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精品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演唱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草原为背景,描绘了草原小牧民的生活场景,歌词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歌曲的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草原特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符号,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实践活动。
但是,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感,从而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2.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感。
3.能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草原文化,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体验小牧民的生活;通过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音频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草原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广阔和美丽。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引发学生对草原小牧民的兴趣。
2. 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
3. 操练(10分钟)分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演唱,演唱过程中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巩固(5分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每个小组轮流演唱歌曲,其他小组进行接龙。
通过比赛,巩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5. 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编,可以改变歌词,也可以改变旋律。
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进行指导。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草原-音乐三年级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音乐三年级上:《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教学难点:1、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播放蒙古族音乐作为课堂背景,师生起立问好)过度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有没有去过内蒙古大草原呢?好,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来一次草原之旅,好不好?全班同学起立,接下来让我们伴着欢快的音乐,骑着马儿出发吧!二、草原之旅——(草原风光)教师播放草原风光视频,教师一边介绍草原概况(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牛羊成群,正如古代民歌中所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在大草原上,星星点点散步着蒙古包,仿佛从远处还传来了牧羊姑娘的歌声…..三、草原之歌——歌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1.师:刚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看牧民的生活,并且听一听他们的歌。
(介绍蒙古族是个游牧民族,也可以叫是马背上的民族,然后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2.师:听完歌曲后,你能说出歌曲的情绪吗?下面我们就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跟着老师一起把歌词朗诵一遍。
3.再次聆听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学生打歌曲2拍子的节奏。
4.教师范唱5.教师教唱教师分乐句教唱全班完整演唱男女分组演唱四、草原之乐——(歌舞盛宴)1、师:同学们唱的可真棒,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非常的热情。
他们经常在他们举行盛大宴会的时候,边唱歌边跳舞,非常愉快,他们还会用筷子和酒盅舞蹈。
接下来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段蒙古舞的视频,感受内蒙古民族的热情。
2、学跳蒙古舞师:你们看了舞蹈视频感觉怎么样?今天我们也学习了一首内蒙古族的歌曲,我们在刚刚的舞蹈视频中来学几个动作加入我们的歌曲当中吧!有没有同学还记得刚刚舞蹈中的动作呢?跳一个你喜欢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3、创编舞蹈4、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学生边唱边加上刚刚创编的动作。
演唱 我是草原小牧民-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草原民歌《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歌曲背景和基本演唱技巧。
•学会用准确的发音和自然的气息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学习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歌曲情感和意境表现。
•歌曲的基本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弦)。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体验草原民歌的意境和特色。
•发声准确性和气息控制。
教学内容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草原民歌《我是草原小牧民》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音乐特色。
2.教师示范歌曲的整首演唱,并指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3.教师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表达,并示范演唱。
4.教师分组指导学生练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组织全体集体演唱。
5.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气息的呼吸和发声的准确性,并训练小组和个人的演唱表现能力。
6.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和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和展示。
教学内容草原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我是草原小牧民,踏着这祖传草地。
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都感到无限的快乐。
我是单纯的羊倌,管着数不尽的小羊。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好不欢快。
草原小牧民,草原小牧民,我是草原小牧民。
让我们一起唱,那亘古不变的令人向往的草原之歌。
基本音乐要素•节奏:2/4拍,一拍一个强拍,一个弱拍。
•旋律:7个音符,音高自然流畅。
•和弦:C大调,G7、F两个和弦。
