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密度与气体普适常数
真实空气密度计算公式

真实空气密度计算公式空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的质量,它是气象、空气动力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重要的物理参数。
准确计算真实空气密度对于气象预测、航空飞行以及空气动力学研究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真实空气密度的计算公式。
在大气科学和航空航天领域中,真实空气密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气压、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是用于计算真实空气密度的通用公式:ρ = P / (R * T)其中,ρ表示真实空气密度,P表示大气压力,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绝对温度。
在该公式中,大气压力是指特定高度上空气所受的压强,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
气体常数R是一个普适常数,对于大气中的空气来说,其值约为287J/(kg·K)。
绝对温度T是指开氏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需要注意的是,温度T必须以绝对温度来表示,因为真实空气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在计算真实空气密度时,还需要考虑湿度对空气密度的影响。
相对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汽含量与饱和水蒸汽含量的比值,通常使用百分数表示。
湿空气的密度会受到水蒸汽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修正计算。
修正后的真实空气密度计算公式如下:ρ' =ρ * (1 - 0.378 * e / P)其中,ρ'表示修正后的真实空气密度,e表示水蒸汽压力。
在计算修正后的真实空气密度时,需要首先计算相对湿度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压力。
具体计算方法需要使用气象学中的饱和水蒸汽压力表或公式,根据温度和湿度得到水蒸汽压力。
最后,将修正后的真实空气密度代入相关的气象学和工程学问题中,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总结起来,真实空气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P / (R * T) * (1 - 0.378 * e / P)该公式考虑了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可以应用于气象学、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
了解和准确计算真实空气密度对于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气象学家和空气动力学研究人员非常重要。
标准空气密度

标准空气密度空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质量的大小,通常以千克每立方米(kg/m³)为单位。
标准空气密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的空气密度,通常以标准大气压和温度下的空气密度为标准。
标准大气压是指在海平面上的气压,约为101.325千帕斯卡(kPa)。
而标准温度是指摄氏度0度时的温度,即0摄氏度(°C)。
在标准大气压和温度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25 kg/m³。
这个数值在工程设计、气象预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空气密度的计算通常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进行。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ρ = p / (R T)。
其中,ρ代表空气密度,单位为kg/m³;p代表气压,单位为帕斯卡(Pa);R代表气体常数,通常取287 J/(kg·K);T代表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空气密度与气压和温度有直接的关系。
气压越大,温度越低,空气密度也会相应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气象站或气象卫星获取到当前的气压和温度数据,从而计算出当前的空气密度。
这对于飞机起降、汽车设计、气象预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标准大气压和温度下的空气密度,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条件下的气压和温度来计算空气密度。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较低,空气密度也会相应减小;而在炎热的沙漠地区,由于温度较高,空气密度也会减小。
在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空气密度对于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空气密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升力、阻力和推进力,因此在飞机设计和飞行控制中需要对空气密度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考虑。
总之,标准空气密度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空气密度,对于工程设计、气象预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空气密度,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大气密度计算

1 实验原理
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体积、压强和温度的关系,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示为:
PV
M
RT
( 1)
真实气体如空气,在通常情况下(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也满足上述状态方程。 实验中以空气作为实验气体(空气主要是氧气与氮气的混合物,氧约占
1 4 ,氮约占 , 5 5
氧的摩尔质量是 32×10-3kg,氮的摩尔质量是 28×10-3kg,可由此求出空气的摩尔质量μ 为 28.8×10-3kg) ,当其充满某一容器(玻璃泡)时,则 P 和 T 可以认为就是当时的大气压强及 室温, 在实验中可从福廷式气压计及温度计上读出。 而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精密天平 (阻尼分析天平)分别测出充满空气的玻璃泡的质量 M1 及抽真空后玻璃泡的质量 M0。若 容器的容积(即空气的体积)V 由实验室给出,于是就知道在压强为 P,温度为 T 时的空气 密度
