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阅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必背古诗-出塞-古诗阅读赏析PPT课件

必背古诗-出塞-古诗阅读赏析PPT课件

1. 错误的程序与正确的程序
• 错• 误导的语程序 • 选• 择PP设T快计速模入板门
• 添• 加PP文T成字功内的容关键原则
• 插• 图PPT常用功能与应用技巧 • 设• 置设动计画赏心悦目的PPT
• 从熟练到高手:善用工具 • 调整修改
• 结束语 • 宣讲
• 正确的程序 • 设定目标,构思大纲 • 组织素材 • 文字、图、表、多媒体 • 依次导入PPT中 • 调整结构,修改内容 • 选择模板或自行设计 • 设计版式、切换、动画 • 预演排练 • 正式宣讲
秦时明月汉时关
同情将士

万里长征人未还
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 渴望安定 不教胡马度阴山
平息战乱 安定边防
1、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 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 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 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 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 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 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主体内容结构化
AAAAAA BBBB CCC …… BBBB …… …… …… ……
3. KISS原则
• 导语 • PPT快速入门 • PPT成功的关键原则 • PPT常用功能与应用技巧 • 设计赏心悦目的PPT • 从熟练到高手:善用工具 • 结束语
KI S S
3. KISS原则
• • 导保语持简单版式布局
• 从熟练到高手:善用工
• 具这是28号字 • • 结这束是语36号字
• 这是40号字
• 这是44号字
• 这是48号字
• 母板与模版的使用 • 文字素材应用 • 剪贴画与图片的处理 • 插入数据图表 • 流程、图示的制作 • 动画效果制作 • 多媒体剪辑 • 超链接利用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爱情诗联读 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爱情诗联读 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诗经》“六义” ?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
“风”是土风、民歌,包括了 “十五国风”, 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 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 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共40篇。
3.1中国诗歌发展史 《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
比较阅读
一 诗歌发展简史
朝代歌
第一部诗歌总集?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与现实相对之浪漫?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你唱我唱大家唱!
写诗的越来越多!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诗歌越来越成熟! 南北朝并立,/随唐五代传, 恭喜古诗走向巅峰!
再创巅峰!
楚辞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属于楚辞,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是楚
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开创的这种诗体,运用楚地 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和《诗经》最大的区别?
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 展阶段; 《楚辞》想象丰富,与《诗经》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 浪漫主义的两座双峰;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白话文写诗
一 诗歌发展简史
①《芣苢》
②《插秧歌》
③《短歌行》
④《归园田居》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登高》
⑦《琵琶行》
⑧《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⑩《声声慢•寻寻觅觅》
⑪《静女》
⑫《涉江采芙蓉》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课件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课件
用“/”标出下面的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3分)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 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南霁云威武不能屈》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 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规律探究
1
2
3
4
5
字字落实,尤其重要实词虚词(一个分句会有1-2个得分点) 语句通顺,意思明确 语气正确
考点(一) 方法指导 审标题(田园、怀古、送别、忧国忧民、写景、写志) 看作者,联背景(旧知勾连) 寻点睛句、诗眼(抒情、议论) 整体把握(写景?叙事?议论?意境?感情?) 分析手法(借典故、比喻等抒情)
考点(一) 答题技巧
常见思想感情:
才不遇,壮志难酬,岁月流逝的惆怅;
具体知能要求 :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阅读理解:
①掌握文言实词的义 ②辨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③辨析词的古今异义 ④辨析常见的多义词 ⑤了解文言文中的词性活用情况 ①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②区分部分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 ①理解课文大意,正确划分朗读节奏,把握语句的停顿 ②理解课文语句的意思,并能够翻译成 现 代汉语 ③理解课文全篇或重点语段的思想内容 ④分析人物形象、写作特点
4
5
1
2
节奏把握不准。
3
01
文言文的句中停顿
02
学法指导:
1. 夫战,勇气也。 2. 盖大苏泛赤壁云。 3. 然胡不已乎? 4. 即书诗四句……
规律探究
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之后,关联词语之后,应当停顿。
规律探究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1. 广故数言欲亡。 2.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常考 1、蕴含哲理的句子 2、运用典故的句子 3、一字传神的句子 4、千古名句 5、运用一定手法的句子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卷金石文、一张
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 琴、一局棋、一
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
壶酒,再加上他
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本人一老翁。
有《欧阳文忠集》。
精选ppt课件
12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 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精选ppt课件
32
背诵诗词
•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精选ppt课件
33
如梦令
李清照
精选ppt课件
34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
的关切之情(或“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
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
发了对故土的深精切选pp怀t课件念之情”)。
26
诗词赏析
• 1、赏析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一句的表达效果。
• 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 夕阳中。
• 这样写一是表明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 是奠定了全词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
精选ppt课件
18
探究主旨
• 本词写芳华红残,人去春空,繁华喧闹过 后归于寂寞宁静。而经历了种种艰难的人 生体验后的作者,更喜欢静观自然,让人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宁静恬适的心境。
精选ppt课件
19
相见欢
朱敦儒
精选ppt课件