教学方法和手段•示范法:教师演唱示范,学生模仿。
•分组练习法: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音乐经验,分组训练。
•合作表演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中提高个人的表现能力。
教学评估评估方式:•个人表演评估:让学生独立演唱,评估音准、节奏、气息和表现能力。
•团队表演评估:评估小组的合作和整体表现。
教学扩展•学生可以自己编写歌词或者谱曲,创作自己的草原民歌。
•学生可以观看草原民歌和舞蹈的视频,了解更多草原文化和音乐特色。
•学生可以表演草原小品或者故事,发掘自己的表演潜能。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草原巡逻兵》2、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3、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聆听《草原巡逻兵》,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4:柯尔文手势复习唱“3 、5 、6”三个音。
二:新课学习:(一)聆听《草原巡逻兵》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
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小学音乐人音三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草原《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3、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舞蹈创编能力,并能用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自豪、欢快的情绪,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附点音符、休止符、装饰音的演唱。
三.教具准备:电子琴、电脑课件、自制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pptl)师:“音乐大本营生:天天好心情工合:耶!师:音乐四十分又和大家见面了,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生:老师好师:(高兴)请坐。
(二)激趣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乘坐音乐列车(PPt2)到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去旅游。
我国是多民族大家庭,在大草原上主要生活的是蒙古族。
孙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蒙古族的生活习惯。
(ppt3) 生:他们吃的和我们不一样:喝牛奶、吃羊肉:穿的衣服很鲜艳;住蒙古包;蒙古人骑马。
(ppt3)2、师:同学们现在了解了蒙古族生活习性,那么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吧!(PPL4)3、(播放课件)师:这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到处绿草茵茵。
在牧人动听的歌声中,可爱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绿海中慢移,马儿也悠闲地吃着嫩草,一切都是那样的恬静、祥和。
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业为生,他们喜欢摔跤、射箭、骑马,马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当中非常重要,他们放牧离不开马,外出也离不开马,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三、学习歌曲、培养兴趣1.我们了解了蒙古族的生活习性和美丽的风景,再来听一听蒙古族的音乐旋律是怎么样的?(师吹口风琴)2.师:了解了蒙古族,当然还要听听来自大草原的歌声,单听歌声肯定没有这么庆幸,孙老师再给同学们带来一段来自蒙古族的舞蹈,请同学们边听蒙古大草原的歌曲,边看来自蒙古大草原的舞蹈,(ppt5)它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觉呢?3.师:孩子们,大草原的歌声和舞蹈美吗?请同学和大家提供一下你听后的感受吧。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3、通过听、唱、舞蹈创编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难点:对空拍、前倚音、附点等节奏的演唱把握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会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首先同学们一起听一听那里的音乐,跟我一起跳一跳那里的舞蹈。
猜一下这首歌是我们国家哪个地方的民歌呢?(教师做动作,学生起立与教师一起)师:你们猜到这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歌曲和舞蹈呢?(生:内蒙古,新疆等等)为什么呢?2、师:你们想不想去内蒙古的大草原看看呀?接下来我们来看段视频,看看内蒙古的大草原上都有些什么?(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介绍德德玛)师:你们看到大草原上都有什么呢?3、教师总结(出示PPT草原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接下来我们来看些图片,看看你们蒙古族都有那些特色?(出示蒙古包的PPT)图片一:这个是什么?是的,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用牛皮或毛毡做成的,它看起来很小,但里面的面积却很大,能放下很多的东西。
拆迁方便,冬暖夏凉,抗风御雪,随牧群移动,极为灵活。
这正好符合了游牧民族的特色。
图片二:再来看看,这个是什么?对了,他们在放牧。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他们以牧羊、牧马为生,同学们可以想想一下,自己骑在马背上,手拿皮鞭,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开心啊!图片三:那你们再睁开眼睛看看你们的羊群,瞧他们多么的肥美,你们是不是更开心呢?的确,当我们牧羊牧马一天归来,想象着自己的马儿肥羊儿壮的时候,蒙古族的同学肯定特别高兴,他们会跳起欢快的舞蹈来庆祝这样的时刻。
蒙古族的舞蹈也如草原上的马儿一样,活泼多样,也像苍穹里飞驰的大雁,矫健多姿。
图片四:蒙古族民间舞蹈热情彪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是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精品教案教学内容: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草原巡逻兵》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与歌唱,感受草原人民(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学习八分休止符,能用自豪、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草原的音乐风格,能用自豪欢快的声音演唱教学难点:八分休止符教学过程:一、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一)导入:1、表演舞蹈师: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舞蹈,请你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生:……师:你怎么知道是蒙古族的舞蹈?2、让学生介绍所了解的蒙古族及蒙古大草原3.一起观赏蒙古草原的美丽风景,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的大好河山。
4.导出课题:如果你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心情会怎么样哪?有一位作曲家被美丽的草原所吸引,创作了《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