5 总结
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误差普遍偏大。一个可能的原因也许是抽气进行不充分,因为体 积是容器上标定的,数据比较可信,而分析天平的结果也比较可靠。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空 气温度及相对湿度读数不准确。 因为实验进行的时间比较长, 所以在实验前及实验后的温度 和相对湿度均发生了变化,而这里所采用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均是实验开始时的数据。 总体来说实验时碰到的主要困难来自分析天平的操作, 而其他步骤都比较简单。 因为分 析天平的精度很高,所以调零时碰到的困难也较大。 实验总的原理比较简单,操作也不烦琐,但是涉及了比较多的数据修正,实验的难点主 要也是在数据修正。
0 引言
空气密度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许多精密测量都要考虑空气阻力、浮力的影响,这就 牵涉到空气密度的测量。另外,在质量、压力、流量等的测量中以及在空气成分分析、监测 大气污染时常常要测量空气密度。 本实验通过对一定体积空气的质量称衡, 建立起对空气密 度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对空气质量的称衡及气体状态参数 P、V、T 的测定,以及气体状态方 程的运用, 从而求得气体普适恒量 R。 通过实验, 掌握用阻尼分析天平进行正确称衡的方法, 并初步了解低真空的获得及其测量, 学会使用机械泵、 干湿温度计以及福廷式水银气压计等 仪器。 本实验的目的是: 1. 测量空气的密度。 2. 掌握低真空的获得和检测方法。 3. 掌握分析天平、福廷式气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空气密度测定实验报告

空气密度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空气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空气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内容摘要:空气密度是社会和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比如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碍力,所受阻力大小受到各地海拔及空气湿度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因为空气密度不同,所以学会精确测量其大小对于科研及教学尤为重要。
引言:空气密度的测量对于现代教学及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研究者甚少,物体受到空气的弹力而产生的.汽车、船舶、铁路机车等在运行时,由于前面的空气被压缩,两侧表面与空气的摩擦,以及尾部后面的空间成为部分真空,这些作用所引起的阻力.在逆风运行时,还要把风力附加在内. 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落体也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其速度,接触面积,空气密度等都会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 在热传学中,对流被分为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例如自然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还有在风电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一个地区风能大小的准确评测至关重要,其中空气密度是准确计算与衡量一个地区风能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等等之类的,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科学的的发展,所以,对于测量这样的一个参数,是很有必要的.实验仪器:玻璃瓶、金属管、夹子、橡胶管、水槽、量筒、打气筒实验方案拟定:1、选择实验方法(满足精度要球,既可行又经济)ρ=m/Vm=M2-M1(M1:自然状态下瓶子、夹子、导管的总质量;M2:在瓶内充入一定空气后(用打气筒充气)的瓶子、夹子、导管的总质量;V:用排水集气法得到的空气体积)2、选择测量方法 M1、M2的测量使用阻尼式分析天平进行称量 V的测量利用排水集气法测量3、测量仪器的选择(原则-误差均分) 确定误差分配方案按照相等影响原则分配若y=f(x1,x2…xn)[例:g=f(T,l)=4π2(l/T2)]Uc(y)=[(аf/аx1)2Uc2(x1) +…+(аf/аxn)2 Uc2 (xn) ]1/2εr(y)=[(аlnf/аx1)2 Uc2 (x1)+ …+(аlnf/аxn)2 Uc2 (xn) ]1/2 要求[∑(аf/аxi)2 Uc2 (xi) ]1/2]1/2≦Uc(y)(给定的值)[∑(аlnf/аxi)2 Uc2 (xi) ]1/2≦εr(给定的值)则|аf/аxi | Uc(xi) ≦Uc(y)/(n 1/2) |lnf/аxi| Uc(xi) ≦εr /(n 1/2) 根据以上运算推出:|аρ(m,V)/аmi| Uc(mi) ≦Uc(ρ) /(21/2) |аln ρ(m,V)/ аVi| Uc(Vi) ≦εr/(21/2)设m=646.5mg V=500mL(cm3),要求密度ρ的εr≦1%,应用什么器具来测量?∵ρ=m/V∴lnρ=lnm+ln(1/V) 根据误差均分原则|1/m|Uc(m) ≦εr/(21/2)|-1/V|Uc(V)≦εr/(21/2)Uc(m) ≦εrm/(21/2)=(1%*646.5mg)/(21/2)≈4.57mg —1mg分度 Uc(V) ≦εrV/(21/2)=(1%*500cm3) /(21/2)≈3.54cm3—1cm3(1mL)所以选择最小分度为1mg以下的分析天平和最小分度为1mL(1cm3)以下的量筒(集气瓶)分别测m和V4、选择测量条件①尽可能精确称出m的值及量出体积V ②实验过程需小心仔细③尽量排除其它外加因素的影响 5、拟定实验程序先找一个玻璃瓶,在瓶口处用橡胶塞塞紧在塞子中央打一孔,把金属管或玻璃管紧插入孔内(孔小时可将橡胶塞子浸入热水中数分钟后取出趁热将管插入孔中冷却后即紧固),将塞子塞紧,将橡皮导管套在金属管(玻璃管)上。
空气密度与气体普适常量测量实验的改进

21 年 1 01 2月
物
理
实 验
Vo . 1 No 1 13 .2
De .. O11 c 2
PH Y SI CS EX PERI EN TA T I M ON
空气 密 度 与气 体 普 适 常量 测 量 实验 的 改进
姚 久 民 王 丽 丽 客 海 滨。祝 玉 华 李金 钟 张 丽 丽 , , , , ,
摘 要 : 测量 空气 密度 和气 体普 适 常量 实 验装 置进 行 改 进 , 圆 柱 形 有 机 玻 璃 密 度 瓶 代 替 玻 璃 密 度 瓶 , 高 精 度 对 用 用
指 针 式 真 空 表 代 替 热 偶 真 空 规 式 真 空 计 , 用 橡 胶 管 和密 度 瓶 接 口处 的缓 慢 增 气 特 性 来 改 变 空 气 压 强 , 电 子 物 理 天 平 利 用
-
开放 气实 现微量 增气 , 改变 瓶 内气体 质量 和压 强 ,
从而 准确测 出了压强 与质量 m 的关 系 , 现 了 实
对空气 密度 和气 体普 适常量 的准确测 量.
