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动画的风格赏析

合集下载

宫崎骏的动画特点及其作品

宫崎骏的动画特点及其作品

宫崎骏的动画特点及其作品宫崎骏的动画特点及其作品宫崎骏是日本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漫画家、动画导演、动画编剧。

毕业于日本东京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宫崎骏的动画特点及其作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宫崎骏的动画特点童真性宫崎骏动画应该是在日本动画界里比较接近儿童想法的片子。

宫崎骏在动画中纵情地挥洒自己的想象力,不像很多片子那样有成人的顾虑或者成人的趣味。

比如《龙猫》里小孩与龙猫们的戏耍,《魔女宅急便》里的自行车螺旋桨情节,骑笤帚起飞要别人吹,这些都是很童真的想象力。

他的动画虽然看过以后会给人留下一些印象,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实际上直接的道德说教成分少。

其实道德说教的成分在日本现在的TV动画里普遍存在,TV动画最终还是教育的辅助手段。

破坏性有几位擅长拍剧场的大师,如宫崎骏、大友克洋、押井守等。

大友克洋老师拍科幻片,押井守老师拍政治片,他们的动画里出现死人很正常,也是剧情需要,但是片子看下来感觉死的人是可数的。

宫崎骏动画里死人比较多,一般多是碰上灾难,也不怎么遮掩,能一下看出来。

印象里这种情况在《天空之城》和《风之谷》里比较多。

很多时候表现暴力可谓及其大胆,比如《幽灵公主》里很随意地就断脑袋断四足,还有各种武器的创伤试验,好像这部片以后就再不见有类似的东西。

可能这是有一些想象力儿童化的缘故。

总之在完全儿童的`想像中,灾难的事情不会考虑很多,也不会意识灾难的后果。

当然宫崎骏动画中表现的破坏性是片子能让人有所感想的一个亮点。

民族特性宫崎骏动画有点像张艺谋的片子,喜欢突出一些日本民族有的东西,展现日本人的思想特点,虽然这些东西已经不代表现代日本了。

比如说,《千与千寻》这部片子就表现了有日本特色的思维方法和等级观念。

(同样的东西在多数日本动画中已经难觅其踪了)。

《幽灵公主》讲的事情其实用柳田国男老师的民俗学理论可以帮助理解。

片子想表达的是,日本的洪荒时代,大和族集团和日本列岛原住民(也就是柳田国男说的“山人”)的冲突。

动画片龙猫赏析

动画片龙猫赏析

动画片龙猫赏析
《龙猫》是一部1988年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由宫崎骏执导。

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妹妹小梅和小卷在搬到乡间别墅后,偶遇了神秘的龙猫,和龙猫一起度过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温馨的夏天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制作上非常用心,片中的细节非常精致,如水、树、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非常真实,让人感到身临其境。

同时,宫崎骏融合了日本昔日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创造出了独特的神秘和浪漫氛围。

除此之外,《龙猫》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是那些充满温馨与感染力的情感描绘。

电影中表现出的姐妹之间的深情、家庭的温馨和亲情,展现了宫崎骏对传统日本家庭的理解和赞美。

同时,龙猫这个神秘角色的出现,也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和想象力。

总之,宫崎骏的《龙猫》是一部充满温情、童话色彩和哲学思考的经典动画电影,不仅适合儿童观看,也适合成年观众细细品味。

浅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他以生活的真实感受,通过巧妙的角色设计、丰富的自然意象、夸张的想象与魔幻元素的融合、多元的文化意蕴,创作出带有浓烈的东方人文色彩的动画影片,形成了鲜明艺术特色。

一、丰富朴实的角色塑造人物往往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成功的人物塑造不仅可以推进电影情节,而且更为深化思想主题提供契机。

