D、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前提和基础①劳动者维权的前提和基础是履行劳动义务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3、基本、根本类(1)基本①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⑤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⑦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⑧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⑩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B、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2)根本①影响价格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价值(成正比)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③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诚实守信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⑤物质根本(固有)属性:运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⑥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⑦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因为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也是矛盾。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政治生活模块必考重点梳理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政治生活模块必考重点梳理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政治生活模块必考重点梳理2020年高考政治总温习政治生活模块必考重点梳理(精华版)1、我国的国家性质:“x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同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但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不但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制度、物资的保障,而且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趋充分的实现。

3、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是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权势和敌对份子实行专政。

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份子和敌对权势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法活动,保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4、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a.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b.保护和增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c.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增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国家主权是1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条件和保障。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了解)(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

(2)公民必须实行的政治义务①公民有保护国家统1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公民遵照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公民有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1)坚持在法律眼前1律同等的原则。

任何公民都同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同等地实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同时同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1的原则。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1的,2者不可分离。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高考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最后整理一、民主政治1、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主集中制。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7、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8、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9、公民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和参加民兵组织)10、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是:崇尚民主与法制。

11、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2、有序的政治参与。

1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14、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政府实施“阳光工程”,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二、政府1、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府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5、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6、政府依法行政7、政府的权力需要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8、政府的权威9、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树立科学发展观11、构建和谐社会三、人大1、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人大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4、人大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地方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利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政治生活高考常用术语总结

政治生活高考常用术语总结

《政治生活》主干知识、高考常用术语总结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政治权利,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依法有序参与、自觉参与政治生活、并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

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可通过(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参与民主选举。

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和素养,增强公民政治意识。

——公民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的四个环节看书)意义:A.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B.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C.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D.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公民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参与民主监督。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020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

2020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

2020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公民理论=国家性质+权利义务+两个要求+三大原则+四项民主+三个意义=================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享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2.公民必须履行的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二、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原因?或做某事的依据?-----------------------------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性质人民地位)②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要履行政治性义务。

(公民的权利义务)③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真实广泛的民主)其他:还可以结合公民参与生活生活的基本原则来回答。

意义:①对公民: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养。

②对国家: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预防腐败,坚持对人民负责,自觉为人民服务。

③对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和稳定,维护社会正义公平和,从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他:还可以结合材料取舍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方式的意义来回答。

(四个民主的意义)三、公民如何要做某事?(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宏观做法——公民应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①在党的领导下,遵循法律法规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高考《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版)2020

高考《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版)2020

必修二《政治生活》需背诵的知识点全书的知识框架:一二《政治生活》三四五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一)公民的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二)公民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1.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民主管理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其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注意:不是基层国家机关)4.民主监督(1)民主监督的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2)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公民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①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二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2.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性质)3.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经济建设职能,文化建设职能,社会建设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2020届高考高三政治最后回归课本——《政治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1.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3.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4.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6.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7.共产党与民主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监督8.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9.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基础10.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P7711.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的12.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13.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14.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二.根本、基本、重要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重要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2.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4.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8.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领土、主权、政权9.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人代会职权、人大代表职权P56-57) 10.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11.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政策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三.途径、方式、形式1.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3.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4.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5.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办法6.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的主要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复议诉讼制度 7.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四.本质、实质、性质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4.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6.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7.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五.标志1.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2.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六.特征、特点、属性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2.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4.舆论监督的特点是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形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国家结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选修3)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8.国家主权的特性: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9.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式的一个突出特点七.保证、保障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2.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是使各项决策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3.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重要保证10.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4.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6.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7.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8.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八.最、首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2.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主权3.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4.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5.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九.核心、中心、关键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十.前提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十一.原则、准则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6.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7.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十二.体现、表现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3.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十三.决定、规定1.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6.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7.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十四.目标、目的1.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十五.宗旨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5.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7.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选修3 P91十六.主题1.人民政协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十七.职能1.政府的基本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2.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是政治协调、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3.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选修3)十八.组成范围人民政协的组成范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政党身份参加。

此外,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十九.出发点1.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2.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十.比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2.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二十一.关系1.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2.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二十二.意义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P7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义P9(民族团结的意义P74)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2 4.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P29 5.依法行政的意义P44 6.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P477.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P61 8.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P63—64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P78—79二十三.如何1.如何行使选举权P18 2.如何行使监督权P293.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P39—41 4.如何依法行政P445.如何树立政府权威P5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