I v Ⅵ
2 实 验 原 理
计算 空气密 度 的公 式 为
P静 +,( 。 一 c 4 )
式中: C:C 一 声 , 出在不 同的真 空 表负 压读 数 。测
第 1 2期
姚久 民, : 等 空气密度与气体普适 常量测量 实验 的改进
斜率 一
, 得
R- — -MV k
,
称 出空气 和密 度瓶 总质量 / 然后 将其 平 放桌 面 T, l 上 , 口与真 空橡皮 管相 接 , 图 1所示 . 瓶 如
下 的值 , 后 作 ~ 关 系 图 , 出直 线 的 然 求
空气密度和气体普适常数的测

空气密度和气体普适常数的测空气密度是感知空气实体密度的物理量。
气体普适常数是指理想气体在等压和等温下的物理性质。
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空气密度和气体普适常数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用于计算气体中分子的性质和行为。
测量空气密度1.密度瓶法密度瓶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量空气密度的方法。
它需要使用一个称重器和一个配备有止口的玻璃瓶。
首先,将瓶子放置在称重器上,并记录下其重量。
然后,将瓶子加满水,并重新称重。
得出装水的瓶子与空瓶的质量差。
接下来,将空瓶旋转数次,使气泡从瓶底逃脱,并允许水滴落到止口下方。
用水擦拭瓶口,确保其完全干燥。
最后,将空瓶放在称重器上,并记录下其重量。
根据密度瓶的容积和质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空气密度。
2.气体密度计法气体密度计是一种专用仪器,用于测量气体的密度。
它用于测量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和分子量,并可以快速计算其他与分子相干的物理量。
该仪器包含一个U形管,用于容纳气体样品和一个瓶中的玻璃球,用于测量气体内部压力。
通过测量气体样品在U型管中的位移量和其所需的压力,可以计算出气体的密度。
3.飘移球法飘移球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但不太精确的方法。
它需要使用一个透明的容器和一个亚武反射灯。
首先,用一个小气球将透明容器的顶部封住,并尽可能将其充满气体。
然后,将亚武反射灯放置在容器的侧面。
当灯光穿过含有稻草筏的容器时,它会在球的上下两侧产生一个阵列。
通过观察目标球在这个阵列中的飘动,可以推断出气体的密度。
1.体积法体积法是一种测量气体普适常数的精确方法。
为了进行这种测试,需要使用一个容纳气体的器皿和一个秤。
首先,装满气体的气体皿被放在秤上并称重。
接下来,将气体皿的体积测量,并保存气体在恒温条件下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通过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可以计算出气体的摩尔数,因此也可以计算出气体的普适常数。
2.引爆法引爆法是一种测量气体普适常数的快速方法。
它需要使用一个装有氢气或燃料混合物的燃烧室和一个燃气火箭引擎。
气体普适常数

气体普适常数
气体普适常数&温室效应
气体普适常数是物理学家用于研究气体性质的重要常数。
它反映了某一气体对温度的响应,并作为计算气体压强、密度和标准状态下的克分比的基础。
气体普适常数也被用于研究和衡量温室效应现象的发展情况。
气体普适常数可以通过理想气体定律来解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pV和T是绝对温度和容量之比,其中p代表气体压强,V代表气体容积,T代表绝对温度,这会产生一个基本的比值。
实际上,气体普适常数的公式为R=pV/T(R表示气体普适常数)。
它的实际意义为当压强p、绝对温度T和容积V都定下来时,气体普适常数R就可以通过pV/T 来计算求出,这也可以逆推。
气体普适常数也可以用来研究温室效应现象的关系。
温室效应是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某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太多,形成一个被称为“温室”的状态。
气体普适常数可以帮助研究人类活动对温室效应现象的可能程度。
由于气体的热容量、热传导和热导率都与气体普适常数有关,因此,对于试图对气体热效应进行有效控制的研究者而言,了解气体普适常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分析和研究气体普适常数,可以得出一些有效结论,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温室效应的办法。
以上是关于气体普适常数以及温室效应的介绍,希望能有助于对气体普适常数的理解和对温室效应的研究。
空气密度与气体普适常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空气密度与气体普适常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气体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体积,计算出空气密度和气体普适常数,并验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实验原理: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摩尔数,R为气体普适气体常数,T为气体温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根据测量P、V、T三个参数来求解n和R。