(二)寓教于乐1.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初听歌曲:师:歌曲的速度?歌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2)再听歌曲(让我们再一次体验一下这种感动)边听歌曲边打节拍师:歌曲向我们诉述了什么?2. 合作交流,学唱歌曲(1)解决难点(让草原小牧民)6060 |565 3 |6 56|3- |La la solasolmi la solla mi -草儿青青羊儿肥A结合柯尔文手势学唱曲谱B结合划拍学习八分休止符C填唱歌词3.演唱歌曲,体验音乐(1)用“啦”哼唱旋律(2)小声填唱歌词说出最难唱的乐句(3)同学们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三)创造表现1.歌曲处理师:如果你是一名小牧民,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大草原,心情怎么样?师:带着这种自豪、幸福的心情来歌唱。
2.歌词创编(分组创编)我是()小学生我是个()小学生,()多自豪,()青青,()美。
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
啊哈啊哈嗬,啊哈啊哈嗬,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
3.分组展演,学生互评二、聆听《草原巡逻兵》(一)创设情境1、师:我们的大草原之所以这么美丽安宁、祥和,离不开威武矫健、智勇双全的草原巡逻兵,你们听,他们来了2.聆听音乐问:(1)你听到了什么?这首乐曲又叫《草原骑兵》,你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这种乐器叫笙(2)你会骑马吗?来让我们和巡逻兵们一起骑马保护我们的大草原3.再听,完成课后听音乐排序号五、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学习了草原歌曲,聆听了草原的音乐,认识了我们民族乐器,心情怎么样?学生:快乐师:这些都是音乐的魅力。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2.2我是草原小牧民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草原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草原音乐的特点,分析如何将这种音乐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2.2我是草原小牧民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2.2我是草原小牧民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这一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歌曲学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旋律学习,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歌词。
2.音乐知识:了解草原音乐的特点,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和拍子。
3.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参与歌词改编和创作活动,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草原文化背景,增进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5.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音高和音乐符号,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旋律、节奏、音高及歌词记忆,特别是歌曲中特有的草原音调和装饰音。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草原音乐的基本概念。《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典型的草原歌曲,它具有独特的节奏和旋律,反映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和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来感受草原音乐的特点,了解它是如何表达牧民的快乐和对草原的热爱。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装饰音和连音,我会通过慢速演示和对比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
欣赏《草原巡逻兵》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与歌唱,感受草原人民(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学习八分休止符,能用自豪、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感受草原的音乐风格,能用自豪欢快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
八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
(一)导入:
1、表演舞蹈
师: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舞蹈,请你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生:……
师:你怎么知道是蒙古族的舞蹈?
2、让学生介绍所了解的蒙古族及蒙古大草原
3.一起观赏蒙古草原的美丽风景,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的大好河山。
4.导出课题:如果你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心情会怎么样哪?有一位作曲家被美丽的草原所吸引,创作了《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
(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师:歌曲的速度?歌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再听歌曲(让我们再一次体验一下这种感动)边听歌曲边打节拍
师:歌曲向我们诉述了什么?
2. 合作交流,学唱歌曲
(1)解决难点(让草原小牧民)
6 0 6 0 |5 65 3 | 6 5 6 | 3 - |
La la solasolmi la solla mi -
草儿青青羊儿肥
A结合柯尔文手势学唱曲谱
B结合划拍学习八分休止符
C填唱歌词
3.演唱歌曲,体验音乐
(1)用“啦”哼唱旋律
(2)小声填唱歌词
说出最难唱的乐句
(3)同学们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
(三)创造表现
1.歌曲处理
师:如果你是一名小牧民,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大草原,心情怎么样?师:带着这种自豪、幸福的心情来歌唱。
2.歌词创编(分组创编)
我是()小学生
我是个()小学生,()多自豪,()青青,()美。
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
啊哈啊哈嗬,啊哈啊哈嗬,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
3.分组展演,学生互评
二、聆听《草原巡逻兵》
(一)创设情境
1、师:我们的大草原之所以这么美丽安宁、祥和,离不开威武矫健、智勇双全的草原巡逻兵,你们听,他们来了
2.聆听音乐
问:(1)你听到了什么?这首乐曲又叫《草原骑兵》,你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这种乐器叫笙
(2)你会骑马吗?
来让我们和巡逻兵们一起骑马保护我们的大草原
3.再听,完成课后听音乐排序号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学习了草原歌曲,聆听了草原的音乐,认识了我们民族乐器,心情怎么样?
学生:快乐
师:这些都是音乐的魅力。
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是音乐。
希望同学们喜欢音乐,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