宫崎骏电影中的主人公可谓是千篇一律,不是几岁的儿童,就是稍长一些的少女,而且外形上无大差别:稍齐的刘海,单纯清澈的眼眸,淡淡的腮红。

但这些普通平实的形象,却在每部电影作品中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性格特色。

如幼稚可人的小梅(《龙猫》)、波妞(《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身上肩负着神圣使命的娜乌西卡(《风之谷》)、桑(《幽灵公主》)、希达(《天空之城》);平凡却勇敢的千寻(《千与千寻》)等,这些女性几乎成为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主导者,而男性角色反成为一种陪衬。

这种与传统观念上男尊女卑的性别定位大相径庭的反常规的独特视角与手法,使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仅如此,宫崎电影中亦正亦邪的矛盾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电影中有不少反面角色,但他们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凶残、厌恶。

如在多部影片中出现的强盗、海盗,大多平和,小善小恶。

起初,他们会为了某种利益相互追逐、争斗,但在主人公的感染下,逐渐弃恶从善。

《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和《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婆婆皆爱财如命,唠唠叨叨,外表看起来邪恶,但最终却流露出善良的本性。

对此,高田勋在《爱的火花》中曾这样评价:“正因为是他,才能针对故事的需要为所设定的人物依序添加特别的构思,赋予她们独特的魅力,即使是坏人角色,在不知不觉间也会渐渐去除邪恶的部分。

”此外,在宫崎骏的电影中,我们总会发现各种新奇古怪的小配角,这些小配角成为电影人物中的一大亮点。

如《龙猫》里的龙猫和灰尘小精灵、猫状的公交车,《千与千寻》中的煤炭小精灵、《幽灵公主》中的小树精,他们总是在故事中穿插进来,成群成堆的,很多没有人型的肢体,只有圆滚滚的小身躯;没有一句台词,只有一眨一眨的眼睛表露它们的喜怒哀乐,显得活泼又可爱。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宫崎骏是世界动画界最著名的导演和动画制作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度的情感表现而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从宫崎骏的作品创意、细节处理、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他的艺术特色。

首先,宫崎骏的作品创意丰富,常常涉及到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他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并通过对自然中生灵的描绘,传达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大量的自然元素,如鸟类、树木、河流等,这些自然元素材料丰富,鲜活而具象化的描绘使得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其中的情感表达。

其次,宫崎骏在细节处理方面的精益求精也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在作品中对细节的把握非常准确,无论是人物形象的表现还是背景的绘制,都展现出高度的细腻度和精确性。

例如在《千与千寻》中,千寻穿越神秘的隧道进入鬼切温泉饭店,宫崎骏通过对细节的刻画,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世界,使得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发展,还能够沉浸在独特的视觉享受中。

宫崎骏的作品还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而著名。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挣扎。

他对人物的情感细节的描绘非常深刻,通过绘制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等,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信息。

例如在《龙猫》中,宫崎骏通过描绘两个小女孩对于母亲生病的担忧和对大自然的怀疑,展现了内心的纠结和成长过程。

这种情感的细致表达使得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冲突。

宫崎骏的作品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他通过对现实题材的呈现,关注社会问题和价值观的思考。

他的作品常常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性的探索等问题。

例如在《崖上的波妞》中,宫崎骏通过对人类大规模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的描绘,呼吁保护自然环境并思考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依赖。

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对社会现状和人类行为的批判性思考,在激发观众感情的同时,也引发观众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宫崎骏作品风格解析

宫崎骏作品风格解析

宫崎骏作品风格解析
宫崎骏是日本伟大的动画导演、编剧、制片人和插画家,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优美的画风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和人性深厚,风格独特,本文将对其风格进行解析。

1.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宫崎骏的作品主题通常是人的内心、梦想、成长与救赎。

他善于将现实世界中的不如人意、残酷和无奈,与想象世界中的美好、完美和理想进行对比。

他的角色通常被迫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通过努力和奋斗扭转不利局面。

2.自然主义风格
宫崎骏对于自然的表现和描绘非常细腻,常常将自然描绘成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角色,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真实的自然环境,同时在作品中加入了许多神秘而奇幻的元素。