空气密度可以由空气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
实验步骤:
1.在实验室里准备好实验器材:气压计、温度计、容器等。
2.将气压计连接到容器之上,调整其高度,使其中的压强与环境的压强相等。
3.打开气体阀门,将气体充入容器内,直至压强达到预定值。
4.记录此时的压强、温度和容器体积,每次记录三次取平均值。
5.重复以上步骤,改变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取得一系列数据。
6.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空气密度和气体普适常数,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量了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空气体积,计算出了空气密度和气体普适常数。
经过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证明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空气密度和气体普适常数,并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空气密度和气体普适常数随着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而理论公式能够准确地描述这种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五、空气密度与气体普适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用抽真空法测量环境空气的密度,并换算成干燥空气在标准状态下(0℃、1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与标准状态下的理论值比较。
2.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出发,推导出变压强下气体普适常数的表达式,利用逐次降压的方法测出气体压强p与总质量m的关系并作图,由直线拟合求得气体普适常数R,与理论值比较。
二、仪器设备
FD-UGC-A 型空气密度与气体普适常数测量仪(主要由XZ-1 型旋片式真空泵、真空表、真空阀门、真空管、比重瓶等组成)、米尺、电子天平、水银温度计。
图 1 实验装置
三、实验原理
1. 真空
气压低于一个大气压(约105Pa)的空间,统称为真空。
其中,按气压的高低,通常又可分为粗真空(105~ 103 Pa) 、低真空(103~ 10-1Pa) 、高真空(10-1~ 10-6Pa) 、超高真空(10-6 ~ 10-12 Pa) 和极高真空(低于10-12 Pa)五部分。
其中在物理实验和研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是低真空、高真空和超高真空三部分。
用以获得真空的装置总称真空系统。
获得低真空的常用设备是机械泵;用以测量低真空的常用器件是热偶规、真空表等。
2. 真空表
大气压:地球表面上的空气柱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力。
它和所处的海拔高度、纬度及气象状况有关。
差压(压差):两个压力之间的相对差值。
绝对压力:介质(液体、气体或蒸汽)所处空间的所有压力。
负压(真空表压力):如果绝对压力和大气压的差值是一个负值,那么这个负值就是负压力,即负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0。
3. 旋片式机械泵工作原理
旋片式真空泵主要部件为圆筒形定子、偏心转子和旋片。
图 2 旋片式真空泵结构图
图中:1.滤网 2.挡油板 3.真空泵泵油 4.旋片 5.旋片弹簧
6.空腔
7.转子
8.油箱
9.排气阀门10.弹簧板
(a) (b) (c) (d)
图3 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偏心转子绕自己中心轴逆时针转动,转动中定子、转子在B处保持接触、旋片靠弹簧作
用始终与定子接触。
两旋片将转子与定子间的空间分隔成两部分。
进气口C与被抽容器相连通。
出气口装有单向阀。
当转子由图(a)状态转向图(b)状态时,空间S不断扩大,气体通过进气口被吸入;转子转到图(c)位置,空间S和进气口隔开;转到图(d)位置以后,气体受到压缩,压强升高,直到冲开出气口的单向阀,把气体排出泵外。
转子连续转动,这些过程就不断重复,从而把与进气口相连通的容器内气体不断抽出,达到真空状态。
4. 空气密度
空气的密度ρ由下式求出,V
m =ρ ,式中m 为空气的质量,V 为相应的体积。
取一只比重瓶,设瓶中有空气时的质量为1m ,而比重瓶内抽成真空时的质量为0m ,那末瓶中空气的质量01m m m −=。
如果比重瓶的容积为V ,则
V
m m 01−=ρ 由于空气的密度与大气压强、温度和绝对湿度等因素有关,故由此而测得的是在当时实验室条件下的空气密度值。
如要把所测得的空气密度换算为干燥空气在标准状态下(0℃、1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则可采用下述公式 )831)(1(p