古诗阅读赏析 暮江吟PPT

古诗阅读赏析 暮江吟PPT
在幻灯片之间添加恰当的过渡效果,使不同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更加自然、流畅。
保持幻灯片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包括配色、字体、love表样式等。
05演讲技巧与配合充分备熟悉PPT内容,进行多次演练,增加自信。
清晰表达
注意语速、语调和音量,确保观众能够听清楚。
肢体语言
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增强演讲感染力。
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
在各个部分之间使用合适的过渡和连接词,使得整个PPT的内容更加连贯、流畅。
使用合适的过渡和连接词
1
2
3
根据PPT的逻辑框架,合理安排幻灯片的顺序,确保整个PPT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
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幻灯片
在制作PPT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重复和冗余的内容,确保每个幻灯片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课件
YUWENKEJIANMOBAN
《暮江吟》
CONTENTS
课文导读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课文导读
课文导读
《暮江吟》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避免重复和冗余
在PPT中使用目录和导航栏,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PPT的结构和内容,提高观众的阅读体验。
使用目录和导航栏
选择合适的幻灯片模板
根据PPT的主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幻灯片模板,确保整个PPT的风格统一、美观。
使用醒目的标题和副标题
01
在PPT中使用醒目的标题和副标题,可以突出PPT的重点信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创意性love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32张PPT)
惊鹊 鸣蝉
明月别枝③惊鹊,清风半夜
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