3.细腻描绘细节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细节是非常讲究的。

他在每个场景和画面中的细节描绘无不透露着他深深的情感,这也反映出他对整个作品的细节管理非常重视,他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场景的感情和情感。

4.动画风格华美
宫崎骏的作品的画面风格非常华美。

他善于将动态与静态巧妙融合,
配合音乐和剪辑,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此外,他也擅长在画面中运用元素,比如燃烧的火焰、鼓风机刮起的风和落叶等等。

总之,宫崎骏的作品充满了卓越的艺术性、文化性和人性。

他的作品有着深深的感染力,在他的作品中,每个角色都留下了值得人们铭记的印记,因此也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

《宫崎骏动画分析》

《宫崎骏动画分析》

《宫崎骏动画分析》摘要:宫崎骏被誉为日本动画界的黑泽天皇,他的作品享誉全球,并受到一致好评。

他的电影在充分发挥动画电影形式的特性,创造出神奇丰富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赋予了极其深厚沉重的思想主题,从而不仅使这些作品获得了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也展示了他契合着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现实的思考。

也因此宫崎骏的动画拥有了任何日本电影公司都难以望其项背的票房号召力。

他的成功更使他的动画成为一个知名的电影品牌,宫崎骏世界的理念也随之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关键词:生长环境对其动画的影响 动画特点 人文精神 动画角色 动画音乐正文: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1月5日,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残酷的战争带给宫崎骏巨大的冲击,尽管其本身在战乱中衣食无忧,但纷乱的环境不可避免的使他看到战乱的残酷和罪恶,亦使宫崎骏开始对战争对社会开始关注和思考。

由于幼时身体不好故不擅长运动,也因此对静态的绘画很有天分,特别对于飞机感到兴趣,并成为终身的爱好,他后来许多作品当中都反复出现飞行的概念。

宫崎骏的母亲十分爱好读书,并经常对社会产生质疑。

而他也是一个喜好读书的人,对手冢治虫、杉蒲茂的漫画很有兴趣,尤其是福岛铁次的绘本《沙漠的魔王》,最令他喜爱。

高中则开始学习绘画。

1958年因为东映动画《白蛇传》(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而开始对动画产生兴趣。

1959年考入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系,主攻日本产业论。

由于当时的大学还没有漫画社,因此加入性质最接近的儿童文学社(儿童文化研究会)" ,并编导了几出人偶剧。

大学期间热衷创作漫画,积累了数千张画稿。

学生时代的他专攻政治经济学,并且参加了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斗争,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战后东西方冷战格局引发的核武器竞赛更加深了他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关切与忧虑。

9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中发生了各种动荡,使他曾经憧憬的社会主义理想终于破灭了,他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战争开始就没有公正而言,战争中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是人类丑恶本性的上演。

宫崎骏的电影作品的评论和赏析

宫崎骏的电影作品的评论和赏析

宫崎骏的电影作品的评论和赏析最近看了宫崎骏的几部电影,觉得很有感触。

这位“动画界的黑泽明”,以其独特又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现实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并让观众从中受到启发,意犹未尽。

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宫迷”。

先来稍稍介绍一下宫崎骏本人吧。

2002年,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奖这两个耀眼的奖项全部颁给了一部动画长片,出自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之手的《千与千寻》,2005年,宫崎骏本人也被授予了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动画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伴随着其低龄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于电影学术视角之外。

10年前,宫崎骏以其作品动画长片《幽灵公主》打破动画界为儿童观众制作电视动画短片的时代,红遍亚洲电影院线;10年后,《千与千寻》以动画这一类型片形式史无前例地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这足以留给我们许多思考:显然动画片作为电影的特殊类型之一,看似单薄的画面、出自画笔或电脑软件的人物也能超出我们想象地成功承载导演试图传达的思想、成功传递人类特有的感情,动画电影在票房与艺术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并逐渐走出浅薄单纯的刻板印象,在审美与艺术价值上得到了承认。