p t p p w n n ⋅++⋅=αρρ (1) 式中n ρ为干燥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ρ为在当时实验条件下测得的空气密度;n p 为标准大气压强;p 为实验条件下的大气压强;α为空气的压强系数(0.003674℃-1);t 为空气的温度(℃);w p 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分压强(即绝对湿度值),w p =相对湿度×0w p ,0w p 为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压强。
在通常的实验室条件下,空气比较干燥,标准大气压与大气
压强比值接近于1,公式(1)近似为
)1(t n αρρ+=
(2) 5. 气体普适常数的测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RT M
m pV = (3) 式中,p 为气体压强, V 为气体体积,m 为气体总质量,M 为气体的摩尔质量,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其值T = 273.15 +t 。
R 称为理想气体普适常量,也称为摩尔气体常量,
理论值R = 8.31J /(mol ⋅ K)。
各种实际气体在通常压强和不太低的温度下都近似地遵守这一状态方程,压强越低,近似程度越高。
本实验将空气作为实验气体。
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 为28.8g/mol。
(空气中氮气约占80%,氮气的摩尔质量为28.0g/mol;氧气约占20%,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0g/mol。
)
取一只比重瓶,设瓶中装有空气时的总质量为1m ,而瓶的质量为0m ,则瓶中的空气质量为01m m m −=,此时瓶中空气的压强为p ,热力学温度为T ,体积为V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改写为 ),(,0''1为常数即R MV
T m C C R MV T m p R MV mT p −=+== (4) 设实验室环境压强为0p ,真空表读数为'p ,则0'p p p −=<0 ,(4)式改写为 )(10'1'为常数C C R MV T m p C R MV T m p +=−+=
(5) 式中0'p C C −=,测出在不同的真空表负压读数'p 下1m 的值,然后作出'p −1m 关系图,求出直线的斜率,便可得到气体普适常数的值。
四、实验内容
1. 测量空气的密度
1) 测量比重瓶的体积。
用米尺量出比重瓶的内径D ,内高L ,算出比重瓶的体积V 。
2) 将比重瓶开关打开,放到电子天平上称出空气和比重瓶总质量1m ,然后将其平放桌面上,瓶口与真空管相接。
3) 将真空阀打开,插上真空泵电源,打开真空泵开关(打开开关前应检查真空泵油位是否在油标中间位置),待真空表读数非常接近-0.1MPa 时(只需要等几分钟即可),先关上比重瓶开关,再关上真空阀门,最后才关闭真空泵(顺序千万不能弄错,否则真空泵中的油可能会倒流入比重瓶中)。
4) 将比重瓶从真空管中拔下来,注意这个过程应该缓慢进行,防止外界空气突然进入真空管中把真空表的指针打坏。
5) 将比重瓶放到电子物理天平上称出比重瓶的质量0m ,算出气体质量,由公式
V m m 01−=
ρ算出环境空气密度。
6) 由水银温度计读出实验室温度t (℃),由公式)1(t n αρρ+=算出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与理论值比较。
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理论值为1.293g/L。
2. 测定普适气体常数R
1)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1t (℃)。
(此实验过程较长,环境温度可能发生变化,应该测出实验始末温度取平均)
2) 在实验内容1的基础上,将比重瓶与真空管重新连起来,打开比重瓶开关,真空表读数变到-0.1MPa 到-0.09MPa 之间,由于比重瓶与真空管接口处没有严格密封,所以存在缓慢的漏气,整个系统的压强会缓慢降下来,等降到-0.09MPa 时,迅速关闭比重瓶开关,缓慢将比重瓶拔下来。
3) 称出比重瓶在-0.09MPa 的质量1m 。
4) 又将比重瓶与真空管相连,打开比重瓶开关,真空表读数变为-0.09MPa 到-0.08MPa 之间,同样等到压强降为-0.08MPa 之后缓慢拔下比重瓶称出此时质量。
5) 同步骤(2)、(3)、(4)一样测出真空表读数分别为-0.07、-0.06、-0.05、-0.04、-0.03、-0.02、-0.01、0MPa 时的质量。
6) 测量环境的温度2t (℃)。
7)以1m 为x ,'p 为y ,作bx a y +=线性拟合,作出'p −1m 图,由直线的斜率MV
RT b =,算出气体普适常数的值。
五、注意事项
1. 关阀门的顺序千万不能弄错,否则真空泵中的油可能会倒流入比重瓶中。
2. 将比重瓶口从真空管中拔出来的过程应该缓慢进行,防止外界空气突然进入真空管中把真空表的指针打坏。
3. 应该保证环境温度不能变化太大.
4. 手不能长时间接触比重瓶,防止传热引起瓶内气体温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