注释
③[别枝]横斜的树枝。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 惊 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 鹊
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 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 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 来阵阵蛙声。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④社林⑤边,路转 溪桥忽见⑥。
注释
3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在学习这三首古诗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首先,我深入了解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感受到了 他们面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时的思考与感悟。其次,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对唐诗、宋词等中国古 代文学经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到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意识到了自己在古诗鉴赏方面的不足之处。例如,在理解古诗含义、分析诗 歌主题等方面还需要加强,需要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技巧。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 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诗(词)
景物
宿建德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孤舟 烟渚 旷野树江月④[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⑤[社林]社庙丛林。
社,社庙,土地庙。
天上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 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 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 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ppt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我们结合诗句想象一下这壮丽的画面。
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长江?
长江水势的浩荡
浩荡的长江水,飞奔而下,把 本来一个整体的天门山冲击成东西 两座山。长江啊,如此的波澜壮阔。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之下, 微风徐徐吹来,温柔地抚摸着游人的脸,灿烂的 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
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 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 青山如仙境一般。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 的画面该如何做
古诗词的阅读中有一 道常考的题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展现的画 面。
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3.请你展开想象,把诗中xxx句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面对这种题该如何做 1 明确考点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 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
西子:即西施,春秋 时代越国的美女。
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 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古诗词诵读《客至》 课件(共18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古诗词诵读《客至》 课件(共18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 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诵读全诗,体会诗韵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感情基调:欢快、喜悦
客至 杜甫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诗歌内容,理清诗歌的 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2.通过对诗句的鉴赏、写作方法的探究来把握诗人 情感变化及诗歌的思想感情。 3.通过杜诗与陆诗的对比阅读分析他们招待的方式 及诗歌蕴含的情感,从而思考如何对待一份珍贵的 友谊。
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 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 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 趣。例如他创作的诗句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江村》)就有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清静幽僻
远离世俗
合作探究 时间为3分钟
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一组展示,第四组评价) 2.颔联写出了“盘飧”“樽酒”什么特点?从中体现出诗人与友人怎 样的关系? (第二组展示,第四组评价) 3.有人评价“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在情感上达到了 高潮,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第三组展示,第四组评价)
胜“舍数南,舍如北杜皆甫春《水客,至》但中见群鸥日日来。 。”
2.《客至》中表达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的句子
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3.《客至》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主人生活贫困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和表达技巧。
断 句 练 习: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而/乐亦无穷也 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正 确 断 句:
按音节断句 主谓之间断句 发语词后停顿 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 介词前停顿
关键词语:
通假字 词类活用 重点实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岳阳楼记》3——6段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 ) A. 塞下秋来风景异 至若春和景明 B. 衡阳雁去无留意 则有去国怀乡 C. 长烟落日孤城闭 而或长烟一空 D. 羌管悠悠霜满地 满目萧然
2.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①燕 然 未 勒∕ 归 无 计。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甲]词的上阕描写边塞荒凉的秋景,既 点明了边塞战事紧急、戒备森严的特殊背 景,也是在为下阕的抒情作铺垫。[乙]文 第①②两段分别写了一阴一晴之景,旨在 突出“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览物之情, 与 下文的“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为第③ 段
6、 “酒”文化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甲]词中 写
到“浊酒一杯家万里”;[乙]文中也写到“把 酒
• 《邹忌讽齐王纳谏》2、3、4段
1、下列各句中“臣”的含义不同 的一项是(C)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群臣进谏 C臣之妻私臣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2、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其中不正确的 项是(B) A今齐地/方千里 B今天/下三分 C诚宜/开张圣听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翻译下列句子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练习
1.本文出自《 孟子.告子下 》作者 孟子, 战 国 时期鲁国人,是 儒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 与《大学》《中庸》《 论语》合称四书.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横线字的意思。
☆ 所以动心忍性( 用这些办法 ) ☆人恒过 ( 犯过失 )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
一词多义词 古今异义
阅读《出师表》选段和《邹 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 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 ) A两篇短文都是向君王进谏的,但进谏的方式不
同,甲文采用的是直接进谏的方式,乙文采用 的是委婉进谏的方式。这是因为进谏者的身份 不同。 B甲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张圣听的 建议,乙文以家事作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 结论。 C甲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通篇议论,乙文是通 篇叙述 D甲乙两文都含有不少成语,如“妄自菲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 4.[甲]词的上阕和[乙]文的第③段都突出
写了一个 “异”字。不同的是[甲]词的

塞外风景
阕在写 古仁人之的异思想,感[乙情]文的第③
5、[甲]词和[乙]文中都有写景内容,但表
达作用有所不同。请进行比较分析。
古诗词文阅读
太谷明星中学 贾宪梅
学 习 目 标:
1.明确课标要求,了解中考试题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探究文言文的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 提出诵读文言文的要求:
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 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 背诵一些优秀诗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请你再写出一句与 “酒”有关的古诗文句子(写出作者、出处),
句并子说明:劝作者君借更“尽酒一”杯抒酒发,的西是怎出样阳的关感无情故?人。
感情: 惜别、体贴、祝愿
相似内容 相同写法 同一作者
相近主题 作者境遇 同一体裁
3、朗读节奏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行/拂乱其所为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
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章第一段举出六位圣君贤相的例子,他们的
共同点是经历了痛苦和磨难,而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引喻失义” “门庭若市”等 $
*
5.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 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 概括齐王的行为 开张圣听 .
பைடு நூலகம்
6、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实填空
齐威王采纳邹忌的建议,使齐国 强大起来; 李世民虚心纳谏 , “重用魏征”兼听则明 .开创了“贞 观之治”的局面;相反刘备之子刘阿斗 .
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
受艰苦磨难。其中:
生活上要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思想上要 苦其心志

行为上要 行拂乱其所为

6、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 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 法。
文言文知识点:
① 准确理解诗文内容; ② 正确朗读断句; ③ 恰当解释关键词语; ④ 翻译关键句; ⑤ 明确作者思路、情感、写作目的; ⑥ 能联系自身实际,欣赏作品形象、
不听忠言导致蜀国的灭亡.
比较阅读方法探究:
•把握内容 •异中求同 •语言作答
明确重点 同中求异 简洁精要
*
比较阅读角度:
题材 身份 写作方法 表达方式 语言特色
*
比较阅读范仲淹两篇作品
[甲]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