日本动漫产业市场除了数量繁杂众多的印刷出版物,还包括动画电影、动画电视片和动画音像(录像带、DVD)与周边产品。

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内产品内容无所不包,目前全日本有40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科幻、灵异、侦探、恋爱、格斗、人际关系、伦理批判、个人奋斗等各种题材与内容的动画产品每天在这些公司中生产出来,其中也不乏暴力、血腥、尚武、颓废、色情、肉体刺激等充满负面内容的动画作品。

在这样一个庞大芜杂的环境内,靠观众以自身脆弱的感知与判断在消费中来辨别动画产品的良莠实在过于勉强,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宫崎骏、押井守和大友克洋这“三大权威”所代表的这部分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并激励感悟的动画电影作品才得以以标杆的位置竖起日本动画电影的发展旗帜。

《龙猫》动画片赏析

《龙猫》动画片赏析

《龙猫》影评《龙猫》是一部以刚‎刚战败后的‎昭和30年‎为背景的充‎满快乐和温‎情且极富内‎涵和童趣的‎故事作品。

影片注重刻‎画家庭、亲情和社会‎的温暖。

一家人在新‎居共同打扫‎房间、泡澡盆的场‎景,以及姐妹俩‎两次看望妈‎妈、到车站接爸‎爸,再包括邻居‎对姐妹俩的‎照顾和关心‎,构建了一个‎极为理想化‎的世界。

宫崎骏以清‎新怡人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场景‎,编织了一个‎属于孩子的‎美丽的梦。

善良的邻居‎、广袤的田野‎、舒适的生活‎,那是最令人‎心醉的地方‎。

日本电影音‎乐的大师久‎石让为该片‎所作的配乐‎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同时又极富‎亲情,依然是那么‎的空灵与悠‎扬。

这部动画的‎主角是姐妹‎俩个。

一个懂事、一个顽皮,但都同样善‎良天真,具有属于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

姐姐会在妹‎妹任性的时‎候责怪她,却在妹妹跑‎丢的时候不‎知疲累的寻‎找;而妹妹尽管‎年岁小不懂‎事,却也最懂得‎关爱辛苦的‎爸爸和生病‎的妈妈。

她们充满稚‎气的孝顺和‎坚强足以打‎动每一个观‎者的心。

在宫崎骏的‎电影中,出现两个女‎孩作主角的‎应该是唯一‎一次。

但似乎宫崎‎骏的每一部‎作品的主角‎,都是女孩子‎。

显然,宫崎骏的心‎目中,女孩不止有‎孩子的聪明‎和善良,更有一种与‎生俱来对世‎界的博爱,而不是男孩‎子通常具有‎的破坏欲。

宫崎骏在他‎所有的影片‎中都不遗余‎力的宣传着‎环保,这也是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树的意象随‎处可见,而本部影片‎中龙猫一家‎居住的那棵‎参天大树,虽着墨不多‎,然而安详宁‎静,仿佛是这个‎小村子的守‎护神一般。

这部电影不‎像其他多部‎影片那样以‎触目惊心的‎自然破坏的‎结果震撼人‎心,而直接给观‎者最理想的‎家园,让人憧憬、使人向往。

龙猫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生‎物,相传只有心‎灵纯净的人‎(也有说法是‎只有女孩)才能见到它‎,它能带给孩‎子们快乐和‎幸福。

刚刚战败的‎昭和30年‎代,悲观情绪笼‎罩在所有日‎本人的头上‎,而象征吉祥‎的龙猫的出‎现,就意味着希‎望,它给两个小‎女孩带来的‎欢乐,恰恰是当时‎的日本最缺‎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崎骏动画的风格赏析
曾炫皓
摘要:宫崎骏是世界公认的动画艺术大师,一个编织着现代童话的老顽童。

他的作品对中国的年轻一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世界的动画业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当电影工业越发的商业化,越发的功利的时候,宫崎骏仍然保持着平淡的心态,将更多的内涵赋予到自己的创作中。

宫崎骏之所以可以被称为大师,不仅仅是因其动画精心的画风,丰富的剧情,更是因为他首先将人文主义,将对世界的思考,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美好品质的歌颂完美的结合到了动画中。

关键词: 宫崎骏;浪漫主义;故事;文化
宫崎骏是世界公认的动画电影大师,他的每一部作品在亚洲都有惊人的销量,并对世界的动画电影界有极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第一次将人文主义,将人文关怀等融入动画的主题,并且包含了他本人对于哲学和人生的思考。

本文从主体,故事和文化三个方面对宫崎骏的动画风格进行了赏析。

一、主题
不论是早期《龙猫》、《天空之城》、《幽灵公主》,或是《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借东西的小人艾莉亚堤》等较后的作品,宫崎骏的主题都有着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并且有着浪漫主义者对于现实的忧伤。

这点可以从他电影的色调和颜色搭配看出,不论是风之谷中浪漫的金色麦田,或是天空之城壮丽下透露出的沧桑古朴,还是千与千寻中熙熙攘攘的妖怪小店,都有着明显的鲜艳和浪漫。

我看了很多宫崎骏的电影,宫崎骏喜欢描述环境,战争,感情等等,他的浪漫主义导致了电影的结局总是带着希望,即使在《风之谷》中主角为了阻滞王虫而死亡,最后也得到了重生。

但是现实的各种阴暗,如人与人的攻心斗角,环境的破坏,战争的血腥,人心的险恶等等,使得宫崎骏在描述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后总是回将我们领入绝望,或是再讲述了一个绝望的世界后带我们领略这个世界曾经的美好。

比如天空之城曾经的美好,借东西的小人中相间田园的悠闲与惬意,等等。

但是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宫崎骏始终相信人性的美好,始终相信世界会走向美好
的一面,始终坚持人性的善终会杀灭人的罪恶。

所以宫崎骏的作品中,结局都是充满了希望,都是充满了美好。

这样的富有浪漫主义的主题是现代人普遍能接受的。

二、故事
首先是故事背景。

宫崎骏总是很喜欢把故事放具有蒸汽时代风情的背景中,比如《风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

本身就发生在蒸汽时代的故事就不用说了,但在这些故事中有很多并不是发生在蒸汽时代的,比如《幻姬》的故事背景显然是蒸汽时代之前的,但作者却将故事中由“幻姬”带领穷苦人建立的矿业小镇处理成颇具蒸汽时代工人聚居地的样子;而《风之谷》、《千与千寻》等的故事背景显然是蒸汽时代之后的,但剧中的种种风情,如《风之谷》中的机械、《龙猫》中的风光、《千与千寻》中的电车都是具有浓郁蒸汽时代风情的。

这是为什么呢?蒸汽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解放,人类从此开始拥有强大的力量,开始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一步步取得自由之后进而希望征服甚至奴役自然,因此这是一个既充满信心又充满野心的时代,是一个既狂放又狂妄的时代,人类悄然走到一个岔路口,何去何从都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毫无疑问,许多我们当年的选择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我们今天的许多工作其实都是在为当年的选择进行补救,这个方面我们将在下面的主题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再者,蒸汽时代是我们没有经历但又离我们最近,且留有余绪在我们生活中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可以造成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疏离的艺术效果,使得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既不会因为离得太近而感到无味,又不会因为太远而感到不解。

其次是故事人物。

宫崎骏故事的主人公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一男一女两个少年,例子多到根本不需要列举的地步,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这和刚讨论过的蒸汽时代有着极其相似的作用。

其实蒸汽时代就是人类的青少年时代,而少年时代是人生中关键的转折点,是人生路上重要的岔路口,每个人都是在从这时开始的一个个选择中走向成熟的,这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选择本身就是故事。

同时,少年时代又是每个人纯真的结束、世故的开始,是每个人一生中故事最多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相互交织,故事就能够在这样的纠结中从容展开。

第三是故事情节。

在宫崎骏的故事中,无论情节简单还是复杂,诙谐还是严肃,一定都是以男女主人公之间那种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的纯美感情为线索展开的。

少年时代的爱情是青涩的、傻呼呼的,但一定是纯洁而美丽的。

这样的爱情是
直击心灵深处的,无论有无结果都会影响人的一生。

以这样的感情为线索,故事就会更有生色。

三、文化
无论是无限的故事还是有限的故事主题,他们背后的支撑都是文化,故事是文化中的故事,主题也是文化中的主题。

一部电影能否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背后是否有一种既独特但又能被其他人所认同的文化作为支撑。

日本文化在历史上曾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但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她必定会有自己独特性,把日本文化圈作为中国儒家文化圈之外的一种独立文化是有道理的。

我们经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其实这句话是需要详加分析的,情况并非总是这样。

想达到这句话所说的效果,往往需要一些让步,不是在形式上就是在内容上,否则基本不大可能。

这是文化交流中不得不做的牺牲,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例外。

我们往往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或者理解了、接受了又不能实际运用于实践当中,不是盲目地倾向于所谓的和国际接轨,就是固执地倾向于所谓的坚守国粹,其实这都是极端的做法,能够把这个度拿捏到位,是我们能否复兴中国文化的关键。

而宫崎骏在这一点上,或者说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做的是很好的。

有些人总是很不屑,认为日本文化本来就是杂种文化,是没有核儿的洋葱,一层层剥下去,最后一定是子虚乌有。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日本文化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杂糅性”才得以取得其独特性,正是因为她具有这个特性,才决定了日本人在坚守和融合中能够拿捏到位、游刃有余,而我们恰恰相反,真是因为过于“纯粹”,才会过于“迷茫”。

宫崎骏的作品是一个恰当而有力的说明。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很欧化的因素,比如欧洲风格的建筑、欧洲风格的服饰、欧洲风格的用具,甚至具有欧洲人特征的人物,但这些都不会影响观看者的基本判断,无论是欧美观众还是中国观众,他们都能很容易地判断出这不是欧美人的作品,这是日本起码是东方人的作品,这说明宫崎骏的作品是具有的日本灵魂的。

这些灵魂在哪呢?这需要细心地寻找。

首先是绘画。

宫崎骏是坚定的二维平面制作者,他没有采用先进而且流行的3D技术,这使得他的动漫有很强的美术感,而不仅仅是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而且,宫崎骏的动画画面往往具有写意的味道,这不同于西方绘
画尚实的特点,往往更强调一种虚的意境美,《天空之城》、《幽灵公主》中表现得都很明显。

还有,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宫崎骏的人物常常会有浮世绘的特征,尤其是在表达人物强烈感情的时候,这种蓄势待发、千钧一发的浮世绘式人物表情是很明显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中的男主人公阿西塔卡和小白表现的最为突出。

其次是精神。

宫崎骏作品的日本精神是很饱满的,这是一种能将执着推向固执、将坚忍推向残忍,但同时又能将美丽发展到令人颤抖的民族精神。

《幽灵公主》一开头,就是阿西塔卡、卡雅等一群人受到由野猪神变成的魔鬼的袭击,当卡雅一行三人中的一个因为绊倒而眼看就要被魔鬼追上的时候,作为这个部落的公主,卡雅毫不犹豫地抽出腰刀,一个果断而潇洒的转身,直面魔鬼来袭。

她只是个小女孩子,却能这样的沉着冷静、勇武果敢,我想除了日本人,是没有别的什么民族能够而且希望做到的。

最后是音乐。

宫崎骏在音乐创作上的老搭档是久石让,这是天才之间的合作,注定会成就伟大的作品。

久石让的音乐同样也有着浪漫主义情怀,天空之城的音乐中从开始的忧伤到后面的爆发,仿佛就是一座古城重新爆发活力。

千与千寻中音乐的闲适和努力的节奏很好的反映了主角的心境。

优美的画风,鲜明的主题再搭配上久石让优美的音乐,让观看宫崎骏的动画成为了视听盛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